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主持修订了什么重要历史文献?

作者:宿万潍时间:2023-08-04 17:46:45

导读:" 郭守敬主持修订了《明史》这一重要历史文献。以下是修订内容及其影响的有序列表:1.修订了历史事实的准确性:作为一部关于明朝的权威历史文献,《明史》的准确性对于研究"

  郭守敬主持修订了《明史》这一重要历史文献。以下是修订内容及其影响的有序列表:

  1.修订了历史事实的准确性:作为一部关于明朝的权威历史文献,《明史》的准确性对于研究明代历史和了解中国历史起着重要作用。郭守敬带领团队对《明史》中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核查,修正了一些错误的记载和误导性的观点,使得该文献更加准确可信。

  2.补充了被遗漏的历史细节:历史文献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遗漏一些重要的历史细节。

  在修订《明史》过程中,郭守敬和他的团队通过查阅更多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发现了一些被遗漏的重要历史细节,并将其添加到修订版中。

  这为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更加全面和详细的资料。

  3.修正了一些主观偏见和政治倾向:历史文献中往往会受到编写者的主观偏见和政治倾向的影响,导致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不够客观。在修订《明史》过程中,郭守敬注重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于一些存在主观偏见的记载进行了修正和澄清,使得修订版更加客观中立。

  4.提出了新的研究观点和解读:作为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学者,郭守敬在修订《明史》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和解读。这些观点和解读基于对历史资料的深入研究和对历史事件的全面理解,为学界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考角度。

  5.对于学术界和历史研究的影响:修订《明史》的工作不仅对于该文献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于学术界和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修订版的发布将为学界提供更加可靠和权威的研究资料,促进对明代历史的深入研究和了解。

  总之,郭守敬主持修订的《明史》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献,其修订内容涵盖了历史事实的准确性、遗漏的历史细节、主观偏见和政治倾向的修正,以及提出了新的研究观点和解读。修订版的发布对学术界和历史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可靠的资料。

郭守敬主持修订了哪本书

郭守敬主持码晌弊修订了《大明通辑》

  郭守敬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化名人,他有很多重要的眼光,除了是领先天文学家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专业领域的贡献。

  在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郭守敬主持修订了《大明通辑》这本书。

  《大明通辑》的前身是《永乐大典》。

  它是明代永乐中心修撰的一部巨著,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中的“皇帝百科全书”之一,也是世界上文化范畴上的伟大奇迹。

  其总计22,877卷,依据内容分类2969门,共计整理了37万种文献。

  虽然《永乐大典》很具有荣誉感和历史价值,但就技术方面而言,它并不是完美的。

  因为当时出版物质量较低,这使许多早期印刷品长时间存在,受到环境和化学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文物损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永乐大典逐渐遭到破坏且无法阻挡。

  郭守敬主持修订的这部《大明通辑》基本上采用了《永乐大典》的资料,但在典籍排布、篇幅删减和校迟族勘等方面进行全面修正。它删去了许多内容过多和不必要的部分,保留了更有代表性、历史价值和科学意义的部分。

  《大明通辑》总计22,877卷,分类2958种,其中收集谨碰了18146种文章,这些文章是他们众多书的来源,涵盖了唐宋至明朝各个领域的文化遗产。

  除此之外,郭守敬在《大明通辑》的编纂工作中注重物品简明分类,用颜色和数字标注资料等手段,使得读者可以很方便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因为郭守敬修订了这本重要的书籍,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巨大贡献者之一,对于我们今天了解明代文化、科技、思想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郭守敬的主要著作是修订了什么?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持编撰了《授时历》。

  《授时历》除了在天文数据上的进步之外,在计算方法方面也有重大的创造和革新。

  这部历法,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它在我国沿用了三百多年。

《授时历》简介

  《授时历》,每月为29.530593日,毁前段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

  它正式废除了古代的上元积年,而截取近世任意一年为历元,打破了古代制历的习惯,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

  明初颁悔岩行的《大统历》基本上就是《授时历》,如把这两版历法看成一版,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一版历法,达三百六十四年。

  《授时历》纤誉为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六月至公元1280年(至元十七年)二月间,许衡、王恂、郭守敬、杨恭懿等在东西六千余里,南北长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地带,建立了二十七所测验站点,进行实测完成(即四海测验)。

郭守敬修订了什么

《授时历》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持修订编撰了《授时历》。

  《授时历》除了在天文数据上的进步之外,在宏掘计算方法方面也有重大的创造和革新。

  这部历法,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它在我国沿用了三百多年。

拓展资料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

  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

  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

  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

  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为修订历法,郭守敬还改制、发蔽吵核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

碰肢

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他主持修订了什么

  综述: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他主持修订了《授时历》。

  《授时历》,为公旅燃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宽埋)实施的历法名,因元世祖忽必烈封赐而得名,原著及史书均拆巧虚称其为《授时历经》。其法以365.2425日为一岁,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5.92秒,精拆巧虚度与公历(指1582年《格里高利历》)相当,但比西方早采用了300多年。

  公元1276年(元十三年)元世祖命旅燃许衡“领太史院事”,全面负责这一工作,并以郭守敬、王恂为副,共同研订。

历史意义:

  这部历法,反映了当时我宽埋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它有不少革新创造,例如,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92秒,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

郭守敬主持修订了什么书?

  郭守敬主持修订了《授时历》。公元1276年(元十三年)元世祖命许衡“领太史院事”,全面负责这一工作,并以郭守敬、王恂为副,共同研订。

  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元军占有了南宋都城临安。

  就在这一年,元世祖忽必烈迁都大都,并且采纳已死大臣刘秉忠的建议,决定修订历法,颁行元朝自己的历法。

  于是,元朝廷下令在新的京城里组织历局,调动了全国各地的天文学者,修订历法。

  这件工作名义上以张文谦为首脑,但实际负责历局事务和具体编算工作的是精通天文、数学的慎锋王恂。当时,王恂就想到了好友郭守敬。

  他长于制器和通晓天文。

  因此,郭守敬就由王恂的推荐,参加修历,奉命制造仪器,进行实际观测。

  从此,在郭守敬的科学活动史上又揭开了新的一章,他在天文学领域里发挥了高度的才能。

扩展资料:

历史意义

  这部历法,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它有不少革新创造,例如,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92秒,和现代世界通用斗改的公历完全相同。

  在编制过程宽销晌中,他们所创立的“三差内插公式”和“球面三角公式”,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杰出成就。

  按照《授时历》的推断,1299年(大德三年)八月己酉朔巳时,应有日食,“日食二分有奇”。

  但到了那一天,“至期不食”。

  根据现代天文学推算,那天确实有日食发生,是一次路线经过西伯利亚极东部的日环食。

  只是食分太小,加之时近中午,阳光很亮,肉眼没能观察到罢了。

  《授时历》经受住了时间考验。

  它在我国沿用了三百多年,产生了重大影响。

  朝鲜、越南都曾采用过《授时历》。

郭守敬主持修订了什么书

  郭守敬主持修订的书是《授时历》。

  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郭守敬生平简介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中国公元灶余告十三世纪天文学家,创制和改进了简仪、圭表、候极仪、浑天象、仰仪、立运隐明仪、景符、窥几等十几件天文仪器仪表;在中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毁正等十四种,共105卷。

  1981年,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授时历》的主要内容

  《授时历》是一部历法书。

  郭守敬经过精密推算,在《授时历》当中明确指出每月为29.530593日,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

  它正式废除了古代的上元积年,而截取近世任意一年为历元,打破了古代制历的习惯,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

  明初颁行的《大统历》基本上就是《授时历》,如把这两版历法看成一版,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一版历法,达三百六十四年。

  《授时历》为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六月至公元1280年(至元十七年)二月间,许衡、王恂、郭守敬、杨恭懿等在东西六千余里,南北长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地带,建立了二十七所测验站点,进行实测完成(即四海测验)。

《授时历》的历史意义

  《授时历》采用的天文数据是相当精确的。

  如郭守敬等重新测定的黄赤交角为古度23.9030度,约折合今度23.3334度,与理论推算值的误差仅为1分36秒。

  法国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在论述黄赤交角逐渐变小的理论时,曾引用郭守敬的测定值,并给予其高度评价。

  《授时历》中的推算还使用了郭守敬创立的新数学方法。

  如“招差法”是利用累次积差求太阳、月亮运行速度的。

  又如“割圆法”是用来计算积度的,类似球面三角方法求弧长的算法。

  《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先进的历法,代表了元代天文学的高度发展。

  自颁行后,沿用400多年,是我国流行最长的一部历法,编制完成不久即传播到日本、朝鲜,并被采用。

  《授时历》作为我国历史上一部优秀的、先进的、精确的历法,在世界天文学史上也占有突出的位置。

郭守敬人物评价

  郭守敬是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科学成果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卓越的,郭守敬从事科学研究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更是反射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郭守敬的一生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科学活动中,他精心观察客观事物的特点,从中掌据它们的发展规律;他能很好地发现和总结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从具体实践中得到运用和提高;他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取长补短,使自已的科学研究事业逐渐趋于完善。

  但是,他从不满足前人的现成经验,敢于大胆探索,富有创新精神。

  由于他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勤奋实干,所以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