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转本2022年新政策有哪些变化?

作者:纪升凯时间:2023-07-18 20:45:33

导读:" 江苏专转本2022年新政策有哪些变化?1.提高录取比例: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最新政策,自2022年起,江苏省将继续提高专转本录取比例。这意味着更多的专科生将有机会通过专转本的方式升入本科阶段。2.调整专科生报考条件:新政策还对专科生的报考条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按照"

江苏专转本2022年新政策有哪些变化?

  1.提高录取比例: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最新政策,自2022年起,江苏省将继续提高专转本录取比例。这意味着更多的专科生将有机会通过专转本的方式升入本科阶段。

  2.调整专科生报考条件:新政策还对专科生的报考条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按照最新规定,专科生报考本科的最低学历要求将被放宽。

  这意味着一些原本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专科生也将有机会参与专转本。

  3.引入面试环节:为了更全面地评估专科生的综合素质,江苏省将在2022年的新政策中引入面试环节。面试将成为评估专科生是否适合升本的一个重要依据。

  4.增加专转本名额:为了满足越来越多专科生升本的需求,江苏省将增加专转本的招生名额。这将为更多的专科生提供升本的机会。

  5.增加专转本专业种类:除了增加招生名额外,江苏省还计划增加专转本的专业种类。这将使得更多专科生能够选择更符合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的本科专业。

  6.强化培养计划:根据新政策,江苏省将加强对专转本学生的培养计划。这将包括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及专门的辅导。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江苏省还将加大投入,加强专转本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引进高水平师资和提供进修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8.推进校企合作: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江苏省还将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合作,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增加专转本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结起来,江苏专转本2022年新政策的变化主要包括提高录取比例、调整报考条件、引入面试环节、增加招生名额和专业种类、强化培养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推进校企合作。这些变化将为更多的专科生提供升本的机会,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江苏专转本2022年新政策是怎么样的?

  报考普通高校“专转本”的考生均需取得全国计丛唯简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证书;大学语文和高等数学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成绩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山燃。此外,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专业综合的笔试时间安排在每年3月,试点类专业技能现场测试时间安排在每年4月。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十七条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2,第二十条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渗裤度和继续教育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和行业组织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等方面的教育,促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3,第二十一条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2022江苏专转本政策改革?政策对比详解?

  2022年江苏专转本考试有关事项的通知,江苏省官方已下发了文件,本次考试在政策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动,本篇文章以2021年江苏专转本政策及2022年政策做对比为各位考生进行政策解答。

一、专转本和专升本有什么区别?

  其实“专转本”和“专升本”是一样的,江苏地区把“专升本”叫做“专转本”,只是地区上的叫法不同,本质山来讲都是大学专科层次学生进入本科层次阶段学习的选拔考试,属于省级统一招生标准选拔性考试。

二、2022江苏普通专转本政策改革?政策对比详解

江苏省专转本2021-2022政策变动对比表

年份

报名条件考试科目

建档立卡志愿填报招生对象

2021年

  (1)思想品德较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修完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袜丛没内容,达到毕业要求,能正常毕业。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英语(非英语类专业/日语)报考要求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中央下发名单为准。

  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投档办法是:按考生报考类别,并按考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A、B、C、D、E志愿或A、B、C志愿,只要被检索的5所(或3所)院校及其专业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及其专业,即直接向该院校的该专业投档。

  1、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经省招生部门按规定程序正式录取的、本省各类普通高校的专科三年级在籍学生。

  2、省高职(专科)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高职院校学业后,经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审核,可参加“专转本”选拔考试。

  3、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报考“专转本”自主招生的的条件,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校“专转本”自主招生工作的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2022年

  (1)思想品德较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修完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达到毕业要求,能正常毕业。

  (3)取得全国或江苏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证书。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日语、专业综合建档立卡报考要求:专项用于招收本地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职(专科)毕业生。

  2022年“专转本”录取工作按照考生报考类别设置平行院校志愿。

  考生可根据自己在专科阶段的学习情况,按照2022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专业大类设置所划分的专业大类选择相关专业。

  每生最多可填报八所院校的八个专业。

  (五年一贯制高职五年级在校学生)普通高职(专科)毕业当年从江苏省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一年内的毕业生(包括五年一贯制高职)经有关单位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审核后可参加相关高校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转本”招生。

  1、列入国告纳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经省招生部门按规定程序正式录取的,在本省各类普通高校的专科三年级在籍学生(含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学生、2019年秋季入学的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招生学生)。

2、经设区市招生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正式录取的,在本省各类学校的五年一贯制高职的五年级在籍学生

3、普通高职(专科)录取后及在校期间从江苏省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复学后的三年级在校学生

  4、获2021年、2022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省赛一等奖或国赛二等奖以上学生可直接录取本科,但须参加全省统一的“专转本”考试。

通过以上表格我们可以总结出本次2022年江苏专转本政策改革变化内容为:

1、招生对象

  (1)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退役大学生士兵免于参加文化课考试,须参加由接收高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或职业技能综合考察。

  (2)获奖考生政策。获2021年、2022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省赛一等奖或国赛二等奖以上学生可直接录取本科,但须参加全省统一的“专转本”考试。

2、报名条件

  新增取得全国或江苏计算机一级以上证书。

3、建档立卡

  2022年建档立卡报考要求:专项用于招收本地原郑返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职(专科)毕业生。

4、志愿填报

  由5个平行志愿变为8个平行志愿。

5、考试科目

  新增专业综合考试。大学语文或高等数学150分、英语或日语120分、专业综合230分(其中专业基础理论150分,操作技能80分),满分500分。

  本次改革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对于考生来说专业课考试的加入,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增大,会增加考生的压力;另一方面就是新政是第一年实行,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但是同学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用心学习,积极备考,肯定是能顺利通过考试的。考生网也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点击查看:江苏专升本视频课程

点击查看:专升本题库

江苏2022年专转本政策有哪些?

江苏2023年专转本政策如下:

  专科学习期间获得以下竞赛奖项的学生免试入学:在全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金奖和银奖,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以上赛事学生如以团队参赛,个人须在团队中排名前五)。

  在颤颤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如为集体项目,参赛人数不超5人)中获得国家一等奖;在全国学生运动会个人竞赛项目中进入前3名。获2021年、2022年、2023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省赛一等奖或国赛二等奖以乎皮友上普通高职(专科)在校学生。

  以及2022年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一等奖或国赛铜奖及以上普通高职(专科)在校学生(创意组限团队成员前3人中的项目负责人或专利第一发明人,创业组限团队成员前3人且有股权的核心成员)可录取本科,须参加全省统一的“专转本”考试。

  获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能大赛以及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省教育厅主办或联办的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应届专科毕业生。

  以及获国家级“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茄高败奖及以岁槐上、省级“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念肢大赛一等奖及以上的项目主要负责人(获奖项目成员排名为第一人)的应届专科毕业生,可申请免试资格,所报考的专升本专业应与就读的高职(专科)专业相对应。

江苏专转本2022年新政策是什么?

  【江苏“专转本”政策改革啦!2022届专科应届毕业生开始实施】方案要求,报考普通高校“专转本”的考生均需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证书。考试科目及分值为大学语文或高等数学基灶橘150分、英语或日语120分、专业综合230分(其中专业基础理论150分,操作技搏团能80分),满分500分。

  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将分为19个专业大类,126个招生专业,即考生可自行在这126个招生专业中确认自己想要进行转本的专业,再根据该招生专业所在的专业大类进行考试报名。

新政策对转专业报考比较友好:

  是的。除英语、日语、教育、医护大类对考生的专科阶段专业有强制要求外,其余专业均可凭考生意愿进行跨专业报考,而后根据该专业所属专业大类要求的考试科目进行备考,对不满意专科阶段专业的同学们可以说是辩伏非常友好了。

  但与此同时,一些热门专业的转本竞争也会相对较大,也就是说,你想转本的专业可能是大家都在备考的专业。学长根据各渠道信息计算得出,报考财经类、管理类和电子信息类的考生大概占全部考生的50%,竞争之激烈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现实。

江苏2023专转本政策

江苏2023专转本政策如下:

  江苏省2023年“专转本”工作,针对三种选拔对象采取三种选拔方法,分别是:普通高职(专科)学生“专转本”,实行全省统一考试选拔的办法;五年一贯制高职(高师)的五年级在籍学生“专转本”,由接收高校组织考试,择优录取。

  退役大学生士兵免于参加文化课考试,须参加由接收高校组织的职业技能综合考查。此外,获2021年、2022年、2023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省赛一等奖或国赛二等奖以上普通高职(专科)在校学生。

  以及2022年江苏省职谨州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一等奖或国赛铜奖及以上普通高职(专科)在校学生可录取本科,但须参加全省统一的“专转本”考试。

专转本: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学生转入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选拔考试,简称“专转本”,“专转本”又被视为“第二次高考”,都是入学选拔考试,入学后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统招类别。而后两者考试所取得的学历资格是非普通高等教育学生。

  国家教育部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转本”这个途径,“专转本”在江苏举行。江苏专转本学生经考试录取读完本科,获取的毕业证书是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其含金量量要比“专升本”的成物盯人高罩晌和等教育毕业证书高很多。

  而获取的学位证书不带有上述字样。江苏省的“专升本”与“专转本”是有区别的。

江苏省2023年专转本政策

  江苏省2023年专转本政策主要包括接收院校及计划、选拔对象及方法、全省统一考试选拔的报名、志愿填报及考试安排、转入与培养、学籍管理与就业等方面。

1、接收院校及计划

  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分校计划表、专业计划表已经公布,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条件选择报考的院校和专业。接收院校应制定办班简章,明确招生人数、专业名称、专业要求、学费标准、培养方式、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发放等内容,并经省教育厅审核后,上网供考生查询。

2、选拔对象及方法

  2023年江苏省专转本的选拔对象有三种:在本省各类普通高校的专科三年级在籍学生;在本省各类学校的五年一贯制高职的五年级在籍学生;普通高职(专科)退役大学生士兵。

  针对这三种对象,采取三种选拔方法:普通高职(专科)学生实行全省统一考试选拔;五年一贯制高职(高师)的五年级在籍学生由余碰接收高校组织考试,择优录取;退役大学生士兵免于参加文化课考试,须参加由接收高校组织的职业技能综合考察。

3、全省统一考试选拔的报名、志愿填报及考试安排

  报名条件包括思想品德较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修完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达到毕业要求,能正常毕业;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证书。

  志愿设置按照考生报考类别设置平行院校志愿。

  每生最多可填报八所院校的八个专业。

  志愿填报时间为2023年1月5日至7日。

  考试科目包括大学语文或高等数学150分、英语或日语120分、专业综合230分(其中专业基础理论150分、操作技能80分),满分500分。专业综合考试按本科招生专业大类要求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

4、转入与培养

  “专转本”新生凭专科毕业证书和录取通知书等材料到本科院校岩李办理入学手续,“专转本”学生统一转入本科三年级学习。

  “专转本”学生学费与接收院校同专业学生实行相同标准。

  接收高校必须单独为“专转本”学生组建班级,不得插班学习。

5、学籍管理与就业

  “专转本”学生不得转专业和转学。

  “专转本”学生除国家和省有明确规粗毁迟定的,享受与转入学校本科生同等待遇。

  “专转本”学生毕业证书内容要按照国家规定填写。

  “专转本”学生毕业时,按国家有关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执行。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