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的愚人节,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整蛊,将室友毒杀,后来怎样了?

作者:云言乾时间:2023-07-24 15:51:36

导读:" 7年前的愚人节,复旦大学发生了一起震惊校园的事件。当时,林森浩在愚人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决定开展一场恶作剧,却意外导致了室友的不幸死亡。这起事件不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引发了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视。那么,7年过去了,这起事件带来的问题都得到了怎样的解决呢?。1.室"

  7年前的愚人节,复旦大学发生了一起震惊校园的事件。

  当时,林森浩在愚人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决定开展一场恶作剧,却意外导致了室友的不幸死亡。

  这起事件不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引发了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视。

  那么,7年过去了,这起事件带来的问题都得到了怎样的解决呢?。

1.室友的死亡问题

  -警方进行了彻底的调查,并确定了林森浩的犯罪事实。

  -林森浩被判定为故意杀人罪,接受了法律的制裁。

2.校园安全问题

  -学校对校园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改进,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学校增加了安保巡逻力度,提高了校园内的监控设施,增加了学生的安全感。

3.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及时采取了措施,对受害者的同学进行心理辅导和援助,帮助他们走出阴影。

  -学校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4.社会舆论问题

  -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主动公开了事件的处理过程和相关信息,维护了舆论的透明度。

  -学校与社会各界共同呼吁,加强对愚人节恶作剧活动的规范和引导,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5.法律制度问题

  -这起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法律制度的关注,学校与社会各界加强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公众的法律意识。

  -学校也加强了对学生的法律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

  7年过去了,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整蛊室友的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让人们认识到了校园安全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改善校园安全环境、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加强对法律制度的宣传和教育,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让校园成为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健康成长的机会。

复旦投毒案结果是什么?

    复旦投毒案,经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

  目前,案件正在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死刑复核。

  案件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复旦投毒案,指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拿行袜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是受害人黄洋的室友,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

    2015年6月25日,已进入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死刑复核阶段的林森浩涉嫌投毒致人死亡案又现新进展,林森浩重新委托的辩护律师谢通祥向最高法提交了7份申请。

    2015年7月31日,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的父亲带清林尊耀及其新任代理律师向最高法院提交了《请求最高法院不核准并撤销林森浩死刑意见书》及10余项鉴定申请。《意见书》中林森浩父亲及其代理律师认为,两审法院认定的毒物分析结果与案发之初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消激术研究所进行的鉴定存在重大矛盾。

    2015年8月上旬,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再度引起热议——被告人林森浩父亲林父请求不核准并撤销林森浩死刑,并与最高法法官为此见面数个小时。

  专家表示,死刑复核阶段,法官见被告人家属是非常罕见的,但对其意见,最高法可答复也可不答复。

  林父的代理律师谢通祥则介绍,林父的意见对案件有重要意义,他们近期将提交《请求最高法院不核准并撤销林森浩死刑意见书(二)》。

林森浩落网记:复旦投毒案凶手,偷实验室毒物投放在饮水机中,后来...

  可能在大家心中,学校是最纯粹的地方,除了学习问题,学生之间没有更多的利益纷争。

  但是恰恰相反,校猜陪园其实是社会的缩影,学生之间相互诋毁,恶性竞争,处理方式极端的事件并不少见。

  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正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同寝室友居然因为生活中的日常矛盾对对方下此毒手。

  凶手林森浩,复旦大学上海医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被害人黄洋与凶手林森浩在同所学校的不同医学专业,两人在研究生期间先后搬进421宿舍,算得上同窗好友。

生活习惯产生矛盾

  两人在一起生活不久,由于一些日常生活习性不同而产生矛盾,时间一久,林森浩对黄洋有了很深的偏见,两人的矛盾日渐加深。

  2013年3月29日,临近愚人节,林森浩无意间听到同学们正在为愚人节做准备,心中不禁萌生出一个想法,打算趁着愚人节这个机会整一下室友黄洋。于是用饮水机投毒的方式给黄洋一个“教训”。

  2013年3月31日,林森浩为了拿到化学药剂,向与自己平时关系不错的同学吕鹏要来了实验室的钥匙。

  随后,他在实验室又偷走了近77毫克的的N-二甲基亚硝胺,这些剂量严重超出了人体所承受的范围。在同一天下午的五时许,林森浩将其30毫升的化学药剂投入寝室的饮水机内,等待黄洋回来饮用。

  2013年4月1日上午9点左右,也就是愚人节当天,黄洋在饮用了饮水机内的水后便出现中毒症状:呕吐不止,随即被老师和同学送往医院抢救。

抢救无效,最终殒命

  4月3日下午,黄洋的病情突然恶化,被转到ICU病房进行救治,经过长达十几天的全力救治,终究没有挽回这一年轻的生命。

  于4月16日宣告抢救无效死亡。

  最终依法医鉴定,黄洋死于二甲基亚硝胺摄入量超标而导致的肝功能衰竭。

  在黄洋中毒住院以后,校方极度重视此事。而随着黄洋病情恶化,学校不得不于2013年4月11日报警处理。

  最终,警方锁定了嫌疑最大的林森浩,对其进行逮捕审问。在林森浩承认罪行且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判处林森浩死刑。

林森浩的性格分析

  在案件调查中,同学们对林森浩的评价是极高的,在他们眼中林森浩不光成绩优异、科研能力也是相当惊人,平日里会参加一些活动,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篮球。他积极地规划着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样子,没有人会想到他会变成一个杀人凶手。

  然而,他所做的这一切始终不能掩盖心中的自卑、苦闷和挫败感。

  林森浩其实有鲜为人知的一面,他内心极其敏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从来不谈论自己的普通平民家庭;

  由于长期处于与异性沟通的挫败感,因此他经常用一些特殊的方式去处理类似问题以得到优越感;

  在林森浩的微博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极具攻击性的辱骂公众人物的评论。

  林森浩的种种异常行为足以表明他存在着很大的慎兆搜心理问题,这种截然不同的两面在他心里慢慢发酵、积累,一直找不到正确的突破口,最终造成了心理上极度的扭曲。

小结

  复旦大学投毒事件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文化与心理健康的错位,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太过注重一个人的学历与知识文化水平而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道德品质问题。

  学历、分数、知识储备粮从来品质没有关系,可总有一些人将没有关系的好处和自己的特长联系起来,以达到“假领子”的目的。没有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偏见、是有才无德、是固有思宽历维。

  即便事情过去多年,也总会有人不改正或不愿改正自己错误的观念,正所谓:历史最大的教训就是告诉一些人总有人不记教训。

7年前的愚人节,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整蛊,将室友毒杀,后来怎样了?

  在愚人节那天,复旦大学学生林森浩为了开玩笑给室友下毒。“只是想让他感到不舒服,仅此而已”,一个简单的十一个字结束了两个人的生命。

  人性之初是善的。我只是想让她难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会说出这样的话呢?你怎能相信这是一个复旦大学高学历研究生的内心独白?多年的辛苦工作,换来的却是一个自我毁灭的未来。

  黄洋这个人的性格比较活泼、无情、马虎的性格,与林森浩的对比很大。愚人节就要到了,黄洋说要捉弄别人,林森浩见他更不顺眼,从想法上讲,其实他没稿让想过会害死别人。

  林森浩因为拿东西的原因在学校实验室里拿了一些二甲基亚硝胺,然后在同一天的17:50,在宿舍没有人的情况下,他把它加到了水点胶机里。

  在2013年的最后一次辩护中,林森浩对自己的陈述做了总结。

  他把自己中毒归因于两个原因。

  首先,他接受了多年的高等教育,他的内在性格是有缺陷的,他不健谈,不善于人际交往。

  其次,他们有做事不考虑后果,事后逃避的习惯。

  当然,这不能成为宽恕和原谅他中毒的理由。林森浩也因其荒唐的投毒行为被依法判处死刑。

  毕竟是鲜活的生命,死在自己手中,怎能问心无愧?得知黄洋死了后,他不承认,试图用谎言逃跑,但在梦里,他还是喊了声“对不起”,后来他还说,没想到黄洋会死。

  后来,他不敢回到自己的卧室,害怕撞见黄的父亲。

  他自己也悔悟了,意识到黄洋是无辜的。

  怎样才能减轻黄父亲去世的痛苦呢?有自己的父母,三十年的苦心栽培终于把儿子变成了杀人犯,怎能不伤心呢?而林森浩会得到法律的代价,有父母就等于没有儿子。

  30、拥有一个人的行为,让多少人那么痛苦。

  在他的声明中,林也表达了对黄、黄父及其父母的愧疚。

  他最后的话也是对自己行为的悔悟。

  仔细想想,如果没有这些,这两个家庭可能会过得很幸福,这两个年轻人的生命也就不会走到尽头了。

  林森浩一直认为键吵局自己不够自信,心理确有缺陷。

  他在现实生活中沉默寡言,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甚至是粗话都敢说话。

  有这样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山大学的“博济论坛”,他谈论人生的主战场,他在一个账号上共发表458个话题,13777条帖子,谈论的是弱点,还是暴露与异性的关系不好。

  在博客、QQ日记等软件中暴露自己的弱点和自卑。

  俗话说得好,一个穷人一定有他恨的东西。

  内心的孤独与沉默,也是通往不归路的导火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上学和接受良好的教育。高等教育没有盲点吗?林森浩不就是一条逃网的鱼吗?

  随着人性和道德的丧失,研究生的头衔不再属于林森浩的荣耀。

  高等教育的滋养也没能让林健康成长。

  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

  针对他的事件,其实大学应该关注以碰耐下学生的日常生活,定期做一些心理研究,或多或少可以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林森浩入狱记:只因愚人节玩笑,报复同窗好友,冷血投毒杀人,后来怎样?

  每年的4月1日是愚人节,有时,我们为了增加生活中的乐趣,常常在这一天开些小玩笑。

  但在2013年4月1日发生的事,是一个笑话害死了复旦大学的年轻学生黄洋。

  罪魁祸首原来是他的室友林森浩。

  时间回溯到2013年,所有的开始杨黄嘴的愚人节应该捉弄人,两个人的性格,开朗,大方,一个敏感的,两个人在日常相处一些小矛盾,但也彼此拥有一个完整的愚人节彼此的想法。

  事后林森浩也表示,他只是想让黄洋难受,但并没有具体的想法。

  最后,他选择了毒死自己。

  首先,他把剩下的二甲基亚硝胺带回宿舍,在宿舍里没有人的时候,用注射器把它注射到水里。

  喝了水后,黄洋反应迅速,被送往医院抢救。

  而林森浩选择隐藏,黄父白天在医院照顾儿子,晚上回到林森浩在的宿舍睡觉。

  心中有亏的林森浩,不敢与黄父见面,轻易不回宿舍,即使晚上睡觉回到宿舍后也可以等黄父睡着。

  他们会等孩子们睡着几个小时,然后再回去。

  在此期间,他还去医院看望了黄洋,甚至见了黄洋的父亲。

  有那么多坦白的机会,但他选择隐瞒。

  直到最后抢救黄洋身亡,悲剧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得知黄洋在拘留所死亡的林森浩,在忏悔自己的同时,也觉得对不起黄父,他是想要取笑黄洋,但绝不想让他死。

  2015年12月11日下午2点,原定与父亲见面10分钟的林毅夫在被处决前对父亲说了最后一句话。

  2013年11月27日,在林森浩一案的一审中,他表示自己太急于学习,不懂如何与人相处。因此,他失去了这个年龄应该有的正确认识,也养成了说话做事不考虑后果、逃避的习惯。

  法院认为,林某不仅毒死了被害人,而且在可以招供的情况下选择隐瞒碰蔽事实,这些迹象构成故意杀人。在一审结束前,林再次为黄的死亡和他对家人造成的伤害道歉,并感谢他的父母,并表示尊重法院的决定。

  林森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并被推荐考上了复旦大学医学院。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获得多项荣誉和表扬。

  然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他用自己的账号表达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他对自己的背景感到自卑,羡慕那些有钱有势的同学。

  他甚至选择加入俱乐部来改变自己,但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奇怪了。

  他选择了勤工俭学,却批发了50条一模一样的围巾,导致根本没有销路,他一直认为社会很理想,很简单。

  谈吵拆他还告诉律师,他是个有问题的人,有人格缺陷。

  她还表示,如果她最终面临死刑,她会把这当作一种偿还,希望黄的父母能够放下。

  不用说,林森浩这个角色确实是有缺陷的,敏感而又体贴,他可能不经意间还记得黄洋平时的玩笑,埋下了所谓仇恨的种子。这可以从他在未知的虚拟世界中疯狂地表达内心思想的方式中看出。

  但这并不是他毒药杀人的原因,他选择毒药这种开放“笑话”实践不仅在极端的地面,这是事情发生后,感到轻松地访问,选择隐瞒事情真相,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导致黄杨这是值得青年和青年死的。

  即使他在狱中悔不当初,也无法让黄洋回到生活的原点,也无法让时间回到原来的起点。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像林森浩这样有性格缺陷含枣的人,不要选择远离他们。

  相反,你应该更多地帮助和鼓励他们。

  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及时选择专业人士进行引导和治疗,以免再次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绝命毒师”:名校研究生堕落投毒犯,毒杀室友坦然自若,后来怎样?

  门美剧《绝命毒师》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该剧讲述了一位普通的高中化学老师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后,为了给家人留下财产,而利用自己超凡的化学知识制造毒品,并成为世界顶级毒王的传奇犯罪故事。

  可你能想象鼎鼎大名的名校—余渗敬—复旦大学,竟然出了一个投毒残杀室友且毫不眨眼的冷血杀人犯吗!而这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复旦大学投毒案。

  林森浩与黄洋均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分属不同的医学专业。

  2010年8月起,林森浩入住复旦大学某宿舍楼421室。

  一年后,黄洋调入该寝室。

  之后,林因琐事对黄不满,逐渐怀恨在心,便开始着手策划残忍至极的投毒案。

  2013年3月31日下午,林森浩以取物为借口,从他人处借得钥匙后,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1号楼204影像医学实验室,取出其于2011年参与医学动物实验后存放于此处的、内装有剩余剧毒化学品二甲基亚硝胺原液的试剂瓶和注射器,并装入一个黄色医疗废弃物袋中带离该室。

二甲基亚硝胺

  2013年3月31日17时50分许,林森浩携带上述物品回到421室,趁无人之机,将试剂瓶和注射器内的二甲基亚硝胺原液投入该室饮水机内,后将试剂瓶等物装入黄色医疗废弃物袋,丢弃于宿舍喊颂楼外的垃圾桶内。

  2013年4月1日9时许,黄洋在421室从该饮水机接水饮用后,出现呕吐等症状,即于当日中午到中山医院就诊。

  4月2日下午,黄洋再次到中山医院就诊,经检验发现肝功能受损,遂留院观察。

  4月3日下午,黄洋病情趋重,转至该院重症监护室救治,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3年4月16日,竖慎警方初步认定同寝室的林森浩存在重大作案嫌疑,被刑事拘留。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

  2014年12月8日此案二审开庭。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死刑判决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15年12月9日,最高法已下发核准林森浩死刑的裁定书。

  12月11日,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终年29岁。

  法庭认为嫌疑人林森浩投毒,心理是有愤怒和不满的。

  这与他的嫉妒、自卑、敏感、脆弱的性格缺陷和处理人际关系及情绪调节能力低有关。

  具有这些不良因素的人在生活中容易遭遇挫折,而挫折往往使他产生愤怒、怨恨、敌视等消极情绪体验,并长时间难以排除,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受到一点哪怕很小的事情的刺激,就会情绪发作,导致行为失控而作案,伤害被害人。

  知识丰富的名校生守不住基本的道德和人性底线,让人警醒:过于功利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忽视最基本健康人格的培养,灌输仇恨的不良风气让心浮气躁的青年人心胸狭隘,缺乏容人之量。从亲密室友到下毒伤人,该反思的不仅是教育,而更应当是人心与人性,该注重的不仅是学识,更应当要懂得为人处世的修养和与心胸宽广的担当。

复旦投毒案林森浩在2015年判死刑了吗

  据新华社电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8日对复旦学生林森浩投毒案二审公开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一审判决中,林森浩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上诉人林森浩为泄愤采用投放毒毕滚键物的方法故意杀人,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应予惩处。

  林森浩的犯罪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手巧重,社会危害极大。

  林森浩到案后虽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其所犯罪行极其严重,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

  一审原判认定被告人林森浩故意杀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备运林森浩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予采纳。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建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意见,应予支持。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