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你知道有哪些经典的古诗词值得欣赏吗?

作者:解振泽时间:2023-07-18 00:26:02

导读:" 古诗词赏析:你知道有哪些经典的古诗词值得欣赏吗?1.古诗词文化的丰富和重要性-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诗词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2.《诗经》:最早的古代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

古诗词赏析:你知道有哪些经典的古诗词值得欣赏吗?

1.古诗词文化的丰富和重要性

  -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诗词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

2.《诗经》:最早的古代诗歌总集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300多首古代诗歌。

  -这些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3.唐诗: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李白的《静夜思》等作品都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4.宋词:古代词章的典范

  -宋词是中国古代词章的代表作,以其婉约、抒情的风格而著名。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如梦令》等作品被广为传诵。

5.元曲:古代戏曲与诗词的结合

  -元曲是古代戏曲与诗词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汉卿的《窦娥冤》、郑光祖的《西华山》等元曲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6.评价古诗词的标准

  -古诗词的价值评判主要包括表达情感的深度、艺术形式的完美度以及文化价值的传承等方面。

  -经典的古诗词不仅在当时具有影响力,而且在后世也能够被广泛传诵和欣赏。

7.古诗词的欣赏与传承

  -欣赏古诗词是一种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方式之一。

  -通过阅读和欣赏古诗词,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审美观和生活方式。

8.推广古诗词的意义与方法

  -推广古诗词可以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在教育、文化活动和媒体传播等方面,应该加大对古诗词的推广力度。

总结:

  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其中,《诗经》、唐诗、宋词和元曲都是古代诗词领域的经典之作。

  欣赏古诗词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方式之一。

  推广古诗词的意义重大,需要通过教育、文化活动和媒体传播等多方面的努力来实现。

课外古诗词及赏析有哪些?

1、金陵晚望

高蟾〔唐代〕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译文:金陵城曾在日暮的景色伴着浮动的云,也在秋声里陪着落日。这世上有无数的丹青圣手,却没有人能把我此刻愁苦的心境描绘出来。

  赏析:这是一篇题画之作。诗人借对六朝古都金陵的感慨,抒发对晚唐现实的忧虑游陵。

2、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唐代〕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译文:想当年客居他乡,飘零江汉;与你异乡聚首,携手醉还。

  离别后如浮云飘忽不定,流水岁月,匆匆一晃就已过了十年。

  今日相见,欢笑融洽的情态一如从前,人已头发稀疏,两鬓斑白了。

  为何我不与故人同归去?因为淮上风景秀美的秋山。

  赏析: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喜遇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

  他和这位老袜让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

  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

3、赠范晔诗

陆凯〔南北朝〕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译文: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赏析:陆凯这首诗不过二十个字,却包含无限的诗趣和感情。当陆凯怀念范晔的时候,为了表达高洁与纯挚的感情,特地折取一枝梅花,托传递书物的信使带给范晔。

4、乡思

李觏〔宋代〕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神好戚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本来就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那重重暮云还来把青山密遮。

  赏析: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5、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宋代〕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

  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能力训练#导语】在诗词中,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下面是分享的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蝶恋花·春景

  苏轼〔宋代〕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型腊败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本词是伤春之作。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卜颤动人。

  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

  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

  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

  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

  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

  “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绿水人家绕”一句中的“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

  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

  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

    “柳绵”,即柳絮。

  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

  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

  “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

  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

  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

  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

  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

  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

  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

  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

  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

  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

  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局友,作者留下了空白。

  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有一种冷落寂寞之感。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

  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

  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墙院里女子的笑声渐渐地消失了,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

  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

  男子多情,女子无情。

  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

  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人回味、想象。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

  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

  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

  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

  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

【篇二】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虞美人·听雨

  蒋捷〔宋代〕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

    历代诗人的笔下,绵绵不断的细雨总是和“愁思”难解难分的,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但是在蒋捷词里,同是“听雨”,却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第一幅画面:“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它展现的虽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

  “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出现,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

  少年时候醉生梦死,一掷千金,在灯红酒绿中轻歌曼舞,沉酣在自己的人生中。

  一个“昏”字,把那种“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的奢靡生活表现出来。

  这时听雨是在歌楼上,他听的雨就增加了歌楼、红烛和罗帐的意味。

  尽管这属于纸醉金迷的逐笑生涯,毕竟与忧愁悲苦无缘,而作者着力渲染的只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

  这样的阶段在词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恒而短暂的。

  以这样一个欢快的青春图,反衬后面的处境的凄凉。

    第二幅画面:“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大辽阔、风急云低的江秋雨图,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

  这里的“客舟”不是《枫桥夜泊》中的客船,也不是“惊起一滩鸥鹭”里的游船,而是孤独的天涯羁旅,孤独、忧愁、怀旧时时涌在心头。

  这时的雨伴随着断雁的叫声。

  这一个“断”字,联系了诸多意境,同断肠联系在一起,同亲情的斩断联系在一起,有一种人生难言的孤独和悔恨。

  “客舟”及其四周点缀的“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瑟意象,映现出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尔奔曲走,四方漂流。

  一腔旅恨、万种离愁都已包孕在他所展示的这幅江雨图中。

    “而今听雨”的画面,是一幅显示他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

  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

  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

  江山己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

  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

  “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感伤,不尽悲慨。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控制能力。

    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

  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

  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

  “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

  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

  虽“一任点滴到天明”,却也同时难掩听雨人心中的不平静。

  身在僧庐,也无法真正与世隔绝,也不能真正忘怀人生。

    方位名词的巧妙运用,是这首词的一大特点。

  “少年听雨歌楼上”,追欢逐乐,无虑,正是作者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因而一个“上”字,正好暗合作者这样一种生活情境。

  “壮年听雨客舟中”,这时期的作者,进士及第不久,南宋灭亡,他不肯仕元,开始了漂泊生涯。

  “软语灯边、笑涡红透”的家庭生活既已失去,离乱生活,使他惟有感时伤怀,于客舟中听潇潇冷雨,吹瑟瑟西风,看辽阔的江面堆满铅灰色的云,失群孤雁传来凄厉的哀鸣,心境一何愁苦悲凉!但这时的处境与暮年相比,还未到达极端孤寂的境地,因而用一“中”字,倒也贴切。

  “而今听雨僧庐下”,已是白发老者的他,已经尝遍了悲欢离合的滋味,大半生坎坷遭遇的折磨,几乎使他到了麻木的地步,悲欢离合,已经无法掀动他感情的涟漪,因而他能够听任檐前冷雨一直滴到天明。

  作者真的已经麻木不仁、万念俱灰了吗?如果四大皆空,又为什么彻夜难眠呢?可见作者的忧愁痛苦不仅没有得到解脱,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

  这另一种形式的愁苦,是情感的内敛与深化。

  这时一个“下”字,自然与作者风烛残年的境遇高度一致。

  三个方位名词,也许并非刻意安排,但作者一生的际遇,确实能从这三个方位名词上看出端倪,不是吗?。

    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篇三】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入若耶溪

  王籍〔南北朝〕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鉴赏

    《入若耶溪》是南朝梁王籍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蕴含长久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

  诗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

  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

  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诗的开头两句就缴足题面。

  诗人乘坐一条大船,驶向若耶溪上游,这就是题中的“入”。

  船不是快速行进,而是任意漂荡,可见诗人此行在于游赏自然。

  “泛泛”两字,除了写出水域宽阔,还表达了诗人的游兴。

  一个“何”字,入若耶溪的喜悦之情略略透出。

  一入若耶溪,马上发现这里的水特别清澈,抬头望天,天空高朗,白云悠悠;低头看水,水映朗空,也是一派悠悠;于是着一“共”字,将本来了然无涉的朗空和清水置于自然的和谐之中。

    前两句叙写中带有交代性质,接下去四句便具体描写若耶溪的美景了。

  “阴霞”、“远岫”、“阳景”“回流”,诗人观察很细,落笔非常客观。

  船是向上*进的,溪是由南而北流向的,因此,除了题目中用“入”表明外,诗中还用“阴霞”、“回流”作照应。

  远处写山,近处写水,山水相映,境界奇美。

  但诗人不满足于此,他以云霞衬群山,以日影照清水,使境界富有了层次感和色彩感。

  不仅如此,诗人又将静景化动景,一个“生”字,不仅突出云霞的动态美,而且赋予云霞以情趣;一个“逐”字,人的行为赋予日影,仿佛日影像诗人一样正在追逐着回流,想跟艅艎一起行进,到上游去探个美的究竟。

  如果说“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从视角落笔,那么“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便是从听觉落笔了。

  这两句被称为“文外独绝”。

  它的“独绝”可从下列五个方面来阐明:

    第一,前面写到岫,是远景,写到影,是近景,这里再补写山林,如此写若耶溪,就不是纵向的,而照顾到两旁,就是说,不只是线,还考虑到面。

    第二,诗人写山林,在于写出若耶溪的幽静。

  这样幽静的环境,与“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和谐统一,是开头“泛泛”、“悠悠”情趣的写实。

  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境界,为最后两句的抒情张本。

    第三,写山林的幽静,不是以静写静,而是以动写静。有了知了的鸣叫,山鸟的啼鸣,诗人才感到更加幽静,诚如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的“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

    第四,诗人的情趣在幽静,因此,笔下不是死寂、沉寂、寂静,而是处于清静的状态,并且给人以幽雅的感觉,这是依然充满生命活力的所在。

  写蝉,写鸟,而且蝉在噪,鸟在鸣,目的就在于此。

  后来王安石在《钟山绝句》之一中作了另一番描写:“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就没有幽静的感觉,不能说不是模仿的失败。

    第五,这两句出以工整的对句形式,读起来有一种整齐美。

    最后两句抒情。

  诗人说,若耶溪这样幽静的境界,激起我回乡隐居的情思,使我为长期在外做官感到伤悲。

  “此地”一顿,将上述描写和感情作一汇总,转入对今后生活的打算,自然贴切,“动”字下得传神,这是其一。

  景色宜人,却使诗人引出悲绪,实际上这是从反面着笔,说明若耶溪美景给人以喜情,只是没有点明“喜”字罢了,这是其二。

  诗人游若耶溪的目的在赏心悦目,孰料游完却激起归隐若耶溪的念头,说明诗人长年在外做官并不得意,故“游”前着一“倦”字,这是其三。

  这样的收结,也明白地告诉读者,王籍是会稽郡人。

    此诗之后,描写若耶溪的诗作不断涌现,而且或多或少受了它的影响。

  如崔颢《入若耶溪》:“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挠向馀景。

  ”孟浩然《耶溪泛舟》:“落景余清辉,轻挠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

【篇四】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越人歌

  佚名〔先秦〕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赏析

    据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

  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

  原文汉字注音为“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

  译文为“今夕何夕兮,搴州中流。

  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鄂君子皙在听完译文后万分感动,与越人缠绵一夜,“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歌中唱出了越人对子皙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歌词声义双关,委婉动听。

  是我国最早的译诗,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

  它对楚辞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其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一句最为经典,后来楚辞中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被认为是借鉴了其“兴”的修辞手法。

    起首两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洲”,当从《北堂书钞》卷一O六引作“舟”。

  “搴洲中流”即在河中荡舟之意。

  这是记事,记叙了这天晚上荡舟河中,又有幸能与王子同舟这样一件事。

  在这里,诗人用了十分情感化的“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的句式。

  “今夕”、“今日”本来已经是很明确的时间概念,还要重复追问“今夕何夕”、“今日何日”,这表明诗人内心的激动无比,意绪已不复平静有序而变得紊乱无序,难以控抑。

  这种句式及其变化以后常为诗人所取用,的如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末两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进入诗的中间两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显地由相对平易转为比较艰涩了。

  这是诗人在非常感情化的叙事完毕之后转入了理性地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是说我十分惭愧承蒙王子您的错爱,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绪荡漾。

    最后两句是诗人在非常情感化的叙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后的情感抒发,此时的诗人已经将激动紊乱的意绪梳平,因此这种情感抒发十分艺术化,用字平易而意蕴深长,余韵袅袅。

  “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悦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

  在自然界,山上有树树上有枝,顺理成章;但在人间社会,自己对别人的感情深浅归根到底却只有自己知道,许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对别人的感情难以完全表达,因此越人唱出了这样的歌词。

  而借“枝”与“知”的谐音双关关系做文章的比兴手法,也是《诗经》所惯用的。

  这种谐音双关对后代的诗歌如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等恐怕不无影响。

  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二句,与《九歌·湘夫人》中“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二句相仿佛,也可见出此楚译《越人歌》深受楚声的影响。

  虽然今人所读到的《越人歌》是翻译作品,但仍可这样说:《越人歌》的艺术成就表明,两千多年前,古越族的文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篇五】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破阵子·春景

  晏殊〔宋代〕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赏析

    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词的上片写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

  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基础。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春水池塘,点缀那末三四点青苔,密林深处,不时传来莺儿的歌唱。

  “日长”,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

  柳絮在空中飞舞,显示出晴和的景象。

  “碧苔”、“黄鹂”、“飞絮”,看来似乎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一轴初夏风光小幅,特别惹人喜爱。

    清明时节后,天气渐渐转暖,海棠梨花刚刚开败,柳絮又开始飞花。

  春社将近,已见早燕归来。

  园子里有个小小的池塘,池边点缀着几点青苔,在茂密的枝叶深处,时时传来黄鹂清脆的啼叫。

    下片写人。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趁着这春暮夏初的季节,少女们停了针线,来到这大自然的怀抱里。

  这时,东边邻居的女伴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她们正好在那条桑田小路上相逢了。

  “巧笑”二字,捕捉到了“东邻女伴”用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态的描写,由内心到外表塑造了东邻女这一形象。

  内心真情流露的一刹那,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读时,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少女们相逢的时候,兴高采烈,欢欢喜喜的,随着,一块儿玩着那斗草的游戏。

  词中主人公胜利了。

  这位天真的少女充满着青春的欢乐。

  她忽然想起昨天夜里做的那个好梦,认为那原来是“斗草赢”的兆头,脸上又飞起了笑容。

  词中没有正面来描写斗草的活动,只用一笔点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这位少女不仅聪明,富于想象,而且心灵是那样纯洁无瑕。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

  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日也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以为它常是春社来,秋社去。

  词人所说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

  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

  闺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谓“问知社日停针线”,连女红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唤妹,门外游玩。

  词篇开头一句,其精神全在于此。

  “笑从双脸生”五字,再难另找一句更好的写少女笑吟吟的句子来替换。

  何谓双脸?盖脸本从眼际得义,而非后人混指“嘴巴”也。

  故此词,美在情景,其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无伦,而别无奇特可寻之迹;迨至末句,收足全篇,神理尽出,天时人事,物态心情,全归于此。

初中经典古诗赏析三首

  【#能力训练#导语】古诗词以其最浓缩的情感、最醉人的意境在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欣赏前人留给我们的诗词瑰宝,是一种文学熏陶。

  下面是分享的初中经典古诗赏析三首。

  欢迎阅读参考!。

初中经典古诗赏析【篇一】

  《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表现出作者面对萧瑟秋风,仍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厅消含操的壮志情怀。

  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桥樱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

  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扮笑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初中经典古诗赏析【篇二】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

  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

  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

  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

  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

  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

  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

  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

  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

  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

  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

  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

  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

  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

  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

  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

  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

  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

  “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

  “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初中经典古诗赏析【篇三】

  《秋词·其一》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

    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常调,另辟蹊径,它以其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这是其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优美古诗词鉴赏20首有哪些?

一、《枫桥夜泊》

1、作者:唐代张继

2、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翻译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4、赏析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源贺统起。

  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

  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二、《离思》

1、作者:唐代元稹

2、原文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首袜。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3、翻译

  爱在早晨的镜子里欣赏残妆,钗环插满在发丝丛中。

  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照在抹了胭脂的脸颊上,仿佛一朵红花苏醒绽放又仿佛要化开了一般。

4、赏析

  本诗是回忆情人晓镜中残妆慵懒的可人情态。诗人同韦丛结婚,二人恩爱无比,这首诗是“思”情人一夜恩爱晓起后残妆慵懒的动人情态。

  诗人不直接去抒写,而是“自爱残妆晓镜中”的情人,残妆晓镜中的她,钗环参差不齐,绿色丝缕丛杂不整。

  很快日出东方映照面颊红如一朵胭脂,脸庞肌肤红润柔腻好像要立即融化消溶一样,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明丽动人娇媚的风姿。

三、《咏柳》

1、作者:唐代贺知章

2、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者裂激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翻译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4、赏析

  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经典初中古诗词赏析大全

  【#能力训练#导语】古诗词以其最浓缩的情感、最醉人的意境在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欣赏前人留给我们的诗词瑰宝,是一种文学熏陶。

  下面是分享的经典初中古诗词赏析大全。

  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经典初中古诗词赏析

  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代〕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赏析

    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

  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前两句是说,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秋高气爽,月色特别明亮。

  以“秋”字又亩斗誉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空灵入妙。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后两句是说,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

  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

  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

  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容易受到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是超越时空。

  但这首诗在迅段时间和空间跨度上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五个地名,共计十二个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人们不但不感到重复,而且认为是绝唱,其原因就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江行的经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它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有变化。

  “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所以读起来就觉得不着痕迹,自然入妙。

【篇二】经典初中古诗词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代〕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赏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

  杜甫因才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销册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

  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

  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已郁积的无限沧桑之感。

  这首诗跨越了几十年的时代苍桑,社会变迁,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世道衰落的感慨。

  全诗情韵深厚,内蕴丰富,举重若轻,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情感却很重。

  “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范,封岐王,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崔九”,名涤,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经常出入皇宫,是唐玄宗的宠臣,曾任秘书监。

  他在同族弟兄辈中排行第九,故称崔九。

  “岐王宅”、“崔九堂”,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开元鼎盛时期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昔日的美好回忆。

  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很寻常的,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却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境了。

  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中,好像是要拉长回味的时间似的。

  这里蕴含的天上人间之感,需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昔日不再,梦一样的回忆,改变不了眼前的无奈。

  后两句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

  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

  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

  “落花时节”,既是即景书事,也是有意无意之间的寄兴。

  熟悉时代和杜甫身世的读者,定会从中联想起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和诗人的衰病漂泊,而丝毫不觉得诗人在刻意设喻。

  因而,这种写法显得浑成无迹。

  “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却表现出了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

  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

  正如同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可以想象出极广阔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又像小说里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一样。

  这首诗的成功创作表明: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可以具有很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篇三】经典初中古诗词赏析

  秋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唐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

    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常调,另辟蹊径,它以其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这是其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篇四】经典初中古诗词赏析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唐代〕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一作:回乐峰)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

  这首诗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

  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

  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

  “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

  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

  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

  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则正面写情。

  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

  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

  “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

  “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

  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

  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

  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

  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

  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

  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提到李益,有“边月空悲芦管秋”句,即指此诗。

  可见此诗在当时已传诵很广。

  《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

  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的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篇五】经典初中古诗词赏析

  黄鹤楼

  崔颢〔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

  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

  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

  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

  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

  “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

  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

  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

  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

  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

  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

  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

  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

  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

  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

  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

  ”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

  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

  ”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

  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

  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

  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后来李白登楼时,也诗兴大发,当他在楼中发现崔颢一诗,连称“绝妙、绝妙!”相传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便搁笔不写了。

  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

  ”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

  ”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

  后人乃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李白搁笔亭,以志其事。

  重檐复道,成为燕游之所。

  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山川人文,相互倚重,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经典的山水古诗词赏析

  【#诗词鉴赏#导语】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

  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

  下面就和一起来欣赏下经典的山水古诗词,欢迎阅读!。

经典的山水古诗词篇一

  《鸟鸣涧》

  作者: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

    这首诗写春山之静。

  “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了。

  为什么呢?是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

  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托出春涧的幽静。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

  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

  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

  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

  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

  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

  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

  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

  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

  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写空灵闲静的环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细细地啼听花落鸟鸣的天籁,他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

  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

  月出无声,而山鸟惊飞,这是动静相衬的艺术佳境。

  《而庵说唐诗》:"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

  "《唐诗笺注》:"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

  "《诗法易简录》:"鸟鸣,动机也;涧,狭境也。

  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愈显者,流露于笔墨之外。

  一片化机,非复人力可到。

  "。

    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

  首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便以声写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

  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正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挚着迷恋,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的境界。

  当时的背景是“深夜”,诗人显然无法看到雹模桂花飘落的景致,但因为“夜静”,更因为观风景的人“心静”,所以他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

  而我们在诵读的同时也似乎进入了“香林花雨”的胜景。

  此处的“春山”还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见白天搭告的喧闹的画面:春和日丽、鸟语花香、欢声笑语。

  而此时,夜深人静,游人离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其实“空”的还有诗人作为禅者的心境。

  唯其心境洒脱,才能捕捉到到别人无法感受的情景。

    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知肆明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经典的山水古诗词篇二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

  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

  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

  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

  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

  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经典的山水古诗词篇三

  《清平乐题上卢桥》

  作者:辛弃疾

    清溪奔快。

  不管青山碍。

  千里盘盘平世界。

  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

  市朝往往耕桑。

  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注释】

    ①此闲居带湖之作。

  上卢桥:在上饶境内。

  上片咏景抒情,下片兴叹说理;景、情、理三者有机统一。

  山抱水绕,居然有十里坦途;层嶂叠岭,清泉飞流却穿越无阻;奇壮秀美,动静交错,勃然生气。

  下片即景遐想,由惊叹眼前的山川,而转向对自然和人世变幻的思索:古往今来,高陵深谷,市朝耕桑,无不发展变迁,相互转化。

  由自然兴废而历代王朝兴废,自在不言中。

    ②碍:拦阻。按:稼轩《菩萨蛮》写郁孤台下清江水,亦有“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之句。

    ③盘盘:曲折回旋貌。

  更着:更有。

  溪山襟带:以山为襟,以溪为带,形容山水萦绕若衣服之襟带。

    ④“古今”两句:沧海桑田,世事变化莫测。

  陵谷:指山陵变为深谷,深谷化作山陵。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市朝耕桑:繁华的都市化为耕作的田野。

    ⑤“此地”两句:作为今天的形胜之地,想来也曾经历过小小的兴衰变化。形胜:兼指形势险要和景色优美。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