河北保定有哪些著名解放战役?

作者:朱铭程时间:2023-07-28 18:13:50

导读:" 保定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中国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中国的解放战争期间,保定地区发生了多次著名的解放战役,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河北保定有哪些著名解放战役:。1.平津战役: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战役,也是"

  保定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中国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在中国的解放战争期间,保定地区发生了多次著名的解放战役,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河北保定有哪些著名解放战役:。

  1.平津战役: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战役,也是河北保定地区的一次重要战役。

  该战役始于1948年12月30日,结束于1949年1月3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之间的一次决战。

  最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胜利,成功解放了保定地区,为解放全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2.涿州战役:涿州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该战役始于1949年1月20日,结束于1949年2月6日。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地攻占了涿州市,有效地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威力,为解放保定地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高碑店战役:高碑店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河北保定地区的一次重要战役。

  该战役始于1949年2月12日,结束于1949年3月13日。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地攻克了高碑店地区,为解放保定地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涞源战役:涞源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河北保定地区的一次重要战役。

  该战役始于1949年4月9日,结束于1949年6月2日。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顺利地攻占了涞源地区,并将国民党军队逐出保定地区,为解放河北省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就是河北保定地区发生的一些著名的解放战役。

  这些战役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精神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战役的胜利无疑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证,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关于保定几大战役知识竞答题

  涿保战役,中国军队设了三道防线。

  守卫在()、()、()一线的中国军队,自8月1日起与日军第二十师团激战。

  由于驻守永定河南岸固安、永清一带的万福麟部五十三军未能坚守阵地,致使日军第六师团、第十四师团于9月15日渡过永定河占领固安和永清,扒尘向涿县的松林店进军,18日在新城县孟良营渡过拒马河,向中国军队背后的高败此坦碑店迂回,守军腹背受敌,孤立无援。

  同日,涿县察桐沦陷。

  该线守军向涞水、易县山区撤退,沿太行山东侧南退。

  涞水、高碑店、新城一线的守军亦败退。

  日军为截击南撤的中国军队,调集重兵沿平汉线及易县、满城西部山区向南推进。

我了解的台儿庄战役经过 林广明

台儿庄大捷百科名片

  血战台儿庄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台儿庄会战和血战台儿庄。

  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胜利。

  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

  消灭了日寇大量有生力量。

  同时,也有数万华夏英雄儿女为国捐躯。

  战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孙连仲、张自忠、仵德厚、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名将火线指挥。

  电影《血战台儿庄》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军队的全面抗战。

  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及战场旧址可供参观、凭吊。

目录[隐藏]

简介

台儿庄

战前军事形势

战役进程

领导人

意义

详细介绍之二

  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爆发后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

  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激战中,国民党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0万人,伤亡失踪近3万人。

  但也取得了重大战果,歼灭日军1万余人。

  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台儿庄位于枣庄南部.地处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咽喉,是徐州的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可见台儿庄地理位置的重要。

  日军夺取山东要地后,增加兵力,追击当面中国军队。

  日军第10师团由北自南展开进攻,第5师团由东北方向从临沂向峄县(今峄城)进攻配合作战。

  李宗仁刚抵徐州之时,正是上海新败之际。

  大家感到,中国军队在京沪线上陈兵百万,尚难保淞沪,今敌军挟新胜之威,南北两路向徐州而来,李宗仁以十余万杂牌军与之周旋,真如“螳臂挡车”。

  徐州城内人心惶惶,市面萧条,形同死城。

  为了安定人心,李宗仁每日清晨或午后,都要骑马到城内主要街道巡视一番。

  “心情虽极沉重,而态度故作悠闲”。

  可见,当时李宗仁的日子的确不好过。

  世人都以不同心情猜测着由他领导的这支杂牌军,在势头正盛的虎狼之师的围攻下的可能结局。

  徐州会战,是1938年2月至5月,中国第5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

  此战,日军动用8个师、5个旅约30万人,中国参战台儿庄敌我态势图部队前后有70个师约100万人,历时5个月,中国军队广大官兵英勇奋战,首先在南线将日军阻止在淮河南岸,打破其与北线日军会合的企图;继而在北线将东路日军击败于山东临沂地区,又将芹咐西路日军之右翼阻止在山东嘉祥地区,粉碎日军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

  1938年1月26日,日军第13师团向安徽凤阳、蚌埠进攻。

  日亩首锋军以为拿下蚌埠已是易如反掌之事,不料进至明光以南,即为李宗仁部署的李品仙的第11集团军和于学忠的第51军,利用淮河、淝河、汇河等地形堵截,双方血战月余,不分胜负。

  第5战区以第59军军长张自忠率部驰援,进至固镇地区,协同第51军在淮河北岸地区顽强抗击日军。

  敌军在此停留,竟不能越雷池一步,这大出日军主将畑俊六所料,十分恼怒。

  于是,畑俊六遂自南京调集援兵及坦克、野战炮等重武器,倾巢来犯。

  敌人汹汹而来,李宗仁感到硬拼、硬堵要吃亏,待敌援军聚集明光一带时,李宗仁命坐镇蚌埠的李品仙将31军于1月18日自明光全线西撤山区,伺机出击,将津浦路南端正面让开;将于学忠的51军南调,布防淮河北岸,凭借险要地形,拒敌越河北进,敌援军以饿狼扑食之势猛扑明光,结果扑了个空,没有捕捉到李品仙的主力。

  接着日军攻下定远、怀远等地,但一无所获。

  此时西撤的31军遵李宗仁指示,从敌军左侧向东出击,将津浦路之敌截成数段,围而歼之。

  淮海前线之敌,后路忽被斩断,不知凶吉,费九牛二虎之力将31军从津浦线向西压。

  李宗仁遂命部队采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战术,牢牢地盯住津浦线;此时参加淞沪会战的21集团军北调合肥,以其第48军固守炉桥地区,第7军协同第31军迂回攻击定远日军侧后,迫日军第13师迅晌团主力由淮河北岸回援。

  第59、51军乘势反攻,至3月初恢复淮河以北全部阵地。

  第21集团军和第31军旋由淮河南岸向北岸集中,淮河两岸日军首尾难顾,与中国军队胶着于津浦沿线,从而使日军对淮河流域的进攻宣告彻底破产。

  徐州以南地区之战,日军损失达三四千人,中国军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这次胜利,除了中国军队的浴血奋战之外,皖北人民对军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皖北人素称强悍,英勇善战,当地有句俗话说:“纸糊的江南,铁打的皖北”。

  当日军侵入淮河流域之际,皖北人民就自动组织起来,协助中国军队阻击日军,在定远、明光等地,日军都遭到了当地民众武装的袭击,把日军搞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些武装的民众潜伏在城镇中、村庄里、山林间,日军每到一村一镇都会遭到他们的打击。

  当时的红枪会等武装组织约有3000多人在皖北到处袭击日军,搅得日军日夜不得安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淮河流域的阻击战中也起了配合作用。

  在南京沦陷前不久,中共驻南京代表团就派李世农到安徽,组建中共皖中工委,动员和组织皖中各县人民抗战。

  1938年春,中共无为县委领导的游击武装就开始在淮南铁路两侧进行游击活动。

  1938年初,中共中央从延安将张如屏、曹云露等派回寿县,成立中央安徽工作委员会,开展抗日游击活动。

  1938年3月上旬,白崇禧奉命去徐州协助李宗仁作战之前,曾请周恩来、叶剑英商谈作战方针。

  当时周恩来、叶剑英建议:津浦线南段应采取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联合行动,使日军不敢贸然北上支援南下的日军;徐州以北应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方针,以达到穿插分割、各个击破的目的。

  白崇禧对此建议非常赞赏,并在后来照此实行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也积极配合淮河沿岸李宗仁的部队,阻击日军北犯。

  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曾遵照中央军委指示,进入蚌埠、徐州、合肥三点之间作战。

  周恩来曾指示新四军配合李品仙集团军,牵制由南京渡江北上的日军。

  新四军积极配合淮河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开展游击战争,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次淮河血战,虽然没有把北犯日军全部歼灭,却使日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将日军迟滞于淮河一线,粉碎了日军预定的“南北夹击”的战略,迫使日军改取“南守北攻”战略,从北面取道山东,进攻滕县、峄县,造成孤军深入的局面,从而为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歼灭日军造成了良好的战机。

  李宗仁在指挥徐州以南阻击北进之敌的同时,又积极阻截华北日军南下。

  按原定作战方案,徐州以北保卫战,由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指挥,岂知驻扎山东的韩复榘,大敌当前,还为保存实力打小算盘。

  12月23日,日军一部攻陷归仁镇后,韩复榘未战而走,造成了严重后果。

  27日,济南失守,日军由博山、莱芜进攻泰安。

  1938年1月1日,泰安落入日军北方军第2军矶谷廉介之手。

  韩复榘连连丧池失地,致北段津浦路正面大门洞开,使日军得以沿线长驱直入,给徐州会战投下阴影。

  李宗仁屡屡严电韩复榘夺回泰安,并以此为根据地阻截南下之敌。

  韩复榘对李宗仁的命令置若罔闻,一错再错。

  为此,韩遭到蒋介石枪毙的处置,由孙桐萱代任其职。

  日军骄狂无忌地南北乱窜,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此时的中国军队,经过蒋介石杀韩复榘,以镇军威以后,中国军队上自战区司令长官下至普通士兵无不受到震动,士气大振。

  为确保徐州地区的安全,李宗仁命孙桐萱部(原韩复榘的第3集团军),向运河以东推进,袭击济宁、汶上的日军据点,以牵制敌人主力。

  孙桐萱部第22师于2月12日晚由大长沟渡运河,14日晚有一小部攀登入济宁城,双方短兵相接,血战数日,终因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入城部队伤亡极大,17日晚撤至运河西岸。

  与此同时,第12军81师也直取汶上,于12日晚由开河镇渡运河,一部由城西北攻入汶上城内,与日军进行激烈巷战,终因人少势弱,损失严重,13日奉李宗仁之命撤向运河西岸。

  19日,日军攻陷安居镇,22日突破曹福林第55军阵地。

  25日,日军突破杏花村阵地,守军被迫撤至相里集、羊山集、巨野一线。

  但李宗仁在这一线布置大量兵力,不断侧击北段南下之敌,使敌军在这一带徘徊不能南进,暂时稳定了战局。

  日军津浦线主力南攻不成,遂改变策略,由少壮派军人板垣征四郎、矶谷廉介率2个师团企图会师台儿庄。

  日军一旦在台儿庄得手,便可策应津浦路南端日军攻势,一举拿下徐州。

  板垣、矶谷两师团,是日军精锐之师,此次进攻,来势相当凶猛,大有一举围歼中国军队之势。

  日军以七八万兵力,在华北方面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指挥下,分两路向台儿庄进发。

  一路为板垣第5师团,沿胶济路西进,进逼临沂;一路为矶谷的第10师团,该师团沿津浦路南下,直取台儿庄。

  中国军队为堵截日军前进,在临沂、滕县同日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揭开了台儿庄会战的序幕。

  2月下旬,日军东路第5师团从山东潍县南下,连陷沂水、莒县、日照,直扑临沂。

  中国军队第3军团第40军等部节节抵抗。

  李宗仁派遣庞炳勋部,先在临沂建立防御阵地,以诱敌深入,先挡住日军第5师团的正面攻击,然后迅速调派张自忠将军的第59军,兼程驰援临沂。

  张自忠部此时远在淮河流域一带,但是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向临沂方向增援。

  此时日军也掌握到张自忠部的动向,但是日方估计,59军最快也要3天的时间,才能从峄县赶到临沂,所以日军认为可以抢先击溃在临沂弹尽援绝的庞炳勋部,然后再以逸待劳地反击张自忠部,因此日军估算张自忠部不但不能及时赶到临沂成为救援军,反而成为送上门来的“找死军”。

  但是张自忠却率领59军进行日夜的急行军,这是吃苦耐劳与豪气干云的西北军特质,在军长的一声令下,竟然能够在一日一夜之内,提前赶到临沂。

  因此59军在敌方完全没有预备的状况下,就有如从天而降般地猛攻日军第5师团背侧,庞炳勋部将士更是用命地从阵地反击,日军绝对没有想到中国军队竟然会进行这种内外夹攻的拼命打法。

  因此,在3月14日到18日的临沂决战中,日军第5师团遭到极其惨重的损失,造成日军部队已经无法继续支撑作战,只有先撤退回莒县以困守待援(当时日军虽以超过一百多辆的卡车,满载阵亡的日军尸首匆促地奔逃,但战场上仍然遗留了不少的死尸。

  日军一向非常重视同胞尸首的处理,不是危急到没有办法,通常都会设法带回焚化,将骨灰带回日本)。

  临沂之战得胜,它砍断了津浦路北段日军的左臂,促成了之后台儿庄会战中,李宗仁围歼孤军深入台儿庄的矶谷师团的契机。

  正当板垣败绩累累之际,日军西路第10师团长矶谷仍然武士道精神十足,不顾一切,日益向南推进。

  李宗仁调来川军邓锡侯第22集团军,孙震的第41军赶往滕县,拒敌南下。

  孙震部刚在滕县部署就绪,3月14日,矶谷师团就发动攻击。

  日军以数十架飞机30余门大炮狂轰滥炸,守军师长王铭章督战死守。

  3月17日晚,日军配合炮火攻陷滕县(今滕州)。

  中国守军第22集团军第41军英勇抗击,伤亡甚重,苦战至17日,该军守城的第122师师长王铭璋殉国,伤亡达5000之众。

  李宗仁见滕县危险,又急令新拨归第5战区指挥的第20军团司令汤恩伯派部驰援。

  汤的主力81军王仲廉部因行程过远,未能及时赶到,滕县失守。

  敌军损失也极大,死伤达2000多人。

  此战,22集团军以劣势之装备与兵力,阻击绝对优势之敌达3天半,为第5战区之后的台儿庄会战争取了有利时间,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3月20日,日军矶谷师团借攻克滕县之威,在飞机的掩护下,集中4万人,配以坦克、大炮,向台儿庄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企图一举攻占徐州。

  李宗仁以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率部固守台儿庄,第20军团军团长汤恩伯率部让开津浦铁路正面,转入兰陵及其西北云谷山区,诱敌深入,待机破敌。

  3月23日,日军由枣庄南下,在台儿庄北侧的康庄、泥沟地区与守军警戒部队接战。

  24日起,日军反复向台儿庄猛攻,多次攻入庄内。

  守军第2集团军顽强抗击,与日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日军猛攻3天3夜,才冲进城内。

  城内中国守军同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尽管日军占据了全庄的三分之二,但坚守在南关一带的中国守军至死不退,死守阵地,目的是为了外线部队完成对日军的反包围。

  这是李宗仁早已制定好的作战计划,以部分兵力死守台儿庄,守军尽量拖住敌人,以便庄外的大军将日寇团团围住,来个瓮中捉鳖。

  28日,日军攻入台儿庄西北角,谋取西门,切断中国守军第31师师部与庄内的联系。

  该师师长池峰城指挥,以强大炮火压制敌人,并组织数十名敢死队员,与敌肉搏格斗。

  汤恩伯军团关麟征第52军和王仲廉第85军在外线向枣庄、峄县日军侧背攻击。

  29日,日军濑谷支队再以兵力支援,并占领了台儿庄东半部。

  31日,中国守军将进入台儿庄地区的濑谷支队完全包围。

  是时,坂本支队由临沂转向台儿庄驰援,到达向城、爱曲地区,侧击第20军团。

  该军团即命第52军和刚到的第75军围攻坂本支队。

  激战数日,予日军以重创,使其救援濑谷支队的计划落空。

  矶谷师团见救援无望,决定以死相拼,一个个杀红了眼。

  国民党军队虽以5倍的兵力围攻,并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但竟难以将敌人消灭,战争一时呈胶着状态。

  4月3日,李宗仁下达总攻击令。

  第52军、第85军、第75军在台儿庄附近向敌展开猛烈攻势。

  日军拼力争夺,占领大部分街市。

  中国军队展开街垒战,逐次反击,肃清敌人,夺回被日军占领的街市。

  4日,中国空军以27架飞机对台儿庄东北、西北日军阵地进行轰炸。

  当晚,日军濑谷支队力战不支,炸掉不易搬动的物资,向峰县溃逃。

  4月6日,李宗仁赶赴台儿庄附近,亲自指挥中国军队向矶谷师团发起了全线出击。

  一直防守遭攻的孙连仲部,听说反击,神情振奋,命令一下,杀声震天。

  双方便展开了巷战、肉搏战,一时间,台儿庄城内枪林弹雨,血流成河。

  日军头一次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如此顽强进攻,很快便溃不成军。

  台儿庄北面,枪炮声渐密,汤恩伯军团已向敌人开火。

  矶谷知已陷入反包围圈,开始动摇,下令部队全线撤退。

  此时敌军已成强弩之末,弹药汽油也用完,机动车多被击毁,全军丧魂落魄,狼狈逃窜。

  李宗仁命令部队猛追,敌兵遗尸遍野,各种辎重到处皆是,矶谷本人率残部拼命突围。

  激战4天,中国军队重创日军濑谷支队、坂本支队,其余日军残部于7日向峄城、枣庄撤退。

  至此台儿庄战役胜利了。

  台儿庄会战,在李宗仁的亲自指挥下,击溃日军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歼灭日军2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严重地挫伤了日军的气焰,是国民党战场在抗战初期取得的一次大胜利。

  振奋了全民族的抗战精神,坚定了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念。

  李宗仁将军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的司令官李宗仁(1891――1969),字德邻,广西桂林人。

  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过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

  1923年加入国民党。

  1924年奉孙中山之命与黄绍宏、白崇禧合组“广西全省绥靖督办署”,任督办。

  1926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国民党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参议院议长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

  仵德厚:台儿庄战役曾经最后的指挥官战斗中战友被炸飞的人头落在我怀里一次、飞舞来的肠子挂在我军帽上一次、炸断的大腿砸在我身上一次。

  15天里阵地上是枪炮声滚到一起,震耳欲聋、飞沙走石、血雨腥风。

  七百多日本鬼子战死在我们的阵地前沿,每天都可以听到日军冲锋或者撤退的鬼哭狼嚎!第五战区第2集团军司令孙连仲第2集团军属于原西北军旧部,总司令孙连仲,字仿鲁,河北雄县人,1893年生,保定中学毕业后投笔从戎。

  成为冯玉祥的部下后,因为头孙连仲将军脑机灵,作战勇敢,受到了冯玉祥的赏识,之后不断升迁,为冯部中的虎将——“十三太保”之一。

  1930年蒋、冯、阎大战后,冯玉祥集团瓦解,孙连仲部被蒋介石改编为第26路军,孙任总指挥。

  抗日战争爆发后,26路军又改建为第2集团军,孙仍任总司令。

  第五战区第59军军长张自忠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市唐元村人。

  著名抗日爱国将领,被誉为“抗战军人之魂”。

  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学校,次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

  1914年,他投笔从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并先后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市市长。

  抗日战争暴发后,他率部南下抗战。

  1940年5月1日,在枣宜会战(枣宜改自忠)中英勇殉国,为盟军在二战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第五战区第30军军长田镇南田镇南(1888--1974),字柱峰,号位午,项城市王明口田老家村人。

  陆军速成学堂毕业。

  1938年,任陆军第2集团军第30军军长。

  奉命开赴台儿庄前线,正面迎击板垣和矶谷两师团的一部。

  第五战区第52军军长关麟征关麟征(1905-1980)原名志道,字雨东。

  陕西省户县人,1924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关麟征在黄埔系中以“毕生穷力杀倭寇、一代名将姓字香”著称。

  1938年8月与倭寇第九师团遭遇瑞昌苦战,东京广播称:皇军遭遇最为强劲之敌寇。

  关麟征素有“关铁拳”之称,与孙连仲之“孙钢头”一时齐名。

  1939年,军功赫赫的关麟征坐升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此为黄埔学生中升任集团军总司令之第一人,时年34岁。

  第五战区第31师师长池峰城池峰城(1903-1955)河北景县人。

  又名凤臣,字镇峨。

  1920年加入北洋军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

  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旅第三营营长。

  中原大战后,任国民党政府军陆军第二十六路军第三十一师师长。

  抗战期间,分别担任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一师师长、第六战区江防军副总司令、第三十三集团军副司令等职,曾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会战。

  解放战争中,任国民党军保定警备司令部警备司令、国防部中将部员。

  1949年参加北平和平解放。

  1955年3月16日病逝。

  傅作义是中国著名的“善守将军”,毕其一生,他的成名是“守涿州之役”,以少胜多,以弱制强,成就了他在旧中国军界的功名。

  抗战时,长城之役还是以守著名。

  傅作义颇以此自负,对国军中众多名将,他曾不屑一顾,可是,傅作义却佩服抗日名将池峰城。

  老傅看过台儿庄一役的战例报告后,曾这样称赞池峰城:池将军是中国战史上一神人也。

  第五战区第122师师长王铭章王铭章将军,字之钟,四川新都太兴场人,一八九三年七月四日生。

  在台儿庄战役中为国捐躯。

  (一)台儿庄战役的结局,这是日军一次战役进攻中的败退。

  这在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

  在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折。

  “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日军《步兵第10联队战斗详报》载“不识他人,徒自安于自我陶醉,为国军计,更应以此为慎戒”。

  (二)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

  (三)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

  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

  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出,有的国家甚至不敢相信。

  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

  ”所以,英赞扬此战胜利的评论。

  显然,这次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强了有利条件。

  一、战前态势3月18日,日军矶谷师团濑谷支队攻陷滕县后,当晚攻占临城(今薛城),以一部沿津浦线南下,于20日攻占韩庄,企图直犯徐州,遭到布防于运河沿线的我第52军郑洞国第2师的阻击;另一部福荣大佐的第63联队沿临赵(墩)铁路于18日攻占枣庄,20日攻占峄县城,矛头直指台儿庄。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关于台儿庄战役的意图和部署是,以擅长固守的原西北军孙连仲部防守台儿庄运河一线,一方面防堵日军进窥徐州,一方面将骄狂冒进的矶谷师团吸引到峄县南部地区,而后以隐藏于峄县东北山区的汤恩伯第20军团拊敌侧背,加以聚歼。

  日军的作战意图是:“确保韩庄、台儿庄一线,并警备临城、峄县,同时用尽可能多的兵力向沂州方面突击,协助第5师团战斗。

  ”二、台儿庄外围战为诱敌深入,3月23日,第31师刘兰斋连长率骑兵连从台儿庄出发,向峄县方向搜索前进,91旅旅长乜子彬率183团跟进,在峄县城南20里康庄与日军遭遇。

  台儿庄地区战斗正式打响,我军马队为诱敌深入边打边撤,3月24日,日军逼近台儿庄开始向台儿庄地区大举进攻。

  日军在台儿庄北五里刘家湖村设有炮兵阵地,排列10门大炮,向台儿庄猛轰。

  91旅183团3营营长高鸿立率领士兵,每人一把大刀,8颗手榴弹,杀入敌人炮兵阵地,砍得敌人无法招架,弃炮而逃。

  当时台儿庄战场上流传着:“话张飞大闹刘家湖的佳话”。

  三、北门争夺战3月24日,日军2000多人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向台儿庄大举进攻。

  坚守台儿庄北门的186团1营在王震团长和姜常泰营长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并在城北门外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

  1营是新兵,入伍才半年,几乎全牺牲在台儿庄北门。

  王震团长也亲自架起机枪向城外日军扫射,当晚,日军200人突破小北门,躲进小北门附近的泰山庙,王震团长亲率将士围攻泰山庙之敌,终将其消灭。

  四、惨烈的巷战3月27日,得到增援后的日军对台儿庄城发动第3次攻击。

  日军炮轰台儿庄围墙,北城墙被炸塌,小北门亦被毁,守卫小北门的181团3营官兵牺牲殆尽,300多日军突入城内,惨烈的巷战开始五、台儿庄反击战4月6日,李宗仁赶到台儿庄附近,亲自指挥部队进行全线反击,4月7日凌晨1时,我军吹响了反攻的号角,以孙连仲第2集团军为主组成的左翼兵团和以汤恩伯第20军团为主组成的右翼兵团在台儿庄及其附近地区大举反攻。

  台儿庄战役,历经月余,我军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缴获大炮31门,装甲汽车11辆,大小战车8辆,轻重机枪1000余挺,步枪10000余支。

  辞赋家韩邦亭为纪念台儿庄大捷,创作了《台儿庄大捷赋》,全文如下:噫吁嚱!何其壮哉!运河之北,齐鲁之南。

  津浦在望,陇海相连。

  扼守彭城之门户,堪作兵家之重藩。

  其地曰台儿庄。

  当夫日寇入侵,亡我之心正盛;龙裔慷慨,报国之士当前。

  集华夏之英雄,扫倭奴之气焰。

  于是卫我乡园,乃有一战。

  与子同仇,歼敌过万。

  可恨扶桑之敌,东海之水引来,未洗其恶;南山之竹伐尽,莫状其愆。

  虏阵围城,亦畏中华之浩气;贼星照眼,未及日月之大观。

  李将军指麾,多怀奇策;孙仿鲁固守,稳若太山。

  挽银汉之仙浪,洗胡尘于云间。

  至于外围一战,喜纵马蹄,骑兵诱敌以深入;休谓螳臂,宝刀胜炮而凯旋。

  当夫利弹摧骨,惊枪入面。

  赤血奔流,黄云黯淡。

  怀壮志而赴死,聚士卒以争先。

  城墙陷而北门毁,官兵殒而东风寒。

  尔其巷战之始,表丹心我当敌忾,挥白刃谁肯息肩?健儿做国殇,杀气冲乎疆场;人民御外侮,兵威动于昊天。

  于是全线反击,自多良将;征衣振土,誓斩楼兰。

  提锐旅以张双翼,举大旗而扫诸顽。

  敌师遂败绩,矶谷率残部以突围,盔丢甲弃;将军遣豪杰而荡寇,地覆天翻。

  辎重如丘,千秋之罪状已志;遗尸遍野,万里之游魂难安。

  台儿庄破敌之功,刑天多猛志;李宗仁得意之作,青史映宏篇。

  灭日军之神话,争国际之奥援。

  剩穿墙之弹痕,千载当铭记;怜满目之焦土,万众迎凯旋。

  《书》云:“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

  予有臣三千,惟一心。

  ”想我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岂有不胜之理哉?且夫扶桑之兵,视我仍如清末之师,不亦谬乎?烈烈征师,皆成历史;茫茫血雨,已化云烟。

  于今烽火之色无寻,和平之意正酣。

  远承千百年之丕业,自当求稳;新造亿万人之福祉,慎勿控弦。

  观盛世之神州,重兴百业;看和谐之世界,最需多元。

  社稷腾华,续精诚于炎黄之绩;人民颂美,载歌舞于尧舜之前。

平津战役历史回顾

平津战役历史回顾

  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伪“剿匪总司令部”、1个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雹余军部、50个整师及非正规军4个师,共52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国共损失比:13.3:1。

  基本上解放了平津地此肆好区。

  使古都文物完整的保存下来。

  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和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

  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第三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

  在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正在胜利发展之际,1948年12月上旬至1949年1月,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共一百万人,联合发动了平津战役。

  当时,华北国民党傅作义集团除有5万余人分驻归绥和大同外,有兵力50余万人,位于东起北宁路的山海关、西迄平绥路的张家口的约50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上,并以塘沽为海上通道口。

  在这部分军队中,属傅作义系统的有17个师(旅),属蒋介石系统的有25个师(旅)。

  在此之前,蒋介石已提出要傅率部南撤,加强长江防线。

  傅作义对蒋介石的排斥异己深怀戒心,不愿南撤。

  这时,傅作义所部为解放军在东北的胜利所震慑,已成“惊弓之鸟”,但估计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后需要有3个月到半年的休整时间,到第二年春天才能入关作战。

  傅作义根据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的方针,不断收缩兵力,先后放弃承德、保定、山海关、秦皇岛等地,准备随时从海上南逃或西窜绥远。

  如果傅作义集团撤走,人民解放军虽可不战而得平津,但国民党长江防线得到加强或保存较多作战力量,这对今后作战是不利的。

  因此,稳住华北敌军,使它不迅速决策南逃或西窜,就成为能否实现就地歼敌的关键。

  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东北野战军主力在辽沈战役结束后不久,从1948年11月23日起,就提前结束休整,80万主力军从长城沿线取捷径隐蔽地挥师入关。

  先期入关的东北野战军程子华兵团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一道,从11月29日开始以神速动作,先用“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的办法,完成对北平、天津、张家口之敌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截断了他们南逃西窜的通路,并调动原驻天津、塘沽的国民党军队第九十二、九十四、一○五军进到北平地区。

  随后按“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顺序发起攻击。

  在12月下旬连克西头的新保安、张家口。

  在新保安歼灭傅作义嫡系主力第三十五军一万五千余人人,12月22日在张家口歼敌第十一兵团部和第一〇五军5.4万余人。

  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3人组成的平津前线总前委。

  当东头的天津守敌拒绝接受和平改编后,1月14日,解放军以强大兵力发起对天津的总攻,东北野战军集中5个纵队22个师34万人和1260门大炮在刘亚楼指挥下,经过29个小时激战,攻克了这座坚固设防和重兵守备的大城市,天津国民党守军10个师13万人全部被歼,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被俘。

  天津解放后,塘沽守敌乘船南逃。

  为了使北平这座举世闻名的古都免遭破坏,解放军在围城后,派出代表同傅作义接触。

  由于解放军力量的强大和作战部署的迅速完成,由于中共的耐心工作和各界人士的敦促,傅森铅作义终于决心顺应人民的意旨,命令所部出城听候改编。

  1949年1月,傅部移动完毕,解放军进入北平。

  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在绥远,有意地保存下一部分国民党军队,经过相当时间,在董其武率领下于1949年9月通电起义,接受改编。

  这样,对今后如何解决国民党军队便有了天津、北平、绥远三种方式。

解放战争各重大战役及时间

解放战争历次重要战役(按时间排序)

(1)上党战役

  1945年9月至10月,我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均区部队在山西省长治地区(古属上党郡),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城打援战役。

(2)邯郸战役

  1945年10月至11月,我人民解放军晋凳如冀鲁豫均区部队在河北省邯郸以南地区对国民党军的反击战役,亦称平汉战役。

(3)中原突围

  1946年6月至8月,我人民解放军中原均区部队在鄂豫皖边区突破国民党军包围,进行战略转移的作战行动。

(4)苏中战役

  1946年7月至8月,我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中部地区,对进攻之国民党军进行的一系列作战。

(5)定陶战役

  1946年9月2日—8日,我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对进攻山东省定陶、曹县等地的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6)新开岭战役

  1946年10月至11月,东北民主联军在安东省(今辽宁省、吉林省各一部)宽甸以西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围歼战。

(7)四平战役(四平保卫战)

  1946年4月至5月,东北民主联军在辽北省(今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各一部)四平地区,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一次防御战役。

(8)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我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为保卫南满根据地,在安东省(今吉林省南部、辽宁省东部地区)临江、通化地区和松花江以南长春、吉林以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防御和进攻相结合的作战。

(9)宿北战役

  1946年12月,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宿迁以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

(10)鲁南战役

  1947年1月,我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山东省南部地区对国民党军发动的进攻战役。

(11)莱芜战役

  1947年2月,我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临沂以南至莱芜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12)豫北攻势

  1947年3月至5月,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在河南省北部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反攻作战。

(13)青化砭战役

  1947年3月,我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在陕西省延安东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伏击战。

(14)蟠龙战役

  1947年5月,我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对陕西省蟠龙镇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坚战。

(15)正太战役

  1947年4月至5月,我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均区部队对据守正太铁路和石家庄外围的国民党军举行的一次战略性反攻战役。

(16)孟良崮战役

  1947年5月,我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蒙阴东南地区,对国民党军发动的一次山地进春粗歼攻战役。

(17)东北夏季攻势

  1947年5月至7月,东北民主联军在中长路自哈尔滨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长春至沈阳段、沈阳至吉林段及锦承铁路(锦州至承德)两侧地区对国民党军实施的战略性反攻作战。

(18)东北秋季攻势

  1947年9月至11月,我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在沈阳至山海关、长春至大石桥铁路沿线对国民党军实施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19)东北冬季攻势

  1947年12月至1948年3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在辽北省(今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各一部)和辽宁省(今辽宁省一部)对四平至大石桥、锦州至沈阳铁路沿线国民党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20)清风店战役

  1947年10月,我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在河北省保定以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

(21)石家庄战役

  1947年11月,我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及地方部队对国民党军占据的具有坚固设防城市的攻坚战役。

(22)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战役

  1947年6月至12月,我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进击中原国民党军的战略性进攻行动。

(23)平汉、陇海路破击战役

  1947年12月,我人民解放军陈(毅)粟(裕)、陈(赓)谢(富治)两军协同对国民党军占据的平汉路确山至郑州段、陇海路郑州至民权段发起的破击战。

(24)宜瓦战役

  1948年2月至3月,我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陕西省宜川城、瓦子街地扒冲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攻城打援战役。

(25)辽沈战役

时间: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26)淮海战役

时间: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27)平津战役

  时间: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28)渡江战役

时间: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6月2日

保北战役的介绍

  简介保北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大配军晋察冀野战军在河北枣睁省保定以北徐水、固城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滚岩指战。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