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100道数量关系题,你有多少疑问?

作者:巴海达时间:2023-08-04 17:38:00

导读:" 做100道数量关系题,你有多少疑问?1.为什么需要做100道数量关系题?-提高数量关系解题能力-熟悉不同类型的数量关系题目-帮助理解数学概念和逻辑推理2.如何有"

做100道数量关系题,你有多少疑问?

1.为什么需要做100道数量关系题?

-提高数量关系解题能力

-熟悉不同类型的数量关系题目

-帮助理解数学概念和逻辑推理

2.如何有效解决数量关系题?

-仔细阅读问题并理解题目要求

-分析给定信息,确定需要求解的未知量

-利用已知条件建立方程或推理关系

-进行计算或推理,得出答案

3.是否需要掌握特定的数学知识?

-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

-熟悉数学符号和表达方式

-熟悉常见的数学概念和模式

4.如何避免常见的错误?

-注意单位转换和数据量的对应关系

-注意小数和分数的运算

-仔细审题,避免忽略关键信息

-多做练习,加强对常见模式和技巧的掌握

5.如何提高解题速度?

-熟练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

-多做数量关系题目,培养敏捷思维

-学会快速分析问题,找到关键信息

-制定解题策略,避免走入死胡同

6.数量关系题目有哪些常见的类型?

-比例关系题目

-百分数和分数计算题目

-面积和体积计算题目

-线性关系和函数题目

-概率和统计题目

7.数量关系题目有哪些实际应用?

-金融和投资分析

-商业和市场研究

-工程和建筑设计

-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

-社会统计和调查分析

8.做100道数量关系题会带来哪些好处?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

-加强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提升数学成绩和考试表现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做100道数量关系题的意义和好处。

  做数量关系题目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做这些题目,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请教小学数学问题,求高手解答,要有详细步骤哦~

1、黑兔只数是白兔的3/7(白兔的只数是单位“1”),数量关系式:白兔的只数×3/7=黑兔的只数

黑拿碧兔只数的5/6相当于白兔(黑兔的只数是单位“1”),数量关系式:黑兔的只数×5/6=白兔的只数

白兔只数的4/5是黑兔的3/7(白兔的只数是单位“1”),数量关系式:白兔的只数×4/5=黑兔的只数

  2、消凳举每做一道题需要(1/12)小时,每小时能做(12)道题。粗兆

数量关系解题秒杀技巧

数量关系的秒杀技巧:

  第一个秒杀技巧——和值法。如果题目中出现,“共”、“总共”等字眼的话,这个技巧就派上了用场了。

  第二个秒杀技巧——整除法。题目中出现,“整除”、“平均”、“每”等字眼的话,就可以用的哦!还有一种情况题目中出现数据:倍数、分数悉绝、百分数、比例数时也是可以用整除的。

  第三个秒升历杀技巧睁笑姿——比例倍数特性。当题目中出现“百分数”、“分数”,或是题目中信息给了某两个量的比例倍数关系时,我们就可以尝试使用比例倍数特性这个技巧来解答。

求、简单奥数题100道、(附答案哒)、最高悬赏80- -

过桥问题(1)

1.一列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火车长14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米,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这道题求的是通过时间。

  根据数量关系式,我们知道要想求通过时间,就要知道路程和速度。

  路程是用桥长加上车长。

  火车的速度是已知条件。

总路程:(米)

通过时间:(分钟)

  答: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17.1分钟。

2.一列火车长200米,全车通过长700米的桥需要30秒钟,这列火车每秒穗亏行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这是一道求车速的过桥问题。

  我们知道,要想求车速,我们就要知道路程和通过时间这两个条件。

  可以用已知条件桥长和车长求出路程,通过时间也是已知条件,所以车速可以很方便求出。

总路程:(米)

火车速度:(米)

  答:这列火车每秒行30米。

3.一列火车长240米,这列火车每秒行15米,从车头进山洞到全车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长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火车过山洞和火车过桥的思路是一样的。

  火车头进山洞就相当于火车头上桥;全车出洞就相当于车尾下桥。

  这道题求山洞的长度也就相当于求桥长,我们就必须知道总路程和车长,车长是已知条件,那么我们就要利用题中所给的车速和通过时间求出总路程。

总路程:

山洞长:(米)

  答:这个山洞长60米。

和倍问题

1.秦奋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秦奋年龄的4倍,问秦奋和妈妈各是多少岁?

我们把秦奋的年龄作为1倍,“妈妈的年龄是秦奋的4倍”,这样秦奋和妈妈年龄的和就相当于秦奋年龄的5倍是40岁,也就是(4+1)倍,也可以理解为5份是40岁,那么求1倍是多少,接着再求4倍是多少?

(1)秦奋和妈妈年龄倍数和是:4+1=5(倍)

(2)秦奋的年龄:40÷5=8岁

(3)妈妈的年龄:8×4=32岁

综合:40÷(4+1)=8岁8×4=32岁

为了保证此题的正确,验证

(1)8+32=40岁(2)32÷8=4(倍)

  计算结果符合条件,所以解题正确。

2.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机场向历氏相反方向飞行,3小时共飞行3600千米,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求它们的速度各是多少?

  已知两架飞机3小时共飞行3600千米,就可以求出两架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航程,也就是两架飞机的速度和。看图可知,这个速度和相当于乙飞机速度的3倍,这样就可以求出乙飞机的速度,再根据乙飞机的速度求出甲飞机的速度。

  甲乙飞机的速度分别每小时行800千米、400千米。

3.弟弟有课外书20本,哥哥有课外书25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2倍?

思考:(1)哥哥在给弟弟课外书前后,题目中不变的数量是什么?

(2)要想求哥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如果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作1倍,那么这时(哥哥给弟弟课外书后)弟弟的课外书可看作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几倍?

  思考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再求哥哥应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

  根据条件需要先求出哥哥剩下多少本课外书。

  如果我们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作1倍,那么这时弟弟的课外书可看作肢族散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2倍,也就是兄弟俩共有的倍数相当于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3倍,而兄弟俩人课外书的总数始终是不变的数量。

  (1)兄弟俩共有课外书的数量是20+25=45。

  (2)哥哥给弟弟若干本课外书后,兄弟俩共有的倍数是2+1=3。

  (3)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本数是45÷3=15。

  (4)哥哥给弟弟课外书的本数是25-15=10。

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4.甲乙两个粮库原来共存粮170吨,后来从甲库运出30吨,给乙库运进10吨,这时甲库存粮是乙库存粮的2倍,两个粮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

  根据甲乙两个粮库原来共存粮170吨,后来从甲库运出30吨,给乙库运进10吨,可求出这时甲、乙两库共存粮多少吨。

  根据“这时甲库存粮是乙库存粮的2倍”,如果这时把乙库存粮作为1倍,那么甲、乙库所存粮就相当于乙存粮的3倍。

  于是求出这时乙库存粮多少吨,进而可求出乙库原来存粮多少吨。

  最后就可求出甲库原来存粮多少吨。

  甲库原存粮130吨,乙库原存粮40吨。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一)

1.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6个,或制盒底43个,一个盒身和两个盒底配成一个罐头盒,现有150张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才能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

  依据题意可知这个题有两个未知量,一个是制盒身的铁皮张数,一个是制盒底的铁皮张数,这样就可以用两个未知数表示,要求出这两个未知数,就要从题目中找出两个等量关系,列出两个方程,组在一起,就是方程组。

两个等量关系是:A做盒身张数 做盒底的张数=铁皮总张数

B制出的盒身数×2=制出的盒底数

  用86张白铁皮做盒身,64张白铁皮做盒底。

奇数与偶数(一)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就已经接触了很多的奇数、偶数。

  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大于零的偶数又叫双数;凡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大于零的奇数又叫单数。

  因为偶数是2的倍数,所以通常用这个式子来表示偶数(这里是整数)。因为任何奇数除以2其余数都是1,所以通常用式子来表示奇数(这里是整数)。

奇数和偶数有许多性质,常用的有:

  性质1两个偶数的和或者差仍然是偶数。

  例如:8 4=12,8-4=4等。

  两个奇数的和或差也是偶数。

  例如:9 3=12,9-3=6等。

  奇数与偶数的和或差是奇数。

  例如:9 4=13,9-4=5等。

  单数个奇数的和是奇,双数个奇数的和是偶数,几个偶数的和仍是偶数。

  性质2奇数与奇数的积是奇数。

  偶数与整数的积是偶数。

  性质3任何一个奇数一定不等于任何一个偶数。

  1.有5张扑克牌,画面向上。小明每次翻转其中的4张,那么,他能在翻动若干次后,使5张牌的画面都向下吗?

  同学们可以试验一下,只有将一张牌翻动奇数次,才能使它的画面由向上变为向下。要想使5张牌的画面都向下,那么每张牌都要翻动奇数次。

  5个奇数的和是奇数,所以翻动的总张数为奇数时才能使5张牌的牌面都向下。而小明每次翻动4张,不管翻多少次,翻动的总张数都是偶数。

  所以无论他翻动多少次,都不能使5张牌画面都向下。

  2.甲盒中放有180个白色围棋子和181个黑色围棋子,乙盒中放有181个白色围棋子,李平每次任意从甲盒中摸出两个棋子,如果两个棋子同色,他就从乙盒中拿出一个白子放入甲盒;如果两个棋子不同色,他就把黑子放回甲盒。那么他拿多少后,甲盒中只剩下一个棋子,这个棋子是什么颜色的?

  不论李平从甲盒中拿出两个什么样的棋子,他总会把一个棋子放入甲盒。所以他每拿一次,甲盒子中的棋子数就减少一个,所以他拿180 181-1=360次后,甲盒里只剩下一个棋子。

  如果他拿出的是两个黑子,那么甲盒中的黑子数就减少两个。

  否则甲盒子中的黑子数不变。

  也就是说,李平每次从甲盒子拿出的黑子数都是偶数。

  由于181是奇数,奇数减偶数等于奇数。

  所以,甲盒中剩下的黑子数应是奇数,而不大于1的奇数只有1,所以甲盒里剩下的一个棋子应该是黑子。

奥赛专题--称球问题

  例1有4堆外表上一样的球,每堆4个。已知其中三堆是正品、一堆是次品,正品球每个重10克,次品球每个重11克,请你用天平只称一次,把是次品的那堆找出来。

  解:依次从第一、二、三、四堆球中,各取1、2、3、4个球,这10个球一起放到天平上去称,总重量比100克多几克,第几堆就是次品球。

  2有27个外表上一样的球,其中只有一个是次品,重量比正品轻,请你用天平只称三次(不用砝码),把次品球找出来。

  解:第一次:把27个球分为三堆,每堆9个,取其中两堆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盘上。若天平不平衡,可找到较轻的一堆;若天平平衡,则剩下来称的一堆必定较轻,次品必在较轻的一堆中。

  第二次:把第一次判定为较轻的一堆又分成三堆,每堆3个球,按上法称其中两堆,又可找出次品在其中较轻的那一堆。

  第三次:从第二次找出的较轻的一堆3个球中取出2个称一次,若天平不平衡,则较轻的就是次品,若天平平衡,则剩下一个未称的就是次品。

  例3把10个外表上一样的球,其中只有一个是次品,请你用天平只称三次,把次品找出来。

  解:把10个球分成3个、3个、3个、1个四组,将四组球及其重量分别用A、B、C、D表示。把A、B两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盘上去称,则

  (1)若A=B,则A、B中都是正品,再称B、C。

  如B=C,显然D中的那个球是次品;如B>C,则次品在C中且次品比正品轻,再在C中取出2个球来称,便可得出结论。

  如B<C,仿照B>C的情况也可得出结论。

  (2)若A>B,则C、D中都是正品,再称B、C,则有B=C,或B<C(B>C不可能,为什么?)如B=C,则次品在A中且次品比正品重,再在A中取出2个球来称,便可得出结论;如B<C,仿前也可得出结论。

  (3)若A<B,类似于A>B的情况,可分析得出结论。

奥赛专题--抽屉原理

  【例1】一个小组共有13名同学,其中至少有2名同学同一个月过生日。为什么?

  【分析】每年里共有12个月,任何一个人的生日,一定在其中的某一个月。如果把这12个月看成12个“抽屉”,把13名同学的生日看成13只“苹果”,把13只苹果放进12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2个苹果,也就是说,至少有2名同学在同一个月过生日。

  【例2】任意4个自然数,其中至少有两个数的差是3的倍数。这是为什么?

  【分析与解】首先我们要弄清这样一条规律:如果两个自然数除以3的余数相同,那么这两个自然数的差是3的倍数。

  而任何一个自然数被3除的余数,或者是0,或者是1,或者是2,根据这三种情况,可以把自然数分成3类,这3种类型就是我们要制造的3个“抽屉”。

  我们把4个数看作“苹果”,根据抽屉原理,必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数。

  换句话说,4个自然数分成3类,至少有两个是同一类。

  既然是同一类,那么这两个数被3除的余数就一定相同。

  所以,任意4个自然数,至少有2个自然数的差是3的倍数。

【例3】有规格尺寸相同的5种颜色的袜子各15只混装在箱内,试问不论如何取,从箱中至少取出多少只就能保证有3双袜子(袜子无左、右之分)?

  【分析与解】试想一下,从箱中取出6只、9只袜子,能配成3双袜子吗?回答是否定的。

  按5种颜色制作5个抽屉,根据抽屉原理1,只要取出6只袜子就总有一只抽屉里装2只,这2只就可配成一双。

  拿走这一双,尚剩4只,如果再补进2只又成6只,再根据抽屉原理1,又可配成一双拿走。

  如果再补进2只,又可取得第3双。

  所以,至少要取6+2+2=10只袜子,就一定会配成3双。

思考:1.能用抽屉原理2,直接得到结果吗?

2.把题中的要求改为3双不同色袜子,至少应取出多少只?

3.把题中的要求改为3双同色袜子,又如何?

【例4】一个布袋中有35个同样大小的木球,其中白、黄、红三种颜色球各有10个,另外还有3个蓝色球、2个绿色球,试问一次至少取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取出的球中至少有4个是同一颜色的球?

  【分析与解】从最“不利”的取出情况入手。

  最不利的情况是首先取出的5个球中,有3个是蓝色球、2个绿色球。

  接下来,把白、黄、红三色看作三个抽屉,由于这三种颜色球相等均超过4个,所以,根据抽屉原理2,只要取出的球数多于(4-1)×3=9个,即至少应取出10个球,就可以保证取出的球至少有4个是同一抽屉(同一颜色)里的球。

  故总共至少应取出10+5=15个球,才能符合要求。

思考:把题中要求改为4个不同色,或者是两两同色,情形又如何?

  当我们遇到“判别具有某种事物的性质有没有,至少有几个”这样的问题时,想到它——抽屉原理,这是你的一条“决胜”之路。

奥赛专题--还原问题

  【例1】某人去银行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的一半多50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多100元。

  这时他的存折上还剩1250元。

  他原有存款多少元?。

  【分析】从上面那个“重新包装”的事例中,我们应受到启发:要想还原,就得反过来做(倒推)。由“第二次取余下的一半多100元”可知,“余下的一半少100元”是1250元,从而“余下的一半”是1250 100=1350(元)

余下的钱(余下一半钱的2倍)是:1350×2=2700(元)

  用同样道理可算出“存款的一半”和“原有存款”。综合算式是:

[(1250 100)×2 50]×2=5500(元)

  还原问题的一般特点是:已知对某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施行四则运算的结果,或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增加或减少的结果,要求最初(运算前或增减变化前)的数量。解还原问题,通常应当按照与运算或增减变化相反的顺序,进行相应的逆运算。

  【例2】有26块砖,兄弟2人争着去挑,弟弟抢在前面,刚摆好砖,哥哥赶来了。

  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拿来一半给自己。

  弟弟觉得自己能行,又。

  从哥哥那里拿来一半。

  哥哥不让,弟弟只好给哥哥5块,这样哥哥比弟弟多挑2块。

  问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

  【分析】我们得先算出最后哥哥、弟弟各挑多少块。只要解一个“和差问题”就知道:哥哥挑“(26 2)÷2=14”块,弟弟挑“26-14=12”块。

  提示:解还原问题所作的相应的“逆运算”是指:加法用减法还原,减法用加法还原,乘法用除法还原,除法用乘法还原,并且原来是加(减)几,还原时应为减(加)几,原来是乘(除)以几,还原时应为除(乘)以几。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要学会列表,借助表格倒推,既能理清数量关系,又便于验算。

奥赛专题--鸡兔同笼问题

例1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

  [分析]:如果46只都是兔,一共应有4×46=184只脚,这和已知的128只脚相比多了184-128=56只脚.如果用一只鸡来置换一只兔,就要减少4-2=2(只)脚.那么,46只兔里应该换进几只鸡才能使56只脚的差数就没有了呢?显然,56÷2=28,只要用28只鸡去置换28只兔就行了.所以,鸡的只数就是28,兔的只数是46-28=18。

解:①鸡有多少只?

(4×6-128)÷(4-2)

=(184-128)÷2

=56÷2

=28(只)

②免有多少只?

46-28=18(只)

  答:鸡有28只,免有18只。

例2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

[分析]:这个例题与前面例题是有区别的,没有给出它们脚数的总和,而是给出了它们脚数的差.这又如何解答呢?

  假设100只全是鸡,那么脚的总数是2×100=200(只)这时兔的脚数为0,鸡脚比兔脚多200只,而实际上鸡脚比兔脚多80只.因此,鸡脚与兔脚的差数比已知多了(200-80)=120(只),这是因为把其中的兔换成了鸡.每把一只兔换成鸡,鸡的脚数将增加2只,兔的脚数减少4只.那么,鸡脚与兔脚的差数增加(2 4)=6(只),所以换成鸡的兔子有120÷6=20(只).有鸡(100-20)=80(只)。

  解:(2×100-80)÷(2 4)=20(只)。

  100-20=80(只)。

  答:鸡与兔分别有80只和20只。

例3红英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共135人,二班比一班多5人,三班比二班少7人,三个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1]我们设想,如果条件中三个班人数同样多,那么,要求每班有多少人就很容易了.由此得到启示,是否可以通过假设三个班人数同样多来分析求解。

结合下图可以想,假设二班、三班人数和一班人数相同,以一班为标准,则二班人数要比实际人数少5人.三班人数要比实际人数多7-5=2(人).那么,请你算一算,假设二班、三班人数和一班人数同样多,三个班总人数应该是多少?

解法1:

一班:[135-5 (7-5)]÷3=132÷3

=44(人)

二班:44 5=49(人)

三班:49-7=42(人)

  答:三年级一班、二班、三班分别有44人、49人和42人。

[分析2]假设一、三班人数和二班人数同样多,那么,一班人数比实际要多5人,而三班要比实际人数多7人.这时的总人数又该是多少?

解法2:(135 5 7)÷3=147÷3=49(人)

49-5=44(人),49-7=42(人)

  答:三年级一班、二班、三班分别有44人、49人和42人。

例4刘老师带了41名同学去北海公园划船,共租了10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问大船、小船各租几条?

[分析]我们分步来考虑:

  ①假设租的10条船都是大船,那么船上应该坐6×10=60(人)。

  ②假设后的总人数比实际人数多了60-(41 1)=18(人),多的原因是把小船坐的4人都假设成坐6人。

  ③一条小船当成大船多出2人,多出的18人是把18÷2=9(条)小船当成大船。

解:[6×10-(41 1)÷(6-4)

=18÷2=9(条)10-9=1(条)

  答:有9条小船,1条大船。

  例5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条,翅膀20对(蜘蛛8条腿;蜻蜓6条腿,两对翅膀;蝉6条腿,一对翅膀),求蜻蜓有多少只?

[分析]这是在鸡兔同笼基础上发展变化的问题.观察数字特点,蜻蜓、蝉都是6条腿,只有蜘蛛8条腿.因此,可先从腿数入手,求出蜘蛛的只数.我们假设三种动物都是6条腿,则总腿数为6×18=108(条),所差118-108=10(条),必然是由于少算了蜘蛛的腿数而造成的.所以,应有(118-108)÷(8-6)=5(只)蜘蛛.这样剩下的18-5=13(只)便是蜻蜓和蝉的只数.再从翅膀数入手,假设13只都是蝉,则总翅膀数1×13=13(对),比实际数少20-13=7(对),这是由于蜻蜓有两对翅膀,而我们只按一对翅膀计算所差,这样蜻蜓只数可求7÷(2-1)=7(只).

解:①假设蜘蛛也是6条腿,三种动物共有多少条腿?

6×18=108(条)

②有蜘蛛多少只?

(118-108)÷(8-6)=5(只)

③蜻蜒、蝉共有多少只?

18-5=13(只)

④假设蜻蜒也是一对翅膀,共有多少对翅膀?1×13=13(对)

⑤蜻蜒多少只?

(20-13)÷2-1)=7(只)

答:蜻蜒有7只.

只有三十道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100道)

  【#四年级#导语】应用题是用语言或文字叙述有关事实,反映某种数学关系(譬如: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等),并求解未知数量的题目。

  每个应用题都包括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

    1、一本故事书320页。小华每天读20页,读了8天,剩下的5天读完,每天要读多少页?

    2、爸爸买了一桶色拉油,连桶重3.4千克,吃了一半油之后连桶重1.9千克。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3、小学四年级为灾区捐款2400元,四年级有6个班,每个班有40人,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4、妈妈用10元买水果,买苹果用3.5元,买柿子用1.8元,妈妈想要用余下的钱买一个6.5元的西瓜,钱够吗?

  5、海龟6小时游了114千米,海豚4小时游96千米,谁游的快?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6、甲乙二人合作生产一批零件,甲每天做28个,乙每天做32个,他们合作5天,一个做了多少个?

  7、养鱼池养了25条金鱼,养的花鱼的数量是金鱼的2倍还多10条,养的花鱼有多少条?

    8、小明打一篇文章,每分钟打字90个,15分打完。如果想10分钟打完,每分钟要打多少个?

  9、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是3.61亿平方千米,其余是陆地,陆地面积有多少亿平方千米?

  10、电池厂生产了4800节电池,每12节装一盒,每8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11、一只猎豹每秒跑30米,一只袋鼠每秒跑15米,照这样的速度,如果它们各自跑300米,猎豹比袋鼠少用多少秒?

  12、玩具厂5天制作140万个玩具,照这样计算,9天能做多少个玩具?

  14、小明身高134.6cm,比笑笑高2.7cm,小军比笑笑高3.4cm,笑笑身高是多少?小明和小军谁高?

  15、张华和李明比赛打字,在一小时内,张华打字4320个,李明打了4500个,张华平均每分钟比李明少打字多少个?

    16、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80米。这个果园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种果树2棵,这个果园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17、做一套衣服成本价是86元,卖出价橘闷是120元。现在做100套衣服,全部卖出去,一共唤腔可以赚多少钱?

    18、王老师买了2本书,第一本12.36元,第二本比第一本多4.25元。这两本书一共多少元?

    19、小李家养了42只鸡,养的鸭子的只数是鸡的一半。他家一共养了鸡鸭多少只?

  20、旅行社组织旅游,上午报名360人,下午报名240人和伍衫,如果每60人坐一辆车,这些人一共需要坐几辆车?

2.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

    1、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2、1千克大豆可以榨油0.85千克,那么1000千克大豆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3、芳芳原有11.4元,昨天用了7.5元买了一枝钢笔,今天妈妈又给3.5元。现在有多少钱?

  4、一长方形长35米,宽5米,长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周长的2倍,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5、一个林场前年植树1100棵,去年植树的棵树是前年的2倍,今年植树的棵树比前两年的总和还多420棵,今年植树多少棵?

  6、甲乙二人做机器零件,甲每小时做45个,乙每小时做55个,甲做了4小时,乙做了6小时,两人一共做了多少个?

  7、工厂有煤8000千克,计划烧25天,由于改进技术,实际烧了32天,实际每天比计划每天少用多少煤?

  8、王红的跳高成绩是1.82米,小芳的成绩比王红高0.18米,小强的成绩比小芳的低0.07米,小强跳了多少米?

  9、一个水杯15.25元,一个保温杯比玻璃杯贵4.5元,一个水杯和保温杯一共多少元?

  10、小红有48.2元,买文具盒用去9.5元,余下的钱比用去的钱多多少?

  11、妈妈将一根3.5米长的绳子剪成3段,前两段长总1.8米,后两段总长是2.85米,你知道剪成的三段长度各是多少米?

    12、光明小学利用周末采集树种。

  第一周采集2.8千克,第二周采集的比第一周少0.13千克。

  这两周一共采集多少千克?。

  13、小明去买钢笔花了9.5元,直尺花了1.8元,他身上还有5元,小明原来有多少钱?

    14、一个等边三角形花坛,边长30米,王老师每天绕着花坛跑25圈。王老师每天要跑多少米?

    15、学校买了180根跳绳,留下40根,其余的分给四年级的5个班级。每个班分到几根?

    16、小芳买一支钢笔用去6元5角,买一个日记本用去2元7角。她付给售货员10元,要找回多少元?

  17、小明原有27.5元,买笔记本用去4.5元,买钢笔用去15元,现在他还有多少元?

  18、一张桌子78元,一把凳子22元,学校买了300套桌凳,一共花多少元?(两种方法计算)

  19、一张桌子78元,一把凳子22元,学校买了300套桌凳,买的桌子一共比凳子多花多少元?(两种方法计算)

3.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

    1、东风商场五一促销活动,彩电节日大酬宾。

  彩电降355元,样品再降245元。

  一台样品彩电现价2255元,这台彩电原价多少钱?。

    2、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3、一个本能写420个毛笔字,小明用了3个星期把这本习字本写完,他平均每天写多少个字?

    4、每本相册都是32页,每页可以插6张照片。我家大约有900张照片,5本相册够吗?

    5、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每副25元,还买了20个羽毛球,每个2元。王老师一共花了多少元?

  6、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53°、67°,第三个角的度数是?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的度数为41°,求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多少?

  8、把60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底边长24cm的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多少cm?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顶角是70°,它的底角是多少度?

  11、一根电缆长39.5m,第一个用去14.15m,第二次用去5.05m,现在还剩多长?(用简便方法计算)

  12、一根蜡烛长1.6分米,每分钟烧去0.15分米,10分钟后还剩多少分米?

  13、食堂三月份用煤1.29吨,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0.2吨,三、四月份一共用煤多少吨?

  14、小明有12.6元,小军有11.4元,两人想合买一个足球,一个足球的价格是两人钱数总和的3倍,一个足球多少钱?

    15、一台抽水机2小时抽水80吨。照这样计算,要抽水360吨,用3台抽水机需要多少小时?

    16、张英、李强和肖红参加跳高比赛,张英跳了1.1米,比李强低了0.15米。肖红比李强跳得低0.09米,肖红跳了多高?

  17、小丽每走一步的长度为60厘米,她从家道学校走了1000步,她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18、某种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用1.5小时,绕地球飞行10周需要多少小时?100周呢?

  19、甲数比乙数大30,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4.5,乙数是几?

  20、甲数比乙数大30,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4.5,甲数是乙数的多少倍?

4.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

    1、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只。用去20只,还剩下多少只?

  2、一根电缆,用去30米,剩下的比用去的3倍还多15米,这根电缆一共多长?

  3、师徒二人要做200个零件,4天做了80个,照这样计算,200个零件一共要多少天做完?

  4、师徒二人做200个零件,4天做了8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8天后,还剩多少个零件没做?

  5、两地相距600千米,甲乙两车相对而行,5小时相遇,甲车速度为110千米/时,乙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6、甲车速度为110千米/时,乙速度为90千米/时,两车由两地相对而行,3小时相遇,求两地距离为多少千米?

  7、一张桌子80元,一把椅子30元,学校要买300套桌椅,需要花多少钱?

    8、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

    9、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2天吃72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几倍?

    10、商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

  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

  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11、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2、一件冬衣54元,一双手套6元。妈妈用100元,先给玲玲买了一件冬衣,又给她买了一副手套,还剩多少钱?

    13、同学们做风车,4个组做的数量分别是25个、28个、31个、20个。平均每组做几个?

  14、光华小学有学生843人,其中男生448人,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15、旅行社推出“××风景区一日游”的两种出游价格方案。

  方案一:成人每人150元,儿童每人60元。

  方案二:团体10人以上(包括10人)每人100元。

  现在有成人6人,儿童4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16、王鹏家今年第一季度共交了水费138元。

  三月份交水费48元。

  前两月交了多少钱?王鹏家平均每月交了多少钱?。

    17、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

    18、一个游泳池长50米。

  小明每次都游7个来回。

  他每次游多少米?。

    19、学校新教学楼有4层,每层有7间教室,每间教室要配25套双人课桌椅。学校一共需要购进多少套课桌椅?

5.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

    1、动物园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8天预计可以接待多少人?

    2、班级图书角有图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有书多少本?

    3、一箱橙汁12瓶共48元。芳芳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

    4、爸爸妈妈和玲玲去公园玩,成人票24元,儿童票半价。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5、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

    6、5名学生去参观,共付门票费30元,每人乘车用2元。平均每人共花了多少钱?

    7、上衣48元,裤子比上衣便宜9元,裙子比裤子贵5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8、李华用小棒摆了8个六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

  9、路口通过公共汽车98辆,小汽车703辆,货车594辆,这个路口共通过多少辆汽车?

    10、爸爸带小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4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

  滑雪下山用了20分钟,每分钟行70米。

  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11、李明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他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

    12、学校需要运送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13、明明有42张邮票,芳芳的邮票比明明多14张。他们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14、校园里有水杉树24棵,松树是水杉数的3倍。水杉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

    15、黑天鹅有35只,白天鹅的只数比黑天鹅的3倍还多8只。白天鹅有多少只?

  16、一个长方形的长15米,宽9米,周长多少米?

  17、王阿姨去买3个足球,每个足球28元,付给营业员100元,找回多少元?

  18、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两圈,跑了多少米?

  19、四一班借29本,四二班借了38本,四三班借的书比一班和二班借的总数少34本,四三班借书多少本?

  20、商店运来850千克苹果,上午卖286千克,下午卖35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公考行测数量关系题求解

  从题目看和你的解析看,正向反向都是对的,结果为30种,选B正确。

  你的疑问是为什么不能用C15*C18(计算结果为40种)来计算是吧。

  从选择过程看,C15是在5个女的里面选一个(假设选中键搭A),而C18是在C15之后在剩余的8人中再选一人(假设是B),选择结果是A B。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组稿纯拿合,不是排列,本次选的A B,裤晌还可能出现的结果为B A,组合就重复了。根据题意,重复的个数为C25=10,用C15*C18减去10,就是不重复的30种,一样选B。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道题,看答案都看不明白。求帮助。求帮忙详细解析一下...

  第1题.速度=路程/时间,前两段的速度比v1:v2=(s1/t1):(s2/t2)=(15/1):(10/0.5)=3:4."根据比例思想"的意思是,第二段速度比第一段增加15km/h,增加了1/3(1份),那么第三段比第二段速度增加15km/h,即比第一段增加30km/h,即增加2/3(2份),所以第三段的速度是5份。即三段的速度比为3:4:5。

  第2题见图。

  第3题.是把甲、乙两车侍卜郑路程和看作一个整体。两车4小时走完全部路程(相遇嘛),那么继续走的3小时两车的老颂路程和当然是全程的3/4了,此时二人都没有到达目的地,所以说“离各自目的地距离之和就是1/4的总路程”。

  由此可以求得全程为360千米,v甲 v乙=90。

  又7个小时两个人差了80-10=70千米,所以v甲-v乙=70/7=10。

  可以求得v甲和v乙,问题解决。

  第4题.看着挺简单,总觉得有点绕。

  我换个角度吧。

  解析用的是每跑一圈的时间,我反过来用每分跑的圈数来表示吧。

  v张=5*1000/60(米/分)=5000/60(1/200圈/分)=5/12(圈/分),李的速度7/12(圈/分),王的速度9/12(圈/分)。

  问多少时间相遇,也就是说这三个速度同时乘一个时间,得到的路程(圈数)分别都是整数,很明显是12分嘛。

  如果不明显怎么办?用我这种每分跑的圈数来表示就好理解了:通分呗。

  假设三个人的速度是5/12(圈/分),7/20(圈/分),11/30(圈/分),那么通分一下就可知是60分钟相遇一次。

  此时解析中的方法反倒不如我这样好理解了。

  第5题.为什么“甲从第一个P点到第2个P点,路程正好是第一次相遇走过的路程”呢?因为时间是一样的嘛。

  注意看前面解析: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共走2个全程;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还是共走2个全程。

  速度又没变,所以时间一样。

  然后自己画个图可以发现,P点正好是全程的三分之一处,离B点180千米,离A360千米。

  甲从开始到第一次相遇走了720千米,然后到第二次相遇又是720千米,然后到第三次相遇又是720千米,共2160千米。

  (这个题挺有意思啊)。

  第6题.我觉得是试出来的,只能得到6.25 3.125*n减去最相近的7的倍数要<0.75,且n<18,挨个试的话分别是9.375,12.5,弊告15.625,18.75,21.875,25,28.125正好合适。

  做完这几个题真心觉得自己老了,如果不看你这解析我还得想老半天呢,比小时候思维慢太多了……如果有不明白欢迎追问。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