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培养高中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作者:邵皛陈时间:2023-07-23 13:20:44

导读:" 如何有效培养高中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高中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学生们在学业上的繁忙和各种娱乐活动的诱惑,他们往往缺乏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有效培养高中生的文学审美能"

如何有效培养高中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高中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学生们在学业上的繁忙和各种娱乐活动的诱惑,他们往往缺乏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有效培养高中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实施的解决方案:。

1.提供多样化的文学作品

  为了培养高中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我们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文学作品,包括各个时期和流派的文学作品。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作品,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组织文学活动

  组织各种文学活动,如文学讲座、读书会和文学比赛等,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这些活动可以提供一个交流和讨论的平台,让学生们有机会深入探讨文学作品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3.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批评

  培养高中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也需要引导他们进行文学批评。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们学会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撰写文学评论,以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4.创造浸入式的文学学习环境

  为了有效培养高中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浸入式的文学学习环境。

  这包括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如展示电影、音乐和艺术作品,以及组织实地考察和参观文学相关的地方,如博物馆和剧院等。

  这样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5.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是培养高中生文学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家庭应该鼓励学生们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包括经典文学和当代文学。

  同时,我们也应该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如图书馆和电子书籍等,以满足学生们的阅读需求。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培养高中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美育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语文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品赏。

  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用好教材,挖掘教材蕴涵的美感特征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由浅搭数州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挖掘教材蕴涵的美感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一)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高中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

    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

  课文《荷塘月色》中作者对月光的描写,“泻”“浮”“洗”“笼”,不同的动词,淋漓尽致地描写出了月光之美。

  引导学生认识琢磨这些词语,就很知蔽容易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

    散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

  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

  有的句毕罩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1、多去阅读。

  我们要想提高审美和品味能力,可以在平时的时候多浏览和阅读一些书籍,尤其是文学、艺术。

  不管你是否学过艺术专业,你也一样通过日常的学习和阅读来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此外,我们所阅读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还是有一定的联系,艺术毕竟是源于对生活的体验。

  2、多欣赏绘画。

  我们要想提高审美和品味能力,就需要经常的欣赏一些绘画作品,可以发现和找到一些艺术的灵感和源泉。

  表面上看,一幅绘画作品,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少联系,如果这幅画带有一种浓厚的抽象意味的话。

  其实,一幅绘画作品,还是与生活密切相关,只不过我们没有那样仔细的理解和欣赏。

  3、用心观察。

  每一位热爱艺术的人们都会仔细发现生活中的美丽,这就需要人们培养一种观察和思维的能力。

  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的背后,与创作者的日常观察和发现是分不开的。

  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我们的审美和品味能力就会有着明显的提高。

  4、多去实践。

  我们要提高审美和品味能力,还需要自己去亲身实践。

  我们可以自己创作一些诗歌、小说、散文,以及风格独特的绘画作品,从中可以有效的理解和懂得艺术美的真谛。

  尽管,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也许做的并不好,但是时间久了,就会从中感受到自己的审美能力让巧还是有所提高。

  5、多去交流。

  如果我们觉得对艺术的审美和品味有些兴趣,可以参加一些论坛,或者博客,进行富有趣味的交流哪拍和讨论,这样对自己的帮助还是挺有效果的。

  每个人对艺术的审美多少有些不太一样,我们坦缓键可以有意识的与他们交流一些,从中可以获益匪浅。

如何培养高中生文学审美能力

一、对学科性质认识的偏离

  谈及大学学习,一位同学说“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但是还是要考试,所以对于怎么对付考试却是想了不少。

  复习,只是看书、记笔记。

  所以平时上课都认认真真做笔记,只是课后不做练习。

  另外,大学考试比较容易,一般平时不用太用功也能过,特别是老师会有一些提示,所以不必太担心了。

  这认识或许有些片面,可是每门考试,包括文学史在内,都是如此,至少我们专业是这样的。

  ”学生对现当代文学教材的错误认识,形成错误学习观念——文学和其他文科的课程一样,依然是偏重于识记能力的。

  难道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能用标准答案来培养吗?由于对学科性质认识的片面性,又导致学生进一步对学习现当代文学的意义和作用产生迷茫和困惑。

  即为什么学习现当代文学,学习了文学课有什么用途?有同学完全不理解课程性质,认为学校开设了就只好被动地选择该课程;有的认为文学课程肯定能阅读到很多小说;还有的认为是增加学识;甚至还有的同学干脆认为学了就可以换取四个学分。

  很多学生在问及此类问题时都很茫然。

  回答虽然五花八门,却也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的性。

  至于学习现当代文学课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文学课其实是没有实际作用的。

  作为教师,在文学课讲授中非常重视文学的审美作用和鉴赏能力,但学生的认知是笼统的、模糊的。

  诚然,在社会的现实功利化的外部大环境影响下,学生很难有稳定的心境来讨论关于文学的问题,也很难引发学生学习文学课的热情。

  生存的压力、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他们不得不减少对专业课的投滚伍入时间。

  现实生活中存在“文学的用处不大”的误解,潜在影响了学生学习文学课的热情。

  因此为了将来就业的需要,他们宁愿花更多的时间考各种实用证书,比如:教师资格证、文秘、导游资格证、驾驶证等等,并在校内争相选修在职业竞争中有实用性的各种相关课程。

  因此,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如果学生对课程性质不了解,就易于将文学课等同于大文科类其他课程,如政治、历史、文化课程等,使学生失去学习文学的热情,进而用功利化、实用化的标准来衡量文学课。

二、课程纯备乎内容设置的不足

  笔者任教的班上,不少学生有这样的感触做悉:“以前认为文学(史)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因为可以接触到很多文学作品,了解许多作家的成长历程,这是一门多么浪漫的课。

  所以,理想中的文学课应该是能够激发热爱文学的人的欲望,让不热爱文学的人有一种悠闲快乐的感受。

  ”可是“翻开文学史教程,首先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这对于那些不那么喜爱文学的同学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即使是有阅读经验和爱好文学的同学,看到如此烦琐细密的文字,也难免会大失所望,甚至厌烦的”。

  因此,课本是否有吸引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高校汉语言文学系的课程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意义。

  这些信息都和课程名称一并挂在网络上,能给学生选课时以重要的参考。

  但是教师在网上公开的课程介绍与学生的理解其实总是有出入的。

  他们说,对于为什么学习文学史,学习文学史的用途等问题从没有做过认真的思考,有些茫然,选课也是被动的。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笔者认为是源于学生对作品的不熟悉,及零碎的印象。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将“现当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放在一起交织讲解,没有界限,混为一体。

  这两门课程在授课中同步进行固然有益:一是文学史与文学作品解读有利于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二是便于教学;三是教师师资人力和财力投入能最小化。但是笔者认为,把“文学史”与“作品选读”融合在教学中混合讲授,从教学效果看前景是不容乐观的。

  教师在讲授文学史的内容时,如果学生普遍对文学作品的不够熟悉,文学史的课堂气氛必然沉闷,学生学习文学史课程的积极性也会不高。

  这或许和整个社会的整体文学热情度下降的局面是一致的。

  这或许是必然现象背后的真相。

  为了把文学课程(文学史和作品)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师没有更多的课时去区别对待“史”和“作品”的侧重点。

  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造成学生对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都没有太深的印象;要么具体解读文学作品,又影响到了文学史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的掌握,对文学史只有断片式的线索。

  不管怎样,这种融合文学史、文学作品于一体的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又诱导和加速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其原因在于“现当代文学”的课程设置太笼统了。

  为了把现当代文学一百多年的文学史梳理清楚,必然会偏重于文学史的讲述。

  但在实际授课中,如果没有文学作品的适当介入,“文学史”事实上是不丰富、不完整的。

  虽然我们都很清楚,文学史的理解无可避免需要记忆和背诵关于“史”的知识。

  但是学生会误以文学史的眼光和方法对应思考文学作品中的鉴赏问题,将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感受能力都按照需要识记的知识来对待,这才是文学课程教学的一大误区。

  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强调区分“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性质不同,授课方法不同,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现当代文学的所有课程是一个整体。

  文学史是其中的一部分,文学史不能代替文学作品;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学史将失去存在的基础。

  只要“史”与“作品”并重,学生就不会以背书的方式学习文学课了。

  据笔者的了解,很多高校的作品选读课程被极大压缩,也有极少数高校是不开设作品选读的,而是以在全校开设文学作品选读的通识选修课程来弥补。

  作为全校通识选修课程,其授课对象和要求是不能达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等水平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在课堂不强调作品分析,学生当然也懒于阅读,这样出现“对牛弹琴”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有学生这样说“我的总体感觉就是老师在讲故事,一个人讲故事,讲作家的故事,讲文学作品人物的故事。

  当然,不仅于此,老师也讲了不少文学史的知识,但是能够吸引我们的并且记住的还是‘故事’”。

  从这番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兴趣点之所在,同时,话中透露出学生也只是愿意“听”故事,而不是主动“读”故事。

  学生不读的后果就是老师只好唱独角戏了。

  试想在学习文学史之前,专门开设作品选读,那么学生一定不会是教学过程中的旁观者。

    因此,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解读文学作品,对作家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

  在课程设置上,将文学史与文学作品并置于同等地位,首先带领学生从作品阅读入手,培养感悟作品的能力,随之在审美层面上领悟现当代文学的存在价值,充分感受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这一课程的重视必将对我们的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提升现当代文学课教学质量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原因

  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全面发展的结果,导引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整个社会的功利化色彩越来越浓厚,消费性以及浮躁心理,在意识形态宽松的氛围下,人们对政治热情的减弱,知识分子的文化精英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各种纷繁复杂的价值观的相互碰撞,而文学、文化等与此同时被边缘化了。

  整个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对每个个体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深居象牙塔里的师生们的心理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深受影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

  教师在目前的体制内认同下,为了生存并寻求个人的最佳发展,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论文的写作和发表上,在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等各类级别的课题申报上,否则会影响到职称的评定,职称上不去,与之相关的各种待遇也会受到影响。

  在现实的激烈竞争环境下,教师恐怕不能保证投入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教学环节之中。

  课前准备的时间也不足,更遑论消化吸收前沿的学术成果。

  那么教师在授课时能形成自己独特见解的可能性必然大大减少,教师只好照本宣科了。

  教师的课堂上主体引导作用的积极性和热情不足,作为受众体——学生,一定不会满意如此教学,他们的学习热情会受到抑制。

  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语言枯燥乏味的话,学生必然对整个文学课程失去兴趣,敬而远之,而学生在面对日益趋利唯实的价值观的大氛围下,虽然文学有引导人生积极向真善美的意义,但是文学的精神力量在面对现实的无力时,学生难免会对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指向产生困惑以及对现实的沮丧感。

(二)学生的原因

  在教和学互相促进的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现当代文学教学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实际上学生阅读作品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对教师开出的必读篇目也不读。

  学生对现代汉语的感受能力就越来越弱,而且也没有自觉性去培养对作品的感受力。

  另一方面,学生普遍认为文学课程的内容,包括“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远,谁有闲情去看它?”。

  现当代文学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必修课,必须要以广泛充足的阅读作品作为学好此课的前提条件之一。

  笔者曾做过小范围的阅读作品调查:请你列出你曾读过的50部现代文学作品(学生已经学完了现代文学阶段的课程内容)。

  情况不容乐观。

  少数学生能说出20~30部,有的只能说出几部,更有甚者,张冠李戴,将外国的、古代的、网络小说等都归为现代文学作品类。

  能说出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的代表作,外加钱钟书和张爱玲的作品就已经很费力了。

  因此,学生阅读作品少,积极性不高,反之会影响到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师生彼此的不利因素积累越多,那么所谓的互动教学,乃至提高教学质量难免流于空泛的口号。

  一位学生的反省话语同时值得我们思考。

  他说:“我觉得这其实是学校和我们共同的责任,一方面课时的限制让老师很矛盾,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补充课外的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学生又形成一种惰性,不主动阅读,知识面狭窄,导致我们跟不上老师的思路。

  ”。

(三)学习现状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受益者,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了解当下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和特点,重新审视师生的关系。

  大学课堂上虽然大多以教师教课为主,但是文学课程要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仍然采用“一言堂”的方法,没有师生对优美文学作品的鉴赏,没有师生表达个体独特感受的声音,那么学生就不会形成对文学、文字的感悟、鉴赏、提升的能力。

  其次,教师爱唱独角戏,教学没有吸引力,方法陈旧,没有学生参与,学生就容易患上“课堂疲惫症”。

  疲惫症表现为上课打瞌睡、看课外书、聊天、玩手机。

  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尤其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组织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和创新思维去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性因素。

  具体到现当代文学教学上,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教学新理念,注重前沿的学术问题,并介绍最新的科研动态,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法,结合教学需要播放作品改编的电影,如《阿Q正传》《家》《雷雨》《骆驼祥子》《边城》《茶馆》《林家铺子》《红旗谱》《百合花》《红高粱》等,带着问题去观看并展开课堂讨论,把理论教学和感性的审美教学结合起来,增强文学课程的生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还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在学习体会中谈到,教学方法确实很重要,但由于教学时间少,教学内容多,教师只能将文学社团、流派、论争等大致勾勒线索,造成学生对现当文学课程的整体把握不清晰,对课程认识的肤浅,很多作品闻所未闻,也不愿意去读,只等老师讲故事梗概。

  学生对作品很陌生,就更谈不上理解作品,老师只好越俎代庖。

  课堂讨论的呼声很高,一旦要讨论了,学生要么是准备不足,要么是因相关知识的欠缺而冷场。

  学生喜欢看电影,但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影视作品兴趣不大,他们喜欢看表现年轻人的生活、情感题材的影视作品,如果是搞笑的片子就更受欢迎。

  学生对课件依赖严重,也习惯要求老师画重点来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就意味着该课程的学习画上了休止符。

  其实,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依靠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今后的挑战和难度还会长期存在。认清学科性质,学科设置科学化,在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和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敢于迎接挑战,对现当代文学,甚至其他相关的文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路。

审美能力是什么的能力 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摘要:审美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人的综合素养的构成要素。高中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一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常见审美范畴,二是要联系审美范畴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审美思维训练。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范畴审美思维

  

    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人的综合素养的构成要素。

  高中语文教学能否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审美能力,事关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雹郑确不可小视。

  本文试图从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深入发掘、充分利用课程审美资源,全面丰富学生的文学审美感受的角度,谈谈自己对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粗浅认识。

  

  一、高中语文课程常见的审美范畴

  

    认识审美范畴,有助于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审美。美学上常提的五个审美范畴是: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

  下面从高中语文教学的角度分别说说五个审美范畴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表现:

  1.崇高

    崇高,又称大美、壮美、阳刚美。

  它主要是指粗犷、高大的形态,雄伟的气势,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强劲的精神力量。

  例如李白的《蜀道难》。

  2.优美

    优美,又称秀美、阴柔美、典雅美。

  它主要是指生动活泼的景物、平凡动人的情思、自然清新的哲理、美丽和谐的人生。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3.悲剧性

    悲剧性指的是人生的残缺、悲凉,或理想与现实冲突导致人生的毁灭。例如鲁迅的《药》。

  4.喜剧性

    喜剧性是指文学作品通过塑造滑稽、幽默的形象,去否定生活中不协调的形式,并进而肯定生活中美的艺术、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乃至社会历史事件。例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5.丑

    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审美范畴,一般指作家笔下的让人厌恶、鄙弃、反感的事物,或体现着非人的本质力量的人物。

  丑的审美意义在于一方面能以丑衬美,另一方面可以化丑为美。

  例如闻一多的《死水》。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美学知识,或者想办法为学生获取必要的美学知识提供便利。这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性工作,疏忽不得。

  

  二、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思维训练的方法

  

    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离不开审美思维的训练。

    1.把握意象特征,用美术创作的方式还原物象,体会意象的美。

    文学作品描绘景物,总是会进行恰当的裁剪和布局,并突出景物的特征。

  把握景物及其特征,然后在脑海里进行美的组合,我们就会得到一幅画。

  把它画出来,看似在训练美术创作,其实是训练我们的形象思维。

    体会崇高美。例如学习李白的《蜀道难》: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土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源灶颂,猿猱欲度愁攀援……”。

    感知文字符号,学生不难辩宽把握作者描写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波涛汹涌九曲回肠的河流,上山的狭窄而惊险的天梯石栈……这些意象怎样用画笔画出?画出的物象怎样构成有机的画面?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原文的意境?这些问题是始终伴随着作画过程的,即使学生缺乏绘画基础,画得不像,那也没关系,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以及伴随思考产生的想象已经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山川的无比壮美。

    体会优美。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这段文字虽然很美,但没有进入审美状态的学生,仅仅知道写了荷叶、荷花,仅此而已。

  至于荷叶的一望无际,高低错落,如“舞女的裙”的鲜明形象,还有荷花的袅娜或羞涩的情态,荷花与荷叶的和谐关系等等,他可能不予理睬。

  这样的“泛读”要获得审美体验是不可得的。

  要求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就能够引领学生从无心的泛读进入有心的美读。

  一旦学生的身心融入这片荷塘里,就会陶醉在宁静、和谐、秀美里,流连忘返。

    2.缘波讨源,探索悲剧性审美的奥秘。

    文学作品中的悲剧性审美,其奥秘何在?有两把钥匙,一是悲剧昭示人生价值,二是悲剧揭示社会意义。

  有了钥匙,顺着什么路径走呢?缘波讨源。

  波,即悲剧人物的经历;源,即导致人物悲剧的原因。

    鲁迅小说《药》中的夏瑜无疑是一个悲剧角色。

  他投身革命,不被理解;他被封建势力残酷地杀害,鲜血却被买去做了人血馒头。

  但是,夏瑜的悲剧性怎一个“悲”字了得。

  回首夏瑜的经历,有一句话让我们久久难忘:“这大清的天下终究是我们的!”这是重要一“波”!这一波让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夏瑜的崇高精神世界――伟大的抱负,执着的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

  此时,他就不再仅仅是一个“悲”字了。

  他更是一种让我们敬佩的精神的化身。

  夏瑜的悲剧固然与其信仰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在于愚昧落后的社会环境,在于革命没有发动群众、唤醒群众。

  这是另一“源”。

  该“源”从何而来,当然从夏瑜的经历中来,从小说的情节中来。

  夏瑜因夏三爷告密被捕,夏瑜被杀时有无数不理解的围观的人,刽子手康大叔在人群中竟很有威信等等,这一切无不揭示出夏瑜被杀的社会背景。

  这背景中的反动势力让人痛恨,愚昧麻木的群众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醒”,革命者让人惋惜,同时也让人敬仰。

  这就是夏瑜悲剧的社会意义。

    3.由表及里,循循善诱,让喜剧性美感渗进学生的心田。

    文学作品喜剧性形象的基本特征就是让人“笑”,但笑并不表明你进入了喜剧性审美状态。喜剧性审美要经历从笑到否定再到肯定的跨跃式过程,这需要引导学生思维由表及里,深入领会。

    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学生读着读着就笑了。

  我于是从“别里科夫为什么让我们发笑”导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陈述理由。

  学生很快就读出了课文中的相关描写。

    我因势利导,请学生概括一下上述理由。

  一个学生说:“概括起来说,就是他的生活、思想等都表现出古怪守旧,与现实格格不入。

  ”。

  这种“格格不入”就像什么?请展开联想,用几个比喻句形象地表现它――

    学生:“他就像阳光下的阴影,像白墙上的黑点,像琴键蹦出的杂音。

  一句话,他整个就是一个不和谐。

  ”。

  老师:“不和谐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别里科夫是旧时代的象征。

  这里的不和谐其实是旧时代与新时代的不和谐。

  ”。

    老师:“说得好极了。新时代如何?”

    学生:“新时代青春,朝气、自由、解放,好极了。”

  老师:“旧时代呢?”

    学生:“该扔进垃圾堆了。”

  老师:“为什么笑别里科夫?”

    学生:“因为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连同他那个时代早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可他们还赖着,甚至幻想历史倒退。

  但这是不可能的。

  新时代正像那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力量无限,希望无限……”。

    如此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自然能让喜剧性美感一点点渗进学生的心田。

    4.将审美对象与现实进行比照,从而深悟其美的实质。

    在审美范畴里,“丑”的审美价值是不大好把握的。然而,如果我们善于与现实比照,“丑”就会闪现它的美学光辉。

  试看闻一多的《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

    这“死水”污秽、腐臭、死寂,丑到让人“绝望”。

  闻一多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死水呢?它有些什么意味呢?请学生联系学过的有关历史知识,拿“死水”比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现实,比照1926年、1927年的中国社会现实。

  想起那时美国社会严重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想想留学美国的闻一多置身其中的心态;再想想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1927年的“反革命政变”,以及那时遍布国内的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景象,学生自然会茅塞顿开,原来这死水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艺术化表现。

  “死水”越丑,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的揭露就越深刻,就越能给人消灭这种社会制度的勇气和力量。

  由此,丑转化成美。

    高中语文课程审美资源实在丰富多彩,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深入发掘、充分利用,就能在学生心中开通一条美的河,垒起一座美的山。

  山美水美,何愁学生的精神不美、品德不美、人格不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不竭源泉。

  ”信哉,斯言!。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蒋冰海.美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挖掘课文美的内容。指导学生细细品味并引导其从中探寻美与欣赏美,深入作品美谈搭消好的意境。

  2、巧枝锋设美的课堂结构。将教材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组合含知起来,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过程的需要来安排课堂的教学进程,突破千篇一律的程式化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新鲜感。

  3、运用美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准确、简练。

  表义准确清楚,言词确切达意,简洁明了,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并且生动形象,富于情感。

  4、创设美的情境。

  提高学生情绪,活跃思维,展开想象,强化教学效果。

  主要有巧设导读、营造美的氛围、设计美观的板书几种方式。

浅谈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浅谈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下面,本人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认识。

  做戚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

  如《西门豹》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

  再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进行比较,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

  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诸如此类的优秀形象还有许多,有伟人,有贫民,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美丽纷呈,各具特色。

  而这些形象的美往往通过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汪启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

  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困胡如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

  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

  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

  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

  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

  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

  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语感,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3、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她)讲合适,别人讲就不合适。

  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

  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老班长回忆起指导员对他说的一句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这既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又是指导员对战士的关心,对话言简意明,既反映了指导员的精明果断,又衬托了老班长的责任重大,表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官兵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怎能不碰壁呢?”(告诉我是鼻子碰扁的原因)这含意深刻而又不失幽默的话,既表现了鲁迅处境的恶劣,又暗示了他藐视反动势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琢磨富有个性话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

  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

  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

  四是议读。

  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如《火烧圆明圆》一课,它通过介绍圆明圆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

  我们可能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加以处理后,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与作者情感同步。

  从而深刻地受到了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熏陶,同时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

  又如课文写“圆明圆的建筑特点”时,可采用引读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者谋篇布局的用意所在,也同时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而富有智慧。

  又如《再见了,亲人》一课。

  文中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去深刻体味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铸成的。

  小金花、大嫂、大娘、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文中所包蕴的扬善弃恶的情感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形象。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