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论文范文在哪里可以找到?

作者:朱浩铭时间:2023-07-23 12:59:56

导读:" 在当今社会,社会保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人们对于社会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需要有相关的研究和论文来探讨这个问题。那么,我们要在哪里才能找到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呢?下面是一些可能的途径和建议:。1.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是学术界最常用的发表研究成果的平台。"

  在当今社会,社会保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人们对于社会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需要有相关的研究和论文来探讨这个问题。

  那么,我们要在哪里才能找到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呢?下面是一些可能的途径和建议:。

  1.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是学术界最常用的发表研究成果的平台。

  在关于社会保障的学术期刊中,你可以找到大量的论文范文。

  例如,国际社会保障评论、社会保障研究等。

  2.学术会议:学术会议是学者们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场所。

  在关于社会保障的学术会议上,研究者们会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论文。

  通过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你可以获取到一些最新的论文范文。

  3.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许多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都会开展关于社会保障的研究项目。这些机构和中心会发布一些研究报告和论文,你可以在他们的网站上找到相关的论文范文。

  4.学术数据库:学术数据库是存储学术文献的在线平台。一些著名的学术数据库,如Google学术、PubMed、SciHub等,可以提供大量的学术论文范文。

  5.学者个人网站和个人社交媒体:一些学者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布在个人网站或者社交媒体上。你可以通过搜索特定学者的名字,找到他们的个人网站或者社交媒体账号,从而获取到他们的论文范文。

  6.学术书籍:一些学术书籍会提供一些论文范文的引用或者参考。你可以通过阅读这些学术书籍,找到一些相关的论文范文。

  7.学术搜索引擎:学术搜索引擎可以帮助你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相关的学术论文。你可以使用一些著名的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学术、百度学术等,来搜索关键词“社会保障”或者“社会保障论文范文”。

  通过以上途径,你应该能够找到一些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论文范文只能作为参考,切勿抄袭。

  在撰写论文时,应该遵循学术道德,注重创新和独立思考。

论文范文哪里找

  论文范文可以在百度、知网、维普、万方以及图书馆进行查找。

  1、首先最简单的一个就可以直接百度查找,你只要输入你的论文题目,百度上就会跳出非常多相关的文章,那你可以将这些文章下载下来。这些文章去看一看,能够给你首带带来一些启发,那你在写论文的过程当中也有一些方向。

  2、如果大家觉得直接百度的文章可信度不高的话,大家可以上知网,维普,万方等软件去查找论文,这些软件里面有收纳了非常多的论文,还有一些文献,在写论文之前可以先上这些平台去搜索与自己论文题目相关的一些文献。

  3、还有大家可以上各自学校的电子图书馆上去查找一些文献,各大高校的图书馆里面收纳的文献也是最齐全的,还有宴芹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资源都是免费的。那如果你在知网晌闹维普上去看的话,有些资源它是需要付费的。

  论文写作了前期就是需要去阅读大量的文献,那范文是非常的多,你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所以说这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去看一些文献,然后需要对多篇文献进行整合,再融入自己的观点,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

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档笑磨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篇1

  浅论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障

    摘要:伴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社会保障权在一国所受的保障情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从社会保障权的概念与性质出升旅发,在对社会保障权应受宪法保障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保障权宪法保障的现状与其它国家的宪政实践,得出了我国社会保障权宪法保障的完善策略。

  对我国社会保障权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权宪法保障修宪

    从社会保障权的发展进程来看,目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步的标志。

  而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权的确认与保护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已有的社会保障权缺少宪法的有利保护。

  因此,本文从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障层面出发对社会保障权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一、社会保障权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得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

  而该制度的核心,即社会保障权,也成为了公认的公民所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P。

  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社会保障权,具有法定性、复合性、非对等性以及母体性等法律特征。

  社会保障权之所以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因为:首先,社会保障权是为了实现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而存在的,社会保障权是维系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必备组成要素,因而其应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其次,社会保障权随着人类历史进步而逐步确立,同时社会保障权在权利保障方面与其它的公民基本权利存在着区别,社会保障权的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作为保障义务的主体确保社会保障权的实现。

  二、社会保障权应受宪法保障的原因分析

    社会保障权作为一项权利受到宪法的保障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本文从社会保障权的历史进程与其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社会主义运动中所提倡的人权主要指行斗的是社会权。

  与第一代人权相比,社会权的提出,体现了社会公平应有的价值,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纠正由于过度的自由竞争而导致的社会不公平,确保社会正义与安全,进而实现人们能够有尊严的生活。

  社会权所具有的内容体现在各国的宪法与国际性人权文件中。

  学者们将狭义的社会基本权确定为社会保障或社会安全相关的权利。

  中间的社会基本权被分为社会安全、社会保障和经济权利,广义的社会基本权则包含经济、文化与社会三方面的权利。

  从学者的三个不同的分类已看出社会保障权都包含在社会权之中。

  从社会保障权的历史进程而已看出,其的实现需要国家积极行为的配合,社会保障权能否实现对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为实现自身必要利益、主张或者自由。

  也就是说,社会保障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其不但依赖于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同时还要设计包括社会因素以及观念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社会政治状态对社会基本权利的影响极大。

  社会保障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个人针对国家所提出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是公民作为个人为了维持自身存在的最基本的基础权利。

  社会保障权作为维护公民作为个人的尊严与价值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其本身是无法用其它公民的基本权利所取代的。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其必然要发挥在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方面的作用,因而,社会保障权应受宪法保障。

  三、我国社会保障权宪法保障的现状

    我国2004年修订的宪法中,在第14条、第33条、第44条以及第45条,都为我国公民享有社会保障权奠定了法律上的基础。

  也就是说,我国社会保障权已经在宪法中得到了体现,取得了应有的宪法地位,但是这并不等于社会保障权在我国已经成为宪法所确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权保障的实际情况来看,和社会保障权联系密切的宪法规范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

    《宪法》第33条3款规定: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该条款从表述上来说,是人权保障原则的概括,其本身只是方针条款,不具有具体法规范所具有的拘束力,公民的包括社会保障权在内的相关权利受到侵害后,是无法援引该条款来获得权利上的救济的。

    《宪法》第14条4款规定:国家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第44条规定:国家实行退休制度。

  这两点规定是社会保障权的制度保障,但是宪法并没有规定公民可以据此提出权利要求与权利救济。

  尤其是后面一点,其仅仅规定退休制度,使得享受该制度的主体范围确定为我国的部分公民。

    《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

  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该条款作为社会保障权方面的核心条款,在表述上没有采用社会保障权的概念,而是用的物质帮助权。

  物质帮助权在我国没有明文的权威解释,因而导致其本身的含义不明。

  同时,该条款中的一些规定具有方针性特点,是作为政策性条款存在的,其本身在性质与效力方面与第44条和第55条关于社会保障权的作用相同。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障在我国现有的宪法规定中只设定了以上四个条文,因而其在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障方面还应进一步完善。

  四、我国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障的完善策略

    上个世纪以来以宪法保障的方式确认社会保障权所具有的地位已经成为国际趋势。

  社会保障权通过宪法确定地位开始于1917年的《墨西哥宪法》,该宪法规定了社会保障权的内容。

  除了此种宪法保障方式外,还有的国家以司法判例解释宪法的方式进行社会保障权的确认。

  结合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权宪法保障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如下的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障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对宪法进行解释说明;二是宪法修订。

    对宪法中所规定的社会保障权进行解释说明,即通常所说的释宪,其方式是通过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所具有宪法解释权,将我国现有宪法中所规定的物质帮助权作扩张解释,将其扩张解释为社会保障权。

  该策略的采用就会导致与现有宪法的第14条、第44条中的相关规定存在冲突。

  因而该途径是不适合采用的。

    宪法修订,即直接对宪法进行修改。

  该方式在很多国家中被采用。

  在该方式的应用中,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或者国际人权法中关于社会保障权宪法保障的相关经验,对宪法进行修改,在对现有宪法中规定的社会保障权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社会保障权的宪法新条文。

  在新条文中从国家义务与公民权利两方面出发,来确定社会保障权的内容。

  一方面确定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应尽的义务;另外一方面从公民权利角度出发,确认社会保障权中公民应有的基本权利。

  除此以外,民法以及刑法等其他相关法律以及法规也配合我国宪法保障社会保障权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障。

    总之,社会保障权不仅仅是作为人权的要素之一,同时也是宪法应保护的基本权利。

  宪法保障在社会保障权保护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社会保障权实现的最优途径。

  因而,有必要随着我国宪政与法治的发展,通过对社会保障权进行宪法保障的努力,而确保宪法保障社会保障权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富龙飞.社会保障权研究文献述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10).

  [2]黄小云.美国与德国对社会保障权的宪法规范模式分析.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0(4).

  [3]刘婧婧.社会保障权之基本权利属性探析――基于学理和宪政实践的双重考察.行政与法.2011(1).

  [4]李运华.论社会保障权之宪法保障――以社会保障权宪法规范的完善为中心.江苏社会科学.2011(6).

  [5]付龙飞.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机制研究.经济经纬.2011(3).

  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范文篇2

  浅析老年社会保障问题

    【摘要】本文分析了老年社会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的途径。要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管理水平,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关键词】老年人;社会保障现状;生活现状;政府职责;社会服务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个大趋势。

  联合国曾规定: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比重的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比重的7%,即可称为老龄化国家。

  根据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亿,超过总人口8.87%,表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同时自20世纪70年代起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现阶段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老人的养老问题从以往传统的依靠子女的家庭养老转变为依靠政府及社会的养老模式。

  因此中国的老年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民生问题。

  一、老年社会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

  1、老年人社会生活现状

    (1)随着计划生育刚性政策的推行,中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如果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一般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的独生子女在结婚前要照顾两位老人,而在婚后一对夫妇要照顾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

  由于现今城市住房、生活习惯、个人性情等因素,老人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和子女居住在一起,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依靠子女的家庭养老模式发生了改变。

  要么老人各自生活成为空巢老人;要么也只能有一对老人跟随子女生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的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定一致,有的针对户籍地的优惠政策或补贴由于老人居住地与户籍地的不一致而无法享受。

    (2)“双轨制”的存在,使得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公平性,而区域差异、职业差异、城乡差异等更加剧了老人晚年生活的不同,特别是农村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人,若没有子女的照顾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困难。根据老龄委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率城镇达到了84.7%,月均退休金1527元;而农村只有34.6%,月均养老金只有74元,这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

    (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差,因此老人的医疗保障问题成为每个家庭关心的问题。

    随着医疗保险的逐步深入,住院报销的比例及门诊报销的慢性病种类也在逐步扩大。

  但是,由于受到使用条件和人员限制,好的医疗设施相对集中于大医院,而大医院则多数都在大中城市,因此对于医疗保险存在地区差异,而这种差异将会导致贫富悬殊加大。

  例如,生活在城镇的老人生病可以直接就近到医院看病,需要住院则直接报销,住院成本小;但是生活在乡村的老人受条件限制是小病扛、大病才去医院,但是有的大病当地医院受医疗设施和人员的限制,可以做出诊断但是无法医治或医治效果不佳,需要转院到大医院。

  先不说由此产生的生活成本,单就医疗报销来说就会减少10%-20%,甚至30%,使得本就不很富裕的家庭更加贫困。

  2、老年人社会保障现状

    (1)养老保障制度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叶,起步较晚,还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养老制度。

    如资金困难、养老金基金增值难以保证、政府执法不严、最棘手的农村养老保障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特别是农村养老的基础保险金和养老金标准过低,无法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另外,计划生育政策与传统养老模式的矛盾都表明中国的养老保障还没有从制度上得到完善。

    (2)政府及社会的责任和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趋于小型化,再加上经济发展推动人员流动,加剧了空巢老人比例的加大。

  到2010年,我国城乡空巢率分别为49.7%和38.3%。

  空巢老人普遍存在日常生活无人照料,精神缺乏安慰,经济、物质生活困难,疾病无人过问,孤独寂寞等问题,特别是高龄、独居、体弱多病的老人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而从空巢老人对政府及社会的帮助情况来看,根据民政厅的调查有62.3%的老人对社区(村)医疗保健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为一般或不满意,有66.9%的老人从未得到过帮扶。

  因此,空巢老人不仅需要子女及亲朋的照料,更需要政府及社会帮助体系的建立健全。

  另外,对于跟随子女一同居住的老人,特别是对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老人,也有享受政府补贴和社会帮助的权利。

  但是,根据我国现行制度,对老人医疗报销、健康体检、政府补贴等一些优惠政策都需要在户籍所在地进行办理,致使这部分老人不但享受不到优惠,而且还加重了经济负担。

  使得老人只能在做空巢老人放弃亲情和得到亲情放弃优惠之间做出两难的选择。

  二、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的途径

  1、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都要依法完善职能,严格执法,落到实处,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符合中国社会的养老保障制度。

  特别是棘手的农村养老保障,要根据农村老人的实际,制定出符合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及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截止2009年,我国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达到了8.33亿,参合率为94.1%,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达627亿元,占新农合筹资比例的76.4%。

  但是这些都没有改变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所带来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农民看病依然成本偏高,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起。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将现行的按地区统筹改为全国统筹,真正做到“病有所医”,不“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另外,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差别大,收入不稳定等因素,因此在缴费数额及补助比例上要有灵活性。

  2、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管理水平

    鉴于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现状,急需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69亿,养老床位150万张,仅占老年人口的1.5%,同时还需要至少1000万名养老护理人员。

  因此社会保障服务要做到覆盖范围广,需要合理配置养老资源。

  不仅要有收住经济实力强、条件好的高标准、高档次的养老机构,更多的要有面向全社会的、收住低收入人群的一般养老机构。

  对于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老人,需要更灵活、更人性化的服务。

  例如,对老人是否在世的审验能否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进行,而不需老人每隔一定时间就要回户籍地一次进行签字确认;又或者能否对60岁以上的老人放宽户籍管理政策,让老人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使得各项优惠政策能够切实落实到位,真正做到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养”。

  3、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通过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预算,明确各项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和用途,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渠道。

  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并且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应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各级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总之,社会老年保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需要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只要各级政府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和扶持企事业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在老年社会保障中的作用,推动各地老年基金会等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展慈善救助和社会互助,有针对性的创造结对帮扶、认养助养、志愿服务、走访慰问等形式多样的救助帮扶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普遍为贫困老人提供多样帮扶,社会老年保障问题才能进一步得到有效缓解。

  【参考文献】

  [1]张敏杰.老年社会保障——一个严峻而紧迫的民生问题[J].理论与研究,2013(1)32.

  [2]王向阳.浅议老年人社会保障的法律[J].经济研究导刊,2013(6)241.

有关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当代各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保障立法模式的研究作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的一部分,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保障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一:对我国社会保障现状的分析及指标的分析

    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与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对于国民经济、社会和社会保障自身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社会保障现状的分析及指标的分析,来评价中国当前的社会保障水型友平。

  一、社会保障水平及指标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

  西方国家一般把社会保障总支出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

  其中,社会保障支出总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实际支出的各种社会保障费用总和。

  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集中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资源用于提高居民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程度。

    判断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否的标准不是单一的,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社会保障制度是否保证了公民具有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并能抵御不可抗拒的社会风险;社会保障支出是否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与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社会保障结构是否与国民经济产业布局相适应;社会保障水平是否有助于促进就业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等等。

  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一)国内学者对于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实行分散化管理,社会保障水平的统计缺乏规范的指标体系,不同专家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推算也不尽一致。

  以1994年为例,郑功成教授推算该年社会保障水平为7.13%,加上其他未统计因素,社会保障水平为10%~12%;穆怀中教授的小口径推算为5.09%,中口径(含住宅投资)为11.53%,大口径(含住宅投资和价格补贴)高达12.73%。

  根据穆怀中教授的推算,尽管我国人均GDP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但我国中口径(含住宅投资但不包括价格补贴的社会保障费用总额)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它们60年代的水平并不逊色。

  (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

    以发达市场经济的国家为参照,普遍认为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比如,1991年,瑞典、英国、美国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56.4%、31.8%、28.7%。

  而我国2001年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8.34%。

    与我国人均GDP接近的国家进行比较,2002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当年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是5.47%。

  而与我国人均GDP接近的国家,如玻利维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依次为5.5%、8.49%、9.55%。

  因此,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既不显得过高,也不显得过低。

  (三)城乡社会保障水平比较分析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镇几乎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存在着类似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享受以高就业、高补贴、低收入为特征的、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农村居民仅拥有建立在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上的以社会救济、“五保户”供养和合作医疗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并未能享受到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存在着水平偏低的社会保障,一定程度上,城镇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是以牺牲农村的保障水平为代价的。

  在城乡之间,我国城乡居民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待遇差别极大。

  比如1994、2001年城市人均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是农村的100倍多。

    总的来说,对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否的判断,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过高与过低并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三、保持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建议

  (一)正确处理社会保障与经济乱租腊发展的关系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我们总结了许多国家特别是福利国家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一个正确结论。

  但是,到底什么样的社会保障水平是与经济发展水哗滑平相适应?社会保障支出必须依赖经济发展,但并非任何意义上的福利支出都会削弱或阻碍经济增长。

   某种意义上的福利支出可能带来经济增长,或为经济增长创造前提条件。

  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阶段,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本来很低,加之在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难免回出现失业率上升之类的问题,因此,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是应该的。

  建议我国在目前阶段,适当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这不但会为经济增长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还可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要辨证地看待福利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之,存在着这样一种良性循环:随着经济发展适度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得大多数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可以赢得经济和社会更加健康、协调、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8.34%,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这种财政支出结构是不合理的。

  因此,要发挥财政在筹集社会保险资金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建立稳定的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投入机制。

  各级财政超收的增量除用于法定的支出外,其余应主要用于充实社会保险基金。

  与此同时,要防止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过高于GDP的增长,出现福利国家危机。

  因此,除了建立GDP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正常支持机制,还要建立二者的动态弹性机制,使社会保障支出随着GDP的增长动态变化,但处于适度区域内。

  (三)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当前农村要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重点和基础,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将社会化养老措施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由政府出面理顺农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当然,不同地区社会保障的标准、社会保障模式也应有所不同,不能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情况,形成层次分明,标准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发达地区保障程度高一些,欠发达地区保障程度低一些。

  财政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改变以前重城市、轻农村的状况,提高财政对农村的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四)改革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坚持“有升、有降”的方针。

  取消一些不合理、过高的福利项目,改革工资制度,实行工资货币化;改革一些垄断性部门的福利制度,降低其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投入,增加对城市低保户、无劳动能力者等弱势群体的投入,保证其过上有人格尊严的生活;继续完善城镇基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保证公民能抵御不可抗拒的社会风险。

  总之,把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控制到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阶段,既达到了保障目的,又把水平控制到一个合理适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二:有关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新路径研究

    摘要:文章把探索视觉转移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新路径——“土地换保障”,并在总结当前理论界提出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步骤上创造性地进行“土地换保障”的运行载体缺失分析,引入代表农民工土地使用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转制而来的股份合作社作为“土地换保障”的交易中介机构。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新路径;土地换保障

  Abstract:Theexplorationvisiontobetransferredtothesocialsecurityofmigrantworkerstoaddressthenewpath-the"landforsecurity",inhissummingupthecurrenttheoryofthebasicideasputforwardbythecommunityandonstepstocarryoutacreativewayof"landforsecurity"torunthecarriermissingAnalysisoftheintroductionofmigrantworkersonbehalfofthelanduserightsofruralcollectiveeconomicorganizationsandcollectiveeconomicorganizationsfromthetransferofthesharesofcooperativesasa"landforsecurity"dealintermediaries.

  Keywords:migrantworkers;socialsecurity;newpath;landforsecurity

  前言

    “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筑和谐社会,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更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有助于打破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实现城乡协调统一,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思路

    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上,当前理论界还存在着较大分歧和争论,目前主要有三种思路:一种是仍然将其划归于农村社会保障范围之内;一种是将其归于城镇社会保障范围之列;另一种是另起炉灶,推出相对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一种作为过渡形态的“三元社会保障模式”。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到底是归属城市还是回归农村,还是创新一种新的保障机制,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实际上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或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在实践上都遇到很多现实阻碍。

  从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得知,由于农民工双重的身份性,一方面乡镇财政资源的有限性和土地保障功能的虚化及农村社会保障缓慢发展,制约了农民工进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另一方面以单位为核心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由于城市社会保障机制滞后,企业因为社会责任弱化导致的用工制度不规范及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抵触、以及农民工较强的流动性而引起执行上的困难、农民工在经济收入上的窘迫、自身可支配经济资源的有限性所导致参保的理性规避等诸多原因,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保体系在现实可行的条件下依旧困难重重。

  因此除上述三种思路外还有学者没有明确提出归口,积极探讨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提议应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及最迫切的利益需求,优先建立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和大病统筹医疗制度,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农民工社会救助机制,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建立农民工的工资保障制度,抓紧制定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依照分类分层保障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积极地寻求多种路径来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成为大多学者的共识,让社保对农民工来说不再是“镜中月,水中花”,能真正意义分享到应有的各种社会保障。

  事实上“农民工力争一只脚踏在收益低、预期确定、保证生存起码需求的土地保障上,另一只脚踏在收益高些、风险大、非生存起码需求的非农收入上”,[1]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具有双重收入来源,存在的经济基础很特殊:一方面脱离了农业生产逐渐市民化,在城市则可以在非农行业就业,另一方面,农民工与农村仍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在农村留有一份土地,在城市谋职的风险性以及社保的严重缺失等所导致返乡的极大可能性,宁愿抛荒也不愿意放弃这惟一的保障,仍把土地作为最后的退路。

  因此,笔者认为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上述几种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思路都忽视了现阶段农民工怎么从土地这个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系统转换的问题研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传义认为研究这个问题是有战略意义的,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会大大有利于农民向城镇的转移,有利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实现,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

  二、“土地换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新路径

    在《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中指出,农民外出务工期间,所承包土地无力耕种的,可委托代耕或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但不能撂荒。

  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也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土地流转收益。

  [2]这就给流转土地经营权进一步提供了政策依据。

  事实上,在国家近年出台系列减免农业赋税及加大农业投入和农业补贴等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农业政策下,许多农民工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土地就委托给亲戚邻友耕种或者转包、出租给其他人代理,从中取得一笔收益,但收益不多,只是当家用补贴。

  对经济收入较低的农民工来说,觉得有利可图就将土地出租出去,钱一点是一点,总好过撂荒。

  那么如何将农民工在原属地的农地更好地利用起来,并且将社会保障联系起来就是个难题了。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保障权威专家龚维斌在“完善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建立”的记者专访中就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也要立足国情,构建一个‘低保障,低水平,广覆盖,重实效、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挖掘和利用传统社会保障资源。

  ”这就给农民工怎么从土地这个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系统转换的问题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提倡“土地换保障”制度的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寻求农民工社会保障路径的探索视觉转移到现在农村惟一有较大增值价值和财力功能的就是土地,从开发和挖掘农村传统的社会保障资源来寻求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困境的路径,最终目的为建立针对农民工独特身份和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铺路,从而推进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土地换保障”通过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填补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空缺,成为一种切实可

    行的制度安排,是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创新路径,很好的解决了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延续,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提供了启动资金。农民工因为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获得了相应的收益,从此代替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和实现从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换,逐步实现市民化,并且推进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

  三、“土地换保障”方案设计中运行载体的缺失浅析

  (一)“土地换保障”方案设计中运行载体的缺失分析

    从“土地换保障”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步骤来看,“土地换保障”的实质或核心是承认农民在让出承包土地或被征用土地的情况下,应当获得某种补偿,并且这种补偿应当被用来为其建立社会保障。

  那么这样一种用社会保障替代土地保障的方案设计到底有没有充分现实依据呢,陈颐同志进行深入研究对农民工选择“土地换保障”这样一种从土地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系统转换的方案设计进一步补充了相关依据,论证了“土地换保障”方案设计的可行性。

  [3]另外,曾详炎等同志在可操作性上进一步研究,认为在这个制度安排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会遇到初始永佃权的定价问题,可能出现的侵占农业生产资金问题、土地市场评估成本问题、地区之间地价与社会保障水平不平衡问题以及土地私有化问题等,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4]然而笔者发现其中还没有学者注意到运行载体的缺失问题,在方案设计中提出具体运作办法时有学者认为,对放弃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工,可直接参加农民工社会保障,并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折算为一定年数的个人帐户积累额,促进农民工从传统土地保障到社会保障的平稳过渡。

  [5]另外有学者提出,农民工到城镇就业或进入城镇定居而无力耕种土地的时候,让出其原先承包的土地,由转包者按国家统一标准替转让者缴纳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使其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障。

  当然这部分经济补偿也可先交付国家财政,但国家必须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承诺将这部分农民纳入城市和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6]由此可以看出,“土地换保障”整个运行过程中交易中介机构的研究是缺失的,有的只是笼统指出由国家责任强制为其纳入社会保障,有的直接由土地经营权的转包者支付农民工参保费用。

  我们知道,农民工只在乎现期收入,他们参保的意识非常薄弱。

  对他们来说,增加他们的收入最为切实,所以他们就可能会同承包者私下商量好将社会保障的提取费用直接转化为货币经济补偿,这就要求国家赋予有关监督机制的制约。

  而如果设立国家的监督机关来监督承包者从转让农民工土地使用权获益中提取农民工社会保障费用的行为,则加大了“土地换保障”制度的成本支付,这就提出了在实行“土地换保障”方案中其运作载体的缺失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土地换保障”的运行载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由集体经济组织转制而来的股份合作社

    根据孙雷、陈波羽中的研究,他们在针对失地农民设计的“土地换保障的逻辑框架”中指出失地农民通过放弃土地使用权获得经济补偿后,一部分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一部分作为失地农民的货币收入,成为市场人的物质基础,另一部分则用作对失地农民的培训,使得他们具备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基本技能。

  可见这里代表耕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则成为交易的中介机构,作为失地农民与征地方交易的中间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被征用耕地的交易获得的收益,用来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7]由此可以推广到“土地换保障”中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引入代表农民工土地使用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交易中介机构。

  这个思路也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有党和国家的强力推动,更需要发挥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政策精神。

  另外笔者认为为避免由村集体包办,应与现行的中国行政机构体制改革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正在农村推行村务公开的民主管理制度相配套,特别是农村集体组织从农民工土地转让费当中用于社会保障的费用提取应该向村民公开,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农民更多地参与和监督村里的事务。

  保证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应有的效率与公正。

    而原有农村社区集体经济产权模糊、人格化的出资者主体缺失、决策独断、监督不善、分配随意等种种制度性缺陷直接影响到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利益,研究表明迫切需要从产权制度改革上破除。

  现阶段农村社区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以村、组为对象,在制度安排上多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

  从转制后的组织形式看,其定位不同,既有股份合作制企业,也有股份制公司,以及股份合作社。

  有学者进一步研究,现阶段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定位,以及转制后的实际功能和作用都与政府行为有直接关联。

  两者要在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中相互调适。

  其中第一条指出转制后的组织功能就与社区成员的社会保障管理有关,是按照公共产品供给非歧视性原则,对于集体资产所有者的社会保障成本,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扶持,并全额承担“城中村”或“村改居”成员的社会保障费用。

  [8]另外深入到股份合作制中土地股份合作的研究,土地股份合作的形成是在村委的引导下若干农民自愿组织,组成合作社,农民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向合作社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和管理,实行“土地入股,集约经营,独立核算,按股分红”。

  其股份合作社在年底取得的收入扣除必要的成本费用后按股分红,同时合作社按每股每年提取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

  农民工进城务工,也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形式将自己在原属地的土地使用权向合作社入股,这样一来他们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不仅长期不变,而且还有股权收益,吃了“定心丸”,也自然安心进城从事二、三产业。

  [9]将上述两个研究成果结合起来研究,笔者认为可以按照“土地换保障”的思路,通过由集体经济组织转制而来的股份合作社在土地与农民工的现代社会保障两者之间架起联结通道,股份合作社在农民工向合作社入股期间在按每股每年强制提取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的基础上强制提取一部分基金作为农民工建立现代社会保障的启动资金,保证其进城后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当然,由于中国各地经济水平不一,这种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形式主要出现经济较为发达,大部分农民已转移到从事非农产业的沿海地区和发达内陆地区,如广东、江浙、辽宁、山东、湖南等地。而

    广大中、西部贫困地区由于受到地域、经济水平等因素制约了土地的流转,也就很难形成土地股份合作这样一种土地规模经营方式。因此在考虑原属地在较为贫困,并且零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比较严重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在实施“土地换保障”中架构其运行载体时,笔者认为有待于政府(下转第24页)(上接第22页)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并且政府在其介入的作用成分相对发达地区对股份合作社要多一些,值得我们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晓星.论“一个国家,两种保障”[J].经济体制改革,2005,(4).

  [2]刘锋.国务院明确:不得以农民进城务工为由收回承包地.

  [3]陈颐.论“以土地换保障”[J].学海,2000,(3).

  [4]曾详炎,王学先,唐长久.“土地换保障”与农民工市民化[J].晋阳学刊,2005,(6).

  [5]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

  [6]王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模式构想[J].专题讨论,2004,(6).

  [7]孙雷,陈波翀.土地换保障: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

  [8]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课题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急需啊。

你这个题目,不管知网也好!

万方学术论坛也好!

都有很多类似的,甚至百度文库都有不少的!

==================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骗银笑山人的,就不上算了。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

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升销完成论文锋中!

浅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论文

    目前,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快嫌蔽速的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供大家参考。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篇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

    摘要:如何引导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做出适合自己兴趣、性格、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科建设的重点。通过分析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存在的课程设计不合理,缺少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健康教育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以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并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如果不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势必影响个人事业的成功。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规划既要有较高的奋斗目标,又要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许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对专业和自我的合理认识与定位,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不足,难以找到理想工作。

  因此,应利用各种途径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不合理、内容简单

    目前,大部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课程的设计并不十分合理。

  很多学校只是丛握硬性执行国家的政策精神,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教师的配备、课程的设计方面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教师的本身素质不高。

  学校过于重视专业培养目标,授课地点仅限于课堂之内,采用教与学、讲与听的形式,内容也只停留在政策宣传、形式分析、技巧传授上,理论性强,而忽略了职业生涯显著角色假定性训练,以及对职业、社会的适应性训练,实践性较差,专业性特色不突出,引不起学生的学习渗者庆兴趣,也就得不到大学生的认同,学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意识淡薄,职业技能较弱,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不完整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是依靠几个教师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建立一整套辅导体系。

  目前,我国的各高校还没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按比例投入资金和人力来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职业教育。

  人员配备极其缺乏,仅有几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为每一个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辅导,并且专职的专业授课教师也很少,都是由辅导员以及一些其他专业教师兼任,自身的理论性差,对学生的专业情况并不十分了解。

  (三)缺少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存在盲目性

    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特长,是将要选择的职业是一个人的职业规划的基础。

  很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和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和自己将选择的职业的,这就最终导致了求职的盲目性。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职业测评与职业规划是近几年才在国内出现的测量个人职业兴趣、性格与职业发展潜力的科学方法。

  对于大多数高等院校而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大多是兼职的,而且主要的工作目标是尽可能地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工作岗位,大多数指导教师不具备职业指导师的资格,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其次,目前国外的一些测评软件中的常模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大学生,而国内的测评软件的常模做的还不很全面,所以,应该针对不同地区、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发更加细致和有针对性的测评软件。

  (四)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健康教育不完善

    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很多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出现了心理焦虑的情况,因此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潜在能力和专业优势,更不能设计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配备的教师较少,并且专业性也不强,还仅仅停留在解决上门咨询的学生层面,面对的学生面很窄,并且比较被动,更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涯心理的专业辅导。

  在当今这种就业压力下,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及学生生涯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建设

    要树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育理念。

  大学生职业生涯是以引导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取得职业生涯及人生的成功为目标的科学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的开展必须以科学的、先进的理念为指导。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职业生涯走向成功。

  其直接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潜力,充分发挥、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和素质中的有利因素,促成自我的最大化、全面发展。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职业生涯教育应立足于学生自我、职业机会与职业世界的全面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潜力,并开发自我的潜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个性化、系统化、长期化的教育活动,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特别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作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自觉、自愿、自主的参与。

  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连续、系统的活动,仅依靠学校教育,或是家庭教育、社会力量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实施过程中,应树立系统观,以学校为核心,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力量,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才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地开展。

  (二)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新近引入的理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这一理论比较陌生。

  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方面的课程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的相关工作,它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必由之路。

  职业生涯规划课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要从大一做起,分年级从不同侧重点实施,让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深入大一学生,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去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学生在新的高度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事业,清楚将来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以及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好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将教学、讲座、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职业网络;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与大学生共同交往,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职业,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

  (三)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它会因为每一个个体的具体情况和所能依赖的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

  课程建设只能起到普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知识理论的作用,具体到个人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更需要有个性化的咨询指导。

  因此,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成为必然。

  同时,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未来职业世界只有笼统的、模糊的感性认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难免有不足之处,只有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职业辅导咨询可以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设在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院,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除了个别咨询外,也可以针对一些普遍的、共性的问题进行团体咨询。

  (四)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建设

    “知己”是指对自我的认知,“知己”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只有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自我观念才能做好自己的人生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然而,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个体在成长过程当中对自我的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都会有一些感性上、经验上的自我体察,但是,这种自我的认知很多时候是带有主观性的。

  因此,它还必须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的手段测评自我的能力、兴趣和个性,以建立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自我观念。

  测评建设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涯诊断(包括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设定职业生涯的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路线,实施、评估和反馈五方面。

  既给予测评对象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评和解释,又给予测评对象完整、科学的自我认知,帮助学生澄清疑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协助其明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晓君.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J].高教论坛,2005,(3).

  [2]魏晓华,程春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刍议[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3]丁德智.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7).

  [4]李兵宽,刘启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篇二:《法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

    摘要:从打造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依据出发,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提出了法学院校应依靠自身力量创建体现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思路,并对专业课程结构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培养目标;课程设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下简称“劳保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设的专业。

  该专业设立时间虽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到目前为止,全国开设劳保专业的高校已达110多所。

  其中,30多所高校具有硕士点,近10所高校具有博士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梯队。

    西北政法大学是一所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建、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管的高等法学院校。

  是全国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西北地区法学研究的中心。

  学校于2000年9月申办劳保专业并于同年10月获教育部批准,2001年9月正式招生,是法学院校设立劳保专业的典型代表。

  与其他院校相比,法学院校的师资背景、科研背景、专业设置并不具备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优势,但在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

  法学院校的劳保专业能否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否真正地满足于市场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已的办学特色。

  一、打造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依据

    本文认为,法学院校的劳保专业应该定位于法学特色,这既是基于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经验而设定的专业特色,又是基于社会保障事业蓬勃发展及其所导致的社会保障法律人才供不应求而设定的专业特色。

  (一)打造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需要

    从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发展过程来看,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还相当落后,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社会保障立法工作落后,尤其是基本立法不足,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应有的法律体系;其次,社会保障立法层次较低,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颁发大量的通知、规定、复函等,实行调控和管理;再次,社会保障立法各地不统一、不协调,弱化了法律的稳定性与权威性。

  同时,传统的社会保障法律机制在立法原则、内容构造、保障范围等方面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与市场经济对社会保障要求的适应性有一定差距。

  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今后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发展趋势[1]。

  打造法学特色的劳保专业,培养专业能力突出的法律人才,是保证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根本条件。

  (二)打造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顺利运行的保证

    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不仅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立法人才,而且也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司法人才。

  古人说,徒法不足以自行。

  即法律制定得再好,如果没有严格公正的执法,制度依然无法正常运行。

  我国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社会保障立法过程才需要法律工作者,而忽视了司法过程中法律工作者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司法参与社会保障的不足与缺位,才造成了制度运行的不公和失范[2]。

  因此,国家必须加大社会保障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确保制度实施中对大量司法人才的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对社会保障基层工作者的法律指导,及时解决法律条文于实施中的难题;才能帮助文化程度参差不平的广大社会保障受益人解读法律条文,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同时,消除其对制度的不信任。

  (三)打造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法学院校学科优势和教学经验的体现

    法学院校有着不同与其他院校的整体环境和整体优势。

  教师的专业背景、科研背景,学校的专业设置、学术氛围均以法学为主,法学是该类院校的强势专业,在此环境与背景下的劳保专业理应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突出专业的法学特色。

  另外,法学院校还有着丰富的法学教育经验与方法,从而保证了社会保障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法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设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又要注意挖掘专业自身的优势。根据上文分析,我们认为,法学院校劳保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备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知识,通晓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和务实,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各级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社区服务部门,以及劳动仲裁机构、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操作和法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构建多层次发展平台,满足专业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

    首先,应与法学专业接轨。

  社会保障关系尽管应由独立的法律部门来调整和规范,但它与劳动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又密不可分。

  为了使学生在通晓中外社会保障法的基础上,熟练解决社会保障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协调问题,在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的同时,应加强其他法律课程的学习。

  一方面体现法学院校的优势资源,突出专业的法学特色。

  另一方面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提升其职业选择能力。

    其次,应与经济学专业接轨。

  社会保障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特定社会目标和政治目标的制度安排,其本身亦可视为一种经济活动。

  这种内在的关联决定了经济学科对社会保障专业的重要性。

    再次,应与公共管理专业接轨。社会保障分配的资源往往来自于政府公共财政,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保障作为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具有充足的理由。

  (二)建立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重视专业业务实践,提高学生职业上手能力

    劳保专业属于应用层次的社会科学。

  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为了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一是要加强校内的实训环节,通过建立设备齐全、规范的社会保障服务模拟大厅和劳动争议、保险模拟法庭,让学生亲自参与处理,掌握基本的社会保险操作技能和庭审程序;二是要与用人单位合作办学,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将学生分批分次安排到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岗位顶岗值班,提升其职业上手能力。

  (三)适应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培养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需求相一致。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需求既是专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专业生存的条件。

  没有市场的专业,是社会资源的浪费[3]。

  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方向既要源自于市场需求,又要在动态考虑学生就业去向和市场求人意向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调整。

  三、法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结构与体系

  (一)课程设置原则

    1.实基础。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构建学院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学科基础课平台。

  避免“厚基础”造成的“窄口径”和“宽口径”带来的“薄基础”。

    2.强专业。

  以岗位群需要为导向,强化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的同时,突出专业法学特色。

  避免“同质化”培养造成的恶性竞争。

    3.重应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业务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其能敏锐地发现既有问题和潜在问题,并熟练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结构体系

    按照上述原则,法学院校劳保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分成理论课程组群和实践课程组群。

    1.理论课程组群。

  由基础课、专业课、特色课和选修课组成:1)基础课。

  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为保证学生的身心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培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设置的。

  除开设以“两课”为代表的相关公共课程外,还应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导论课程”,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所学专业,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和专业课学习的特点;专业基础课是根据专业课对相关学科的要求,作为专业课的先修课程而设置的。

  目前,我校在开设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还开设了法学原理课程,使学生能初步掌握法学的一般理论和基础性知识,了解现代法学研究的发展动向与思潮,为特色专业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2)专业课。

  是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而设置的。

  包括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救济等课程。

  3)特色课。

  是各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定位而选择开设的。

  法学院校的劳保专业定位于法学特色。

  鉴此,必修环节里除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外,还应增设与其密切相关的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等课程。

  一方面突出专业特色的同时,能够使学生熟练解决社会保障法与其他相关法律部门的协调问题;另一方面,避免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相脱节;第三,保证特色专业的培养质量,避免选修课堂上的“选而不修”、“挂名选修”现象。

  4)选修课。

  是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而设置的。

  为了克服盲目设课,浪费资源,学无所用等现象,我校结合市场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将本专业选修课程分成素质提升和专业延伸两大板块,开设了秘书学(公文写作)、电子政务、社会调查与统计、保险学、风险管理、社区管理、比较劳动法学、合同法、民事诉讼法学等课程,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和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2.实践课程组群。

  法学院校劳保专业的实践课程应由课程实验、模拟实训、基地实践三大环节构成,各环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1)课程实验。

  以专业基础课、方向课和特色课为对象,采用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初级能力。

  2)模拟实训。

  一是通过校内社会保障服务模拟大厅,举办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的模拟实训,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体验并掌握社会保障具体管理流程;二是利用校内优势资源,定期举办劳动争议、保险模拟法庭,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灵活、准确地运用到法庭庭审的现场模拟中,实现法律专业与法律教育的统一。

  3)基地实践。

  将学生分批、分次安排到预先建立好的校外实习基地顶刚上班。

  通过职位实践,一方面,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应用紧密衔接,增强专业建设的动力和生机;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其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期。

  参考文献:

  [1]齐海鹏.社会保障[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2010:98-99.

  [2]白维军.对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人才需求的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0,(5):32-34.

  [3]赵俊康、马培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4):45-47.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