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有哪些疑问词?

作者:何歌珧时间:2023-07-18 01:52:50

导读:" 关于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有哪些疑问词?1.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答案?2.是否有统一的标准答案?3.是否存在多个正确答案?4.考试评分标准是如何制定的?5.考生如何判断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6.考生是否能够提出异议或申诉答案?解决方案:1.答案不同的原因"

关于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有哪些疑问词?

1.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答案?

2.是否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3.是否存在多个正确答案?

4.考试评分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5.考生如何判断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6.考生是否能够提出异议或申诉答案?

解决方案:

  1.答案不同的原因可能包括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语言表达等。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解答方式可能不同,导致答案产生差异。

  2.考试机构可能会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作为评分的依据。这个标准答案可能是由专家组成的评卷小组根据考题和评分标准制定的。

  3.在一些主观性较强的问题中,存在多个正确答案的可能性。这可能是因为问题本身没有明确的唯一答案,或者是因为不同的角度和观点都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4.考试评分标准一般是由考试机构根据考试目的、考试内容和考生能力要求等因素制定的。评分标准可能包括对答案的完整度、准确性、逻辑性、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要求。

  5.考生可以通过参考标准答案、对比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差异、请教他人的意见等方式来判断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同时,考生还可以参考往年的真题和参考书籍,提高自己的答题水平。

  6.考生可以根据考试机构发布的申诉规定,对自己认为有问题的答案进行申诉。

  申诉一般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和理由,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考试机构会对申诉进行审查和处理。

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

  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3,概括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产业着力点(1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50~100字

  参考答案: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产业着力点:

  1、采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采取财政、税收等措施,发展节能服务产业;

  3、组织开展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发展再制造产业;

    4、加强环境保护,发展新能源和生物质能利用。

  第二题、给定资料4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简要陈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150~200字。

  参考答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指:梳理生态发展的理念和意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走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特色之路,实现农民增收。

  1.发展茶产业,政府投入专项资金,促进健康发展;2.将传统制茶升级为现代化产业;3.发展以茶为核心的民间艺术,茶园生态观光知型旅游品牌;4.建设茶园景观等工程设施,发展乡村旅游。

  因此,保护好绿水青山,发展生态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第三题、给定资料5所反映的丹麦发展模式,对我国的绿色发展有哪些可借鉴之处?(20分)

    要求:内容精确,切合实际,200-300字。

  参考答案:

    一、完善组织机制。成立专门机构,设立政策委员会。

    二、完善政策法规。

  1.再生能源领域,利用财政补贴,价格激励和税收,减免政策推动再生能源入市场,调动社会力量,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

  2.运输领域,电动车免税,提高生物燃料使用比例,鼓励自行车出行方式。

  3.建筑领域,拟定严格划分的建筑节能标准,对节能改造进行补贴。

  要求新建建筑必须遵循能耗指标,并引入“节能账号”机制。

    三、加强世界合作。公私部门和社会各界之间有效合作,在商业中融合自上而下的政策和自下而上的解决方案。

    四、加强宣传教育。坚持全民启蒙式的“平民教育,通过创造全民精神”正能量而达到物质“正能源”,从而完成绿色升级。

  第四题、请根据给定资料1和2,总结现有秦岭生态保护系列举措,并就此提出自己的建议(25分)

    要求:总结全面,内容具体,切合实际,200-300字。

  参考答案:

    现有举措:1.完善法律制度,制定并不断修订法规条例;2.形成保护制度,省市县积极落实。成立机构,制度考核办法,分配任务并落实监管责任,形成长效机制;3.建立执法队伍,加强执法监查,推进规范化管理;4.加强综合整治,严厉处罚,坚决取缔,加大投入防治污染;5.发展生态产业,实现双赢;6.制定问责规定并落实问责制度;7,唤醒环保意识,开展志愿者公益活动,畅通媒体平台,全社则空会参与。

    建议:1.制定、修订并细化相关规定,推进保护工作法制化;2.加大问责监管力度;3.层层分解任务,细化目标,推进保护工作全省一体化;4.加强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消除污染;5.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乡村;6.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利用媒体,开展公益活动,唤醒意识。

  第五题、请以某环保公益组织的名义,以“从我做起,打造大美秦岭”为主题,写一篇致全省人民的倡议书(30分)

    要求: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语言流畅,300-400字。

  参考答案:

  从我做起,打造大美秦岭

  全省各界朋友们:

    秦岭作为我国天然的生态屏障和地理分界线,不仅是我省的优势资源,更是我们中国的“父亲山”。

  然而,秦岭当前也面临着生态危机和挑战,依靠政府铁腕保护的同时也需全社会参与其中。

  为此,我们倡议如下:。

  一、我们应牢固树立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意识,尤其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具体到小事里,出行中不乱扔垃圾;

  二、我们应积极投身植树、环保等各类志愿者活动中;

  三、我们应努力发挥自身宣传作用,利用自媒体等平台;

  四、我们应认真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贯穿于日常生活;

    五、我们应感染、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促进更多参与。

    朋友们,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打造“大美秦岭”和“美丽陕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XX环保公益组织

  X年X月X日

    第六题、给定资料1中提到“这样的自然生态美景,谁都不能破坏”,请以这句话为主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搭盯猜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观点明确,见解深刻,论证充分,结构合理,语言流畅,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示例一:

  打造山水中国共筑生态屏障

  ——从总书记考察秦岭的指示说开去

    茶香飘溢,南麓秦岭。

  生态绿茶鼓起汉水人民的钱袋子;八水环绕,北麓秦岭。

  再写盛世“八水润长安”,让群众看见蓝天,听得鸟鸣,盼得幸福。

  一南一北的喜悦,是“父亲山”秦岭无私的馈赠,是二千万秦岭人的日夜坚守。

  精心的保护,如画如诗。

  正如2015年2月总书记考察秦岭时指出“这样美的生态环境,破坏不得。

  ”如是,生态环境是发展之基,是民生之福,是复兴之愿,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底钱,必须筑牢生态屏障,打造山水中国。

    打造山水中国,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之基。

  只有底线原则,没有从头再来的说法。

  长期以来,部分地方发展目光短浅,引进粗放工业、落后产能,表面上看地方经济发展,但工业污染、水源污染、环境污染......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不仅难以四线经济持续发展,更将付更大的代价来投入治理,得不偿失。

  正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兵库县为了发展港口工业,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石化企业,短期内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工业污染、海洋生态破坏,让日本兵库县成为“环保错位的反面典型。

  正如日本专家所言“这。

    样污染治理需要100年”,停工停产,投入巨资,让日本兵库县再发展起来。

  日本兵库县的例子再次印证,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基础,不可能超越生态环境搞特殊发展,更不能牺牲生态环境,搞“面子”经济。

  而相反,吉林省长白山湿地,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布局要求,依托长白山湿地资源,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打造生态产业,释放生态红利,让水美人间,共享发展。

  “生态美景,破坏不得”,我们必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发展底线,以“零容忍”的态度,打造山水中国,筑牢生态屏障。

    打造山水中国,保护生态环境是民生之福。

  只有群策群力,没有单打独斗的说辞。

  2016年政府的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定位,绿色发展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总基调。

  要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

  “生态文明”,“生态保护”瞬间从理论走向群众生活。

  虽然生态不能作为商品,但却是群众的必需品,更是人类发展的保障,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正如光明日报在采访著名企业家马云“你最担心什么?”,马云说“我不担心我的员工不努力工作,我只是担心我的孩子能不能河喝道安全的水”,一语中的。

  生态环境、生态产品是没一个人的必需品更应该梳理战略思维,鼓励群众参与,树立忧患意识,以积极“保护”行动来调动各方力量。

    “山重水复”让人期待,“绿水青山”让人向往,让我们笃立信念,筑起山水中国,筑牢生态屏障,让香飘过秦岭,飘绿中国。

  示例二:

  生态美景不容破坏

    生态美景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无私馈赠。蓊郁俊秀的秦岭为八百里秦川送来了风调雨顺;一望无垠的呼伦贝尔草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更新迭代;淡妆浓抹的西子湖畔又承载了几多文人骚客的传世经典……

    自然生态美景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更是当今社会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条件。因此,我们必须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生态美景,任谁都不能破坏!

    自然生态美景之所以不容破坏,不仅在于自然的馈赠孕育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和谐的生态环境承载了历代劳动人民丰产丰收的梦想。

  我国的农业传统历史悠久,靠天吃饭的质朴理念也早已渗透进入炎黄子孙的血脉,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向来都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方能带来秋收时的粮谷满仓,实现农人一年的丰收梦想。

  从东汉王景治理黄河时对两岸环境的保护,到如今“陕南茶园”这一富民产业的兴兴向荣,无一不彰显着保护生态美景的现实意义。

  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绿色经济、生态产业的发展,自然生态美景不容破坏!。

    确保生态美景不被破坏,不断完善立法并加强“铁腕举措”的真正落实显得尤为重要。

  法律天然具有权威性与强制力,将保护生态美景纳入法律保障的序列,能在最大限度上防止破坏环境行为的发生。

  例如,2007年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这一首部针对某一山脉的地方法案,走在了全国前列。

  并通过不断的调试修正,为秦岭的保护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除了立法层面的跟进,确保“铁腕举措”的落地实施同样不容忽视,秦岭沿线各级地方人民的政府的强力执行,也恰是《条例》得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必要保障。

  生态美景不容破坏,而且是任谁都不能破坏!要做到这点,势必要不断完善立法,并加强法律的执行力。

    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普遍共识,方能从根源上确保自然美景不被辜负,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思想意识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如果没有形成广泛的意识共同体而空谈环保,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唯有通过大范围的宣传与鼓励,积极引导全社会加大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呼吁普通民众参与到环保事业之中,才是保障生态美景不被破坏的长远之计。

  西安市的政府正是通过组织大型公益环保活动,成功吸引了普通民众参与对秦岭自然环境的保护,让民众在植树、捡拾垃圾的过程中,真正树立并扩散了环保意识,助力自然生态美景的长期存续。

    总书记在视察陕西时指出,“这样的自然生态美景,谁都不能破坏”。

  的确,生态美景不容破坏,不仅因为自然生态美景孕育了我国多彩的民族文化,更因为它承载了绿色经济的富民之路。

  唯有不断完善立法,加强执行,扩大宣传,方能久久为功,确保自然生态美景谁都不能破坏!。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解析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李慧题答案解析(省部级)】

【2017年国家渣胡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哪梁答解析(地市级)】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案解析(副省)【中公版】

一、阅读“给定资料1”,概括S市为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

【中公解析】

  题干指出了作答参考的给定资料范围为“给定资料1”,作答任务为概括S市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阅读给定资料可知,资料中涉及S市所采取措施的要点多且杂,考生需要准找全,之后对找出的要点进行分类、合并,使答案具有一定的条理性。

【参考答案要点】

  1.加强绿化管护。有选择性地种植不同种类的树木,丰富绿化色彩;铺设管道喷灌浇水;管理方式精细化。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照明设施;增加公交线路及停车场;修建绿道、垂钓区、公厕等公共设施。

  3.加强后期维护。成立水系巡查大队,严惩占绿毁绿行为;通过加装防护栏、安装监控等方式阻止野*为。

  二、归纳整理一份《国外城市水系建设考察报告》提纲。

【中公解析】

  这道题是报告类的应用文写作题,要求整理一份《国外城市水系建设考察报告》提纲。

  作答此题时一要明确考察报告的结构,二要注意提炼准确,归纳合理,层次分液坦明,分条表述。

  同时,只要根据“给定资料2”,以背景材料介绍—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的思路作答即可。

  因为撰写的是一份提纲,因此对应用文的格式不做严格要求。

【参考答案要点】

针对城市水系的污染及水系周围安全设施的不完善,为了保护城市水系,进一步推进水系管理体系的建设,先目前对国外城市水弊搭系建设的考察报告,汇总如下:

  英法在经历了由破坏到保护水系等一系列过程,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后转向探索并形成一系列现今的河流水系规划理念及成熟的管理经验。

  欧美强调依法治理,以河流流域为分布的集中统一管理,形成了“多自然型河流”、“人水共存”、“健康工作河流”理念以及“动态河流管理”理念。形成的过程中含有非常有力的协作机制以及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还具有民主的监督闹卜桐管理机制以及有效的监测体系。

  三、“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中公解析】

  这是一道句子理解题。答题的范围基本圈定在给定资料3中。

  划线句子内涵丰富但又略显抽象,谈理解时要细读上下文,尽可能找出更多相关的要点,做到“准确、全面”。具体要求中有“逻辑清晰”一项,提示考生在下笔要梳理好作答结构,不可堆砌要点。

【参考答案要点】

  通过水的“柔”这一特性,我们能够更好理解中国文化性格的多维度。“儒”的本意是“柔”,而柔是水最突出的特征,中国文化中常以水喻道,这与传统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品性不谋而合。

  “水”是柔弱的,不定形的,但正因如此才包含万千可能。

  “儒”字体现国人等待、忍耐的姿态,但并非软弱无力,反而像水一样能够巧妙地适应环境,以柔克刚,这包含了中国人同自然界和他人打交道的智慧。

  受传统文化影响,国人更多采取柔性的方式,淡化攻击性,顺势而行,克服困难,利用大自然,造福人类。

政治为什么这类问题的题目,通常涉及了哪些疑问词

  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

  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作为一个公务员要处理很多社会上的突发性事件,所以了解时事政治有助于以后自己面临一些问题是更好的处理和解决。

  在公职类考试中,重要的时政热点可以分为五大类: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社会类、生态类,也就是所谓的五位一体的建设,在公务员考试中,也会考察考生对于热点的积祥腊累和看法。

  对时事政治的了解,是公务员考试必备的一项科目,特别是对申论想考高分的考生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有时间建议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花的时间不多,却对于素材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对于面试而言,测评要素有九大方向,其中考查频率较高的综合分析类题目,更多的是考察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现象、政策的了解和看法。

  更多的需要我们好散站在政府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能谨袜滑够对于事件有自己的判断,也能有多于该问题的处理意见。

  那基于考试内容的介绍,考生们也应该想到,是不是所有的新闻都需要了解和记忆呢?其实,还是要看不同省份的考情。

  总体而言,题目并不会特别难,有的省份关注社会类问题,有的省份问题比较宏观,常涉及政治经济类问题,需要考生对于国家政治性问题做更多的了解。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省部级)

>>>点击查看原试题

  一、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S市为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10分)

  要求:

  (1)分条归纳概括;

  (2)表述准确、完整;

    (3)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主要措施有:一、实施全面绿化工程,丰富色彩,提升绿化管护水平和质量。

  二、实施亮化工程,维修安装照明设施。

  三、大力开展便民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四、明确执法权限,增加执法强制性,加大执法力度。

  五、大力强化安全体系建设,安装护栏,配备救生设备,安装监控,警示标语,配念型慎备保安等。

    二、假如你是随团秘书,请根据“给定资料2”,把代表团团长的考察笔记,归纳整理为一份《国外城市水系建设考察报告》提纲。(15分)

  要求:

  (1)提炼准确,归纳合理;

  (2)层次分明,分条表述;

    (3)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国外城市建设水系考察报告

  英仔敬法、澳大利亚等国在总结了河流开发的教训后,逐步行成较为先进的河流水系规划理念以及成熟管理经验,值得借鉴:

  一、先进的河流水系规划理念

    1.人水共存的规划理念,城市水系应结合城市土地规划,维持水体生态平衡;2.“多自然型河流”理念,恢复城市河流湿地的自然生态和环境功能;3.“健康河流工作”理念:确保河流同时处于工作水平和健康状态。

  二、成熟的管理经验

    1.完善法制。

  建立水事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通过立法明确政府、企业的权责。

  2.科学管理。

  由多头分散管理变为综合性集中管理,落实“动态河流管理”;严管重治违规排污。

  3.资金保障。

  政府拨款为河道流域管理提供资金保障。

  4.加强合作。

  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鼓励社会参与管理。

  5.完善基础设施。

  建立监测网站,为决策执法提供依据。

  (337字)。

    三、“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

  ”这句话内涵丰富。

  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5分)。

  要求:

  (1)准确、全面,逻辑清晰;

    (2)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一、含义:1.水代表儒家的柔,是弱德之美;2.代表等待、耐心、忍耐、弹性、柔顺性的中国文化性格;3.但不是软弱无力和废弃一切作为。

    二、原因:1.水符合儒家道的品格。

  柔是水最突出的特性,具有善良、柔弱、滋养万物、不争夺租链、聚集力量、不定性、善于变化等特性;2.水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

  以水比喻道德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让人领会道的内涵,又能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凸显道德品格。

    三、柔的意义:1.使中国不受外界危机影响,克服动乱;2.影响着中国人与自然界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3.影响中国古典技术的文化性格和取向,以柔克刚使其不具有进攻性和侵略性,如都江堰体现了顺其自然的文化取向。

    四、“给定资料4”介绍了G市某些区县在实施“水生态 扶贫”模式过程中取得的成效等内容。

  假如你是G市人大代表,准备提交一份“关于在全市推广‘水生态 扶贫’模式的建议”。

  请根据“给定资料4”,拟定提出推广“水生态 扶贫”模式的理由和可推广的相关措施。

  (20分)。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具体;

  (2)理由充分,措施明确;

  (3)层次分明,有逻辑性;

    (4)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关于在全市推广“水生态 扶贫”模式的建议

  G市人大:

    此前,G市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林草稀疏、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水利设施简陋。

  而推广“水生态 扶贫”模式后,则实现了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的转变。

  我们建议在全市推广此模式,理由如下:。

    有利于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一、保持青山绿水,改善生态环境。

  1.河水治理取得了成效。

  2.利于作物种植,建成了经济果木林。

  二、推进脱贫工作。

  1.开发新的经营项目。

  2.发展旅游业,新建了旅游项目。

  3.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

    建议政府重视,兼顾生态与民生:一、保持水土,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地势资源。

  二、水土治理与现代农业发展、水保科技示范园建设相结合。

  1.依照科学思路,提供项目资金,引导治理大户租用水土流失山地,雇佣群众参与治理开发。

  2.启动示范园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及群众参与治理,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保护性开发水土资源。

  三、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知识学习,争取群众肯定。

  建议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五、参考给定资料,以“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见解明确、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以水为师

    水滴石穿,上善若水,仁者乐水……自古以来,水似乎总是和美好联系在一起,她仁爱又包容,她柔弱又坚韧,她向善又变通。尤其是在古老而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我们总是提倡向水学习,以水为师——学习水的力量,学习水的智慧,学习水的德性,学习水的美丽。

    以水为师,师水之力。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柔能克刚,我们的祖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真正成熟的人总是最先低头,保持谦卑的姿态;真正强大的国家总是懂得崇尚和平,和谐发展。

  对于城市治理更是如此,有的时候柔性治理,人性执法,似乎比命令、禁止的效果更好更长远。

  难怪我们的执政者开始从管理型转变服务型政府,从大政府转变为小政府,打造现代化治理的软实力。

    以水为师,师水之智。

  水虽柔弱,却不呆板,不拘束,不僵化,不偏执,懂得因时而动,顺势而为,随机应变。

  君不见,那水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汽,凝而成冰;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

  这种变通性,适应性,变革性,创新性都是一种智慧。

  城市治理也当如此,如若千城一面,盲目跟风,城市便没有灵魂,没有内涵,唯有打造自身特色,因地制宜,才能有独特的风格和气质。

  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本地的特色与优势发展适合的产业,比如有的地方适合养殖、种植,有的地方适合生态观光,生态旅游,还有不少地方已经实现了生态扶贫。

    以水为师,还要师水之德,惠民养民。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城市治理的根本的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

  人们追求什么?人们追求幸福和获得感,取决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就业保障,收入增加,食品安全,良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这些百姓的福祉应该是城市治理者的终极追求,我们的治理者应该通过服务群众,便民利民,去实现和谐有序,政通人和,的善治、善政。

    如果说水是集力量、德性、智慧与一身的君子,她同样是美丽灵秀的女子。水无形之象,融合万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真正的大美!

    以水为师,师水之美。

  水是万物之源,她滋养万物,孕育生灵。

  如果我们不去热爱她,呵护她,人类便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

  现在的城市雾霾天气,水被污染,资源消耗,生态破坏……不少城市居民一心想着逃离,干净的空气和水都成了奢求。

  好在有的城市已经重视水系建设与管理了,让城市水不仅健康、干净,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而真正的宜居城市应该是天人合一,下通地上达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我们离这个目标似乎还很远。

    向水学习就是向自然学习,道法自然。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是人类最主要的容身之地,水为城市难题和矛盾的解决提供了答案,提供了辩证的思维,提供了包容与仁爱的情怀。

  城市管理者最应该以水为师,以水为鉴,以水为镜,我们期待未来的城市治理走向新的高度,新的境界!。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省级)

公务员省考国考资源汇总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含历年真题、答案、解析)

  资源内包含公务员国考和省考等学习资源和各大机构培训视频内容涵盖历年习题考试资料和猜胡相关学习视频视哪清频、历年真题、资料分析、笔试、面试、综合写作、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申论、时政、行政能力穗缓拦测试等。(资源较全)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