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论文范文中有哪些关键研究问题?

作者:巢思浩时间:2023-07-23 12:43:43

导读:" 生物化学论文范文中有哪些关键研究问题?1.问题引入:生物化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领域,涉及到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研究,其目的是研究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以及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制。在生物化学论文范文中,研究问题的选择至关重要,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关键"

生物化学论文范文中有哪些关键研究问题?

  1.问题引入:生物化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领域,涉及到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研究,其目的是研究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以及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制。在生物化学论文范文中,研究问题的选择至关重要,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关键研究问题。

  2.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功能最为重要的生物分子之一,其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生物化学论文中,研究人员可以关注蛋白质的结构解析,探索蛋白质的三维构象和二级结构,以及这些结构与蛋白质功能之间的关系。

  3.酶催化机制: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生物催化剂,对于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物化学论文中,研究人员可以关注酶的催化机制,探索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以及酶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4.代谢途径与调控机制: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而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则能够保证生物体内代谢平衡的稳定。在生物化学论文中,研究人员可以关注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探索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调控方式,以及代谢途径之间的相互调控关系。

  5.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生物体内的生物分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些相互作用对于生物体内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在生物化学论文中,研究人员可以关注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小分子的结合等,探索这些相互作用对于生物体内过程的调控作用。

  6.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表达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而基因表达的调控则能够保证基因在适当的时机和条件下进行表达。在生物化学论文中,研究人员可以关注基因表达与调控的机制,探索转录因子、miRNA等调控因子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这些调控机制在生物体内的调控网络。

  7.生物化学技术与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化学领域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在生物化学论文中,研究人员可以关注生物化学技术与方法的发展,如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技术在生物分子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和方法对于生物化学领域的推动作用。

  总结:生物化学论文范文中关键研究问题的选择多样,涉及到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酶催化机制、代谢途径与调控机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基因表达与调控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问题的探索不仅可以加深对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的理解,还能够为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生物化学方面的问题

  生物化学是一门边迹咐缘学科,研究的是生命的化学,所以与其它有关的生物学科必然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生物学科总是互相为用,互相渗透的。

  生物体不只一种,因此生物化学有研究动物(包括昆虫)方面的,也有研究植物方面的,还有研究微生物方面的。

  它们之间有差异、也有共同之处。

  生物化学在医药、卫生、农业及工业等方面都有应用,是一门基础医学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农学学科,而在工业上,如食品加工、酿造、制药、生物制剂制备、以及制革等上,都有应用。

(一)生物化学是从有机化学及生理学发展起来的

  一直到现在,它与有机化学及生理学之间,仍然关系密切。

  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及性质,并将其合成,乃是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共同课题;在分子水平上弄清生理功能,显然是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一个共同目的。

  从现在的趋向来看,生理学是在更多地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使用生物化学的指标,以解释许多生理现象。

(二)微生物学及免疫学

  在研究病原微生物的代谢、病毒的化学本质,以及防治措施等,无不应用生物化学的知识和技术。

  就免疫学而言,不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都必须在分子水平上,才能阐明机理问题,近来一些生物化学家常以微生物,尤其是细菌为研究材料;这样,一方面可验证在动物体内得到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细菌繁殖生长极其迅速,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提供有利条件;于是应运而生出生化遗传学,又称分子遗传学,进而又派生出遗传工程学。

  由此不难看出,生物化学与姿凳纯微生物学、免疫学及遗传学之间的关系是何等密切。

(三)生物物理学是从生物化学发展起来的

  主要应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分子的性质和结构,能量的转变,以及生物体内发生的一些过程,如生物发电及发光。

  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化学总是相辅相成的。

  随着量子化学的发展,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机理,特别是酶促反应的机理,将来必定要应用生物分子内及作用物分子内电子结构的改变来加以说明。

  (四)近代药理学往往以酶的活性、激素的作用及代谢的途径等为其发展的依据,于是出现了生化药理学及分子药理学等。

  病理生理学也注重运用生物化学的原理及方法来研究生理功能的失调及代谢途径的紊乱。

  甚至,组织学、病理解剖学及寄生虫学等学科,也开始应用生物化学的知识和方法,以探讨和解决它们的问题。

  这些学科的名称之前,现在多冠以“分子”字样,就是这方面的一个证明。

  (五)生物化学称为医学学科的基础,在医药卫生的各学科中广泛应用,是理所当然的。

  事实也是如此。

  临床医学及卫生保健,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病因,作出论断,寻求防治,增进健康,莫不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和技术。

  镰状细胞性贫血已被证明是血红蛋白β链N未端第六位上的谷氨酸为缬氨酸所取代的结果。

  关于许多疾病的防治方面,免疫化学无疑是医务工作者所熟知的一种重要的预防、治疗及诊断手段。

  肿瘤的治疗,不论是放射疗法,抑或是化学疗法,都是使肿瘤细胞中重要的生物分子,如DNA、RNA、蛋白质等分子,改变或破坏其结构,或抑制其生物合成。

  放射疗法主要是对DNA起作用。

  而抗肿瘤药物,如抗代谢物、烷化剂、有丝分裂抑制剂及抗生素等,有的在DNA生物合成中起作用,有的在RNA生物合成中起作用,还有的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粗斗起作用,当然不能除外有的药物能抑制不只一种生物合成过程。

  只要这三种生物分子中任何一种的生物合成有阻碍,都会使肿瘤细胞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其最致命的要算是破坏DNA的生物合成了,至于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及指标作为诊断的手段,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莫若肝炎诊断中的血液谷丙转氨酶了。

  总之,生物化学在临床医学及卫生保建上的应用的例子是很多的。

(一)物质组成及生物分子

  生物体是由一定的物质成分按严格的规律和方式组织而成的。

  人体约含水55-67%,蛋白质15~18%,脂类10~15%,无机盐3~4%及糖类1~2%等。

  从这个分析来看,人体的组成除水及无机盐之外,主要就是蛋白质、脂类及糖类三类有机物质。

  其实,除此三大类之外,还有核酸及多种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如维生素、激素、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肽、核苷酸等。

  若从分子种类来看,那就更复杂了。

  以蛋白质为例,人体内的蛋白质分子,据估计不下100000种。

  这些蛋白质分子中,极少与其它生物体内的相同。

  每一类生物都各有其一套特有的蛋白质;它们都是些大而复杂的分子。

  其它大而复杂的分子,还有核酸、糖类、脂类等;它们的分子种类虽然不如蛋白质多,但也是相当可观的。

  这些大而复杂的分子称为“生物分子”。

  生物体不仅由各种生物分子组成,也由各种各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所组成,足见生物体在组成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大而复杂的生物分子在体内也可降解到非常简单的程度。

  当生物分子被水解时,即可发现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如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核酸中的核苷酸,脂类中脂肪酸及糖类中的单糖等。

  这些小而简单的分子可以看作生物分子的构件,或称作“构件分子”。

  它们的种类为数不多,在每一种生物体内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实际上,生物体内的生物分子仅仅是由不多几种构件分子借共价键连接而成的。

  由于组成一个生物分子的构件分子的数目多,它的分子就大;因为构件分子不只一种,而且其排列顺序又可以是各种各样,由此而形成的生物分子的结构,当然就复杂。

  不仅如此,某些生物分子在不同情况下,还会具有不同的立体结构。

  生物分子的种类是非常多的。

  自然界约一百三十余万种生物体中,据估计总大约有1010~1012种蛋白质及1010种核酸;它们都是由一些构件分子所组成。

  构件分子在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中,按一定的组织规律,互相连接,依次逐步形成生物分子、亚细胞结构、细胞组织或器官,最后在神经及体液的沟通和联系下,形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二)物质代谢

  生物体内有许多化学反应,按一定规律,继续不断地进行着。

  如果其中一个反应进行过多或过少,都将表现为异常,甚至疾病。

  一旦这些反应停止,生命即告终结。

  生物体内参加各种化学反应的分子和离子,不仅有生物分子,而更多和更主要的还是小的分子及离子。

  有人认为,没有小分子及离子的参加,不能移动或移动不便的生物分子便不能产生各种生命攸关的生物化学反应。

  没有二磷酸腺苷(ADP)及三磷酸腺苷(ATP)这样的小分子作为能量接受、储备、转运及供应的媒介,则体内分解代谢放出的能,将会散发为热而被浪费掉,以致一切生理活动及合成代谢无法进行。

  再者,如果没有Mg2 、Mn2 、Ca2 、K 等离子的存在,体内许多化学反应也不会发生,凭借各种化反应,生物体才能将环境中的物质(营养素)及能量加以转变、吸收和利用。

  营养素进人体内后,总是与体内原有的混合起来,参加化学反应。

  在合成反应中,作为原料,使体内的各种结构能够生长、发育、修补、替换及繁殖。

  在分解反应中,主要作为能源物质,经生物氧化作用,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产生废物,经由各排泄途径排出体外,交回环境,这就是生物体与其外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一般称为物质代谢或新陈代谢。

  据估计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按60岁计算),通过物质代谢与其体外环境交换的物质约相当于60000kg水,10000kg糖类,1600kg蛋白及1000kg脂类。

(三)物质代谢的调节控制

  物质代谢的调节控制是生物体维持生命的一个重要方面。

  物质代谢中绝大部分化学反应是在细胞内由酶促成,而且具有高度自动调节控制能力。

  这是生物的重要特点之一。

  一个小小的活细胞内,几近两千种酶,在同一时间内,催化各种不同代谢中各自特有的化学反应。

  这些化学反应互不妨碍,互不干扰,各自有条不紊地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而且还互相配合。

  结果,不论是合成代谢还是分解代谢,总是同时进行到恰到好处。

  以蛋白质为例,用人工合成,即使有众多高深造诣的化学家,在设备完善的实验室里,也需要数月以至数年,或能合成一种蛋白质。

  然而在一个活细胞里,在37℃及近于中性的环境中,一个蛋白质分子只需几秒钟,即能合成,而且有成百上千个不相同的蛋白质分子,几乎象在同一个反应瓶中那样,同时在进行合成,而且合成的速度和量,都正好合乎生物体的需要。

  这表明,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必定有尽善尽美的安排和一个调节控制系统。

  根据现有的知识,酶的严格特异性、多酶体系及酶分布的区域化等的存在,可能是各种不同代谢能同时在一个细胞内有秩序地进行的一个解释。

  在调节控制方面,动物体内,除神经体液发挥着重要作用之外,作用物的供应及输送、产物的需要及反馈抑制,基因对酶的合成的调控,酶活性受酶结构的改变及辅助因子的丰富与缺乏的影响等因素,亦不可忽视。

(四)结构与功能

  组成生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具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则必须深入探讨细胞、亚细胞结构及生物分子的功能。

  功能来自结构。

  欲知细胞的功能,必先了解其亚细胞结构;同理,要知道一种亚细胞结构的功能,也必先弄清构成它的生物分子。

  关于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其功能有密切关系的知识,已略有所知。

  例如,细胞内许多有生物催化剂作用的蛋白质——酶;它们的催化活性与其分子的活性中心的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其特异性与其作用物的结构密切相关;而一种变构酶的活性,在某种情况下,还与其所催化的代谢途径的终末产物的结构有关。

  又如,胞核中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与其在遗传中的作用息息相关;简而言之,DNA中核苷酸排列顺序的不同,表现为遗传中的不同信息,实际是不同的基因。

  生物化学近年来在这方面的发展极为迅速,有人将这部分内容叫作分子生物学。

  在生物化学中,有关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才仅仅开始;尚待大力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重大的,有亚细胞结构中生物分子间的结合,同类细胞的相互识别、细胞的接触抑制、细胞间的粘合、抗原性、抗原与抗体的作用、激素、神经介质及药物等的受体等。

(五)繁殖与遗传

  生物体有别干无生物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具有繁殖能力及遗传特性。

  一切生物体都能自身复制;复制品与原样几无差别,且能代代相传,这就是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遗传的特点是忠实性和稳定性,三十多年前,对遗传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基因还只是一个神秘莫测的术语。

  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的发展,已经证实,基因只不过是DNA分子中核苷酸残基的种种排列顺序而已。

  现在DNA分子的结构已不难测得,遗传信息也可以知晓,传递遗传信息过程中的各种核糖核酸也已基本弄清,不但能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而且还有可能改变遗传,从而派生出遗传工程学。

  如果能将所需要的基因提出或合成,再将其转移到适当的生物体内去,以改变遗传、控制遗传,这不但能解除人们一些疾患,而且还可以改良动、植物的品种,甚至还可能使一些生物,尤其是微生物,更好为人类服务,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这一发展将为人类的幸福作出巨大的贡献。

  生物化学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在欧洲约在160年前开始,逐渐发展,一直到1903年才引进“生物化学”这个名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我国,其发展可追溯到远古。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饮食、营养、医、药等方面都有不少创造和发明,生物化学的发展可分为:叙述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及机能生物化学三个阶段。

(一)叙述生物化学阶段

  1.饮食方面: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人民已能造酒,相传夏人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作酒必用曲,故称曲为酒母,又叫做酶,与媒通,是促进谷物中主要成分的淀粉转化为酒的媒介物。

  现在我国生物化学工作者将促进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媒介物(即生物催化剂)统称为酶,从《周礼》的记载来推测,公元前12世纪以前,已能制饴,饴即今之麦芽糖,是大麦芽中的淀粉酶水解谷物中淀粉的产物。

  《周礼》称饴为五味之一。

  不但如此,在这同时,还能将酒发酵成醋。

  醋亦为五味之一。

  《周礼》上已有五味的描述。

  可见我国在上古时期,已使用生物体内一类很重要的有生物学活性的物质——酶,为饮食制作及加工的一种工具。

  这显然是酶学的萌芽时期。

  2.营养方面:《黄帝内经·素问》的“藏气法时论”篇记载有“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将食物分为四大类,并以“养”、“益”、“助”、“充”表明在营养上的价值。

  这在近代营养学中,也是配制完全膳食的一个好原则。

  谷类含淀粉较多,蛋白质亦不少,宜为人类主食,是生长、发育以及养生所需食物中之最主要者;动物食品含蛋白质,质优且丰富,但含脂肪较多,不宜过多食用,可用以增进谷类主食的营养价值而有益于健康,果品及蔬菜中无机盐类及维生素较为丰富,且属于粗纤维,有利食物消化及废物的排出;如果膳食能得到果品的辅助,蔬菜的充实,营养上显然是一个无可争辩的完全膳食。

  膳食疗法早在周秦时代即已开始应用,到唐代已有专书出现。

  盂诜(公元7世纪)著《食疗本草》及昝殷(约公元8世纪)著《食医必鉴》等二书,是我国最早的膳食疗法书籍。

  宋朝的《圣济总录》(公元前12世纪)是阐明食治的。

  元朝忽思慧(公元14世纪)针对不同疾患,提出应用的食物及其烹调方法,并编写成《饮膳正要》。

  由此可看出我国古代医务工作者应用营养方面的原理,试图治疗疾患的一些端倪。

  3.医药方面:我国古代医学对某些营养缺乏病的治疗,也有所认识,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古称“瘿病”,主要是饮食中缺碘所致,有用含碘丰富的海带、海藻、紫菜等海产品防治。

  公元4世纪,葛洪著《肘后百一方》中载有用海藻酒治疗瘿病的方法。

  唐·王焘(公元8世纪)的《外台秘要》中载有疗瘿方36种,其中27种为含碘植物。

  而在欧洲直到公元1170年才有用海藻及海绵的灰分治疗此病者。

  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1的病。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早有详细研究,认为是一种食米区的疾病,分为“肿”、“不肿”及“脚气入心”三种,可用含有维生素B1的车前子、防风、杏仁、大豆、槟榔等治疗。

  酿酒用的曲及中药中的神曲(可生用)均含维生素B1较丰富,且具有水解糖类的酶,可用以补充维生素B1的不足,亦常用以治疗胃肠疾患。

  夜盲症古称“雀目”,是一种缺乏维主素A的病症。

  孙思邈首先用含维生素A较丰富的猪肝治疗。

  我国最早的眼科专著《龙木论》记载用苍术、地肤子、细辛、决明子等治疗雀目。

  这些药物都是含有维生素A原的植物。

  我国研究药物最早者据传为神农。

  神衣后世又称炎帝,是始作方书,以疗民疾者。

  《越绝书》上有神农尝百草的记载。

  自此以后,我国人民开始用天然产品治疗疾病,如用羊靥(包括甲状腺的头部肌肉)治甲状腺肿,紫河车(胎盘)作强壮剂,蟾酥(蟾蜍皮肤疣的分泌物)治创伤,羚羊角治中风,鸡内金止遗尿及消食健胃等。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秋石。

  秋石是从男性尿中沉淀出的物质,用以治病者。

  其制取确实是最早从尿中分离类固醇激素的方法,其原理颇与近代有所相同。

  近代的方法为Windaus等在本世纪30年代所创,而我国的方法则出自11世纪沈括(号存中)著的《沈存中良方》中,现仍可在《苏沈良方》中寻着。

  其详细制法,在《本草纲目》上亦有记载,可概括为用皂角汁将类固醇激素,主要为睾酮,从男性尿中沉淀出来,反复熬煎制成结晶,名为秋石。

  皂角汁中含有皂角苷,是常用以提炼固醇类物质的试剂。

  这样看来,人类利用动物产品,调节生理功能,治疗疾病是从10世纪开始,实为内分泌学的萌芽。

  明代李时珍(公元1522~1596年)撰著《本草纲目》,凡52卷,共载药物1800余种,其中除植物药物外,尚载鱼类63种,兽类123种,昆虫百余种,鸟类77种及介类45种。

  书中还详述人体的代谢物、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如人中黄(即粪)、淋石(即尿)、乳汁、月水、血液及精液等。

  这一巨著不但集药物之大成,对生物化学的发展也不无贡献。

  这样看来,中国古代在生物化学的发展上,是有一定贡献的。

  但是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尊经崇儒,斥科学为异端,所以近代生物化学的发展,欧洲就处于领先地位。

  18世纪中叶,Scheele研究生物体(植物及动物)各种组织的化学组成,一般认为这是奠定现代生物化学基础的工作。

  随后,Lavoisier于1785年证明,在呼吸过程中,吸进的氧气被消耗,呼出二氧化碳,同时放出热能,这意味着呼吸过程包含有氧化作用,这是生物氧化及能代谢研究的开端。

  接着,Beaumont(1833年)及Bernard(1877年)在消化基础上,Pasteur(1822~1895年)在发酵上,以及Liebig(1803~1873年)在生物物质的定量分析上,都作出显著的贡献。

  1828年Wohler在实验室里将氰酸铵转变成尿素,氰酸铵是一种普通的无机化合物,而尿素是哺乳动物尿中含氮物质代谢的一种主要产物,人工合成尿素的成功,不但为有机化学扫清了障碍,也为生物化学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自此直到20世纪初叶,对生物体内的物质,如脂类、糖类及氨基酸的研究,核质及核酸的发现,多肽的合成等,而更有意义的则是在1897年Buchner制备的无细胞酵母提取液,在催化糖类发酵上获得成功,开辟了发酵过程在化学上的研究道路,奠定了酶学的基础。

  9年之后,Harden与Young又发现发酵辅酶的存在,使酶学的发展更向前推进一步。

  以上包括我国古代及欧洲的发明创造、研究发现,均可算是生物化学的萌芽时期,虽然也有生物体内的一些化学过程的发现和研究,但总的说来,还是以分析和研究组成生物体的成分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为主,所以这一时期可以看作叙述生物化学阶段。

(二)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从20世纪开始,生物化学进入了一个蓬蓬勃勃的发展时期。

  在营养方面,研究了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及需要量,并发现了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及一些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等。

  在内分泌方面,发现了各种激素。

  许多维生素及激素不但被提纯,而且还被合成。

  在酶学方面Sumner于1926年分离出尿酶,并成功地将其做成结晶。

  接着,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也相继做成结晶。

  这样,酶的蛋白质性质就得到了肯定,对其性质及功能才能有详尽的了解,使体内新陈代谢的研究易于推进。

  在这一时期,我国生物化学家吴宪等在血液分析方面创立了血滤液的制备及血糖的测定等方法,至今还为人们所采用;在蛋白质的研究中,提出了蛋白质变性学说;在免疫化学上,首先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抗原抗体反应的机制;在营养方面,比较荤膳与素膳的营养价值,并发现动物的消化道可因膳食中营养素价值的不同及丰富与否而发生一定的改变;食素膳者与食荤膳者相比,胃稍大而肠较长。

  自此以后,生物化学工作者逐渐具备了一些先进手段,如放射性核素示踪法,能够深入探讨各种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故对各种物质代谢途径及其中心环节的三羧酸循环,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从50年代开始,生物化学的进展突飞猛进;对体内各种主要物质的代谢途径均已基本搞清楚,所以,这个时期可以看作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三)机能生物化学阶段

  近20多年来,除早已在研究代谢途径时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示踪法之外,还建立了许多先进技术及方法。

  例如,在分离和鉴定各种化合物时,有各种各样敏感而特异的电泳法及层析法,还有特别适用于分离生物大分子的超速离心法;在测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时,可使用自动分析仪,如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甚至在测定氨基酸在蛋白质分子中的排列顺序时,也有可供使用的自动顺序分析仪。

  还有不少近代的物理方法和仪器(如红外、紫外、X线等各种仪器),用以测定生物分子的性质和结构。

  在知道生物分子的结构之后,就有可能了解其功能,还有可能用人工方法合成。

  1965年我国的生物化学工作者和有机化学工作者首先人工合成了有生物学活性的胰岛素,开阔了人工合成生物分子的途径。

  除此之外,生物化学家也常常采用人工培养的细胞及繁殖迅速的细菌,作为研究材料,并用现代的先进手段,不但把糖类、脂类及蛋白质的分解代谢途径弄得更清楚,而且还将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胆固醇、某些固醇类激素、血红素等的生物合成基本上己搞明白;不但测出了某些有生物学活性的重要蛋白质的结构(包括一、二、三及四级结构),尤其是一些酶的活性部位,而且还测出了一些脱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的结构,从而确定了它们在蛋白质生物合成及遗传中的作用。

  体内构成各种器官及组织的组成成分都有其特殊的功能,而功能则来源于各种组成的分子结构;有特殊机能的器官和组织,无疑是由具有特殊结构的生物分子所构成。

  探索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正是现时期的任务。

  所以,可以认为生物化学已进入机能生物化学阶段。

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方面?

  生物化学主要研究生物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具体如下:

  生物体的化学组成、新陈代谢与代掘迟谢调节控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酶学研究判悉李、生物膜和生物力能学、激素陆坦与维生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方法学。

●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以及与分子生物学关系。10分

第一章绪论

一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

  1生物化学: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物机体(微生物、植物、动物)的化学组成和生命现象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生命活动化学本质的学科。所以生物化学可以认为就是生命的化学。

  生物化学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是生命科学的基础。

  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生举肢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方面:(1)生物正嫌世体的物质组成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低分子物质,如维生素、激素、氨基酸、多肽、核苷酸及一些分解产物。

  (2)物质代谢生物体与其外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就称为物质代谢或新陈代谢。

  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

  其中,中间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物质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3)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根据现代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还原论的观点,要想了解细胞及亚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必先了解构成细胞及亚细胞的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代表了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的方向。

二生物学的发展

(-)静态生物化学阶段

  大约从十八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主要完成了各种生物体化学组成的分析研究,发现了生物体主要由糖、脂、蛋白质和核酸四大类有机物质组成。

(二)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大约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此阶段对各种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中主要的有:1932年,英国科学家Krebs建立了尿素合成的鸟氨酸循环;1937年,Krebs又提出了各种化学物质的中心环节——三羧酸循环的基本代谢途径;1940年,德国科学家Embden和Meyerhof提出了糖酵解代谢途径。

(三、)分子生物学阶段

  从1953年至今。

  以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为标志,生物化学的发展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探讨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生物化学是介乎生物学与化学的一门边缘科学,它与生物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均有密切关系。

  首先,它与生理学是特别密切的姊妹学科。

  例如植物生理学,它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原理的一门科学。

  植物的生命活动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有机物代谢是重要的方面,这本身也属于生物化学的内容。

  因此,在植物生理学的教科书中也包括部分生物化学内容。

  生物化学与遗传学也有密切关系,现已知核酸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载体,而遗传信息的表达,则者山是通过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翻译为蛋白质以实现的。因此,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代谢与功能,同时是生物化学与遗传学的内容。

  生物化学也与微生物学有关,目前所积累的生物化学知识,有相当部分是用微生物为研究材料获得的,如大肠杆菌是被生物化学广泛应用的材料。

  生物化学与分类学也有关系,由于蛋白质在进化上是较少变化的,因此,近代利用某些蛋白质结构的研究,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此外,农业科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医药卫生及生态环境等科学,都需要生物化学的基础。

四生物化学的应用与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前沿科学的时代。

  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中居于基础地位,也是医学、畜牧、兽医、农学、林学和食品科学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

  生物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医疗、农业和食品行业等方面。

  在医学上,人们根据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病原体与人体在代谢和调控上的差异,设计或筛选出各种高效低毒的药物。

  比如最早的抗生素——璜胺类药物就是竞争性抑制使细菌不能合成叶酸从而死亡。

  依据免疫学知识人们设计研制出各种疫苗,使人类从传染病中得以幸免。

  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工作也在不断取得进步民以食为天,这说明了农业生产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地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且人均耕地少,如果不是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农作物提高产量和质量,那么不要说实现小康,可能连社会稳定都无从谈起。

  大家可能对转基因这个概念比较陌生,但在当今社会,没有跟转基因产。

  品打过交道的人可2002年,我国本土生产大豆1541万吨,从美国和阿根廷等国家共进口了1397万吨大豆,进口大豆占我国大豆总消费量50%左右。

  其中美国占573万吨,剩下是阿根廷和巴西。

  美国100%转基因,阿根廷98%,巴西至少10%。

  这说明市面上流通的豆类制品,近50%是转基因作物制造。

  而这一信息知道的人并不多,但随着认证的进行,这一状况会逐步好转。

  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可以大大加快人类的进化历程并改变某些物种,从而影响到整个自然界的发展历程。

  科技的每一小步前进都会带来社会的深刻变化。

  正如网络的出现促成了虚拟社区的形成,而这虚拟的世界却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

  总的来说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更多是利益,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工作者们正在努力实现使生命更完美的目标。

  没有疾病的困扰,胎儿在发育之前已对其缺陷基因进行了彻底的修复;不必杀生,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取代了动物肉类;200岁被定为青年,衰老的器官被人工合成的新器官所移植。

  。

  。

  我想这就是生命科学的未来,她将营造出一个健康、繁荣和幸福的生命世界!。

第二章生物体内的糖类

  糖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大类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它主要是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形成的。

  这类物质主要是由碳、氢、氧所组成,是含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

  根据水解后产生单糖残基的多少可将糖作如下分类:。

  单糖:这是一类最简单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它不能再进行水解。

  根据其所含的碳原子数,单糖又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庚糖等。

  依其带有的基团,又可分为醛糖和酮糖。

  寡糖:是由2~10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的糖,如二糖、三糖、四糖、……、九糖等。

  多糖:由多分子单糖及其衍生物所组成,依其组成又可分为两类:(1)同聚多糖:由相同单糖结合而成,如戊聚糖、淀粉、纤维素等。(2)杂聚多糖:由一种以上单糖或其衍生物所组成,如半纤维素、粘多糖等。

第一节单糖及其衍生物

  任何单糖的构型都是由甘油醛及二羟丙酮派生的,形成醛糖和酮糖。

  由于糖的构型有D-构型与L-构型,即凡分子中靠近伯醇(—CH2OH)的仲醇基(—CHOH)中的羟基如在分子的右方者称为D-糖,在左方者称为L-糖,因此又有D-醛糖和L-醛糖、D-酮糖和L-酮糖之分。

  它们的关系如图1-1、图1-2。

植物体内最重要的单糖有戊糖、己糖和庚糖,现在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一、戊糖(pentose)

  高等植物中有三种重要的戊糖,即D-核糖、D木糖及L-阿拉伯糖。其环状结构式为:

β-D-核糖L-阿拉伯糖D-木糖

  D-核糖(D-ribose)是所有生活细胞的普遍成分之一,在细胞质中含量最多。

  核糖是构成遗传物质——核糖核酸(RNA)的主要成分。

  如果D-核糖在C2上被还原,则形成2脱氧-D-核糖。

  脱氧核糖是另一类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主要成分。

  L-阿拉伯糖(L-arabinose)在植物中分布很广,是粘质、树胶、果胶质与半纤维素的组成成分,在植物体内以结合态存在。

  D-木糖(D-xylose)是植物粘质、树胶及半纤维素的组成成分,也以结合态存在于植物体内。

图1-1D-醛糖的关系图

图1-2D-酮糖的关系图

二、己糖(hexose)

  高等植物中重要的己醛糖有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重要的己酮糖有D-果糖和D-山梨糖。

  葡萄糖(glucose)是植物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单糖,多以D-式存在。葡萄糖在植物的种子、果实中以游离状态存在,它也是许多多糖的组成成分,如蔗糖是由D-葡萄糖与D-果糖结合而成的,淀粉及纤维素都是由D-葡萄糖聚合而成的。

?-D-吡喃葡萄糖?-D-吡喃葡萄糖

  果糖(fructose)也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单糖。

  存在于植物的蜜腺、水果及蜂蜜中,是单糖中最甜的糖类。

  在游离状态时,果糖为?-D-吡喃果糖,结合态时为?-D-呋喃果糖。

  甘露糖(mannose)在植物体内以聚合态存在,如甘露聚糖。

  它是植物粘质与半纤维的组成成分。

  花生皮、椰子皮、树胶中含有较多的甘露糖。

  甘露糖的还原产物——甘露糖醇是柿霜的主要成分。

  半乳糖(galactose)在植物体内仅以结合状态存在。乳糖、蜜二糖、棉籽糖、琼脂、树胶、果胶类及粘质等都含有半乳糖。

  山梨糖(sorbose)又称清凉茶糖,存在于细菌发酵过的山梨汁中,是合成维生素C的中间产物,在制造维生素C的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桃、李、苹果、樱桃等果实中含有山梨糖的还原产物——山梨糖醇。

三、庚糖(heptose)

  庚糖虽然在自然界分布较少,但在高等植物中存在。

  最重要的有D-景天庚酮糖及D-甘露庚酮糖。

  前者存在于景天科及其他肉质植物的叶子中,故名景天庚酮糖。

  它以游离状态存在。

  该糖是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在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

  D-甘露庚酮糖存在于樟梨果实中,也以游离状态存在。

  它们的线状结构如下:。

四、糖的重要衍生物

  由于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及近代细胞壁化学的研究,自然界中又发现有两种其他的脱氧糖类,它们是细胞壁的成分。一种是L-鼠李糖(L-rhamnose),另一种是6-脱氧-L-甘露糖。

  糖醛酸(uronicacid)由单糖的伯醇基氧化而得。

  其中最常见的是葡萄糖醛酸(glucouronicacid)它是脏内的一种解毒剂。

  半乳糖醛酸存在于果胶中。

  糖胺(glycosamine)又称氨基糖,即糖分子中的一个羟基为氨基所代替。

  自然界中存在的糖胺都是己糖胺。

  常见的是D-葡萄糖胺(D-glucosamine),为甲壳质(几丁质)的主要成分。

  甲壳质是组成昆虫及甲壳类结构的多糖。

  D-半乳糖胺则为软骨组成成分软骨酸的水解产物。

第二节寡糖

  寡糖的概念是1930年提出的,是指由2~10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的糖。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寡聚糖,早在1962年就已经发现了584种之多。

  寡聚糖在植物体内具有贮藏、运输、适应环境变化、抗寒、抗冻、调节酶活性等功能。

  寡糖中以双糖分布最为普遍,意义也较大。

一、双糖(disaccharides)

  双糖是由两个相同的或不同的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

  双糖可以认为是一种糖苷,其中的配基是另外一个单糖分子。

  在自然界中,仅有三种双糖(蔗糖、乳糖和麦芽糖)以游离状态存在,其他多以结合形式存在(如纤维二糖)。

  蔗糖在碳水化合物中是最重要的双糖,而麦芽糖和纤维二糖在植物中也很重要,它们是两个重要的多糖——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结构单位。

1.蔗糖(sucrose)

  蔗糖在植物界分布最广泛,并且在植物的生理功能上也最重要。

  蔗糖不仅是主要的光合作用产物,而且也是碳水化合物储藏和积累的一种主要形式。

  在植物体中碳水化合物也以蔗糖形式进行运输。

  此外,我们日常食用的糖也是蔗糖。

  它可以大量地由甘蔗或甜菜中得到,在各种水果中也含有较多。

  蔗糖是?-D-吡喃葡萄糖?-D-呋喃果糖苷。

  它不是还原糖,因为2个还原性的基团都包括在糖苷键中。

  蔗糖有一个特殊性质,就是极易被酸水解,其水解速度比麦芽糖或乳糖大1000倍。

  蔗糖水解后产生等量的D-葡萄糖及D-果糖,这个混合物称为转化糖。

  在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中有一种转化酶(invertase),可以使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

2.麦芽糖(maltose)

  它大量存在于发芽的谷粒,特别是麦芽中,在自然界中很少以游离状态存在。

  它是淀粉的组成成分。

  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可以产生麦芽糖。

  用大麦淀粉酶水解淀粉,可以得到产率为80%的麦芽糖。

  用酸或麦芽糖酶水解麦芽糖只得到D-葡萄糖,麦芽糖酶的作用表明这2个D-葡萄糖是通过第l和第4碳原子连结的,故麦芽糖可以认为是?-D-葡萄糖-(l,4)-D-葡萄糖苷。因为有一个醛基是自由的,所以它是还原糖。

3.乳糖(Iactose)

  乳糖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牛奶中含乳糖4%~7%)。

  高等植物花粉管及微生物中也含有少量乳糖。

  乳糖是由D-葡萄糖和D-半乳糖分子以l,4键连结缩合而成的,乳糖是还原糖。

  分子结构如下:。

4.纤维二糖(cellobiose)

  纤维素经过小心水解可以得到纤维二糖,它是由2个葡萄糖通过β-l,4-葡萄糖苷键缩合而成的还原性糖。与麦芽糖不同,它是β-葡萄糖苷。

纤维二糖[β-D-吡喃葡萄糖(1,4)-D-吡喃葡萄糖苷]

二、三糖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三糖(trisaccharide)仅有棉籽糖(raffinose),主要存在于棉籽、甜菜及大豆中,水解后产生D-葡萄糖、D-果糖及D-半乳糖。

  在蔗糖酶作用下,由棉籽糖中分解出果糖而留下蜜二糖;在?-半乳糖苷酶作用下,由棉籽糖中分解出半乳糖而留下蔗糖。

  棉籽糖的分子结构如下:。

三、四糖

  水苏糖(stachyose)是目前研究得比较清楚的四糖,存在于大豆、豌豆、洋扁豆和羽扇豆种子内,由2个分子半乳糖、1分子?-葡萄糖及1个分子?-果糖组成。结构如下:

第三节植物的贮藏多糖和结构多糖

  多糖(polysaccharides)是分子结构很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中占有很大部分。多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构成植物骨架结构的不溶性的多糖,如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另一类是贮藏的营养物质,如淀粉、菊糖等。

  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由一种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如淀粉、糖原、纤维素等;由二种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如半乳甘露糖胶、阿拉伯木糖胶等;由数种单糖及非糖物质构成的如果胶物质等。

1.淀粉(starch)

  淀粉几乎存在于所有绿色植物的多数组织中。

  是植物中最重要的贮藏多糖,是禾谷类和豆科种子、马铃薯块茎和甘薯块根的主要成分,它是人类粮食及动物饲料的重要来源。

  在植物体中,淀粉以淀粉粒状态存在,形状为球形、卵形,随植物种类不同而不同。

  即使是同种作物,淀粉含量也因品种、气候、土壤等条件变化而有所不同。

  淀粉在酸和体内淀粉酶的作用下被降解,其最终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这种降解过程是逐步进行的:

淀粉—?红色糊精—?无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遇碘显(紫蓝色)(红色)(不显色)(不显色)

  用热水溶解淀粉时,可溶的一部分为直链淀粉;另一部分不能溶解的为支链淀粉。

  (1)直链淀粉(amylose)直链淀粉溶于热水,遇碘液呈紫蓝色,在620~680nm间呈最大光吸收。

  相对分子质量约在10000~50000之间。

  每个直链淀粉分子只含有一个还原性端基和一个非还原性端基,所以它是一条长而不分枝的链。

  直链淀粉是由l,4糖苷键连结的?-葡萄糖残基组成的,当它被淀粉酶水解时,便产生大量的麦芽糖,所以直链淀粉是由许多重复的麦芽糖单位组成的,分子结构如下:。

直链淀粉

  (2)支键淀粉(amylopectin)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非常之大,在50000一1000000之间。

  端基分析表明,每24~30个葡萄糖单位含有一个端基,因而它必定具有支链的结构,每条直链都是?-l,4键连结的链,支链之间由?-l,6键连结,可见支链淀粉分支点的葡萄糖残基不仅连接在C4上,而且连接在C6上,?-1,6-糖苷键占5%~6%。

  支链淀粉的分支长度平均为24~30个葡萄糖残基。

  遇碘显紫色或紫红色,在530~555nm呈现最大光吸收。

  一般淀粉都含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但在不同植物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所占的比例不同,如表1-1。

  即使是同一作物,品种不同二者的比例也不同,如糯玉米中几乎不含直链淀粉,全为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

表1-1不同植物的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

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

马铃薯淀粉

小麦淀粉

玉米淀粉

稻米淀粉19~20

24

21~23

1778~81

76

77~79

83

2.糖原(glycogen)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主要多糖,是葡萄糖极容易利用的储藏形式。

  其作用与淀粉在植物中的作用一样,故有“动物淀粉”之称。

  糖原中的大部分葡萄糖残基是以?-1,4-糖苷键连结的,分支是以?-1,6-糖苷键结合的,大约每10个残基中有一个键(图1-3)。

  糖原端基含量占9%而支链淀粉为4%,故糖原的分支程度比支链淀粉约高1倍多。

  糖原的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约为5000000。

  它与碘作用显棕红色,在430~490nm下呈最大光吸收。

图1-3糖原的分子结构

3.菊糖(inu1in)

  菊糖是多聚果糖,菊糖中的果糖一律以D-呋喃糖的形式存在。

  菊科植物如菊芋、大丽花的根部,蒲公英、橡胶草等都含有菊糖,代替了一般植物的淀粉,因而也称为菊粉。

  菊糖分子中含有约30个l,2-糖苷键连接的果糖残基。

  菊糖分子中除含果糖外,还含有葡萄糖。

  葡萄糖可出现在链端,也可以出现在链中。

  菊糖不溶于冷水而溶于热水,因此,可以用热水提取,然后在低温(如0℃)下沉淀出来。

  菊糖具有还原性。

  淀粉酶不能水解菊糖,因此人和动物不能消化它。

  蔗糖酶可以以极慢的速度水解菊糖。

  真菌如青霉菌(Penicilliumglaucum)、酵母及蜗牛中含有菊糖酶,可以使菊糖水解。

4.纤维素(cellulose)

  纤维素是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是植物中最广泛的骨架多糖,植物细胞壁和木材差不多有一半是由纤维素组成的。

  棉花是较纯的纤维素,它含纤维素高于90%。

  通常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总是同时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

  植物纤维素不是均一的一种物质,粗纤维可以分为?-纤维素、?-纤维素和γ-纤维素三种。

  ?-纤维素不溶于17.5%NaOH,它不是纯粹的纤维素,因为在其中含有其他聚糖(如甘露聚糖);?-纤维素溶于17.5%NaOH,加酸中和后沉淀出来;γ-纤维素溶于碱而加酸不沉淀。

  这种差别大概是由于纤维素结构单位的结合程度和形状的不同。

  实验证明,纤维素不溶于水,相对分子质量在50000~400000,每分子纤维素含有300~2500个葡萄糖残基。

  葡萄糖分子以?-l,4-糖苷键连接而成。

  在酸的作用下完全水解纤维素的产物是?-葡萄糖,部分水解时产生纤维二糖,说明纤维二糖是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

  水解充分甲基化的纤维素则产生大量的2,3,6-三甲氧基葡萄糖,表明纤维素的分子没有分枝。

  其分子结构如下:。

二、酰甘油的类型

  三酰甘油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主要是由它们所含脂肪酸的情况决定的。三酰甘油的通式为:

  如果三个脂肪酸是相同的(即R1、R2、R3是相同的),称为简单三酰甘油(simpletriacylglycerols),具体命名时称为某某脂酰甘油,如三硬脂酰甘油、三软脂酰甘油、三油脂酰甘油等。

  如果含有两个或三个不同脂肪酸(即R1、R2、R3不同时)的三酰甘油称为混合三酰甘油,如一软脂酰二硬脂酰甘油。

  在混合三酰甘油中各脂酰基由于位置不同,又有不同的异构体。

  多数天然油脂都是简单三酰甘油和混和三酰甘油的极其复杂的混合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在天然油脂中脂肪酸分布的规律。

三、三酰甘油的理化性质

1.溶解度

  三酰甘油不溶于水,也没有形成高度分散的倾向。二酰甘油和单脂酰甘油则不同,由于它们有游离羟基,故有形成高度分散态的倾向,其形成的小微粒称为微团(micelles),它们常用于食品工业,使食物更易均匀,便于加工,且二者都可以被机体利用。

2.熔点

  三酰甘油的熔点是由其脂肪酸的组成决定的,一般随饱和脂肪酸的数目和链长的增加而升高。

  如三软脂酰甘油和三硬脂酰甘油在常温下为固态,三油酰甘油和三亚油酰甘油在常温下为液态。

  猪的脂肪中油酸占50%,猪油固化点为30.5℃。

  人脂肪中油酸占70%,人脂固化点为15℃。

  植物油中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呈液态。

3.皂化和皂化值

  当将脂酰甘油与酸或碱共煮或经脂酶(lipase)作用时,都可发生水解。

  酸水解可逆;碱水解,由于脂肪酸羧基全部处于解离状态,即成为负离子,因而没有和甘油作用的可能性,故碱水解不可逆。

  当用碱水解三酰甘油时,生成物之一为脂肪酸的盐类,这就是日常所用的肥皂,所以脂类的碱水解反应一般称为皂化反应(saponification)。

  完全皂化1g油或脂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皂化值(saponificationnumber),用以评估油脂质量,并计算该油脂相对分子质量。

4.酸败和酸值

  油脂在空气中暴露过久即产生难闻的臭味,这种现象称为“酸败”(rancidity)。

  其化学本质是油脂水解放出游离的脂肪酸,后者再氧化成醛或酮,低分子的脂肪酸(如丁酸)的氧化产物都有臭味。

  脂肪分解酶或称脂酶(lipase)可加速此反应。

  油脂暴露在日光下可加速此反应。

  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acidvalue)。

  酸败的程度一般用酸值来表示。

  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后所形成的醛或酮可聚合成胶状的化合物。

  桐油等可用作油漆即是根据此原理。

5.氢化和卤化

  油脂中的不饱和键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氢化反应。

  工业上常用Ni粉等催化氢化使液状的植物油适当氢化成固态三酰甘油酯,这称为人造奶油,便于运输。

  氢化可防止酸败作用。

  油脂中的不饱和键可与卤素发生加成作用,生成卤代脂肪酸,这一作用称为卤化作用(halogenation)。

  100g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称为碘值(iodinevalue),在实际碘值测定中,多用溴化碘或氯化碘为卤化试剂。

6.乙酰化值(acetylationnumber)

  含羟基的脂酰化合物,羟基含量可通过与乙酸酐或其他酰化剂反应生成乙酰化酯或相应酰化酯而测得。乙酰化值指1g乙酰化的油脂所分解出的乙酸用氢氧化钾中和时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第二节其它酰基甘油类

一、烷基醚脂酰甘油(alkyletheracylglycerols)

  它含有两个脂肪酸分子和一个长的烷基或烯基链分别与甘油分子以酯键相连。例如烷基醚键二脂酰甘油和?、?-烯基醚二脂酰甘油(?、?-alkenyletheracylglycerols),其结构如下:

烷基醚键二脂酰甘油?、?-烯基醚二脂酰甘油

  这种脂类不易与甘油三酯分开,因此发现较晚。

  用弱碱或酶促水解,它们则形成甘油醚(glycerolethers)。

  例如,鲛肝醇和鲨肝醇实际上都是甘油醚,其结构如下:。

二、糖基脂酰甘油(glycosylacylglycerols)

  糖基与甘油分子第三个羟基以糖果苷键相连,甘油另两个羟基与脂肪酸以酯键相连。最普通的例子是在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神经组织中发现的单半乳糖基二脂酰甘油,其结构如下:

3.磷酸甘油酯的命名

  如果将甘油C1或C3分别用脂肪酸或磷酸酯化,C2则成为一个不对称C原子,于是形成两个互为对映体(antipode)的异构物。

  天然存在的甘油磷脂都属L-构型。

  结构如下:。

D-构型L-构型

1967年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及国际生物化学联合会的生物化学命名委员会建议采用下列命名原则:

  将甘油的三个碳原子分别标号为1,2,3(三者顺序不能随便颠倒)。

  用投影式表示,C2上羟基一定要放在C2的左边。

  这种编号称为立体专一编号(stereospecificnumbering),用sn表示,写在化合物名称前面。

  根据这一命名原则,磷酸甘油和磷脂酸命名如下:。

sn-甘油-1-磷酸sn-甘油-3-磷酸

sn-二脂酰甘油-1-磷酸sn-二脂酰甘油-3-磷酸

三、非皂化脂质

  非皂化脂质的特点是它们都不含脂肪酸,因此不能为碱所皂化。它们在组织和细胞内含量虽少,但却包括许多有重要生物功能的物质,如维生素和激素等。

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A.生物体的物质组成

B.新陈代谢

C.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D.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

  正确答案:生物体野者的物质组成;新陈代谢游脊码;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神哪础

生物化学课程论文精选范文

    生物化学对医学生而言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实验教学对于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化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生物化学论文范文篇一:《基础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基础医学专业是我校为适应我国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而新开设的专业,目的是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扎实的基础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并有较强的继续学习和发展潜力,将来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医院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临床医学实验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专门人才[1]。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医学等生命科学领域至关重要的基础课程。

  同时生物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因此,生物化学是基础医学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课,是将来独立进行科研和教学的有力保证[2]。

  如何建立适合基础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对现有课程进行调整与优化,适应该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是生物化学专业教师亟须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目前,医学院校的传统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主要模式、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①理论课程方面: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授课教师主要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授课,教师讲,学生听,却不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材使用方面,基础医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同样的教材,无法满足基础医学专业培养的需要。

  另外英语授课的比例不高。

  多年来,在对生物化学的授课过程中,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课件和参考资料中除了专业名词做了英语注解外基本上都是中文,课堂上也是以中文授课为主,不利于提高学生查阅英文文献、英文论文的撰写以及英语学术交流的能力。

    ②实验课程方面:实验课内容不能满足培养学生整体科研思维的需要。

  部分实验内容陈旧过时,不少生化实验仍然采用已经被淘汰的技术方法,与生物化学的理论发展完全脱节,与临床实践也毫无联系,因此这些实验需彻底摈弃更换。

  另外实验教学模式大都是课前实验技术人员做好准备,上课时教师照本宣科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照方抓药”式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整个实验模式貌似紧凑完善,但学生思维参与度不高,很多时候都是应付差事似的操作,这样的教学突出实验技术的过程,而学生不能完全掌握知识的连贯性,无法熟练地运用这些技术解决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因此,如何改革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是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

  我校基础医学专业开设了生物化学以及高级生物化学两门相关课程。

  我们结合基础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好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实际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1全面优化调整教学内容

  1.1理论教学要制定合适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

    基础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课,高级生物化学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课。

  前者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的阐明,后者主要侧重于学科的前沿进展和技术。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基础理论-临床科研知识体系的构建。

  课程首先介绍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和盯蠢现状,帮助建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

  接着具体讲授生物化型虚学基础知识内容,完善基础知识结构体系,然后在临床案例和科研论文情境中讲解各种疾病或技术,总结和提炼具体案例中的研究思想和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卜则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物质的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调控,对于这部分内容,采用多媒体对基本内容进行详细、重点的讲解。

  部分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加深理解。

  ②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这部分内容应结合具体科研文献进行讲解。

  ③疾病的发病机制,该部分内容结合临床病例进行系统介绍,可以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案例分析[3]。

  强调关注疾病具体的分子机制。

  由于生物化学发展非常迅速,由此衍生出的交叉学科的知识更是日新月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最新成就、最新进展不断整合到教学内容中,使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2实验教学要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技术,更新整合

  现有实验内容我们对现有的生物化学实验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去除陈旧过时的实验,下一步将尝试:

    ①在每个实验开始引入合适的案例,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实验意图,有效地和临床、科研联系起来。

    ②尽量保证实验内容的连贯性,比如前次RNA提取实验获得的RNA可以作为下次RT-PCR的模板。

    ③为了使实验内容与临床联系更加密切,对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两个实验,均增设高剂量组,通过正常样本和异常样本之间的比对,加深学生的印象。

    ④在高级生物化学实验安排中,尝试将有内在联系的多个实验整合为综合性实验。

  如可将原有的质粒抽提基础上增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连接产物的转化和阳性克隆的筛选,整合为完整的分子克隆实验。

  通过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不仅可以增加实验内容的系统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同时也要注意提供合适的科研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每个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⑤依托我校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开展创新性实验,尝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

  2全面优化调整教学方式

  2.1理论教学方式

    基础医学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与自学能力,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时应尽量避免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模式,可采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融合的方式。

    2.1.1PBL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每年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规模在40人左右,而现有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使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部分采用PBL教学模式。

  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可以不仅仅局限于疾病案例的提供,一些具体的科研实验也可以作为案例,使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获取知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2.1.2启发式教学采用“简述-自学-总结”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讲课的主动性。例如酶的竞争性抑制章节中,可让学生主动查找临床上以竞争性抑制为原理的药物,让学生加以比较,加深学生理解。

    2.1.3互动式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例如在讲解了DNA的生物合成的基本内容后,把整个班级分组,让每组学生主动查阅与逆转录有关的文献和最新进展,制作成PPT,每个组派一名代表用20分钟时间去讲解逆转录章节的相关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口头表达能力。

    2.1.4加强英语授课比例在科研工作中,无论是查阅文献、撰写科研论文还是学术会议交流,对专业英语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英语授课的比例,尝试全英文PPT,教师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双语教学,尤其是专业名词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尽快提高专业英语水平。

  2.2实验教学方式

    将PBL教学的理念引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把每个实验设定在有意义的科研问题或临床案例等情境中,通过学生的彼此合作解决问题,进而学习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使学生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技能,又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以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案例引出蛋白质含量测定实验等。

  采取PBL与传统教学模式并行的教学方式,融合“互动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思考,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实践中的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化学作为基础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21世纪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基础医学专业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我们需要对生物化学教学进行及时的优化和调整,以便把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培养成为从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为部分研究性人才进入更高层次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生物化学论文范文篇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究》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既是一门重要的生命科学基础学科,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是目前自然科学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然而受传统的考试体系的影响,大多数院校的考核方式依然拘泥于传统的期末一次性“终结考试”,一张试卷定成绩,一次考试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些学生应对这种考试是靠临考前的死记硬背,即使能得到好成绩,也仅仅是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却没有达到预定的教学计划。

  传统的考试体系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考试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提高考试的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体系的改革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科研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引入形成性考核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有助于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

  为满足以“胜任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临床医学医学生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要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核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1形成性考核体系的构建

  形成性考核体系的形式

    1)阶段性考试。

  当每个章节学习结束时,利用每个章节结束的最后一节课时间,对理论教学的内容进行闭卷测试。

  测试结束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现场对学生答疑解惑,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教师审阅测试答卷后,将答卷反馈给学生,充分保障学生对成绩评定情况的知情权,并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抓紧补正。

    2)实验教学多站式考试。

  实验课不仅能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很好地煅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多站式实验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由临床班授课主讲教师担任主考,设四个考点,每个考点设监考教师两名,负责考试过程及考场纪律;每个考点的考试项目满分为5分,总计20分:第一站: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第二站:721型分光光度计和离心机使用第三站:电泳仪使用电泳加样第四站:装柱,层析柱上样。

    3)理论教学期末考试。

  理论教学终结考试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旨在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考试的内容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各方面知识,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问答题以及案例分析题等。

  形成性考核体系的成绩评价

    1)形成性评价(教师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传统的总结性评价而言的。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学习的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研究所作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控制学习过程,使学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培养合作意识。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有效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吉林省精品课程的平台资源,建立生物化学师生交流QQ群、微信群,改变了只能在课堂上与教师见面、提问、交流的状况。

  利用多种平台,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反馈学生学习的评价,调整学生学习的状态,更加有利于接下来课程的讲授。

    2)学生互评。

  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语言表达、人际交流和沟通协调能力,为今后的医患交流打好基础。

  利用理论或实验教学的空闲时间,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话题进行分组讨论,组长负责记录讨论的内容、过程和结论。

  讨论结束后,组内成员相互评分,讨论记录和评分形成文字性材料交给授课教师。

  形成性考核体系的分值设置学生的结课评价成绩由阶段性考试成绩(占20%)、实验教学多站式考试成绩(占20%)和理论教学期末考试(占60%)组成,形成性评价和学生互评不计入结课考核成绩。

  2考核体系改革的效果与体会

    形成性考核体系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时间紧迫,紧张感加强,学习态度端正,兴趣增强,能有意识地主动学习,利用课外时间搜集各种资源对课堂上的知识及时消化,随时进行复习,灵活地将知识变成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对理论和实验技能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

  形成性考核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多项能力阶段性考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教学多站式考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互评的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的形成性评价以及师生的沟通平台使学生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

  形成性考核体系同时也激发着学生对专业问题的质疑与思考,训练了科研思维及批判意识。

  形成性考核体系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形成性考核体系给教师带来更大的自由度,并且在考核体系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反复论证,不断地摸索、创新、查漏补缺,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形成性考核体系促进教师自身成长与以往的考核模式相比,阶段性考核体系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在增强责任心的前提下,要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来满足配合学生学习的需要。

  3讨论

    形成性考核体系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考试模式,它不仅重视理论教学,更加重视实验教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这种以“阶段性考试 实验教学多站式考试 理论教学期末考试”的考核体系取代传统的“一张试卷的终结性考试”定成绩的考核制度,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技能的动手操作水平和团队协作沟通等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考核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深层次变革,是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勇于开拓创新,又要科学分析,达到真正的教学考的统一,适应以“胜任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临床医学医学生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要求,推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生物化学论文范文篇三:《浅谈生物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其重要,不但让学生学习起来感到轻松、愉快,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生物化学;学习兴趣;培养

    学习是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如何使学生激起并保持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主要工作。

  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科学[1],是现代医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在校学生缺少医学基础知识,也无疾病的临床概念印象,且抽象思维较差,常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给师生互动带来一定难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笔者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1讲好绪论,上好第一次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学生对新鲜事物都会感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重视绪论的讲授艺术,给学生留下第一个深刻印象,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绪论的内容是每个学生接触这一门课的开始,能否激发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就很关键。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

  绪论阐述了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研究内容及与医学的关系等,具体内容篇幅虽小但涵盖面比较广,可谓是学会生物化学的大纲。

  为提高学生兴趣,可结合现实生活,以提问、设问、讨论等方法讲述DNA克隆及我国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让学生既知道学习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对生物化学产生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求知欲望,使精力和思维集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思维活动自觉主动地跟着教师走。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不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需要。

    例如在讲糖异生这一节前,首先问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人不吃饭约可活六周?靠什么维持能量供给?有学生回答:糖异生。

  追问:什么是糖异生?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中,由此产生疑惑、好奇,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教师再对该节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教学的吸引力,使课堂教学沿着“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三维进行。

    对学生来说,学习的主动性首先来源于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清楚。在讲解生物化学过程中,应适时地对学生提出一些比较疑难的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探讨和钻研,并学会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自己得出结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所以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认真“备问”,把要讲授的内容组织成“问题链”,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将这些“问题链”滚动提出,请学生回答,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让学生去思考,当学生得出正确结论时,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思维方法、推断结果给予表扬和鼓励,不断强化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入临床病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现在已成为生物学各学科之间、医学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的共同语言,单一的理论学习往往很枯燥,而临床基础教学一旦脱离临床实践就显得枯燥无味。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该门课程时应结合临床实践,采取典型病例,

    通过病案分析讨论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比如在讨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病例中,针对性地设计3个问题。

  病例:某女,5岁儿童,因使用新鲜蚕豆后出现头痛、发热,继而出现血红蛋白尿、贫血、黄疸,急诊入院。

  1)试分析该儿童为什么食用新鲜蚕豆后会出现血红蛋白尿、贫血和黄疸?2)分析该患儿的发病机制。

  3)对具有这类遗传性疾病的家族应该如何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

    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去思考分析上述问题,提高学生应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医疗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学生接触到实际问题,激发兴趣,争相发言,教师再进行最后的总结。

  这样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热情,使学生联系临床实践,扩大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且易记、易懂、易巩固。

  通过开展病例讨论,以求达到传授知识、培训临床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4采用多种授课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巩固学生

  学习兴趣

    要学生乐学,教师必须乐教。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师展示才学的地方。

  要想维持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技巧的掌握和应用非常重要。

    首先,教师应有扎实的教学功底,熟悉各种教学方法,并能根据教学实际去不断推陈出新。

  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在围绕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当给学生补充一些内容新颖,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到所学知识的有限和不足,从而产生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和巩固对专业学科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脂类代谢时,可同时讲授暴饮暴食,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对患者及社会造成的危害,通过举一反三,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

    其次,要强化教学目标,淡化学科意识,并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实践教学,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有兴趣的东西,越容易在头脑中扎根。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兴趣是分不开的。

  要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并巩固和保持下去,教师的课堂教学除了做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等基本要求外,还需要一些风趣、幽默、富于情趣的教学语言来点缀。

    此外,还可通过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性研讨与专题性辩论等多种形式,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在条件允许时,还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来增加社会实践,使课堂从有限的教室空间延伸到广阔的社会舞台,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早日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常教常新。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儿科护理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的主体,其学习兴趣一旦在教学活动中产生就会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创造乐教乐学、教学相长的气氛。

  参考文献

  [1]查锡良,周春燕,周爱儒,等.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猜你喜欢:

1.生物化学学习心得和体会范文

2.生化药学论文

3.关于生命与健康结课论文

4.大学生健康论文3000字

5.生物化学趣味记忆法

6.食品与健康论文3000字

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1、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2、物质、能量液备代谢及其调节搏埋裤

3、遗传信息传基简递及其调控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