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拥有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的全册?

作者:家杰逸时间:2023-07-23 13:19:03

导读:" 谁拥有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的全册?1.教案的重要性-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物理教案的编写需要遵循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2.新人教版八"

谁拥有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的全册?

1.教案的重要性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物理教案的编写需要遵循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的特点

  -新人教版是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教材标准之一,八年级物理教案的编写按照该标准进行。

  -教案内容包括力、压力、浮力、简单机械等物理知识点,通过实验和现象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3.学校教师拥有教案全册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学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使用教材和教案,以确保教学质量。

  -学校通常会为教师提供教材和教案,以供备课使用。所以,学校教师通常会拥有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的全册。

4.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在现代信息化时代,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为教师之间的教学资源交流提供了便利。

  -在某些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上,教师可以分享、下载和使用其他教师上传的教案资源。

  -因此,如果其他学校的教师上传了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的全册,其他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获得相关资源。

5.教育部门的教案发布

  -教育部门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发布教案。

  -比如,为了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和教案,教育部门可能会组织编写教案并发布。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门可能拥有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的全册,并且可以向教师进行教案的推广和发放。

总结:

  谁拥有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的全册呢?学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常会拥有这些教案,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和教育部门的教案发布也为教师提供了获取教案的途径。教案的编写和使用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希望教育部门和教师能够共同努力,共享教育资源,提升教学水平。

谁有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啊?全册的,急!!!

2012年第1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共131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百度搜索“飞翔教学资源网”就可以到我们网站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说课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和技术中最基本的测量,也是人们认为最简单的测量.生活中许多的时候,人们往往习惯于靠感觉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因此,本节的重点是要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仪器的正确使用及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是本节课的难点.

对于长度和时间,学生比较熟悉,学习过程中容易轻视,因此教材中安排了两部分“想想议议”.通过学生讨论了解测量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正确测量的重要性.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二、能力目标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茄唤伏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教学难点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方法

讨论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实践法: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学会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具准备

计时工具:电子表、石英表、机械表等.

测长度工具:直尺、皮卷尺、折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中,同学们一起讨论了运动的快慢,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生]通过比较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师]如何知道物体速度的大小呢?

[生]通过测量运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经过的路程来测量速度.

[师]时间和路程用什么测量,如何测量呢?

二、新课教学

[生]用表来测时间,用尺子来测长度.

1.长度的测量

[师]大家都知道长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同学们能说说都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吗?

[生]直尺、三角板、卷尺.

[生]裁缝用的皮尺、木匠用的折尺……

[师]还有在精确测量或特殊测量时常用的游标卡尺、千分尺(也叫螺旋测微器).

(教师可以在列举尺子的过程中.将这些尺子一一展示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

[师]同学们谁还知道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人体哪些链神部位的长度具有特殊的关系?

  [生]人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尖的距离叫“一大柞”,大拇指到食指尖的距离叫“一小柞”.如能知道自己“一柞”的长度、身高,就能利用双臂及手掌估测物体的长度.

  [生]人的头长和脚长相同;身高等于9.5倍头长;人握住拳头的大小和心脏一样大.

[生]人身体上许多部位是按“黄金分割”分配的,比如眼睛是头部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等.

[师]同学们知道这么多关于人体尺寸的知识,真让老师吃惊.大家也一定还记得长度的单位都有哪些?

(同学们列举单位的过程中,教师投影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巩固记忆)

[投影]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颤携(nm).

换算关系:1km=103m1dm=10-1m

1cm=10-2m1mm=10-3m

1μm=10-6m1nm=10-9m

[师]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eter),符号是m.1m是如何规定的呢?同学们看书P28.

[生]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光在真空中s内所经历的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m

[师]大家会用生活中常见的直尺、卷尺测长度吗?请同学们利用你文具盒中的尺子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并和同学们交流测量方法及发现的问题.

(同学们操作,教师巡视.注意发现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讨论解决)

  [生]测书的长度的时候,要选择较长的刻度尺;刻度尺平行地放在被测的长度上,尺子上的零刻度线与被测长度的一端对齐,视线和被测长度另一端的刻度尺对齐(学生示范说明);读出刻度尺上的数值,记下来.这样就测完了.

[生]我的尺子用的时间长了,前面零刻线的地方看不清楚,我将能看清楚的一条刻线和被测长度的一端对齐,读出另一端刻度尺上的数值,将前面的值减去,也能测出物体的长度.

[生]我发现将刻度尺上的刻线紧贴在被测物体上(学生示范),读数时容易看清楚、读准确.

[生]我用刻度尺测量书的宽度的时候,零刻线和一端对齐了,可是另一端和刻度尺上的刻线对不齐,该怎样算长度呢?

[师]是不是其他同学也有同样的问题?实际上类似的问题我们在测量中经常遇到.

[投影]

[师]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生]刻度尺上的一小格是1mm,可以根据被测物的边缘所对的位置估计一下是零点几毫米就行了.

[师]请大家看看被测物边缘对应的是刻度尺上多大的值.

[生]我觉得是6.35cm.

[生]我看是6.38cm.

[生]被测物的边缘对应的位置超过了小格的中间,靠右,我认为是6.36cm.

[师]三位同学读出了三个数字,数字中前两位完全相同,只有第三位不同,为什么呢?

[生]前两位数是从尺子上读出来的,当然都相同,而最后一位是根据个人的感觉估计出来的,就可能不相同.

  [师]回答得非常好.直接从尺子上读出来的数值,我们称它为准确值;估计出来的值我们称它为估计值.因此,一个测量出来的数值就包括两部分.

[生]一部分是准确值,另一部分是估计值.

[生]测量结果上还必须说明单位.所以测量结果应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师]如果被测物的边缘和刻度尺的某一条刻线对齐了,还用估计吗?

[生]被测物边缘和刻线对齐时,就不用估计,也可以说估计值是零.

[师]说得非常好.在书写测量结果的时候,为了说明你的估计值是“零”.在准确值的后面应该写上“0”.

  [生]用最小刻度是mm的尺测量时,能估计到零点几毫米;如果是用最小刻度是cm的尺溅量,就只能估计出零点几厘米,用mm尺测出来的结果肯定就比用cm尺测出来的准确.

[师]这就是说我们在读数的时候只能估计到最小刻度值(也叫分度值)的下一位.在测量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尺子.

[生]测足球场的长度时用最小刻度是1m的尺子就行,测玻璃时就需要用最小刻度是1mm的尺子测.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说说刚才投影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多少?

[生]因为零刻线不是和被测物的一端对齐的,所以应将另一端读出的值减去前面刻度的值.根据他们三个读出的6.35cm、6,38cm、6,36cm.能算出被测物的长可能是6.35cm-4cm=2.35cm、6.38cm-4cm=2.38cm、6.36cm-4cm=2.36cm.

[师]被测物体真正的长度即真实值只有一个,而三个同学测同一个物体就得到了三个测量值.说明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是有差别的,这就是误差.大家说误差能完全消灭吗?

[生]测量总是人利用工具进行的,并且测量时还得要估计,总会有一些误差.所以我认为误差不能消灭,只能尽量减小.

[生]可以多测量几次,多几个人测量,然后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师]这就是我们在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师]如果在测量的过程中,不小心将尺子放歪了.或没有一条刻度线和被测物对齐,或读数时斜视,你们觉得会产生什么结果?

[生]如果这样测量,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误差肯定会很大.

[师]同学们必须明确,不按正确的方法测量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存在误差,而是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不应该也不允许发生的.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正确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能不能用刻度尺测硬币的直径、一张页的厚度、细铁丝的直径等,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思考、讨论.现在同学们一起小结本节内容.

2.时间的测量

[想想议议]

[师]同学们了解的表都有哪些?你认为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方法一样吗?

[生]现在的表的种类很多,如钟表、手表、怀表、小闹钟等.

[生]也可将表分为石英表、机械表、电子表等.

[师]大家都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他们的分类标准不一样,但是都可以.

[生]手表、钟表、闹钟都是平时生活中计时用的.还有一种表是在运动会上跑步计时时才用的.叫秒表或停表.

[师]按照使用人群的不同,我们还可以将表分成儿童用的卡通表、盲人用的盲人表和成人用的各种表:按照安装位置的不同,还能将表分成吊钟、座钟、落地钟等等.同学们说可以吗?

[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表实在是太多了,不论将它们分成多少种、划为多少类,它们都是现代人的计时工具.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古代还没有表的时候,人们是如何计时的呢?

[生]我认为是用太阳或影子计时的.因为我见过老家农村的老奶奶决定干活或做饭都不看表,而是看“日头”或看院子里墙的影子.古代人没有表,可能和她们一样.

[生]古代人用“燃香”来计时,我听老人们说过“一炷香的功夫”,指的就是烧完一根香的时间.在古装电视剧里也看见过用“火”计时间.

[生]我认为古代人是用时辰来计时的.

[生]我在书上看到过古代有水钟.可以用流水来计时.

[生]网上说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日晷,是埃及人最先使用的.

[师]同学们从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猜到的,说出了这么多种古代人可能的计时方法.不论对不对,你们都是最棒的.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资料片.

[投影]

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

[师]看了上面的内容,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生]计时器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经过了许多人的努力.

[生]我们今天用的表也是从古至今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今天的计时器——“表”.大家都会用吗?想不想试一试呢?

(教师将课前准备的闹钟、停表等发给同学,也可以让同学们使用自己的手表)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手上的表测量自己写10个字用多少时间,然后介绍你的测量方法.

[生]我是用自己的手表测量的.在写字前看看是几点了,写完后再看是几点几分,前后两次时间的差,就是我写10个字所用的时间.

[生]我用小闹钟测量时间,方法和前一位同学相同.

[师]哪些同学是用停表测量的,会用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呢?

  [生]我知道怎么用.停表有两种,和书上图11.3-2中的一样,一种是机械停表,一种是电子停表.机械停表上有两个按钮,按下中间较大的按钮,表开始走,再按一下表停,表针停在某一位置上,再按下旁边的小按钮,指针就会回到零;大表盘上还有一个小表盘,大表盘上指针转一圈,小表盘上的指针就转过一小格,表示1分.使用前应让两个表针都指零.开始写字的同时按一下中间按钮,写完字的同时再按一下,从表中指引的位置就可以直接读

初二物理新人教版上册教案

    初二上学期的物理主要学习什么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课程,教师应该如何设计教案才能轻松容易让同学们明白物理这门课程?下面来看看我整理的初二物理新人教版上册教案,希望对您有用。

  初二物理新人教版上册教案第一课时

  一、学情分析

    1.识与技能:(1).学生对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没有明确的认识,有待于使他们有初步的认识,有待于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学生对机械运动、声和光、物态变化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还不清楚。

    (3).学生对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不是很清楚,对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含义没有认识。

  (4).具有实验操作积极性,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能力有待于培养,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的方法不够规范。

  (5).对记录实验数据,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简单的实验报告的写法,以及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的能力有待于培养。

    2.过程与方法:(1)学生经历过观察自然现象的过程,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够在观察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3)学生对拟定探究计划、制定实验拆猛丛方案的能力还没有经历。

    (4)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不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生对自然界有好奇心,有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愿望。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活动。

  (3)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布于众的愿望,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4)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识。

  二、分层教育方案

    1.优生优教方案:根据调查分析,本届学生中有一些上理科成绩较好,学习兴趣较高,动手动脑能力强。

  所以我们对这些学生重点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成立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一个,让他们发挥特长,发展智力,具体措如下:(1)分层教学,因才施教,发挥他们带头作用。

  (2)组成课外科技小组,按计划活动。

  (3)充分调动积极性,重点进行小探究小制作活动。

    2.学困生提高方案:根据了解,有一些学生各科学习成绩都不好,成了学习困难的学生,所以要起家一步认真分析出现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帮扶方案,组成学习小组,采取优生带动学困生的方法共同进步。

  具体措施如下:(1)课堂上要把他们做为重点对象照顾。

  (2)“一帮一”活动。

  (3)及时总结,改进方案,不断提高。

    3.待努力生转化方案:根据分层教学方案,做好待努力生的思想工作,耐心细帮助他们,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

  他们的优点,以优点促进步,使他们得到成功的喜悦,不进步。

  具体措施:(1)对他们分别谈话,做好思想工作,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要不断发现他们进步的地方,及表扬。

  (3)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调节作用。

  三、教学计划

    1.现状分析:由于八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许多物理现象理解区分不清,要有耐心的指导解释。

    2.教材分析、知识结构: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章声现象;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章光现象;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3.教学目标:(1)认真研究新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旅樱求恰当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法中。

  (2)认真分析学生状况,确定出优生与待努力生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3)充分发挥课堂效率,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4)重点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进行知枯学生自主探究的训练。

  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5)及时进行单元检测,认真总结,认真反思,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

  (6)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四、课时安排

  周章节内容课时安排

  第1周序言科学之旅1课时

  第2-3周第1章机械运动7课时

  第4-5周第2章声现象6课时

  第6-7周第3章物态变化6课时

  第8周第1-3章复习3课时

  第9周半期检测

  第10-12周第4章光现象8课时

  第13-14周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8课时第15-16周第6章质量与密度5课时

  第17周第1-6章期末复习

  第18周期末统考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科书

  初二物理新人教版上册教案第二课时

  板书:

  科学之旅(序)

    1、物理是研究光、电、热、力等现象的科学。

    2、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3、怎样学好物理?

  (1)善于观察,乐于动手(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注:注重观察与实验,勤于思考,注意理解

  单元整体说明

  第一章机械运动

  知识结构: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会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会选择参照物,理解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知道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知道速度的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会求平均速度。

    3、知道长度单位并会换算,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知道时间单位,并会换算,会用停表测量时间,知道误差的概念、产生原因和减小误差的办法。

  知道误差不是错误。

    重点: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参照物的选取,速度概念、公式的理解和运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难点:参照物,速度计算,长度测量,误差减小方法。

    课时安排:本章共4节,安排7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五篇】

【#教案#导语】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4—1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和方法

    ?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

    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

  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镇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

    入我们的眼睛。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

  二、进行新课: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学生举例

  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

  2、探究:光的传播

  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

  演示试验②:激光在水中穿过

  演示试验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

  (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部分现象要解释)

  3、光的速度:

  讨论:光有没有速度?(有,非常大)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是宇宙中

    最快的速度。

    利用对比说明:34页图示。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

    4、分析总结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点:倒立的实像。

  5、影子与像的不同:

    三、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四、课后活动:

    1、完成物理套餐内容。

    2、课本后练习。

  §4—2光的反射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

    3、知道光路可逆。4、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重、难点:

    1、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

    2、利用实验现象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前提测评: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闪电与雷声虽然同时产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了什么?

  2、、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②学生探讨: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为什么也可以看的见?

    五、进行新课:1、任何物体表面都可以反射光。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角i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器材:有什么器材?如何使用

  方法、步骤:如何做?

  结果:填入左表

  结论如下:

  3、光的反射规律: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练习:物理套餐P30作图题

  4、试验:两种反射,得到定义如下

  (1)、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反射光线朝各桐旅碧个方向)

  (2)、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平行光线射入,光线平行射出)

  探讨:在漫反射中,是否遵守上面的反射规律?

  (学生讨论局举后,作图证明)

    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5、光的反射的应用:学生举例(注意黑板反光问题)

    6、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六、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七、教学后记:

    在探究活动中,应给出较具体的指导,避免学生的盲目性。

    前、后的练习要补充。

    八、完成时习在线作业,并做好训练题。

  §4—3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图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1、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像原理。

  教学器材:蜡烛、平面镜、纸、玻璃、球面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光是沿传播的。2、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3、作图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试验:平面镜可以成像,为什么?

  ②学生探讨: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③讨论:把镜后面的水银去掉,还能成像吗?

  进行新课:

  1、学生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器材:蜡烛、纸、玻璃、尺

  步骤:①试验装置如何?步骤如何?

  ②要策什么数据?要注意什么问题?

  ③能得出什么结论?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现象:水面成像……(可详细讲解)

  3、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讨论:水银面起什么作用?窗户上的玻璃能否成像?如何成像?

  4、球面镜:

    (1)、凸面镜:可以使光线发散,可以开阔视野,常用作观后镜。成什么像?

  (2)、凹面镜:可以使光线会聚,常用作太阳灶、汽车头灯……成什么像?

  学生讨论:球面镜的应用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本节内容。

    完成课本后习题。

  写出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00字以上)

  教学后记:

    要补充必要的知识点:如距离、虚实、原理等。

  §4—4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重、难点: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器材:激光源、透镜、水、纸、角度测量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种介质,就会在介质表

    面发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现象:筷子折了、图像通过玻璃后变形了?是什么原因?

  ②光的直线传播……均匀介质,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不是直线吗?同学们猜一猜

  进行新课:

  1、试验: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向哪个方向偏折?

  (先让学生猜想:光线会往哪边折?)

  结果:

  2、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结果: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

    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4、有关现象:

  (1)、池底变浅:做图说明

  (2)、筷子弯折:做图说明

  (3)、海市唇楼:做图说明

  (4)、渔民刺鱼:做图说明:

  (5)、通过透明物质看物体,都是折射现象,成的都是虚像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课本练习。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200字以上)

  教学后记:

    折射的三种情况要清晰,能做图。

  折射现象的解释:教师应先示范

  §4—5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过程和方法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

  1、掌握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

  2、知道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无……前面无相关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

  ○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4生活中有哪些光的折射现象?

  进行新课:

  1、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现象

  实验: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

  2、光谱中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不偏折程度

  3、物体的颜色:

  (1)、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2)、颜色之迷:不透明物体: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

    透明物体:由透过的色光决定。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课教案

    物理是八年级的新科目,那么物理第一节课会是什么内容呢?作为科学学科的物理第一课的确也是介绍科学。下面是由我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课教案,希望对您有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课教案第一部分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

    2,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3,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及学生的动手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敢于猜想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能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乒乓球、漏斗、大小不同的试管、水槽、手摇发电机、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让我们一起来看──(多媒体展示引言部分。

  )。

  师补充:物理学是个知识的海洋,它需要我们去探索,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乘上《探索物理》这叶小舟,开始我们既充满乐趣又不乏艰辛的科学之旅吧!

    看完这一段,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的想法,对于物理这门学科,同学们一定也有许唯族伏许多多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同学们讨论发言。

    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问题也提的非常好,在以下的旅途中,我们将一起找到答案。(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让我们一起进入科学之旅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课教案第二部分

  实验一:纸人跳舞

    打穗纤开录音机,纸人随着音乐起舞,关上录音机,小人停止跳舞。

  学生提出问题

    师:通过下一节课的探究活动,同学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实验二:教师演示

    (1)烧瓶在火焰上加热一段时间会看到,水沸腾。

    (2)烧瓶从火焰上移开,水停止沸腾。

    (3)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停止沸腾的水会再次沸腾。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个有趣的实验:

    A、漏斗吹乒乓球;B、放大镜看物体;C、纸板托水;D、小试管爬山;E、吹纸。

  实验前让学生先猜测结果,实验结束后,看结果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一致。

  提醒同学们不仅要善于思考,还要勤于动手。

  多媒体补充实验(纸盒烧水、多彩的太阳光、会变大的鱼、连电路

    师:以上这些实验有趣吗?物理就是研究这些力、热、声、光、力等形形色色的有趣的现象的,这些现象不仅有趣,而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三、物理不仅有趣,也是非常有用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进入科学之旅第二站──物理在

  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生:正是有了电的发明,才使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光明,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丰富??生:正是有了声、光的发现,才使我们的眼中看到了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生:有了物理知识的大量应用,才能使生产飞快发展,生活质量迅速提高??

    师:物理的世界是如此的有趣,物理的用途是如此的广阔,同学们一定都想学好物理,怎样学习物理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科学之旅第三站。(多媒体展示学习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课教案第三部分

  (一)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师: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看看我们的同学是不是个有心人。

  问题:1.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竖排的还是横排的?哪指携一种颜色的灯在上面(左边),哪一种颜色的灯在下面(右面)?

  2.山地自行车后轴有很多的齿轮,上坡时要想省力应该用大齿轮还是用小齿轮?

    3.冰棍从冰箱里拿出来时你观察到什么?(冒白气)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上还是向下?师: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不是我们没看见,而是多数人都是“视而不见”,没有有意识地去观察,如果大家都是有目的去观察,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得到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都是经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考总结出来的。因此我们同学们一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同时还要多动手多实践。

    学生实验:要求做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并能叙述实验及现象。

  1.鸡蛋的沉浮(新鲜鸡蛋在水中会下沉,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会看到什么现象?继续加盐,鸡蛋;在水中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惯性实验

    师:同学们在实验的时候,不仅要善于观察,勤于动手,而且要开动脑筋、多问自己为什么,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发生的现象,只有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

  (二)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物理中有很多著名的理论都是科学家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得出来的。

    (多媒体展示)牛顿的伟大发现地球引力及白光的分解。

    师:物理是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

  (三)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和其它现代科技的发展,就没有我们现代方便快捷的生活(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着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文明成果的同时。

  由于不恰当地使用科技成果,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许多的问题,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好,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关心这样的问题。

  相信有了广大同学们的参与,环境会越来越好,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科学之旅第四站。

  四、课本STS

    请同学们看到课本第8页的STS,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伟大发现。(多媒体展示画面)

  五、结束语

  六、作业

    调查:一些物理学家的生平、成就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睁局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物体运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机械运动的定义,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2.2教学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充分体会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新知介绍

  一、机械运动

    【师】日常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下面有几个运动的例子,想一想判断下他们是不是运动的根据是什么。说

  ①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

  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

    【师】根据我们刚刚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来,上述的几个运动的物体,他们的位置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所以我们今天要学的机械运动,就是关于位置的改变。

    【板书】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

  【问题】

  ①图中的那些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

  ②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

    【生】图中物体在做机械运动,树木和房屋不运动,依据是看物体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师】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段销械运动。可见,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例题】下面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松树苗一个月长高500px

  B.地球环绕太阳转动

  C.中日两国陆地距离平均每年靠近72.5px

  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分析】

    知识点: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A、松树苗一个月长高500px,属于生命活动,不是机械运动;

  B、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相对于太阳有位置的改变,是机械运动;

  C、中日两国陆地距离平均每年靠近2.9m,陆地相对于原来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机械运动;

  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苹果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改变,是机械运动.

  故选A.

  二、参照物

    【师】刚刚说了机械运动是相对位置的改变,既然是相对的,就得找一个物体来比较比较。

  【实验】

    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

  讨论回答:

  选取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生】尺子和课本是静止的

  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生】尺子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

 悉燃让 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生】桌子是运动的,课本是静止的

  【师】刚刚的简单实验中,在同一个事物过程中,为什么选取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师】有了参照物的概念后,我们再来看生活中几个常见的例子。如下图:

    图中汽车和人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人是运动的;选取汽车做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

  【例题】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C.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分析】

  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参照物及其选择的角度去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A.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地球及其它一切天体都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当中,该选项说法正确;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说的,该选项说法错误;

  C.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当选择的参照物发生变化时,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结论也可能发生变化,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例题】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分析】

    知识点: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

  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2、静止;3、向左运动,且速度小于风速.

  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

    故选D。

  【师】通过学习,可以发现: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课后小结

    依据是看物体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参照物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16、17、18页内容,认识物体运动形式的判断,完成下列问题:

  1.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一位同学从自己的座位走到黑板前,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3.你们肯定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请各举3例.

  静止的物体:地面上的建筑物、桥梁、树木.

  运动的物体:空中飞行的小鸟、疾驰的汽车、河道中的流水.

  【小组讨论】

  1.如果你的一位同学和你一起并肩向前走,你认为他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站在路边的人又认为他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可见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的对象不同,结论一般不同.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试着描述图1.2-3和1.2-4各种情形中物体的运动状况,总结一下选择参照物的方法技巧.

  【教师点拨】

  1.不要用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理论上可以任意选,但不是乱选,参照物选得恰当更容易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没提到参照物时,一般是以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如桥梁、路边的树木、建筑物等.

  3.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

  ①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要判断哪个物体是否运动;

  ②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

  ③看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无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跟踪练习】

  1.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1)坐在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乘客是静止——参照物是船.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竹排在江中游——以江岸(青山)作参照物;

  青山在走——以竹排为参照物.

  (3)月亮从云中钻了出来.

  月亮钻了出来——参照物是云.

  2.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C)

  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D.图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

  学习指导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自主预习】

  1.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能选择的参照物不止一个,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相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2.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小组讨论】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粒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解:这颗子弹飞行的速度大小、方向与飞机飞行的速度、大小方向(飞行员)相同,子弹与飞机(飞行员)保持相对静止,所以飞行员能抓住这颗子弹.

  2.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分析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

  甲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向左运动,且运动速度大于风速.

  乙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①可能静止;②可能向右运动;③可能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

  【教师点拨】

  运动具有速度和方向,围绕子弹和飞机运动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分析.

  【跟踪练习】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绕着太阳转”又是以谁为参照物呢?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在做同步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还是静止?

  2.“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物理知识所致.

  3.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他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4.空中有甲、乙两架直升机.甲机中的飞行员看到乙机向上运动;乙机中飞行员看到甲机向下运动,同时看到地面向上运动.则相对地面,甲直升机向下运动,乙直升机向下运动.甲直升机运动得快.

  5.在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句话:“吉岁一阵大风,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

  说这句话的人和相信这句话的人,在刮大风前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在刮大风后又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

  一般人不相信一口井会被大风刮到篱笆外去,因为他们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