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生被执行死刑,他的最后忏悔说了什么?

作者:邵皛陈时间:2023-07-24 15:51:34

导读:" 复旦大学生被执行死刑,他的最后忏悔说了什么?1.介绍在当前社会,死刑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然而,这个话题变得更加令人关注和讨论,当复旦大学学生被判处死刑并最终被执行时。这个悲剧不仅令人痛心,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死刑制度和教育体制的反思。在面临死刑行刑之"

复旦大学生被执行死刑,他的最后忏悔说了什么?

1.介绍

  在当前社会,死刑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然而,这个话题变得更加令人关注和讨论,当复旦大学学生被判处死刑并最终被执行时。

  这个悲剧不仅令人痛心,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死刑制度和教育体制的反思。

  在面临死刑行刑之前,该学生表达了他的忏悔和反思,这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

2.他的忏悔

  a.对于自己的犯罪行为深感痛悔和愧疚。

  b.忏悔自己的行为对受害者及其家人造成的伤害。

  c.表达对社会的忏悔,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整个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3.他的反思

  a.思考自己犯罪的原因和动机,寻找自身的问题所在。

  b.反思教育体制的缺陷,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与教育的关联。

  c.呼吁社会关注教育问题,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与引导。

4.解决方案

  a.改革教育体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

  b.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高对法律的认知和遵守。

  c.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体系,帮助学生处理情绪和压力,防止其走上犯罪道路。

  d.加强社会关爱网络,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5.结论

  该复旦大学生的最后忏悔和反思引发了社会对教育体制和死刑制度的思考和讨论。

  我们应该从他的悲剧中吸取教训,改革教育体制,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与引导,以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人文的社会。

  同时,也需要深入探讨死刑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期在保护社会安全的同时,尽量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

复旦大学生被执行死行,看看他的最后忏悔说的什么

    那个杀死了同学的林森浩,“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的投毒学生,今天被依法执行死刑。

    林森浩在行刑前说,生命只有一次,时间不能倒流,只有意识到这点大家对生命才会敬畏——可惜林森浩意识到生命可贵的代价是两条年轻的生命,两个破碎的家庭,以及全社会的惋惜遗憾。

  林森浩的教训,能否唤起孩子对生命的敬畏?如何防止悲剧重演?

  两个生命的逝去

  究竟是什么,让这个悲剧发生?

    林森浩与黄洋均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分属不同的医学专业。林森浩因日常琐事对被害人黄洋不满,决意采用投放毒物的方式加害黄洋。

    2013年3月31日中午,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4月1日早上,黄洋起床后接水喝,饮用后便出现干呕现象,最后因身体不适入院,并于16日下午经抢救无效去世。

    黄洋,这个逝去的生命,在他同学眼里是这样的:他是独生子女,他挣到钱改善个人生活,送爸爸手机,送妈妈羽绒服。

  黄洋的父亲黄国强说:“他读书8年没让家里花一分钱,他赚了钱我们也不许他寄回来,不想给他添负担。

  ”。

    同年4月19日,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友蚂捕林森浩。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宣判后,林森浩提出上诉。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今天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将罪犯林森浩执行死刑。

    这个夺走同学生命的林森浩,好颤埋也曾被同学这样描述:林森浩的母亲患有心脏病,林森浩就想让她过上舒坦日子。

  从家乡到上海求学,林森浩需要先坐40多分钟的汽车到汕头,然后4个小时路程到厦门,最后买一张8小时的火车站票。

  林森浩挣到钱,首先想到的就是节省下来,寄给父母。

    行刑之前,林森浩与父亲林尊耀等亲属进行了会见,这是他与亲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林森浩最后和这个世界说的话

  “(投毒)很恶劣……而且很愚蠢”

    “从我还没进看守所之前就开始后悔了。”

    “我跟他的关系其实也可以……就是一个人的习惯,如果你知道我之前也做过许多这种不经过大脑的事情,那你可能就觉得很正常。

  而且那天的事情其实我有很多机遇可以去阻止它发生,但是我当时的那种状态,就我个人的这个层次、修养也好,我个人的修身不足也好,我是无法阻止的。

  ”。

    “对我来说(死刑)意味着一次偿还,我觉得这样反而挺好。

  因为这样的话,他们(黄洋父母)也能够放下。

  我设想过,如果我有幸不死,至少(服刑)25年,这25年这个事情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到时候我出来,黄洋父母,而且我父母已近百年,而我呢,长期脱离社会,到时候说不定只剩下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你说那个时候能去用自己的双手去补偿他们,这个有点痴人说梦,或者说睁眼说瞎话,对吧。

  这样偿还他们,说不定他们明天就能够放下这个怨恨,对吧,健康积极地生活下去,这样反而更好。

  ”。

    “社会现在应该也是要把舆论往这方面去引,不要再纠结在一个愚蠢人的一件愚蠢的洞滚事,一件可恶的事,再怎么骂我,在那里骂,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现在我觉得社会舆论帮助黄洋父母积极地活下去,积极生活每一天这是最关键的。

  ”。

    “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是不能倒流的……应该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大家对生命才会敬畏,对自己的生活才会负责。

  你如果老想着说时间倒流回去,就没有那么多的傻事了。

  但实际上很多人年轻的时候肯定是做了不少傻事的。

  从小就应该给小孩子讲这个想法,让他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为什么一身正气的林森浩被判处死刑

  一向正气的林森浩,在事发后的两年:一直在反思,觉得这是犯下愚蠢的错误。

  2014年2月18日,林森浩在上海市二中院等待一审宣判。随后,法官宣布了死刑判决。

忏悔

  2013年,刚得知黄洋死亡的消息时,已在上海看守所(宣判后关押在第三看守所)的林森浩自称,陷入一种“几秒钟头脑空白”的状态。

  后来同监室的人告诉他,那几天晚上,他每天都在说梦话,就说“对不起,对不起”。

  “黄洋是很无辜,我对不起他和他父亲。”林森浩说。

  他说自己并不讨厌黄洋,有时候甚至会同他聊人生、谈理想。他也对这位来自四川的淳朴父亲印象深刻。

  因黄洋毒发抵达上海的黄父,白天在重症监护病房照顾儿子,晚上则回到林森浩所在的宿舍睡觉。为躲避与黄父的碰面,林森浩一直不敢回宿舍,会等其入睡几个小时后再回去。

  在探视黄洋,以及与黄父的交集里,他原本有很多次机会挽救犯下的过错,阻止死亡发生,他甚至也想过坦白,但最终没有行动。他还说从未想到黄洋会死,就算自己已在看守所呆了十几天,都没想到。

  最高人民法院则认为,在被害人入院特别是转入重症监护室救治期间,林森浩仍刻意隐瞒真相,编造谎言,杀人故意明显,且实施了以投放毒物为手段的杀人行为,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一审结束前,林做最后的自我陈述:“我到了看守所这几个月,一直也在找我的这个犯罪根源。

  刚才又听完公诉人老师的这个说法,我也是很有感触,也阐述了我的观点。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这个行为导致了我的同学黄洋的死亡,给他家庭确实带来了非常沉重的打击,我罪孽确实是特别深重的。

  我……对不起。

  我也对不起我父母将近三十年的养育之恩。

  但我也一定会接受法院给我的任何处罚。

  完了。

  ”。

缺陷

  复旦投毒案风波里,林森浩的微博、留言、日志纷纷被公开,显露出人性的多面和复杂。

  他是曾以780多分(满分900分)考入做租中山大学的优秀生,五年后被保送至复旦大学医学院,学习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7篇论文(学校规定,发表1篇即可获得学位证),他收获过“科研明星”“上进”,“感情细腻”、“在自己的领域擅长沟通”这些正面评价。

  他也是朋友眼中胆小、略带羞怯的瘦高男生,习惯在网络上使用带有攻击性甚氏高至侮辱性的语句,将更多鲜明个性在虚拟空间真实展露。

  曾有媒体报道,中山大学的“博济论坛”才是林的“主战场”。在那里,他用一个账号总共发表了458个主题、13777个帖子,倾诉无力,或自曝与异性交往的不顺,以至于“水友”们印象深刻。

  在博客里,他暴露内心的脆弱:对老鼠与生俱来的恐惧,让这种终年都在重复的实验,变得十分煎熬,他最终不得不在实验室人员的帮助下按住那只动物。

  在QQ日记里,他曾写对出身的自卑和回避:“像《恰同学少年》里面那个在进大学时对着学校领导说他自己父亲是他雇用的挑夫一样,我在本科以前一直也有这么一种自卑的身份心理,每次听说谁谁谁的父母是什么医生、大歼胡尺官的,我就会内心小羡慕一番。”

  在林森浩的自我认知里,起初他觉得自己缺乏自信,觉得在众人面前哭,是件很丢人的事情,并认为这是自己性格上的缺陷。

  “此后我反省自己不够强势,一直在纠正。

  到后来参加社团,就是为了克服内向的性格,锻炼自己。

  但纠正的路有点偏,开玩笑都要占上风。

  ”他说。

死亡

  “等你出来了可以给我看病。

  ”在一次探视期间,面对身穿桔黄色囚服的林森浩,律师唐志坚说。

  他发现林森浩轻轻笑了。

  从2014年2月18日到死刑复核期,唐志坚会见林森浩将近30次,这他第一次见林森浩笑。

  在最开始的两次会见,林森浩连话都说不好,唐志坚一个问题要重复好几遍。后来,他尝试跟他闲聊,对方告诉他,正在读文学著作。

  此前,阅读不是林森浩的兴趣。

  他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写论文和实验里,很少去探索这之外的世界。

  在进入看守所前,他读过的书只有三本:《围城》、《活着》、《三国演义》。

  后来他读了托尔斯泰《复活》: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年轻时对不起一个女孩,每当看到那女孩就愧疚,后来他做了很多好事,完成了自己的救赎。

  唐志坚说,近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与林森浩开始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并互相信赖,很多次,林森浩不无悔意地向他反思了自己性格上的缺陷,自觉“自己在做人上有问题”。

  “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也很幼稚。

  ”唐志坚告诉新京报记者。

  林森浩曾向林尊耀就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发表看法,唐志坚觉得他的看法充斥着教科书中的观点,“他把社会想得很简单,很理想化。

  ”。

  这位优等生总在现实中碰壁。

  大学期间,林森浩想勤工俭学,去市场上批发了50条围巾拿出去出售,最后围巾一条没卖出去。

  原因是那50条围巾,都一模一样。

  在被执行死刑前接受的最后一次采访里,林森浩没有回避死亡。这是12月7日下午两点,上海市第三看守所的一间法庭,央视记者询问他,如果如果死刑复核结果不变,他怎么面对。

  “对我来说意味着一次偿还,我觉得这样挺好。

  ”他说,“因为这样的话,他们(黄洋父母)也能够放下。

  ”。

  他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反思,觉得这是自己犯下的一个愚蠢的错误。

2015年年末,复旦投毒案忏悔书作文

  复旦投毒案林森浩已被判处死刑,目前已进入死刑复核程序,还没蚂老有最终结果。

    案例回顾:复旦投毒案,指2013年4月岁念上海复旦大学闷雀升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案件。

  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是受害人黄洋的室友,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林森浩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没有了生命,也就没有了一切。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不厌其烦地给孩子们讲述这个道理——哪怕是一只爬行的蚂蚁,哪怕是一朵盛开的鲜花,我们(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都无权剥夺他们的生命。

  林森浩的辩护律师斯伟江说,林所反映出的“性格太直、情智太低、处世不成熟”等等,归于一句话就是“缺乏人文滋养”,当时那个26岁的年轻人读过的人文书籍仅仅只有《红楼梦》、《围城》和《论语》三本。

  教育,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

  作为颤昌家长,第一步就是言传身教,只要你每天回家放下手机、游戏,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一两个小时,长期坚持,就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习惯。

  孩子在长期形成的阅读习惯中,可以内化为气质修养,丰盈心灵,润泽生命。

扩展资料

  林森浩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也是复旦大学学生投毒案的投毒者。

  2013年3月31日中午,拦告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

  4月1日早上,黄洋起床后接水喝,饮用后便出现干呕现象,最后因身体不适入院,并于16日下午经抢救无效去世。

  同年4月19日,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林森浩。

  2014年2月18日,上海简洞明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宣判后,林森浩提出上诉。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12月11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将罪犯林森浩执行死刑。

复旦高材生林森浩:投毒谋害室友被判死刑,他为何变成杀人凶手?

  2013年,复旦大学校园内发作了一件大事。

  在寝室里,研讨生林森浩毒害了舍友黄洋。

  事发之后,人们都感到莫明其妙,二人终究有着什么血海深仇?同住一个屋檐下,为何会发作这般惨剧呢?2010年8月,林森浩进入复旦东面宿舍楼421室单独寓居。

  一年之后,黄洋。

  二人都是青年才俊,同为高材生,按理来说应该心心相惜。

  谁知,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一些琐事,林森浩对黄洋心存仇恨。

  在生活中,黄洋的性格生动,为人热情。

  在做事的过程中,却不怎样注重细节。

  与此相反,林森浩颇为内向,常常一本正经。

  因而,同窗们更喜欢和黄洋凑在一同。

  2013年3月,在愚人节降临之际,黄洋和同伴说要“整蛊弄人”。

  一时之间,林森浩倍感为难。

  于是,他也做出了反响。

  应用身份便利,他从实验室拿出了一份药品。

  神不知鬼不觉地,他将这种剧毒化合物投入了饮水机内。

  2013年4月1日,黄洋起床喝水。

  不久之后,他便发作了呕吐反响,神志逐步昏迷。

  入院之后,黄洋被诊断为中毒。

  可苦寻之下,他们都未能找到毒源。

  4月11日,复旦大学正式报警。

  当天下午,同宿舍的林森浩被以严重嫌疑传唤。

  面对审问,林森浩诚实交代了问题。

  长期以来,他和黄洋便存在着矛盾。

  生活里,黄洋常常当众讥讽、玩弄本人。

  因而,他这才选择报仇。

  4月16日,因救治无效,黄洋分开了人世。

  4月19日,林森浩被批准拘捕。

  就这样,这起名校毒杀案件引发了全网惊动。

  林森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狭隘胸襟又是如何养成的呢?能够这么说,他不能处置好人际关系,逐步走向了偏执的道路,最终毁掉了本人和黄洋的终身。

  1986年,林森浩出生在广东汕头的乡村。

  在家里,父母有5个棚团孩子,而他排行第二。

  据知情人士透露,林家条件普通,收入较低。

  父亲在一家服装厂打工,母亲则在镇子上收废品。

  纵然如此,他们还是供林森浩读了研讨生。

  高考之时,林森浩以优良的成果进入了中山大学。

  2010年,他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部进修。

  在研讨生期间,他累计发表了8篇高质量论文,5篇都是第一作者。

  与此同时,他还兼任学生会副主席。

  仅此来看,他就是名不虚传的高材生。

  可是,林森浩却有着性格缺陷。

  自卑、敏感、多疑,同人相处,他总是链悉橘感到慌张,语气阴沉,缺乏生动。

  从小山村走出,林森浩的身上寄予着太多希望。

  多年以来,他苦熬坚持,压制内心。

  因而,他养成了一种偏执型人格,这样的性格也酿成了他的悲剧。

  2013年春,他经过了广州一所三甲医院面试。

  假如没有这档事,他的将来不可限量。

  在毒害舍友黄洋后,林森浩一如既往地宁静下来。

  黄父来宿舍探望时,他还提供了热心的协助。

  值得一提的是,林森浩正在医院实习。

  黄洋肝部剧痛,他亲身拍摄了B超,并且好意抚慰。

  有着两面做派,他的城府的确深得可怕。

  在林森浩被公安缉拿以后,一切人都吃了一惊。

  黄父更是说道:“我们基本没有想到是他做的,我们如今也没有想通为什么”,“一年之前,黄洋才搬到了这里”。

  哪里有什么血海深仇,陆铅不过都是些鸡毛小事。

  可林森浩却将压制的怒火喷涌了出来,并且亲手毒害了黄洋。

  2014年2月,上海市人民法院判决林森浩死刑。

  一审过后,复旦大学177名学生签署了联名信。

  他们希望给他留一条生路,让他洗心革面,将来也能照顾受害者的父母。

  实践上,培育一位医生太不容易了。

  只要从事相关范畴,人们才晓得其中的困难。

  2015年1月8日,林森浩案件再次宣判。

  在全社会的关注下,上海市高等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这也意味着林森浩难逃一死。

  12月11日,他被执行死刑,终年29岁。

  在牢狱中,林森浩还给家人写了一封信。

  他鼓舞弟妹们克制本身性格缺陷,成为一个肉体富有的人。

  好好生活,瞻望将来。

  值得一提到底是,获知判决后,林森浩提出捐献遗体。

  可林父回绝了,在儿子死后,他收敛了尸骸,带回了老家安葬。

复旦“绝命毒师”:名校研究生堕落投毒犯,毒杀室友坦然自若,后来...

  门美剧《绝命毒师》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该剧讲述了一位普通的高中化学老师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后,为了给家人留下财产,而利用自己超凡的化学知识制造毒品,并成为世界顶级毒王的传奇犯罪故事。

  可你能想象鼎鼎大名的名校—余渗敬—复旦大学,竟然出了一个投毒残杀室友且毫不眨眼的冷血杀人犯吗!而这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复旦大学投毒案。

  林森浩与黄洋均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分属不同的医学专业。

  2010年8月起,林森浩入住复旦大学某宿舍楼421室。

  一年后,黄洋调入该寝室。

  之后,林因琐事对黄不满,逐渐怀恨在心,便开始着手策划残忍至极的投毒案。

  2013年3月31日下午,林森浩以取物为借口,从他人处借得钥匙后,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1号楼204影像医学实验室,取出其于2011年参与医学动物实验后存放于此处的、内装有剩余剧毒化学品二甲基亚硝胺原液的试剂瓶和注射器,并装入一个黄色医疗废弃物袋中带离该室。

二甲基亚硝胺

  2013年3月31日17时50分许,林森浩携带上述物品回到421室,趁无人之机,将试剂瓶和注射器内的二甲基亚硝胺原液投入该室饮水机内,后将试剂瓶等物装入黄色医疗废弃物袋,丢弃于宿舍喊颂楼外的垃圾桶内。

  2013年4月1日9时许,黄洋在421室从该饮水机接水饮用后,出现呕吐等症状,即于当日中午到中山医院就诊。

  4月2日下午,黄洋再次到中山医院就诊,经检验发现肝功能受损,遂留院观察。

  4月3日下午,黄洋病情趋重,转至该院重症监护室救治,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3年4月16日,竖慎警方初步认定同寝室的林森浩存在重大作案嫌疑,被刑事拘留。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

  2014年12月8日此案二审开庭。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死刑判决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15年12月9日,最高法已下发核准林森浩死刑的裁定书。

  12月11日,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终年29岁。

  法庭认为嫌疑人林森浩投毒,心理是有愤怒和不满的。

  这与他的嫉妒、自卑、敏感、脆弱的性格缺陷和处理人际关系及情绪调节能力低有关。

  具有这些不良因素的人在生活中容易遭遇挫折,而挫折往往使他产生愤怒、怨恨、敌视等消极情绪体验,并长时间难以排除,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受到一点哪怕很小的事情的刺激,就会情绪发作,导致行为失控而作案,伤害被害人。

  知识丰富的名校生守不住基本的道德和人性底线,让人警醒:过于功利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忽视最基本健康人格的培养,灌输仇恨的不良风气让心浮气躁的青年人心胸狭隘,缺乏容人之量。从亲密室友到下毒伤人,该反思的不仅是教育,而更应当是人心与人性,该注重的不仅是学识,更应当要懂得为人处世的修养和与心胸宽广的担当。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