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七年级数学说课稿(沪科版)怎么办?

作者:华沛凯时间:2023-07-23 12:38:47

导读:" 急需七年级数学说课稿(沪科版)怎么办?1.引言: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数学教师,编写并准备一份好的说课稿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然而,对于急需一份七年级数学说课稿(沪科版)的教师来说,如何快速、高效"

急需七年级数学说课稿(沪科版)怎么办?

  1.引言: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数学教师,编写并准备一份好的说课稿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然而,对于急需一份七年级数学说课稿(沪科版)的教师来说,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这一任务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2.理解需求: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所需的七年级数学说课稿(沪科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这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清楚了解了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3.资源整合: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到所需的七年级数学说课稿(沪科版)。

  首先,可以向教育出版社或相关教育机构咨询,看是否有相关的教材或教学资源可供使用。

  其次,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的教学资源网站或教师论坛,寻找其他教师分享的说课稿范例和经验。

  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教材版本的说课稿,然后结合沪科版的特点进行修改和完善。

  4.自主创新:在借鉴和参考他人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注重自主创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对说课稿进行个性化的修改,使其更符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5.请教他人:如果遇到困难或不确定的地方,教师可以向身边的同事、学科组长或教育专家请教。他们可以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说课稿的编写和准备。

  6.反复修改和完善:编写完说课稿后,教师应该进行反复的修改和完善。可以请同事或专业人士对稿件进行审查和评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以确保说课稿的质量和准确性。

  7.实践验证:最后,教师需要将说课稿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并进行实践验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效果的评估,对说课稿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结:编写一份好的七年级数学说课稿(沪科版)需要教师的努力和耐心。

  教师应该充分理解需求,整合资源,自主创新,并请教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反复修改和实践验证,教师可以逐步完善并提高自己的说课稿水平,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

急需七年级数学说课稿(沪科版)

《角的特殊关系》说课稿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说课稿[七年数学说课]

  《角的特殊关系》说课稿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你们好!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思考的学习过程,所以学生应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考虑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比较、归纳、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这些棚早卖活动,掌握...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7-1909:26:37《科学记数法》说课稿初一数学说课稿[七年数学说课]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说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七年级(上)第二章第12节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大数。

  2、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了有理数的乘方的基础上进行的。

  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大数将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这一节中得以应用,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广睁扒泛应用,在其它学科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经常得以应用。

  3说教学目标及其确立的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7-0708:27:0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下)[七年数学说课]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第十一链逗章第二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在学习了数轴、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基础上,从研究不等关系入手,展开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7-0708:19:54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说课稿[七年数学说课]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的内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说教材《三角形的内角》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的第二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边、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拼图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成立的理由,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6-2709:31:14《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华东师大版[七年数学说课]

  华东师大版初一数学说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案前言:教学的实质是以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为载体,通过一系列探究互动过程,达到学生知识的构建、能力的培养、情感的陶冶、意识的创新。

  为此,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一课题,我将就以下几方面作相关的教学解说。

  一.教材分析教材,即教学素材,一个供师生共同探究的素材,一个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素材,一个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2413:21:44《垂直于弦的直径》说课稿[七年数学说课]

  《垂直于弦的直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各位老师进行学习和交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垂直于弦的直径的第一节课。

  下面,我从教材才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圆》这一章的重要内容,也是本章的基础。

  它揭示了垂直于弦的直径和这条弦及这条...。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1313:59:22北师大版“扇形统计图”说课设计[七年数学说课]

  “扇形统计图”说课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这节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课时的内容。

  2、地位和作用数据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情况,发现规律,从而作出决策,因此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收集数据。

  对于所收集的数据只有进行清晰有效的展示,才能使我们更多地获取有用的信息。

  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

  在前边学...。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1313:55:50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说课设计角边角定理[七年数学说课]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边角定理说课案例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节课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之一—角边角定理,它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四节第2课时的内容.2、教材地位:(1)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认识三角形、图形的全等、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以及探究出另一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边边边定理的基础上进行的。(2)...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1311:14:33北师版《展开与折叠(二)》说课稿、教学设计[七年数学说课]

  展开与折叠(二)说课及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初一数学说课及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展开与折叠(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中的第四节课。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展开与折叠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加强小组合作的意识。

  有鉴于此本人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通过正方体表面的展开与折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1311:04:13北师大版《截一个几何体》说课稿[七年数学说课]

《截一个几何体》说课稿——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说课稿一、说教材《截一个几何体》取材于北师大版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是初中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增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进行数学实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能力.本章对后继章节的学习起着统领作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体系,本章引导学生...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1310:42:35北师大版《认识百万分之一》说课稿[七年数学说课]

  《认识百万分之一》的说课稿——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下册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下册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第一节《认识百万分之一》。

  (P101)第一、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生活中的数据》这一章是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收集与处理数据、并能正确表达所获得的信息,进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目的。

  “认识百万分之一”是本章的第一节课,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考虑...。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1310:12:25北师版《一定能摸到红球吗?》说课稿[七年数学说课]

  北师大版初一上册数学说课稿大家好!非常感谢能为我提供这样一个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希望各位评委多多指教。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一定能摸到红球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经历,猜测,实验,收集与分析的过程,初步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或者是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本着新的课改理念,在教学中,我意在改变教师垄断课堂的局面,给学生创造民主,平等...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1310:01:57北师大版《转盘游戏》说课稿、教案[七年数学说课]

  《转盘游戏》说课稿——北师大版初一数学说课及教学设计一、说教材《转盘游戏》选自北师大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七章,是初中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增内容,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数学实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能力。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利用一系列转盘游戏的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不确定...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0916:12:05《转盘游戏》说课稿(北师大)[七年数学说课]

  《转盘游戏》说课稿一、说教材《转盘游戏》选自北师大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七章,是初中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增内容,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数学实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利用一系列转盘游戏的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不确定事件的发生与所占区域的大小的关系。

  ...。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0916:06:27《有趣的七巧板》说课稿(北师大版)[七年数学说课]

  《有趣的七巧板》说课稿《有趣的七巧板》是新课标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七节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与教法、教学过程三方面来说明。

  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对几何的处理一改传统方法,它从培养学生对图形、几何体的图形意识入手,让抽象的几何知识与学生的现有的感知能力接轨,把知识用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作为载体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能学而且乐于学。

  ...。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0916:01:44展开与折叠(二)说课稿北师大版[七年数学说课]

展开与折叠(二)说课稿——北师大版七上数学说课稿[教学内容]<<展开与折叠(二)>>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小节[学情与教材分析]1.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对与自己的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因此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除了关注数学的用处之外,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0915:55:55《从不同方向看》第一课时说课稿(北师大版)[七年数学说课]

  《从不同方向看》第一课时说课稿——北师大版初一数学说课稿说教材:《从不同方向看》是北师大版7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章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第一章,所以是最基础部分,是在本章前几节中已经初步感受了空间图形的前提下,来学习本节课内容的。

  所以《从不同方向看》这一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很重要,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操作、实验、合作与交...。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0915:33:43北师版《有趣的七巧板》说课稿[七年数学说课]

  《有趣的七巧板》说课稿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第四章第七节。

  教材分析与处理:(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一堂探究活动课,在课堂上可以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通过小学教学中对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学习,学生对图形的...。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0915:16:08北师大版七下说课稿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七年数学说课]

  说课稿课目: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这是一节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的内容。

  教科书利用了两个实际的问题讲述了三角形全等的应用,引发学生去思考,并尝试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解决问题。

  教材中强调学生动脑和动手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本节课要达到以下目标:1.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几种构建全等三角形较常用的方法,说明其中的数学道理;2...。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2008-05-0914:07:47《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北师大版[七年数学说课]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说课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2.4《有理数的加法》的第一课时一、说教材:(一)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

软件大小: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级别:

『初中数学说课』初中数学说课稿制作视力表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制作视力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制作视力表”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后的课题学习。研究性课题学习的开设是本套教......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113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初中数学说课稿《关注三角形的外角》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关注三角形的外角》说课稿一、设计理念利用课本例题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根据习题间的联系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由浅到深,由易到难,让学......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137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第十一章第二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571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的内角》说课稿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的内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说教材《三角形的内角》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的第二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382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

·《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代数式之后编排的,是对幂的意义......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707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建瓯市南雅中学的数学教师----杨春荣。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567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三角形的外角和》公开课说课稿

·《三角形的外角和》公开课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的内容是新课程七年级数学教材第八章多边形第二节三角形的第三课时......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571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的内角》说课稿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的内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说教材《三角形的内角》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的第二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452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勾股定理的应用》说课稿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勾股定理的应用》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时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上)数学第14章第二节内容,是在掌握勾股定理的基础上对勾股定理的应用之一.勾股定理是我......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401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说课内容: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2.6《有理数的加法》的第一课时一、说教材:(一)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的起始部分,也是初中数学运算最......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448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无理方程说课稿

·无理方程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分析:无理方程的教学是继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413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和的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稿

  ·和的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稿各位评委:你们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说课比赛,并能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我说课的课题是:和的完全平方公式。所用教材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399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说课稿

  ·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说课稿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更是一种数学的变形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413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因式分解》说课稿

  ·《因式分解》说课稿一、说教材1、关于地位与作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因式分解》第一节课的内容。

  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

  .它是......。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572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分式的意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以及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并以六年级......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378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反比例函数》说课稿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数学

·《反比例函数》说课稿一、说教学内容(一)、本课时的内容、地位及作用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数学第五章《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课时,是继一次函数学习之后又一类新的函数......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501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科学记数法说课稿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科学记数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知识后,安排了一节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尤其是大数)相关的数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现实宏观世......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370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因式分解》说课稿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

  ·《因式分解》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关于地位与作用。

  因式分解是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因式分解》第一节课的内容。

  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

  又......。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512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说明轴对称图形说课稿,是以国家颁布的中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中所规定的各项要求为基本依据,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对“轴对称图形”(人教版三年制......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480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扇形统计图》说课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题:《扇形统计图》说课教材: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讲的课题是扇形统计图。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1......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966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初中数学因式分解说课教案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说课教案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因式分解,这是初中数学传统的经典,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重新理解它深刻的内涵为此,我设定说......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1522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说课稿

  ·《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代数章第节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

  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主要从地......。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1766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说课稿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说课稿《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是新课标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与教法、教学过程三方面来说明......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1077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分式的意义说课稿

  ·分式的意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分式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分式的......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1051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因式分解》说课稿

  ·《因式分解》说课稿一、说教材1、关于地位与作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因式分解》第一节课的内容。

  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

  .它是......。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1393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

  ·完全平方公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主要研究的是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在整式乘法中的应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代数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法、幂的运......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973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有理数的加法”说课教案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教案我说课的题目是“有理数的加法(一)"。

  本节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

  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二章第四节第......。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947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有理数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乘方说课稿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初一年级第一章第五节作如下的设计。一、说教材1......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852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合并同类项》说课稿一、说教材和教学内容:《合并同类项》是我校校本教材第一册第四章整式的加减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该内容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继......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1189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中位数与众数》说课稿

·《中位数与众数》说课稿武夷山市上梅中学洪贵兴【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为初中数学中的......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下载:878推荐程度:

初中数学说课稿内容 万能模板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整式乘除》这一章筠七年级《有理数的运算》中幂的乘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和《代数式》的内容联系紧密,是这两章内容的拓展和延续。

  而幂的乘方是该章第二二节的内容,它是继同底数幂乘法的又一种幕的运算。

  从数的相应运算入手,类比过渡到式的运算,从中探索、归纳式的运算法则,使新的运算规律自然而然地同化到原有的知识之中,使原有的知识得到扩充、发展。

  在这里,用同底数幂乘法的知识探索发现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又是下一个新规律探索的基础,学习层次得到不断提高。

1、学情分析

(1)说已有知识经验

  学梁毁生;是在同数幂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幕的乘方,为此进行本节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2)说学习方法和技巧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好本节课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具体数字的相应运算,再到-般字母,通过观察、类比、自主探索规律,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说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尤其关注那些胆子小、能力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索活动中;而对那些平时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合作探索中养成争鸣、贺渣罩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2、教材重难点

  重点:幂的乘方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区别幂的乘方运算中指数运算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中的不同。

3、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为根本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教材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纰、归纳、猜想、证明,经历探索幂的乘方法则的发生过程。

  (2)掌握幂乘方法则。

  (3)会运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4、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的反思能力。

  (2)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转化的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通过老师的及时表扬、鼓,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5、教法与学法

  教法:鉴于初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数学活动能力和经验型的抽象逻辑能力,以学生为本的想为指导,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各自的发现,然后归纳中的禅闹规律,获得新的认识,同时体验规律的探索过程。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目的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过程,主动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6、教材处理

(1)通过正方形桌面边长为81cm,即34cm,求其面积从而引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幕的乘方

  运算也是来源于生活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两种运算的区别和应用,特补充例2和改错题。

  (3)获取新知后,设计一个以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智力玩具魔方为背景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再次体会幂乘方的自然应用。

  7、课外作业中补充一道极限挑战,是用幕乘方运算的逆运算来解决的,有一定的难度。既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又能让一些学有力的学生得到更高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说课稿初中

关于说课稿初中模板合集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初中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初中篇1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对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教科书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部分讲述。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这一节是在学生小学学过对称的基础上,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前安排的一节内容。

  它是前面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中心对称的重要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初步的图案设计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所授班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发散,归纳总结能力弱。根据学生小学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课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

  ①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②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对称轴、对应点.

  ③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因为后面在研究很多几何图形和函数图像时,对称性是研究的重要方面。)

  ②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难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区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两个不同概念,原因有两点:

    (1)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比较熟悉,但往往不能够完全掌握它的定义;

    (2)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体现了中学数学中的整体思想,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扰姿能力,这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转换角度看待事物也是学生今后处事必备的。

  二、说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

    鉴于教材特点和学生模仿能力强,思维信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选用的是引导发现教学法,充分运用教具、学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利用图片的不同颜色的对比来启发学生,运用投影仪提高教学效率,动态演出直观生动的教学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

  三、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

    首先,为学生展示多幅彩色图片,为学生创设优美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问的心理特征,设置悬念:它们很漂亮、美观吗?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观,并进一步设问:它们美在何处?它们有何共同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图形都具有对称美。

  通过设问和学生发现的结果,揭示课题—本节课学习轴对称图形。

  2、动手操作

    在引入课题的基础上,讲授新知识,运用教具演示,并让学生观察老师手中的纸蝴蝶,并根据观察总结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定义中的两点:一是它是一个图形能沿某一直线折叠。

  二是直线两旁的部芹雹分互相重合,并把这两个特征作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标准,有几条直线,就有几条对称轴(投影显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前面已经分析过,正确区分轴对称与轴对图形这两种不同的概念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我抓住突破难点的关键。一、加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的理解;二、通过复习轴对称的定义,引导学生嫌李帆找出定义中的不同点;三是利用投影的直观演示,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从而使难点化解,并在化解难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具体做法是:在强化学生在理解轴对称图形定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复习轴对称定义中的两点:①有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即形状大小都相同:②对重合的方式有限制,也就是它们的位置关系必须满足一个条件:把它们沿某一直线对折后,能够重合。

  然后引导学生把两种不同概念中的两点加以对比,学生便容易发现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1)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2)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是对于一个图形而言的。

    那么如何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有何联系呢?这是学生学习的又一个难点。此时,便利用PPt演示双喜字,画好对称轴的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学生们会发现: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投影显示区别与联系)。

  3、联系实际,加强训练

    为了及时巩固,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予以消化吸收,首先联系学生学习实际,让学生辨认熟悉的几何图形和较复杂的标识、图画,其次设计了有梯度的训练题,初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

  4、发挥想象,感受对称美

    通过本节课的观察实验,学生们发现了生活中很多轴对称图形非常美丽,请同学们发挥想象。

  这样,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升华,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其强烈的学习情感。

  最后通过配乐欣赏生活和自然界中的轴对称,让学生站在更高层次上欣赏对称美,感受对称美。

  5、课后反思

    (1)因课堂主要内容都在板书中,所以学生小结很顺利的说出了课堂主要收获。这说明课堂对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训练有效果。

    (2)利用双喜字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轴对称的联系,化解难点。

    (3)所有学生都对轴对称概念有了一定认识、理解,程度较好的学生对轴对称的性质有了初步发现和想法,这在下一节性质的教学中得到了体现。

    (4)学生归纳概念训练不够。第一个概念是有老师引导得到的,第二个概念可由学生自己模仿总结得出,但老师不放心,还是引导得出的。

说课稿初中篇2

  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节选自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

  本节课主要通过几个简单的引例来说明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数来表示,这些数是1,0和大于0小于1的数,由此给出概率的定义,导出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

  本节设置的几个例题目的主要是巩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通过具体情境了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并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会用例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统计在简单问题情境中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种类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可能性事件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有关概率的概念,本教科书将在八年级下册学习“频数和频率”的基础上,主要安排在九年级上册学习,因此学习本节课主要是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说目标

  1.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大纲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概率的意义。

    (2)了解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

    (1)会辨别等可能事件。

    (2)会用例举法(包括类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3)进一步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进一步探索的乐趣,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思。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概率的意义及其表示。

    难点: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计算概率。

  说教法

  1.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采取发现与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精心编排、设计题目,由简到难,层层递进,达到面向全体的目的。

  2.学法指导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是学习数学的主旨。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导出概率公式,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等可能性,怎样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3.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例小花、小君和小芳三个朋友准备一起出去玩,她们要玩跳大绳,两人摇绳一人跳。小花愿意先摇绳,但小君和小芳都想先跳,于是她们决定用抽签的办法来决定:做4个纸团,其中只有一个纸团里写有“跳”字,由小君从中任取一个纸团,抽出有“跳”字的纸团,就决定由小君先跳,这个办法公平吗?如果不公平,怎样改正才会使之公平?

  2.师生互动,探讨新知

    从引例中得到,在客观条件下使小君、小芳两人抽到“跳”的可能性大小相等(也称机会均等),那样才是公平的。而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指明可能性大小的情况,我在教学中举了一些描述实际生活中有关可能性大小的几个例子:

  (1)小明百分之百可以在一分时间内打字50个以上.即小明在一分时间内打字50个以上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

  (2)小华不可能在7秒内跑完100米.即小华在7秒内跑完100米的可能性是0.

  (3)通过随机摇奖,要把一份奖品奖给10个人中的一个.每人得奖的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接着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独立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最后教师归纳出概率的定义。在教学中给出概率的定义后,我还要求学生回答引例中3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接着教师给出一个求事件发生的概率公式:P(A)=事件A发生的可能的结果总数/所有可能的结果总数。

  着重强调学生容易疏忽的适用条件: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结果的可能性都相等。

  还可请一些学生再举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些辨别各种可能性是否相等。

  3.讲解例题,综合运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在弄清等可能性的含义后,我设计了以下一个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概率公式的理解。

  多媒体显示:任意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当骰子停止运动后,朝上一面的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是正数的概率是多少?是负数的概率是多少?

  教学中,教师着重讲清解法的思路和方法步骤:

    (1)先分析判断是否使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

    (2)统计所有可能的结果数和所求概率事件所包含的结果数。

    (3)把它们代入公式求出概率。

  1.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练习(1)从你所在小组任意挑选一名同学参加诗朗诵活动,正好挑中你的可能性是多少?

    (2)转盘上涂有红、蓝、绿、黄四种颜色,每种颜色的面积相同。自由转动一次转盘,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指针落在红色或绿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

  练习2(抢答题)

  (1)一个布袋内有8个红球和2个黑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求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

  ①从中摸出一个球,是白球

    ②从中摸出一个球,不是白球;

    ③从中摸出一个球,是红球;

  ④从中摸出一个球,是黑球

    (2)20瓶饮料中有2瓶已个过了保质期。从20瓶饮料中任取1瓶,取到已过期的饮料的概率是多少?

    (3)一次问题抢答的游戏中,每个问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抢答者随意说出一个选项,这个选项恰好是正确答案的概率是多少?

  2.变式练习,拓展应用

  多媒体显示:一个红、黄两色各占一半的转盘,让转盘自由转动2次,指针2次都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一次落在红色区域,另一次落在黄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

  6.反思总结,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反思有什么样的收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参与反思的学生更多,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布置作业,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说课稿初中篇3

  一、教材分析:

  1.课程的定位与教学内容:

    本课程针对初中一年级开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1课时。

    首先,这一学段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欣赏”已脱离小学欣赏阶段的单纯性,需要从“多角度”进行美术欣赏。

  对艺术作品从美术语言、历史研究、文化背景、美术史等角度进行赏析;“评述”强调学生欣赏的活动,学生通过言语、形体、文字等方式评价艺术作品的质量和意义,学会鉴赏艺术。

  鉴赏则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更要求提高学生艺术欣赏的理性思考。

    其次,皮影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艺术。

  皮影的综合性艺术特色,可以使学生更深刻感受中国艺术的文化根源,在皮影艺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

  在皮影艺术的广泛性中为学生创建多元文化情境,培养学生尊重我国的文化遗产的情操。

  这也是现阶段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2.教学重点:

    学生多角度鉴赏皮影人物头楂的艺术特色。

  3.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评述皮影的艺术特色,理解皮影的综合艺术美。

    4.教学目标:在这一学段和学习领域中教学的总体目标为,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同时要学习美术鉴赏的方法,并开始理性的评价艺术作品;逐步培养学生尊重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情操。

  而皮影又是这一学段的学生较少接触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较好的实现这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但艺术形式复杂多样。

  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本课程教学的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目标:在情趣之中认知皮影,掌握皮影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学生学会多角度鉴赏皮影中人物头楂艺术美感。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在皮影的鉴赏中理解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提升学生尊重、保护与传承中华传统艺术的意识。

  二、教法分析:

    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此次课改重要的是教学方法的改变,多给学生感悟的的机会。

  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审美趣味。

  综合本课程内容的特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的方法:。

    直观欣赏法:通过图片、影像、多角度的展示皮影。

    诗词分析法:通过诗词对联让学生重点把握皮影的特点。

    对比教学法:对比不同人物性格体现皮影头楂着色和造型特点;对比不同地区的皮影造型特点,使学生体会多元文化,以及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三、学法分析:

    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重点落实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倡导“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鼓励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的引导和顾问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在情趣之中认知皮影,掌握皮影的艺术特色;学生能够在皮影的鉴赏中理解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提升学生尊重、保护与传承中华传统艺术的意识。

  因此在本堂课程中我着重加强学生的感受体验,在具体的视频短篇中认知皮影。

  在学生的集体讨论法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程序:

  授课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到的教学意图

  导入

  (5分钟)

    1欣赏短片:舞蹈《俏夕阳》。学生共同回答下面的问题。

  “短片中的老奶奶在的舞蹈姿态借助了我国那一种艺术形式?”

  A.手影戏

  B.纸影戏

  C.皮影戏

    在观赏中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引出课题《有趣的皮影》,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

  讲授步骤

  (30分钟)

  1说皮影(5分钟)

    教师主要通过诗词分析法、图片展示法,介绍皮影。包括皮影的起源发展、皮影的组成以及著名产地。

    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能够主动探索皮影的特点。

    学生初步把握皮影的基本特征。

  2看皮影(5分钟)

    教师主要通过短篇的直观欣赏,看山西《拾玉镯》和陕西《卖货郎》,并进行比较。

    学生在在观赏中探索问题,寻找差异。

    学生进一步体会皮影的特点,即表演的艺术。也感受艺术表现的多元化。

  3画皮影(10分钟)

    教师通过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皮影人物头楂的艺术形式。

    学生积极参与对比,体会人物性格与头楂造型的关系。

    学生在皮影人物头楂中重点把握皮影艺术形式美感。

  4唱皮影(3分钟)

    教师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唱腔特色。

  学生直观感受

    更进一步体会皮影的特点,说唱的艺术。充分认识皮影的综合艺术特色。

  5演皮影(4分钟)

    通过图片展示皮影表演的幕后场景,了解皮影艺人唱、演、画的综合艺术能力。

  学生直观感受

    学生从中感受到整个皮影艺术活动过程的辛劳,从制作到表演都凝结着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文化追求。

  6玩皮影(3分钟)

    激励学生下一阶段学习兴趣,强调他人玩皮影的乐趣,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玩在其中的愿望。

  学生直观感受

    使学生下一课时中能够积极动手制作皮影,引发学习兴趣。

  小结

  (5分钟)

    皮影带给我们的乐趣以及皮影在国内外的影响。

  学会欣赏评价皮影戏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特色:

    综合艺术的魅力。

  皮影融合美术、说唱、表演等艺术于一身,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

  本课程在强调本专业领域的同时,通过看、说、画、唱、表演等环节,调动学生多方面感官,使其充分感受到皮影艺术的魅力,体验到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和多元文化属性,使学生逐步认识、正确评价我国的传统文化。

说课稿初中篇4

  一、说复习内容

  1、动词时态的重要性

    知道动词是句子的脊梁,动作发生的时间不同,它们在英语中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使英语句子变得生动而富有生命力,这就是动词时态。

  同学们只有通过了解正确的时态才能把单词、短语连成一体,形成活生生的句子,从而组成有生命力的篇章。

  因此动词时态在英语语法中具有不可动摇、不可替代的位置,是英语语法中的基础。

  初中阶段应了解的时态共有八种,即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而本节课复习的是:一般现在进、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四种,也就是两个一般时态,两个进行时态。

  2、复习目标

  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如下:

  A:知识目标

  1)了解动词的三种基本形式(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过去式、现在分词)

  2)了解四种基本时态的概念、结构及基本用法

  B:能力目标

    通过在练习中比较学习,学会如何分析句子的时态并能正确运用基本时态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和篇章。

  C:情感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同学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培养互助互学的美德,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3、复习重点和难点

    四种基本时态的概念、结构及用法;教学难点为如何区别四种基本时态。

  二、说同学们

    由于各个时态都是在以前各个单元教学中分散学习的,那时很多同学还是学得不错,满脸是笑。

  但后来由于时态的不断增加和其他语法的不断出现,同学们困惑了。

  随着时间推移所产生的遗忘,使同学们对各种时态产生了混淆,主要是时态名称和结构容易张冠李戴。

  同学们困惑了,畏惧了,怎么越学越不会?那麽怎样使同学们对基本时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通过复习对同学们进行查漏补缺,巩固提高,让他们都笑逐言开就是老师的任务。

  三、说教法

    新课程要求同学们在“用中学,学中用”,复习课的任务是梳理知识,查漏补缺,巩固提高。所以在教学程序上充分利用准备好的复习资料,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在教学方式上以练为主线,让同学们在练中分析,练中比较,练中探究,练中互助,练中提高,练中促友谊;通过练习由混乱变清晰,由糊涂变明白,由理解到运用。

  四、说学法

    同学们是学习的主体,个体差异各不相同。在复习过程中,尽量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同学们充分利用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合作探究法、互助学习法和练习法进行复习。

  五、说复习过程

    在复习过程中尽量通过设疑激趣引入复习;通过化整为零,展开复习;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复习质量;通过互帮互助,让同学们愉快复习;通过精练精讲,在运用中深化复习。

  六、说板书

  一般现在时主语 am/is/are…

  主语 动词原形/动词-s/es

  一般过去时主语 was/were…

  主语 动词过去式

  现在进行时主语 助动词am/is/are V-ing(现在分词)

  过去进行时主语 助动词was/were V-ing(现在分词)

    板书这几个时态一是为了突出这几个时态的基本结构的重要,二是为了便于完成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之间的句型转换,让同学们更清楚更容易地了解四种时态的结构和用法。

  七、复习反思

    在这节课中,同学们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学会了比较归纳,互助学习,合作探究;明白了八种时态的基本用法和结构;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巩固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

精选初中数学说课稿5篇

  【#教案#导语】“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精选初中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中考考纲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它对整章节教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梯形会有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

    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是梯形的判定及应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和五种基本辅助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使学生在探究梯形相关的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

  ⑵在解决等腰梯形的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们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思考与创造的乐趣,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愉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成三个层次:

    1、掌握梯形的定义,认识梯形的其他相关概念;

    2、熟练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

    3、通过实际操作研究梯形的基本辅助线作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灵活添加辅助线,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原因是解决梯形问题往往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处理,肆空耐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对于刚刚接触梯形的学生难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往往会有题目一讲就明白但自己不会分析解答的情况发生。

    为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努力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突破——以学生主体观念突破教师中心、以学生主体活动突破课堂中心、以学生主体参与突破讲解中心、以学生主体经验突破书本中心、以学生主体能力发展突破考试中心。在这样的理念下,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

  二、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采用“引、动、导、探”教学法,实施“二、四、六”教学模式,即两个探究层次、四个教学环节、六步教学程序。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在方法上应该是“行”为先,“知”为后。

  三、学习方法:

    初二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新课标》中要求的“初步的空间观念”《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

  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采用“做、思、问、辩、议”的五步学习法、正如波利亚所说的:“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

  ”。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常用画图、剪纸工具,矩形纸片,平行四边形纸片,信纸

  五、教学程序:

  共有六步

  (一)情境引发

  (二)活动探索、研究发现

  (三)深化建构

  (四)迁移运用

  (五)系统概括

  (六)布置作业,拓展思维

    这六步教学程序在教案中都详细介绍了,我只把教学的主线和总的设计意图说一说。

    在前三个环节我都是以剪纸为主线: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先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梯形,然后是利用矩形纸片剪特殊梯形,再利用剪出的等腰梯形研究发现等腰梯形的性质,这样一环扣一环的完成教学目标,并解决本节课的两个重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如《新课标》中所说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没有一味的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们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探究,在操作中升华,借助于优美的课件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在第四个环节迁移运用里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这里我设计了“练一亏空练,议一议,试一试,想一想”四个环节。

    由学生独立完成,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解答过程,集体评价、完善,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并着重解决梯形的辅裂春助线问题,由学生归纳、补充、完善,在黑板的主板面——中间位置逐一列出。

    设计意图:解决梯形问题的策略很多,在这里我没有单纯的就辅助线来研究辅助线而是把知识点蕴含在习题中,再归纳总结。

  华应龙老师说:的课堂,本质上是一种“有助于启动和启发思维的酵母”。

  我就想通过这样做使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本节课的难点上,这样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一题解决一类问题、顺利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在第五个环节系统概括里我没有采用传统的学生或老师小结的方式而是以探究课题的方式出现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为探究课题:

    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区别和联系;

    2、我看等腰梯形的特殊性;

    3、解决梯形的常用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将探究结果以文章的形式呈现。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这三个题目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无论学生选择哪一个,在浏览、思考、准备、生成的过程中即达到了概括的目的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在第六个环节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上,我改变了传统的以巩固知识为目的的单一的作业形式,留的两项作业都是考察学生能力的

  1、拓展性作业:在平行四边形(矩形)纸片上画一条裁剪直线,将该纸片裁剪成两部分,并把这两部分重新拼成如下图形:

  (1)等腰梯形

  (2)直角梯形(要求:所拼成的图形互不重叠且不留空隙)

  2、发挥想象,以梯形为基础图案设计通钢三中第xx届运动会的会徽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即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又突出体现实践性、探究性、发展性,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升华,在设计会徽时还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六、有四点说明:

    1、板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左)梯形定义和性质;(中)梯形五种辅助线的作法及图形;(右)大屏幕。这堂课的板书力求做到形象直观,适当运用彩粉笔,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2、时间的大体安排:情境引发大约3分钟,活动探索、研究发现,大约15分钟,深化建构约8分钟,迁移运用大约13分钟,系统概括及布置作业6分钟。

    3、教学反思需要课后填写4、整个设计要突出体现的特色: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实践验证,让学生自己设计,学生能说的我不说,学生能做到的我不做,努力做到“教是因为需要教”。

  七、教学预测:

    本节课内容较多尤其是辅助线的几种作法在一课时内完成,有部分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可能会有所欠缺。以上是我基于《梯形》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作出的教学设计,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2.精选初中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梯形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几何图形之一,在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梯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再次将学生带入梯形的殿堂,进一步探究梯形的相关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以及解决梯形问题的策略,是四边形知识螺旋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及作用,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梯形的相关概念,了解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性质。

    (2)培养学生初步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究梯形相关的概念,等腰梯形性质的过程。

    (2)在解决等腰梯形的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和主动探究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教学难点:梯形有关计算和推理中的常用策略、

  二、教法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知识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数学课程标准纲要》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采用“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的快乐,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和剪刀,只剪一刀,保证留下的纸片是是四边形,那么留下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我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及时搜集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学生容易发现,当所剪的边与相对的边平行时,得到的是平行四边形,那么不平行时,得到的是什么图形呢?由此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刚刚研究过的的平行四边形入手,让学生既复习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又有利于加强对比,顺利过渡到梯形的研究。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探究一、梯形的相关概念。

    由剪纸的体验,学生很容易概括出梯形的定义,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梯形的相关概念。强调:上下底的区分是根据长度,而不是根据其位置。

    紧接着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梯形的实例,学生的举例可能会拘泥于校园,教室,家里的物品,这时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墨西哥的金字塔,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会馆的的图片,让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梯形,感受梯形的美。

  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梯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了加深学生学生对梯形高的意义的理解,我设计了“画一画”:在一张有平行线条的纸上作一个梯形ABCD,使AD∥BC,并作出它的一条高。

    待学生画好后,分别指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梯形高的作法,理解梯形高的意义以及梯形的高有无数条。

  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梯形,那么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异同?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加以强调。

  并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

  1、梯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2、一组对边平行这组对边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吗?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属于四边形的两个不同分支,探究二、特殊梯形

  为得到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定义,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剪一剪: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对折后,用剪刀沿斜线剪开,然后将其展开,可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让学生从学具中拿出矩形纸片,按大屏幕的要求完成剪纸,并向大家展示,所得到的是什么图形?剪下的是什么图形?这时我鼓励学生由剪纸过程说说什么样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什么样的梯形是直角梯形,结合课件的动画效果给出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定义。

    (三)总结反思,纳入系统。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得到了哪些新知识?

    2、解答关于等腰梯形的问题后,你获得了哪些方法?设计意图:这是一次知识与情感的交流,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

    (四)布置作业,拓展思维。

  学生经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等腰梯形的性质,但学生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作业布置为:

    1、基础性作业:课本121面习题4、8节1、2、3题。

  2、拓展性作业:在下图所给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纸片上画一条裁剪直线,将该纸片裁剪成两部分,并把这两部分重新拼成如下图形:

    (1)等腰梯形。

    (2)直角梯形。

    要求:所拼成的图形互不重叠且不留空隙。

  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好的会学数学,用数学的理念。

  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多媒体展示、学生画图、探究,使学生在“做中学”。

3.精选初中数学说课稿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我说课的课题是“合并同类项”,下面进行简单的说课: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在引入用字母表示数,学习了代数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的探索、研究。

  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一次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

  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律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

  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

  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所授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风气。

  基与上面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同类项、多项式相等的概念。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

    1、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合作的愉快与收获。

    2、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二、设计思路:

    1、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同类项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其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

    2、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猜想、推理、论证、交流与反思等数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3、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程序: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我的设计效果,我采用引导、探究法为主的教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CAI辅助教学。设计以下主要教学流程:

    1)创设五个步步深入的问题情境: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

    2)问题探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

  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的愉快与收获。

  感受成功的喜悦。

    3)火眼金睛与看谁做的又快又准:让学生加深对同类项的认识,加强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理解。

    4)例题讲解与巩固练习:让学生掌握在多项式中判断出同类项和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运算的技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螺旋式上升。

    5)课堂小结: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6)拓展延伸与挑战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他们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我的教学目的能不能实现,设计效果能不能达到,就只能看我接下来上课的情况了!我的说课就简单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4.精选初中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几何题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经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转化,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规范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三)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难点:写出规范的推理过程和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多媒体。增大了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三、学法指导

5.精选初中数学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这节课所选用的教材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八年级教科书。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____年级册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____的基础上,对____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____等。

    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____的工具性内容。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____,对____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是对于____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

  难点确定为: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三、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为了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习就知,温故知新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____是本节课深入研究____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4)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概念(定理等)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通过对定义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通过了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____环节。

  (5)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6)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且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7)当堂检测对比反馈

  (8)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谢谢。

2020初中数学说课稿范文

    初中的数学相对辅助而言,是很难操作的,但是讲解稿却是非常好的一个解决方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2020初中数学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0初中数学说课稿范文(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整式乘除》这一章与七年级《有理数的运算》中幂的乘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和《代数式》的内容联系紧密,是这两章内容的拓展和延续。

  而幂的乘方是该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继同底数幂乘法的又一种幂的运算。

  从数的相应运算入手,类比过渡到式的运算,从中探索、归纳式的运算法则,使新的运算规律自然做悔而然地同化到原有的知识之中,使原有的知识得到扩充、发展。

  在这里,用同底数幂乘法的知识探索发现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又是下一个新规律探索的基础,学习层次得到不断提高。

  2、学情分析

  (1)说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是在同数幂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幂的乘方,为此进行本节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2)说学习方法和技巧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好本节课的纯禅正重要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具体数字的相应运算,再到一般字母,通过观察、类比、自主探索规律,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说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新课标强调:袭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尤其关注那些胆子小、能力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索活动中;而对那些平时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合作探索中养成争鸣、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3、教材重难点

    重点:幂的乘方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区别幂的乘方运算中指数运算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中的不同。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为根本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教材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证明,经历探索幂的乘方法则的发生过程。

    (2)掌握幂乘方法则。

    (3)会运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的反思能力。

    ⑵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通过老师的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鉴于初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数学活动能力和经验型的抽象逻辑能力,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为指导,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各自的发现,然后归纳其中的规律,获得新的认识,同时体验规律的探索过程。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目的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材处理

    1、通过正方形桌面边长为81cm,即34cm,求其面积从而引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幂的乘方运算也是来源于生活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两种运算的区别和应用,特补充例2和改错题。

    3、获取新知后,设计一个以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智力玩具魔方为背景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再次体会幂乘方的自然应用。

    4、课外作业中补充一道极限挑战,是用幂乘方运算的逆运算来解决的,有一定的难度。既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又能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高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0初中数学说课稿范文(二)

  一、说教材

    1、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节课,是继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之后,二次函数之前的又一类型函数,本节课主要通过丰富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从中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因此本节课重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转化,建模。

    2、学情分析:对八年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对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以及应用有所掌握,但他们面对新的一次函数时,还可能存在一些思维障碍,如学生不能准确地找出变量之间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如何从事例中领悟和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人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从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说教法

    本节课从知识结构呈现的角度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建立了“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清晰地再现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于是,从教学内容的性质出发,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堂结构:创设出电流、行程等情境问题让学生发现新知,把上述问题进行类比,导出概念,获得新知,最后总结评价、内化新知。

  四、说学法

    我认为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函数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类比、转化、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亲身经历函数模型的转化过程,为学生攻克难点创造条件,同时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也考虑到概念教学要从大量实际出发,通过事例帮助完成定义。

    因此,我采用了“问题式探究法”的教法,利用多媒体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并随着问题的深入而跳跃。

  2020初中数学说课稿范文(三)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本节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

  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一章第九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一一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分析数学大纲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在整式的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作为整式的运算的一部分,它是整式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重要部分。

    2、就第一章而言,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整式的运算这一章,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是很重要的一块,整式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

  在整式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除法又是学生接触到的较复杂的整式的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整式的运算中转化思考方式及推理的方法等,都在本节中。

    从以上两点不难看出它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新课程标准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依据。

  重点是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及其应用。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其基本方法与步骤是化归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因此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关键是将它转化为单项式除法的运算,再准确应用相关的运算法则。

    难点是理解法则导出的根据。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可知,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的实质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的运算转化为单项式的除法运算。

  由于,故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也可以看做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应用。

  二、教材处理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等知识,因此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引例,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

  在法则的得出过程中,我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微机,让学生在微机演示的一种动态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这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而且直接地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我又选配了一些变式练习,通过书上的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的目的,通过变式练习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这些我将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具体体现。

  而且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提问,使课堂在学生的参与下积极有序的进行。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1、回顾与思考,通过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的复习,完成四道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练习题,为本节课探索规律,概括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做好铺垫。

    2、探索规律:法则的得出重要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

  我通过了一个尝试练习启发学生自主解答,使学生该过程中体会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规律。

  由于采用了较灵活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

  最后由学生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补充,从而得出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3、例题解析,通过课件生动形象的课件,引导学生尝试完成例题,加深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的理解与应用。

    4、巩固练习:再习题的配备上,我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习题的配备由易而难,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并且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解决各种问题。

    5、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由学生完成,并且做适当的补充。最后教师对本节的课进行说明。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以达到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目的。

  2020初中数学说课稿范文(四)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高元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已有的知识经验,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主要体现在:

    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建模的分析、思考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要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而概念的教学又要从大量的实例出发。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初中数学说课稿精选初中数学说课稿精选。

  鉴于学生比较缺乏社会生活经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较弱,因此把由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方程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教学。

  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

  但是由于学生将实践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能力有限,所以,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

  同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因为数学来源与生活,所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景,易于被学生接受、感知。

  通过微机演示课本中的实例,并应用微机对其进行分析,充分显示微机演示中的生动性、灵活性,把图形的静变成动,增强直观性;同时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抽象能力。

  情景分析中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但所列的方程不是以前学过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进入新课。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怎么写?分为几大模板?

给你一篇参考参考:

《生活中的轴对称》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第10章第1节《生活中的轴对称》。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新课程的教材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注重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探索过程,去发现结论,去归纳总结。

  本节课正好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生活中的轴对称》这一节作为本章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对前面所学过的平面图形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为本章后面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八年级学习“平移和旋转”打下良好基础,租脊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观察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学习《几何的初步知识》时曾经简要学习过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识别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七年级上册中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初步认识》一章,前面一章又学习了《多边形》,对图形的认识逐渐丰富,学生们见到过的线段、角、等腰三角形、正多边形等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可以说,前面的教材已经作了很好的渗透和铺垫,另一方面,学生们在生活实践中也接触了大量的轴对称图形,对轴对弊此渗称图形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认识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对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上有一定难度,另一个难点是准确、完整地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感受和欣赏现实生活中扒枣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丰富的文化价值,结合教材和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课堂结构设计

1、教学方法的设计

  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对学生来说有时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知识的发现、发展的过程,采用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2、《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本节课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指导他们动手操作、交流合作,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四、教学媒体设计

  1、为了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的实物。

  2、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经历观察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实例和典型图案,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丰富感性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为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设计了剪纸片,折纸片等动手实践活动,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圆等纸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遵循原则:观图引入激发兴趣,学习过程体现自主,知识建构循序渐进,思想方法有机渗透。

1、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首先播放多媒体,欣赏现实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这些问题:每一个图形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这些图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哪些图比较美?

  教师谈话:自古以来,对称的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美丽而且真实的,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建筑、艺术、科学和日常生活中,对称无处不在,为什么对称与我们关系就这样密切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

  设计目的:新课程比较注重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赋予数学一种生活气息,让学生产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冲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同时也是对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一种培养。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先分小组活动,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具有“对称”形态的物体,由学生自主探索,自由发表看法。

  然后再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刚才看到过的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先分小组探讨、合作交流,然后由若干名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同时反复播放多媒体图片)。

  设计目的:让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表意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欣赏、感受美的能力,小组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动手动眼形成概念

  把一张纸对折,从折叠处剪出一个图形,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先由老师示范剪出一个图形,之后大家自由发挥想像,剪出图案。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10.1.1中各图形,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同时教师适时演示图形对折的过程,通过观察,让学生回答出:这些图形的两部分分别对应相等,能够重合在一起。

  对展示的图片和同学们剪出的图案等的观察和思考进行总结,由学生归纳出轴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的概念,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叙述,加深理解。

  设计目的:不要让学生的动手活动仅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层面上,而要有一种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精神,学生通过动手、动眼、动脑,发现结论,让学生投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

  这样做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体现了教师组织者的作用。

  这一过程中的剪拼能力的锻炼,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是大有好处的。

4、实践操作加深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和找出对称轴,让学生把准备好的纸片拿出来,按照要求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接着从不同方向折一折,看看各有几条对称轴?让学生折一折后汇报结果,教师进行归纳。

  然后找出图10.1.1中各个图形的对称轴。再做教材81页中的第一个“做一做”,充分理解有的轴对称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

  设计目的: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初步学会用对折法找对称轴的方法。

  5、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归纳出轴对称以及对称轴、对称点的概念。让学生做教材81页中的第二个“做一做”,加深对“对称点”的认识。

  做“试一试”,让学生折滴墨水的纸片,通过实践,让学生经历一次轴对称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对轴对称的理解。

  让学生反思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对比、归纳、辨析,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认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最后,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目的:检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到的方法来认识轴对称,即达到知识的迁移。在操作中,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6、变式练习发展思维

  (1)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越多越好。采取分组竞赛方式。

  (2)英语中的26个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看谁说得又快又准确。数学中的数字有没有轴对称图形?

(3)阅读教材83页的材料“剪正五角星”,让学生动手剪正五角星,并思考回答:这种方法隐含着什么数学道理?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写一篇100字以内的报告。喜欢设计的同学设计一些轴对称图形,带来学校展示,供大家欣赏。

  设计目的:设计一些与生活相联系的题目,设计一些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发展学生思维的题目,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注意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

六、评价分析

1、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通过课堂中学生展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交流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动手操作的表演,各种问题尝试解答等活动,使教师从学生思维活动、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多层面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作出恰当的评价。

2、教学反馈与调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纠正,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的想法或结论给予鼓励。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