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外国文学诗歌?

作者:家杰逸时间:2023-07-23 14:26:39

导读:" 如何赏析外国文学诗歌?1.了解文化背景:赏析外国文学诗歌首先要了解其所属的文化背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影响着诗歌的创作风格和主题。通过了解诗歌作者的国家、时代以及相关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2.学习诗歌形式:外国文学诗歌有多种形式,"

如何赏析外国文学诗歌?

  1.了解文化背景:赏析外国文学诗歌首先要了解其所属的文化背景。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影响着诗歌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通过了解诗歌作者的国家、时代以及相关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2.学习诗歌形式:外国文学诗歌有多种形式,如抒情诗、叙事诗、寓言诗等。了解各种不同的诗歌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3.翻译与原作对比:对于非母语读者来说,翻译是赏析外国文学诗歌的重要工具。但翻译难免会有一定的误差和偏差,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照原作和翻译版本,尽量还原诗歌的原意和美感。

  4.解读诗歌主题:外国文学诗歌往往涉及复杂的主题,如爱情、自然、人生哲理等。通过深入解读诗歌主题,可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更好地欣赏和感受诗歌的内涵。

  5.品味诗歌语言:外国文学诗歌的语言往往优美、典雅,通过一些修辞手法和象征意象来表达思想和情感。通过细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我们可以领略到其中的美感和诗意。

  6.建立诗歌鉴赏群体:与他人分享对外国文学诗歌的赏析体验,可以互相启发和交流,拓宽自己的视野。可以通过参加读书俱乐部、诗歌鉴赏讲座等方式,与其他有兴趣的人一起深入探讨和欣赏外国文学诗歌。

  7.多读多写多思考:赏析外国文学诗歌需要时间和积累。多读外国文学诗歌作品,多写自己的诗歌感悟,并通过反思和思考来提升自己的赏析能力。

  总之,赏析外国文学诗歌需要对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要通过解读主题和品味语言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美感。通过与他人交流和不断的阅读写作,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诗歌赏析能力。

外国文学诗歌怎么赏析

不管什么诗歌,外国诗歌或中国诗歌,古诗或现代诗,都要从

意象、感情、字词的锤炼、全诗的升源结构等几个方面去赏析.

  外国诗歌尤其注重诗歌里的意象和结构,因为外国诗歌多用陵雀比拟的手法,往往一个细微的事物就代表或是隐喻了诗吵汪态人特殊的感情,而要想读出这一点,就需要对诗歌的创作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因为诗歌是私密性的,只有诗人自己才最清楚想表达什么,因此要读懂诗歌,应先读读诗人的生平;至于结构,是因为外国诗歌特殊押韵方式,如AABB,ABBA等.

美国文学史的诗歌赏析,红色手推车,一片叶子落下 怎么赏析

  看了第一个答案,觉得有必要将这二首诗歌在这里推荐一下,否则会出笑话。

  下面这篇文章是我觉得挺好的一篇,我推荐一下。

  作者:李鹏慧。

《红色手推车》中译本小议

作者:李鹏慧

  《红色手推车》是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于1923年发表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包含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许多因子,但诗歌发表的当时却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直到20世纪后半叶,进入了所谓庞德——威廉斯时代,才被诗歌爱好者竞相传诵。

  作为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红色手推车》是研究诗歌和爱好诗歌的人不能忽视的一首不朽诗作。

  它从非常简单明了的日常事物入手,发现了蕴藏在生活中的诗性,简短而透明。

  威廉斯在当代美国倡导以美式口语入诗,抛弃英式英语中的格律,打破散文和诗的形式界限,成为英语文学中最早尝试诗文混合即兴体的诗人,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反结构倾向。

    《红色手推车》的中文版本非常多,许多学者在编译国外诗歌选集的时候都将它收录进去,继而,在译文上就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类型。

  因为这首诗歌较为短小,许多不同的版本之间仅是在个别字句或者分行上存在一些小的变动,内容上基本都抓住了原著的核心。

  在此试举出两个较为有特色的中文版本,进行比较,指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阐明阅读原著的重要性。

  红色手推车

  (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一群

  白色的鸡雏旁

  

  一辆

  红色的手推车

  

  雨水中

  晶莹闪亮

  

 液尘 承载着

  如许分量

    这篇出自清华大学覃学岚之手的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的押韵,带着诗歌惯有的节奏感。

  简单的来讲,“一群”,“一辆”,都是数量词;“白色的鸡雏旁”,“红色的手推车”,分别是形容加主词,工整对仗;后两节每行在字数上也相同,尾句都押“ang”韵,结构相同,整齐有序,从形式上讲非常的优美。

  节奏作为传达情绪最直接有力的手段之一,是诗歌语音形式的重要表现,覃学岚的译文充分展示了这一特性,无论在听觉还是视觉上都给人以精练之感。

  在众多的译文中,这个版本极富有诗性,其在语音形式上的着意为许多中译文所不及。

  那么是否覃学岚的译文要算作是对《红色手推车》的较完美的译作呢?再来看看“九叶”派诗人郑敏对它的翻译吧。

  红色手推车

  (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这么多的事物都依赖

  于

  

  那一辆红色轮子的

  推车闹姿禅

  

  它湿漉漉的沾满雨

  水

  

  站在一群

  白色的小鸡旁边

    咋一读起来发现,郑敏的译文与覃学岚的译文存在很大的差异,在音节、句式、形式上都明显不同。

  从诗的感觉上来讲,郑敏的译文差了些,对于喜欢阅读古典诗歌的读者来说,这种既不押韵也无节奏感且还拗口的诗句恐怕是无多少美感可言的,甚至我们可能还会怀疑这是否是一首诗歌。

  细细读来,译者还刻意地将“雨/水”拆作两行,“红色手推车”也成了“红色轮子的/推车”,这又作何解释呢?如果说覃学岚的译文还可以谈韵律的话,那么郑敏的译文也许只可以从诗文的形式上作些许的探讨。

  简单读完这两个中文的版本,想必已经有种迫不及待想看原著的冲动了吧,那么威廉斯的原文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TheRedWheelbarrow

  WilliamCarlosWilliams

  somuchdepends

  upon

  

  aredwheel

  barrow

  

  glazedwithrain

  water

  

  besidethewhite

  chickens

    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总体上来讲还是颇为工整的,每节由三个单词与一个单词册友分行构成,数量相等。

  作者将“dependsupon”拆开作两行,强调了“upon”承载和负担的意义;“wheelbarrow”这一复合词也拆做两行,手推车本来是一件物品,在作者的描写下,却成了有着“redwheel”的推车,“wheel”轮子的作用被突出,成为关节点,一些翻译者为抓住作者的用意,就将它译成了“独轮”,刻意突出了单数的性质以及轮子的存在;而第三节中“rainwater”也做两行入诗,郑敏在分析该句时说,“将雨——水分写在两行,以增加水沫的零落姿态和雨的成片在感觉上的差异”。

  [1]在彭予选编的《20世纪英美抒情诗选》中将这一句翻译做“雨水浇得它/浑身溜滑”,大约译者充分领略到了这种“rain”和“water”的区别吧。

  最后一句写到“white”,“白色”的“鸡”,突出了“白色”,很明显与前面“red”,“红色”构成了对比。

  总的来讲,这种分行是作者对诗歌形式独具匠心的尝试,所传达的意义也是有所指的。

  《红色手推车》有许多的评论,人们都为它的简练又不失深刻而折服,不过,如果抛开威廉斯的英文原著,就中文的译文来解读这首诗歌的话,那不同的中文版本就可能出现不同的分析结果,如此一来也就可能背离原著的本意。

    拿威廉斯的英文原文对照本文所举出的两个中文翻译版本,会发现,似乎郑敏的译文更忠实于原著。

  她将“depends”译作“依赖”,用“于”这个介词表达了“upon”的意义,强调了“somuch”与“aredwheel/barrow”之间依存的关系,针对威廉斯将“wheelbarrow”分作两行,郑敏也作了相应的拆分,译作“红色轮子的/推车”,同样“雨/水”也做分行,不过此处稍显生硬。

  而在覃学岚的译文中则看不到威廉斯在原作中所着意的上述工作,译文带有明显创作的痕迹,所使用的对仗和尾韵也不是威廉斯主张的。

  大体来看,郑敏的译文能够较好地传达原著的精神面貌,但同时也要注意的是,译文毕竟带有译者对作品的主观见解,具有个体分析的思维特征,并不能够真正全方位地反映出作者的真正意图,故而要回到原著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阅读原著需要读者回到作者所操作的语言体系下,在相同的语域中去理解作者传达思想的方式,发现隐含在作品背后的深层心理结构和人生图式,这样才可能贴近作者真正的思想,才能做出真正符合作者意图的审美判断。

  比如美国诗人卡明斯曾写过这样的一首诗《L(a)》:“l(a/le/af/fa/ll/s)/one/l/iness”。

  猛一看这首诗歌不知所云,相当的令人费解,经过文学评论家的解读才明白,这首诗是由四个单词组成,却被分成五段:分别是aleaffalls(“一片叶落下”)和loneliness(“寂寞”);aleaffalls放在括号里插在loneliness一词中间。

  这是诗人以图示诗,让读者去“看”诗的绘画性,将这四个单词拆散竖排的目的是要造成一片落叶渐渐落下的视觉现象,用落叶的具体现象烘托出“寂寞飘零”这一抽象概念。

  [2]如果将这首诗译成中文的话恐怕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很难传达出作者的用意,读者只有在对原著的阅读和鉴赏下才能进行恰当的解读。

  吴晓东在《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一书中曾讲到,“我其实谈的只是中国读者依靠译文所能感受到的共通的文学性的那些东西,是翻译中没有失去的有普遍性的部分”,“我力图呈现的只是一个中国文学研究者和外国文学爱好者眼里的外国小说”。

  靠中文去读外国文学作品,无论诗歌也好小说也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译文忠实原著的程度乃至能否准确传达原作者的精神思想都影响着读者的审美接受,无怪乎吴晓东称这是“外国文学爱好者的悲哀”。

  阅读原著要回到第一文本,就是要阅读第一手的资料,也意味着要解读作者本人的著作而不是别人转述或评论的文字,否则所做出的结论必然存在疏漏。

  当下,各门学科都在强调回到原著,解读原著,这是做学问的基本要求,更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

  我们在20世纪初期见到的马恩选集,有些是从俄文本转译过来的,今天回头来看,其中存在着不少对马恩思想理解不全面的地方,于是依据德文原著重新对他们进行解读就显得十分必要。

  同样,在文学领域,阅读原著,把握原作者的思想成为解读文学作品理解作家的一把有效的钥匙,创新观点的形成也离不开对原著的细致分析,当今,许多高校纷纷推出“原著精读”系列丛书,一方面在倡导阅读原著的良好风气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

  因此也可以说回到原著是对精神文化遗产最好的保存方式。

  

  注释:

  [1]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48页.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63页.

    李鹏慧,山西长治人,湖南科技大学文艺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批评。

《诗章》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诗章》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美国诗人庞德(1885—1972)的组诗。

  诗人于1917年开始这部诗的创作。

  经过52年的不断扩充,作品才于1969年最后形成目前这个规模:全诗109个完整诗章,另加8章“诗稿和未完成稿”。

  诗人的创作意图是要撰写一部“包容历史”的史诗。

  诗人在艺术上追慕但丁,在这部组诗中他也采用《神曲》的三段式结构。

  首先,作品企图表现人类文明的三个侧面:1.西方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人物春卖耐,如政治家、军人、金融家;2.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如书籍、文献;3.艺术创作和艺术天才。

  同时,作品也刻意表扒春现人类历史的三个重要时期:1.古代社会;2.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3.现代社会。

  通观全篇,根据它的思想内容,我们可以将组诗归纳为四个主题:“马拉特斯塔诗章”,“美国诗章,”“中国历史诗章”和“比萨诗章。

  ”作为一部“包容历史”的组诗,作品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金融世界、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有一定的针砭和揭露。

  但是,诗人在寻求解决这些矛盾冲突的途径时,却常常推出一些古老落后的伦理思想和社会秩序,甚至推崇一些反动的历史人物。

  他厌倦现代社会,把现代伦敦比拟为地狱,却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幻想为天堂;他推崇15世纪威尼斯军人西基斯蒙多,马拉特斯塔,希望现代社会出现这样一个扶持艺术事业的大人物。

  庞德崇拜杰佛逊、约翰·坤西·亚当斯、凡·伯仁以及约翰·亚当斯这4个美国总统,在诗中分别为这4位美国历史人物歌功颂德,他认为现代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如古代中国由儒家思想所统治的“安贫乐道”的封建主义社会,他将现代经济秩序与古代中国儒家所倡导的社会作对比。

  他还描述孔子的儒学以及孔子伦理思想给古代中国带来的“升平”。

  庞德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虽然有渊博的知识,但他的历史观却常常是偏执的、错误的,甚至是反动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对意大利法西斯分子墨索里尼产生幻想。

  组诗的第21章把墨索里尼当作时代英雄来吹嘘。

  由于他投靠法西斯,1943年他被抓获,作为战犯被关押在比萨附近,等待押送到美国治判国罪。

  这期间,深陷囹圄的他还顽固地坚持对法西斯主义的幻想,觉得自己穿过了“灵魂的黑夜”看见了爱之女神。

  他将这期间的感受和经历附以诗魂,完成了“比萨诗章”。

  “比萨诗章”虽然在艺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并且于1948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博林根”诗奖,但其吹捧墨索里尼的思想内容还是受到否定。

  作品气势恢宏,纵横捭阖,在表现手法上也有许多开拓性的突破。

  为了“包容历史,”诗人常常直配洞接摘引文学名著、传记、信函、商业文件,甚至不假雕饰地采用诗人个人生活中的原始素材。

  组诗的第一章开头68行就是诗人从古希腊文原作《奥德赛》第11卷中意译下来的。

  诗人为了获得某种特殊的表现效果,在处理各种主题时,也有意打乱连贯性。

  诗人没有先验地确定作品的结构和题材。

  他于1917年开始创作时并没有预想到《比萨诗章》的产生。

  这部内容复杂、充满着强烈的矛盾冲突的组诗,在一个线形的、流动的层面上,表现诗人对历史的主观认识以及诗人的自我。

  作品的构架是逐渐形成,而不是事先规定的。

  但是,在处理题材、发掘主题方面,由于诗人没有正确的历史观,常常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更深的矛盾冲突,在企图为西方文明寻找一条正确道路时,常常作出错误的、甚至反动的选择。

《致恰达耶夫》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致恰达耶夫》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俄国作家普希金(1799—1837)的抒情诗。

  诗中洋溢着向往自由和反抗的***。

  1812年的俄法战争使俄国的贵族青年得以呼吸到西欧先进思想的新鲜空气,他们意识到俄国专制制度的腐朽性,激发起一种反抗的情绪。

  普希金和恰达耶夫都属于当时这批进步青年之列。

  诗篇反映了他们的觉醒过程。

  往昔令人陶醉的爱情、荣誉都象梦和朝雾运岁察一样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苦苦的期待,期待着神圣的自由的时刻。

  诗人在等待中焦急地呼唤自己的朋友,把***澎湃的灵魂旁茄献给祖国;而这献身精神是以一种信念所支持的:俄罗斯的幸福之星就要升起,我们的名字将写上专制政体的废墟!贯穿诗歌的情绪大致有四个层次:觉醒的欣慰,期待雀晌的急迫感,献身的喜悦,坚定的胜利信心。

  但这些情感只是在具有了一种背景的时候,才产生了感人肺腑的力量。

  这个背景便是诗中所讲的“在致命的压迫之下”。

  在压迫之下,欣慰、焦虑、喜悦、信念集中构成了内涵深厚的反抗情绪,而这种情绪最易在人的心底唤起共鸣。

  这正是此诗的魅力之所在。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