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社会保障论文?

作者:权德涵时间:2023-07-23 13:00:03

导读:" 如何撰写社会保障论文?1.概述社会保障的重要性:-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福利制度,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安全。-社会保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医疗保险、养老金、失业保险等,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公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确定研究目标:-在撰写社会保障论文之"

如何撰写社会保障论文?

1.概述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福利制度,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安全。

  -社会保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医疗保险、养老金、失业保险等,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公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确定研究目标:

  -在撰写社会保障论文之前,明确研究的目标和主题。例如,可以选择某个特定的社会保障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或者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3.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

  -通过查阅文献、调查数据等方式,收集和分析与社会保障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变化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4.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

  -根据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提出具有研究性质的问题和假设。这些问题和假设可以基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效果、公平性、可持续性等方面展开。

5.设计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或深度访谈来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也可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来验证研究假设。

6.进行研究和分析:

  -根据研究设计,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解读。

  -结合实际案例和统计数据,评估社会保障制度的效果、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问题。

7.论证和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论证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同时,也要客观地引用和分析其他研究者的观点和研究结果。

  -强调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革方案。

8.撰写论文: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遵循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的格式要求。

  -结构上要清晰、逻辑上要严谨,语言上要准确、简洁。

9.参考文献:

  -在论文末尾列出参考文献,引用和标注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观点,确保论文的学术可信度。

10.修订和反思:

  -在完成初稿后,进行论文的修订和反思,确保论文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如果有必要,可以请教导师或专业人士对论文进行评审和指导。

总结:

  撰写社会保障论文需要明确研究目标、收集分析相关资料、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设计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论证结论、撰写论文、列出参考文献,并进行修订和反思。

  通过合理的结构和丰富的内容,该论文可以展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入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客观性和学术规范,确保论文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有关社会保障毕业论文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当代各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保障立法模式的研究作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的一部分,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保障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一:对我国社会保障现状的分析及指标的分析

    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与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对于国民经济、社会和社会保障自身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社会保障现状的分析及指标的分析,来评价中国当前的社会保障水型友平。

  一、社会保障水平及指标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

  西方国家一般把社会保障总支出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

  其中,社会保障支出总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实际支出的各种社会保障费用总和。

  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集中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资源用于提高居民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程度。

    判断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否的标准不是单一的,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社会保障制度是否保证了公民具有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并能抵御不可抗拒的社会风险;社会保障支出是否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与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社会保障结构是否与国民经济产业布局相适应;社会保障水平是否有助于促进就业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等等。

  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一)国内学者对于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实行分散化管理,社会保障水平的统计缺乏规范的指标体系,不同专家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推算也不尽一致。

  以1994年为例,郑功成教授推算该年社会保障水平为7.13%,加上其他未统计因素,社会保障水平为10%~12%;穆怀中教授的小口径推算为5.09%,中口径(含住宅投资)为11.53%,大口径(含住宅投资和价格补贴)高达12.73%。

  根据穆怀中教授的推算,尽管我国人均GDP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但我国中口径(含住宅投资但不包括价格补贴的社会保障费用总额)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它们60年代的水平并不逊色。

  (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

    以发达市场经济的国家为参照,普遍认为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比如,1991年,瑞典、英国、美国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56.4%、31.8%、28.7%。

  而我国2001年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8.34%。

    与我国人均GDP接近的国家进行比较,2002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当年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是5.47%。

  而与我国人均GDP接近的国家,如玻利维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依次为5.5%、8.49%、9.55%。

  因此,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既不显得过高,也不显得过低。

  (三)城乡社会保障水平比较分析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镇几乎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存在着类似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享受以高就业、高补贴、低收入为特征的、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农村居民仅拥有建立在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上的以社会救济、“五保户”供养和合作医疗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并未能享受到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存在着水平偏低的社会保障,一定程度上,城镇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是以牺牲农村的保障水平为代价的。

  在城乡之间,我国城乡居民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待遇差别极大。

  比如1994、2001年城市人均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是农村的100倍多。

    总的来说,对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否的判断,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过高与过低并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三、保持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建议

  (一)正确处理社会保障与经济乱租腊发展的关系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我们总结了许多国家特别是福利国家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一个正确结论。

  但是,到底什么样的社会保障水平是与经济发展水哗滑平相适应?社会保障支出必须依赖经济发展,但并非任何意义上的福利支出都会削弱或阻碍经济增长。

   某种意义上的福利支出可能带来经济增长,或为经济增长创造前提条件。

  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阶段,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本来很低,加之在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难免回出现失业率上升之类的问题,因此,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是应该的。

  建议我国在目前阶段,适当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这不但会为经济增长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还可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要辨证地看待福利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之,存在着这样一种良性循环:随着经济发展适度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得大多数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可以赢得经济和社会更加健康、协调、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8.34%,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这种财政支出结构是不合理的。

  因此,要发挥财政在筹集社会保险资金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建立稳定的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投入机制。

  各级财政超收的增量除用于法定的支出外,其余应主要用于充实社会保险基金。

  与此同时,要防止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过高于GDP的增长,出现福利国家危机。

  因此,除了建立GDP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正常支持机制,还要建立二者的动态弹性机制,使社会保障支出随着GDP的增长动态变化,但处于适度区域内。

  (三)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当前农村要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重点和基础,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将社会化养老措施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由政府出面理顺农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当然,不同地区社会保障的标准、社会保障模式也应有所不同,不能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情况,形成层次分明,标准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发达地区保障程度高一些,欠发达地区保障程度低一些。

  财政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改变以前重城市、轻农村的状况,提高财政对农村的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四)改革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坚持“有升、有降”的方针。

  取消一些不合理、过高的福利项目,改革工资制度,实行工资货币化;改革一些垄断性部门的福利制度,降低其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投入,增加对城市低保户、无劳动能力者等弱势群体的投入,保证其过上有人格尊严的生活;继续完善城镇基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保证公民能抵御不可抗拒的社会风险。

  总之,把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控制到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阶段,既达到了保障目的,又把水平控制到一个合理适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二:有关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新路径研究

    摘要:文章把探索视觉转移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新路径——“土地换保障”,并在总结当前理论界提出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步骤上创造性地进行“土地换保障”的运行载体缺失分析,引入代表农民工土地使用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转制而来的股份合作社作为“土地换保障”的交易中介机构。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新路径;土地换保障

  Abstract:Theexplorationvisiontobetransferredtothesocialsecurityofmigrantworkerstoaddressthenewpath-the"landforsecurity",inhissummingupthecurrenttheoryofthebasicideasputforwardbythecommunityandonstepstocarryoutacreativewayof"landforsecurity"torunthecarriermissingAnalysisoftheintroductionofmigrantworkersonbehalfofthelanduserightsofruralcollectiveeconomicorganizationsandcollectiveeconomicorganizationsfromthetransferofthesharesofcooperativesasa"landforsecurity"dealintermediaries.

  Keywords:migrantworkers;socialsecurity;newpath;landforsecurity

  前言

    “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筑和谐社会,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更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有助于打破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实现城乡协调统一,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思路

    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上,当前理论界还存在着较大分歧和争论,目前主要有三种思路:一种是仍然将其划归于农村社会保障范围之内;一种是将其归于城镇社会保障范围之列;另一种是另起炉灶,推出相对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一种作为过渡形态的“三元社会保障模式”。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到底是归属城市还是回归农村,还是创新一种新的保障机制,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实际上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或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在实践上都遇到很多现实阻碍。

  从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得知,由于农民工双重的身份性,一方面乡镇财政资源的有限性和土地保障功能的虚化及农村社会保障缓慢发展,制约了农民工进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另一方面以单位为核心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由于城市社会保障机制滞后,企业因为社会责任弱化导致的用工制度不规范及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抵触、以及农民工较强的流动性而引起执行上的困难、农民工在经济收入上的窘迫、自身可支配经济资源的有限性所导致参保的理性规避等诸多原因,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保体系在现实可行的条件下依旧困难重重。

  因此除上述三种思路外还有学者没有明确提出归口,积极探讨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提议应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及最迫切的利益需求,优先建立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和大病统筹医疗制度,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农民工社会救助机制,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建立农民工的工资保障制度,抓紧制定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依照分类分层保障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积极地寻求多种路径来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成为大多学者的共识,让社保对农民工来说不再是“镜中月,水中花”,能真正意义分享到应有的各种社会保障。

  事实上“农民工力争一只脚踏在收益低、预期确定、保证生存起码需求的土地保障上,另一只脚踏在收益高些、风险大、非生存起码需求的非农收入上”,[1]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具有双重收入来源,存在的经济基础很特殊:一方面脱离了农业生产逐渐市民化,在城市则可以在非农行业就业,另一方面,农民工与农村仍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在农村留有一份土地,在城市谋职的风险性以及社保的严重缺失等所导致返乡的极大可能性,宁愿抛荒也不愿意放弃这惟一的保障,仍把土地作为最后的退路。

  因此,笔者认为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上述几种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思路都忽视了现阶段农民工怎么从土地这个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系统转换的问题研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传义认为研究这个问题是有战略意义的,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会大大有利于农民向城镇的转移,有利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实现,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

  二、“土地换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新路径

    在《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中指出,农民外出务工期间,所承包土地无力耕种的,可委托代耕或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但不能撂荒。

  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也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土地流转收益。

  [2]这就给流转土地经营权进一步提供了政策依据。

  事实上,在国家近年出台系列减免农业赋税及加大农业投入和农业补贴等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农业政策下,许多农民工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土地就委托给亲戚邻友耕种或者转包、出租给其他人代理,从中取得一笔收益,但收益不多,只是当家用补贴。

  对经济收入较低的农民工来说,觉得有利可图就将土地出租出去,钱一点是一点,总好过撂荒。

  那么如何将农民工在原属地的农地更好地利用起来,并且将社会保障联系起来就是个难题了。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保障权威专家龚维斌在“完善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建立”的记者专访中就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也要立足国情,构建一个‘低保障,低水平,广覆盖,重实效、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挖掘和利用传统社会保障资源。

  ”这就给农民工怎么从土地这个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系统转换的问题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提倡“土地换保障”制度的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寻求农民工社会保障路径的探索视觉转移到现在农村惟一有较大增值价值和财力功能的就是土地,从开发和挖掘农村传统的社会保障资源来寻求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困境的路径,最终目的为建立针对农民工独特身份和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铺路,从而推进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土地换保障”通过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填补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空缺,成为一种切实可

    行的制度安排,是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创新路径,很好的解决了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延续,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提供了启动资金。农民工因为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获得了相应的收益,从此代替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和实现从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换,逐步实现市民化,并且推进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

  三、“土地换保障”方案设计中运行载体的缺失浅析

  (一)“土地换保障”方案设计中运行载体的缺失分析

    从“土地换保障”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步骤来看,“土地换保障”的实质或核心是承认农民在让出承包土地或被征用土地的情况下,应当获得某种补偿,并且这种补偿应当被用来为其建立社会保障。

  那么这样一种用社会保障替代土地保障的方案设计到底有没有充分现实依据呢,陈颐同志进行深入研究对农民工选择“土地换保障”这样一种从土地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系统转换的方案设计进一步补充了相关依据,论证了“土地换保障”方案设计的可行性。

  [3]另外,曾详炎等同志在可操作性上进一步研究,认为在这个制度安排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会遇到初始永佃权的定价问题,可能出现的侵占农业生产资金问题、土地市场评估成本问题、地区之间地价与社会保障水平不平衡问题以及土地私有化问题等,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4]然而笔者发现其中还没有学者注意到运行载体的缺失问题,在方案设计中提出具体运作办法时有学者认为,对放弃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工,可直接参加农民工社会保障,并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折算为一定年数的个人帐户积累额,促进农民工从传统土地保障到社会保障的平稳过渡。

  [5]另外有学者提出,农民工到城镇就业或进入城镇定居而无力耕种土地的时候,让出其原先承包的土地,由转包者按国家统一标准替转让者缴纳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使其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障。

  当然这部分经济补偿也可先交付国家财政,但国家必须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承诺将这部分农民纳入城市和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6]由此可以看出,“土地换保障”整个运行过程中交易中介机构的研究是缺失的,有的只是笼统指出由国家责任强制为其纳入社会保障,有的直接由土地经营权的转包者支付农民工参保费用。

  我们知道,农民工只在乎现期收入,他们参保的意识非常薄弱。

  对他们来说,增加他们的收入最为切实,所以他们就可能会同承包者私下商量好将社会保障的提取费用直接转化为货币经济补偿,这就要求国家赋予有关监督机制的制约。

  而如果设立国家的监督机关来监督承包者从转让农民工土地使用权获益中提取农民工社会保障费用的行为,则加大了“土地换保障”制度的成本支付,这就提出了在实行“土地换保障”方案中其运作载体的缺失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土地换保障”的运行载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由集体经济组织转制而来的股份合作社

    根据孙雷、陈波羽中的研究,他们在针对失地农民设计的“土地换保障的逻辑框架”中指出失地农民通过放弃土地使用权获得经济补偿后,一部分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一部分作为失地农民的货币收入,成为市场人的物质基础,另一部分则用作对失地农民的培训,使得他们具备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基本技能。

  可见这里代表耕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则成为交易的中介机构,作为失地农民与征地方交易的中间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被征用耕地的交易获得的收益,用来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7]由此可以推广到“土地换保障”中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引入代表农民工土地使用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交易中介机构。

  这个思路也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有党和国家的强力推动,更需要发挥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政策精神。

  另外笔者认为为避免由村集体包办,应与现行的中国行政机构体制改革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正在农村推行村务公开的民主管理制度相配套,特别是农村集体组织从农民工土地转让费当中用于社会保障的费用提取应该向村民公开,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农民更多地参与和监督村里的事务。

  保证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应有的效率与公正。

    而原有农村社区集体经济产权模糊、人格化的出资者主体缺失、决策独断、监督不善、分配随意等种种制度性缺陷直接影响到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利益,研究表明迫切需要从产权制度改革上破除。

  现阶段农村社区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以村、组为对象,在制度安排上多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

  从转制后的组织形式看,其定位不同,既有股份合作制企业,也有股份制公司,以及股份合作社。

  有学者进一步研究,现阶段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定位,以及转制后的实际功能和作用都与政府行为有直接关联。

  两者要在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中相互调适。

  其中第一条指出转制后的组织功能就与社区成员的社会保障管理有关,是按照公共产品供给非歧视性原则,对于集体资产所有者的社会保障成本,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扶持,并全额承担“城中村”或“村改居”成员的社会保障费用。

  [8]另外深入到股份合作制中土地股份合作的研究,土地股份合作的形成是在村委的引导下若干农民自愿组织,组成合作社,农民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向合作社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和管理,实行“土地入股,集约经营,独立核算,按股分红”。

  其股份合作社在年底取得的收入扣除必要的成本费用后按股分红,同时合作社按每股每年提取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

  农民工进城务工,也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形式将自己在原属地的土地使用权向合作社入股,这样一来他们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不仅长期不变,而且还有股权收益,吃了“定心丸”,也自然安心进城从事二、三产业。

  [9]将上述两个研究成果结合起来研究,笔者认为可以按照“土地换保障”的思路,通过由集体经济组织转制而来的股份合作社在土地与农民工的现代社会保障两者之间架起联结通道,股份合作社在农民工向合作社入股期间在按每股每年强制提取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的基础上强制提取一部分基金作为农民工建立现代社会保障的启动资金,保证其进城后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当然,由于中国各地经济水平不一,这种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形式主要出现经济较为发达,大部分农民已转移到从事非农产业的沿海地区和发达内陆地区,如广东、江浙、辽宁、山东、湖南等地。而

    广大中、西部贫困地区由于受到地域、经济水平等因素制约了土地的流转,也就很难形成土地股份合作这样一种土地规模经营方式。因此在考虑原属地在较为贫困,并且零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比较严重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在实施“土地换保障”中架构其运行载体时,笔者认为有待于政府(下转第24页)(上接第22页)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并且政府在其介入的作用成分相对发达地区对股份合作社要多一些,值得我们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晓星.论“一个国家,两种保障”[J].经济体制改革,2005,(4).

  [2]刘锋.国务院明确:不得以农民进城务工为由收回承包地.

  [3]陈颐.论“以土地换保障”[J].学海,2000,(3).

  [4]曾详炎,王学先,唐长久.“土地换保障”与农民工市民化[J].晋阳学刊,2005,(6).

  [5]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

  [6]王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模式构想[J].专题讨论,2004,(6).

  [7]孙雷,陈波翀.土地换保障: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

  [8]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课题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关于社会保障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发展握渗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保障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社会保障论文范文一: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关系

    [提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本文就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关系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经济水平;适应性关系

  一、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够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提供物质基础。

    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离不开经济支撑,经济能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一切物质所需要素。

  比如像日本、美国这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十分健全,覆盖比较全面。

  在美国,居民遇到危机情况可以拨打911呼叫求救,短时间内公民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是其他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难以达到的高度。

  在非洲、印度这些欠发达的国家,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够健全,总会有小孩因为饥饿失去生命,而政府却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

  可见,经济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能够使社会始终处于健康、协调发展过程中。

  中国的GDP总值比较可观,但人均生产总值比较低,根源就在于国人的贫富差距过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高农村的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市场内需,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此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老百姓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能够解决社会矛盾,稳定社会。

  整个社会达到相对和谐的状态,更能拉动经济的平稳增长。

  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现状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水平有差别。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城市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高于乡村的生产总值,城市的人均消费总值也高于乡村的人均消费总值,相应的,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普遍高于乡村,比如城市的环境有统一规划,有清洁人员负责城市环境的绿化与整洁。

  城市有公园,并配备相应的公共设施,为城市居毁敬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条件;而在农村,农民的垃圾通常是自己随处扔置、无人管理,也没有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对比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社会保障水平高低不同。

    (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健全。

  比如,人们存在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

  一方面虽然公民的平均工资有所增长,但与此同时,物价也不断上涨,特别是房价的飞涨,很多人成了房奴、车奴;计划生育制度的实施,导致现在的80后和90后都要面临两个人赡养4个老人1个小孩的巨大生活压力,国家却没有相对健全的制度来缓解这种社会矛盾。

  在看病方面,很多公民表示“病不起”,一个轻微的感冒,到医院去做个段余脊检查、拿副药就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更别说什么大病了。

  这说明我国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

  在就业方面,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很早以前一则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清华大学毕业生当屠夫卖猪肉”的新闻,还有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等新闻报道,这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也说明了我国在就业方面的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各方面的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

  三、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建立水平适度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根据城乡人民的收入状况、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调整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让社会保障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比如,城市居民的收入高,但物价也高,如果看似不断增加的工资只能勉强与不断上涨的物价持平,这样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就会加大,并不能过上和谐舒适的生活。

  根据经济的发展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求物价部门根据居民收入情况和消费情况对商品价格作出规划,防止因物价过高导致居民生活艰难的局面。

    (二)构建城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生活群体,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社会财富再次统筹分配的作用,为农村居民和生活没有保障的居民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这样能够缩小城乡的贫富差距,构建社会和谐。

  比如,现在实施的田地补助保障措施,就是保障农民在自然灾害的意外情况下,尽管没有收入来源,但有政府的补贴来维持生活。

  又比如农村合作医疗的举措,就是为农村居民看病求医承担一部分费用,为他们的健康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三)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

    一方面要使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到农村及边远地区,让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这种社会保障福利。

  比如,山区的孩子上学难,政府应该派相关人员深入基层,详细了解山区的情况,根据当地的情况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山区建设学校等,让孩子接受教育。

  此外,也应该建立相关的教师志愿者保障制度,鼓励城市的年轻教师去山区支教,提高山区的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社会也应该建立全套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居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享受到社会保障,比如从就业到住房、从医疗到养老等等,使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

    (四)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

    政府在合理的情况下,应该增加社会保障方面财力的支出。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文明和进步,更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平衡和稳定是极为有利的。

  比如,现在最紧要的住房难和看病难的问题,政府可以加大这两方面的资金投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针对住房问题,可以推出经济适用房这些社会保障措施;针对看病难问题,可以发放医疗卡等社会保障措施。

  四、结语

    社会保障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发展。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相应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更多的公民享受到更多的社会保障福利。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东.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3.6.

  [2]杨翠迎,何文炯.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4.1.1.

  [3]陈婷婷,陈元刚.重庆市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现代商业,2014.6.15.

  关于社会保障论文范文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绩效审计

  [摘要]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绩效审计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暂时在政策制度、制度运行效益、违法违纪和道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存在着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范围和积累的经验不足、绩效审计手段落后等问题。为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绩效审计,我国应采取树立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运营公示和监督管理、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绩效审计

  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绩效审计的现状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绩效审计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近几年,我国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绩效审计进行了有益尝试,形成了目前暂时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绩效审计现状,主要包括:一是政策制度方面。

  具体包括基金管理、机构建立、实物管理、经费管理、会计核算等,这些政策与制度的执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社会保障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效益;二是制度运行效益方面。

  具体包括与制度相关的资金运行效益和受益人群的受益效益两个方面。

  前者可分为资金有无沉淀和收支能否相适应两个方面,后者可分为资金支付的金额效益和资金支付的及时性效益两个方面;三是违法违纪方面。

  据审计署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4年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涉及违规违纪资金352亿元,一些单位将社保基金用于基层经办机构等单位工作经费5.95亿元;用于购买汽车等295.74万元;用于平衡市级、县级财政预算1.14亿元;乱报销费用或发放待遇共18.52亿元等问题;四是道德标准方面。

  有些行为不能看作是违纪违法行为,但是从道德上来看是不可行的,道德标准特别适合于对效益审计中的经济事项的评价,它可以用来从道德层面帮助人们看待不按客观规律、忽视人类生存问题的后果。

  对于某些事项不能用法律法规限制时,用道德标准加以限制无疑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重要性认识不够

    政府部门对社保基金管理绩效审计不够重视,这里的政府部门主要指的是审计机关,审计机关的不重视使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绩效审计难以建立和健全。

  作为一项公共的专项资金,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向政府相关部门上缴的社保费用,政府相关部门利用这些社保费用筹集资金,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如果不足够注重这些社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而审计部门又对此基金的绩效审计也不重视,这将必然导致社保基金的管理混乱,其管理绩效也就无从谈起。

  社会公众作为委托人的角色把通过劳动获取的资金投资于社会保障,以保障其日后生活所需,而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者则不够重视,没有使社会基金进行安全、完整地运行,没有使社保基金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我国审计部门没有意识到社会保障基金缴上来之后被乱占用、乱截留的现象,信息披露制度严重缺失。

  (二)缺乏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

    社保基金管理绩效审计的经济性和效果性要求其有统一、规范和科学的评价标准,该评价标准也是作为评价审计经济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为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提供既定的标准。

  但是目前在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绩效的审计评价中,还没有统一、规范和科学的评价标准。

  而在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在绩效的审计中建立了统一、规范和科学的评价标准,如美国审计总署早在1981年就制定了严谨和详实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澳大利亚在绩效审计评价方面也对审计相关人员制定了细致的评价标准。

  我国财政部在1995年出台的绩效指标体系仅对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有用。

  而从1999年开始出台的《业绩效评价标准》、《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等文件只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效果性进行评估,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毫无作用。

  (三)范围和积累的经验不足

    目前,我国对社保基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的经验严重不足,因此我国社保基金管理的绩效审计评价缺乏严重的经验,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于现实,借鉴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

  目前我国对社会保障基金开展的真实合法性审计主要采用的是财务审计,而绩效审计被引进我国的时间比较短,绩效审计评价没有足够的实践工作检验。

  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及其政府部门项目繁多的情况下,仍用财务审计的方法对其审计,势必造成对社保基金管理的不准确和不真实。

  而且,我国政府部门的绩效审计仅针对大型政府投资项目和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在社保基金管理绩效中的审计经验不足,将影响我国社保基金管理合理有效应用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四)绩效审计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工作非常复杂,主要表现在社保设计的人数众多、基金金额庞大、管理周期较长等,这就要求对我国社保基金管理的绩效评价所采用的技术高,所应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健全和完善。

  绩效审计没有很好的技术支持,很难应对当前我国社保基金信息量的逐渐增加。

  虽然我国社保基金信息量的增加,需要更快、更精准的技术手段给予支持。

  但是我国目前计算机相关软件的会计信息处理能力还比较低,很难有效审计我国的社保基金管理信息。

  还有很多工作人员仍然采用的是手工查账的方法进行绩效审计。

  目前我国还没有开发出适用性的绩效审计软件,对社保基金管理的绩效审计存在严重的局限性。

  另外,我国对社保基金管理审计的相关计算机软件也存在很大问题,譬如软件中个个流程相互独立,设计缺陷导致附表与主表之间相互脱节,信息严重失真。

  三、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独立性和权威性

    相关政府部门及其审计人员要有正确的认识,把社保基金审计看作是维护国家社会安定、关乎社会深化改革的头等大事。

  针对目前社保基金范围小、负担失衡、覆盖面小等问题,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主人翁意识和高度责任感,建立有效科学的统一管理体制,规范社保基金的管理模式,从宏观层面统一支付方法和征收比例,通过综合分析,认真调研,有问题及时反馈于领导。

  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切合实际地、有理有据地做出汇报,逐步推进我国社保基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

  同时尽早制定并出台《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法》,使之与《审计法》和《会计法》有效结合,把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绩效审计工作推向法制化。

  (二)加强运营公示和监督管理

    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公示制度。

  该制度可以有效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监督社保相关管理部门收缴和发放社保基金的各项工作,并且及时向社会公众公示其收缴和发放情况,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二是及时向社会公众公示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

  向社会公众详细解析最新的政策法规条文,使广大社会公众第一时间了解政策的变化,尤其是收缴金额、收缴比例的变动,可以利用新闻媒体及时公布新的政策法规;三是建立参与审理案件及检举揭发制度。

  吸引广大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参与,让他们关心和了解社保基本状况,强烈要求社保相关管理部门定期向企事业单位及公众公布社保基金的各项收支状况及其管理情况,使整个社会营造舆论监督的良好气氛。

  (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审计人员的培训机制。

  把培训当做对审计人员的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引导审计人员参与高效培训,甚至出国培训;二是鼓励审计人员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由于我国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制定还很不完善,其政策制度的变动较为频繁,因此审计人员应当时刻关注社会保障相关的最新法律法规,及时将最新法律法规应用于社保审计的实际工作中,必要时可以组建培训班;三是建立审计人员的工作激励机制。

  对工作能力突出,工作态度认真的审计人员给予奖励,这种奖励可以使口头表达,也可以是实物或现金奖励。

  只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绩效的审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有效保障我国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我国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绩效审计应当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对其进行现代化管理,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实现专业化。

  建设一个健全完善的绩效审计信息处理系统,不断完善各项制度。

  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保障基金的电算化审计,利用先进的科技管理手段,组建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并且注重信息的分工协作,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

  同时要完善我国社保基金审计的技术流程:一是控制社保基金账户的收入与支出关;二是重视社保基金征集环节的严格审计;三是重视对基金拨付环节的审计;四是重视对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审计。

  严格清点涉及的定期存单和相应国债,仔细检查存单的登记建账情况。

  [参考文献]

  [1]MargettsH.Thecomputerizationofsocialsecurity:thewayforwardorastepbackwards[J].PublicAdmixxistration,2007(3)

  [2]刘铮,李厚喜.社会保障政策绩效审计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3(8)

  [3]孙家棚.浅析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绩效审计[J].经济研究导刊,2015(11)

  [4]刘霞.提升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的对策相关思考[J].现代商业,2015(23)

  [5]史安玲.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的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J].企业研究,2014(2)

关于社会保障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养老保险的论文

2.浅谈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创新论文

3.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几点建议论文

4.关于保险的毕业论文

社会保险的论文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社会保险的参保数迅速增加。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保险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保险的论文篇1

  试论社会保险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创新

    【论文摘要】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根本点是加强创新。通过对新时期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现存的问题分析,从纸介毕稿毁档案到数字档案的探索,我们需要对新时期提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创新的途径策略。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险;档案;创新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社会保险的参保数迅速增加,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也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根本点是加强创新。只有通过对新时期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现存的问题分析,将纸介档案与数字档案的转换,才是需要对新时期提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创新的途径策略。

  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一)社会保险的参保人数增长迅速

    我国社会保险的参保数,增长迅速。

  2009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了1659万人。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231万人。

  根据《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1-2012年)》指出,到2012年,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2.23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2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4亿,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亿。

  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人数逐年增长。

  可见,我国社会保险档案与日俱增,当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保险档案的要求也在提高,需要对社会保险档案进一步创新。

  (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施改革计划

    近几年来,国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面实施了各种改革计划,早在2009年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在2010年内开展全国范围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制度”。

  从2010年7月1日起,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可跨省转移接续。

  2011年11月15日,人保部就《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

  根据草案,企业缴纳险种从养老、医疗、失业险三项扩至五项,新增工伤和生育险。

  这些政策改革都为新时期的社会手备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机遇。

  (三)负责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部门分散

    我国公民个人社保档案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中管理。

  现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分散型的。

  具体情况是:社保中心管理着养老、医疗、工伤等法定的基本保障档案;民政局管理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商业保险公司管理着公民个人补充保障的一系列保险金。

  这种现状造成多头经办,政出多门,业务交叉,资源浪费,政令难以统一的局面。

  由于管理机构分散、不集中,使人们在利用公民个人社保档案时,存在着许多不便。

  例如,我们如果需要了解公民个人就业及保险金交纳情况,需要到几个不同的管理机构去了解,这样就给公民个人和组织在查询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敬液不便;而且这种分散的管理,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出现了许多漏洞,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涉保”人死亡以后,其所涉及的个人保险账户并未随之终结,仍有人代领保险金。

  (四)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缺乏硬指标考核

    社保档案数量巨大,工作环节繁琐,相对于社会保障工作,社保档案工作没有硬指标来考核,也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因此让部分档案工作者放松了对工作的要求。

  社会保险的五个险种档案并非一个部门管理,进而导致不同的开发商参与系统建设,相互之间的互不信任以及人为设置壁垒,或者同一家系统开发商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和技术架构,导致系统割裂。

  数据只能采用共享或交换的形式,只有极少数地区实现基本信息的共用。

  比如2008年1月央视报道深圳农民工的“退保潮”现象,就是因为不同的省市之间不能共享社保缴费信息,从而导致社保对于“候鸟型”的打工者来说只是带不走、挪不动的“地方粮票”。

  (五)社会保险的经办效率和范围需要扩大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经办管理效率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伴随着生活中网络的普及和对税务、银行等网上业务的接受,热切期待社会保险经办业务网际申报模式的实现,而传统性纸质档案管理约束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参保者要求简化手续、便捷服务的利益诉求,因而我们应从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问题,再继续讨论介质原始性问题显然已是过去时了。

  现今解决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是讨论如何确保数据归档前后原始性认证和原始性保证问题。

  二、我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由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比较新的工作,人们还不是很重视。社会保险工作的重点都集中在扩大基本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等方面,忽视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使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其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体制不规范

    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制度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造成归档范围不明确,社会保险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档案管理方法不健全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社会保险档案专职人员难落实。

  有些社会保险部门档案机构不健全,没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档案,即使有,也是临时抽调,没有经过专职培训,严重影响社会保险档案的质量。

  (三)社会保险档案存档的条件差

    由于场地限制和经费不足等问题无法解决,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始终未能列入社保经办机构的议事日程,大多数社保经办机构至今未设立固定的场所存放档案,历年累积的社会保险档案只能由经办人员分别保管。

  由于没有专有的库房,只能存放在潮湿的房间里,致使社会保险档案存在诸多安全因素。

  这种不规范的档案管理方式不仅查阅起来非常困难,也给日常经办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四)缺乏专业社保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

    社保档案管理缺乏国家标准,职工档案管理仍在执行1992年劳动部与国家档案局共同制定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而该项制度中的部分条款如适用范围、归档范围、管理形式、交接流转等规定已经不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亟须修改。

  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有的制订了一些社保档案的地方标准,有的地﹑市制定和公布了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办法、低保档案管理办法,而全国许多地﹑市则没有建立相关管理标准和规范,造成社保档案的各地管理方法不统一。

  在不同专业类别中,管理的规范和水平也不一致。

  三、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解决办法

  (一)将纸质档案转换成数字档案存档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于业务办理需要,会在办理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纸质材料或证明,各类保单合同、证件扫描件以及各种需要存档备查的档案资料,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

  纸质材料保存起来不方便,但是将这些材料进行电脑扫描储存,就可以将纸质档案转变成数字档案。

  根据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可灵活运用,如目录数据适宜采用文本录人;全文数据则可以采用图像扫描录入;而一些当前常用的数据可制作成光盘。

  (二)根据社保档案类别进行分类管理

    根据不同档案的类型进行分类管理,方便查找、储存,可以防止档案的丢失与缺漏。

  应针对不同门类的档案,确定不同的归档整理方法。

  首先,确定立卷原则。

  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按社保档案不同价值性质分类,以便于保管和利用。

  其次,确定归档形式。

  根据各社保经办单位文件材料形成的类型,确定以“件”或“卷”进行整理、归档的文件材料范围。

  最后,根据社会保险档案的保存价值确定“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保管期限。

  (三)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保管理系统,规范标准

    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体系可以为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不断完善奠定重要的基础。

  以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和劳动及社会保障标准体系为指导,以投融资与运营模式和项目实施监理模式为依托,按照多层架构的模式将系统自上而下构架成为组件与业务组件、业务运作支撑平台、IT基础设施三个层次,树立以监控及管理、信息安全为主的贯穿三大层次的两大体系模式。

  为适应劳动者的流动和工资收入的变动,对每个劳动者按号码设立档案卡,并用计算机储存,记录公民个人历年的工资收入情况。

  在全国设立计算机网络,对每个劳动者的情况进行追踪记录;并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网络查询接口,允许公民定期查询,同时也可替他们预测,比如退休时可拿到多少养老金,以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四)在全国统一管理下设分支机构

    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领导下成立一个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结束社保档案管理分散问题,实行高度统一的管理,改变目前政出多门、决策分散、管理混乱的局面,使其成为统一管理全国社保档案的领导和决策机构,负责拟订社保档案的发展规划、改革计划、重大决策和有关法规、规章制度,参与制定社保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

  其次,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还可以在全国各地设置分支机构,包括地区局、地方办事处、数据处理中心和项目服务中心。

  负责公民社保档案内容的定期增加和更新,并送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保管。

  (五)统一公民社保档案管理号码,可供查询

    实行对每个公民发放社会保障号码的制度,让公民个人档案号码与本人身份证号码、劳动保险号码统一起来,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分支机构负责公民个人社保档案内容的定期增加和更新,送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保管。从发放的号码上就可以反映出从什么时候起、在什么地方发的,便于记录公民的工资收入和保障费的缴纳情况,同时便于投保者本人的查询。

  社会保险的论文篇2

  浅谈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

    【摘要】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来说,其社会保险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不仅有助于电力企业职工队伍团结性的增强,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然而,电力企业的社会保险制度却还有一些缺陷和问题存在。

  文章主要分析和探讨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社会保险

  一、电力企业现行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落后的电力企业保险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滞后严重。

  这牵涉到企业员工的个人利益问题。

  若是不能及时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就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突发性事故的发生。

  如2011年10月17日上百名电力企业的员工到广西电网公司上访,提出对107名职工社保的补偿。

  此外,各地电力企业关于离休没有统一的标准,补贴标准也就难以取得统一,这样离休人员就会存在很大的意见。

  2、电力企业职工缺乏社会保险意识

    如今我国的国家社保改革不断加快步伐,同时政府也高度重视职工的社保问题。

  然而在现实中,不少电力企业的领导和职工还不能全面而准确地认识社会保险。

  这就造成了电力企业经常不能及时地解决社会保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有些人认为关于参保缴费最好是能少则少。

  也还有部分人觉得自己身体素质没问题,无需参保。

  思想观念的问题就大大增加了社会保险工作管理的难度。

  3、电力企业不能保障内部社保待遇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的养老金呈现缩水的情况,但我国的退休职工却是基本每一年都在攀升。

  这就不断加剧了矛盾。

  当然这也是对我国养老机制的一个警戒。

  电力企业当然也包括在这其中。

  如今有不少的电力企业职工缺少医疗上的保障,很多时候正常的医疗都无法保障。

  职工甚至出现生不起病的情况,女职员生育后不能及时报销医药费用。

  这些不但会对正常职工的积极性产生影响,也会对职工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

  这对电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二、建立和完善电力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随着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逐步完善的法制,促使社会保障系统实现了深层次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基础。

  其制定出台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促进了当前我国社会的各个单项保障制度的建立,诸如养老、医疗、失业等。

  电力企业是我国重要支柱产业,所以,很有必要将一套科学、完善并且可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来。

  搞好这一首要因素,职工生活水平才能稳定下来,电力生产才能得到保障。

  所以,电力企业也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且将其视为关系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来抓。

  针对上述电力企业在执行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将目前的问题及时地解决好,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电力企业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1、完善电力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将有助于更加合理地利用劳动力,并且合理地调整职工结构。

  所以,需要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养老保险金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促进收缴率进一步提高,实行全款收缴和全款拨付的方式,绝不发生拖欠行为。

  养老金作为退休职工的基本保障,同时也表明了对电力企业职工一直以来工作的一种肯定。

  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对本企业的养老体制进行不断完善,为职工及时缴纳养老、医疗等保险金。

  在企业改革中,也应该对保障制度进行相应地改革。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将新型养老保险管理体制有力地落实下来。

  而各级领导也要重视起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保保险队伍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电力企业保险工作实现大跨步。

  2、完善电力企业医疗制度

    完善电力企业医疗保险制度,事关广大电力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

  是一件重要的大事,同时也是作为重要的指标考量着企业深化改革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

  所以,电力企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在实施医疗保险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要将惠民政策落实好,并且将覆盖全部企业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起来。

  从而为企业职工提供安全、有效且方便的医疗服务。

  同时努力全面提高医疗水平,确保企业职工都能满意。

  3、创新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电力企业的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

  将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来,也是重要的措施,可以加快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落实好,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电力企业在进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创新思路、强化责任。关于电力系统的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第一步就是要与我国视为实际情况相结合,将国外的先进管理思路引进来,并对社会保险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创新;其次,就要对社保组织的领导责任制度进行强化,通过责任组长的建立不断加强组织,落实好责任到人。

    (2)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视野。

  不断深入的社会保险工作,对社保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进步,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对于社会保险业务培训和研讨会,社保人员都要积极参加,积极参与到有广度和深度的调研工作中来,要认真学习,做到取长补短,进而促使电力企业的整体保险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深深感受到做好电力企业社会保障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了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有效地解决好,就要求电力企业社会保障管理人员认真做好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的有关要求为依据,并且与电力企业的自身特点相结合,将国外成熟的先进经验引进来,建立并完善我国电力企业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杨明,孙德艳.论我国电力企业的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建设发展[M].人民出版社,2010

  [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商务印书馆,2004

浅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论文

    目前,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快嫌蔽速的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供大家参考。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篇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

    摘要:如何引导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做出适合自己兴趣、性格、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科建设的重点。通过分析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存在的课程设计不合理,缺少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健康教育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以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并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如果不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势必影响个人事业的成功。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规划既要有较高的奋斗目标,又要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许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对专业和自我的合理认识与定位,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不足,难以找到理想工作。

  因此,应利用各种途径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不合理、内容简单

    目前,大部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课程的设计并不十分合理。

  很多学校只是丛握硬性执行国家的政策精神,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教师的配备、课程的设计方面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教师的本身素质不高。

  学校过于重视专业培养目标,授课地点仅限于课堂之内,采用教与学、讲与听的形式,内容也只停留在政策宣传、形式分析、技巧传授上,理论性强,而忽略了职业生涯显著角色假定性训练,以及对职业、社会的适应性训练,实践性较差,专业性特色不突出,引不起学生的学习渗者庆兴趣,也就得不到大学生的认同,学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意识淡薄,职业技能较弱,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不完整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是依靠几个教师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建立一整套辅导体系。

  目前,我国的各高校还没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按比例投入资金和人力来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职业教育。

  人员配备极其缺乏,仅有几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为每一个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辅导,并且专职的专业授课教师也很少,都是由辅导员以及一些其他专业教师兼任,自身的理论性差,对学生的专业情况并不十分了解。

  (三)缺少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存在盲目性

    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特长,是将要选择的职业是一个人的职业规划的基础。

  很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和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和自己将选择的职业的,这就最终导致了求职的盲目性。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职业测评与职业规划是近几年才在国内出现的测量个人职业兴趣、性格与职业发展潜力的科学方法。

  对于大多数高等院校而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大多是兼职的,而且主要的工作目标是尽可能地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工作岗位,大多数指导教师不具备职业指导师的资格,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其次,目前国外的一些测评软件中的常模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大学生,而国内的测评软件的常模做的还不很全面,所以,应该针对不同地区、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发更加细致和有针对性的测评软件。

  (四)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健康教育不完善

    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很多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出现了心理焦虑的情况,因此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潜在能力和专业优势,更不能设计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配备的教师较少,并且专业性也不强,还仅仅停留在解决上门咨询的学生层面,面对的学生面很窄,并且比较被动,更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涯心理的专业辅导。

  在当今这种就业压力下,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及学生生涯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建设

    要树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育理念。

  大学生职业生涯是以引导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取得职业生涯及人生的成功为目标的科学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的开展必须以科学的、先进的理念为指导。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职业生涯走向成功。

  其直接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潜力,充分发挥、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和素质中的有利因素,促成自我的最大化、全面发展。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职业生涯教育应立足于学生自我、职业机会与职业世界的全面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潜力,并开发自我的潜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个性化、系统化、长期化的教育活动,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特别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作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自觉、自愿、自主的参与。

  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连续、系统的活动,仅依靠学校教育,或是家庭教育、社会力量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实施过程中,应树立系统观,以学校为核心,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力量,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才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地开展。

  (二)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新近引入的理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这一理论比较陌生。

  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方面的课程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的相关工作,它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必由之路。

  职业生涯规划课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要从大一做起,分年级从不同侧重点实施,让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深入大一学生,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去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学生在新的高度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事业,清楚将来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以及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好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将教学、讲座、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职业网络;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与大学生共同交往,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职业,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

  (三)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它会因为每一个个体的具体情况和所能依赖的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

  课程建设只能起到普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知识理论的作用,具体到个人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更需要有个性化的咨询指导。

  因此,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成为必然。

  同时,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未来职业世界只有笼统的、模糊的感性认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难免有不足之处,只有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职业辅导咨询可以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设在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院,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除了个别咨询外,也可以针对一些普遍的、共性的问题进行团体咨询。

  (四)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建设

    “知己”是指对自我的认知,“知己”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只有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自我观念才能做好自己的人生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然而,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个体在成长过程当中对自我的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都会有一些感性上、经验上的自我体察,但是,这种自我的认知很多时候是带有主观性的。

  因此,它还必须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的手段测评自我的能力、兴趣和个性,以建立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自我观念。

  测评建设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涯诊断(包括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设定职业生涯的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路线,实施、评估和反馈五方面。

  既给予测评对象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评和解释,又给予测评对象完整、科学的自我认知,帮助学生澄清疑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协助其明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晓君.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J].高教论坛,2005,(3).

  [2]魏晓华,程春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刍议[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3]丁德智.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7).

  [4]李兵宽,刘启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篇二:《法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

    摘要:从打造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依据出发,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提出了法学院校应依靠自身力量创建体现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思路,并对专业课程结构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培养目标;课程设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下简称“劳保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设的专业。

  该专业设立时间虽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到目前为止,全国开设劳保专业的高校已达110多所。

  其中,30多所高校具有硕士点,近10所高校具有博士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梯队。

    西北政法大学是一所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建、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管的高等法学院校。

  是全国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西北地区法学研究的中心。

  学校于2000年9月申办劳保专业并于同年10月获教育部批准,2001年9月正式招生,是法学院校设立劳保专业的典型代表。

  与其他院校相比,法学院校的师资背景、科研背景、专业设置并不具备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优势,但在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

  法学院校的劳保专业能否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否真正地满足于市场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已的办学特色。

  一、打造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依据

    本文认为,法学院校的劳保专业应该定位于法学特色,这既是基于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经验而设定的专业特色,又是基于社会保障事业蓬勃发展及其所导致的社会保障法律人才供不应求而设定的专业特色。

  (一)打造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需要

    从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发展过程来看,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还相当落后,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社会保障立法工作落后,尤其是基本立法不足,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应有的法律体系;其次,社会保障立法层次较低,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颁发大量的通知、规定、复函等,实行调控和管理;再次,社会保障立法各地不统一、不协调,弱化了法律的稳定性与权威性。

  同时,传统的社会保障法律机制在立法原则、内容构造、保障范围等方面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与市场经济对社会保障要求的适应性有一定差距。

  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今后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发展趋势[1]。

  打造法学特色的劳保专业,培养专业能力突出的法律人才,是保证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根本条件。

  (二)打造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顺利运行的保证

    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不仅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立法人才,而且也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司法人才。

  古人说,徒法不足以自行。

  即法律制定得再好,如果没有严格公正的执法,制度依然无法正常运行。

  我国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社会保障立法过程才需要法律工作者,而忽视了司法过程中法律工作者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司法参与社会保障的不足与缺位,才造成了制度运行的不公和失范[2]。

  因此,国家必须加大社会保障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确保制度实施中对大量司法人才的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对社会保障基层工作者的法律指导,及时解决法律条文于实施中的难题;才能帮助文化程度参差不平的广大社会保障受益人解读法律条文,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同时,消除其对制度的不信任。

  (三)打造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法学院校学科优势和教学经验的体现

    法学院校有着不同与其他院校的整体环境和整体优势。

  教师的专业背景、科研背景,学校的专业设置、学术氛围均以法学为主,法学是该类院校的强势专业,在此环境与背景下的劳保专业理应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突出专业的法学特色。

  另外,法学院校还有着丰富的法学教育经验与方法,从而保证了社会保障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法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设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又要注意挖掘专业自身的优势。根据上文分析,我们认为,法学院校劳保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备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知识,通晓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和务实,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各级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社区服务部门,以及劳动仲裁机构、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操作和法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构建多层次发展平台,满足专业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

    首先,应与法学专业接轨。

  社会保障关系尽管应由独立的法律部门来调整和规范,但它与劳动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又密不可分。

  为了使学生在通晓中外社会保障法的基础上,熟练解决社会保障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协调问题,在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的同时,应加强其他法律课程的学习。

  一方面体现法学院校的优势资源,突出专业的法学特色。

  另一方面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提升其职业选择能力。

    其次,应与经济学专业接轨。

  社会保障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特定社会目标和政治目标的制度安排,其本身亦可视为一种经济活动。

  这种内在的关联决定了经济学科对社会保障专业的重要性。

    再次,应与公共管理专业接轨。社会保障分配的资源往往来自于政府公共财政,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保障作为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具有充足的理由。

  (二)建立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重视专业业务实践,提高学生职业上手能力

    劳保专业属于应用层次的社会科学。

  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为了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一是要加强校内的实训环节,通过建立设备齐全、规范的社会保障服务模拟大厅和劳动争议、保险模拟法庭,让学生亲自参与处理,掌握基本的社会保险操作技能和庭审程序;二是要与用人单位合作办学,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将学生分批分次安排到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岗位顶岗值班,提升其职业上手能力。

  (三)适应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培养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需求相一致。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需求既是专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专业生存的条件。

  没有市场的专业,是社会资源的浪费[3]。

  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方向既要源自于市场需求,又要在动态考虑学生就业去向和市场求人意向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调整。

  三、法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结构与体系

  (一)课程设置原则

    1.实基础。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构建学院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学科基础课平台。

  避免“厚基础”造成的“窄口径”和“宽口径”带来的“薄基础”。

    2.强专业。

  以岗位群需要为导向,强化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的同时,突出专业法学特色。

  避免“同质化”培养造成的恶性竞争。

    3.重应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业务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其能敏锐地发现既有问题和潜在问题,并熟练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结构体系

    按照上述原则,法学院校劳保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分成理论课程组群和实践课程组群。

    1.理论课程组群。

  由基础课、专业课、特色课和选修课组成:1)基础课。

  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为保证学生的身心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培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设置的。

  除开设以“两课”为代表的相关公共课程外,还应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导论课程”,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所学专业,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和专业课学习的特点;专业基础课是根据专业课对相关学科的要求,作为专业课的先修课程而设置的。

  目前,我校在开设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还开设了法学原理课程,使学生能初步掌握法学的一般理论和基础性知识,了解现代法学研究的发展动向与思潮,为特色专业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2)专业课。

  是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而设置的。

  包括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救济等课程。

  3)特色课。

  是各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定位而选择开设的。

  法学院校的劳保专业定位于法学特色。

  鉴此,必修环节里除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外,还应增设与其密切相关的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等课程。

  一方面突出专业特色的同时,能够使学生熟练解决社会保障法与其他相关法律部门的协调问题;另一方面,避免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相脱节;第三,保证特色专业的培养质量,避免选修课堂上的“选而不修”、“挂名选修”现象。

  4)选修课。

  是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而设置的。

  为了克服盲目设课,浪费资源,学无所用等现象,我校结合市场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将本专业选修课程分成素质提升和专业延伸两大板块,开设了秘书学(公文写作)、电子政务、社会调查与统计、保险学、风险管理、社区管理、比较劳动法学、合同法、民事诉讼法学等课程,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和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2.实践课程组群。

  法学院校劳保专业的实践课程应由课程实验、模拟实训、基地实践三大环节构成,各环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1)课程实验。

  以专业基础课、方向课和特色课为对象,采用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初级能力。

  2)模拟实训。

  一是通过校内社会保障服务模拟大厅,举办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的模拟实训,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体验并掌握社会保障具体管理流程;二是利用校内优势资源,定期举办劳动争议、保险模拟法庭,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灵活、准确地运用到法庭庭审的现场模拟中,实现法律专业与法律教育的统一。

  3)基地实践。

  将学生分批、分次安排到预先建立好的校外实习基地顶刚上班。

  通过职位实践,一方面,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应用紧密衔接,增强专业建设的动力和生机;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其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期。

  参考文献:

  [1]齐海鹏.社会保障[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2010:98-99.

  [2]白维军.对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人才需求的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0,(5):32-34.

  [3]赵俊康、马培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4):45-47.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

写一篇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总支出GDP

  论文论文摘要: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社会保障现状的分析及指标的分析,来评价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

  保持我国适度社会保障水平,要正确处理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新型合作医疗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革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坚持“有升、有降”的方针。

   。

  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与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对于国民经济、社会和社会保障自身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社会保障现状的分析及指标的分析,来评价中国当前的社会保障水平。

一、社会保障水平及指标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嫌型会保障的高低程度。

  西方国家一般把社会保障总支出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

  其中,社会保障支出总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实际支出的各种社会保障费用总和。

  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集中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资源用于提高居民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程度。

  判断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否的标准不是单一的,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社会保障制度是否保证了公民具有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并能抵御不可抗拒的社会风险;社会保障支出是否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与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社会保障结构是否与国民经济产业布局相适应;社会保障水平是否有助于促进就业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等等。

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一)国内学者对于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实行分散化管理,社会保障水平的统计缺乏规范的指标隐者逗体系,不同专家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推算也不尽一致。

  以1994年为例,郑功成教授推算该年社会保障水平为7.13%,加上其他未统计因素,社会保障水平为10%~12%;穆怀中教授的小口径推算为5.09%,中口径(含住宅投资)为11.53%,大口径(含住宅投资和价格补贴)高达12.73%。

  根据穆怀中教授的推算,尽管我国人均GDP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但我国中口径(含住宅投资但不包括价格补贴的社会保障费用总额)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它们60年代的水平并不逊色。

(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

  以发达市场经济的国家为参照,普遍认为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比如,1991年,瑞典、英国、美国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56.4%、31.8%、28.7%。

  而我国2001年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灶卖比重仅为8.34%。

  与我国人均GDP接近的国家进行比较,2002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当年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是5.47%。

  而与我国人均GDP接近的国家,如玻利维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依次为5.5%、8.49%、9.55%。

  因此,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既不显得过高,也不显得过低。

(三)城乡社会保障水平比较分析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镇几乎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存在着类似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享受以高就业、高补贴、低收入为特征的、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农村居民仅拥有建立在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上的以社会救济、“五保户”供养和合作医疗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并未能享受到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存在着水平偏低的社会保障,一定程度上,城镇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是以牺牲农村的保障水平为代

社会保障与扩大就业问题研究 论文大纲怎么写

  论文写作,先不说内容,首先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论文,题目,摘枯知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引言,正文,结语),致谢,参考文献。规定的格式,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开始写之前,都得清楚的,你的论文算是写好了五分之一。

  然后兆岁,选题,你的题目时间宽裕,那就好好考虑,选一个你思考最成熟的,可以比较多的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从里面获得思路,确定一个模板性质的东西,照着来,写出自己的东西。如果时间紧急,那就随便找一个参考文献,然后用和这个参考文献相关的文献,没猜消拼出一篇,再改改。

  正文,语言必须是学术的语言。一定先列好提纲,这就是框定每一部分些什么,保证内容不乱,将内容放进去,写好了就。

  参考文献去中国知网搜索,校园网免费下载。

不懂可追问

合适请采纳

给你一份,更详细回答见下方的附件,手机可能看不到,得电脑上网看

供参考,免财富值下载

你这个题目较为分散,两大块,社会保障和扩大就业属于并列关系,不太好定提纲,我给你初拟了一个,见附件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