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篇宋词大全赏析:谁是宋词中的绝世佳作?

作者:暴钊风时间:2023-07-18 00:12:37

导读:" 经典名篇宋词大全赏析:谁是宋词中的绝世佳作?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不乏绝世佳作。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经典名篇宋词,以及对它们的赏析。1.《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这首词被誉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以婉转动人的笔触描绘了元夜的美景和离别的伤感。通过细腻"

经典名篇宋词大全赏析:谁是宋词中的绝世佳作?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不乏绝世佳作。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经典名篇宋词,以及对它们的赏析。

1.《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这首词被誉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以婉转动人的笔触描绘了元夜的美景和离别的伤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辛弃疾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和生活的痴迷与无奈。

2.《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李清照

  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之一,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内心纠结和对爱情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李清照才华横溢的写作风格。

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这首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思念和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李清照成功地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外在世界相结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苏轼是宋代文学巨匠,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婉转动人的笔触描绘了明月的美丽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与思考。

5.《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秦观是宋代著名的爱情词人,他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美的爱情词之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以及他们被天河分隔的悲伤和相思之情。

6.《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

  这首词是近代歌手杨洪基的经典作品,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词曲中展现了长江的壮丽和悠久,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流逝岁月的思考。

  综上所述,宋词中的绝世佳作不胜枚举。

  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意境,让人陶醉其中。

  无论是辛弃疾、李清照、苏轼还是秦观,他们的词作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无论是对爱情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还是对自然的赞美,这些词作都带给人们启迪和感动。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经典名篇,感受宋词的魅力。

宋词十大名篇

  宋词十大名篇是:《八声甘州》、《鹧鸪天》、《青玉案》、《水龙吟》、《疏影》、《虞美人》、《念奴娇赤壁怀古》、《满江红》、《月桐樱下笛》。

  其中,《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无成的忧愤之情,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全诗鉴赏如掘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正如《酒边词序》所说:一洗绮罗香泽之态。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

  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当时有人认为此词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虽然他们囿于传统观念,对东坡词新风不免微局橡丛带讥消,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这首词的出现,对于仍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宋词十大名篇

宋词十大名篇如下: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解释: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

  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2、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解释: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3、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解释: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解释: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清银始出现的。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苏轼把青天当做了自己的朋友,举杯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5、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6、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解释: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7、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解释: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

  过去是十里春风一派繁荣景色,而我如今看到却长满荠麦叶草一片青青。

  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

  8、陆游《钗头凤·红酥手》。解释: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嫌散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

  9、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

  解释: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摸鱼儿》这个词牌名的格答者宴律是: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句六仄韵,后段十一句七仄韵。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10、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解释: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

  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

  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

  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宋词十大名篇精选集锦

  【#能力训练#导语】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其中宋词可谓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闪耀的瑰宝,也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

  宋词以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至今仍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很高的艺术享受。

  下面是无分享的宋词十大名昌或陪篇精选集锦。

  欢迎阅读参考!。

1.宋词十大名篇精选集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一作:偏向)。

  译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通宵痛饮直至天明,大醉,趁兴写下这篇文章,同时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

    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烟火暖人心肠。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阴晴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注释

    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

    胜:承担、承受。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

    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但:只。

    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共:一起欣赏。

    婵娟:指月亮。

2.宋词十大名篇精选集锦

 团谈 满江红·写怀

  岳飞〔宋代〕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耐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山缺一作:山阙)。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注释

    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胡虏(lǔ):对女真贵族入侵者的蔑称。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3.宋词十大名篇精选集锦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宋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轻盈的彩云在天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若是两情相悦,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注释

    纤云:轻盈的云彩。

    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

    迢迢:遥远的样子。

    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4.宋词十大名篇精选集锦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千树花开。

  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

  豪华的马车在飘香的街道行过。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

    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烟花。

    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凤箫:箫的美称。

    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

    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蛾儿:古代妇女于元宵节前后插戴在头上的剪彩而成的应时饰物。

    雪柳:原意为一种植物,此处指古代妇女于元宵节插戴的饰物。

    黄金缕:头饰上的金丝绦。

    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千百度:千百遍。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暗淡;零落。

5.宋词十大名篇精选集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宋代〕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

  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扬州战火连天的情景。

  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

  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自己还能吃饭吗?。

  韵译

    江山如画、历经千年仍如故,但是找不到东吴英雄孙权在此的定都处。

  昔日的舞榭歌台、显赫人物,都被风吹雨打化为土。

  斜阳照着草和树,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们说,武帝刘裕曾在这个地方住。

  想当年,他骑战马披铁甲,刀枪空中舞,气吞万里如猛虎。

    宋文帝草率用兵学黩(dú)武,效法汉将伐匈奴,没能够封山纪功狼居胥,却要仓皇向南逃,时时回头向北顾。

  我登上山亭望江北,还记得四十三年前的旧事一幕幕:烽火连天鏖(áo)战苦,扬州一带遭荼(tú)毒。

  往事怎忍再回顾?拓跋焘(tāo)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

  谁能派人来探问:廉颇将军虽年老,饭量还好吗?。

  注释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

  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

  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

  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

  中国历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元嘉:刘裕子刘义隆年号。

  草草:轻率。

  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

  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

    赢得:剩得,落得。

    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地区,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

    “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佛(bì)狸祠: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拓跋焘在打败南朝刘宋王玄谟军队后,追至长江北岸,在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后称佛狸祠。

    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6.宋词十大名篇精选集锦

  卜算子·咏梅

  陆游〔宋代〕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着同:著)。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注释

    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

  “卜算子”是词牌名。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

  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

  ’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

    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寂寞:孤单冷清。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更:副词,又,再。

  着(zhuó):同“著”,遭受,承受。

  更著:又遭到。

    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

    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妒(dù):嫉妒。

    零落:凋谢,陨落。

    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7.宋词十大名篇精选集锦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宋代〕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留人睡一作:留人醉)。

  译文

    云天蓝碧,黄叶落满地,天边秋色与秋波相连,波上弥漫着空翠略带寒意的秋烟。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

  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一直延伸到夕阳之外的天际。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

  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

  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为相思的眼泪。

  注释

    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

  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

  黯,形容心情忧郁。

  乡魂,即思乡的情思。

  语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

    追旅思(sī):撇不开羁旅的愁思。

  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

  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

  思,心绪,情怀。

8.宋词十大名篇精选集锦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宋代〕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阑通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注释

    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伫倚危楼:长时间依靠在高楼的栏杆上。

  伫,久立。

  危楼,高楼。

    望极:极目远望。

    黯黯:迷蒙不明,形容心情沮丧忧愁。

  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会:理解。

    阑:同“栏”。

    拟把:打算。

    疏狂:狂放不羁。

    强(qiǎ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

9.宋词十大名篇精选集锦

  破阵子·春景

  晏殊〔宋代〕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译文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梨花落去之后又迎来了清明。

  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树枝掩映下的黄鹂偶尔歌唱两声。

  白昼越来越长,随处可见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正疑惑着她是不是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获得胜利了啊!双颊不由的浮现出了笑意。

  注释

    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

  又名《十拍子》。

  双调六十二字,平韵。

    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碧苔:碧绿色的苔草。

    飞絮:飘荡着的柳絮。

    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逢迎:碰头,相逢。

    疑怪:诧异、奇怪。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双脸:指脸颊。

10.宋词十大名篇精选集锦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宋代〕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

  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

  他热情而又有诚意地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

  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注释

    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嗟:慨叹。

    报:回答。

    谩有:空有。

  谩:空,徒然。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经典名篇宋词大全赏析

  【#能力训练#导语】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下面是分享的经典名篇宋词大全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经典名篇宋词大全赏析

  满江红·怒发冲冠

  词牌名:满江红|朝代:宋朝|作者:岳飞

    怒发(髪)冲冠,凭栏(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文学赏析

    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开头五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起势突兀,破空而来。

  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不可阻遏。

  这时,一阵急雨刚刚停止,词人站在楼台高处,正凭栏远望。

  他看到那已经收复却又失掉的国土,想到了重陷水火之中的百姓,不由液念得“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

  “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

  “壮怀激烈”!啸是蹙口发出的叫声。

  “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

  他面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气愤填膺,“怒发冲冠”。

  岳飞之怒,是金兵侵扰中原,烧杀虏掠的罪行所激起的雷霆之怒;岳飞之啸,是无路请缨,报国无门的忠愤之啸;岳飞之怀,是杀敌为国的宏大理想和豪壮襟怀。

  这几句一气贯注,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忠臣义士和忧国忧民的英雄形象。

    接着四句激励自己,不要轻易虚度这壮年光阴,争取早日完成抗金大业。

  “三十功名尘于土”,是对过去的反省。

  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想。

  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古人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悔恨自己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么成就。

  “三十”是约数,当时岳飞三十二岁。

  “功名”,即前面说到的攻克襄阳六郡以后建节晋升之事。

  宋朝以“三十之节”为殊荣。

  然而,岳飞梦寐以求的并不是建节封侯,身受殊荣,而是渡过黄河,收复国土,完成抗金救国的神圣事业。

  正如他自己所说“誓将直节报君仇”,“不问登坛万户侯”,对功名感到不过象尘土一样,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战斗。

  是对未来的瞻望盯纤。

  “八千”是约数,极言沙场征战行程之远。

  “云和月”是特意写出,是说出师北伐是十分艰苦的,任重道远,尚须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才能“北逾沙漠,喋血虏廷”(《五岳祠盟记》),赢得最后抗金的胜利,上一句写视功名为尘土,这一句写杀敌任重道远,个人为轻,国家为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忱。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这对当时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斗争,显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

  与主张议和,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等闲”,作随便解释。

  “空悲切”,即白白的痛苦。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既是岳飞的自勉之辞,也是对抗金将士的鼓励和鞭策。

    词的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突出全诗中心,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岳飞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臣子恨,何时灭”)的感慨。

  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因。

  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

  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无畏的乐观精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以此收尾,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

  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闹则困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篇二】经典名篇宋词大全赏析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词牌名:蝶恋花|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上阕寓情于景。

  用“风细细”点化,独立高楼,境界超越。

  “春愁”而可“望极”,并觉“黯黯生天际”,画出伊人思念成痴的心迹。

  “无言”之悲愤,最凄绝而沉痛。

  “拟把疏狂图一醉”,无可奈何以至疯狂的压抑忿懑之态可掬;“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写尽人生忧患体验;“衣带渐宽”两句将全部不幸承担,终无悔意。

  最后两句,王国维指想成就大事业、大问者必经的第二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遂成千古绝唱。

    上片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

  ”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

  “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

  “春愁”,又点明了时令。

  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

  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

  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

  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

  至于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

  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

  “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

  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

  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

  “无言谁会凭栏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

  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

  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

  词人在这里闪烁其辞,让读者捉摸不定。

    下片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

  “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

  “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

  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

  词人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

  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

  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

  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

  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

  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这首词妙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调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大白。在词的最后两句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篇三】经典名篇宋词大全赏析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词牌名:浣溪沙|朝代:宋朝|作者: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鉴赏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有些微微的伤感。

  于是词人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都是描写春天的,妙在对仗工整。

  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

  这一句应上“几时回”。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唯其如此,此联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

  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

  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篇四】经典名篇宋词大全赏析

  沁园春·孤馆灯青

  词牌名:沁园春|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赏析/鉴赏

    这首词由景入情,由今入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人生遭遇的不幸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上阕一开篇,作者便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以及“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朝露漙漙”数句,绘声绘色地画出了一幅旅途早行图。

  早行中,眼前月光、山色、晨霜、朝露,别具一番景象,但行人为了早日与弟弟联床夜话,畅叙别情,他对于眼前一切,已无心观赏。

  此时,作者“凭征鞍无语”,进入沉思,感叹“世路无穷,劳生有限”。

  为此,便引出了一大通议论来。

  作者追忆:他们兄弟俩,“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词里的“二陆”用来比自己和弟弟苏辙。

  当年,他们兄弟俩俱有远大抱负,决心象伊尹那样,“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孟子》中语);像杜甫那样,“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以实现其“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上神宗皇帝书》)的政治理想。

  而且,他们兄弟俩“笔头千字,胸中万卷”,对于“致君尧舜”这一伟大功业,充满着信心和希望。

  抚今追昔,作者深感他们兄弟俩现实社会中都碰了壁。

  为了相互宽慰,作者将《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孔子家语》“优哉游哉,可以卒岁”,以及牛僧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尊前见在身”诗句,化入词中,并加以改造、发挥,以自开解。

  结尾数句,作者表示自己怀才不遇的境况下,要避开政治斗争的漩涡,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姑且保全身体,饮酒作乐,悠闲度日。

  整首词,除了开头几句形象描述之外,其余大多是议论、成为一篇直抒胸臆的言志抒情之作。

    这首词的议论、抒怀部分,遣词命意无拘无束,经史子集信拈来,汪洋恣肆,显示出作者横放杰出的才华。

  词中多处用典:“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四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句。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三句,”优游卒岁“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鲁国大夫叔向被囚后”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话:”且斗尊前“,化用杜甫《漫兴》中”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的诗句。

  作者将上述典故灵活运用,推陈出新,生动地传达出自已的志向与情怀。

    这首词的脉络清晰,层次井然,回环往复,波澜起伏,上片的早行图与下片的议论浑然一体,贯穿一气,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头几句写景,以“孤”、“青”、“野”、“残”等字眼传神地渲染出早行途中孤寂、凄清的环境和心境。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一句,由自然景色转入现实人生。

  其后,词作由景物描写而转入追忆往事。

  “用舍由时,行藏我”,由往事回到现实。

  结拍数句表明作者已从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摆脱出来,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慰安。

  全词集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融诗、文、经、史于一炉,有形象的景象描写,有抽象地论说政治,又在议论中发表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抒写了沉郁惆怅的心境,文思连贯,一气呵成,体现了卓绝的才情。

    这一词调,上片十一个四言句,下片八个四言句,多处用对仗,句法比较工整,而且,在许多整齐的句子之间,还穿插了几个长短句,如三言句、六言句、七言句和八言句,长短相间,参差错落。

  这个词调适合于以赋体入词,但又最忌板滞,它不同于短篇令词,也不同于一般长调,是个较难驾驭的词调。

  两宋词人当中,辛弃疾填了九首,刘克庄填了二十五首,陈人杰填了三十一首,这算是较为罕见的。

  许多名家,比如柳永、李清照、周邦彦、姜夔、史达祖、张炎等,都不见填制。

  但是,此调格局开张,掌握得好,却可造成排山倒海之势,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苏轼这首《沁园春》词,上片写景,一下子罗列了七个四言句。

  前三个四言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句式相同,三脚并立。

  后四个四言句,“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组成“扇面对”,由“渐”字构成领头格,贯穿到底。

  七个四言句组织绵密,构成了一幅整体的画面。

  紧接着,“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仍用四言对句,“征鞍无语,往事千端”,也是四言句。

  这十一个整齐的四言句,除了靠“渐”、“凭”两个领格字提携,还由两个长短句“似此区区长鲜欢”及“微吟罢”,在当中辗转运气。

  于是,十一个四言句,就不至于像是拆开来的七宝楼台,不成片段。

  下片八个四言句略有变化。

  前四个四言句,不再用“扇面对”,其中,“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自成对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二句不对。

  其余与上片大致相同。

  这段议论,先由换头“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两个长短句叙事,承接上结所提“往事”,然后铺排议论。

  领格字“有”,从字面上看,仅管领“笔头”“胸中”二句,但“有”字下面的六个四言句,词意还是相贯通的,六个四言句之下,直接“袖手何妨闲处看”,还是具有一定气势的。

  最后,由一个三言短句“身长健”停顿蓄势,“但”字提携、转折,带上两个四言句“优游卒岁,且斗尊前”,为全词作结。

    总之,《沁园春》词是苏轼以诗人句法入词的尝试,已稍露东坡本色。

  但这首词在艺术上仍有某些不足之处,如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词作比较,就觉得《沁园春》以抽象的说理议论代替具体的形象描述,不如以情动人之作,具有那么大的感人力量。

  比如“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相近,但前者总不及后者那样有意境,那样耐人寻味。

    苏轼与其弟苏辙兄弟情深,任杭州通判期间,其弟在济南为官,相思甚切,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熙宁七年(1074)起程赴密州。

  这首词便作于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

  苏轼是怀着矛盾复杂的心情前往密州的。

  由于与新法派的矛盾,朝中难以立足。

  赴密途中,触景伤情,凭鞍沉思,思绪万千,不禁感慨唏嘘,通过词作,把胸中块垒一古脑儿向子由倾吐。

【篇五】经典名篇宋词大全赏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词牌名:如梦令|朝代:宋朝|作者: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鉴赏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经典的宋词赏析【五首】

  【#能力训练#导语】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其中宋词可谓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闪耀的瑰宝,也是宋代最有特塌橘色的文学样式。

  宋词以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至今仍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很高的艺术享受。

  下面是无分享的经典的宋词赏析【五首】。

  欢迎阅读参考!。

1.经典的宋词赏析

  满江红·写怀

  岳飞〔宋代〕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山缺一作:山阙)。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注释

    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胡虏(lǔ):对女真贵族入侵者的蔑称。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2.经典的宋词赏析

  清平乐·红笺小字

  晏殊〔宋代〕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赏析

    此为怀人之作。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词的上片写主人公以书信细诉衷肠,而无处可寄;下片叙倚楼远望,只见青山绿波,不见所思之人。

  此词用语雅致,语意恳挚,抒情婉曲细腻。

  词中运用了一些传统文化意象和相关典故,深情含蓄,音韵悠长。

    词的上片抒情。

  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

  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纸,可用来题诗、写信。

  词里的主人公便用这种纸,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说尽了平生相慕相爱之意。

  显然,对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倾心相爱的知音。

    三、四两句抒发信写成后无从传递的苦闷。

  古人有“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说法,前者见于《或衫旦汉书·苏武传》,后者见于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是诗文中常用的典故。

  作者以“鸿雁在云鱼在水”的构思,表明无法驱遣它们去传书递简,因此“惆怅此情难寄”。

  运典出新,比起“断鸿难倩”等语又增加了许多风致。

    过片由抒情过渡到写景。

  “斜阳”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红日偏西,斜晖照着正在楼头眺望的孤独人影,景象已十分凄清,而远处的山峰又遮蔽着愁人的视线,隔断了离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怅难遣。

  “遥山恰对帘钩”句,从象征意义上看,又有两情相对而遥相阻隔的意味。

  倚楼远眺本是为了抒忧,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从抒情手法来看,又多了一层转折。

    结尾两句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之意,略加变化,给人以有余不尽之感。绿水,或曾映照过如花的人面,如今,流水依然在眼,而人面不知何处,唯有相思之情,跟随流水,悠悠东去而已。

    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全词语淡情深衫扰,闲雅从容,充分体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3.经典的宋词赏析

  渔家傲·秋思

  朝代:宋代

  作者:范仲淹

  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

    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

  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

  本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着重写景。

  “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

  “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

  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

  “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

  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

  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

  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

  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

    把西北边陲的羌管笳鼓声带进词坛,使词进一步向社会化靠拢,旁枝独秀于艳词之外,本篇即为发端者之一。

  语气沉郁雄浑,风格苍凉悲壮,上下片之间情景相生,浑然一体。

  上篇“雁去无留意”移情于物,生动地表现了征人久戍边关,更无留意的内心感受。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描写边塞风光的词篇中,可称警策。

  作者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充满了字里行间,气象开阔,开苏、辛豪放词之先河。

4.经典的宋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宋代〕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

    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

  他曾致书信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

    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

  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

  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下片前三句是说,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何妨?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句是说,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名(一样信任我)呢?此时东坡才四十岁,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自请外任。

  此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西夏大举进军环、庆二州,四年占抚宁诸城。

  东坡因这次打猎,小试身手,进而便想带兵征讨西夏了。

  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

  这是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

  一个文人要求带兵打仗,并不奇怪,宋代诗人多有此志。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末三句是说,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

  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

  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5.经典的宋词赏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宋代〕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词,形象奇幻,意境缥缈,富有浓郁的浪漫气息。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

  “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词人在如梦似幻的海上航行,一缕梦魂升入天国,见到慈祥的天帝。

  现实中,南宋高宗皇帝置人民于水火、只顾自己一路奔逃,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

  这种遭遇,让词人渴望关怀,渴望温暖,但现实中却不能得到,也只有将之寄托在幻想之中了。

  因此,词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以此表达自己美好的理想。

    在一般双叠词中,通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并自成起结。

  过片处,或宕开一笔,或径承上片意脉,笔断而意不断,然而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

  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

  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

  可称之为“跨片格”。

  “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与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

  “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

  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下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

  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著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

  李清照虽为女流,但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杰出文学家,她也有类似的感慨。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九万里长空大鹏鸟正展翅高飞,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一叶轻舟直接送往蓬莱三岛。

  在上阙,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这里,词人给予了回答,她梦想的地方是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人居住的山。

  词人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说“九万里风鹏正举”,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这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因此,词人叫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风,你不要停止,把“我”轻快的小舟吹到仙山去,让“我”在那里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这一问一答之中,词人通过“天帝”和“三山”这两个形象,将自己美好的梦想表达了出来,渴望有好的帝王和好的居所,渴望有人的关心和社会的温暖,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十大经典宋词精选赏析

如梦令李清照(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疏:指稀疏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译文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启颤醉未消。

  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

  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

  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

  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

  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

  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谈滑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

  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

  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

  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悄侍败上的对比烘托。

  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

  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

  “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

  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

  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

  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

  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

  前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

  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

  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

  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这段评语有助于我们对这首词的理解。

具体的范文模板

?pwd=yxph提取码:yxph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