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为几课时?

作者:熊浩海时间:2023-07-23 13:18:04

导读:"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常会在几个课时内进行讲解。下面是一种可能的课时安排:1.第一课时: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简单介绍原子的基本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说明原子的电荷特性和稳定性2.第二课时:原子的结构和排布-讲解量子力学模型和波粒"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常会在几个课时内进行讲解。下面是一种可能的课时安排:

1.第一课时: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

-简单介绍原子的基本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说明原子的电荷特性和稳定性

2.第二课时:原子的结构和排布

-讲解量子力学模型和波粒二象性

-解释原子的能级和轨道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组织原则

3.第三课时:元素的周期性和性质

-解释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特点

-讲解周期表中的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

-分析元素周期性的原因和应用

4.第四课时:元素间的化学键和化合物

-介绍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机制

-讲解分子和晶体的结构

-解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特点

5.第五课时:原子核和放射性

-讲解原子核的组成和稳定性

-解释放射性衰变和核能的利用

-介绍核反应和核聚变的基本原理

6.第六课时:元素的同位素和同系物

-介绍同位素的概念和特点

-解释同位素的应用和同位素标记技术

-讲解同系物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以上几个课时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对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种有序的课时安排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选修三课本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部教案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岁缺搜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扮镇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

1.原子序数:含义:

(1)原子序数与构成乎历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3)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a.原子符号:AzXAz

b.原子结构示意图:

c.电子式:

d.符号表示的意义:ABCDE(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

无电子微粒       无中子微粒      

2e-微粒      8e-微粒            

10e-微粒                                                         

18e-微粒                           

  2.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2)结构:各周期元素的种数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第一周期22

第二周期810

第三周期818

第四周期1836

第五周期1854

第六周期3286

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26118

  ②族族序数罗马数字用表示;主族用A表示;副族用B表示。

主族7个

副族7个

第VIII族是第8、9、10纵行

零族是第18纵行

阿拉伯数字:12345678

罗马数字:IIIIIIIVVVIVIIVIII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②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数

(4)元素族的别称:①第ⅠA族:碱金属第ⅠIA族:碱土金属②第ⅦA族:卤族元素

③第0族:稀有气体元素

3、有关概念:

(1)质量数:

(2)质量数()=()+()

  (3)元素:具有相同的原子的总称。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和一定数目的原子。

  (5)同位素:相同而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6)同位素的性质:①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②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

  无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元素所占的百分比是不变的。

(7)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某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用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E电子层数填下列空格。

①原子种类由决定②元素种类由决定

③元素有无同位素由决定④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由决定

⑤元素原子半径由决定⑥元素的化合价由决定

⑦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决定

4、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电子层。

  分别用n=或来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

  (2)排布原理:核外电子一般总是尽先从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

5、判断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强弱

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2、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的易难与H2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活泼非金属单质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非金属单质

6、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1)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则半径越

如:H <H<H-;Fe>Fe2 >Fe3 Na Na;ClCl-

(2)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越.如:

①与H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H->Li >Be2

②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O2->F->Na >Mg2 >Al3

③与Ar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S2->Cl->K >Ca2

7、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

(1)同主族的元素,半径从上到下

(2)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如:NaClCl-Na

(3)比较Ge、P、O的半径大小

8、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1)

(2)

(3)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

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方法和过程: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教学过程:

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

  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朴素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

  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

  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排布的尸般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

  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9’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

  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

  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

〖思考〗这些规律是如何归纳出来的呢?

2、能层与能级

由必修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

符号表示K、L、M、N、O、P、Q……

能量由低到高

  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

  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理论研究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符号KLMNOPQ……

最多电子数28183250……

即每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但是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能层KLMNO……

能级1s2s2p3s3p3d4s4p4d4f……

最多电子数2262610261014……

各能层电子数28183250……

(1)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np、nd、nf……

(2)任一能层,能级数=能层序数

(3)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3、构造原理

  根据构造原理,只要我们知道原子序数,就可以写出几乎所有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

即电子所排的能级顺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

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1—36号)

氢H1s1

……

钠Na1s22s22p63s1

……

钾K1s22s22p63s23p64s1【Ar】4s1

……

有少数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对于构造原理有一个电子的偏差,如:

铬24Cr[Ar]3d54s1

铜29Cu[Ar]3d104s1

[课堂练习]

1、写出17Cl(氯)、21Sc(钪)、35Br(溴)的电子排布

氯:1s22s22p63s23p5

钪:1s22s22p63s23p63d14s2

溴: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根据构造原理只要我们知道原子序数,就可以写出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这样的电子排布是基态原子的。

  2、写出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3、写出1—36号元素的简化核外电子排布式。

  总结并记住书写方法。

4、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e、N、Na、Ne、Mg

回答下列问题:

  在这些元素的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有,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有,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的有;

  L层电子数达到最多的有,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的有。

5、下列符号代表一些能层或能级的能量,请将它们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1)EKENELEM,

(2)E3SE2SE4SE1S,

  (3)E3SE3dE2PE4f。

  6、A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比次外层少2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比最外层多7个电子。

  (1)A元素的元素符号是,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2)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及名称分别是_______

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4、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5、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练习〗1、理论研究证明,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排布分成不同的能层,同一能层的电子,还可以分成不同的能级。能层和能级的符号及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1)根据的不同,原子核外电子可以分成不同的能层,每个能层上所能排布的最多电子数为,除K层外,其他能层作最外层时,最多只能有电子。

  (2)从上表中可以发现许多的规律,如s能级上只能容纳2个电子,每个能层上的能级数与相等。请再写出一个规律。

  2、A、B、C、D均为主族元素,已知A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是K层的三倍;B元素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形成的C2+离子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D原子核外比C原子核外多5个电子。则

  (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写出C和D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引入〗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能否用宏观的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呢?

4、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1)电子运动的特点:①质量极小②运动空间极小③极高速运动。

  因此,电子运动来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只能用统计的观点来描述。我们不可能像描述宏观运动物体那样,确定一定状态的核外电子在某个时刻处于原子核外空间如何,而只能确定它在原子核外各处出现的概率。

  概率分布图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地称作电子云。常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圈出来,人们把这种电子云轮廓图成为原子轨道。

  S的原子轨道是球形的,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P的原子轨道是纺锤形的,每个P能级有3个轨道,它们互相垂直,分别以Px、Py、Pz为符号。P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也随能层序数增大而增大。

  s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球形的(原子核位于球心),能层序数,2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这是由于1s,2s,3s……电子的能量依次增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大,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

  这是不难理解的,打个比喻,神州五号必须依靠推动(提供能量)才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天,2s电子比1s电子能量高,克服原子。

  核的吸引在离核更远的空间出现的概率就比1s大,因而2s电子云必然比1s电子云更扩散。

(2)[重点难点]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ns能级各有一个轨道,np能级各有3个轨道,nd能级各有5个轨道,nf能级各有7个轨道.而每个轨道里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通常称为电子对,用方向相反的箭头“↑↓”来表示。

  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自旋方向相反,这个原理成为泡利原理。

  推理各电子层的轨道数和容纳的电子数。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是洪特规则。

  〖练习〗写出5、6、7、8、9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轨道式。并记住各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轨道式的特点:(成对电子对的数目、未成对电子数和它占据的轨道。

  〖思考〗下列表示的是第二周期中一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请说出每种符号的意义及从中获得的一些信息。

  〖思考〗写出24号、29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轨道式,阅读周期表,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出铜、银、金的外围电子层排布。

它们是否符合构造原理?

  2.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化,如可以把钠的电子排布式写成[Ne]3S1。试问:上式方括号里的符号的意义是什么?你能仿照钠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写出第8号元素氧、第14号元素硅和第26号元素铁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吗?

  洪特规则的特例:对于同一个能级,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是比较稳定的。

课堂练习

  1、用轨道表示式表示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

(1)N(2)Cl(3)O(4)Mg

  2、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试判断,哪些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哪些违反了洪特规则。

(1)(2)(3)

(4)(5)(6)

  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有,违反洪特规则的有。

  3、下列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中,那一种状态的能量较低?试说明理由。

(1)氮原子:A.B.

2s2p2s2p

  ;

(2)钠原子:A.3s1B.3p1

  ;

(3)铬原子:A.3d54s1B.3d44s2

  。

  4、核外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是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两种不同方式。请你比较这两种表示方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5、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有何特点?科学家是怎样来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以氮原子为例,说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理。

第一节原子结构:(第3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2、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3、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重点难点]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

教学过程:

〖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可见光如灯光、霓虹灯光、激光、焰火与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呢?

  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录像播放或计算机演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如霓虹灯光、激光、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焰火等。

提出问题:这些光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引导学生从原子中电子能量变化的角度去认识光产生的原因。

  问题解决:联系原子的电子排布所遵循的构造原理,理解原子基态、激发态与电子跃迁等概念,并利用这些概念解释光谱产生的原因。

  应用反馈:举例说明光谱分析的应用,如科学家们通过太阳光谱的分析发现了稀有气体氦,化学研究中利用光谱分析检测一些物质的存在与含量,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查阅光谱分析方法及应用的有关资料以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总结〗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

  光(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

  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

  许多元素是通过原子光谱发现的。

  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阅读分析〗分析教材p8发射光谱图和吸收光谱图,认识两种光谱的特点。

  阅读p8科学史话,认识光谱的发展。

〖课堂练习〗

1、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相比较()

A、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B、基态时比较稳定

C、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D、激发态时比较稳定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的是()

A、钢铁长期使用后生锈B、节日里燃放的焰火

C、金属导线可以导电D、卫生丸久置后消失

3、比较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大小的依据是()

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B.原子核外电子的多少

C.电子离原子核的远近D.原子核外电子的大小

4、当氢原子中的电子从2p能级,向其他低能量能级跃迁时()

A.产生的光谱为吸收光谱B.产生的光谱为发射光谱

C.产生的光谱线的条数可能是2条D.电子的势能将升高.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周期表中原子结构和位置、价态、元素数目等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外围电子排布和价电子层的涵义

3、认识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4、知道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必修中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包括哪些方面?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课前练习〗写出锂、钠、钾、铷、铯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和氦、氖、氩、氪、氙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一、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1、周期系:

  随着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每到出现碱金属,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电子层,随后最外层上的电子逐渐增多,最后达到8个电子,出现稀有气体。

  然后又开始由碱金属到稀有气体,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元素周期系中的一个个周期。

  例如,第11号元素钠到第18号元素氩的最外层电子排布重复了第3号元素锂到第10号元素氖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从1个电子到8个电子;再往后,尽管情形变得复杂一些,但每个周期的第1个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总是1个电子,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总是8个电子。

  可见,元素周期系的形成是由于元素的原子核外屯子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

2、周期表

我们今天就继续来讨论一下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是什么关系?所有元素都被编排在元素周期表里,那么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又是怎样呢?

  说到元素周期表,同学们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由门捷列夫制作的,至今元素周期表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电子层状、金字塔式、建筑群式、螺旋型(教材p15页)到现在的长式元素周期表,还待进一步的完善。

  首先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长式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怎样的?在周期表中,把能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称之为周期,有7个;在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能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称之为族,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16个族又可分为主族、副族、0族。

  〖思考〗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布在哪个横行,由什么决定?什么叫外围电子排布?什么叫价电子层?什么叫价电子?要求学生记住这些术语。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在哪个列由什么决定?

  阅读分析周期表着重看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及价电子总数与族序数的联系。

  〖总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分析探索〗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总数是否相等?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s区、d区和p区分别有几个纵列?为什么s区、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

元素周期表可分为哪些族?为什么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各区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特征是什么?

[基础要点]分析图1-16

s区p区d区ds区f区

分区原则

纵列数

是否都是金属

  区全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区。主族主要含区,副族主要含区,过渡元素主要含区。

  [思考]周期表上的外围电子排布称为“价电子层”,这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子数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元素周期表的每个纵列上是否电子总数相同?

  〖归纳〗S区元素价电子特征排布为nS1~2,价电子数等于族序数。d区元素价电子排布特征为(n-1)d1~10ns1~2;价电子总数等于副族序数;ds区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

  (n-1)d10ns1~2,价电子总数等于所在的列序数;p区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

  ns2np1~6;价电子总数等于主族序数。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1)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决定所在周期数

周期数=最大能层数(钯除外)

  46Pd[Kr]4d10,最大能层数是4,但是在第五周期。

(2)外围电子总数决定排在哪一族

如:29Cu3d104s1

  10 1=11尾数是1所以,是IB。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原子结构以及递变规律的具体体现。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大全

    化学元素(Chemical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大全一

  一.教材分析

  知识脉络

    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本节教材,就是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原子核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规律,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或颤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

  同时,通过原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为后阶段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打下基础。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新教材(必修)与旧教材相比,删掉了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电子云;降低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要求;增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部分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关系;调整了核素、同位素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

  使得它更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同时,新教材更注重了让学生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eqo(sup6(A),sdo2(Z))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3.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销团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亏漏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上网查阅,eqo(sup5(14),sdo2(6))C在考古上的应用;核素、同位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搜集有关原子结构模型的资料。

    (二)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五.教学方法

    问题推进法、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提问】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学生回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引出课题】这一节就从探讨原子的结构开始我们的学习。

    【点评】开头简洁,直截了当,由初中相关知识提出问题,过渡到原子结构的学习。

  【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媒体显示】利用Flash动画演示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示意图2.现象:

  【观察、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3)极少数的粒子几乎象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原因是什么?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粒子散射的实验现象,学生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并由代表发言。

  【归纳、小结】3.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点评】通过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的介绍,由学生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使学生实现一种科学探究的体验;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会一种方法:通过粒子撞击实验,研究微观世界的规律,使人类获得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方法。

  认识一个规律: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

    【质疑】我们已经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那么,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板书】一.原子核核素

  原子核的构成,

  【媒体显示】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阅读】

  构成原子的微粒--------电子、质子和中子的基本数据:

  微粒电子质子中子质量(kg)9.109×10-311.673×10-271.675×10-27相对质量0.0054841.0071.008电量(C)1.602×10-191.602×10-190电荷-1 10【思考、讨论并提问】

  请根据表中所列数据讨论:

  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为什么?

  2.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

  3.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那么,原子的相对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1、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性关系: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

  【归纳小结】

  如果用eqo(sup6(A),sdo2(Z))X的形式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那么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原子eqo(sup6(A),sdo2(Z))X

  【迁移与应用】

    1.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用Cl-37符号表示某种原子,请你谈谈图中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2.某二价阳离子含有10个电子,12个中子,求质量数。

    3.元素R的一个原子,质量数为a,其阴离子Rn-有b个电子,求中子数。

    【回顾】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疑】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那么,中子数是否也相同呢?

  【媒体显示】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比较】三种氢原子结构的异同。

  【质疑】它们是不是同一种元素?

  【板书】2.核素

    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迁移与应用】1.请你描述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与元素、核素间的关系。

  2.请你描述元素、核素、同位素间的关系.

  【媒体显示】元素、核素、同位素三者之间的关系:

  【拓展与提高】

  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O2、、O3、O4(B)H2、D2、T2(C)H2O、D2O、T2O(D)eqo(sup5(40),sdo2(20))Ca和eqo(sup5(42),sdo2(20))C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必定相同

  (B)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数必定不同

  (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凡是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必定属于同一元素

  【交流与研讨】

    生物体在生命存续期间保留的一种碳原子----碳-14会在其死亡后衰变,测量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遗物里碳-14的数量,可以推断出它的存在年代。根据课本内容与网上资料:阐述C-14在考古上的应用;列举核素、同位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点评】通过上网搜集资料,然后分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

  【简介】

  1.放射性同位素用于疾病的诊断2.放射性同位素用于疾病的治疗

  3.未来的能添一一一核聚变能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2.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大全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

  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7、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8、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9、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方法和过程: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

  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

  三、教学难点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

  四、教学准备

  学案准备、课件准备

  五、学习方法:学案预习法、阅读法、归纳法、讨论法

  六、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归纳、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主内容——原子结构理论的演变

    主要学习形式:1、课前由学生上网查找关于原子结构理论演变的相关资料并发送给老师。

    2、上课主要采用教师讲授法,辅以课件完成学习任务。

  主要教学内容:

  一、原子结构理论衍变

    宇宙大爆炸——2小时后,诞生物质中最多为氢(88。

  6%),少量为氦(1/8),极少量为锂——融核形成其他元素。

  至今,宇宙年龄为140亿年,氢仍是最丰富元素。

  地球年龄为46亿年,地球上元素大多为金属材料,少数为非金属,仅22种。

    1932年勒梅特提出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

    1815年普鲁特预言:氢是元素之母(思辨性推测),后来得到理论上的解释。

    道尔顿原子模型: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汤姆生原子模型:电子是种带负电、有一定质量的微粒,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之中。

    汤姆生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镶嵌其中。

    卢瑟福原子模型: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验。根据实验,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

    玻尔原子模型:玻尔借助诞生不久的量子理论改进了卢瑟福的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又称分层模型):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时,电子沿特定球形轨道运转;当原子有多个电子时,它们将分布在多个球壳中绕核运动。

    不同的电子运转轨道是具有一定级差的稳定轨道。

    电子云模型:现代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电子在原子核周围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少。

  电子在核外空间的概率分布图就像“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

  因而提出了“电子云模型”。

    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表明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会多,反之,出现的机会少。

  如:氢原子的电子云

  第二课时:主内容——能层与能级、轨道

  课前预习:

    1、对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按能量的差异将其分成不同的;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对于同一能层里能量不同的电子,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类型的种类数与能层数相对应;同一能层里,能级的能量按的顺序升高,即E(s)

    2、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n越小的电子层能量。同一电子层中,各能级的能量按s、p、d、f、……的次序

  学习过程

  〖复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2n2②最外8(2)③次外层18,倒数第三层32[就低不就高]

  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符号KLMNOPQ……

  最多电子数28183250……

  〖思考〗这些规律是如何归纳出来的呢?——不完全归纳法

  二、能层与能级

  概念学习

    能层(电子层):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成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能级(电子亚层):在多电子原子里,在同一能层里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因此它们在同一能层运动的区域也不同,同一能层里电子运动的不同区域又叫不的能级。

  [比喻]:楼层——————能级

  能层(电子层)楼梯

  楼层越高,楼梯数越大,对应能量越高

    轨道:量子力学把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称为一个原子轨道。S—1,p—3,d—5,f—7。

  归纳总结:(由学生完成)

  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能层KLMNO……

  能级1s2s2p3s3p3d4s4p4d4f……

  轨道数11 31 3 51 3 5 7……

  最多电子数2262610261014……

  各能层电子数28183250……

  (1)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np、nd、nf……

  (2)任一能层,能级数=能层序数

  (3)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总结:本次学习中,各能层电子数的获得与上学年有什么不同?(学生完成)

  [质疑]: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运动怎样才能不紊乱?

  ↓↓

  三、构造原理(核外电子排布的构造原理)

  [质疑]:在多电子原子里,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什么规律?与能层能级有什么关系/

  [思考]:1、K-19的核外电子排布为什么是2、8、8、1,为什么不是2、8、9呢?

  2、多电子原子里,核外电子排布一定遵循能层由低到高,能级由低到高的原则吗?

    学生阅读:P5-6页。

    [学生总结]:经过研究,多电子原子里的核外电子排布,增加的电子大多是按图1-2所示的能级顺序填充,填满一个能级再填一个新的能级,这种规律称为构造原理。

  [课堂习得练习1]:

  构造原理的记忆口诀

  电子所排的能级顺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

  [课堂习得练习]:

  n 0.7l

  电子层数

  主量子数角量子数(s—0,p—1,d—2,f—3)

    例举:3d与4s,究竟应该先填充在3d还是4s呢?我们可以通过上边的n 0.7l来进行计算比较确定。

  3d对应的值是3 0.7×2=4.4,4s对应的值是4 0.7×0=4。

  所以应该先填充4s,然后才填充3d。

    可以以此类推。

  [学生练习}

    1——18号无交错,只写18号。Ar-18

    19——36号有交错,把学生分成两组来写:A组写原子序数为单的元素原子,B组写原子序数为双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大全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结构

    (2)知道物质可分的哲学思想,了解科学家认识原子结构的不同阶段及重要贡献。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史料、图片、表格中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取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学生表达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科学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过程,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

    (2)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获取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

  重点和难点:

    重点:原子结构由抽象化变成形象化;原子的构成及各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难点:原子结构由抽象化变成形象化。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情景教学、PowerPoint多媒体展示、讲解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图片(讲述)

  【提问】对于体积这么小的原子,它还可以再分吗?

  【提问】发挥想像,同学们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

    【引入】原子的结构是不是和同学们想象的一样呢?今天,我们一起进入原子的世界,认识原子的构成。

  观看

  思考

  回答

  讨论交流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达,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原子结构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讲述】原子结构的发现是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我们穿越时空,追逐科学家的脚步,看他们是怎么一步步发现原子的结构。

  【多媒体】原子结构发现史

  道尔顿认为原子不可再分

  ↓

    汤姆生发现电子,证明原子可分。

  提出枣糕模型。

  原子的内部结构是否如汤姆生所想象的那样。

  ↓

  重点分析讲解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带正电,质量比电子的质量大的多),介绍实验现象,重点引导学生解释实验现象和得出实验结论。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试一试】假设你是卢瑟福,根据实验结论和原子有核模型,画出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请一位学生上黑板展示它的作品,并让他描述作品。

  教师再适当分析提问,防止学生有错误的认识:如认为原子有一层壳。

  )。

    【总结】通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和先进科学仪器的出现,我们才能看到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观看

  倾听

  思考

  回答

  思考

  分析

  讨论

  交流

  自由想像

  学生画图

    通过原子结构的发现史,让学生体会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真理是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学习科学家不断地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的思想方法。

    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自己尝试去分析解释现象,调动学生思维,积极参与到发现原子结构的探究中,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画图,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

  三、原子的构成

  【多媒体】原子构成示意图: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根据实际需要,可适当引导:原子是实心的?原子由什么构成?原子中含有哪几种粒子?原子核位于原子哪个部位?原子核有哪几种粒子构成分别显什么电性?图中数据表示什么,得出什么规律?)

    【分析】1、由图中数据,引出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进行比喻,并图片直观地理解。

  2、整理所有图中学生给出的信息,通过板书,让学生总结原子的构成。

  (提问:原子核的电性由哪个粒子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等于?引出核电荷数的概念)。

  【过渡】原子的构成又有哪些特点?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大全相关文章:

★2020高中化学金属晶体教案

★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分子的性质教案设计

★高一化学:烷烃教案

★2020高中化学分子的性质教案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教案与记忆方法

★初三化学原子的结构知识点与决定关系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高二化学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高中物理重力势能教案大全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教案电子档

高中化学神迅合集百度网盘谨游下载

?pwd=1234

提取祥瞎销码:1234

  简介:高中化学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备课...急急急急求!!!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春配逗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周期表的结构;2、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周期表的结构;2、自主探究:探究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史学习,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1、周期表的结构;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镊子、小刀、滤纸、火柴、玻璃片、蓝色钴玻璃、小烧杯、酚酞试液、Na、K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门捷列夫事迹介绍]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门捷列夫吗?他是干什么的?他的最伟大成就是什么?

  生(齐声):知道!他是俄国伟大的化学家,他的伟大成就在于绘出了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师:非常正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

  师:结合刚才我们观看的门捷列夫事迹介绍,请同学们看书,并思考。

1、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作为标准来排列元素的?

2、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

3、哪种依据更科学呢?

生:看书、讨论

师:巡视

  生1:一开始,门捷列夫对元素排列的依据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生2:现在编排的依据是核电荷数。

  生3:以核电荷数为依据更科学些—感觉是吧。

  师:关于第3个问题,学习完本节内容之后,我们就会得出答案。

[多媒体播放:元素周期表]

师[多媒体播放,11Na各数字的含义]

22.99

  师:初中我们已知道原子的组成。

[播放:原子组成示意图]

知道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现在又出现了“原子序数”,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关系怎样?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数一下Na、C、O三种原子中的质子数、电子数。

生:它们之间有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指幻灯片—元素周期表):请同学们认真分析、研究这张表看看

(1)它有什么排列规律?有什么特点?

(2)有多少横行,多少纵行?

(3)每横行、纵行所含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

生(讨论):

师(巡视):倾听同学们的意见

  生1:表排列比较乱——长短不一。而且表中各元素颜色也不一样。

生2: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生3:每横行、纵行所含的元素种类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师(微笑):同学们观察很仔细,现在请同学们看书:什么叫周期?什么叫族?表中A、B、O的含义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

1、周期表周期三个短周期

四个长周期

主族

族副族

O族

[知识拓展]

[多媒体播放:Ⅷ族、零族介绍]

[例题剖析]

[例1].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从左至右改为第1~18列,碱金属族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205

B.B.第2列元素中肯定卖毕没有非金属元素

C.第17列元素的第一种元素无含氧酸

D.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教师精讲]据题中所给信息,对周期表族序号重新排列,但内容不变,因此,要熟悉原周期表结构,在原表中分析各选项是否正确。

答案:D

[例题剖析]

[例2].(2002年上海)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I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HFB.H30+C.NaHD.H202

  [教师精讲]本题属较简单的信息题,利用信息,综合分析,可以求解;但扒卖是,有时对信息未理解,或理解不透彻,不妨试一试排除法,因为,选择题的特点就是提供了四个选项。

  利用排除法可减化思考过程,提高正确率。

  因此,同学们在解题时,要注意训练一题多解。

答案:C

  师:在主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Na的性质,现象是本质的反映,客观是微观的体现。现在让我们从原子结构这一微观角度来研究微观结构与客观性质的关系。

[板书]: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师:请同学们看书P5,科学探究,并完成该表。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Na、K在空气中燃烧]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结论。

  [实验二:Na、K与H2O反应]请两名学生上台,在教师指导下,同时演示K、Na与水反应。

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并写出方程式

表(一)Na、K与O2反应

NaK

现象易燃烧,火焰呈黄色易燃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结论Na、K都易与O2反应,K先燃烧

表(二)

NaK

现象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溶液呈红色相同,有较微爆炸声

反应方程式2Na 2H2O=2NaOH H2↑2K 2H2O=2KOH H2↑

结论Na、K都易与水反应,但K更容易更剧烈

  请同学们看书P6—P7。(多媒体展示:结论①②)

  师:碱金属不仅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物理性质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实验及表1-1推导出碱金属特理性质及变化规律。

[知识拓展]

元素金属性判断依据: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化水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单质的金属性越强。

  3、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单质金属性越强。

[测题剖析]

【例题剖析】

  【例3】有某碱金属的单质和其氧化物的混合物1.98g,加入适量的水使成为氢氧化物后,得到氢氧化物为2.76g。求原来混合物中的碱金属的种类,和其单质、氧化物的质量各多少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我们学习物质结构理论的开始,请同学熟记表的结构,通过Na、K性质比较,初步理解原子结构对性质的影响,形成利用实验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能力。

  布置作业:教材:P11、T11、T12。

板书设计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一.元素周期表二.碱金属

1.原子序数=核电核数2.结构1.相似性

=质子数(1)周期2.变化规律

=核外电子数(2)族

活动与探究

上网或查阅其它资料,了解门捷列夫原始周期表排列形式,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了解核素、同位素、质量数等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法:归纳总结卤族元素性质;2、自主探究:探究卤素性质递变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卤族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质量数、同位素、核素的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试管、烧杯、胶头滴管。新制饱和氯水、NaBr溶液、KI溶液、CCl4、苯、溴水。

[新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周表的结构,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画出一、二、三短周期表的示意图。

  [实物投影:2份同学的作业]请几位同学点评存在的问题。

[推进新课]

  师:在主题1中我们已经学过氯气的性质,请同学们画出Cl原子结构示意简图。并在周期表中找到氯元素所在的位置,卤族元素包含哪几种元素?

  生:看书。翻阅周期表。

  师:借鉴上节课推导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的方法,结合已学过的氯元素的性质,根据教材提供的卤素的原子结构,请同学们推测氟、溴、碘的可能性质,并比较与Cl2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生思考分析,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理论推测是否正确呢?如何验证?可以通过实验验证。

[知识拓展][多媒体播放: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也越强。

  2.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

  3.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应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也越强。

4.置换反应

  师:请同学们看书P8,卤素单质与H2反应,总结出变化规律。

师:请同学们完成下表[实物投影仪投出表格,内容先用纸盖上]

表(一)卤素单质与H2反应

F2Cl2Br2I2

与F2反应条件暗处光照或点燃加热至一定温度不断加热

氢化物稳定性很稳定较稳定不如HCl稳定不稳定、易分解

结论从F2→I2与H2化合越来越困难,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师: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证明K、Na的金属性较弱,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证明Cl2、Br2、I2的非金属性强弱。

实验1-1:教师演示,请同学认真观察,完成下表:

表(二)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内容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

新制饱和氯水NaBr CC14Cl2→I2

单质氯化性逐渐减弱

KI CC14振荡、静置、分层,下层呈紫色

溴水 KI CC14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同主族元素,从上→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例题剖析】

【例1】(1998全国)氯化碘(ICl)m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HI和HClOB、HCl和HIOC、HClO3和HIOD、HClO和HIO

  [教师精讲]在Icl中I、Cl的化合价分别为 1、-1价,与H2O反应,与Cl2相似,但毕竟不同,要注意其不同的本质:元素价态不同。答案:B。

【例2】(1996年上海,4)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单质的溶、沸点逐渐降低B.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D.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

  [教师精讲]本题考查的是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对递变规律熟悉,即可顺利作出正确判断。

答案:B

  【例3】(2003上海)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u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与C60互为相素异形体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教师精讲]本题根据新科技成果命题,但考查内容简单,属基本概念判断,解题时,不要被形式所迷惑。答案:C

[多媒体展示课件:原子的构成]AZX

  师:实验证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取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近似为1。

  则把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相加,得到的整数值,就叫质量数,它是原子的一个重要性质。

  我们可以用“A”表示。

  好,同学们现在知道C中12的含义了吧?。

[多媒休展示: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比较]1.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比较

微粒种类质子中子电子

电性带正电不带电带负电

电量10l

相对质量1.0071.0081/1836

数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中子数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a% B×b% C×c%…(a%、b%、c%为原子个数百分比,A、B、C为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三、核素

1、核素

2、同位素

  [知识拓展]1、天然同位素无论是在单质还是化合物中原子所占的百分比一般不变。

  2、同位素原子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例如:12C O2=12CO2;211H2 02=211H2O;

  3、据各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所占原子个数百分比,可求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周期表中我们常用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例如:C1:35.45,就是一个平均值。(计算公式:M=M1×n1% M2×n2%)

课堂小结

  卤族元素代表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族,掌握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理论假设、通过现代研究手段,证明它们的存在。

  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些“看不见”的粒子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同学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努力学习哟,让这些粒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布置作业

教材P11、T3、T5

[1-1-2 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碱金属原子光谱性质

  第2课时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掌握碱金属单质的主要性质及其递变规律。

  2.初步掌握主族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内在联系。【思考与讨论】

1.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我们把ⅠA族(除氢)称为碱金属,为什么要把它们编在一个族呢?

【探究一】1.碱金属元素:填写下表

观察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何异同?

(1)碱金属原子结构

  1.相同点: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______________相同,都为____,都易失去电子,具有强还原性。

  2.递变性: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中,_________依次增多,___________依次增大。

【思考与讨论】

结构决定性质,可否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角度推测其化学性质如何?又是否完全相同?

(2)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A)与氧气反应仿链

1

(B)与水反应

【知识梳理】

(1)碱金属元素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

2.递变性:

2

牢记规律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______,原子半径逐渐______,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金属性逐渐______。还原性:LiNaKRbCs氧化性:Li Na K Rb Cs

(3)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阅读P7,试着归纳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规律:密度:熔沸点:【知识梳理】

碱金属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碱金属元素的递变规律

3

【课堂检测】

  1.锂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它属于碱金属的一种。下列关于碱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和锂同一主族的都是金属元素B.Na 比Li多一个电子层

C.Li 、Na 、K 、Rb 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D.Li是碱金属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

2.下列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碱金属元素的单质具有强还原性,可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单质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过氧化物C.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岁空气

D.单质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升高

3.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性质的排序中,正确的是()A.还原性:Li>Na>K>Rb>CsB.密度:Li

C.熔点、沸点:Li

4.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预言错误的是()A.在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备雀孙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4

高中化学分几大板块讲好?

五次课确实有点紧张,我估计你是高考前的纲要复习,点到为止即可

一.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热化学).物质的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分子极性,晶体类型与性质)}

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毁枯化学平衡,等效平衡).电离平衡(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及溶液的慧伍酸碱性,盐类水解,酸碱中和滴定)}

三.电化学知识胶体(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电解池原理及其应用,胶体,可充电电池及其应用)

四.无机化学{碱金属(基础知识,有关计算,有关实验)几种重要的金属(金属概论,镁,铝,铁)卤族元素(基础知识,氯及其重要化合物,有关实验).氧族元素(氧族元素,硫及其化合物纤碧洞,硫酸工业).氮族元素(氮族元素,氨与铵盐,硝酸,有关计算).碳族元素(碳族元素,碳极其重要化合物,硅酸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五.有机化学(基本概念,烃,烃的衍生物,有关实验,有关计算,油脂-糖类-蛋白质)

手打辛苦,望采纳!!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