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亮的发表论文是否对科学界带来了重大突破?

作者:何歌珧时间:2023-07-23 12:25:03

导读:" 侯亮的发表论文是否对科学界带来了重大突破?1.引言-近日,著名科学家侯亮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篇论文声称在某个特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引发了科学界的热议。然而,这一说法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质疑侯亮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是否真正具有革命性的意义。2.论"

侯亮的发表论文是否对科学界带来了重大突破?

1.引言

  -近日,著名科学家侯亮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篇论文声称在某个特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引发了科学界的热议。

  然而,这一说法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质疑侯亮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是否真正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2.论文的内容和方法

  -侯亮的论文主要涉及XXXX领域,通过XXXX方法进行研究。

  他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模型的有效性。

  论文中的实验数据显示出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结果,这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

3.科学界的反应

  -论文发表后,科学界对于侯亮的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一些科学家对侯亮的研究结果表示怀疑,认为他的实验方法可能存在问题,或者实验结果不够可靠。

  然而,也有一部分科学家对侯亮的研究给予了肯定,认为他的工作为该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突破。

4.论文的意义与影响

  -如果侯亮的研究成果被证实具有重大突破性意义,那么它将为该领域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新的理论模型和实验结果可能会影响传统观点,并引发更多科学家的兴趣和研究。

  此外,这一突破也将对相关技术和应用产生深远影响,可能带来创新和进步。

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针对侯亮的研究结果,科学界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和深入研究。

  其他科学家可以复现侯亮的实验,或者采用其他方法来验证他的理论模型。

  同时,也有必要开展更多的相关研究,以完善和扩展侯亮的研究成果,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6.结论

  -侯亮的发表论文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他的研究是否带来了重大突破,但这一论文无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将能够更好地评估和理解侯亮的研究成果的实际意义。

目前在世的“伟大”科学家有哪些?

  正所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科学与艺术和娱乐不同,科学家们往往死后学术成果才被世人认可。并非是人们不识真英雄,只不过科学的属性,注定了从成果问世到产生广泛影响力,这一时间差一般要经历50--100年!

那么,目前在世的,可能在未来某一个时间点大放异彩的科学家有哪些呢?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近年来在各学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们!看看有没有你熟悉的??

1、马德西纳

  可能他的名声不如马天宇那样家喻户晓,但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他绝对算得上是大神级的科学家。他提出的弦论全息原理引发了高能物理学的一次革命,同时,他打开了凝聚态理论的新窗口,被誉为高能物理学的一颗“超新星”!

2、艾伦古思

  关于宇宙起源的科学一直是无数科学家不懈的追求,最常颤闭见的说法是宇宙大爆炸理论,而艾伦古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岁罩暴胀宇宙论思想,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起源和大规模宇宙结构的认识,在天文界独树一帜。

3、史蒂芬霍金

  霍金绝对是人类的一大奇迹,遭受神经肌肉萎缩折磨的茄雀裂他凭借超人的意志力,在黑洞和时空本质上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以此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他还预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将变成“火球”。

4、CraigVenter

  他甚至连一个中文名字都没有,但他的研究成果绝对是颠覆了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人类基因组计划如期完成,而新的合成基因和人工构建的细胞研究,或许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永生”的美好愿望!

5、安德鲁怀尔斯

  人类近三百年一直被一个数学难题困扰,那就是“费马数学猜想”,即“当整数n>2时,关于x,y,z的不定方程x^n y^n=z^n无正整数解。”安德鲁怀尔斯凭借超凡的数学天赋,成功地攻克了这个难题,再次证实了人类创造性的洞察力!

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人类不断发展的认知史,从巫术、宗教到哲学、科学,人类的主流认知体系实现了从模糊化、随机化到固定化、系统化的转变,感谢我们身处这个创新的、互联网大时代,科学不一定会寂寞,这是科学之幸,更是人类之幸!

近代科学革命的终点

  自然科学发展史是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依据历史事实,通过对科学发展历史过程的分析来总结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并揭示其规律。

  在漫长的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近代曾出现了三次严重的危机,并由此也带来了三次重大的突破,从而推动自然科学向前进一步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

  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

  在西方,通过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喜帕恰斯、托勒密等人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最具理论色彩,又是提出理论模型最多的一门学科。

  同时,天文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种田靠天、畜牧靠天、航海靠天、观测时间也靠天,这就必然会有力推动天文学的发展。

  然而,天文学在当时又是一门十分敏感的学科。

  在天文学领域,两种宇宙观,新旧思想的斗争十分激烈。

  特别是到了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还别有用心地为托勒密的地心说披上了一层神密的面纱。

  硬燃郑说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证明了上帝的智慧,上帝把人派到地上来统治万物,就一定让人类的住所??地球处于宇宙中心。

  这种荒唐说法被当作权威加以崇信之后,托勒密的学说就成为不可怀疑的结果而严重阻碍着天文科学的进步。

  然而,地心说基础上产生的儒略历在325年被确定为基督教的历法后,它的微小误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同观测资料大相径庭。

  葡萄牙一位亲王的船长曾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事都和他说的相反。

  ”托勒密体系的错误日益暴露,人们急需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当时,文艺复兴正蓬勃开展,它不仅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适应时代要求,他从1506年开始,在弗洛恩堡一所教堂的阁楼上对天象仔细观察了30年,从而创立了一种天文学的新理论--日心说。

  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

  日心说的提出恢复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来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是天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敏行程碑。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辉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但从宏观上看,科学发展是落在生产技术的后面。

  例如,钟表在实践中已广泛应用,但人们并不懂得由哪些因素决定着钟表运动的周期;在战争发射了无数的子弹和炮弹,却搞不清怎样才能把弹道计算出来,命中率如何提高。

  从微观上看,古典力学的发展比较完善。

  在天体力学中,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椭圆定律、面积定律、周期定律);1632年,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论述了牛顿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这些定律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把天上的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之中。

  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但这一时期其他学科还很落后,主要是在收集材料,积累经验,进行分门别类的初步整理。

  例如,18世纪,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就曾致力于对植物的分类,他写了《自然系统》一书,使杂乱无章的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形成了完整的系统。

  在化学领域,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皮拿颂他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

  德国科学家斯塔尔提提出燃素说来解释化学反应,燃素说作为化学的理论成果统治了化学界近100年。

  科学的发展不是凭空进行,而是必须以已有的科学成果为发展的起点。

  当时已有的天文学数学知识为力学的发展创造了前提,而力学发展较完善的状况又促成了哲学史上机械自然观的形成。

  因为,从人的认识规律来看,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认识简单事物进而深化认识复杂事物的,认识机械运动是科学认识的第一任务。

  在科学认识第一阶段,暂时把事物看成彼此无关的固定不变的东西进行研究是可以理解的,一旦科学家们把一切高级复杂运动都简单类比为机械运动,并且把力学中的外力照搬过来,就变成了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机械外因论。

  他们认为,自然界绝对不变,自然界只是在空间上扩张,展现其多样性,而在时间上没有变化,没有发展的历史。

  不变的行星一定始终不变地绕着不变的太阳运行,由于它不承认物质的发展,不能回答自然界的一切从何而来,最后只能搬用神的创造力来解释,自然科学又回到了神学之中。

  1755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出版了《宇宙发展史概论》,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星云假说。

  康德的星云假说能较好解释太阳系的某些现象。

  他认为,太阳系以及一切恒星都是由原始星云在引力和斥力的作用下逐渐聚集而成的。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有生有死,而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恩格斯1875年为《自然辩证法》写的一篇导言中,给予康德的星云假说极高的评价。

  说它“包含着一切继续前进的起点。

  ”因为既然地球是随着太阳系的形成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那么,地球上的万物山川、动物和植物,自然也有它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如果立即沿着这个方向坚决地继续研究下去,那么,自然科学现在就会进步得多。

  ”康德的星云假说有力冲击了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是继哥白尼天文学革命后的又一次科学革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这也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不过,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许多技术发明大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总之,在18世纪中叶以前,自然科学研究主要是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经验方法达到记录、分类,积累现象知识的目的。

  在18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启蒙运动的发展,“自然科学便走进了理论的领域而在这里经验的方法就不中用了,在这里只有理性思维才能有所帮助。

  ”理性思维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建立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提出科学假说,进而建立理论或理论体系。

  19世纪道尔顿的原子论,阿佛加德罗的分子学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以及康德的星云假说开始都是以假说形式出现的。

  不过,康德的星云假说一开始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19世纪,由于自然科学不断揭示出自然过程的辨证性质,才最终在哲学领域敲响了形而上学的丧钟。

  19世纪是科学时代的开始。

  在天文学领域,科学家们开始论及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

  在地质学领域,英国的地质学家赖尔提出地质渐变理论。

  在生物学领域,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相继被发现。

  在化学领域,原子-分子论被科学肯定;拉瓦锡推翻了燃素说,并成为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人;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律的图表和《元素属性和原子量的关系》的论文。

  在文中,门捷列夫预言了十一种未知元素的存在,并在以后被一一证实。

  十九世纪最重大的科学成就是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在19世纪之前,人们基本上认为电与磁是两种不同现象,但人们也发现两者之间可能会存在某种联系,因为水手们不止一次看到,打雷时罗盘上的磁针会发生偏转。

  1820年7月,丹麦教授奥斯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与磁的相互作用,他指出磁针的指向同电流的方向有关。

  这说明自然界除了沿物体中心线起作用的力以外,还存在着旋转力,而这种旋转力是牛顿力学所无法解释的,这样,一门新学科??电磁学诞生了。

  奥斯特的发现震动了物理学界,科学家们纷纷做各种实验,力求搞清电与磁的关系。

  法国的安培提出了电动力学理论。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ɡ?苡?831年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1845年他还发现了“磁光效应”,播下了电、磁、光统一理论的种子。

  但法拉弟的学说都是用直观的形式表达的,缺少精确的数学语言。

  后来,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克服了这一缺点,他于1865年根据库仑定律、安培力公式、电磁感应定律等经验规律,运用矢量分析的数学手段,提出了真空中的电磁场方程。

  以后,麦克斯韦又推导出电磁场的波动方程,还从波动方程中推论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刚好等于光速,并预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这就把电、磁、光统一起来了,这是继牛顿力学以后又一次对自然规律的理论性概括和综合。

  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证实了麦克斯韦电磁波的存在。

  利用赫兹的发现,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俄国的波波夫先后分别实现了无线电的传播和接受,使有线电报逐渐发展成为无线电通讯。

  所有这些电器设备都需要大量的电,这远远不是微弱的电池所能提供的。

  1866年,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问世使电流强度大大提高。

  70年代,欧洲开始进入电力时代。

  80年代还建成了中心发电站,并解决了远距离输电问题。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继蒸汽机之后近代史上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电磁学的发展为这次科技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现被迅速应用于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蓬勃兴起。

  19世纪,自然科学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物理学中一切基本问题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都已基本上得到解决,科学家们给牛顿力学本来解释不了的电磁现象虚构了一个物质承担者--以太。

  把电磁现象归结为以太的机械运动,他们认为整个物理世界都可以归结为绝对不可分的原子和绝对禁止的以太这两种物质始原。

  正当古典物理学达到顶峰,人们陶醉于“尽善尽美”的境界时,却出人意料发生了一系列震惊整个物理学界的重大事件。

  首先是迈克耳逊和莫雷为了寻找地球相对于绝对静止的以太运动进行了著名的以太漂移实验,但实验结果却同古典理论的预测相反;在对比热和热辐射的研究中又出现了“紫外灾难”等古典理论不可克服的矛盾。

  古典物理学再次受到严重的挑战,第三次面临重大的危机。

  十九世纪未,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能穿透金属板使底片感光的X射线。

  不久,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现象。

  居里夫妇受贝克勒尔启发,发现了钋、镭的放射性,并在艰苦的条件下提炼出辐射强度比铀强200万倍的镭元素。

  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电子和元素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使人们的认识得以深入到原子的内部,这就为量子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量子论是反映微观粒子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与此同时,在对电磁效应和时空关系的研究中相对论产生了。

  相对论将力学和电磁学理论以及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联系了起来。

  这是继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电磁学以后的又一次物理学史上的大综合。

  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促成20世纪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理论基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科技发展史上一项划时代的成就。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技术发明大都是延长人的四肢与感官功能,解放人的体力,而电子计算机却是延长了人的脑的功能。

  它开始替代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在一定程度上物化并放大了人类的智力,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现在更是广泛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当今时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群体化、社会化、高速化的趋势和特征异常明显,我们随时可能面临新的危机,新的挑战,只要我们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科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具体详细情况如何?

  2月27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1.实现星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

  “墨子号”梁颤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发射升空,2017年1月18日完成在轨测试,正式交付开展科学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和彭承志研究组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组等,创新性地突破了包括天地双向高精度光跟瞄、空间高亮度量子纠缠源、抗强度涨落诱骗态量子光源以及空间长寿命低噪声单光子探测等多项国际领先的关键技术,利用“墨子号”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空间尺度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密钥分发速率比地面同距离光纤量子通信水平提高了20个数量级,为构建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和空间尺度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前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相关研究进展分别发表在2017年6月16日《科学》[Science,356(6343):1140—1144]和2017年9月7日《自然》[Nature,549(7670):43—47]和[Nature,549(7670):70—73]上。

  研究成果一经发表,随即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入选了Nature杂志点评的和美国著名科学媒体ScienceNews评选的“2017年度重大科学事件”。

  “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教授也入选了Nature杂志评选的“2017年度改变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被称之为“让量子通信驰骋于天地之间的物理学家”。

2.将病毒直接转化为活疫苗及治疗性药物

  流感、艾滋病和埃博拉出血热等烈性传染病时刻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稳定,其幕后“黑手”是乎渣升结构和功能多样且快速变异的病毒,而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

  北京大学药学院周德敏、张礼和研究组以流感病毒为模型,在保留病毒完整结构和感染力的情况下,仅突变病毒基因的一个三联遗传密码为终止密码,流感病毒就由致病性传染源变为预防性疫苗,再突变多个三联码为终止密码,病毒就变为治疗性药物。

  此类疫苗的特点是保留了野生型病毒的全部抗原、感染活力和相同的感染途径,可以诱发人体产生强而广的体液免疫、鼻腔黏膜免疫以及T-细胞活化免疫应答,但感染人体后复制能力缺失。

  这种复制缺陷的活病毒疫苗在老鼠、雪貂和天竺鼠模型中得到验证,达到广谱、持久和高效的效果。

  该方法颠覆了传统灭活/减毒疫苗的理念,前者需改变病毒抗原结构岁老去除其毒性,只能部分激发人体免疫力,所以需要多次接种。

  后者需要复杂的工艺处理方能保留病毒的完整结构,但仍具有弱的复制能力和潜在的致病性,安全隐患大。

  该方法将是研发活病毒疫苗的一种通用方法,并可针对几乎所有病毒。

  相关研究进展发表在2016年12月2日《科学》[Science,354(6316):1170—1173]上。

  该研究进展是我国长期支持基础研究、并鼓励基础研究进行临床转化的典型范例。

  Science杂志评述该进展为病毒疫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Nature杂志称其为“驯服病毒的新方法”。

3.首次探测到双粲重子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于2017年7月6日宣布,来自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底夸克探测器(LHCb)国际合作组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双粲重子的新粒子,该粒子带有两个单位电荷,质量约3621兆电子伏特,几乎是质子质量的4倍。

  与质子和中子类似,新发现的双粲重子由三个夸克组成,但其夸克组分不同: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而双粲重子则由两个较重的粲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

  理论预期双粲重子的内部结构迥异于之前发现的粒子,对其性质的研究将有助于人类深入理解物质的构成和强相互作用力的本质。

  相关研究进展发表在2017年9月11日《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ReviewLetters,119,112001]上。

  底夸克探测器国际合作组由来自16个国家的超过1000名科学家组成,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武汉大学是合作组的成员单位。

  由清华大学高原宁领导的中国研究团队通过与国内理论家密切合作,主导了此次双粲重子发现的物理分析工作,对该粒子的发现做出了关键性贡献。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对双粲重子的发现作了专门的新闻发布,受到全球媒体的竞相报道。

  审稿人评价:“该论文给出了期待已久的重要结果——首次观测到双粲重子。

  ”美国《物理》杂志同时以“倍加迷人的粒子”为题进行了专论报道,认为该发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检验量子色动力学的独特体系”。

4.实验发现三重简并费米子

  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可分为玻色子和费米子。

  现有的理论认为宇宙中只可能存在三种类型的费米子,即狄拉克费米子、外尔费米子和马约拉纳费米子,其中狄拉克费米子具有四重简并,外尔费米子和马约拉纳费米子具有两重简并,而三重简并的费米子在宇宙中是不存在的。

  这三种类型的费米子也能够以准粒子的形式存在于固体材料中,其中狄拉克费米子和外尔费米子的存在已在实验上得到确证,马约拉纳费米子也得到一些实验的支持。

  这些固体材料被通俗地称为“固体宇宙”,与真实的宇宙相对应。

  与时空连续的宇宙空间不同,“固体宇宙”只满足不连续的分立空间对称性,这就可能出现真实宇宙中不存在的新型费米子。

  在“固体宇宙”中寻找新型费米子是近年来凝聚态物理领域一个挑战性的前沿科学问题,也是该领域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丁洪、钱天和石友国研究组与合作者,在上海光源“梦之线”和瑞士光源上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技术,在磷化钼晶体中观测到一类具有三重简并的费米子。

  这是首次实验发现超出传统的狄拉克/外尔/马约拉纳类型的费米子。

  他们的实验发现开辟了探索凝聚态体系中非传统费米子的途径,对促进人们认识量子物态、发现新奇物理现象、开发新型电子器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研究进展发表在2017年6月29日《自然》[Nature,546(7660):627—631]上。

5.实现氢气的低温制备和存储

  氢能被誉为下一代二次清洁能源,但氢气的高效制备以及安全存储和运输一直以来是阻碍氢能源大规模应用的瓶颈。

  由于甲醇可以安全运输,将氢气存储于液体甲醇中,通过水和甲醇低温液相重整反应原位产氢,在释放出甲醇中存储的氢气的同时也活化等摩尔的水而释放出额外的氢气,就成为氢能利用的可行途径。

  这种过程装置简单、耗能低,容易和车载或固定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整合,而释放出的氢气占重比可达18.8%。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研究所温晓东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石川等合作的研究表明,将铂单原子分散在面心立方结构的碳化钼(α-MoC)上制备的催化剂可用于甲醇的液相重整,在较低温度下(150—190摄氏度)能够表现出很高的产氢活性,可达每摩尔铂每小时产氢18,046摩尔。

  这种优越的制氢能力远大于以前报道的低温甲醇重整催化剂(高出近两个数量级),其关键在于α-MoC突出的解离水的能力以及铂和α-MoC协同活化并重整甲醇的能力。

  同时,该研究团队在在水煤气变换产氢过程(CO H2O=CO2 H2)中也突破了低温条件下高反应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发展了基于Au/α-MoC的新一代催化过程。

  相关研究进展分别发表在2017年4月6日《自然》[Nature,544(7648):80—83]和2017年7月28日《科学》[Science,357(6349):389—393]上。

  上述研究进展被多家科学媒体报道并高度评价,美国化学会C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