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答案由裘雪红回答吗?

作者:暴钊风时间:2023-07-23 12:59:13

导读:"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答案由裘雪红回答吗?1.背景介绍: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重要课程,也是计算机工程师必备的基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寻求答案或解释。近期,有人提出问题,询问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答案是否由裘雪"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答案由裘雪红回答吗?

1.背景介绍: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重要课程,也是计算机工程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寻求答案或解释。

  近期,有人提出问题,询问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答案是否由裘雪红回答。

  裘雪红是一位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和教育家,其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教学经验。

  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并提供不同观点的分析。

2.裘雪红的背景与专业知识:

  裘雪红,现任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他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曾在多个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过大量高水平的论文,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有着独到的见解。

  裘雪红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多次荣获教学奖项,培养了许多在该领域有影响力的学生。

3.裘雪红是否回答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答案的问题:

  在学术界,裘雪红被广泛认可为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的权威人士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和教学质量备受推崇。

  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寻求他的帮助和解答。

  然而,裘雪红并不一定亲自回答每一个学生的问题。

  他可能会通过课堂讲解、学术讨论、研究论文等多种形式来传授知识和解答问题。

  此外,裘雪红可能还会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学生应如何获取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答案:

  对于学生而言,获取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答案有多种途径。

  首先,他们可以参考课程教材和参考书籍,这些书籍通常包含了大量的例题和答案解析。

  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堂讲解和讨论来获取问题答案,这样可以直接与教师互动,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学术论坛、在线教育平台和问答网站等,与其他同学和专家进行交流和讨论。

5.不仅仅依赖于裘雪红的答案:

  虽然裘雪红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但学生不应仅仅依赖于他来回答问题。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是一门广泛而深入的学科,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概念和原理。

  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答案,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

总结:

  尽管裘雪红在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答案都要由他来回答。

  学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答案,并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计算机工程师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答案(裘雪红)

中文名: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性能设计(原书第8版)原名:ComputerOrganizationandArchitecture:DesigningforPerformance(8thEdition)

作者:(美)WilliamStallings译者:彭蔓蔓吴强任小西图书

分类:软件

资源格式:PDF

版本:扫描版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书号:9787111328780

发行时间:2011年6月

地区:大陆

语言:简体中文

简介:

内容简介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性能设计(原书第8版)》以intelx86和arm两个处理器系列仿仿为例,结合当代计算机系统性能设计问题,介绍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流技术和最新技术。本书共18章,分5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概述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并讨论计算机的滑碰演变和性能;第二部分(第3~8章)讨论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其互连;第三部分(第9~14章)讨论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和组织;第四部分(第15~16章)讨论处理器中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和微程序设计的使用;第五部分(第17~18章)讨论并行组织,包括对称多处理器、集群系统和多核体系结构。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性能设计(原书第8版)》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可以作备让纤为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组成和实现各自处理哪些方面的问题?

  计算机体系结构(ComputerArchitecture)是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的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按照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不同级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具有不同的属性。

  一般来说,低级机器的属性对于高层机器程序员基本是透明的,通常所说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要指机器语言级机器的系统结构。

  经典的关于“计算机体系结构(computerarchitecture)”的定义是1964年C.M.Amdahl在介绍IBM360系统时提出的,其具体描述为“计算机体系结构是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的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就是指适当地组织在一起的一系列系统元素的集合,这些系统元素互相配合、相互协作,通过对信息的处理而完成预先定义的目标。

  通常包含的系统元素有: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人员、数据库、文档和过程。

  其中,软件是程序、数据库和相关文档的集合,用于实现所需要的逻辑方法、过程或控制;硬件是提供计算能力的电子设备和提供外部世界功能的电子机械设备(例如传感器、马达、水泵等);人员是硬件和软件的用户和操作者;数据库是通过软件访问的大型的、有组织的信息集合;文档是描述系统使用方法的手册、表格、图形及其他描述性信息;过程是一系列步骤,它们定义了每个系统元素的特定使用方法或系统驻留的过程性语境。

计算机体系结构

1·机内数据表示:硬件能直接辨识和操作的数据类型和格式

计算机体系结构

2·寻址方式:最小可寻址单位、寻址方式的种类、地址运算

3·寄存器组织:操作寄存器、变址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及孝升专用寄存器的定义、数量和使用规则

4·指令系统:机器指令的操作类型、格式、指令间排序和控制机构

5·存储系统:最小编址单位、编址方式、主存容量、最大可编址空间

6·中断机构:中断类型、中断级别,以及中断响应方式等

7·输入输出结构:输入输出的连接方式、处理机/存储器与输入输出设备间的数据交换方式、数据交换过程的控制

  8·信息保护:信息保护方式、硬件信息保护机制。

  计算机系统已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计算机体系结构

第一阶段

  60年代中期以前,是计算机系统发展的早期时代。

  在这个时期通用硬件已经相当普遍,软件却是为每个具体应用而专门编写的,大多数人认为软件开发是无需预先计划的事情。

  这时的软件实际上就是规模较小的程序,程序的编写者和使用者往往是同一个(或同一组)人。

  由于规模小,程序编写起来相当容易,也没有什么系统化的方法,对软件开发工作更没有进行任何管理。

  这种个体化的软件环境,使得软件设计往往只是在人们头脑中隐含进行的一个模糊过程,除了程序清单之外,根本没有其他文档资料保存下来。

第二阶段

  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计算机系统发展的第二代。

  在这10年中计算机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多道程序、多用户系统引入了人机交互的新概念,开创了计算机应用的新境界,使硬件和软件的启慎带配合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实时系统能够从多个信息源收集、分析和转换数据,从而使得进程控制能以毫秒而不是分钟来进行。

  在线存储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第一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出现。

  计算机系统发展的第二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出现了“软件作坊”,广泛使用产品软件。

  但是,“软件作坊”基本上仍然沿悄芦用早期形成的个体化软件开发方法。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软件数量急剧膨胀。

  在程序运行时发现的错误必须设法改正;用户有了新的需求时必须相应地修改程序;硬件或操作系统更新时,通常需要修改程序以适应新的环境。

  上述种种软件维护工作,以令人吃惊的比例耗费资源。

  更严重的是,许多程序的个体化特性使得它们最终成为不可维护的。

  “软件危机”就这样开始出现了。

  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计算机科学家在联邦德国召开国际会议,讨论软件危机课题,在这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使用了“软件工程”这个名词,一门新兴的工程学科就此诞生了。

第三阶段

  计算机系统发展的第三代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并且跨越了整整10年。

  在这10年中计算机技术又有了很大进步。

  分布式系统极大地增加亍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局域网、广域网、宽带数字通信以及对“即时”数据访问需求的增加,都对软件开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在这个时期软件仍然主要在工业界和学术界应用,个人应用还很少。

  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了微处理器,而且微处理器获得了广泛应用。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产品随处可见,当然,最重要的智能产品是个人计算机。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个人计算机已经成为大众化的商品。

  在计算机系统发展的第四代已经不再看重单台计算机和程序,人们感受到的是硬件和软件的综合效果。

  由复杂操作系统控制的强大的桌面机及局域网和广域网,与先进的应用软件相配合,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

  计算机体系结构已迅速地从集中的主机环境转变成分布的客户机/服务器(或浏览器/服务器)环境。

  世界范围的信息网为人们进行广泛交流和资源的充分共享提供了条件。

  软件产业在世界经济中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前进,新的技术也不断地涌现出来。

  面向对象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迅速地取代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

总结

  软件开发的“第四代技术”改变了软件界开发计算机程序的方式。

  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软件终于从实验室中走出来进入了实际应用,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应用模糊逻辑的人工神经网络软件,展现了模式识别与拟人信息处理的美好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与多媒体系统,使得与用户的通信可以采用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方法。

  遗传算法使我们有可能开发出驻留在大型并行生物计算机上的软件。

  计算机体系结构解决的是计算机系统在总体上、功能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和计算机组成、计算机实现是不同的概念。一种体系结构可能有多种组成,一种组成也可能有多种物理实现。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括机器内部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以及逻辑设计等。

  其目标是合理地把各种部件、设备组成计算机,以实现特定的系统结构,同时满足所希望达到的性能价格比。

  一般而言,计算机组成研究的范围包括:确定数据通路的宽度、确定各种操作对功能部件的共享程度、确定专用的功能部件、确定功能部件的并行度、设计缓冲和排队策略、设计控制机构和确定采用何种可靠技术等。

  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

  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器件、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专用器件的设计,信号传输技术,电源、冷却及装配等技术以及相关的制造工艺和技术。

Flynn分类法

  1966年,Michael.J.Flynn提出根据指令流、数据流的多倍性(multiplicity)特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分类,定义如下。

·指令流:机器执行的指令序列

计算机体系结构

·数据流:由指令流调用的数据序列,包括输入数据和中间结果

  ·多倍性:在系统性能瓶颈部件上同时处于同一执行阶段的指令或数据的最大可能个数。

  Flynn根据不同的指令流-数据流组织方式把计算机系统分为4类。

1·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ngleInstructionStreamSingleDataStream,SISD)

  SISD其实就是传统的顺序执行的单处理器计算机,其指令部件每次只对一条指令进行译码,并只对一个操作部件分配数据。

2·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ngleInstructionStreamMultipleDataStream,SIMD)

  SIMD以并行处理机为代表,结构如图,并行处理机包括多个重复的处理单元PU1~PUn,由单一指令部件控制,按照同一指令流的要求为它们分配各自所需的不同的数据。

3·多指令流单数据流(MultipleInstructionStreamSingleDataStream,MISD)

  MISD的结构,它具有n个处理单元,按n条不同指令的要求对同一数据流及其中间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一个处理单元的输出又作为另一个处理单元的输入。

4·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ultipleInstructionStreamMultipleDataStream,MIMD)

  MIMD的结构,它是指能实现作业、任务、指令等各级全面并行的多机系统,多处理机就属于MIMD。(2)

冯式分类法

  1972年冯泽云提出用最大并行度来对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分类。

  所谓最大并行度Pm是指计算机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最大的二进制位数。

  设每一个时钟周期△ti内能处理的二进制位数为Pi,则T个时钟周期内平均并行度为Pa=(∑Pi)/T(其中i为1,2,…,T)。

  平均并行度取决于系统的运行程度,与应用程序无关,所以,系统在周期T内的平均利用率为μ=Pa/Pm=(∑Pi)/(T*Pm)。

  用最大并行度对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的分类。

  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表示一个计算机系统,横坐标表示字宽(N位),即在一个字中同时处理的二进制位数;纵坐标表示位片宽度(M位),即在一个位片中能同时处理的字数,则最大并行度Pm=N*M。

由此得出四种不同的计算机结构:

  ①字串行、位串行(简称WSBS)。其中N=1,M=1。

  ②字并行、位串行(简称WPBS)。其中N=1,M>1。

  ③字串行、位并行(简称WSBP)。其中N>1,M=1。

  ④字并行、位并行(简称WPBP)。其中N>1,M>1。

  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图灵机理论为基础,属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本质上,图灵机理论和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一维串行的,而多核处理器则属于分布式离散的并行结构,需要解决二者的不匹配问题。

  首先,串行的图灵机模型和物理上分布实现的多核处理器的匹配问题。

  图灵机模型意味着串行的编程模型。

  串行程序很难利用物理上分布实现的多个处理器核获得性能加速.与此同时,并行编程模型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推广,仅仅局限在科学计算等有限的领域.研究者应该寻求合适的机制来实现串行的图灵机模型和物理上分布实现的多核处理器的匹配问题或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解决“并行程序编程困难,串行程序加速小”的问题。

计算机体系结构

  在支持多线程并行应用方面,未来多核处理器应该从如下两个方向加以考虑。

  第一是引入新的能够更好的能够表示并行性的编程模型。

  由于新的编程模型支持编程者明确表示程序的并行性,因此可以极大的提升性能。

  比如Cell处理器提供不同的编程模型用于支持不同的应用。

  其难点在于如何有效推广该编程模型以及如何解决兼容性的问题。

  第二类方向是提供更好的硬件支持以减少并行编程的复杂性。

  并行程序往往需要利用锁机制实现对临界资源的同步、互斥操作,编程者必须慎重确定加锁的位置,因为保守的加锁策略限制了程序的性能,而精确的加锁策略大大增加了编程的复杂度。

  一些研究在此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

  比如,SpeculativeLockElision机制允许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忽略程序执行的锁操作,因而在降低编程复杂度的同时兼顾了并行程序执行的性能。

  这样的机制使得编程者集中精力考虑程序的正确性问题,而无须过多地考虑程序的执行性能。

  更激进的,TransactionalCoherenceandConsistency(TCC)机制以多个访存操作(Transaction)为单位考虑数据一致性问题,进一步简化了并行编程的复杂度。

  主流的商业多核处理器主要针对并行应用,如何利用多核加速串行程序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其关键技术在于利用软件或硬件自动地从串新程序中派生出能够在多核处理器上并行执行的代码或线程。

  多核加速串行程序主要有三种方法,包括并行编译器、推测多线程以及基于线程的预取机制等。

  在传统并行编译中,编译器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来保证拟划分线程之间不存在数据依赖关系。

  编译时存在大量模糊依赖,尤其是在允许使用指针(如C程序)的情况下,编译器不得不采用保守策略来保证程序执行的正确性。

  这大大限制了串行程序可以挖掘的并发程度,也决定了并行编译器只能在狭窄范围使用。

  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提出推测多线程以及基于线程的预取机制等。

  然而,从这种概念提出到现在为止,这个方向的研究大部分局限于学术界,仅有个别商业化处理器应用了这种技术,并且仅仅局限于特殊的应用领域。

  我们认为动态优化技术和推测多线程(包括基于线程的预取机制)的结合是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一维地址空间和多核处理器的多维访存层次的匹配问题。

  本质上,冯·诺依曼体系结构采用了一维地址空间。

  由于不均匀的数据访问延迟和同一数据在多个处理器核上的不同拷贝导致了数据一致性问题。

  该领域的研究分为两大类:一类研究主要是引入新的访存层次。

  新的访存层次可能采用一维分布式实现方式。

  典型的例子是增加分布式统一编址的寄存器网络。

  全局统一编址的特性避免了数据一致性地考虑。

  同时,相比于传统的大容量cache访问,寄存器又能提供更快的访问速度。

  TRIPS和RAW都有实现了类似得寄存器网络。

  另外,新的访存层次也可以是私有的形式。

  比如每个处理器和都有自己私有的访存空间。

  其好处是更好的划分了数据存储空间,已洗局部私有数据没有必要考虑数据一致性问题。

  比如Cell处理器为每个SPE核设置了私有的数据缓冲区。

  另一类研究主要涉及研制新的cache一致性协议。

  其重要趋势是放松正确性和性能的关系。

  比如推测Cache协议在数据一致性未得到确认之前就推测执行相关指令,从而减少了长迟访存操作对流水线的影响。

  此外,TokenCoherence和TCC也采用了类似的思想。

  程序的多样性和单一的体系结构的匹配问题。

  未来的应用展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一方面,处理器的评估不仅仅局限于性能,也包括可靠性,安全性等其他指标。

  另一方面,即便考虑仅仅追求性能的提高,不同的应用程序也蕴含了不同层次的并行性。

  应用的多样性驱使未来的处理器具有可配置、灵活的体系结构。

  TRIPS在这方面作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比如其处理器核和片上存储系统均有可配置的能力,从而使得TRIPS能够同时挖掘指令级并行性、数据级并行性及指令级并行性。

多核和Cell等新型处理结构的出现不仅是处理器架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对传统以来的计算模式和计算机体系架构也是一种颠覆

  2005年,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被曝光,有可能为未来十年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奠定根本性的基础,至少为处理器乃至整个计算机体系结构做出了象征性指引。

  随着计算密度的提高,处理器和计算机性能的衡量标准和方式在发生变化,从应用的角度讲,讲究移动和偏向性能两者已经找到了最令人满意的结合点,并且有可能引爆手持设备的急剧膨胀。

  尽管现在手持设备也相对普及,在计算能力、可扩展性以及能耗上,完全起到了一台手持设备应该具备的作用;另一方面,讲究性能的服务器端和桌面端,开始考虑减少电力消耗赶上节约型社会的大潮流。

  Cell本身适应这种变化,同样也是它自己创造了这种变化。

  因而从它开始就强调了不一样的设计风格,除了能够很好地进行多倍扩展外,处理器内部的SPU(SynergisticProcessorUnit协同处理单元)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因而可以同时面对通用和专用的处理,实现处理资源的灵活重构。

  也就意味着,通过适当的软件控制,Cell能应付多种类型的处理任务,同时还能够精简设计的复杂。

计算机系统有几部分组成?

  一台完整的电脑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搭仔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硬件的系统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储存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个部分

  硬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和各种外部设备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对信斗枝纤息进行高速运算处理的主要部件,其处理速度可达每秒几亿次以上操作。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和文件,常由快速的主存储器(容量可达数百兆字节,甚至数G字节)和慢速海量辅助存储器(容量可达数十G或数百G以上)组成。

  各种输入输出外部设备是人机间的信息转换器,由输入-输出控制系统管理外部设备与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之间的信息交换。

  用通俗的方式再介绍一下,一台家用电脑的硬件有CPU、主板、内存、显卡、声卡、硬盘、光驱、机箱、电源、显示器、键盘、鼠标。另外还有一些可以选配的硬件,比如手写板、电视卡、等等。

扩展材料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空仿机、量子计算机等。

参考材料

百度百科-计算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二专硕,软件工程硕士在读,本科为西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一年考交大软件学院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认真准备,每天浑浑噩噩,再加之计算机考研形势日益严峻,最终没有达到交大的分数线,当时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但是自己还是很不甘心,于是第二年决定再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五月份租房正式开始准备,全身心投入,成功上岸。现将跨专业考研经验以及研究院考研基本概况介绍如下,将重点介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院今年最新笔试专业课调整内容并将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考研概况作一下详细对比,希望能对后续有意选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考生有所帮助。

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概况

  在选择学校与院系时候首先应该了解该院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因为这与笔试专业课以及后续的面试内容联系在一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招收计算机专业的学院主要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以及人工智能学院。

  相比于西安交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西电的计算机专业在专业水平以及就业难度方面基本差距不大,但专业课难度以及报考人数更加有优势。

  而且西北地区的公共课不会太压分,所以数学以及专业课的成绩对进入复试十分关键。

二、笔试经验

  (1)专业课:西电专硕的考研科目主要是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两门,相比于许多学校采用的408四大天王,西电的计算机考研对于跨考还是比较友好的哈。

  首先推荐一下我使用的材料:一、《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第二版)》裘雪红、盛立杰、张剑贤、车向泉、刘凯西电科大出版社,重中之重,必须要买,初试的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闹伏的题就是按这本书的知识结构出的,尤其是课后题,与真题有相似。

  二、《计算机组成与设计》李伯成,顾新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是当时考研简章里规定的,但是亲身体会重要程度不如西电自己出版的那本,用来做知识补充也不错。

  三、《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经典的数据结构书可以作为框架,此外我还额外准备了《大话数据结构》这本书写的比较简单生动,对于初学者十分适用,有基础的可以不用准备,此外还有这本《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荣政、樊凯、刘彦明、邵晓鹏、车书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如果觉得清华出版的那本太难可以选择这本。

  内容都没有大的区别。

  由于西电的专业课考试液正携真题不对外提供,之前可以去校内的教务处办公室领取最近两年真题,现在可不可以领就不太清楚,此外我就不清楚其它的获取渠道了,网上的我不太相信所以就没有买。

  就买了王道的数据结构和组成原理。

  专业课这块,我是先看书,结合网上的视频讲解,然后做王道和课本上对应知识点的题,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也比较枯燥,主要是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碰到难点可以多看看相关讲解视频帮助自己理解记忆。

  由于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都占75分都很重要,我是一天数据结构,一天组成原理。

  过完之后可以买《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以及唐朔飞的习题集进行练手,之后有真题的可以做真题,没有真题就做西电课本的课后题,因为考题与课本是息息相关的,做习题集只是为了巩固练习知识点,最终还是要结合课本及课后题。

(2)数学一:

  对于考数学的专业来说,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科,占到150分,往往也是最能拉开差距的一科。

  建议早点复习,最晚不要晚于大三下学期的开学。

  学硕考数一、专硕考数二。

  难度一般是数一难度大,学的内容多,要多学一门概率论,而且高数和线代也会比专硕多学一部分章节。

  所以这也是考虑选专硕还是学硕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我而言,今年数一难度系数略大,发挥也一般,考的分数不高,这儿就说到了10%的不确定因素,一共四门,只要整体上在自己预期的范围内,就考的不错了。

  所以在这儿着重说一清早下复习思路和经验教训,然后根据自己的基础去计划接下来的复习方向。

  个人建议全程跟着汤家凤老师的复习节奏,尤其是高等数学,汤老师讲的非常细,也非常的认真,每一阶段的题目的适应性都比较强。

  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建议跟着李永乐团队的老师。

  在强化阶段,要巩固基础不要着急,特别是高等数学,我是看过许多老师的课,包括张宇、汤家凤、武忠强老师等,强化阶段是重重之中阶段,一定尽量多研究透彻。

  一定要做好笔记,然后反复研究,遇到不会的题就去翻阅笔记找到对应的地方,找到不会的原因。

  然后有精力的就可以顺便做真题了,先做1998年到2000年,这一部分相对简单,但要考的知识思路很重要,考研每年都会反复出现其变形题。

建议用的书本资料有:

汤家凤的1800、

李永乐老师的复习全书、

张宇老师的概率9讲、

  李林四和六套卷。

  由于安大机械专业课很简单拉分不大,所以数学就是拉分项的重中之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且投入大量精力。对此我的建议如下,可分为四轮时间学习。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

  学习任意老师基础班教学视频,(基础班推荐李林、武忠详老师),做1800题(也可以是别的老师的资料)基础部分。

  由于2021年开始考纲修改选择题分值占比升高,因此660题也要做一下。

  第二阶段:强化阶段。

  学习任意老师强化班教学视频,(强化班推荐汤家凤、武忠详老师)做1800题(也可以是别的老师的资料)强化部分。

  660题也要做完,完成上述资料后,做一遍李林108题。

  第三阶段:真题阶段。这一阶段以真题为主,熟悉一下真题的出题方式,由于经过强化阶段的洗礼,这一阶段做起来就不会那么痛苦了,此时要锻炼做题速度以及准确度,大概花一个月的时间即可。

  第四阶段:冲刺阶段。做模拟预测卷,主要推荐:李林四六套、张宇四套卷、合工大超越共创卷等。

  参考资料:汤家凤1800题、李永乐660题、李林108题、真题、李林四六套。

(3)英语一:

  我英语基础还可以,所以没有花太多时间,最后成绩在我自己看来不是特别满意的,所以大家任何一个科目都不要掉以轻心!我主要就是背单词,大概三月份左右单词已经背了一遍了,我个人是喜欢用小程序背单词的,大家根据个人偏好进行选择,感觉没有太大差别,主要是要循环回忆,不然很容易忘记。

  阅读方面我做了近十年的真题,然后进行精翻,错误率差不多一年2个左右。

  大家做阅读的时候要注意自己归纳总结题型对应技巧和一些小坑,这样可以增加一定的正确率。

  作文方面我是差不多十一月才开始的,直接整理的模板进行背诵,建议大家自己整理一套属于自己的模板(各个话题),然后平时进行几次模拟训练,熟练运用模板。

  我觉得这是一个适合大部分人的方法,因为考试其实留给大作文和小作文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正常英语水平很难再短时间内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打磨,因此准备一份自己的模板可以事半功倍。

我用了《朱伟的恋恋有词》

《王江涛的高分写作》

  阅读理解看的是唐迟的视频,没有买专门的资料,包括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恋恋有词就当作电视剧在那看,复习累了听听朱老师讲讲故事,吹吹牛皮也是一种休息,可以单独准备一本本子做好课堂笔记,书上写太密密麻麻不太好看,内容多的时候也写不下去。单词太重要了,高中要是能把四级、六级单词词汇记住,高考140分都是可能的,考研那就更需要这些词汇做基础了,要天天坚持,对后面的作文、阅读理解、新题型、完形填空都可以省下很多力气。

  (3)政治:复习资料:肖秀荣1000题;

  肖秀荣讲真题;

八套卷

四套卷(含金量高,压中原题机率极大),

  以及其他各种模拟试题。

  政治要注重逻辑思维将其串联,背官话。

1、政治一轮复习

  9月中旬开始研究考研大纲,复习一章大纲,做一章肖秀荣的1000题。

  每天必刷选择题:肖秀荣;红宝书

  12月份前做完《肖秀荣1000题》(至少做2、3遍)从头到尾跟肖秀荣;

  9月份研究考研大纲——10月份一个月看大纲和风中劲草——11月份做肖秀荣的八套卷(不必做大题)——11月中下旬《肖秀荣的考点必备》——12月看大题(蒋中挺);肖秀荣时政和形势政策(小册子和配套视频)——12月上旬,肖四(必做、大题要成套背下来);启航20天20题

2、第二轮复习

  看十年真题,可以从中发现命题思路和命题规律的变迁。尤其专注于近五年真题,将题目与知识点联系起来,反复翻阅大纲,找出真题的出题点。

  此外,肖秀荣的解析中有知识点表格框架,可以帮助节省大量时间,将自己的易混易错点从表格中找出,作标记,重点记忆理解。

3、第三轮背大题

  模拟题大量上市,可以通过做各种政治辅导老师的题目,发现本年度的政治出题风向。政治大题应该每天抽出一小时时间练习,开始可能只是自己写出答案的知识点,无法准确表述,但通过每天的练习可以增加自己的题感(类似语言的语感),模仿答案的答题风格,大气稳重,简练。

  总而言之,多看些看熟些知识点是金字塔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在后期融会贯通。考前每个机构出的预测押题一定都得看,压的准!(真的压的特别准!)

  政治不回避热点,最容易押题,一道大题就是10分,重要性不言而喻。

最后总结一遍重点:

  肖秀荣1000题大纲解析太多也许看不完,就买风中劲草的背诵版(我背了3遍,自习室里有同学背了4遍,后期政治选择几乎只错两三道题),风中劲草的题目太老,不要买配套的题目。

  然后是11月的肖八,整理其中的时政题,选择做明白,12月份的肖四,这是12套卷子,一共60道主观题,考研真题肯定会覆盖。

  今年的考试再次验证了肖秀荣大大在考研政治界的地位,简直肖神。

  背好这60题,会有重复的题。

  12套的选择一定要重点做,我当时刷了3遍,觉得不够再加一个蒋中挺5套卷,足够了。

三、复试经验

  西电的研究生复试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晚,有可能会妨碍调剂,所以如果初始分数没有信心一定提前联系调剂争取上岸。

  之前线下复试都是分两天进行,第一天早上笔试,下午机试,这两个有一个不及格就参加不了第二天的面试。

  之后因为疫情改为线上面试,面试流程就比较方便,没有笔试和机试,所有环节都通过面试进行先进行英语口语对话交流,接着是专业知识考核即代替原先的笔试和机试,学生会从题库中抽题并口述回答,答题结束后会根据你的面试简历进行综合素质考核。

  这种形式也确定了复试的专业课简答题肯定是重点,西电的复试科目主要是离散数学,操作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还会有一道编程题,用的书主要有。

《离散数学》(第二版)武波,黄健斌等西电科大出版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方敏西电科大出版社、

《数据通信与网络》(中文第4版)BehrouzA.Forouzan,SophiaChungFegan著,吴时霖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编程题主要刷一些c语言的题库就可以不会出非常难的题目,复试满分100分。

  西电的录取分是初试分数*80% 复试分数。虽然初试分占比很高但是复试分数小于60不予录取,复试还是十分重要的。

四、总结

考研上岸≈选择一个合适的院校 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 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个不笨的头脑 合适的方法 良好的基础 一年的努力 坚定的信念 信息的有效获取 不错的运气~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王爱英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 书后答案

  第1章概述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D2.B3.CD4.C5.ABC6.A7.B8.B9.ABCD10.ABCDE二.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2.请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

  把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统一存放在存储器中,由机器自动执行。

  不同的程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了计算机通用计算的功能。

  3.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控制器基本功能就是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即控制器按程序计数器指出的指令地址从内存中取出该指令进行译码,然后根据该指令功能向有关部件发出控制命令,和判执行该指令。

  另外,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接受各部件反馈回来的信息。

  4.简述CPU和主机的概念。

  通常把运算器、控制器做在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块上称为中央处理器,又称CPU(CentralProcessingUnit)。

  通常把内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计算机主机,也可以说主机是由CPU与内存储器组成的,而主机以外的装置称为外部设备,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输出设备,外存储器等。

  5.什么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的分类有哪些?软件是指用来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的总和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所需的技术文档。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系统软件由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以及各种软件工具等组成,指挥、唤正改控制计算机硬件系统按照预定的程序运行、工作,从而达到预定的目标。

  应用软件是用户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为解决各类应用问题而编写的软件,包括用户程序及其说明性文件资料。

  6.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精度高计算机的字长越长,其精度越高,现在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几十万亿次以上。

  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2)具有逻辑判断和记忆能力计算机有准确的逻辑判断清渗能力和高超的记忆能力。

  能够进行各种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决定下一步应该执行的指令。

  (3)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计算机采取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即把编好的程序输入计算机,机器便可依次逐条执行,这就使计算机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

  7.计算机的分类有哪些?根据计算机工作原理和运算方式的不同,以及计算机中信息表示形式和处理方式的不同,计算机可分为数字式电子计算机(DigitalComputer)、模拟式电子计算机(AnalogComputer)和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HybridComputer)。

  当今广泛应用的是数字计算机,因此,常把数字式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DigitalComputer)简称为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

  按计算机的用途可分为通用计算机(GeneralPurposeComputer)和专用计算机(SpecialPurposeComputer)两大类。

  通用计算机能解决多种类型问题,是具有较强通用性的计算机,一般的数字式电子计算机多属此类;专用计算机是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专门设计的计算机,如嵌入式系统。

  根据计算机的总体规模对计算机分类,可分为巨型机(SuperComputer)、大/中型计算机(Mainframe)、小型计算机(Minicomputer)、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和网络计算机(NetworkComputer)五大类。

  常见的微型机还可以分为台式机、便携机、笔记本电脑、掌上型电脑等多种类型。

  8.简述计算机的基本运行方式。

  计算机的基本运作方式可概括为所谓的“IPOS循环”。

  IPOS循环即输入(Input)、处理(Processing)、输出(Output)和存储(Storage),它反映了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

  (1)输入接受由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器、扫描仪等)提供的数据。

  (2)处理对数值、逻辑、字符等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操作,按指定的方式进行转换。

  (3)输出将处理所产生的结果等数据由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进行输出。

  (4)存储计算机可以存储程序和数据供以后使用。

  9.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用途?(1)科学计算使用计算机来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计算称为科学计算,也称为数值计算。

  科学计算是使用计算机完成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所提出的大量复杂的数值计算问题,是计算机的传统应用之一。

  (2)信息处理所谓信息处理就是使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输入、分类、加工、整理、合并、统计、制表、检索以及存储等,又称为数据处理。

  例如座席预订与售票系统、零售业中的应用、公自动化等。

  信息处理已成为当代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3)实时控制(也称过程控制)实时控制也称过程控制,实时控制能及时地采集检测数据、使用计算机快速地进行处理并自动地控制被控对象的动作,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4)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是使用计算机来辅助人们完成产品或工程的设计任务的一种方法和技术。

  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CAM)是使用计算机辅助人们完成工业产品的制造任务,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与工厂生产资源接口的计算机来完成制造系统的计划、操作工序控制和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idedInstruction——CAI)是把计算机用作教学媒体,使它充当指导者、工具和学习者角色,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对话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技术。

  (5)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就是指计算机模拟人类某些智力行为的理论、技术和应用。

  (6)多媒体技术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有能力把文本、音频、视频、动画、图形和图像等各种媒体综合起来,构成“多媒体”(Multimedia)的概念。

  10.简述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微型化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一些特定场合,需要很小的计算机,计算机的重量、体积都变得越来越小,但功能并不减少。

  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在世界上日益普及,个人电脑正逐步由公设备变为电子消费品。

  人们要求电脑除了要保留原有的性能之外,还要有时尚的外观、轻便小巧、便于操作等特点,如平板电脑、手持电脑等。

  今后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在计算机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使用也将会越来越方便。

  (2)巨型化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活动也越来越多,很多情况要求计算机对数据进行运算。

  “巨型化”在这里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大小,主要是指机器的性能——运算速度等。

  (3)网络化因特网(Internet)的建立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

  网络具有虚拟和真实两种特性,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等具有虚拟特性,而网络通信、电子商务、网络资源共享则具有真实的特性。

  (4)智能化今后,计算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将会更加重要,计算机应用将具有的智能特性,能够帮助用户解决—些自己不熟悉或不愿意做的事,如智能家电、烹调等。

  (5)新型计算机目前新一代计算机正处在设想和研制阶段。

  新一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计算机系统。

  11.简述计算学科的定义、计算学科的本质、计算学科的三个过程。

  计算学科是对描述和变换信息的算法过程,包括对理论分析、设计、效率、实现和应用等进行的系统研究。

  计算学科的研究包括了从算法与可计算性的研究到根据可计算硬件和软件的实际实现问题的研究。

  计算学科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能被有效地自动进行?”。

  计算学科的根本问题讨论的是能行性的有关内容,而凡是与能行性有关的讨论都是处理离散对象的。

  计算学科的实质是学科方法论的思想,其关键问题是抽象、理论和设计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的问题。

  (1)理论理论是数学科学的根本。

  应用数学家们都认为,科学的进展都是基于纯数学的。

  应用数学用数学的方法推动经验科学和工程学的发展,同时又不断刺激对新数学的需要,为纯理论数学提出新的问题。

  (2)抽象抽象(模型化)是自然科学的根本。

  科学家们相信,科学进展的过程基本上都是形成假设,然后用模型化过程去求证。

  (3)设计设计是工程的根本。

  工程师们认为,工程进展基本上都是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设计去构造系统,以解决问题。

  12.简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定义。

  计算机科学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包括科学与技术两方面。

  科学侧重于研究现象、揭示规律;技术则侧重于研制计算机和研究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与技术手段。

  科学是技术的依据,技术是科学的体现;技术得益于科学,它又向科学提出新的课题。

  13.简述计算机科学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

  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归结为14个知识体,包括:(1)离散结构(PS)计算学科是以离散型变量为研究对象,离散数学对计算技术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离散数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2)程序设计基础(PF)《计算作为一门学科》报告指出了程序设计在计算学科的正确地位:程序设计是计算学科课程中固定练习的一部分,是每一个计算学科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是计算学科核心科目的一部分,程序设计语言还是获得计算机重要特性的有力工具。

  (3)算法与复杂性(AL)算法是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础,现实世界中,任何软件系统的性能仅依赖于两个基本点方面,一方面是所选择的算法;另一方面是各不同层次实现的适宜性和效率。

  (4)组织与体系结构(AR)计算机在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没有计算机,计算学科只是理论数学的一个分支,应该对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构件、以及他们的特点/性能和相互作用有一定的理解。

  (5)操作系统(OS)操作系统定义了对硬件行为的抽象,程序员用它来对硬件进行控制。

  操作系统还管理计算机用户间的资源共享。

  (6)网络计算(NC)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基于TCP/IP的网络的发展使得网络技术在计算学科中更加重要。

  (7)程序设计语言(PL)程序设计语言是程序员与计算机交流的主要工具。

  一个程序员不仅要知道如何使用一种语言进行程序设计,还应理解不同语言的程序设计风格。

  (8)人-机交互(HL)人机交互重点在于理解人对交互式对象的交互行为,知道如何使用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开发和评价交互软件系统,以及人机交互设计问题的一般知识。

  (9)图形学和可视化计算(GV)该主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等4个学科子领域的研究内容。

  (10)智能系统(IS)人工智能领域关心的问题是自主代理的设计和分析。

  智能系统必须干知其环境,合理地朝着指定的任务行动,并与其它代理和人进行交互。

  (11)信息管理(IM)信息系统几乎在所有使用计算机的场合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软件工程(SE)软件工程是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建立满足用户和客户需求的软件系统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学科,可以应用于小型、中型、大型系统。

  (13)数值计算科学(CN)从计算学科的诞生之日起,科学计算的数值方法和技术就构成了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

  (14)社会和职业问题(SP)大学生需要懂得计算学科本身基本的文化、社会、法律和道德问题。

  还需要培养学生提出有关计算的社会影响这样严肃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可能答案进行评价的能力。

  学生还需要认识到软硬件销售商和用户的基本法律权利,也应意识到这些权利的基本基础——道德价值观。

  三.讨论题1.计算机的产生是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你的观察,请列出计算机的应用。

  答案略。

  2.计算机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和挑战。

  利用它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许多事情,可以方便地和全世界的人们联系和通信。

  但是,是否想过事情的反面呢?所有的变化都是积极的么?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会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吗?讨论这些问题和其他所能想到的问题。

  答案略。

  是这个吗?。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体系结构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计算机软件、硬件和通信设备组合而成。下面对一个计算机网络所需的主要部分,即服务器、工作站、外围设备、网络软件作简要介绍。

1.服务器(Server)

  在计算机网络中,服务器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一般是指分散在不同地点担负一定数据处理任务和提供资源的计算机,它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并管理整个网络,它影响着网络的整体性能。

  一般在大型网络中采用大型机、中型机和小型机作为网络服务器,可保证网络的可靠性。

  对于网点不多,网络通信量不大,没斗数据安全性要求不太高的网络,可以选用高档微机作网络服务器。

  根据服务器在网络中担负的网络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文件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和打印服务器等。

  在小型局域网中,最常用的是文件服务器。

  一般来说网络越大、用户越多、服务器负荷越大,对服务器性能要求越高。

2.工作站(Workstation)

  工作站有时也称为“节点”或“客户机(Client)”,是指通过网络适配器和线缆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是网络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个人计算机。它和服务器不同,服务器是为整个网络提供服务并管理整个网络,而工作站只是一个接入网络的设备,它保持原有计算机的功能,作为独立的计算机为用户服务,同时又可按一定的权限访问服务器,享用网络资源。

  工作站通常都是普通的个人计算机,有时为了节约经费,不配软、硬盘,称为“无盘工作站”。

3.网络外围设备

  是指连接服务器和工作站的一些连线或连接设备,如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传输介质,网卡(NIC)、中继器(Repeater)、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网桥(Bridge)等,又如用于广域网的设备:调制解调器(Modem)、路由器(Router)、网关(Gateway)等,接口设备:T型头、BNC连接器、终端匹配器、RJ45头、ST头、SC头、FC头等。

4.网络软件

  前面介绍的都是网络硬件设备。要想网络能很好地运行,还必须有网络软件。

  通常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NOS)、网络协议软件和网络通信软件等。其中,网络操作系统是为了使计算机具备正常运行和连接上网的能力,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有UNIX、Linux、NovellNetware、WindowsNT、Windows2000Server、WindowsXP等;网络协议软件是为了各台计算能使用统一的协议,可以看成是计算机之间相互会话使用的语言;而运用协议进行实际的通信则是由通信软件完成的。

  网络软件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性能,因为网络中的资源共享、相互通信、访问控制橘握和文件管理等都是通过网络软件实现的。

二、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所谓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结点(包括连接到网络中的设备、计算机)的地理分布和互连关系的几何构形,即网络中结点的互连模式。

  网络的拓扑结构影响着整个网络的设计、功能、可靠性和通信费用等指标,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等,通过使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互连设备,可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更大网络。

1.总线型

  在总线型结构中,将所有的入网计算机接入到一条通信传输线上,为防止信号反射,一般在总线两端连有终端匹配器如图6-1(a)。

  总线型结构的优点是信道利用率高,可扩充性好,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当数据在总线上传递时,会不断地“广播”,第一节点均可收到此信息,各节点会对圆察庆比数据送达的地址与自己的地址是否相同,若相同,则接收该数据,否则不必理会该数据。

  缺点是同一时刻只能有两个网络结点在相互通信,网络延伸距离有限,网络容纳的节点数有限。

  在总线上只要有一个结点连接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网络运行,且不易找到故障点。

图6-1网络拓扑结构

2.星型

  在星型结构中,以中央结点为中心,其他结点都与中央结点相连。每台计算机通过单独的通信线路连接到中央结点,由该中央结点向目的结点传送信息,如图6-1(b),因此,中央结点必须有较强的功能和较高的可靠性。

  在已实现的网络拓扑结构中,这是最流行的一种。

  跟总线型拓扑结构相比,它的主要的优势是一旦某一个电缆线段被损坏了,只有连接到那个电缆段的主机才会受到影响,结构简单,建网容易,便于管理。

  缺点是该拓扑是以点对点方式布线的,故所需线材较多,成本相对较高,此外中央结点易成为系统的“瓶颈”,且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全网瘫痪。

3.环型

  在环型结构中,如图6-1(c)所示,各网络结点连成封闭环路,数据只能是单向传递,每个收到数据包的结点都向它的下一结点转发该数据包,环游一圈后由发送结点回收。当数据包经过目标结点时,目标结点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地址判断出是自己接收,并把该数据包拷贝到自己的接收缓冲中。

  环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网络管理比较简单,实时性强。缺点是:成本较高,可靠性差,网络扩充复杂,网络中若有任一结点发生故障都会使整个网络瘫痪。

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要弄清网络的体系结构,需先弄清网络协议是什么。

  网络协议是两台网络上的计算机进行通信时使用的语言,是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为了在网络上传输数据,网络协议定义了数据应该如何被打成包、并且定义了在接收数据时接收计算机如何解包。

  在同一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为了相互通信,必须运行同一协议,就如同两个人交谈时,必须采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和语速。

  由于网络结点之间的连接可能是很复杂的,因此,为了减少协议设计的复杂性,在制定协议时,一般把复杂成分分解成一些简单成分,再将它们复合起来,而大多数网络都按层来组织,并且规定:(1)一般是将用户应用程序作为最高层,把物理通信线路作为最低层,将其间再分为若干层,规定每层处理的任务,也规定每层的接口标准;(2)每一层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与再上一层不发生关系;(3)每一层可以调用下一层的服务传输信息,而与再下一层不发生关系。(4)相邻两层有明显的接口。

  除最低层可水平通信外,其他层只能垂直通信。

  层和协议的集合被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们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理解网络的层次关系。

  假如一个只懂得法语的法国文学家和一个只懂得中文的中国文学家要进行学术交流,那么他们可将论文翻译成英语或某一种中间语言,然后交给各自的秘书选一种通信方式发给对方,如图6-2所示。

图6-2中法文学家学术交流方式

  下面介绍两个重要的网络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1.OSI参考模型

  由于世界各大型计算机厂商推出各自的网络体系结构,不同计算机厂商的设备相互通信困难。

  为建立更大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必然要解决异构网络的互连,因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提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

  它将计算机网络规定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等七层,受到计算机界和通信界的极大关注。

2.TCP/IP参考模型

  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协议是Internet使用的通信协议,由ARPANET研究中心开发。TCP/IP是一组协议集(Internetprotocolsuite),而TCP、IP是该协议中最重要最普遍使用的两个协议,所以用TCP/IP来泛指该组协议。

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被分为四层:

  (1)网络接口层是该模型的最低层,其作用是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出去,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网络帧,分离IP数据报。

  (2)网络层IP协议被定义驻留在这一层中,它负责将信息从一台主机传到指定接收的另一台主机。主要功能是:寻址、打包和路由选择。

  (3)传输层提供了两个协议用于数据传输,即传输控制协议TCP和通用数据协议UDP,负责提供准确可靠和高效的数据传送服务。

  (4)应用层位于TCP/IP最高层,为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协议。

  例如: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文件传协议FTP、远程登录协议Telnet、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该协议是后来扩充的)等。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又开发了许多实用的应用层协议。

图6-3是TCP/IP模型和OSI模型的简单比较:

图6-3TCP/IP模型和OSI模型的对比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