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身上有哪些结论?

作者:吴运达时间:2023-07-18 00:23:50

导读:" 蚯蚓身上有哪些结论?1.蚯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指示生物,它们在环境监测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通过观察蚯蚓身上的特征和行为,可以得出一些关于环境污染和土壤质量的结论。2.蚯蚓身上的颜色可以反映土壤的酸碱度。一般来说,蚯蚓体色较淡的个体更适"

蚯蚓身上有哪些结论?

  1.蚯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指示生物,它们在环境监测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通过观察蚯蚓身上的特征和行为,可以得出一些关于环境污染和土壤质量的结论。

  2.蚯蚓身上的颜色可以反映土壤的酸碱度。

  一般来说,蚯蚓体色较淡的个体更适应酸性土壤,而体色较深的个体则更适应碱性土壤。

  这种现象可以用作土壤酸碱度的指示。

  3.蚯蚓的数量和分布可以反映土壤的质量。

  土壤质量的好坏与蚯蚓的数量和种类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土壤中蚯蚓的数量越多,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就越好,有利于作物生长。

  4.蚯蚓的钻孔活动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

  蚯蚓通过钻孔活动将有机物质和空气带入土壤,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因此,蚯蚓的存在可以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根系发育。

  5.蚯蚓身上的寄生虫可以反映环境的污染程度。

  某些寄生虫会选择蚯蚓作为宿主,因此观察蚯蚓身上的寄生虫数量和种类可以间接反映环境的污染程度。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生态风险评估。

  6.蚯蚓的行为可以预测地震。

  一些研究表明,蚯蚓在地震发生前会表现出异常的行为,如聚集在地表、爬出地洞等。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证明蚯蚓可以准确预测地震,但这种现象仍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和研究。

  总结起来,蚯蚓身上的结论包括酸碱度指示、土壤质量评估、改善土壤结构、环境污染指示和地震预测等方面。通过观察蚯蚓的特征和行为,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结论,这些结论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蚯蚓的实验报告

将蚯蚓按不同部位切断,得到有头无尾,无头无尾,无头有尾三种不同的体节段,在室温有土条件下培养,观察其再生现象.结果发现蚯蚓从头到尾都有再生能力,但不同体段,不同体节长度的蚯蚓再生能力不同.其中尾部的再生能力最强,再生速度最快,中间体段次之,头部的最差.还观察到按不同体节数剪切对蚯蚓的存活率有很大的影响,所剩体节数与存活率成正比关系.

关键词:"太平二号"蚯蚓;再生;存活率

再生(regeneration)是生物个体或器官对非自然丢失部位的修补和复原,被认为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最重要机制之一.人们很早就发现折断损伤后的蚯蚓具有再生恢复的能力.2002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三位专家(齐莉萍,戈峰,周晓东)在《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上发表《蚯蚓再生能力的研究》,并指出蚯蚓的再生能力与切割部位有关以及存活率与体节数正相关等观点敏蠢消,丰富了人们对蚯蚓再生能力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深入研究蚯蚓的再生机制提供了基础.

"大平2号"蚯蚓在以牛粪为饲料,温度23℃~24℃,相对温度为60%的条件下饲养,卵期为14~18天;幼蚓期为40~45天,从具有繁殖节到产卵为5~7天."大平2号"的繁殖能力非常强,适合于做长期的实验;切割后,一般不会出现坏死和死亡现象,为实验提供了保证.本实验通过对蚯蚓不同体节的切割和对不同体节数切割对存活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蚯蚓再生的机制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太平二号"于深圳市华强北鱼饵店购买,在直径9cm培养皿培养,以苹果皮为饲料.

1.2培养与观察解剖镜下"太平二号"的形态学观察:总体节数为85—110节,生殖环为三节,位于体节的前端,生殖环后约2/3体节数.按照不同要求切割蚯蚓后,放入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在暗处培养,每天补充少量水分,隔日喂养苹果皮,并每天上下午各观察一次,记录蚯蚓的死亡数.观察蚯蚓的再生情况,并对再生现象明显的拍下照片.

1.3研究方法

1.3.1二段分组(1)取5条蚯蚓,分别平分头尾2段;(2)取5条蚯蚓,分别在距离尾端四分之一体长的地方切成头尾2段;(3)取5条蚯蚓,以环带为界限,而后分切成头尾2段,使含头的那一段为无环带;(4)取5条蚯蚓,以环带为界限,而后分切成头尾2段,使含头的那一段为有环带

(5)取5条蚯蚓,分别平分头尾2段,不切断;(6)把上面(1)-(4)所切成的蚯蚓片段,分别编号,放培养皿中饲养.

1.3.2三段分组(1)取5条蚯蚓,把其等分长三段;(2)取5条蚯蚓,以环带为界限,将环带和头部作为一节,以距离尾端四分之一体长作为一节,中间为一节;(3)取5条蚯蚓,以环带为界限,使含头的那一段为无环带,以距离尾端四分之一体长作为一节,中间包括环带的为一节;(4)取5条蚯蚓桥知,把其等分长三段,不切断;(5)把上面(1)-(4)所切成的蚯蚓片段,分别编号,放培养皿中饲养.

1.3.3四段分组取5条蚯蚓,把其等分成四段,分别编号,放培养皿中饲养.

1.3.4五段分组取5条蚯蚓,把其等分成五段,分别编号,放培养皿中饲养.

1.3.5空白对照组取5条蚯蚓,编号,放培养皿中饲养.

1.3.6混和培养组取5条完好蚯蚓和5条二等分的蚯蚓,编号,放培养皿中饲养.

2.结果

2.1不同体节不同程度的再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切法所得的蚯蚓的不同体节都有不同程度的再生现象,其中尾部的再生能力最强,再生速度最快,中间体段次之,头部的最差.

图1-11-2的再生情况;图1-2,图1-41-3的再生情况;图1-31-4的再生情况;

图1-51-5的愈合情况;图1-6刚切割的蚯蚓对照图

2.2不同体节的存活率对蚯蚓不同体节的13种切割的存活率分档燃析(图2)表明,1-3,1-5的存活率最高,第4组的存活率最低,大体趋势为切割的段数越多,存活率就越低.但明显有一组例外(1-2),可能是外界环境如湿度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体节越多的存活率越高,有头无尾的比有无头有尾的再生能力强,无头无尾的存活率最低,再生能力也最弱.

图2不同切法的存活率图示

2.3体节数和存活率的关系通过对蚯蚓存活率与其体节数的分析(图3),发现蚯蚓的存活率与其体节树正相关,即体节数越多,蚯蚓的存活率越高.

图3体节数和存活率的关系

3讨论

3.1实验的整体进展情况蚯蚓从切割开始,每天给少量水分补给,隔天喂食苹果皮,生活生长情况良好,从第7天开始出现再生,先是在伤口出现形成一个颜色浅淡的环节,然后环节变粗颜色边暗,与此同时,伤口愈合初长出嫩黄色的小牙,如图1和图四.以后小牙变长变粗,漫漫形成了原来剪切掉的部位.实验进行了二十天,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以前有很多师兄师姐做过类似的实验,但都失败了.当我们确定题名的时候,老师们严肃的告诉我们,这个实验不好做,以前很多人做都失败了.当时我们听了也怀疑,但我们不放弃,诚恳请教了老师和师兄师姐,最后我们一致认为造成蚯蚓大量死亡而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蚯蚓的培养过程.以前多是在无土培养条件实验的,很可能蚯蚓因不适应这种新环境而死亡.鉴于此,我们做有土培养,并定时补充水分,尽量保持蚯蚓原来的生态环境,果然,蚯蚓存活率大大上升.我们由此意识到,做实验要胆大心细,敢于创新,迎难而上.

3.2不同切割蚯蚓的再生能力不同切割对蚯蚓的影响如图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切的段数越少,蚯蚓的存活率相对越高

蚯蚓有视觉、嗅觉、听觉吗

  蚯蚓虽然没有眼睛,却有感觉光的能力。

  19世纪著名的科学如亩家达尔文对亩搭蚯蚓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的研究。

  达尔文对于蚯蚓的感觉,曾做过许多有趣而有意义的实验。

  他先是对蚯蚓弹琴、吹喇叭、吹笛子,看它们有什么反应。

  可是,无论他的乐器演奏得多么热闹,蚯蚓总是毫无反应。

  最后,达尔文得出结论:蚯蚓是聋子,它根本听不见声音。

  但是,当蚯蚓刚钻出洞口,达尔文发出一种敲东西的声音时,它就退回洞里去了。

  奇怪!蚯蚓既然听不见音乐的声音,怎么会听到敲击的声音呢?经过多次试验和思索之后,达尔文弄清楚了:这是因为敲击的声音震动了洞口的土壤。

  蚯蚓虽然没有耳朵,可是在体壁上的很多感觉细胞,只要外面有一点小小的震动,它就能感觉到。

  达尔文又把蚯蚓放在容器里,用移动颜色、形状和大小都不同的种种物体来进行实验。

  不论是把物体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地移动,还是忽左忽右或忽快忽慢地移动,都不能引起蚯蚓的任何反应。

  看来,蚯蚓不能看见物体。

  后来,他又把蚯蚓装在一个盒子里,在盒子的一面穿一个小孔,让光线从小孔透进去。

  过几小时以后,装在盒子里的蚯蚓就都爬到盒子的黑暗一端去了。

  接着,他又用比较强的光来刺激蚯蚓,蚯蚓会迅速地逃回洞去。

  达尔文通过上述实验,发现蚯蚓虽然没有眼睛,却有感觉光的能力。

  近代动物学家的研究证明,蚯蚓的身体除腹面外,其他各部分都分布有感觉光的器官,能够辨别光的强弱。

  这种光感觉器官在口前叶和身体前端的几个体节分布较多,而身体后渣耐森端则较少。

麻烦采纳,谢谢!

蚯蚓有哪些特点 作用

蚯蚓是衡量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

  蚯蚓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土壤善结构,还能中和酸性或碱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

  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土壤健康指标是很差的。

  因为蚯蚓不仅能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肥力还能改土壤善结构。

蚯蚓是土壤肥力转化师,是象征土壤质量好坏的生物体,农田里没有蚯蚓代表着土壤已经出问题了!那么你是否留意过,土壤里已经好久没看到蚯蚓了?

  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大雨过后,水淹,雨水把土壤缝隙中前消烂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氧气,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生长。

为什么我们现在在耕地里看不到蚯蚓

  五十年代以来,农作物施肥主要靠化肥。由于我们长期的偏重于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杀虫剂,造成土壤理化性质劣变,土壤肥力下降,加速表土冲蚀,土壤板结,化学特性劣化(土壤酸化,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的流失等)以至于造成土壤中的蚯蚓生存环境被破坏从而导致蚯蚓的减少或灭绝,蚯蚓减少可代表土壤生态被破坏,土壤质量降低!

土壤离不开它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有:消费者、分解者和调节者。

  蚯蚓能破碎、分解和混合有机质。蚯蚓的取食活动加强了植物残体分解中的生物过程慧漏,富含易水解氮的蚓粪又加快了周围凋落物的矿化过程。

  蚯蚓活动能改变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使土壤有机质呈斑块状分布,并能将有机质与矿质土混合,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微粒。

  蚯蚓能提高土壤中可利用氮和磷的水平。蚯蚓活动能提高土壤矿化氮的浓度,原因是蚯蚓消费了大量的土壤微生物,加速了微生物组织的矿化和周转。

  蚯蚓的掘穴行为及取食偏好与土壤有机磷源的特性关系密切,蚯蚓的活动便于磷向下移动,提高了磷在土壤中的斑块分布,同时在蚯蚓粪或洞穴等“热点”区域能显著改变磷的状态,如可溶性、有机磷库、碱性磷酸酶活性等。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蚯蚓对土壤结构、团聚体形成以及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所需的物理条件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蚯蚓主要通过其排泄物及孔道影响土壤结构,能促进了土壤团聚过程,使空气和水容易抵达植物的根部。

  蚯蚓的活动还能对土壤pH值、氧化还原状态、土壤温度等土壤调节因子有所影响。如蚯蚓排泄物pH值明显高于周围土壤,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对植物、微生物及其他动物的影响

  对植物的影响:蚯蚓对土壤中可利用氮、磷有重要影响,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还可能使植物体内化学物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对植物种子的散布、埋藏以及植物幼苗的恢复和空间分布均有明显的影响。

  对微生物的影响:在有蚯蚓作用的土壤中微生物总量减少,而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增加。而且通过蚯蚓肠道后,虽然微生物总量减少,但有活性的微生物生物量增加。

  对其他土壤生物的影响:蚯蚓的活动也常有利于其他土壤动物的生存,比如它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跳虫的丰度和多样性。

  蚯蚓能通过很多途径,如直接摄食土壤和凋落物中的线虫,或通过蚓粪间接桥巧改变线虫群落结构。

  蚯蚓粪中几乎没有植物寄生性线虫,但食细菌线虫比例明显升高。

  另外:蚯蚓粪含氮磷钾分别为1.4%、1%、1%,含腐殖酸46%,含23种氨基酸,丰富的蚯蚓蛋白酶,每克蚯蚓粪有105×8个有益微生物(老化土壤只有105-106个),并具颗粒均匀、透气保水、无味卫生、肥效持久等特点。

  含水85%的20厘米厚蚯蚓粪在酷暑中晒15天,含水量仍可以达到45%,大大增强土壤的抗旱能力。

  蚯蚓粪中的蚯蚓酶还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毒、有害菌和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蚯蚓粪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生物肥。

  除此之外,蚯蚓还能降解、疏散土壤中的污染物。

生物观察蚯蚓生活习性实验报告单!!!急急急

目的肯定是“探究蚯蚓喜欢在哪里生活”

材料,肯定就是蚯蚓若干只,试验土地一片,做实验嘛,然后,确定不同的环境变量,我不知道你这个试验到底要做到多细致,只略说一些,

  根据土壤水分含量:划分两个区域,一边放湿润的土壤,一边较干燥,最好采用一个方向上,土壤湿度逐渐增加的方法!然后将蚯蚓放入其中,观察蚯蚓的活动区域。

实验结论:1.题答:蚯蚓身体分节,头部到节带共有13个环节凯坦(节带由14--16节构成).

2题答:腹部有阻碍手运动的感觉,那是因为有刚毛.

3.蚯蚓在糙纸上运动,是先缩短变粗,刚毛固定身体后,身体在伸长变细.

4.在玻璃上运动没有糙纸运动强,因为刚毛不容易固定在玻璃上.

5.身体上有黏液.那是因为蚯蚓是靠分泌黏液而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的.

讨论答案:1.蚯蚓适于在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一般昼伏夜出.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异体受精.靠体壁中的环肌、纵肌和刚毛之间的配合运动,以土壤中的枯枝残叶等有机物为食灶空.

2.蚯蚓没有盯辩桐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黏液而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蚯蚓体壁分布有毛细血管,血中含血红蛋白,可携带氧气.大气中的氧可溶于体壁的黏液中,再进入蚯蚓体壁的毛细血管中进行气体交换.如果蚯蚓的体表干燥则无法完成上述功能.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在土壤中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3.动物身体分节,可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蚯蚓的体节就有上述功能.蚯蚓刚毛的末端,可与周围环境粗糙的表面相接触,以有所支撑,与环肌、纵肌协调作用完成运动.

4.深层潮湿的土壤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态氧、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

蚯蚓在自然界的作用

它是土壤技术员

  蚯蚓吃动物粪便、土壤细菌和腐殖质从而在身体内部变化,发挥类似发酵一样能力。使得土壤中有害细菌减少,有益细菌增加。

蚯蚓粪有普通堆肥的两倍肥效成分,这是确切的!

  达尔文(1809-1882年)写“物种起源”后余生三十年花了研究蚯蚓。

  他说称为地龙,自然耕耘机。

  最近被人们称为生态系技术员,土壤健康的指标。

蚯蚓的有哪些作用

  一、丰富的药用价值,主要用于清热、镇惊、利尿、通络之功效。

  蚯蚓粪富含有益微生物,促进植物生长,植物抗菌抗病能力增加。

  蔬菜水果恢复原始的风味,芦厅氨基酸多样。

  当蚯蚓死了后也都发挥营养能力。

  二、蚯蚓养殖可以避开农药和重金属的危害。

三、以上以外发挥的作用:

  1、对病此哗漏原菌和线虫发挥控制能力。

  2、为了找食物挖坑,每天180米,改善9公升森烂土壤。

  3、蚯蚓粪便含有肥料成分。

  肥料成分氮2%,磷1%,钾1.5%,65%有机肥,和微量元素。

  产量可以提高。

  堆肥可以维持五年(古巴经验)。

  4、蚯蚓死了后,干燥重量60%蛋白质,氨基酸丰富。在古巴15亩农田施4吨蚯蚓堆肥,增产明显!

  蚯蚓品种繁多,譬如日本大平二品种,优点是繁殖能力高,但是耕耘能力不高。

  环毛蚓优点是深耕耘,耕耘能力太大。

  在果树园不要肥料和耕耘。

  体长23厘米多,体宽1厘米,它的活动能力能使得土壤不再板结。

  我们已经考察环毛蚓果园,很惊讶蚯蚓耕耘能力。

  例如桃树,一年的栽培成果能达到其他果树三年的效果。

  三年树像五年树一样。

  没得病,生长速度非常快。

  果实大,甜度高,口感好,可以销售一个好价钱。

  贫瘠的土壤花一年变成肥沃土壤。

  施生牛粪后,清除土壤杂草,土壤中放置秸秆。把粪便发酵过后用耕耘机翻入土壤,再放入蚯蚓(环毛蚓)。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