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出生于哪一年,有哪些事迹?

作者:朱铭程时间:2023-07-25 22:01:31

导读:" 袁隆平出生于哪一年,有哪些事迹?1.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是中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和杂交水稻育种专家。2.袁隆平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成功地培育出了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3.他率领的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使中国的水稻产量大幅"

袁隆平出生于哪一年,有哪些事迹?

  1.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是中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和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2.袁隆平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成功地培育出了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

  3.他率领的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使中国的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为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4.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对世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5.他荣获了许多国内外的科学奖项和荣誉,包括国际杂交水稻研究与发展中心颁发的杂交水稻奖章、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颁发的杰出科学家奖等。

  6.袁隆平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为促进全球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7.他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培养和推广杂交水稻技术的专业人才做出了重要努力。

  8.袁隆平的事迹和贡献被广泛报道和宣传,成为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激励着更多的科学家和农业工作者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努力。

  总结: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他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解决中国和全球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事迹和成就被广泛报道和宣传,成为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袁隆平的英雄事迹概括

  袁隆平的英雄事迹概括: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为了培育能保持高产的杂交水稻的种子,他花了10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培育成功了,这种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000多,为改变我国粮食生产的落后状态打了一个翻身仗。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虚掘脊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差渗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教学成就

  袁隆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为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

  袁隆平30次赴国际散稿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在境内外举办了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培训了来自40多个发展中国家约2000名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

袁隆平的事迹以及身世

  1、袁隆平,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籍贯江西省德安县,中国杂交羡历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2、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扒橘交稻技术体系;

  3、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扩展资料: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春派团。

  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

  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袁隆平在中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

  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袁隆平

袁隆平生平事迹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先后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湖南农学院、西南农学院教授等职。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对杂交水稻的研究。

  杂交稻是选用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第1代杂种稻,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和增产潜力。

  70年代先后主持育成了南优2号等杂交水稻品种,1975年又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制种技术,使杂交水稻得以大面积推广,比常规良种约增产20%左右。轿衡这是水稻育种史上继矮化育种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为此他在1981年荣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1985年荣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授予的金质奖章,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

  1993年获美国布朗大学设立的菲因斯特饥饿奖。

  在国内外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

  著有《杂交水稻》等。

在研究杂交水稻过程中袁隆平遇到的困难如下:

一、找“雄性不育植株”如“大海捞针”

  1964年6月20日,袁隆平在理论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迈出了杂交水稻实验的第一步:寻找雄性败育的水稻植株,要找到一株这样的稻苗犹如大海捞针。

  六年过去,袁隆平跑遍了半个中国。

  最后,他缓帆仿带着科研小组来到了天涯海角—海南岛的南江农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助手李必湖在一条杂草丛生的水沟里,终于发现了一株雄蕊花粉败育的野生稻。

二、西方舆论的压力

  水稻杂交是一项世界性大课题,难度非常大。

  外扰纤国许多有过这种设想的研究人员经过努力都放弃或中断了研究。

  不少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但是,神农氏的子孙袁隆平,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

袁隆平的生平事迹

  袁隆平,男,汉族,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1973年实现三信戚猛系配套。

  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

  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

  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

  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

  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

  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原因也就仔芦是当时在该所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滑桥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袁隆平的英雄事迹概括

  袁隆平的故事概括为幼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长大后以农报国,在西南农学院任职,于1975年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技术,并一直从事杂交水稻的研制工作。

1、幼时逃难生活

  袁隆平于1930年出生在动乱年代,从小跟着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在重庆求学时,经历了大轰炸,他感到,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因此选择农业报国,源自袁隆平想让大家吃饱饭的强烈愿望。

2、西南农大教书

  1953年8月,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哪亮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3、发现特殊水稻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搭缓斗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4、引入野生稻

  1970年夏,袁隆平从云南引进野生稻,拟在靖县做杂交,后因没有进行短光照处理而未成功。秋季,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知磨行三季水稻实验。

5、发明杂交水稻

  袁隆平在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

袁隆平简介和事迹

主要事迹:

  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

  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信凯李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

  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扩展资料

  袁隆平曾说到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我的梦里水稻孙纳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滑迟那么大。

  另外一个梦想就是,我希望我的水稻亩产1000公斤梦早日实现。

  某种程度上说,这两个梦想就跟他一辈子打交道的泥土一样朴实无华。这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他的梦想里没有花里胡哨的概念,也很少有炫目的理论,也没有围着核心期刊打转的焦虑,有的只是一颗为民分忧的心。

  在他的梦想里,科学就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正是这份信念的力量,才成为他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

  87岁高龄,他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依然不知疲倦地亲力亲为,为的是解决各种具体问题。袁隆平数十年来一直站在水稻育种的最前端,不是偶然的,心无杂念,抛去功利色彩,恰恰达到了梦想的彼岸。

  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出发,恰恰成就了个人的梦想。袁隆平说“我的梦想很简单”,而事实证明,这简单的梦想却解决了世界亿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袁隆平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