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励志成语故事集锦?

作者:邵皛陈时间:2023-07-18 00:27:21

导读:" 什么是励志成语故事集锦?1.励志成语故事集锦是一本汇集了众多励志成语故事的读物。这些成语故事以简短而生动的形式,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2.这本集锦的目的是通过故事的方式,激发读者的积极心态,鼓舞他们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努力追求成功。每个故事都蕴含了深"

什么是励志成语故事集锦?

  1.励志成语故事集锦是一本汇集了众多励志成语故事的读物。这些成语故事以简短而生动的形式,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

  2.这本集锦的目的是通过故事的方式,激发读者的积极心态,鼓舞他们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努力追求成功。每个故事都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可以启发读者思考,帮助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3.通过励志成语故事集锦,读者可以了解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成语,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等。这些成语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故事中,使故事更具有教育意义和感染力。

  4.这本集锦的故事主要来源于历史、传说、名人传记等各个领域。

  通过讲述不同的故事背景和人物经历,读者可以从中学习到各种不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例如,故事中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个年轻的农民,他通过勤劳和智慧,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给读者传递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5.此外,励志成语故事集锦还可以作为教育工具,用来培养孩子们的正确价值观和积极心态。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孩子们可以学会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如何树立追求卓越的目标,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6.最后,励志成语故事集锦不仅适合个人阅读,也适合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这本书不仅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和启发,还可以成为一种交流话题,让人们共同分享其中的智慧和感悟。

  总结:励志成语故事集锦是一本汇集了众多励志成语故事的读物。

  它通过简短而生动的故事,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

  这本集锦不仅可以激发读者的积极心态,启发他们思考,还可以作为教育工具,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心态。

  通过阅读这本书,人们可以学习到各种不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励志成语故事集锦也是一份独特而有意义的礼物,可以与他人分享其中的智慧和感悟。

励志成语故事大全(5篇)

  【#儿童故事#导语】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励志成语故事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励志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2.励志成语故事:买椟还珠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穗携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

  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

  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

  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

  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猜哗伏,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

  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

  ”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芦厅。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3.励志成语故事:滥竽充数

    据《韩非子》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又好讲排场。

  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

  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就到齐宣王那里去,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

  齐宣王就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并且给他很高的薪水。

  这位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队里,拿着竽装腔作势。

  这样一天天混过去,不曾被人发现。

    等到齐宣王死了,齐泯王接替王位。

  他和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欢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来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4.励志成语故事:按图索骥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已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

  

5.励志成语故事: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

  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

  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

  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

  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

  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

  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

  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

  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

  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

  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经典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能力训练#导语】成语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传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而又极富特色的组成部分。

  下面是分享的经典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经典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

  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

  张乘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

  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

  张乘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

  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

  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

  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乘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篇二】经典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篇三】经典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负薪挂角

    汉朝时期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

  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

  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篇四】经典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程门立雪

    这个成语讲的是宋朝的杨时苦心求学的故事:杨时考中了进士,却不去做官,而是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进行学习。

  程颢死后,杨时又在洛阳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那时,他已经四十岁了。

  有一天,杨时去拜见程颐时,恰逢程颐正在睡觉,而杨时与他的朋友游酢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便恭恭敬敬地站在盯散门口等候。

  外面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等到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积了一尺多厚了。

    古人对求学的态度尚且如此诚心,今人更需把握眼前良好的学习机会。

【篇五】经典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愚公移山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

  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

  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渣敬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

  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

  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

  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如则慎“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

  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

  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

  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

  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篇六】经典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居安思危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

  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

  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

    提示: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

  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篇七】经典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

【篇八】经典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妇人之仁

    历着名的大将韩信在楚汉相争时曾经投奔过项羽。

  由于项羽有勇无谋,不善用人,韩信得不到重用,于是离开了项羽投奔了刘邦。

  他投奔刘邦以后,开始也未被重用,也想过要走。

  后来萧何“月下追韩信”,才把他追了回来。

    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才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被拜为大将以后,刘邦问他:“萧丞相屡次推荐将军。

  我想,将军一定有击破项羽的妙计,请将军指教。

  ”。

    韩信说:“我曾在项王手下做过事,知道他的本事,也知道他的弱点。

  项王大喝一声,上千的人都会被他吓倒,你看他多么勇猛。

  可是他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重用有本领的将领,他的勇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

  项王对待他人,又恭敬又有慈爱之心,说话挺温和,看见别人病了,他会掉眼泪,把自己吃的、喝的分给病人。

  可是人家立了功,应当封爵位时,他不封。

  就是封了,他还拿着封爵位的印,左摩右摩,把印的四个角都磨光了,还舍不得交给人家。

  他的好心眼只不过是婆婆妈妈的好心眼罢了。

  ”。

    接着,韩信又分析了项羽的一些弱点和错误,指出刘邦必然能战胜项羽。

    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好几条,而项羽喜欢杀戮以至于丧失天下民心,吝于赏赐而不获将士拥戴是重要的原因。

励志成语故事集锦(5篇)

  【#儿童故事#导语】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大道理大智慧,通过描写生活的一些简单的事,让我们感觉到有趣从而明白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是的后续更新吧!

  

1.励志成语故事: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2.励志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粗如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基凳旅·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3.励志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典故】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

  【释读】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搏凳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

  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4.励志成语故事:盲人摸象

  【典故】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

  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

  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

  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诱导他们。

  镜面王吩咐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

  ”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带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

  ”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

    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

  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

  ”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

  ”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大象确实像大鼓。

  ”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

  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

  ”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

  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出处】

    《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解释】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5.励志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典故】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

  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释读】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