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校长活捉东南大学校长是怎么回事?

作者:卢鸿鹏时间:2023-07-28 16:48:33

导读:" 东北大学校长活捉东南大学校长是怎么回事?1.事件背景-在近日的一次校际交流活动中,东北大学校长不仅突然现身东南大学,还活捉了东南大学校长。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2.官方回应-东北大学校方在事后发布了一份声明,表示该行为是一次友好而又有趣的交流活动,"

东北大学校长活捉东南大学校长是怎么回事?

1.事件背景

  -在近日的一次校际交流活动中,东北大学校长不仅突然现身东南大学,还活捉了东南大学校长。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2.官方回应

  -东北大学校方在事后发布了一份声明,表示该行为是一次友好而又有趣的交流活动,旨在增进两校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校方强调,此举并非恶意或挑衅,所有参与者均经过双方同意。

3.学界反应

  -学界对于此次事件的看法各不相同。

  一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创新的交流方式,能够增进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然而,也有人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种方式可能会给学术界带来不良影响,甚至损害学术尊严和学校形象。

4.学术交流的重要性

  -学术交流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可以分享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成果,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然而,在开展学术交流时,应注重礼仪和尊重对方的权益,避免造成误解或不必要的争议。

5.两校关系的影响

  -此次事件对于东北大学和东南大学的关系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虽然官方回应强调了友好交流的意图,但有些观点认为,东北大学校长的行为可能会被解读为对东南大学的不尊重,导致两校之间的关系产生紧张或隔阂。

  双方需要进一步沟通和理解,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6.同类事件的启示

  -此次事件提醒我们,学术交流应当坚持以尊重和合作为基础,避免过于激进的行为或言论。学校之间的交流应该以促进学术繁荣和互惠互利为目标,而非仅仅追求个人或学校的名声。

7.总结

  -东北大学校长活捉东南大学校长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学界对此看法不一。

  学术交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在进行交流时,应注意礼仪和尊重。

  双方应加强沟通和理解,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促进学校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赵元任四辞校长】赵元任的简介

    赵元任在北京结识杨步伟(也就是他后  来的妻子)后,经常到森仁医院找她聊天。  一天晚上,赵元任郑重其事地对杨说:“韵  卿,有一样事,将来你也许失望的,就是我

    打算一辈子不做官,不办行政的事。”此

    后,便有了赵元任“四辞校长”的事。

  第一次是1924年至1925年,赵元任赴欧

  洲访问回到上海后,杨杏佛和胡刚复两人要

    他当东南大学校长。因为当时风潮中两方相

  持不让,赵元任又与两方都是好友,他出来

    当校长可以平息争端。

  赵元任被吓得连夜北上,因他当时已

    经被清华聘为研究院教授。当日无船,就坐

    了招商局新丰号统舱北上。后来电报打到天

    津,由丁在君来接船。可是丁上船到头等

  舱、二等舱去接赵元任都找不到,最后看见

    赵从统舱钻出来了。丁很诧异,骂他为何如

  此省钱!到了旅馆后,赵元任说是为了逃任

  校长,丁在君又好气又好笑,直骂他没出

    息。

  第二次是北伐后,大学院办委任赵元任

    为清华校长,他又不干,还是荐贤自代。后

  来大学院办中央研究所的蔡元培和杨杏佛要

  赵元任当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赵又推荐傅

    孟真来做,自己只做了语言组主任。

  第三次是因校长风潮,赵元任已离开了

  清华,教授会6人来纳扮嫌找赵元任想办法,他找

    了吴稚晖老先生。可是风潮虽平息了下去,

    校长问题又落到他头上了。他又出了一个主

  意,托翁文灏暂代,并推荐让时任清华留美

    监督梅月涵回国当校长。翁文灏代洞手了两个月

  还未见梅月涵回来,急了,又去缺御找赵元任,

  问如何办?赵说我去替他就可以把他请回

    来。于是他亲自赴美,在华盛顿当了一次监

    督。

  第四次是1946年夏,时任教育部长的

  朱家骅连发5次电报催赵元任从美国回国任

  中央大学校长,最后还打电报给杨步伟,让

    夫人劝赵就职。杨步伟回电说:“我从不要

    元任做行政事。”并对丈夫说,只有暂不回

    国,等风波过去再回。没料到这一待下来就

  快20年了,直到1973年赵元任才重新回大陆

    访问。

  (摘自《往事》)

东北大学校长是谁?

宋小濂——校长任期(1920-1924)

张学良——校长任期(1928-1931)

刘哲——校长任期(1928-1938)

刘梦庚——校长任期辩庆(1933-1935)

冯仲云——校长任期(1949-1951)

陈康白——校长任期枝册(1951-1953)

李昌——猛灶宏校长任期1953-1964

李瑞1977-1978

刘德本1978-1980

黄文虎1983-1985

杨士勤1985-2002

王树国2002-2014

周玉2014至今任校长

东南大学历任校长

院校专业: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

  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

  ,东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

  学校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重要发展时期。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

  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

  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

  在近120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南大学始终心怀天下、心系祖国,为科学进步、民族复兴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逐步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和“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铸就了“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

  ,东南大学现有35个院系、87个本科专业,有3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有全日制在校生36628人,其中本科生16521人,研究生20107人;在校留学生2115人,其中学历留学生1562人。

  学校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占地面积5888亩,其中九龙湖校区3752.35亩,总建筑面积约78.97万平方米。

  学校图书馆面积6.69万平方米,藏有各类纸本图书资料460万册,可访问数据库检索平台149个(二级数据库233个)。

  学校还设有无锡分校和苏州校区。

  ,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慧轿、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

  学校1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5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 ,两者均列全国第八位;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百分之一,工程学位居ESI世界前万分之一行列,居全球第17位,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位居ESI世界前千分之一行列,其中计算机科学位居全球第9位。

  ,学校共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3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国家级文科智库、2个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

  ,东南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2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79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2108人;博前首肆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287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422人。

  有两院院士16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3人,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大全球学术影响力的杰出人才约500人。

  东南大学正深化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高端师资倍增计划”,加快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东南大学教育教学声誉卓著。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37万各类优秀人才,涌现了一大批建功立业的精英翘楚,在东南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200多位。

  学校是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入选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全国12个),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3个。

  共有3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3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有36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10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芹绝、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8年以来,51人次入选新一届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委员3人次、副主任委员10人次。

  学校建有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东南大学连续四届(每四年一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并列全国高校第三位。

  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11项。

  东南大学在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继承优良传统、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东南大学是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与辐射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产学研结合,2021年科研经费到款31.81亿元,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904件,PCT专利申请74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270件,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位,有效发明专利10632件,位列全国高校第三位。

  SCI、EI论文收录均列全国高校前列。

  2011-2021年,学校共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33项,其中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近年来,学校参与了“探月计划”、“三峡工程”、“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北京副中心、港珠澳大桥、高铁技术、南极科考、南海造岛、无线充电等国家重大工程。

  近五年共牵头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为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

  当前,东南大学正着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格局,以更好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东南大学是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最为活跃的高校之一。

  截至2021年末,学校已初步建成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国际合作网络,共与来自18个国家或地区的45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里兰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利兹大学,瑞士苏黎世高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

  2017年,东南大学发起成立了“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是中国与英国合作建立的第一个以工程教育与研究为特色的大学联盟,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伯明翰大学、剑桥大学、卡迪夫大学、利兹大学、利物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诺丁汉大学和华威大学等9所英国著名高校加入联盟。

  2021年,东南大学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发起成立“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为全球首个聚焦碳中和领域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世界大学联盟。

  学校还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雷恩一大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雷恩一大研究生学院。

  东南大学正以“全球高端、实质合作、引领发展”为方向,加快形成全方位、有重点、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格局。

  ,奋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今日的东南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和践行“止于至善”校训,树立一流意识、围绕一流目标、贯彻一流标准,坚持瞄准前沿、服务战略、师生为本、人才为先,推进多学科融合、理工文医综合、产学研结合、国际化联合,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争取早日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东大气质、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其他信息:

  东南大学现有34个院系、84个本科专业,有3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8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有全日制在校生35355人,其中本科生16371人,研究生18984人;在校留学生2255人,其中学历留学生1500人。

  学校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占地面积5888亩,其中九龙湖校区3752.35亩,总建筑面积约78.97万平方米。

  学校图书馆面积6.69万平方米,藏有各类纸本图书资料452万册,可访问数据库检索平台144个(二级数据库220个)。

  学校还设有无锡分校和苏州校区。

东北大学为什么不走合并其他高校之路

回答如下:

  东北大学没有合并其他高校,不是因为它不想合并,而是现实条件没得合并。

  东北大学位于辽宁沈阳,在沈阳的大学中,只有辽宁大学还算不错的大学,但是辽宁大学是综合型大学,摊子铺得比东北大学还大,所以根本就不好吞下,而其他的好大学基本都在大连啦,都不在一个城市,合并难度就更大啦。

东北大学校史

  东北大学校史  1.云涛日破  (1923-1931)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孕育着富庶,也引得列强垂涎。

  日本以其地理条件的便利,将魔爪伸向东北,不仅进行残酷的经济侵略、资源掠夺、还进行文化控制。

  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局下,诞生了东北大学。

    1921年初,东北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几位知识分子的内心却充溢炙热的激情。

  他们向时任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的张作霖建议: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

  他们就是当时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和奉天省教育厅厅长谢荫昌。

  对于他们的建议,奉天省议会于当年10月25日进行讨论,通过联合吉、黑两省创办东北大学以储备人才、振兴教育的议案。

  1922年春,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次年4月19日,奉天省公署颁发“东北大学之印”,4月26日正式启用,东北大学宣告成立,  建校之初东大呈请奉天省公署,拨地另建校舍。

  省公署很快批复,拨昭陵前白桩外陵地并毗邻民地共500余亩,作为新校址。

  经一年多建设,1925年9月,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在新校址竣工。

  理工科先行迁入,与仍在原址的文法科大学遥相呼应,形成南北两校区。

  1926年的东大一览曾对当时的校园环境进行了这样的描述:理科工科校址,偏南一带地势高阜,土质坚厚,中建正楼一座,形如蛱蝶,南瞰城郭,北倚昭陵,而新开河环抱楼前洋洋西去,瞻眺环境爽垲葱茏诚胜地也。

  这方圣地孕育了东北大学蒸蒸日上的未来。

  学校按照现代大学的格局设立了理、工、文、法、教育等较为齐全的学科,各学科之学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文法科成立自治会、夏声社、社会科学研究社;工学院成立矿学会;理工预科成立英语研究会;孙国封院长为促进科学进步,发起科学教育协进会。

  这一时期校内各种学术迅游讲座开展的红红火火,  “知行合一”是东北大学当时的校训。

  为力戒纸上谈兵,东大建成工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巩固所学,留学德国归来的杨毓桢任厂长。

  1926年11月,文法理工各科组织学生参观华北机械厂及纺织厂,以增长工业方面知识;同年12月,俄文系学生抵达哈尔滨,实地考察;1927年,理工科学生参观奉海路、抚顺煤矿。

  实地参观考察、创建学会、开办讲座,刚刚诞生的东北大学已经开始运用现代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启迪学生思想,丰富学术文汪岁化。

  这些传统延续至今,成为东大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27年11月,东北大学首任校长王永江因病逝世后,大学委员会公推奉天省省长刘尚清继任校长,踵事增华,历有建设。

    1928年8月16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刚刚过去两个多月,身负国仇家恨的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长张学良继任东北大学校长。

  一直以教育为立国之本的少帅对东大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明确提出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为办学宗旨,在学校建设和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东北大学从此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为改善办学条件,张学良校长先后共捐献180万现洋,建筑文法学院教学楼各一座、可容数百人的凹字型学生宿舍一座、教授住宅38栋、化学馆、纺织馆、图书馆、实验室及亩陵销马蹄形体育场等。

  时任建筑委员会技术部主任的孙国封院长曾言:本校此次建筑实为东三省伟大工程。

  对于东大的建筑,一位老校友这样深情回忆:东北大学学堂的教室,建筑宏伟、工精料美,样式新异,斜阳夕照,辉煌美丽,眩目夺神,而我们得在这个教室里受课,是何等的荣幸!何等的快乐!  1929年7月1日,东北大学第一届毕业典礼,张学良校长向120名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

  各系毕业成绩第一的学生还由学校选送,往英美德各国留学深造。

  同年秋,文法两院学生迁入北陵校区,东北大学羽翼渐丰。

    东北大学宏伟校园不仅留下了学子求学的脚步,也留下了众多名师辛勤耕耘的身影。

  张学良校长重金礼聘,广招良师,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冯祖恂、刘先州等一批名师执教东大,可谓英才荟萃,俊彦云集。

    1928年8月,结束欧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应张学良校长邀请来东大,着手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

  破除男女之隔阂,并给予妇女界以研究高深学术之机会,张学良校长上任伊始便极力倡导男女同校。

  1928年9月,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东北大学校门,从此开创东北大学男女同校之新纪元。

    张学良出任东大校长之后对体育教育异常重视,增聘体育教员,组织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

  1929年第14届华北运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东大健儿大显神威,破数项全国纪录,夺得男子田径赛第一名。

  东大足球队、篮球队还远征日本进行比赛。

  东大学子以其强健的体魄驳斥了“东亚病夫”的谬论。

    到1930年秋,东大有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舍宇壮丽、设备充足,经费充裕,良师荟萃,学风淳穆,极一时之盛。

    正当学校蓬勃发展之际,“九一八”的炮火炸碎了东北大学的强校之梦。

    2:风雨载途  (1931-1949)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城陷未几,日本南满公学学堂堂长来校,伪致慰问,劝照常上课,称经费由日本供给。

  全校师生悲愤已极,严词拒绝,被迫走上流亡之路,成为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大师生先到北平、后迁开封、西安,南下三台,一路求学,一路斗争。

    1931年9月26日东北大学大部分师生迁往北平,教授们组织“教授代表会”,推动学校复校事宜,学生也成立了“东大临时学生会”,协助教授们工作。

  10月18日,学校借北平南兵马司旧税务监督公署为校舍,勉强复课。

  因条件所限,部分系科停办,同时添加边疆政治系、家政系等实用学科。

    1932年,为了粉碎日本帝国主义霸占我国东北合法化的阴谋,艰难办学的张学良校长出资8000现洋资助我校学生刘长春参加第十届奥运会,此举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有力的还击。

  1932年7月30日,刘长春手执中国国旗阔步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这是中国首次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旨在侵吞我国华北的一系列事件,而南京国民党政府却一再退让,并准备于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市学生救国联合会组织发动了“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在其他学校师生受军警围困,未能及时到达的情况下,东大师生冲破手持大刀的军警包围,孤军出动,从崇元观到西四北大街,再到东郊民巷,他们冒着严寒,一直坚持到夜晚,成为斗争中的主力和先锋。

  尽管有人被捕,有人受伤,但学生们仍然顽强斗争,紧接着又举行了“一二·一六”示威游行。

  斯诺曾这样评述“一二九”运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知识青年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勇气,情景振奋人心,无论对参加者还是旁观者来说都是如此”。

    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音乐教师阎绍璩也亲身经历了这次斗争。

  1936年,阎绍璩以著名诗人光未然的诗作《五月的鲜花》为词,谱曲一首,将他在“一二.九”运动中的真实感受,化作悠远的旋律——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埋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争不惜……这首从东大校园唱出的歌一问世,就在抗日民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并被迅速传唱,而这首歌也连同那次振奋人心的爱国运动一起载入史册。

  而今,每到12月9日,东大校园就又会传出那熟悉的旋律,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也伴着歌声走进年轻东大人的心里。

    “一二九”运动以后,华北局势危在旦夕,“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各大学于是纷纷准备外迁。

  1936年初,张学良校长在西安西门外选定陕西省立农林职业专科学校旧址为校舍,东大工学院及补习班率先迁往西安,成立西安分校。

  2月24日,西安分校正式上课。

  在这抗日的大后方,两度迁校的东大师生,渴望安宁的环境,渴望潜心治学。

    正在西安任职的张学良将军,为给东大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筹资15万元,修建校舍。

  在修建大礼堂时,张将军有感于“九·一八”后国破校散的处境,在礼堂基石上题词:“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  辗转之中东大师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的洪流之中。

  1936年,“一二.九”运动一周年那天,西安一万多青年学生,举行了以“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为中心内容的请愿游行。

  东北大学西安分校的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高呼:“枪口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打回老家去!”等口号,在向陕西省主席邵力子请愿未达到目的的情况下,冲出军警戒严的中山门,高唱救亡歌曲,向临潼进发,向正在那里的蒋介石请愿。

  得知学生们要来临潼的消息,蒋介石下令堵截学生,武装镇压,格杀勿论。

  张学良校长深恐学生遭到伤害,驱车追上学生请愿队伍。

  劝阻学生返回校园。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但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校长却从此失去自由,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活。

  1937年1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委臧启芳为代校长,根据国民党政府南迁东北大学的指令,在开封河南大学内设东北大学办事处,东北大学迁到开封。

  同年5月,东北大学改为国立,臧启芳来西安接收西安分校,6月,开封学生迁来西安,集中办学。

    1938年春,日军轰炸西安,东大不得不再度迁校,由陕入川。

    东北大学暂借四川三台县旧试院和草堂寺及县属联立高中之一部分为校舍,工学院迁出,重点建设文、理、法、商学科。

    在东北大学当年的校址上,而今一所国家级示范中学——三台中学,已在川内声名赫赫。

    当时一批名师齐集东大,陆侃如、冯沅君、金毓黻、高亨、杨荣国、姚雪垠等先后来校任教。

    1940年,著名学者金毓黻先生到东大筹备“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尽管经费困难,物资缺乏,但在先生的苦心安排下,极短的时间内研究所便初具规模。

  一批研究生追随先生不仅钻研历史,亦关注现实,成果颇丰。

    1942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令:改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为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给予硕士学位。

  东大的研究生教育,由此发端。

    这一时期东大编印的学术刊物《东北集刊》、《志林》收录了师生数百万字的论文,研究课题从“大学精神”到“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从“三台物价”到“东北人口发展的特点”,涉猎之广泛,调查之缜密,论证之严谨,令人叹服。

    学术研究欣欣向荣,学生活动蓬勃开展。

  学校通道两旁一直延伸到大门口的壁报都是学生的创作,以宣传抗日,抨击腐朽政治,揭露社会黑暗为主要内容。

    “学声”、“黑土地”等社团聚集了一批热血青年,成为进步学生成长的摇篮。

  学生剧团不仅在校内演出,还走出校门,举行义演,所得款物,捐赠前线,支援抗战。

    在三台这座川北小城,东大度过了8年时光,在物力财力两感窘迫的岁月里,师生们直面困苦,笑对艰难,追求学术发展,传播进步文化,那段日子因此而熠熠生辉,三台小城,因而平添万千气象。

    老校友刘黑枷在文章《歌声琴韵》中曾这样回忆当年的情景:“我们那时在学校里最爱唱的歌,是东北流亡三部曲、在松花江上等,每次唱歌都心潮激荡,怀念故乡,遥想前线,对真正领导抗战的先进政党激起无限景仰”。

  半个世纪过去了,东北大学80年校庆前夕,学校的记者赶往三台采访的时候,我们的老校友,把记者们领到了当时东大组织修建的防空洞里,在那里,老人们情不自禁的唱起了当年的歌。

    1945年8月14日,东大师生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在这场战争中,有60位东大人奋勇向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授予烈士称号。

    当胜利来临,人们百感交集,陆侃如教授欣然提笔撰写对联:万里流亡,尝胆卧薪,缅怀黑水白山,此时真个还乡去;八年抗战,收京降敌,珍重禹时舜壤,来日无忘守土难。

    1946年东大师生从三台陆续返回沈阳,1947年2月在北陵原校址开学。

  1948年6月,国民党在东北战场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命令东北大学再迁北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东北大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3.力耕躬学  (1949-1993)  东北全境解放后,为适应新中国建设对人才的大量需求,1949年3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以东北大学工学院为基础建立沈阳工学院,校址设在原沈阳奉天工业大学和市第二工科学校。

  次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决定筹建东北工业大学,包括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和鞍山工专。

  8月,东北人民政府发布命令,将上述三校合组为东北工学院,校址设在长沼湖,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南湖,著名冶金专家靳树梁担任院长。

  1950年9月,东北工学院举行成立大会暨首次开学典礼,当时学生2936人,教师417人。

  教师中既有原东北大学的教授,也有从全国各地招聘的专家、学者。

  广纳贤才,吸取各方专家之所长。

  受聘的教师来自天南海北,有的是高等学府的名师,有的是生产单位的技术专家。

  建国之初,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这一举措,为东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刚刚成立的东北工学院,各项工作迅速展开,从招聘教师,到招收学生;从专业的设置到基层教学组织的创建,为了让学校尽快走上正轨,大家只争朝夕。

    1951年10月8日,东北人民政府批准了东北工学院南湖基建工程开工申请,南湖校区的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

  经过一年多的施工,1953年4月17日,原铁西校址交给工农速成中学,东北工学院迁往南湖校址。

    当时的院长靳树梁曾在一首词中这样描绘南湖旧时的景象:“风自吹襟,人争掩鼻,汩汩沟流半粪污,湖安在?指几行衰柳,一片黄泸。

  ”然而,经过东工人几百个昼夜的建设,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寻不到旧时的模样。

  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从这里汲取知识的甘露,获得智慧的启迪,这里也便成为年轻的梦开始的地方。

  光阴荏苒,而今用梦和希望滋润的校园,越发显出勃勃生机,新建筑鳞次栉比,新景观悦目赏心。

    1952年,全国范围进行高校院系调整。

  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大连工学院的电机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采矿系、冶金系;山东大学采矿系均并入东工。

  东工的化工系各组,土木系的水利、路工两组,机械系的汽车组调到大连工学院。

  地质系各组、数学系、物理系全体学生及部分教师分别调整到长春地质学院、东北人民大学(现为吉林大学)、东大。

    院系调整后,东北工学院进一步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认真改进和充实教研组。

  建校以来,这种在实践中的改进就从未停止过。

  不断总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完善教学法;编写、翻译教材,以《现代炼铁学》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材正是那一时期教师们的心血结晶。

    教师们高昂的工作热情也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学生中勤奋好学蔚然成风。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采矿系五四届采煤甲乙两班。

  1954年4月,东工发布了《关于介绍五四煤甲、乙两班学习经验的通令》,决定授予两班“学习模范班”称号,“五四煤”的经验开始在学生中推广。

    而今,“五四煤”的成员都已进入古稀之年,但他们踏实、严谨的学风成为一笔宝贵财富,感召着后来的学子。

    东北大学早在建校之初,就以“知行合一”为校训,注重实践。

  来自生产第一线的靳树梁院长更是对此身体力行。

  他带领几位青年教师为本溪钢铁公司成功地解决了高炉结瘤问题;在四川威远钢铁厂高炉改造失败,四处求助甚至借鉴了苏联经验,仍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切中要害,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为高炉的正常生产做出贡献。

    他主张工科院校要实行厂校合作,教学要面向生产,理论要联系实际。

  在他的倡导下,东工与多家厂矿、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合同,共同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

  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环节得到强化。

    在此基础上,按照培养工程师的目标,东工首先对矿区开采专业五三届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这是全国工科院校中最早进行毕业设计的专业。

  教育部肯定了毕业设计的经验,并向全国高等工科院校进行推广。

  面向实践夯实理论基础,东工人求真、务实的精神就已经在孕育之中。

    1953年,学校召开了科学研究座谈会,确立了“在加强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并与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逐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方针。

  此后,学校开始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学生中的科研工作也逐步展开。

    1953年末东工出版了第一本《科学研究资料》;  1955年初,举行了第一次科学报告会;同年召开学生科学报告会,选举产生了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院长靳树梁教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7年教师谢绪恺,在第一届全国力学学术会议上,宣读了《研究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新方法》论文,提出了多项式稳定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该组条件后来被编入《一般力学》教材中,被命名为“谢绪恺判据”。

    1958年国庆前夕,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在东北工学院研制成功。

  与今天的PC机相比,这台计算机占地30平方米,堪称庞然大物,然而就是这个庞然大物,为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写下光辉的一笔,这一笔凝聚了东工人的智慧、东工人的坚忍不拔的努力和奋斗。

    经过十年的建设,东北工学院获得长足发展,1960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东北工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

  这为东北工学院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学校招收了文革后第一批学生,共计1667名。

  东北工学院再次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著名学府;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炼铁教研室被评为先进集体,教师张嗣瀛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22项科研成果获优秀成果奖;  1978年,东北工学院首批被恢复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

    1978年,在广泛调查和讨论基础上,学校制定了《东北工学院1978至1985年规划》。

  规划中明确指出:“尽快把我院整顿、建设和发展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既出科研成果,又出专门人才的社会主义理工科大学。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教学和科研上来。

    以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新工艺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代表,东工人用他们特有的勤奋和智慧,培育出一大批科研成果,科学研究之风大兴,科研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东北工学院本着“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两个中心,推行一系列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1986年11月6日,李鹏副总理视察东工,并题词勉励:“坚持教育改革,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1978年后,东北工学院恢复了招收研究生制度。

  1986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东工试办研究生院,这是学校把高层次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的里程碑,也是东北工学院步入第一层次大学的重要标志。

    1987年继辽宁分院之后,东北工学院成立了秦皇岛分院,1988年4月,成立了冶金部东北工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同年9月国家教委批准东工成立成人教育学院。

  这些变化使东工在人才培养上,从过去比较单一的以培养工科全日制本科生为目标的办学结构,逐步转变成以研究生与本科生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并存,以工科为主体,理工文管相结合的办学结构。

  技产业?结论是不但要办,而且要办好。

    1988年,在时任东北工学院院长陆钟武的倡导下,沈阳开始建立南湖科技开发区,确定建立“东北工学院科学园”和“三好街科技一条街”;东工乘势而上,提出“项目起步,政策导向,滚动发展,分步实施”的建园方针;确定“软件开发”、“医用全身CT”等4个起步项目,把毗邻“三好街”的院墙推倒,划出相邻的80亩校园作“科学园”。

  这标志着东北工学院开始融入社会,积极投身国民经济建设。

  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大学命名并被世界大学科学园协会接受为会员的科学园。

  国内知名的东大软件集团就是从这个科技园中成长起来的。

  1988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李华天教授的弟子,年仅33岁的东北工学院教授刘积任带领3个年轻人,以三台电脑、三万元科研经费开始了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艰难创业,这便是东软传奇的开篇。

    4.知馨行远  (1993-2003)  1993年,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

  4月22日复名仪式隆重举行。

  在东北大学的发展史上,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天。

    复名以后的东北大学抓住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机遇:  1996年成为全国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  1999年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  2001年实现部、省、市共建。

    东北大学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对时代特征和教育发展的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自身发展的特色,确立了建设“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大学的奋斗目标。

  在现代大学奋斗目标的内涵中,多科性是基础;研究型是核心;国际化是重要途径之一。

    2002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自动控制学科名列第一,计算机应用学科名列第九。

  这两个学科还建成了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学科水平国内一流。

     材料学科在保持金属材料优势领域的同时,正在向陶瓷材料和材料应用技术方面拓宽。

  在材料织构与晶界设计、合金相图与合金设计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基础性成果,基础研究逐渐与国际前沿接轨并同步发展。

  以这些学科为代表,东大的整体学科水平大幅度提高,95年以来,国家重点学科由2个增加到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由8个增加到18个。

  学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完善,学科门类由5个增加到8个、覆盖的一级学科由19个增加到27个、博士后流动站由5个增加到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由23个增加到3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由40个增加到76个,本科生专业由34个增加到49个。

  还获得了MBA、MPA和工程硕士三个专业学位授权。

    近十年来,获国家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626项,省部级一等奖以上77项,由东大独立完成或牵头的项目占绝大多数,解决重大科技课题的项目不断增加。

  职务发明专利申请合计281项;职务发明专利授权合计176项。

    学校承担国家和企业科技制高点项目总计7454项,经费174233万元,科研经费总量在普通高校中始终处于前列。

  科技经费自1995年突破亿元以来,连年攀升。

  1999年东北大学的全口径科研经费为2.04亿元,居全国高校第六位;2000年达2.72亿元,人均科研经费19.22万元,是“九五”初期的2倍;2002年全口径科研经费为3.28亿元,人均22.69万元。

    学校注重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的申报中取得丰硕成果,柴天佑教授当选《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学校在《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和《提高铝材质量的基础研究》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共获得5项课题级、13项专题级的研究项目。

    学校发表学术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共计1915篇,核心期刊5507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成为世界著名检索系统之一的EICompendex的核心期刊,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从2000年起,被EI收录论文数连续三年名列全国高校学报前五位,学术影响不断扩大。

  学校主办的《控制与决策》杂志,在国内信息与系统科学领域的同类杂志中位居第2位。

      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东大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结构趋于合理,层次明显提高。

  到“九五”末期,生师比达到15:1;两院院士由2人增加到6人;4人被聘为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

       东大的舞台是宽广的,不仅仅是学习,她还给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创造发展的机会。

  开放的环境、自由的氛围,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在这里经过锻炼,得到提升,东大成为莘莘学子成长的加油站。

  95年以来,学生累计60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100余人次在国际级大赛中取得名次,为国争光。

    东北大学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同美、日、英、德、法、意、以及台湾、香港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81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邀请了2000多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和合作科研。

  共聘请50余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东北大学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先后选派教师1600多人(次)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回国后成为骨干,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已经超出了字数,所以不全。您如果想得到具体的信息,可以登陆东北大学网站或者到东北大学校史馆了解。

  东北大学校史馆在东北大学的汉卿会堂。

东北大学创始人是谁?

  1922年春,张作霖命奉天省长兼财政厅长王永江筹办东北大学。

  原国立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改办为东北大学理工科,原文学专门学校(原奉天法政学堂)改办为东北大学文法科。

  校长由王永江兼任,学生480余人。

  文法科设中国文学系、英文学系、俄文学系、法律学系、政治学系;理工科设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土木工学系,机械学系,并成立东北大学筹委会。

  1923年4月19日,奉天省公署颁发“东北大学之印”,4月26日正式启用,东北大学宣告成立,时任奉天省省长王永江为首任校长。

扩展资料

  东北大学截至2017年12月,学校设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弊毁)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

  设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樱旦心3个。

  建有科技部国家科技政策东北研究中心、教育部科技政策研究战略培育基地、民政部城乡社区研究院等人文社科基地。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东北地区中心亦设在东北大学。

  2014年10月,东北大学和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联合建立了世界首所科技型孔子学院——“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科技孔子学院”。

参考资租颂备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大学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