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说事:英国BBC报道的教育革命?

作者:容鸿远时间:2023-07-27 00:18:25

导读:" 腾龙说事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教育科技公司,近日其在英国BBC上报道了一场教育革命。这场革命旨在改变传统教育模式,通过引入创新的教育科技工具和方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这篇文章将以有序列表的形式,探讨腾龙说事的教育革命。1.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腾龙说事利用虚拟"

  腾龙说事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教育科技公司,近日其在英国BBC上报道了一场教育革命。

  这场革命旨在改变传统教育模式,通过引入创新的教育科技工具和方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这篇文章将以有序列表的形式,探讨腾龙说事的教育革命。

  1.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腾龙说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沉浸式的学习环境。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头盔,体验到真实场景中的学习,增加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提供个性化学习计划:腾龙说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材料和活动。

  这种个性化学习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创造互动学习环境:腾龙说事通过在线平台,创造了互动学习环境。

  学生可以在平台上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提供及时反馈和评估:腾龙说事的教育革命还包括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估机制。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提交作业和测验,老师可以及时给予评价和建议。

  这种及时的反馈机制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5.鼓励创新和创造力:腾龙说事的教育革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

  他们提供丰富的创意工具和活动,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腾龙说事希望为未来的社会培养出更多有创意和有才华的人才。

  总结:腾龙说事的教育革命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个性化学习计划、互动学习环境、及时反馈和评估以及培养创新和创造力等方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注重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相信通过这种革命,我们可以改变传统教育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英国BBC:腾龙说事:教育要革命

BBC英伦网腾龙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要给英国的孩子们套上“笼头”,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啃书本,学习“真”樱唯知识。

  英国全国教学大纲中提到的国家只有一个,历史人物两位。

  我小学快上完的时候,接到毛主席的指示,学生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

  毛主席要我们扔掉课本,打破师道尊严,直接从革命生产实践中学习有用的东西。

  于是,学珠算夹着算盘来到菜市场。售货员阿姨说,芹菜五分一斤,豆角一毛八,大白菜三分五离,三样各买若干斤,一共花多少钱呀?

几十双小手在算盘上一通噼里啪啦的拨弄,总有脑快手快的,高叫,三块七毛五!

  他算的对不对呀?售货员阿姨问。我哪里知道?算盘不会打,但算盘珠子拨的比谁都响,对!

  书包里的课本、作业本、文具盒换成了弹弓、烟盒、乒乓球拍。野马脱缰,那真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教育要改革,彻底的改

  斗转星移。眼下女儿小学快上完的时候,也赶上了英国的一场教育革命。

  不过,这场改革的目的则是要给英国的孩子们套上“笼头”,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啃书本,学习“真”知识、掌握硬功夫。

  之所以被冠之以“彻底”、“根本”的改革,是它一上来就拿英国中小学教育的“圣经”--全国教学大纲(NationalCurriculum)开刀。

纲举目张

  英国教育大臣高夫指定了一个由中小学校长和教育专家组成的“教改组”,正在对教学大纲进行全面的检讨修订。

  检讨的目的,一是要给教学大纲狠狠地“瘦身”,用高夫的话说是废除“不必要的条条框框”(unnecessaryprescription),减少现行大纲规定的必修科目。

  二是对教学内容和要求更具体化,强调教授学生“实事”和“基础知识”(factsandessentialknowledge)。

拿出“干货”,学习“真知”

  现行教学大纲中具体“点名”的历史人物只有两个。他们是英国废除奴隶制运动中的活动人士。

  目前的全国教学大纲是1987年推出码迹的,已经沿用了近25年了。规定的必修课目越来越多,目前规定初小的必修课程迟颂并13门,高小至初中14门,高中8门。

  小学的教学大纲有151页,中学的281页。教育大臣高夫说,完成现行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占去了老师和学生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他要把教师和学生从官僚化的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

  政府说,检讨的第一阶段,将修订英语、数学、科学和体育等“核心课目”(coresubjects)的内容。

  英语、数学、科学和体育应作为小学到中学全程的必修课程。

  政府计划在2012年秋季公布新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授课内容、2013年9月正式启用。

  现行大纲中规定的其它课程,如艺术、设计、公民教育、地理、历史、外语、音乐电脑等,是否仍保留必修,或在哪个阶段必修,则有待评估结果,作为第二步,在2013年推出新教学大纲内容、2014年开始实施。

从大而空到少而精,是改革的方向

  现行教学大纲虽然洋洋洒洒,规定很细,但对老师必须教授的内容,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却又显得笼统模糊。

  以历史为例。

  信不信由你,现行教学大纲中具体“点名”的历史人物只有两个。

  是邱吉尔首相、纳尔逊将军?错了,是OlaudahEquiano和WilliamWilberforce。

  没听说过?别不好意思,我也是第一次。原来他们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废除奴隶制运动中的活动人士。

  再比如地理课,教学大纲中唯一提到的国家是英国,(另一个点出名字的是欧盟)。大纲中没有列出其它任何一个国家、大洲、河流或城市的名字。

  当然,这决不是说,历史课上老师没有提到过维多利亚女王、亨利八世国王;地理课上没有说到过中国、美国。高夫大臣的意思是,作为全国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无论是英国自身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是当今的世界。

  而现行繁多的必修课程要求,使得教师疲于应付,蜻蜓点水,东一榔头西一斧,过分强调教学方法,教学的形式(presentation),而对学生是否真正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学生选择的科目是否有挑战性,重视不够。

  学生们今后必须掌握的“真正”知识到底怎么界定,如何考察?我们下周接着聊。

英国:腾龙说事:老师无能便是德?!

BBC英伦网腾龙

《腾龙说事》

学会如何应付无能的老师,将来走上社会,跟无能的领导周旋起来才能游刃有余?

谁没有碰上过“饭桶”老师?无能的老师教会了你什么?

  “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有一位无能的老师。

  小学时代最宝贵的经历之一,是每个孩子都要对付‘饭桶’老师。

  ”。

  这不是校长为不称职的老师辩护、不是家长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而是专门负责检查、评定学校教学质量的“教育标准办公室”(Ofsted)的女主任阿特金斯女士(ZennaAtkins)卸任前撂下的话。

  语不惊人死不休!这话出自Ofsted负责人之口,真是要把人吓死了。

诚聘无能老师?!

  阿特金斯女士解释说,学校“要反映真实的社会”。明知道老师是个废物,但学会如何应付他/她,将来走上社会,跟无能的领导周旋起来才能游刃有余。

  “每一个成年人都要学会如何巧妙的对付隔4张办公桌坐着的那个蠢货,或是废物一个的领导”。因此,阿特金斯女士建议每所小学至少应该有一个无能的老师。

  阿特金斯女士的话猛一听觉得标新立异且不无道理,但回过味来仔细琢磨,又经不起推敲。

  过去四十年中,全英国因不称职而被开除的教师一共有18位。

照她这么说,如果一所小学里的老师各个精明强干,得赶紧把至少一位称职的老师辩岩炒鱿鱼,打出广告诚聘“饭桶”老师了?

依此类推,庸医误诊、警察无能,受害者都要感激涕零了?

如何对付最高领导?

  阿特金斯女士强调,这是她的个人观点,不代表Ofsted的官方立场。但她坐在主任的位置上(尽管新学期开始后让贤另谋高就)说这话,就有点信口开河之嫌。

  阿特金斯女士显然是在同英国首相卡梅伦唱反调。

  卡梅伦说:“孩子教育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教师的质量。

  最优秀的教师教出来的孩子,取得的进步是最差教师教出来的孩子的三倍。

  ”(卡梅伦的这个数据是从哪来的,不得而知,反正他不需要像我写文章引述数据时总要小心翼翼的提供出处。

  )。

  因此,卡梅伦发誓要给学校校长更大的权利,给学校更多的灵活性:“奖励最优秀者的灵活性,也包括开除最差者的灵活性。”

40年,17000与18个

  开除不称职的老师?!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烧的。不知卡梅伦的谋士们有没有给他提个醒,英国的教育系统开除过多少“饭桶”?

  过去四十年中,全英国因不称职而被开除的教师一共携含御有18位。英格兰13名,威尔士3名,苏格兰2名。

  如此之少,并不是英国的老师各个都有金刚钻、滥竽充数者凤毛麟角。

  开除无能老师费劲,就要想办法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英国唯一有权开除教师的机构是全国教学委员会(theGeneralTeachingCouncil,GTC),所有教师必须在该机构注册。两年前,GTC的负责人巴特利女士(KeithBartley)承认,在50万注册的教师中,可能有17000多名教师的水平“低于标准”(substandard)。

  而一向以直言不讳著称的Ofsted前首席学督武德黑德(ChrisWoodhead,formerChiefInspectorofSchools)则声称,至少应该把15000名在他眼里根本不应该混入教师队伍的老师炒鱿鱼。

重温“无能老师有用论”

  难炒无能老师的鱿鱼,是因为无能、不称职,incompetence是个很难界定的概念。这就像说领导无能一样,发发牢骚可以,能动真格的吗?

  英国全国校长协会负责人布鲁克斯(MickBrookes,theNationalAssociationofHeadTeachers,NAHT)承认,学校碰上老扒不称职的老师,只能希望以一纸充满溢美之词的推荐信把“神”送走,结果是无能的老师在学校之间不断“回收”(recycled)。他坦言自己就上过几次当。

  英国学校董事协会的负责人考林斯(ClareCollins,chairoftheNationalGovernorsAssociation)说,读懂推荐信,把字里行间里的意思读出来,是校长的“责任”。

  说道这,忽然觉得文章开头对阿特金斯女士的讥讽有点不公。或许她的话太实在了反而让人觉得荒唐?

读者反馈

  大学里也有饭桶老师,都得养着,他们总比赖在家里靠救济金过日子的人好多了吧?现在有不少大学教授以及博士们只有水分,没有水平;PhD实际上就是在狭而又窄的某项专科里训练三四年,中文翻译成‘博士’实在有点误导。

  。

  。

未署名读者

英国留学:腾龙说事:欧洲最受歧视一族

BBC英伦网腾龙

《腾龙说事》

  欧洲人对吉普赛人最初的好奇,很快就被持续的迫害、歧视、甚至种族灭绝屠杀所取代。

  文学艺术中吉普赛人的故事亮丽浪漫,现实生活只有苦难辛酸。

  英吉利海峡对过的法国正忙着拆除吉普赛人的营地、遣返驱逐吉普赛人。萨科齐政府的行动招至了联合国、欧盟及法国各界有识之士的批评谴凳蠢责。

  萨科齐总统却没有让步的意思。因为民调一再显示,这一举动受到大多数普通法国人的支持,“深得民心”。

  抗议者说,选民支持率一路下滑的萨科齐把吉普赛人当作了“政治拳击袋”。

欧洲最受迫害的一族

  在经济衰退笼罩欧洲,排外情绪高涨的气氛下,觉得被当作了“拳击袋”的,不仅是在法国的吉普赛人。

  2008年,当一位意大利妇女在吉普赛人营地被谋杀后,意大利政府宣布在意大利的吉普赛人构成了对国家安全的威胁,随即采取了驱逐行动。德国、瑞典、丹麦今年以来都采取了类似行动。

  梵高油画《大篷车》的恬静浪漫、歌剧《卡门》的美丽奔放,都取代不了现实生活中吉普赛人的苦难辛酸。

  吉普赛人(Gypsies,Roma,Romanis)是欧洲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族裔群体,也是受歧视最严重的一族。梵高油画《大篷车》(TheCaravans-GypsyCampnearArles)的恬静浪漫、歌剧《卡门》的美丽奔放,都取代不了现实生活中吉普赛人的苦难辛酸。

  今天遍布欧洲各地的约1200万吉普赛枣巧陪人,据信是公元11世纪左右从印度中部北上流入欧洲的一支民族演变而来。欧洲人对吉普赛人最初的好奇,很快就被持续的迫害、歧视、甚至种族灭绝屠杀所取代。

  早期历史就不说了。二战中犹太人被屠杀的有关历史文献、著作汗牛充栋,而纳粹对吉普赛人就地枪杀的大清剿却少有提及。

  对吉普赛妇女进行结扎,作为捷克斯洛伐克的“国策”,一直持续到90年代末。

英国最受歧视的一族

  吉普赛人登陆英伦三岛,至少有600多年的历史。英语的“吉普赛人”,Gypsies,据信是从“Egyptian”一词演变而来,因为人们以为他们来自埃及。

  现代英国吉普赛群体的构成很复杂,传统吉普赛人,(NomadicGypsies),“爱尔兰游居者”(IrishTravellers)和“新时代游居者”(NewAgeTravellers,即主动选择游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人)是三宽神大主要构成部分,笼统地称为吉普赛和游居群体(GypsyandTravellercommunity),共大约30万人。

  与他们的欧洲同胞相比,英国的吉普赛群体的境遇也不令人羡慕。

  调查显示,吉普赛群体经历的种族歧视是英国各少数族裔群体中最严重的。

  民调机构Mori最新一次的相关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英国人承认对吉普赛人和游居群体持有偏见。

  在英国所有少数族裔群体中,吉普赛人的平均寿命最短,婴儿死亡率最高。

  最典型的偏见是认为吉普赛人游手好闲,男人不务正业,女人扯着孩子沿街乞讨。

  英国医学协会(BritishMedicalAssociation)的研究显示,由于流荡的生活,英国吉普赛群体的健康保健最差。在所有少数族裔群体中,吉普赛人的平均寿命最短,婴儿死亡率最高。

  而据英国教育监管机构Ofsted的统计,吉普赛群体的儿童是失学、辍学和文盲程度最高的之一。

  低教育水平,导致吉普赛人群体收入低、就业率低,能从事的也多是捡破烂、农场短工等低技术工作。

好想有个家

  现代吉普赛人多数并不想继续流浪动荡的生活,而愿意找个地方安营扎寨,定居下来。然而,落脚的地方却不容易找。

  工党政府上台后,曾出台一项雄心勃勃的社会改造工程,拨专款1亿5千万英镑,要求地方政府为吉普人和游居群体提供新的、更多的合法居住营地。

  然而10年过去,成效并不明显。

  今天,英格兰一地,仍然有五分之一的吉普赛和游居群体生活在非法占据的营地里。

  吉普赛群体应不应该得到同情?是否应该有安居乐业的权利?多数英国人都会持肯定的态度。但是,如果吉普赛人把营地建在自己的房前屋后附近呢?绝大多数英国人则坚决反对。

  一夜之间,吉普赛人在著名的伊顿公学校外安营扎寨。

  统计显示,向地方政府提出建筑申请(planningpermission),首次申请拒绝率全国平均是20%,而吉普赛和游居群体的首次申请拒绝率则高达90%。

哪里去找这一平方英里?

  结果,一些吉普赛群体采取先斩后奏的办法,集资从农场主等私人土地拥有者手中合法的买下一块地,一夜之间忽然而至,突击建房,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提出建筑申请,跟地方政府打官司。

  埃塞克斯郡的DaleFarm吉普赛人营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个英格兰最大的吉普赛人营地之一,每一户都拥有地契,活动房屋内有电,多数有冷热水和煤气,乍看上去像是度假村。

  他们所没有的是建筑许可。

  过去八年来,当地政府一直试图清理拆除这个营地,诉讼费花了上百万英镑,官司一直打到终审法院。

  去年,终审法院判定地方政府败诉。

  然而,这里的居民又开始睡不踏实了。新的联合政府取消了地方政府必须为吉普赛人提供营地的责任目标,并砍掉了为吉普赛人和旅居者提供营地的3千万英镑年度预算。

  在法国萨科齐政府动手拆除法国的吉普赛人营地的时候,英国近30位大学教授和知名学者联名发表公开信,敦促联合政府坚持进步的社会工程。

  公开信中说,如果能在英格兰辟出仅一平方英里的地皮,就可以合法的容纳英格兰地区所有的吉普赛和游居人口。

  问题似乎很简单。一平方英里划为成百上千的小块,散布在吉普赛人中意的地方,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英国留学:腾龙说事:谁在为妓女抹粉

BBC英伦网腾龙

《腾龙说事》

  从博客到小说再到电视连续剧,BelledeJour成了一个吊人胃口的谜。

灯红酒绿、浪漫悠闲、现钞哗哗,做妓女真的这么爽吗?

  BelledeJour小姐判伍终于亮明真身了!英国的大小媒体,严肃的、不太严肃的,兴奋得像是闻着腥味的猫。

  本不想凑这个热闹的,可当我读到一位专栏作者把BelledeJour比作“出污泥而不染的水莲”(‘floatslikealilyonabog’)时,实在忍不住要说几句。

“Happyhooker快乐的妓女”

  BelledeJour是一位博客作者的笔名,2005年开始浮出水面,描写一位品味高雅、身价不菲的应召女郎的卖淫生涯。她的“客户”中,不乏富豪巨贾、达官贵人、浪漫情种。

  从写博客到出版小说,再到改变成收视率火爆的电视连续剧,BelledeJour成了一个吊人胃口的谜。

  纵情声色,大把挣钱。谁在为卖淫业涂脂抹粉?

  许多人断定作者其实是个男的。

  理由之一是作者的文学造诣很高(女权主义者先压住火),二是男人那点花花肠子都琢磨透了,只有男人能写得出来。

  有人甚至怀疑作者就是曾写下《撒旦的诗篇》的作家拉什迪。

无需培训、启动资金,轻松挣钱

  谜终于自己揭开了。

  BelledeJour原来是在英国布里斯托一家儿童健康研究所工作的科学家,34岁的女博士马尼安蒂(Dr.BrookeMagnanti)。

  马尼安蒂主动向媒体爆料说,她在几年前做博士论文时,手头拮据,不得不半工半读。

她说:“什么样的工作可以马上开始、不需要特别的培训或启动资金、到手的是现款而且又能给我留出空余时间做论文呢?”

  嗯,让我想想。给麦当劳跑堂,中餐馆里刷盘子?不,马尼安蒂选择了做应召女郎。

  马尼安蒂声称她一小时就能挣300英镑,而且做妓女让她如此快活,以至于后来又得到一份编写电脑程序的工作时,她仍然坚持继续陪客。

谁在为卖淫业涂脂抹粉

  激烈的竞争迫使伦敦街头妓女把价格降到了最低15英镑。

  马尼安蒂坚称,她对自己的卖淫生涯一点不后悔,做应召女郎的14个月中,没有不好的体验。

  我没有理由怀疑马尼安蒂的诚实,没有权利对她的选择做道德评判。让我深深不安的,是媒体有意无意间营造的一个“BelledeJour神话”:

  卖淫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周旋于上流社会,玩男人于股掌之间;纵情声色,大把挣钱。玩腻了,回头是岸,又是良家妇女一个。

凶残、丑陋的现实

  人们往往忘记了,BelledeJour是一个戏剧中的人物。

  在“BelledeJour”的地盘伦敦市,英国专门帮助沦为卖淫女的妇女的慈善组织PoppyProject做了这样一项调查:它的工作人员假装嫖客,给在社区小报上做广告的妓院打电话。

  结果发现,伦敦每个区平均有妓院28家。激烈的竞争迫使运运妓女把价格降到了最低15英镑,如果再加10镑,就可以“享受”不带安全套的性交。

  卖淫女绝大部分是被人贩子从东欧和东南亚掘悄或拐卖来英国,平均年龄只有21岁。她们不是在五星级酒店里风情万种的交际花,而是被皮条客残酷剥削的性奴隶,往往连人身自由都被剥夺。

  一半以上的妇女在被迫卖淫前被人贩子或皮条客强奸;四分之三的妓女受都受到过体罚折磨。

  PoppyProject指出,由于调查手段的限制,它的报告只反映了伦敦卖淫业的“冰山一角”。

  就在“BelldeJour”现身前一个月,英国约克郡大主教森塔姆(Dr.JohnSentamu)在英国议会就政府对付卖淫业采取的措施提出了质询。

妓女死亡率是国民平均死亡率的12倍

  森塔姆大主教在议会质询时引述的一连串调查数据让人惊心触目:伦敦妓院里,五分之四的妓女是外国妇女,绝大多数是被人贩子非法偷渡来的。

  一半以上的妇女在被迫卖淫前被人贩子或皮条客强奸,四分之三的妓女受都受到过体罚折磨。

  欧洲妓女中,18岁生日前开始卖淫的妇女占到了75%。而妓女中吸食A级毒品成瘾的竟高达95%。

我想回头来引述PoppyProject慈善组织的报告作者之一,阿特金斯(HelenAtkins)的话作为结束语:

  “多媒体的误导,把卖淫描绘成是一种有魅力的、轻松好玩的职业选择。

  而对于陷入卖淫业的妇女,现实是无休止的暴力、强制与贫困、不平等交织在一起。

  ”。

读者反馈

  不曾读过此人的书/博客,但估计deJour的书会比deBotton(lotsofgobbledegook)的书销路好。

  这里要紧的是‘出’字,染不染是另外一回事。

  站在书店里四下里张望一番,不难想象要在这样拥挤的市场里占据一席之地的难度,于是就挖空心思(把心思挖空了,lateralthinking也许就塌陷进来了)...人类最古老而常青的‘无烟工业’似乎可以现代化一点-博客,PhD...。

未署名读者

工业革命后英国教育的变化

    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

  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人口急剧增加,大工业城市相继出现,工厂制度兴起,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英国一跃而成为高度工业化的国家。

  随着工厂制的普遍建立和广泛采用大机器生产,英国社会出现了近代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

  这些变化,对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初等教育方面,工业革命使解决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更为迫切。

  这一时期初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780年,热心于平民教育的传教士、出版业者R·雷克斯在英格兰的格洛斯特郡出资创办了星期日学校。

  这是一种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的免费学校。

  1783年,雷克斯著文论述了这种学校的学习情况和开办宗旨,并把它称为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引起社会的广泛兴趣。

  这种学校,在星期日把贫民阶层的儿童聚拢起来,既可防范、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又可用宗教宣传来麻醉儿童的精神,因此,在统治者的支持下,星期日学校到处设立。

  1785年成立星期日学校协会。

  19世纪中期,英国此类学校的学生达250万人。

    在师范教育方面,18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初等教育发展中教师短缺的问题,非国教派教徒兰卡斯特和国教派教徒贝尔,分别在本土伦敦和印度的马德拉斯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即导生制,亦称“兰贝制”、“互教制度”、“相互教学法”。

  这是一种由教师向导生施教,导生再转教其他学生的办法。

  在使用导生制的学校中,一个教师在导生(具体又分为“导生”、“助理导生”、“互助导生”)的帮助下可教数百名学生。

  花钱少,招生多,形式灵活,被誉为“廉价的教育制度”;既解决了缺乏教师和教育经费短缺的困难,又有助于初等教育的发展,故受到广泛欢迎。

  但这只是为了解决师资不足而收穷苦儿童学习的应急措施,存在着将教学变成呆板、机械训练等缺点,教学质量不高。

  1840年,凯·沙图华兹等人在英格兰大伦敦的巴特西创办了一所旨在培训贫穷儿童教师的师范学院,亦称“圣约翰学院”。

  学生年龄在15—42岁,开设园艺、家务和体操课程。

  1842年国家拨款补助。

  1844年后转由全国贫民教育促进会管理,主要致力于为制造业和采矿地区培养师资,成为英国师范教育的开端。

    在中等学校教育方面,英国工业革命之前中等学校基本上是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文法学校和公学。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日益发展,议会于1868年通过了《公学法案》,改革公学的携清模章程,在学校董事会中增加了代表国家利益的代表名额,扩大董事会的办学权限,入学学生的身份也有所放宽。

  但对家庭财产的限制则有增无减,公学仍然是贵族、大资本家及富人子弟才能进入的学校。

  文法学校的等级性也十分明显。

  1869年,专门研究文法学校的汤顿委员会把文正岩法学校分成三种类型,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服务。

  第一类学校实行寄宿制,以升学为目的,为上层资产阶级服务。

  第二类学校培养军队、医务、法律、文官、工程和商业方面的人才,课程包括拉丁文、英语、政治、经济学、数学、科学,学生离校年龄16岁。

  第三类学校为下层阶级而设,课程包括拉丁文或一门外语、英语、历史、初等数学、地理和科学,学生离校年龄为14岁。

  这一辩缓制度显然是为上层资产阶级设计的,它保持了贵族的特权,同时为专业人员和富商开辟了新的受教育机会,而不利于工人阶级。

    在高等教育方面,17世纪到18世纪末,英国的高等教育仍属于贵族、资产阶级统治。

  19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教育处于大变革时期,政府加强了对大学的管理,成立了皇家大学委员会(1850-1852),目的在于改革旧的大学章程和条例,开设新的课程,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先后在议会通过了《牛津大学法案》(1854)和《剑桥大学法案》(1856),开始了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时期。

工业革命后英国教育的变化

  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

  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人口急剧增加,大工业城市相继出现,工厂制度兴起,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英国一跃而成为高度工业化的国家。

  随着工厂制的普遍建立和广泛采用大机器生产,英国社会出现了近代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

  这些变化,对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初等教育方面,工业革命使解决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更为迫切。

  这一时期初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780年,热心于平民教育的传教士、出版业者R·雷克斯在英格兰的格洛斯特郡出资创办了星期日学校。

  这是一种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的免费学校。

  1783年,雷克斯著文论述了这种学校的学习情况和开办宗旨,并把它称为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引起社会的广泛兴趣。

  这种学校,在星期日把贫民阶层的儿童聚拢起来,既可防范、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又可用宗教宣传来麻醉儿童的精神,因此,在统治者的支持下,星期日学校到处设立。

  1785年成立星期日学校协会。

  19世纪中期,英国此类学校的学生达250万人。

  这一时期,英国工人阶级为争取教育权进行了英勇斗争,成为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工人阶级的斗争和一些有远见人士的支持下,议会先后通过工厂法,规定若干保护童工的措施,并附有关童工教育的条款。

  英国1802年通过的第一个《工厂法》,规定厂主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的教育。

  《1833年工厂法罩兄》规定,14岁以下在纺织工厂劳动的童工每天须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

  历次工厂法中的教育条款并未真正实施,但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在师范教育方面,18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初等教育发展中教师短缺的问题,非国教派教徒兰卡斯特和国教派教徒贝尔,分别在本土伦敦和印度的马德拉斯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即导生制,亦称“兰贝制”、“互教制度”、“相互教学法”。

  这是一种由教师向导生施教,导生再转教其他学生的办法。

  在使用导生制的学校中,一个教师在导生(具体又分为“导生”、“助理导生”、“互助导生”)的帮助下可教数百名学生。

  花钱少,招生多,形式灵活,被誉为“廉价的教育制度”;既解决了缺乏教师和教育经费短缺的困难,又有助于初等教育的发展,故受到广泛欢迎。

  但这只是为了解决师资不足而收穷苦儿童学习的应急措施,存在着将教学变成呆板、机械训练等缺点,教学质量不高。

  1840年,凯·沙图华兹等人在英格兰大伦敦的巴特西创办了一所旨在培训贫穷儿童教师的师范学院,亦称“圣约翰学院”。

  学生年龄在15—42岁,开设园艺、家务和体操课程。

  1842年国家拨款补助。

  1844年后转由全国贫民教育促进会管理,主要致力于为制造业和采矿地区培养师资,成为英国师范教育的开端。

  在中等学校教育方面,英国工业革命之前中等学校基本上是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文法学校和公学。

  茄闷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日益发展,议会于1868年通过了《公学法案》,改革公学的章程,在学校董事会中增加了代表国家利益的代表名额,扩大董事会的办学权限,入学学生的身份也有所放宽。

  但对家庭财产的限制则有增无减,公学仍然是贵族、大资本家及富人子弟才能进入的学校。

  文法学校的等级性也十分明显。

  1869年,专门研究文法学校的汤顿委员会把文法学校分成三种类型,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服务。

  第一类学校实行寄宿制,以升学为目的,为上层资产阶级服务。

  第二类学校培养军队、医务、法律、文官、工程和商业方面的人才,课程包括拉丁文、英语、政治、经济学、数学、科学,学生离校年龄16岁。

  第三类学校为下层阶级而设,课程包括拉丁文或颤者一门外语、英语、历史、初等数学、地理和科学,学生离校年龄为14岁。

  这一制度显然是为上层资产阶级设计的,它保持了贵族的特权,同时为专业人员和富商开辟了新的受教育机会,而不利于工人阶级。

  在高等教育方面,17世纪到18世纪末,英国的高等教育仍属于贵族、资产阶级统治。

  19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教育处于大变革时期,政府加强了对大学的管理,成立了皇家大学委员会(1850-1852),目的在于改革旧的大学章程和条例,开设新的课程,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先后在议会通过了《牛津大学法案》(1854)和《剑桥大学法案》(1856),开始了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时期。

  1833年以后,英国政府虽决定补助宗教和慈善团体办理初等教育,但未能建立公立的初等教育制度。

  1867年议会通过改革法,近百万工人获得了选举权,普及教育成为政治上的迫切需要。

  议会改革法提出了“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主人”的口号。

  事实上,工人阶级子女中,6岁至10岁和10岁至12岁儿童的在校注册人数分别仅占五分之二和三分之一,实际接受教育的人更少。

  这种状况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引起英国各界的关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870年教育署长W·F·福斯特提出了初等教育法案,并获得通过。

  该法案亦称为《福斯特教育法》。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为:(1)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初等学校。

  (2)全国划分学区,由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监督本区的教育。

  学务委员会有权征收地方教育税。

  (3)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义务教育。

  (4)各派教会兴办或管理的学校可作为国家教育的组成部分,但不能从地方财政中得到补助。

  (5)学校的普通教育与宗教分离。

  凡接受公款补助的学校,一律不得强迫学生上宗教教义课程。

  《福斯特法案》的颁布宣告了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形成英国教育史上公立学校与教会学校并存的初等教育制度,由此奠定了整个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

  同时也应看到,这一法案主要是一个折衷方法,并非要建立一个义务的、免费的新国民教育制度,而是补教会学校的不足。

  1870年的《福斯特法案》促使英国的初等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大部分儿童能受到6-7年的正规教育。

  很多学校面临需要为儿童提供高一级的教育的新问题,发展中等教育成为主要问题。

  有些地方开办了更高一级的学校,但受旧的经费补助条例的限制,新开办的学校进行的教育,不能称为中等教育,这些学校被称为高级学校,造成教育行政管理上的混乱现象。

  在这种形势下,1902年议会通过了保党政府首相A·J·巴尔福提出的教育法案。

  该法案史称《1902年教育法》,亦称《巴尔福教育法》。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为:(1)废除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和督促就学委员会,由郡议会和郡级市设地方教育局管理学校教育。

  (2)地方教育局有兴办和资助中等学校、中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并提供地方税款的职权。

  (3)地方教育局有否决学校管理委员会选任的不合格校长和教师的权利。

  (4)地方教育局对私立和几乎所有的教会学校进行资助,以进一步加强控制。

  (5)地方教育局需调查本地区的教育需要,制定扩大和协调不同类型教育的计划,并考虑本地区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关系。

  《巴尔福法案》包括英格兰和威尔士教育的全国性合作体系,结束了英国教育的长期混乱状态,促进了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形成英国的以地方教育局为主体,议会、教育委员会(1944年改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局相结合的教育行政领导体制,成为英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战争的消耗和战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不断打击,英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下降。

  在这段时间里,为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继续竞争,同时也由于人民群众争取教育权的斗争和“新教育”思潮的冲击,英国力图不断地提高本国的教育水平。

  191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以当时文教大臣费舍尔名字命名的教育法案,旨在建立面向所有人的公共教育制度。

  主要内容有:(1)地方当局为2—5岁儿童开办幼儿学校。

  (2)义务教育年限延伸至5—14岁,分初等学校为5—7岁和7—11岁两个阶段。

  主张在初等学校贯彻“新教育”的主张,教学内容注重贯彻“儿童中心”原则,以活动课程和艺术课为主。

  (3)小学一律实行免费教育。

  (4)为超龄青少年设立继续教育学校(学生年龄初为14—16岁,后改为14—18岁)。

  (5)改革考试制度。

  精简后的校外考试分学校证书考试(16岁)和高级学校证书考试(18岁)两种。

  (6)禁止雇用不满12岁的儿童做工。

  《费舍尔法案》初步确立了一个包括幼儿学校、小学、中学和各种职业学校的公共学校系统。

  然而上述学校的学生多为劳动人民子女。

  富裕家庭出身的青年仍然经过家庭教育或预备学校升入公学和文法中学,为将来升入大学作准备。

  这一点,在1926年工党政府发表的《青年教育》报告(亦称《哈多报告》)中进一步得到肯定。

  显然这一时期的英国教育仍实行双轨制,而在不同的学制轨道上学习的青年和儿童有着明显不同的经济背景,因而这种学制受到多方面的批评。

四、二战后的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为了恢复教育,重建经济,1943年,政府发表《教育改革》白皮书。

  它的中心建议是,法定的公共教育体系应该组织成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

  1944年,教育大臣R.A.巴特勒在议会提出了教育法案,很快得到通过,史称《1944年教育法》,亦称《巴特勒教育法》。

  该法案共122款。

  主要内容有:(1)废除1899年建立的只负责督导的中央教育署,设立教育部为全国教育行政领导机构,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

  (2)废除以往中小学教育不连贯、相互重叠的学制,将法定的公共教育体系分为初等教育(5岁-11岁)、中等教育(11岁-18岁)和继续教育(为离校青少年而设)三个连续的阶段。

  (3)将义务教育年限从原来的9年(5岁-14岁)延长为10年(5岁-15岁),有条件的地区可再延长1年。

  (4)公立学校实行免费,并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性向提供不同类型的教育。

  (5)教会学校纳入国家教育体制,并规定在所有公、私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

  (6)各类独立学校须在教育部注册、备案,并接受检查。

  (7)详细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的职责:为学生提供免费医疗、牛奶、午餐和其他点心,必要时包括衣、食、宿;为缺陷儿童提供特殊教育;为少数考入收费学校的学生支付学费,为公立学校学生提供生活补助费,为接受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奖学金;负责组织青少年的业余文化娱乐活动;为2-5岁的幼儿提供学前教育;设立郡学院,为未满18岁的离校青少年提供非全日制教育,等等。

  《巴特勒法案》为英国二战后的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但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公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并存的教育制度尚未完全改变,公学还没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实现法令的规定是一个很艰难的任务。

  该法案的许多部分,后来被战后的近20个教育法令和议会其他法令所修正。

  特别重要的有《伦敦政府法》(1963)、《地方政府法》(1972)、《就业和培训法》(1973)等。

  这些法令的规定并未改变《1944年教育法》的基本教育原则,但在组织安排和财政安排上作了较大的变动。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