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历史课件有哪三篇?

作者:吴运达时间:2023-07-18 00:25:57

导读:" 远古居民是指生活在祖国境内的古代人类群体。他们是我们祖先的一部分,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将介绍三篇关于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历史课件。1.quot;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quot;-简介:这篇课件将介绍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包括居住环境、食物采集和狩猎、社"

  远古居民是指生活在祖国境内的古代人类群体。

  他们是我们祖先的一部分,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三篇关于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历史课件。

1."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

  -简介:这篇课件将介绍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包括居住环境、食物采集和狩猎、社会组织等方面。

  -生活环境:描述远古居民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例如山区、河谷、平原等。

  -食物采集和狩猎:介绍远古居民的食物来源,如采集果实、根茎、种子和狩猎野生动物。

  -社会组织:讲解远古居民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如家族、部落等。

2."远古居民的艺术和文化"

  -简介:这篇课件将探讨远古居民的艺术和文化,包括绘画、雕塑、音乐、信仰等方面。

  -艺术形式:介绍远古居民的艺术形式,如洞穴壁画、雕刻、装饰品等。

  -艺术主题:讲解远古居民的艺术主题,如动物、自然景观、人物等。

  -文化传承:探讨远古居民的文化传承方式,如口头传统、神话故事等。

3."远古居民的科技和创新"

  -简介:这篇课件将探讨远古居民的科技和创新,包括工具制作、火的使用、农业发展等方面。

  -工具制作:介绍远古居民制作工具的技术和材料,如石器、木器等。

  -火的使用:探讨远古居民的火的使用方式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如取暖、烹饪、驱赶野兽等。

  -农业发展:讲解远古居民从采集到农业的转变,如种植谷物、养殖动物等。

  这三篇课件将分别从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艺术和文化、科技和创新等方面展示他们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这些课件,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远古居民在祖国境内的重要地位和对我们的影响。

七年上册历史华夏之祖课件

1.初一历史上册第三课华夏之祖

  推举首领禅让d华夏族敬佩a禹为了治理洪水,三次到过桐柏山。

  可是,每次桐柏山都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山石号叫,树木惊鸣,土伯壅川,天老进兵。

  有一股看不见的暴虐力量,阻止禹动工治水。

  禹知道遇到妖怪氏中了,非常生气,召集诸神和各部落首领开会,让夔龙去扫除妖孽。这时,桐柏山,以及附近诸山的部落首领,唯恐双方打起仗来祸及自己,都面露惧色,恳请禹收回除妖的命令。

  看到鸿蒙氏、商章氏、兜卢氏、犂娄氏等部落首领临战怯阵,不愿出力,禹把这些人都关了起来。这才知道:原来他们包庇的妖怪是淮涡水怪——无支祁。

  无支祁能言善辩,知道江水、淮水各处的深浅,以及地势的高低远近。

  他长得形似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

  脖子一伸,好像有一百尺长,力气比九头象还大。

  无论是搏击跳跃,还是快速奔跑,他都非常迅捷,常常是眨眼之间就看不见了。

  双方在桐柏山下展开恶战。

  禹先后派童律、乌木由出战,都打不败无支祁。

  最后,派庚辰出战,才擒获了无支祁。

  鸱脾、桓胡、木魅、水灵、山妖、石怪等数以千计的妖怪,看到无支祁被捉,都叫喊着冲了上来,想要抢走无支祁。

  庚辰挥舞方天戟,和众神一起没费吹灰之力就杀散了这群乌合之众。

  禹命人用大铁链锁住无支祁的颈子,又把他的鼻孔穿上铜铃铛,然后把他压在淮河南边的龟山脚下。

2.七年级历史上册1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腔瞎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板书设计: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发展水平:用天然火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发展水平:人工取火[授课过程]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导入新课: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

  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教学内容教法、学法二、北京人发现时间:1929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生存年代:20—70万年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生活状况:群居生活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发展水歼圆山平:人工取火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巩固练习:(见课件)作业:(见课件)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读第6页第一、二段,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

  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共同回答。多媒体展示:设计的练习题,可以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

  多媒体展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过程(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

3.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华夏之祖活动课一寻找历史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活动课二编历史小故事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秦王扫六合”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三国鼎立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活动课五“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上)附录后记。

4.七年级上册同步学练册历史答案

晋中之窗提醒您: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是北京人遗址。4、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5、北京人的体貌特征:还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生活的群体叫氏族。

  7、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打制的石器。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1、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2、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主要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出现了私有财产与贫富分化。

  4、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和粟,也是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5、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主要使用的工具是磨制的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

  1、炎帝、黄帝是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2、继黄帝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3、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禹。

  4、尧、舜、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

  5、黄帝被誉为“人文初祖”。

  6、炎黄战蚩尤中著名的战役是涿鹿之战。

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建立者是禹,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与此同时

  其身份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8、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于禹时期。

  9、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华夏子孙的共同祖先是(A)。

  A、黄帝B、。

  女娲C、盘古D、夸父10、“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是赞扬的黄帝。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开始于启。2、填表

朝代建立时间开国之君亡国之君都城夏公元前2070年禹桀阳城商公元前1600年汤纣殷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周幽王

镐京

  3、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盘庚迁都到殷,商的都城才稳定下来。

是这些吗?是的话全给你

5.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目录人教版

历史(七年级上册)/新课标人教版目录: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华夏之祖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讯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期中测试题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三国鼎立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6.《中华题王》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答案答案

  历史一、选择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C】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半坡人2、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B】A印度B中国C埃及D伊拉克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D】A约生活在一万八千年前B模样基本同现代人一样C使用骨针逢制衣服D已会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C】A蚩尤B舜C黄帝D炎帝5、我国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A】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北京人D大汶口人6、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B】A水稻B粟C小麦D玉米7、如果你去古城西安旅游,就近你还能【A】A参观半坡遗址B参观河姆渡遗址C参观大汶口遗址D参观北京人遗址8、下列原始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的是【B】A半坡人B河姆渡人C北京人D大汶口人9、为方便饮水,下列古代居民已开挖水井的是【D】A大汶口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10、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骨针。

  下列推断不科学的是【C】A已掌握磨光技术B已掌握钻孔技术C会缝制服D会捕鱼11、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的是【B】A炎帝B黄帝C尧D舜12、下列人物中不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首领的是【D】A尧B舜C禹D启13、禹建立了夏朝,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A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B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了C禅让制正式废除了D这是我国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14、北京人适应自然的能力增强的显著特征是【D】A手脚分工明显B过着群居生活C制造和任命使用工具D使用火15。河姆渡氏族与半坡氏族,在粮食培育、牲畜饲养的品种方面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B】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B。

  自然条件的差别C。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D。

  生活时代不同16。。

  商朝时期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发达,主要依靠【C】A。生产工具的改进B。

  良好的自然环境C。先进的奴隶制生产方式D。

  农作物品种多17。牧野之战的性质是【C】A。

  周和商两个国家间的民族战争B。周和商两个国家争当霸主的战争C。

  平民和奴隶反对商朝统治的战争D。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统治的战争18。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C】A。废井田,开阡陌B。

  奖励耕战C。建立县制D。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二、填空1、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禹】2、与黄帝部落结成联盟,打败蚩尤部落的是【炎帝】3、被誉为“人文初祖”的是【皇帝】4、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的是【舜】初一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2005-12一、填空题1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2山顶洞人是我国远古人类中最早以血缘关系结合成生活集体的,并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

  3距今约四五千年时,黄帝和炎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后来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4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我国从此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5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相传,禹把都城建在阳城。

  6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7公元前1046年,周军在牧野大败商军,商朝灭亡。

  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8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9著名的商朝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10商周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的“三星堆”文化,是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

  1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12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通过城濮之战,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1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14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15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16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17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18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商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19相传夏朝时期就有了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

  20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21战国末期楚国人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22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孙武写的《孙子兵法》。2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

  秦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24秦朝的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25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6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历史七上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符合陶行之教学合一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历中。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历史七上第一单元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历史七上第一单元思维导图指冲

  历史七上第一单元记忆歌诀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磨光钻肢逗山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历史七上第一单元思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帮忙整理一份初一历史课的内容(详细点)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识记)

文化代表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火的使用观念社会组织生产活动

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

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集、狩猎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

3、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识记)

原始居民地域距今时间生产工具房子畜牧手工业

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约七千年磨制石器耒耜干栏式家畜纺织陶器

半坡居民黄河流域约五六千年磨制石器骨箭头半地穴式猪狗纺织彩陶

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3、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第三课华夏之祖(识记)

炎帝、黄帝(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黄帝—→人文初祖)

尧舜禹的传说(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

  首先实仿纤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王位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识记)

  西周的分封制。

(识记、理解)(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司母毋鼎(识记)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识记)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都江堰(识记)。

  (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都江堰修建后,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商鞅变法(识记、理解、运用)

  (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内容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1)(识记)

甲骨文、金文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人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3、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称“铭文”。

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2)

孔子(识记、理解)

“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识记)

姓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

儒家孔子春秋晚期《论语》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孟子战备穗仿国“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环境

  道族改家老子春秋晚期《道德经》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墨家墨子春秋战国时期“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韩非战国末期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兵家孙武春秋晚期《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十课“秦王扫六合”

秦统一的时间:(识记)

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识记、理解)

秦长城(识记)

秦始皇的历史作用(识记、理解、运用)

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

陈胜、吴广起义(识记、理解)

第十二课大统一的汉朝

汉武帝的大一统(识记、理解)

背景、具体措施、影响

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初中历史教案: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教学目标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及生活情况;旧石器时代、氏族与氏族公社。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祖国境内的最早居民相貌与生活的情况。

  以教材为蓝本并附以一些课外内容,如:考古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记载、本地遗迹等让学生见识到历史学科的丰富多彩从而开拓眼界。

  引导学生分析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些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不断进化、演变的过程,帮助学生探究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

  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从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通过介绍我国是世界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建议重点分析

  北京人及其生产、生活情况是重点。因为北京人的考古资料十分丰富,得到了完整的头盖骨和较多生产生活遗迹,可以充分证明北京人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等情况,区别人和动物,证明劳动创造了人。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生活地域与北京人相同,与北京人相比较,在体质和脑容量方面与现代人更加接近,掌握的生产技术等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

  从对比中可以了解到人类的演进过程。

  难点分析。

  ⑴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是难点,如: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等。由于学生年龄小,以前接触历史知识很少,加之时代久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⑵劳动创造了人是难点凯物。

  初一的学生尚未接触到社会发展史,对于人类进化的知识几乎是空白,恩格斯的话对于初一的学生理解起来一定很吃力,需教师循循善诱。

  教法建议。

教师让学生思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井引导学生从体质特点、制造工具、使用火、社会组织形式、观念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初步学会通过对比认丁⒗斫饫分兜姆椒ā?/P>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教学难点: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教法设计: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如北京、陕西)可以参观原始社会遗址。

  姿孙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上帝造人的传说(讲上帝造人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说(让学生讲故事),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困惑。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发展来的。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一、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1、元谋人

  建议教师先让学生看书第一页“我国遗址分布图”同时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肥沃的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潭,众多的江河给我们灌溉之利,纵横的山脉,茂密的森林蕴藏着丰富的宝藏。

  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

  提出问题“在这些远古人类中,谁是我国最早的人类?他的发现时间和地点?”学生读书,并回答问题。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简单补充一些有关元谋人的知识。

  教师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看完我国遗址分布图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的答案中会有分布较多或均匀的说法,教师少作补充后指出,我国是世界上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从而激迹滚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北京人。

  关于北京人建议教师先介绍有关贾兰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头盖骨发现、失踪的经过,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告诫他们——落后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同时引入一个考古学知识即只有发现了头盖骨才能复员古代人类的面貌。

  这就是为什么元谋人的相貌不能够复员而北京人可以。

  引起学生兴趣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1929年,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奠定“北京人”在科学上的坚实基础。

  以后,考古学家在周口店又先后发现了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骨,还有152枚牙齿、10多块上、下肢骨。

  同时出土的文化遗物,有石器和经过打击的石片10万多件,有用火的遗迹,还有虎类、鹿类等100多种动物骨化石,其中肿骨鹿和鬣狗就各有2000多个个体。

  2、距今年代约70万年至20万年。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建议教师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

  学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师补充。

  (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还残留某些猿类的特征)。

  4、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

  北京人的生产工具北京人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还把树枝砍成木棒,作为狩猎和采集的工具。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当年,北京人就是用这些石器的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茎和果实,捕捉动物,还用石器来剥割动物的皮和肉。

  学生看课本上《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图上左边的石器为砍砸器,边缘经过打击,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和狩猎用的木棒;右边的为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⑵已经使用天然火。

  指导学生自习教材有关使用天然火的内容并且看课本上《北京人用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图,并描述途中的景象(四个人在烧火取暖,一个人两手抱着双肩,似乎身子还在发冷,洞口一人人右手举着火把,左手搂着柴草,洞外是黑洞洞的,远方的天空似有一些星星)。

  教师提问: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

  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过着群居生活。

  让学生阅读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讨论: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学生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知识,应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

  (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

  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

  )(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生活艰苦。

  )通过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

  劳动促进了人的发展。

  如果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

  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

  5、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区别:。

  名称时间相貌用火工具社会生活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填写,不但加深了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了解,而且对于人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是的发展、进步的有了比较,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教师总结: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在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之后又有哪些人类活动,让我们继续去学习去探索。

  板书设计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二、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1、元谋人

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⑵时间距今170万年。(最早)

2、我国是世界上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二、北京人

  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约70万年至20万年。

3、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经使用天然火。

  ⑶过着群居生活。三、山顶洞人

1、距今年代

2、地点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4、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但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还会做装饰品。

  ⑵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⑶渔猎和采集是主要的生产劳动。5、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区别:名称时间相貌用火工具社会生活北京人70~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属旧石器时代群居的生活山顶洞人18000年同现代人基本相同懂得人工取火打制石器为主已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属旧旧石器时代氏族公社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初一中国历史一至六课提纲(第一课是祖国的境内的远古居民)

  1.目前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其次是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前;然后是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地穴式房子,距今约4、5千年,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7000年,住在枯祥干栏式房子。

  2.华夏之祖:首先是炎黄两部落联手战蚩尤,其次是黄帝对人们的贡献。

  部落首领尧、舜、禹禅让制,禹有了实力建立了夏朝。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我本人认为是,禹死后准备传位给伯益,而启夺去,建立了夏朝)。

  3.商汤建国:夏朝最后一位君王夏桀(jie)统治残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悬肉为林;把人当坐骑;还挖一个大酒池让臣子喝酒,喝醉了就倒在池子里淹死,而夏桀却和爱妃在一旁哈哈大笑。

  处在黄河下游的一个国家,商朝已经很强大了,公元前1766年,商汤正式举兵攻打夏朝。

  夏朝统治了约400多年后,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

  4.盘庚迁殷:汤建立商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毫。传了20个君王后到盘庚,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才又一次迁都到殷,所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5.西周建立:商朝最后一个君王纣更是荒淫无道,他造酒池肉林,酗酒无度。

  大肆搜刮,粮食装满了巨桥的仓库,无数珍珠堆满了鹿台。

  还用炮烙之刑残害人命,使得朝中大臣和周边国家都离心离德。

  纣的残暴行为加速了商的灭亡,而商旁的一个国家周却一天天的强大起来,他身边缺少一个懂搭并兵法的人来帮他训练军队,他去渭水边看见了姜太公,然后姜太公帮着周文王训练军马,公元前1059年发动了牧野之战,商的守城将士纷纷战前倒戈,纣在鹿台放火自杀了。

  6.西周灭亡:公元前约770年西周灭亡,周第十代君王周厉王实行恐怖统治,把野外的农夫叫“野人”国内的叫国人,国人不满厉王暴虐措施,终于在公元前841年发生了一次大暴动——国人暴动。

  后来周宣王继位,虽然他励精图知败迹治,但国人暴动动摇了周朝的统治基础。

  周宣王死后,幽王继位,他不理朝政,只知道花天酒地,幽王知道有个大臣的女儿褒姒长的十分漂亮,就抢来做爱妃,而褒姒进宫后就没有笑过,有个人在周幽王前出主意,要幽王点上烽火。

  各路诸侯看到烽火火速赶来,却看见褒姒和幽王在上面哈哈大笑,才知道上了当,从此对幽王不在信任。

  后来真的攻了进来诸侯却不再相信,幽王被活活杀死。

  这样统治了约250年的西周就灭亡了。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