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有哪些内容?

作者:巴海达时间:2023-07-23 12:43:37

导读:" 中医药学概论是一门介绍中医药学基本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学科。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以下是关于中医药学概论的一些内容:。1.中医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中医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中医药学的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哲学"

  中医药学概论是一门介绍中医药学基本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学科。

  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以下是关于中医药学概论的一些内容:。

  1.中医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中医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中医药学的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医学实践,以及在历史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2.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介绍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脏腑经络理论等。这些理论是中医药学的基础,通过对人体整体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认识,指导中医药的诊断和治疗。

  3.中医诊断学:介绍中医药学中的诊断方法和技术,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等。这些诊断方法是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通过观察、听诊、询问和脉诊等手段,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机体状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4.中药学:介绍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药材的采集和制备等。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药物的认识和运用,调节和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5.中医治疗学:介绍中医药学中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包括针灸、推拿、中药、气功等。中医治疗学是中医药学的实践应用,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6.中医药学的现代发展:介绍中医药学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包括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药学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健康保障。

  7.中医药学的未来发展:介绍中医药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包括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学科交流、中医药的现代化和标准化等。中医药学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科学体系,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通过对中医药学概论的学习,人们可以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体系,提高对中医药学的认识和理解,为中医药学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学在人类健康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中药学的学习内容包括什么?

主要学习内容:

  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英语、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学概论、医学生物学、药理学、无机化学、定量分析、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物的波谱分析、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等。

  中药学专业培养具有中药学与中医学基础知识背景,具备良好人文和自然科学素芦樱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中药研制的基本技能及现代医药学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中药生产陪前丛、管理、销售、和研究开发能力的中药学专门人才。

扩展资料

  中药学专业可以参加的考试有中药学职称考试和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与复方的作用机理研究方向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代实验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中药及复方的疗效进行科学的观察和验证,阐明其作悔返用机理,为研制新药和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打下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药学专业

中医药学概论对今后工作有什么帮助吗

  增加对中药的了解。《中医药学概论》按照内容划分为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和中成激模药学四个部分,其中以中药和中成药为主体,是与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挂钩的,是比较重要的,在郑铅配今后工作喊指中是有帮助的,能够在工作中增加对中药的了解。

光明中医网校教材《中医药学概论》第五章:诊法(三)

    问起病时间与当时发病情况,是指目前疾病。

  因为病人不可能患病后马上就医,同时也不可能始终就诊于一位医生,所以应问起病时病情,了解起病时间。

  病程较长者,即久病,多虚;病程短者,即新病,多实。

  同时可以了解判断病情演变趋势及病证全过程,病情由轻而重,还是由重而轻;病证始终居守一脏一经,还是及于他迅知枝脏他经;温病由卫入气,还是由营转气等。

    通过问现病史,还可以了解病人就医情况。

  如曾诊断为何证,用何药治疗,效果如何,这些情况对目前的辨证施治有借鉴之义。

  因为有些疑难病证,很难一次确诊,如果了解前医辨证施治情况,即可借鉴而少走弯路。

    现在病情,是问诊的重要内容,也是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现据后人修订的张介宾“十问”歌所述及的内容为主,分述如下:

  (一)问寒热

    寒、热是疾病主要证候之一,大多数疾病均有寒热表现,因此是问诊的重要内容。

  寒、热为阴阳盛衰的表现。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盛则寒”。

  寒、包括身寒、手足逆冷,及病人自觉怕冷即恶风恶寒;热、包括身热、手足心热(五心烦热)及病人自觉发热、怕热即恶热。

  寒、热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及寒热并见等。

  同时,寒、热又有内外真假之分(见“八纲辨证”)、以及内伤外感之别。

  1.但寒不热

    但寒不热,指病人只出现身寒,恶风恶寒之证,而无发热恶寒现象,多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证属内伤,或外感伤寒寒邪直中三阴。

  这一类病证的恶寒,可因增加衣被而略有缓解。

  另外,温病汗出之后,而见身凉,脉静(平和)者,为邪气已去,病证向愈之象。

  无论伤寒、温病,大汗出之后,见身凉,手足凉,脉微细欲绝者,为阳气竭绝,病情危笃之象,多属不救。

  2.但热不寒

    但热不寒,是指病人身热恶热而不恶寒;自觉发热;或只见五心烦热等。

  发热原因很多,总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外感发热,一般发病急,热势高,且初起多见发热恶寒之表证,在表邪入里后,即表现为但热不寒;内伤发热,一般发病缓慢,热势不高,且初起无发热恶寒兼见之表证存在。

    壮热:即大热、盛热,手按病人肌肤而有烫手的感觉,且久按热感不减,多兼见口渴面赤气粗等称为壮热。

  外感病壮热,见于伤寒为风寒之邪入里化热,如阳明经证和腑证;见于温病为热邪内传气分、血分等,如风温,热邪犯肺;湿温、暑温邪在气分;及温病热入营血。

  内伤壮热,见于宿食所伤,为夜间热甚。

  壮热之症为里热实证,为正盛邪实,邪正剧争的表现。

    潮热:是发热之微甚作止亩敏均有定时,有如潮水之来猛凳,一日一发,多发于午后。

  若日发二次以上者,即非潮热。

  潮热有外感内伤之分,虚实之别。

  外感为实,内伤多虚。

  外感:伤寒阳明腑实证,为日晡潮热,兼见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手足汗出,舌苔黄燥等燥热内结之证;温病热入营血发热夜甚及温病后期余邪伏于阴分之夜热早凉。

  温病湿温证,为午后潮热(午后热甚),但身热不扬,初按肌肤不觉其热,久按则灼手,是热为湿邪阻遏,难以透达于外所致,多兼见胸闷呃恶,身重便溏,苔腻以及暑热伤气等。

  内伤潮热,多见于气虚、阴虚、虚损证(肝、肺、肾阴虚等)、血虚、血瘀、气郁等。

  内伤潮热,有时有热自骨发之感(骨蒸潮热)。

  内伤以阴虚,气虚为多见。

  阴虚者多伴有五心烦热、盗汗、颧赤、香红少津等;气虚者如脾胃气虚下陷的发热,肾气虚不能引火归元的发热,则潮热见于清晨,伴有自汗,或动则汗出,少气,乏力,面色?白等症状,且遇劳则甚。

  清?张石顽等还指出内伤之痰饮、宿食皆可出现潮热症状。

  内伤潮热,病势缓,热势不甚而病程长。

    发热一症,在外感则多为热高而病程短;在内伤则多为热势不高而病程长,即长期发热,且时发时止。内伤之长期发热多见于前述之阴虚潮热和气虚发热。

    五心发热:指手足心及心胸中烦热。

  见于阴虚劳损者,五心烦热,午后热甚,多伴有盗汗,口咽干燥等;见于血虚者,午后热甚,劳则尤重,多伴有神疲乏力,心悸等;见于温热病失治,余热未清而伏于阴分者,兼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而瘦;见于火郁者,为气机不利,或寒邪束闭,而阳热郁伏所致。

  前者多兼见胸闷不舒,烦躁易怒,口苦等肝郁火热之症;后者见于外感寒邪,不难区别。

  火郁之五心烦热属实证。

  3.恶寒发热

    恶寒(恶风)发热是恶风寒与发热同时兼见。

  多见于外感,为外感表证的特点,是表阳与外邪相争的反映。

  仅就恶寒来说,内伤之恶寒,病势缓而长,得暖则减,且不兼见全身发热(不包括真寒假热);外感之恶寒,病势急,病稳短,得暖不减,重者多伴有寒战,恶寒之后旋即发热。

  外感病包括伤寒与温病,二者初起均有恶寒发热之表证。

  但伤寒表证之恋寒,时间长,恶寒也重,且多无汗;温病系外感温热之邪,其表证恶寒轻而短暂,旋即发热不恶寒而恶热,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口渴自汗等症状。

  伤寒厥阴病的寒热胜负,是邪正斗争孰胜孰负的反映。

  寒多热少为正负邪胜,为病进;热多寒少为正胜邪负,为病退。

  总之,恶寒发热是外感表证的根据。

  若内伤病而见发热恶寒,则或为内伤兼外感,或为阴胜格阳于外而发热,即真寒假热。

  4.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是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即寒去则热来,热去则寒至,作无定时。

  为邪在半表半里之征,为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邪正相持,邪不能入里,正也不能抗邪外出的病理反映。

  寒热往来见于伤寒邪在少阳;温病邪在少阴,或邪伏膜原,如伏暑、暑温、湿温、温疫。

  疟疾也有寒热往来,但休作有时,一日一发,或二、三日一发。

    问汗是问病人有汗无汗,以及汗出时间、汗出多少、汗出部位,及汗出时伴有的症状等。

  汗为阴血津液所化。

  汗出机理有二:一者因为阳热之气有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在阳热亢盛时,即可蒸化阴津外越而为汗,即阴随阳走;一者因卫阳不足,卫外不固,而使阴津外越而为汗,或阴虚不能敛阳,或阴盛格阳,阳气外越,津随阳去为汗。

    人在炎暑之际,皮腠疏松,同时由于阳热亢盛外发;或劳作,阳气受到扰动而外发,均能迫津外泄而汗出;人在寒凉之时,皮腠固闭,阳气内藏,因而无汗,或少汗,均属正常生理状态。

    但在疾病过程中,有汗无汗都是两种不同的病变机制的反映。

  在外感伤寒病中,有汗为表虚(中风),或为正气祛邪外出之象;无汗为表实(伤寒)。

  在温病无汗为温病初起,邪闲卫阳之表实证;温病邪入营血而无汗,是热灼营血,津液不足,不能作汗。

  温病有汗,又有大汗、脱汗、战汗等。

  在内伤杂病,当汗而无汗,见于内燥伤阴,阴津不足之证;有汗,又有自汗(指醒时有汗)、盗汗等不同。

  内伤自汗,多为气虚、阳虚,肌表不固;盗汗多为阴虚内热。

  1.自汗

    自汗,是指不因劳动、天热、厚衣等因素而经常汗自出,称为自汗。

  原则上自汗应包括盗汗、大汗、战汗、头汗、手足汗、半身汗等内伤或外感所引起的汗自出在内。

  就是说,自汗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凡不因劳动、天热、厚衣、热饮食而引起的汗自出,均属自汗。

  但由于盗汗、大汗、战汗、头汗、手足汗、半身汗,各有其特殊的病证涵义,所以临床上一般多单称,而不混称为自汗。

  临床上习称之自汗,多指全身性、汗量不多者而言。

  这里所要讲的自汗,即属于这一方面。

  自汗在外感则见于伤寒病之中风;温病之风温(热)壅肺、暑伤津气、温热郁遏等。

  自汗在内伤则多见于气虚、阳虚之证,为卫阳不固,阴津不能内守而外达。

  气虚自汗,自汗常作,动则益甚,多兼见少气懒言、面色无华、怠惰嗜卧等症状。

  阳虚自汗,多兼见形寒肢冷、腹胀纳呆、便溏,或完谷不化、面色青白等寒象,阳虚自汗,又称为冷汗,多为脾肾阳衰。

  2.盗汗

    盗汗,又称“寝汗”,即睡而汗出,醒来即止。

  盗汗多属阴虚,阴虚则阳亢,阳亢则化热逼津外出而为汗。

  临床上多见于心肾阴虚之证。

  (详见脏腑辨证)。

  3.大汗

    大汗,即大量汗出,多见于外感,并兼见壮热、大渴等症。

  如伤寒之阳明经证及温病热邪入于气分。

  以及外感内伤之大汗出不止,最后导致亡阴亡阳之脱汗,又称绝汗,常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或汗出如油等,为阴阳离决之危证,多属难救。

  4.战汗

    战汗,是战栗之后而汗出。

  战汗,一般只见于外感伤寒与温病之中。

  为邪正剧争,病变发展越势的转折点。

  战汗之后,身凉脉静,诸证悉除,为正气胜邪,邪随汗出,病即先愈;若战汗之后,身寒肢厥,脉微欲绝,神志不清,为正不胜邪、阳气已脱之危重证,亦有战汗之后,身热不除脉仍盛大有力,为正气尚盛,仍可再汗而解。

  5.头汗

    头汗,系指汗出仅限于头面部,而他处无汗。

  头汗一见于温病湿热郁蒸于上,一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多为气虚气不上奉于头,津液不固而汗出头面。

  若重病期间,突然头汗大出,多为虚阳上越欲脱之危象。

  6.半身汗出

    半身汗出,是汗出或身之左侧或身之右侧,或上半身或下半身。

  半身汗出,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出现。

  其病因,或气血亏虚,或痰湿痹阻经络,或营卫不调,导致半身腠理开合失司而为汗出或偏于左、右,或偏于上、下。

  壮年、老年之人汗出偏左或偏右,应防中风。

  7.手足心汗

    手足心汗,汗出少量者,或青少年汗足,无其他伴有症状者,不属病态;但若手足心汗过多,并伴有某些全身症状者,即属病态。临床上手足心汗常见于脾胃湿热、脾胃气虚、脾胃阴虚、心脾血亏等。

    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种病证均可出现疼痛。

  由于产生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因而疼痛的性质、发作的时间、持续的时间,以及疼痛部位等均有差别。

  无论是外感、内伤,跌打堕仆,无论是虚实、寒热,产生疼痛的病机均为脏腑、经络气机不利,即所谓“不通则痛”。

    由于人体的各个部位总是与一定的脏腑经络相联系,所以分辨疼痛的部位,对于了解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就有一定的意义。

  1.头痛

    头痛古有真头痛、脑痛、首风、头风、脑风等名称。

  但真头痛、脑痛,又多指能致人于死命的重危病证,如《灵枢?厥病》说:“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

  《中藏经》说:“病脑痛,其脉缓而大者,死”。

  脑为髓之海,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又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头面。

  因此,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变,都可能反映于头,而引起头痛症状的发生。

  所以,头痛一症涉及的病因、病证也比较广泛,外感、内伤、跌仆打损所发生的各种虚实病变,都会导致气血闭阻郁滞,或气血亏虚,气虚则不能行血,血虚则不能载气,而使气机不畅,产生头痛。

    外感头痛,以风寒、风热、风湿头痛为多见。风寒头痛,则或痛连项背,或有紧束感,恶寒发热,骨节痠痛,口不渴,舌苔薄白等;风热头痛,则头胀而痛,发热重,或微恶风寒,口干口渴,舌苔薄黄等;风湿头痛,头重而痛,首如裹,身热不扬,头昏胸闷,口粘苔腻等。

    内伤头痛:以肝阳(火)头痛、气(阳)虚头痛、血虚(阴虚)头痛为多见。

  肝阳头痛,头晕头胀而痛,烦躁易怒,或口苦咽干耳鸣,或胁胀胁痛等;气虚头痛,头痛绵绵。

  气短乏力,自汗恶风恶寒,食少纳呆,或遇劳则剧;阳虚头痛,头痛绵绵,恶寒,遇冷则剧,肢冷便溏等;血瘀头痛,痛如针刺,痛而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血虚头痛,头痛隐隐,面色无华,口唇淡白,心悸健忘失眠等;阴虚头痛,头空而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等;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而重,胸脘痞闷,呕吐痰涎,肢体困重等。

    在外感,根据头痛部位不同,又在三阳头痛及厥阴头痛之分。太阳头痛,痛在脑后,连及项背;阳明头痛,痛在前额及眉棱骨;少阳头痛,痛在两侧;厥阴头痛,痛在巅顶(在内伤则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皆可有头痛)。

    一般新病头痛,多外感,久病头痛,多内伤;痛无体止多外感,时痛时止多内伤;剧烈头痛多外感,痛势绵绵多内伤。痛在上午多为气虚;痛在下午多为血虚;痛在白昼多为阳虚,痛在夜间多为阴虚。

    又有偏头痛一症,古称偏头风,属头痛之一,但又和一般头痛有别。其头痛偏于一侧(左、右),痛久不愈,反复发作,主要见于肝阳、肝火、瘀血、痰饮等证。

  2.胸痛

    胸部属上焦,为心肺所居之处,所以胸痛常是上焦心肺病变的反映。

  临床上,胸痛往往又与胁痛,背痛并见,但以胸痛为主者,仍以胸痛而论。

  胸痛有时又称心痛,真心痛。

    胸痛可见于心气虚、心阳虚、痰浊阻遏心阳、心血瘀阻、痰热壅肺、肺燥伤阴、痰浊阻肺、风寒袭肺、肺痈等病证。

  一般胸痛而伴有心悸息短、自汗、嗜卧懒言者,多为心气不足,胸痛并连及肩背,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自汗者,为心阳虚;发作时胸痛剧烈,有如针刺,冷汗淋漓,舌质暗红,或有瘀斑,为心血瘀阻;胸痛而咯吐腥臭脓血者,为肺痈;胸痛而咳吐粘稠黄痰或咳吐暗红血痰,为痰热壅肺;胸痛为隐隐作痛,伴有潮热盗汗,痰中带血,或痰少而粘,咽干咽痛,舌质红,为肺阴虚(多伴有肾阴虚);胸痛痞闷,咳痰多而清稀,或痰多而粘稠,气短气喘,不能平卧,为痰浊阻肺;胸痛彻背而伴有心悸胸闷,或有喘息气短,呕吐痰涎,舌苔湿腻,为痰浊阻遏心阳;风寒袭肺,是外感风寒之邪,肺失宜畅,发为咳逆,多为咳痰清白而频,伴有发热恶寒等表证症状。

  风寒装肺之咳嗽胸痛,表现为咳则胸痛,不咳不痛。

  若风寒袭肺,入里化热,则因肺热或痰热壅肺作咳而胸痛,前已述及。

    外感内伤均可导致胸痛,而某些内伤胸痛正是外感之后而形成,即由外感转化为内伤,因此,外感内伤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胁痛

    脉为肝胆二经分布的部位。

  所以,胁痛,多与肝胆二经及其所属脏腑有关。

  如肝气不疏,肝火郁滞,肝胆湿热,血瘀气滞以及悬饮等病变,都可引起胁痛。

    由于足太阴脾与肝经交会于期门穴,与胆经交会于日月穴;同时,脾之大络大包布于胸胁,所以脾脏、脾经病也可出现胁痛胁胀症状。

  4.胃脘痛

    胃脘痛是上腹部至心窝部疼痛,也称胃痛。

  胃脘痛,前人所称心腹痛心痛、心下痛等,多包括胃脘痛在内。

  胃脘痛,常见于肝气(火)犯胃所导致的气滞、血瘀、郁火作痛;脾胃虚寒作痛;饮食积滞作痛,或因外寒犯胃、饮食生冷所致胃寒作痛。

  临床上当从兼症予以辨别。

  5.腹痛

    腹痛是泛指脐部及脐以下腹部作痛。

  根据疼痛部位不同,又有当脐痛、脐腹痛,痛在脐下腹部称小腹痛,痛在小腹(脐下部)两侧称少腹痛。

  而脐以上疼痛,则称为大腹痛,大腹痛实包括胃脘痛在内。

  多种原因,如外感、内伤、饮食虫积等都可发生腹痛。

  同时,妇女的经带胎产疾患也可产生腹痛症状。

  腹痛多与胃肠、膀胱、肝胆病有关。

  可见于寒积肠胃、肠胃热结、肠胃湿热、肝胆湿热、寒滞肝脉、肠胃虚寒、水饮内停、膀胱湿热,以及宿食不化、虫积、气滞血瘀等证。

    一般上腹痛多属脾胃与肝胆,脐腹痛多属于胃肠,小腹、少腹痛多病在大小肠、膀胱。

  走窜疼痛,痛无定处,病多为气;痛有定处,病多属血。

  痛而喜热,口不渴,多属寒;痛而喜凉口渴,多属热。

  痛而拒按属实,痛而喜按属虚;痛势急剧多实,痛势绵绵多虚。

  6.腰痛

    腰为肾之府,所以腰痛一症多与肾病有关,如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均有腰痛产生。

  风寒湿邪闭阻经脉,可使经脉气血不畅而腰痛,属痹证范围,但有寒痹、热痹、湿痹等之分。

  腰部扭打跌仆而痛,多为瘀血腰痛。

  肾病腰痛多为内伤属虚;痹证腰痛及外伤腰痛多为实证。

  7.四肢痛

    四肢痛,即痛在关节、肌肉,多因风寒湿邪闭阻经脉,使气血瘀滞所致。

  也见于肝脾肾三脏气血虚衰而致关节肌肉痠痛乏力。

  因此,四肢关节肌肉痛也有虚实之分,即风寒湿为病多实,肝脾肾为病多虚。

    问饮食主要包括有无口干口渴、饮水多少、凉饮热饮及食欲情况。饮食情况主要反映胃气盛衰,津液盈亏。

  1.口渴与饮水

    口干口渴,渴欲饮水,或欲冷饮,多为热盛伤阴,津液不足。

  口干口渴,渴欲热饮,饮而不多,或渴而不欲饮,若小便不利者,为水饮内停,不能化津上承;若小便自利者,多为温病热入营血,阴血蒸化上潮;故渴而不欲饮。

  身无大热,而大渴引饮,同时尿多者,为消渴。

  口不渴,为津液未伤,多见于寒证。

  2.食欲

    了解患者食欲状况,进食多少,对于判断胃气盛衰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食欲减退或不欲食,胃纳呆滞,多是脾胃气化失常的表现。若食少见于久病,兼有面色萎黄、形瘦、倦怠等症者,属脾胃虚弱;而食少伴有胸闷、腹胀、肢体困重、舌客厚腻者,则多是脾湿不运。

    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即为厌食,又称“恶食”,多见于伤食。

  妇女怀孕,亦可有厌食的反应,多因妊娠后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厌油腻厚味,多见于肝胆脾胃湿热的病证。

    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者,为消谷善饥,往往身体反见消瘦,这是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如《灵枢师传》所说:“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有饥饿感,但不想吃,或进食不多者,称为饥不欲食。

  多因胃阴不足,虚火上扰所致。

  易饥多食,但大便溏泻,消化不好,属胃强脾弱。

    有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尤多见于小儿,往往是虫积的征象。妇女狂娠偏嗜某种食物,一般不属病态。

    疾病过程中,食量渐增,表示胃气渐复;食量渐减,常是脾胃气衰的表现。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但实然反而暴食,这是中焦脾胃之气将绝的征象,称为“除中”,也是“回光运照”的一种表现。

  3.口味

    指病人自觉口中气味异常与否。口苦口干,多为肝胆热感;口甜为脾热;口中有酸腐气味,多为胃有宿食化热;口淡乏味,即食而不知味,多为脾虚不运,胃气虚衰;口中泛酸(吞酸吐酸),多为肝火犯胃,或为宿食,或因胃寒(泛酸一症,寒热均有,不独为热)。

中药学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在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很多考生和家长对中药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的问题很关心。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中汪枯判药学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就业前景怎么样”。

中药学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中药学主要研究中医学、中药学、中药药理学、毒理学、中药研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中药鉴定、中药分析、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制备、中药配药等。

  主干学科:中药学、中医学、化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等课程。

  基础课程: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解剖生理败森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等课程。

中药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中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一大批中成药制药企业发展壮大起来,因而本专业就业选择更有余地,除了在各级医困改院担任中医师工作,在有关学校及中医临床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外,还可以在中药制药企业从事科研、制剂、产品开发和销售工作。我国近年加强了对中药研究的投入,一些中药饮片和成药的生产实现了工业化。

  目前,大量的中医古方有待开发利用,中药生药的种植栽培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中成药型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医药品市场将空前繁荣,中药专业教育亦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尤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经济发达,崇尚自然疗法,对中医中药的兴趣愈加浓厚,在欧洲、法国和德国已宣布进口中药材为主。

  中药专业人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供不应求,将会成市场上的“抢手货”。

中药学的主要课程

一中药学专业都要学哪些课程

  主要课程如下: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英语、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学概论、医学生物学、药理学、无机化学、定量分析、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

  方剂学、药物的波谱分析、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和药事管理学等。该专业的培养采用本科生导师制以保障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毕业后可以在各级医院及医疗机构、制药及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部门、药品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及医药院校等从事研究开发、中药检验、质量控制、生产管理、药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1)中药学的主要课程扩展阅读

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颂判山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中药学专业可以参加的考试有中药学职称考试和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学职称考试属于卫生专业技术考试,一般分为初级中药士、初级中药师和主管中药师考试。

  为贯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自2001年全国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实施。通过考试取得的资格代表了相应级别技术职务要求的水平与能力,作为单位聘任相应技术职务的必要依据。

二中药学专业有哪些专业课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冲弊资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授予学位:理学学士野中。

三中药专业主要学习哪些课程(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专业:

学制:四年

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中医学基础、中药学、药用植物学(含拉丁语)、方剂学、物理化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鉴定学、生物化学等。

四中药学的学习内容包括什么

主要学抄习内容:

  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英语、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学概论、医学生物学、药理学、无机化学、定量分析、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物的波谱分析、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等。

  中药学专业培养具有中药学与中医学基础知识背景,具备良好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中药研制的基本技能及现代医药学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中药生产、管理、销售、和研究开发能力的中药学专门人才。

(4)中药学的主要课程扩展阅读

  中药学专业可以参加的考试有中药学职称考试和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与复方的作用机理研究方向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代实验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中药及复方的疗效进行科学的观察和验证,阐明其作用机理,为研制新药和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打下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等。

五中药学的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2周左右。

六中药学需要学习什么课程

  中药学的课程有三条主线,课程主要就是这三部分构成的。

一、生命科学

二、化学类

三、药材类

七中药学主要课程

  水平还行,但不算一流。

  主要还是要学中药学基础,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等等。

八中药学专业都要学哪些课程

  1、中药学专业主干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GAP生产技术、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学。

  2、中药学专业开设课程: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英语、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学概论、医学生物学、药理学、无机化学、定量分析、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物的波谱分析、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和药事管理学等。

九请教:中药学专业(本科)都学些什么

  中药学专业是当前中医药大健康背景下备受社会欢迎的专业之一。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传统中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中药基本理论、资源利用、物质基础、质量控制、新药研发与生产、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等内容。

  专业学生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外,还要学习的课程有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等专业课程。

(9)中药学的主要课程扩展阅读:

中医药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中药学专业主要学什么?

  中药学专业主要学: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英语、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学概论、医学生老慎物学、药理学、无机化学、定量分析、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中医学基础等。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内容包括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侍蔽敬起源和发展。

起源

  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

  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上述经验启示人们对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予以注意。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并察最初的药物知识。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