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中有哪些多疑问词?

作者:王博晨时间:2023-07-22 11:12:06

导读:"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中的多疑问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什么:这个疑问词用于询问某个事物的名称、性质、特点等。在教案中的解决方案可以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找到相关的答案。2.哪里:这个疑问词用于询问某个地点或位置。在教案中的解决"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中的多疑问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什么:这个疑问词用于询问某个事物的名称、性质、特点等。在教案中的解决方案可以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找到相关的答案。

  2.哪里:这个疑问词用于询问某个地点或位置。在教案中的解决方案可以是通过查找地图、地理资料等来确定所询问的地点。

  3.什么时候:这个疑问词用于询问某个事件或活动发生的时间。在教案中的解决方案可以是通过找到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时间线,或者通过对文本中的时间指示词进行分析,来确定事件的时间。

  4.为什么:这个疑问词用于询问某个事件或现象的原因。在教案中的解决方案可以是通过对教材中的背景资料、文字描述等进行分析,或者通过提出假设并进行推理和验证,来找到事件或现象的原因。

  5.怎么样:这个疑问词用于询问某个事物的特点、情况、过程等。在教案中的解决方案可以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或者通过进行实验或实地考察等方式,来确定事物的特点、情况、过程等。

  通过以上的多疑问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推断和实证研究等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针对这些多疑问词的解决方案,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鸦片战争和林则徐虎门销烟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

  2.鸦片危害:1.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朝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人们身心健康收到严重摧残。

  3.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导火线

  4.虎门硝烟意义:是中国禁言运动的重大胜利。

  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首衫护民族尊严的决心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5.(课中)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6.答:1.人民群众支持2.皇帝和一些官员支持3.林则徐的正确领导

  7.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理所当然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借口:保护通商

2.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3.1814年,英军强占香港岛。

  道光帝感到有损尊严,决定对英宣战。

4.鸦片战争英雄人物:关天培、陈化成等

5.三元里人民抗英战争:群众自发的,近代史上最早的人民自发抗敌战争,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6.1840.6~1842.8南京下关。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签订了《南京条约》。

1.南京条约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3.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便利外国的倾销和他们原材料

  4.签订《南京条约》根本意图: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

(破坏了中国贸易权,租界,国家的居住权

5.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性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封建社会地主与农民——资本注意列强于中华民族

7.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身上背负着双重任务)

  8.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关税自***。

便利外国商品推销和对中国原料掠夺

9.鸦片战争影响: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半封建社会

10.林则徐: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

第二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原因: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俄、美以“调停”为名,从中渔利。

3.火烧圆明园对中国影响: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4.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西方列强迫使清***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增开11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入内地传教、经商;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给英、法锋升巨额罚款等。

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清***2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

  2.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变化:1.通商口岸数量越来越多2.侵略范围势力占了东北、西北地区3.割的领土越来越多4.第二次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中国外殖民地程度加深了

太平军抗击洋枪者基腔队

  1.1851年1月,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定国号为“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2.太平天国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3.意义: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

第三课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

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陕甘总督

1.态度坚决,很有谋略2.新疆人民支持3.收复新疆是正义战争

2.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

  3.建设新疆、开发新疆:兴修水利,屯田积谷,提倡种棉养蚕,开矿办厂。

修筑城堡,建设道路,夹道种柳

  4.1884年,清***设立行省,任命刘锦棠为新疆第一任巡抚。

黄海大战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战争

  结果:日本攻陷辽东半岛和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中国战败。

中日《马关条约》

  1.1895年,清***派李鸿章去日本求和,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2.《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民族危机加剧:①经济上具体表现②政治上④***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三国干涉换辽:①设立银行,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

  ②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③美国“门户开放”

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发起。

义和团起因:帝国主义请略加剧,使民族危机空间严重

  1900年6月,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人教版初二历史知识点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任何科目学习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第一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兆脊的工业原料。

  2、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6.3;道光帝、林则徐—义律;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向中国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牟取暴利。

  4、鸦片的危害:①大量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②严重摧损了吸食者的体质,使之家破人亡。

  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①1840年6月爆发;②1841年初占领香港岛;③1842年,中英议和,签订《南京条约》(性质:中国历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内容:①赔款2100万元;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商品所缴纳的税款,需从英国商定)。

  6、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太平天国起义:

  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加重农民负担,人民奋起反抗。过程:

①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1853年,占领南京,改天京,建都,后开始北伐、西征;

③1860年,逼近上海,列强组建洋枪队,美国人华尔统领;

  ④1862年9月,在清溪击毙华尔。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修约失败。

  3、第二次鸦片战争李盯的过程:1856.10-1860.10,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1860年,先后占领天津、北京,咸丰帝逃到承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成立1949.10.1

1、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内容:(通过-选举-决定-建立)①通过“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③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3、意义

(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注意理解)

  ①对国家的影响: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②对人民的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外(国际):

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二、巩固

1、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代表:1951、阿沛阿旺晋美

  (2)意义: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大陆统一,民族团结。

2、抗美援朝

(1)必要性(原因):美国入侵朝鲜和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安全

(2)时间:1950.10——1953.7

(3)司令员和军队:彭德怀和中国人民志愿军

(4)意义:

①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②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③沉重打击哪猜和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④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

3、土地改革

(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时间:1950——1952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土改)

(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义(祥见课本13页)

①对地主和农民的影响:消灭地主,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②巩固人民政权

  ③推动了农村和农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初二历史简单却也需要学习方法

一、要学会使用好课本

  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

  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

  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

  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

  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结合课本的大字不分来看。

二、要学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

  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

  上课时,老师带领大家读书学习,通常老师已经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来启发我们大家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

  因此同学们要跟着老师给你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

三、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善思”和“乐思”

  《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爱思考、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同学们要在课堂上利用老师给的思考的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层次一。

  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在学“美国的冷战决策”时,可以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2)美国为什么要(1)实行“冷战”政策?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

  长期如此的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层次二。要鼓励自己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训练我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外国的教育家曾提出:“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

  ”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

  老师在教学中会鼓励大家质疑,要求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从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比如在讨论美国南北战争时有同学就提出“如果当时有其他的办法能缓解当时美国的状况,林肯会怎么做?那么美国的今天又会是什么样子?”。

四、学会掌握巩固知识的技巧———“巧学”

  1、及时巩固训练。

  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总体复习。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

  老师每讲到一个可以类比的历史知识时,大家可以跟着老师的提示回忆所学的相同、类似的历史知识,然后加以分析对比,把类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同一条记忆链条中去。

  如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就可以表格的方式把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加以对比,分析出异同,在分析对比中,悟出掌握知识的要领,这样多次训练、引导,学生就会掌握联系对比的记忆方法。

人教版初二历史知识点相关文章:

★初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人教版

★初二下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历史初二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大全 怎样学好初中历史

  很多初中生对于历史的学习不够重视,也是就形成了历史这门课程到中考时的积压。我整理了一些初中历史知识点及学习方法,供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部分不完整)

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键并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战争影响:

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

2.重要战役: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枣老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3.《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1895年

②地点:日本马关

③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④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等。

  ⑤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

4.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主张(口号):师夷长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筹建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④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评价: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凳亮升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怎样才能学好初中历史

转变学习观念

  要想学好初中历史一定要改变自已心里一切以分数为为中心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分数将会被越来越谈化人生的标签,不少中学生以及家长并没有从分数决定一切的观念中走出来。

  认为分数在考试中占的分值较小,于是给它一个“副科”的名字,这无形中会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种错觉,历史不重要。

  这样一来就无形的降低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后的时间分配,从心理上改变思维,不为分数而学习,这不仅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也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心理素质。

把握整体结构

  学习历史,要理清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我们可以主要朝代为线索去学习。

  每本书的目录就是知识的框架,我们要学会看目录,通过它掌握知识整体结构。

  纵观历年中考试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识,如果我们理清了线索,掌握了知识的整体结构,考试时也就能得心应手了。

初中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失败乃成功之母,重复是学习之母。

  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其实任何科目的学习方法都是不断重复学习。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八年级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

⑴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⑵经过:①爆发: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

  ②高潮:上海等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来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

  工人阶段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

  ⑶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

  ⑷结果:取得三大初步胜利a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b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⑸五四爱国运动意义: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⑹“五四”精神内容: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

  ⑺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的关系: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③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起了重要作用,不久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⑴中液答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①时间:1921年7月。

②地点:上海(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③代表: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代表。

  ④内容:A、通过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共产主义。

  B、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⑤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⑵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段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②是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

  ③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北洋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

  中国仍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仍然很弱。

  所以,即便是战胜国,中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3、1922年中共二大,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八课

  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创办于美国檀香山。

1、中国同盟会:(1905年)1地点:日本东京;

2、领导人:孙中山

3、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

5、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6、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

  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爆发,史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2、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号(即中华民国元年)孙模键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正确评价: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又有失败的一面(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7、失败原因:旦埋巧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力量过于强大;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第九课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①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

  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③主要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等。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2、“新世纪曙光”: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李大钊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建立了《每周评论》

  3、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推动五四运动的发生。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局限性)。

初二历史复习方法

一、学会听课

  用新的方式听老师复习阶段的辅导课。

  复习阶段听老师讲课,听什么?听思路,听提炼,听挖掘,听补充、听小结,听解题方法的指导。

  听课过程中,一有所得,当即记于课本天头地脚处,以供备忘,正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二、学会课后自己整理教材

  在历史能力测试中,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闭卷的选择题;一是开卷的材料分析题。

  主要考察同学对历史史实的认知和迁移以及运用基本的历史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千变万化的能力测试题都离不开考察你对教材的认识。

  所以,要以不变应万变,抓住教材为本。

  在整理教材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1)知识主干化。

  在知识结构的框架下,记住其中的主干知识,不要孤立的记忆它。

  所谓的主干知识,是指按课标要求掌握的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内容和影响(或作用)。

  表现在课文中,即是每一课子目的核心内容。

  这些内容不多,记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并能由此而链接更多的知识点,提高对知识的积累量,进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效力,以及准确性。

  这部分往往会在闭卷的选择题部分来考察。

  (2)知识线索化。

  在对每一单元知识结构整理的基础上,联系比较上一单元和下一单元的知识,整理出本册书的知识线索,这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

  在知识线索下,加强对知识因果关系的理解,有的事件是一因多果,有的是多因一果,有的是一因多果等等,注意全面、辨证、多角度地分析。

  并要注意这些历史对今天社会建设中的启示。

  这类知识一般在开卷部分以材料为载体多重设问来体现。

  有的同学往往认为历史考试中有很大部分是开卷的,所以没必要抓教材,殊不知,在考试中时间紧,如果对教材没整体认识和熟悉,根本没法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测内容。

  因此,教材知识的线索化这个环节尤其重要。

  (3)注意教材中的插图、文献材料和注释和课文中补充的小字。

  课文中的插图:可以用来加深对课文中相关知识的理解。

  首先,要善于观察,抓住其中隐含的历史信息。

  其次,掌握一些识图的技巧,如,注意地形图中的图示含义、线条的走向和古今地名国名的变化;了解人物图中的神态;发现景物图中的细节和特征等。

  文献材料:一般在课文中用黑体字表现,它是史实来源的第一手材料或第二手材料,学习时,注意其出处,联系课文相关内容,解读其中语句的含义,这样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论从史出、史证结合的学习方法。

  小字部分往往容易在检测中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归纳和知识迁移能力。

  这个环节的培养有利于我们在考场上把没见过的材料与我们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

  三、注意历史复习中的记忆方法。

  许多历史知识需要记忆。

  有好的记忆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知识的记忆法很多,最常用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以下几种:浓缩记忆法、图示记忆法、数字归纳记忆法、联想比较记忆法。

初中八年级历史知识点相关文章: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最新整理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详细

★初中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归纳

★详细的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小结

★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中国历史知识点

★初二历史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重点提纲

很多同学对历史的理解都是上课听讲,考前多背就可以了,如果你想这样做,那就少不了复习提纲了,下面我给大穗扒首家分享一些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重点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重点提纲

【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猜数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

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

  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此隐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

2.重要战役: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3.《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1895年

②地点:日本马关

③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④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等。

  ⑤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年

2.目的:为x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

  3.经过: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西摩尔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

  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列强第二次洗劫、焚烧北京)。

4.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与列x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①《辛丑条约》主要内容: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赔款最多的一次),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②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

  列强通过发动战争,x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

4.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主张(口号):师夷长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筹建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④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评价: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意义:辛亥革命x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新文化运动】

1.开始时间:1915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x;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6.对象:封建x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1.课前预习

  在上课之前,应该先把今天要讲的初中历史内容看一遍,这样老师在讲课的时间就能够跟上思路,也能够加深印象。现在教室大多有安装投影仪,老师是用PPT来讲课的,进度会比较快,你课前不先看一遍,可能会跟不上老师的思路。

2.重在理解

  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

  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

  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试前去背背,同样可以应付,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

  尽管有些简单内容可以死记硬背,但复杂一些的内容光靠死记是不行的,有许多历史知识必须弄明白这个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意义何在,有什么影响等等。

3.背诵重点

  历史是需要背诵的科目,事件的时间、性质、意义等都是需要我们去背诵的,考试时必须详细准确的写出答案,才能得高分,所以背诵是重点。可以利用一些记忆方法帮助背诵,例如:联想记忆法:把时间点和自身熟悉的事情联系起来记忆,这样的记忆既快速又长久;理解记忆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4.学会总结

  要想学好历史一定要学会总结。

  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

  专注于学习的过程,专注于蕴藏在分数背后的秘密。

  要总结、整理错题,收集错题,做出对应的一些解题思路。

5.掌握答题技巧

  要想学好初中历史,在历史考试时取得高分,要掌握答题技巧。

  简答题是最容易失分的点,一定要看清题目,如果要结合材料,那么就是抄也要把材料抄上,分析材料,和自己背诵的知识相结合。

  有时候它的出题非常简单只有一句话,只看这句话是看不出来任何东西的,要联想相关知识点,把这句话套进去。

学好初中历史的方法

理解性记忆

  历史是需要大量记忆和知识来支持的,所以大量的阅读(课外历史书籍也需大量阅读)对学习历史是很有帮助的。但又不能靠死记硬背,因为这样所需时间不仅多而且效率相对较差。

培养兴趣

  历史课很枯燥,这是众多文科学生的呼声,排除老师的原因,问下自己你喜欢历史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问问自己你最喜欢历史上的哪个人物,他(她)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品质,慢慢的通过爱上一个历史人物来爱上历史,这样你的历史成绩会有明显的提高的。

上课认真听讲

  无论哪一个科目都需要认真的听讲,并且善于抓住重点,这点是每个学生都应掌握的技能,跟别说文字感较强的文科生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重点提纲相关文章: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整理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汇总(两份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历史提纲(2)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