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件大全有哪些内容?

作者:赵博才时间:2023-07-23 12:26:00

导读:" 小学科学课件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教学工具,包含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学习资源。下面是小学科学课件大全的内容:1.动物类-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动物的食物链和生态环境2.植物类-植物的分类和特征-植物的生"

  小学科学课件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教学工具,包含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学习资源。下面是小学科学课件大全的内容:

1.动物类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

-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动物的食物链和生态环境

2.植物类

-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植物的生态环境和适应能力

-植物的种子和果实

3.人体类

-人体的器官和功能

-人体的生长和发育

-人体的营养和健康

-人体的运动和卫生

4.天气类

-天气的变化和预测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

-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

5.地球类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地貌和地理特征

-地球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6.物质类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分类和分离

-物质的测量和实验

-物质的应用和保护

7.环境类

-环境的保护和污染

-环境的循环和能源利用

-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的法律和政策

8.科学实验类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科学实验的设计和观察

-科学实验的数据分析和结论

-科学实验的安全和道德

9.科学发现类

-科学家的生活和贡献

-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发现的应用和影响

-科学发现的未来和挑战

10.科学技术类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改变

-科学技术的伦理和安全

-科学技术的教育和就业

  以上是小学科学课件大全的内容,通过这些课件,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合的课件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科学课件集合(5篇)

  【#课件#导语】课件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新课的开始阶段,从一定的目的出发,用很短的时间,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心理情绪的重要教学环节。下面是的后续更新吧!

  

1.小学生科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同学们培掘,当你坐在平稳行使的列车上,看到车窗外的景物在不断后移。这是为什么?(相对运动的缘故)。

  1.第一册中我们学过: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恒星绕北极星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什么?

  2.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每天会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引起的。

  二、制作模拟实验要求及分析

  1.制作两个小用具(太阳平行光线板和十字方向标)

  2.准备一个地球仪

  注意事项:

  火柴与地球仪表面是否垂直粘贴?

    方向标的南北方向应与经线一致,东西方向则与纬线一致。

  分别把旋转着的地球仪的北极、南极分别超向学生观察

  分析:

  1.绕轴旋转问题

    2.地轴指向北极星的方向。

    3.自转方向分别从北极和南极观察地球旋转的方向。

  形象的比喻:

  手势判断法:

    从北极上空观察:用右手大拇指指向北极上空方向,四指握拳的逆时针方向代表地球运动方向;

    从南极上空观察,用左手大拇指指向南极上空方向,四指握拳的顺时针方向代表地球运动方向。

  填写实验记录

  三、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吗?

  从全球看是怎样的?

  从地球上任意一点看又是怎样的?

  提示: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将制作好的太阳光线板对着美国,观察此时中国与太阳光线的方位关系。

  当太阳照向地球时,地球表面,大约有多大面积照不到太阳?为什么?

    请你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画图分析。

    宇宙中的天体都有昼夜现象吗?分析太阳、月亮。

  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的真正原因是:

  ⑴地球自身的特征:不发光

  ⑵太阳光的照射

  四、重复实验

  在原火柴位置相对的经线位置加粘一根火柴,用模拟实验说明自转时,白昼黑夜不断变换,请根据日常经验判断地球自转周期

    读教材图“昼半球和夜半球”、“地球与太阳的示意图”,了解晨昏线的含义:地球表面由黑夜转为白昼的界线为晨线,相反为昏线。

  拓展:

  1.查找生命形成的原理,昼夜交替周期与地球上生命形成有关吗?

  2.在南半球看太阳和星辰是怎样运动的?

  3.在南半球太阳在早、中、晚的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的?

  完成课后练习

    完成科学作业本上的相关练习。

  

2.小学生科学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会配置吹泡泡的溶液;学会提问题并分析问题,从众多的问题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2、比较问题研究的可行性,找出问题的核心。

    3、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问,善于选择问题,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的行为。

  教学准备:

   铅桥 吹泡泡游戏需要用的配料:洗洁精、甘油、肥皂、肥皂粉、水、吸管、量筒、铁丝。

  乒乓球、尺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

  提问题也是有诀窍的,如我们可以在仔细观察各种现象中提出问题,也可以在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还可以对一些已有的结论提出怀疑。

  在提出更多的问题后,我们当然要想办法寻找问题可能的原因,因为这是科学探究的必经过程。

  那么如何在众多的问题中选择出适合我们小学生研究的问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引入课题(板书)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二、玩游戏提问题

    通过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新问题。

  1、配制不同比例的溶液

    2、用吸管吹,注意用气要均匀。

    3、用细铁丝弯成各种形状的框制造泡泡。(框框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

  4、想怎么吹就怎么吹,吹的花样越多越好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录下来:

  1、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小?槐中猛

  2、怎样才能把泡泡吹的大一些?

  3、怎样才能把小泡泡吹到大泡泡里?

  三、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

  启发学生思考:为了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你会怎么做?

    介绍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方法。

  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

    为了加深理解和保持记忆,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信息卡。

    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的信息卡,指导学生分析信息卡包括哪些内容和怎样呈现。

    2、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

    指导研究乒乓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和什么因素有关,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四、如何选择我们能研究的问题?

    1、多提可能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

    2、多提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和生物有关,和物体的运动变化有关,和地球天文有关的知识都是科学知识。

    3、多提不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

    4、想办法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成可以研究的问题。

  四、拓展

    依照以上的标准,选一个自己能够研究的有关吹泡泡的问题。

  

3.小学生科学课件

  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课文写的是英国有一对兄弟特别喜欢捉虫子玩,当他们得知达尔文要来时,临时拼凑了一只虫子想考考达尔文,结果被达尔文识破了,兄弟俩对达尔文更加尊敬了。

  课文重点写了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又贴近儿童心理和生活实际,学生喜欢读,从读中体会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和语言特色。

  二是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设计理念:紧密围绕三维目标,让学生在乐趣中认识生字,学习语文,简单的应用语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知生字能力,训练其表达能力以及培养朗读热情和语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必须掌握的词语有:兄弟、捉虫、蜜糖、、长角须、粘成、标本、鬼脸、盖子、忍不住。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难点是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是“小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

  本课我采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介绍

    第一课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读课题后对课题进行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并让他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根据教师提示,把课文分为三部分,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解决“达尔文是怎样考科学家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解决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兄弟俩为考达尔文而做的准备工作。

  然后指导学习8——17自然段,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让学生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第一课时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生大胆质疑,畅所欲言)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看能否从文中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思维从疑问始,读题质疑,以疑促思。

  激发学生读的欲望。

  )。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引导感知故事中的人物。将不会读的生字加注拼音。

    2、分段指名读课文。

  读文中纠正字音,理解生词,学习每段出现的生字,大体了解段意。

  重点强调钩与钓忍著与着眨是翘舌音目字旁多音字模和粘(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自主识字。

  )。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让学生大体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每部分大体讲了什么,然后再次将文章主要内容进行完整概括。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汇报: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1)爸爸讲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2)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2、出示句子,让学生品位作者是怎么把孩子的高兴心情写出来的,让学生仿写高兴心情的句子。

    (设计意图: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通过读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尽量不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同时培养学生用语言情的能力)。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设计意图:交流读后感受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参与查找资料的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找资料,了解达尔文(设计意图:过恰当的练习,积累语言文字,初步培养收集资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概括内容

    1、谁来介绍有关达尔问的资料?默读全文,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设计意图梳理巩固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实现温故知新。)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考达尔文的?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并感情朗读弟弟向哥哥挤挤眼睛,然后对达尔文说:“爷爷,前几天我们从树上抓到一只虫子,样子怪极了,可就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哥哥赶紧接着说:“真的,我们翻了好些书,也没有查出它的名字。

  ”兄弟俩可得意啦!心里说:达尔文爷爷让我们考住了。

  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适时点拨引导,理解叫虫的含义,突破难点小组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小组内表演着部分内容。

    (2)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设计意图在分角色朗读基础上的表演,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每个人物的内心,表现人物的特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会将自读时的感受、课堂学习的感受融为一体,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板书设计11孩子考科学家

  兄弟俩拼凑虫子

  达尔文识破小计尊敬

  

4.小学生科学课件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索活动使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

  2、初步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

  3、激发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记录表、彩色笔;两人一份(玻璃珠、钥匙、塑料瓶、小石头、小木块、泡沫板)、一个塑料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直接引题“今天我们要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引题.

  2、教师介绍篮子里的准备一些材料,思考:这些材料放在水里会怎么样?(浮上来、沉下去)

  今天,我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东西,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试验,你们看看篮子里有什么?如果把这些东西放到水里,它们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呢?

  二、试验:沉与浮

    1、教师示范.教师取一块积木请来猜猜:这块积木放在水里会怎么样?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请把准备的材料进行猜测,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你们猜木块放在水里会怎样?老师这里有一张记录表,把猜测的结果这张记录表上。木块浮上来的,那就在在“?”这一列中,我们就在“?”这一列中,做一个“↑”,(一个条竖线,上面加一个小帽子)如果是沉下去,那我们就做一个“↓”(一个条竖线,下面加一个小帽子)。

    2、实验,把实验的结果记在记录纸上。

  按意愿动手实践,教师注意观察记录,针对性地指导;注意观察的表现.

    钥匙是浮上来还是沉下去呢?是不是这样的,那其它的东西是不是和我们猜想的一样呢?老师准备好水了,我们端上这些东西到那边去试一试就知道了。试好后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小手”这一列中。

    3、根据记录表对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大家集中交流最后结果。

  提问:“有没有试验结果和猜测结果不一样的?”

  总结:(出示表格和实物并演示)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浮上来的东西有.......沉下去的东西有.......

    三、提升实验操作:怎样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1)尝试使原来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来?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沉下去的东西不太高兴了,它们也很想浮到水面上,你们能帮他们想出好办法吗?你们去试试看。

  (2)、自由操作,鼓励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3)、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老师不断总结。如:小石头原来是沉下去的,谁帮他浮上来的?

    小结: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

  四、经验迁移

  发大水时,我们人会沉到水里,请想办法使自己不沉到水里而得救?

    谁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水太大了,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发大水的时候,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沉到水里,我们人也沉到水里。这个时候,我们想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脚盆、木头、船等)

  五、结束

  下一节咱们探索怎样把浮的东西可以沉下去?

  

5.小学生科学课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植物生长过程和变化的相关信息。

    2、能按照植物种植方法的提示种植选定的植物。

    3、能根据公式计算种子的发芽率。

    4、能搜集如何给植物施肥的资料。

    重点:指导学生亲自播种一种植物,并设计制作记录植物生长的表格。

    难点:指导并鼓励学生坚持持久地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教学准备:

    花盆、花铲、植物种子、热水、冷水、泡种子的小盆、放土壤的其他容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了解一些植物的生长过程,都带来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搜集到的?

    2、教师小结:搜集资料可以利用上网查询、利用声像资料查询、想有经验的菜农请教等方法。

  (二)学习新课:

    1、种茄子。

    (1)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来,我们光说还不行,还需要同学们亲自来实践!你们小组商量一下,种什么好呢?

    (2)确定种植的植物,并明确小组内的分工。

  (3)师:种植需要哪些步骤?

    (4)选择合适的工具,种植植物。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1)师:通过这段时间种植植物,你们有什么发现?

    (2)学生汇报,有的小组活的比较多,有的比较少。

  (3)师:怎样确定哪个小组的种子发芽率高?

    (4)学生汇报测定。

    3、给茄子准备“营养”。

  师:人的生长需要营养,茄子的生长也需要营养,让我们给茄子准备一些营养吧!

    4、记录茄子的一生。

  师:想一想,茄子的生长过程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可以采用哪种方法记录茄子的生长过程?

    师:同学们一定要坚持进行长期不懈的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不能半途而废。

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件(精选5篇)

  【#课件#导语】传统的教学手段枯燥无味,没有直观的形态供学生了解。

  有了课件教学,使古板变生动了,抽象变形象了,深奥变浅显了,沉闷变愉悦了。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的使学生理解其意义。

  下面就是为您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件,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1.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码咐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

    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

    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导: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2.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

    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雹模告、种源明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3.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件

  【教学背景】:

    《浮力》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的第5课。

  学生通过前面四课的学习,探究了构成物体的材料、重量、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感受到在水中的物体有浮力存在。

  从本课开始,学生着重研究浮力问题,分析物体沉浮的秘密。

  第5、6两课将引导学生从浮力和重力的的关系,解释物体沉浮的原因。

  本课主要是学习用实验探究浮在水面的物体、上浮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测量方法;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下一课探究下沉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及原因,旨在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感受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并会测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每小组)】:

    小水槽(借用物体沉浮套件中的水槽,并在其外壁贴上容积刻度)、水、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3块、弹簧秤、细线、滑轮(可借用简单机械实验盒中的滑轮)、小竹棒(长度略短于水槽的宽度)、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感受浮力:请同学们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注意体验手的感觉。

    2、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揭示课题)

  二、研究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1、出示用线系着的泡沫塑料块:同学们已经学过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请测一测泡沫塑料块的重量,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2、此时的泡沫塑料块一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试画泡沫塑料块的受力图,拉力=重力)

  3、猜一猜:让泡沫塑料块静止在水面时,它的重量会相同吗?

    4、测量泡沫塑料块静止在水中的重力。质疑:是重力等于零吗?

    5、解释: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浮力相互作用,抵消了,此时,浮力=重力。(贴图示板画)

  三、测量上浮物体在水里受到的浮力

    1、再次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注意体验手的不同感觉。

  2、为什么把泡沫塑料块按入水里突然松开手它就会快速上浮?(浮力远远大于重力)

  3、当我们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既然浮力远远大于重力,那么,它受到的浮力等于什么?能用弹簧秤测出来吗?

  4、看课本第13页的示意图,小组讨论:“浮力=重力+压力”

  

4.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件

  教学目的:

    1、知道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结果。

    2、能根据已知“北极星相对不动”等事实证据,推测地球绕地轴自转,而且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3、做模拟实验研究北极星。

    4、主动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5、体会到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有助于更好地解释现象。

  教学重点: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教学难点:

    北极星看上去“不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

    硬纸片两张,水彩笔,地球仪,转椅,四季星座运行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谈话:人们在夜间观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北极星不动,而其他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

  二、探究北极星为什么“相对不动”:

  1、看图:(P82页两副图)这两副图有什么相同之处?

  (1)星星都在怎样运动?是否都有一个“圆心”?

  (2)“圆心”是否在天顶位置?是不是与天顶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2、讨论:照片中为什么北极星保持“不动”?

  (1)小组交流

    (2)模拟实验一:在一个纸板上画出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等星星,然后转动纸板,观察北极星是否不动,其他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再用一个纸板当作地平线,然后旋转纸板,观察,哪些星星能被观察到,哪些不能被观察到,从这现象中能想到什么?

    (3)模拟实验二: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在夜间能看见星星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怎样能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北极星“不动”呢?

    用一个转椅代表地球,在教室墙上贴一颗星星当作北极星,请一位同学坐在转椅上,当眼睛盯着北极星看时,北极星好像是不动的,如果视点落在哪一颗星星上,周围的星星就会围绕哪一颗星星运动。

    (4)观察陀螺运动,想象:陀螺转动时,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能想象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5)模拟实验三:在一个球上贴几个小人,代表地球上的人,让球自转的同时,想办法让小人能看见教室一面墙上的“北极星”不动。

    (6)阅读P83页的资料,研讨一年中北极星“不动”的原因。

  三、拓展:

  1、观察地球仪,思考:地球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铁轴要做成倾斜的?

    2、交流:地球自转还有什么特点?填写P83页的表格。

  板书设计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5.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件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条件许可教师演示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小学科学课件

  

【小学科学《我们身边的动物》课件】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树立动物是人类朋友、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探究动物秘密的兴趣,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3.发展观察动物并进行记录有能力。

  教学重点:

    1.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2.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

  课前准备:

    1.学生带自己饲养的小动物及食物。搜集有关动物的知识;准备记录所需材料。

    2.教师准备有关动物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师:让我们一起去动物王国里看一看好吗?

    学生根据旋律做律动。

    [让学生一开始就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可以让他们对本次活动产生兴趣。]

  二、教授新课

    师:你喜欢小动物吗?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到动物世界里看一看(放录像)。

    学生观看录像。

    [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更多的动物及其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扩大儿童的知识视野,并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师: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后,进行模仿动物的活动。

    [学生通过模仿,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师:通过你们刚才的表现,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小动物,那么,你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今天,有几只可爱的小动物来到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侍迅们看看是谁?(教师出示动物实物。)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许多小动物,但没有真正和他们接触,没有仔细观察,和他们交朋友。

  动物的出现,激起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将本次活动推向**。

  ]。

  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并提出要求

    (1)观察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2)观察小动物吃东西时的表现。

    (3)把观察到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在这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和动物交朋友,进一步观察,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教师和学生一起观察小动物。

    (2)请一名学生上台为小动物挑食物。

    (3)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集体交流,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学生上台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向大家汇报。

    三、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表现,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动物,并愿意和它们交朋友。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有关动物和我们人类之间的录像(放录像)。

    [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儿童是难以理解的,在这里采用简单的动画,能使他们意识到:如果人类和动物友好相处,地球就是人和动物美丽的家园;反之,人们将生活在一片荒凉粗卖地带。

  这样,学生在无形中树立了保护动物的意识。

  ]。

  师:这里为什么变得一片荒凉?怎样才能使家园更加美丽?如何保护动物?

    学生分小组讨论。

    [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主动的探究活动。]

    师小结:首先,要做到自己不伤害动物,如果说遇到有人伤害动物,我们应及时阻止;其次,应该做一名小小宣传员,向大家做保护动物的宣传工作。

  课后评析:

    《我们身边的动物》一课的设计是一个自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活动,要求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直接教授为基本方式。

  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出,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对小动物进行观察并记录的过程中,让学习与身边熟悉的、适合的小动物一起玩,岩谈逗给它们喂食物并观察它们的外形特征、吃东西的样子,在亲身体验中产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发展爱护动物的意识和行为。

    在评价上,不应重视结果,而应重视学生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努力思考、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等。

    二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到动物世界里看一看,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当他们见到这么多动物以及这些动物可爱的动作时,时而大笑,时而窃窃私语,这说明学生已经积极投入到了活动中。

  怎样才能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告诉大家呢?在这里,教师采取让学生用动作、声音、绘画和文字记录等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充分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在这一课里教师应注意到课的整合性。

  例如:一开始律动练习,就很好地把艺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加进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学习。

  又如:在出现大白鹅的画面时,教师让学生想一想,学过有关鹅的哪一首诗?学生就会摇头晃脑地朗诵《咏鹅》。

  再如:有的学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教师就让学生去画、去写。

  这样,又和美术、语文的知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整合性。

  

【小学科学《滑梯的科学》课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发现科学,探究科学的奥秘;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学会做坡度与物体下滑速度、冲出距离、爬升高度的对比实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情境:乐乐(玩偶)从陡滑梯(模型)上滑下,摔了个大跟头!

  问题:这个滑梯设计不合理,怎样改进?

  二、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想办法改进:把滑梯坡度变缓,乐乐安全滑下。

    (学生初次调试,很可能把滑梯的坡度调得过小,乐乐滑不下来,或速度过慢,不好玩。

  反复几次,就会调整合适。

  )。

  三、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

    教师引导:看来,小小滑梯里还有些科学道理。通过上述事件,你想了解滑梯的哪些方面的科学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汇报,教师板书记录。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滑梯加水后,玩起来有何不同?

  不同材料制作的滑梯有何不同?

  滑梯的坡度与下滑速度有什么关系?

  滑梯的坡度与冲出距离有什么关系?

  滑梯的坡度是否有限制?

  下滑物的大小、轻重与下滑速度有什么关系?

  怎样可以使物体在下滑中途慢下来?

  物体下滑后能否上高坡?

  四、研究方法指导

    1、筛选问题: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整理归类,筛选出有研究价值又有能力研究的几个问题。

    2、各组确定研究问题并对所选问题进行预测假设。

    3、确定研究方法,制定研究计划,并进行组内分工。

    4、提示:①实验条件的控制,②实验现象的记录。

    五、各组自主选取实验材料,自主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六、初步归纳,得出结论

    学生分组逐个宣读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演示实验方法。

  七、交流评议

  1、组内评议

  2、各组互评

  八、扩展延伸

  思考后回答

  1、骑自行车下陡坡应注意什么?

  2、楼梯为什么要安扶手?

  

【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工具》课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常用的工具,知道工具的重要:人的生活离不开工具。

    2.了解工具的多样性,学会选择一些工具做事。

    3.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选择能力──-能发现工具的不同用途,并选择恰当的工具进行工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比较清楚的介绍一种工具的名称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自己想出两种以上的方法将一张纸分开,并将分开的纸又连接起来。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工具,培养学生的表达、选择、观察、动手、思考等能力。

  教学难点:

    连接纸成一件纸玩具。

  内容安排:

    活动1:想办法完成:取高处的东西;断开铁丝;看清印刷品的图是由小点组成的。

    活动2:认识常见的几种工具。

    活动3:用连线的方式,将工具和做的事情连起来。

    活动4:用各种方法分开一张纸。

    活动5:把分开的纸合在一起的方法并把几张纸合在一起作成纸玩具展示。

  教学流程:

  认识工具的重要──认识几种工具──选择工具──用各种方法分开纸──用连接纸的(活动1)(活动2)(活动3)(活动4)(活动5)方法做纸玩具

  教具准备:

  几种工具:放大镜、钳子、棍子

    画有常见工具的图和实物:包括螺丝刀、剪子、钳子、锤子、锯、小刀、订书器、扳子、菜刀、回形针、大头针、胶水、胶条、双面胶。

    作业纸──画有不同的工具和做的不同的事情。

    分组材料:小刀、剪子、胶水、胶条、双面胶、大头钉、回形针。

    示范纸玩具:粘的(胶水、胶条、双面胶)、插的、别的(大头钉、回形针)几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旧课引入:上学期我们知道学习科学有5个好帮手:眼、耳、鼻、舌、手,但是,我现在有几件事,光靠这五个好帮手就完成不了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二、新课

    1)活动1:取下高处的球;看清报纸上的图片是由什么组成的;把一根铁丝断为两截。

    学生讨论后派代表来完成。

    教师讲解:生活中有很多事单靠我们的5个好帮手是不够的,需要借助其他东西帮忙,刚才你们就使用了棍子、椅子、钳子等,我们把它们叫做工具。

    2)活动2:认识几种常见工具:出示图和实物。

  由学生介绍工具的名称及用途,要求:声音洪亮,介绍清楚。

  老师及时表扬。

    3)活动3:根据上面的介绍为以下几件事选择工具:弯铁丝、钉木板、切萝卜、订本、开汽水瓶。每位同学发一张印有上述活动和完成上述活动的工具的作业纸,学生用线将工具和事情连上,当堂收上来。

    课间休息,教师看刚收上的作业。

    4)活动4:刚才的工具都选的不错,下面这件事可以用什么工具完成:把一张纸分开。

    学生先说再操作。撕开、剪开或用刀划开(垫上废纸)、裁开。

  5)活动5:如果要把分开的纸再合在一起可以选什么工具,用什么方法?

    学生先说再操作。操作前老师拿出用不同连接方法作的纸玩具给学生看,要求学生也采用各种方法把纸连成一个纸玩具,做好后摆在教室边上的架子上展示给大家看。

    三、新课结束,教师小结下课。

  

【小学科学《我们在生长》课件】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让学生知道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变化长大的相关事实。

    2.科学探究:会收集我们在生长变化的感性事实,学会测量身高、体重、手脚、胸围、肺活量,学会观察记录测量数据,能够对结果作初步统计。

    3.情感态度:意识到人的生长发育与饮食、锻炼、睡眠有关,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和人文精神。

  活动器材:

    体重秤、皮尺、直尺、三角尺、气球、吸管、胶管、自制仪器表格、小医生服装、帽子及红袖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课前咱们先来聊聊天吧!这些时天气变冷,我看到好多同学都穿了新衣服。买的衣服是大一点的还是刚刚合适的?衣服为什么要买大一点的呢?

    2.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在生长》。

  二、知道人的身体是不断生长变化的

  1.提问:你用哪些现象来说明感觉到自己在生长呢?

    2.学生汇报:个子长了、体重变重、手脚长大、胸围大了。

  三、测量自己身体生长变化情况

  1.提问:是呀,我们的个子长高了,体重变重了,手、脚也变大了,胸围也变大了,长了多少呢?你用什么办法来了解生长变化情况?

    2.四人小组讨论。

  3.指导测量方法

    ①身高怎么量?谁会,请你来教教我们。

  ②体重怎么测?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③手、脚大小有变化吗?怎么知道手、脚变大了多少?

  ④胸围大了怎么测?你们认为这样测准确吗?

    ⑤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测身高、称体重、测手、脚大小以及量胸围的办法来了解身体的生长变化。

  ⑥学测肺活量: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两边分别派出1名同学参加吹气球活动,这两名同学必须个子差不多,吸一口气吹完为止,看看你能吹多大?

  a.提问:两个人个子差不多,吹的气球大小怎么不一样?

  b.谈话:肺装气的多少,我们称为肺活量,他们俩谁的肺活量大,大多少知道吗?怎么知道?

    c.活动:我们现在就来测测这两个同学的肺活量。

    4.讲述:今天玩了这个小游戏,我们又学会了一个新的测量办法叫什么?你想知道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吗?现在,我们就要运用这些办法进行一次体检。

  ①体检总得有小医生,怎样才能当好小医生?被检查的人应怎么做?

  ②谁会测身高?请你来当小医生(发服装、帽子)……

    手和脚的大小请每个同学按照刚才的办法自己测量。

  ③体检还要有体检表吧!班级姓名……可不能漏掉哟,检查时做好记录,测完后,从表上找一找身体有哪些变化?

    5.学生体检活动。

  四、意识到人的生长发育与饮食锻炼、睡眠有关

  1.提问:你们检查得可真热闹呀,观察测量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提问:你怎么发现长高了?长了多少?

  你有多重?长重了多少?

    为什么有的人长得快,有的人长得慢?(与营养均衡、锻炼、充足睡眠有关。)

    4.小结:祝同学们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希望大家隔断时间能继续坚持测量,这张表格保存好,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它。

小学生科学小知识课件(小学五年级科学小知识)

1.小学五年级科学小知识

  1.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是舌头。

  2.张开眼睛打喷嚏是不可能的。

  3.憋气自杀是不可能成功的。

  4.每次你舔一张邮票的背胶,就等于吸收1/10卡路里。

  5.右撇子平均比左撇子多活9年。

  6.鳄鱼无法伸出它们的舌头。

  7.北极熊是左撇子。

  8.鸵鸟的眼睛比脑袋大;海星至今还没演化出脑袋。

  9.跳蚤可以跳过比它们350倍身长的距离,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一个美式足球场。

  10.一只被摘掉头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后死亡的原因则是过度饥饿。

  11.长颈鹿没办法咳嗽。

  12.猫头鹰是唯一能够分辨蓝色的鸟类。

  13.鲸鱼一分钟心跳只有9下。

  14.平均来说,一个成人在清晨比在傍晚时高上0.4吋。因为在白天脊椎的软骨组织

  容易遭到压迫。

  15.我们喝到肚子里头的水已经有3亿岁。

  16.巧克力含有一种称为苯基的化学物质。(这是谈恋爱时,大脑里头可以制造出来的

  一种东西)。

  17.只有30%的人可以放大缩小自己的鼻孔。

18.英文是所有语言中所含单字最多的,有接近一百万个,德语的字汇少于18万字,

  而法语更糟,只有不到万字。

  19.一尾成年黄鳝的性别会由男变女,此后一生中还会变个几次。

  20.艾菲尔铁塔的草稿蓝图摊开来有超过14000平方呎的面积。

21.根据一项1845年由英国通过的法律,自杀是非常严重的罪行,最重可以处以吊

  死的极刑。

  22.在太空中太空人是没办法哭的,因为没有地心引力眼泪流不出来。

  23.变色龙舌头的长度是它自己身体的两倍。

  24.最常用牙签的是美国人。

  25.瞎眼的变色龙,还是有能力变色来适应周遭环境的。

  26.有27%的美国男性大学生认为人生是一个没啥意义的活地狱。

  27.一个正常人的眼部肌肉,一天平均要动1万-1.5万次。

  28.大象死后还会保持站立姿势。

  29.有些昆虫没有头还可以再活上1年。

  30.达芬奇光是画蒙娜丽莎的嘴唇就花上12年。

  31.玻璃破掉时,玻璃碎片的时速最高可达每小时3千英哩。

  32.乳牛听音乐时可以供应更多牛奶。

  33.下午摘下的玫瑰比清晨摘下的玫瑰更能持久不枯萎。

  34.虎鲨的胚胎在母亲的子宫里需经过激烈的搏斗,胜利者就是可以活着出生的小虎鲨。

  35.一只70磅的章鱼可以穿过一个仅一枚银币大小的洞,因为他们没有脊椎。

  36.贝多芬坐着写歌时习惯用冰水冲脸,他相信这样可雹携以***他的大脑做出更好的东西。

  37.印尼的竹节虫是全世界最大的昆虫,有些光是身长就有1呎。

38.男人身体含有比女性身体更多的血液,通常一名男子身上的血液可多达1.5加

  仑,但女子身上却只有0.875加仑。

  39.降落伞的发明人把第一次乘坐降落伞的机会让给了一只狗。

  40.一台波音747的机翼长度恰巧是莱特兄弟第一次飞行的距离。

  41.一只日本大螃蟹可能长达12呎。

  42.一只鲨鱼可以侦测到水中仅百万分之一含量的血液。

  43."森巴舞"的"森巴",原来的意思是"一起磨肚脐吧"。

  44.小孩子在春天长的比较快。

  45.你知道亚马逊河流入大西洋的水有多少吗?在河流出海口100英里以内的大西洋,你所喝到的水都还淡水。

  46.刚出生的小火鸡要有爸妈教导如何吃东西,不然会饿死。

  47.月亮有810亿磅重。

  48.蝙蝠是唯一能飞的哺乳动物。

  49.一只毛虫身上有超过2千条肌肉。

  50.河马跑得比人快。

2.身边的科学小知识小学生科学小知识都有哪些

  为什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

  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

  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为什么人会打呵欠?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

  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首肆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

  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者此呵欠来。

  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为什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

  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冰糕为什么会冒气?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牛奶的妙用:牛奶,不仅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料,而且还有许多的妙用。

  早晨起床后,如果发现眼皮肿,在牛奶中加入少许食醋,搅拌后用棉球蘸它要眼皮上反复擦试片刻。

  尔后用热毛巾敷一会儿,眼皮便会恢复如常。

  吃大蒜后,口中有难闻蒜臭味,喝杯牛奶或用牛奶嗽口,蒜臭味即除。

  烹调时,若酱油放太多了,在菜中加入少许牛奶,可使菜味道鲜美。

  炸鱼前用牛奶浸泡片刻,炸出的鱼不公无腥味,且异常鲜美。

  衣服上有墨水迹,先用牛奶洗,后用洗洁净浸泡搓洗,污迹即除。

3.小学生科普小报资料小学生科普小报怎么写有什么内容求大图片

  小学科普知识竞赛试题一、填空:1、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

  2、人造地球卫星要脱离地球的吸引力,进入轨道,速度必须达到(11。2千米/秒)。

  3、打开汽水瓶时,里面会冒出气泡,这是因为在里面溶解了(二氧化碳)。4、马拉松是一种长距离的赛跑,全程为(42。

  195)公里。5、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米。

  6、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飞机,命名为(神舟号),第一次载人的为(神舟5号)号。7、中国科学家首次到达北极是在(1951)年,在北极确定科考站站址是在(1999)年7月28日黄河站,黄河站位于新奥尔松。

  8、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9、在日常生活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伏。

  10、人体中最小的骨骼是(镫骨)长度为0。25-0。

  43cm,仅50毫克重(2-3mg?),位于中耳的鼓室里)。11、我国规定,(12周)岁以下儿童不得骑自行车上马路。

  12、最大的海洋生物是(蓝鲸)。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4、小雨是指在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10)毫米。15、诺贝尔奖共设有(52)个奖项,美籍华人李政道获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

  16、中国“导弹之父”是指(钱学森)。17、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8、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19、电灯的发明者是(爱迪生)。

  20、潮汐是海水受(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产生的上升和下降运动,白天的叫(潮),晚上的叫(汐)。21、声音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可达每秒(5000)米。

4.收集适合幼儿学前儿童学习的自然科学知识ppt

  安全小知识用火安全小知识一、是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二、是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不要让儿童使用灶具或随意玩弄开关。

  三、是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四、是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

  五.是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但不能用电扇吹),然后查找漏气部位。灭火基本知识(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3)冷却法: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迫使物质燃烧停止;或将水和灭火剂喷洒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温度,避免火情扩大。

  (4)抑制法。希望能帮到你。

5.小学生科技小知识

  1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快)2眼镜由谁发明的?(罗吉、培根)3为什么自行车能动?(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相互摩擦)4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地球)(24小时)5地震在地球上每年多少次?(大约500万次)6最小最冷的星星是什么?(冥王星)7地球的厚被是什么?(大气圈)8飞机上为什么要装黑匣子?(它是用来记载失事时飞机上的各种情况的,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原因的)9什么动物能预测地震?(牛、马、驴、*、兔、鸡、狗、蛇、鼠、狗、猫、燕子、鹰等)10什么植物先开花,后长叶?(连翘、迎春花、腊梅、桃树、梨树)。

6.小学科学地球的故事的课件

苏教版《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一、说教材

(一)教材体系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与《岩石和矿物》、《认识矿物的性质》、《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共同组成“岩石与矿物”单元,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是小学科学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地球运动和地表变化”作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通过图片导入,提出问题“对于岩石,你了解多少”?为后面学习岩石的特征,岩石的种类建立联系,作好铺垫;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仔细研究各种岩石,多角度了解岩石的特征,并对岩石进行分类;第三部分: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岩石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岩石是一种大家经常能见到的东西,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学生来学,还处于表面的认知状态,只是一些零碎、杂乱、单一的片断,对于岩石的特性,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性;

  2、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对岩石分类;

  3、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

  4、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2、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各种岩石

教师准备:

1、分组观察用岩石村本

2、工具:放大镜、小刀、锤子、滴管、稀盐酸

3、课件

说教法、学法:

njy1978,希望对你有用

7.怎样搭配食物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课件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教材简析: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组成,分别是:《我们吃什么》、《怎样搭配食物》、《食物的消化》、《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通过上节课“我们吃什么”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和作用,由于各类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同,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还必须懂得科学搭配食物,掌握搭配食物的基本方法。食物金字塔是指导我们合理搭配食物的重要指南,它形象直观地显示了我们每天应该吃的食物种类和数量,便于学生理解。

  本课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寻找“小胖墩”和“豆芽菜”的饮食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营养均衡、合理搭配食物的重要性。第二,认识食物金字塔,学习科学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

  第三,根据食物日记,绘制自己的食物金字塔,并评价自己的膳食结构。第四,模拟配餐和设计食谱。

  全课注重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围绕食物搭配的话题来设计活动。教学目标:1、意识到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2、了解食物金字塔,知道合理搭配食物的基本要求,能设计科学合理的食谱。3、愿意用科学搭配食物的方法改善自己的饮食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食物金字塔,设计科学合理的食谱。难点:理解和运用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和方法。

  资料链接: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合理的营养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误认为讲营养就是追求高档食品的人越来越多,儿童中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的现象日益严重,挑食、偏食、追求食物的适口性等不良习惯也很普遍。

  因此怎样选择食品、科学搭配食物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健康饮食的重要内容。教学准备:课件、食物卡片、塑料果盘、餐盘、小组活动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小朋友,请你们当回小医生,诊断下,他们的身体健康吗?你认为他们有哪些饮食方面的习惯?出示课文“小胖墩”、“豆芽菜”插图,指名说。

  (由寻找“小胖墩”和“豆芽型”的饮食问题,引起学生对食物搭配的关注。)2、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二、播放《食物金字塔》视频短片1、谈话:怎样科学合理搭配食物健康饮食呢?科学家向我们作了一些介绍,他们是怎么说的呢?一起看下短片。2、播放视频。

  三、学习《食物金字塔》同学们看得很认真,下面我们再具体看下营养学家们向我们推荐的食物金字塔。1、出示食物金字塔。

  2、小组讨论,自主探究:①食物金字塔分为几层?②每层有哪些食物?各是哪类食物?③一共有几大类食物?(还有一类很重要,“水”)④食物金字塔的结构有什么特点?⑤食物金字塔告诉我们什么?3、学生交流。相机板书4、教师小结:食物金字塔告诉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要齐全,比例要恰当,这几类食物每天都要吃,而且要注意摄入的量。

  四、趣味配餐活动刚才我们学习了食物金字塔,了解了一些食物搭配的知识,下面请你们也来露一手,小组合作,进行一次有趣的配餐活动。(一)配餐活动之一:小组合作设计一日食谱。

  1、要求:早餐设计两到三种食物,早餐、晚餐除主食外,按两菜一汤来设计。2、小组讨论设计,组长负责记录填表。

  (通常情况下,学生很少有机会自己做出重要的决定,这项“设计一日食谱”活动充分给学生自***,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主要巩固和运用刚学的食物金字塔知识,为下步模拟配餐作铺垫)(二)配餐活动之二:用餐盘模拟配餐。1、谈话:我们根据设计好的食谱,小组合作进行有趣的配餐活动。

  出示配餐步骤:①组长把装有荤菜、蔬菜、主食、水果等食物卡片的四个信封发给四位同学,再请一个同学负责餐盘。②拿到信封的四个同学把里面的食物卡片倒在自己桌上正面朝上摊开排放(注意不要和其他同学的卡片混淆)。

  ③组长对照食谱每报一个食物名,组员找出相应的卡片交给负责餐盘的同学放到餐盘上。(如果用到卡片上没有的食物,请组长在空白纸片上写上食物名称)友情提醒:配餐完毕后,餐盘上配好的卡片不要动,其余没用到的卡片收拾好仍旧装入信封放到塑料果盘里。

  3、学生配餐,教师巡视。4、交流配餐情况。

  (小组合作运用食物卡片进行模拟配餐活动,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最后参照金字塔搭配食物原则,评价搭配的合理性,通过交流更明确科学搭配食物的方法。)五、课外延伸:1、出示食物搭配误区图片,简单介绍。

  2、了解健康饮食谚语。六、全课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健康饮食的方法,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要合理搭配,种类要齐全,比例要恰当。

  希望你们能把学到的饮食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人人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七、作业:对家里的食物搭配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进行分析,向父母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

  (本课板书采用图片式,将本课的难点突现出来,更利于学生掌握食物金字塔原则。

  )。

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件:《生物与环境》

  【#课件#导语】课件中包含了课文中的所有内容以及该课文的寓意。

  可全面提升孩子们对于科学的兴趣。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设计的。

  下面是考网整理分享的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件:《生物与环境》,欢迎阅读与借鉴。

  

【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和相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相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分组汇报实验中的发裂伍现:

    预设:1、(我们的种子都发芽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准备填实验记录)。

  2、我们的种子为什么没发芽?(找岀原因填在实验报告里)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组长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填好表后,由组长负责收集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信息分类。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每组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向同学汇报,认真听取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肆李或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猜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五阅读并记录、

  1: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1、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为35℃。

    2、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称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3、是充足的氧气。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适植物会生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留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填表后再讨论)

  绿豆芽的总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实验说明

  阳光下的绿豆芽

  黑暗处的绿豆芽3(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生长有什么不同?

  (3)改变了条件对绿豆芽的生长产生了什么影响?

    3、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后并交流。

    4、交实验记录表前,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扰宴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了水的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自然界里许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生长图片:

    1、比较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叶有哪些不同。

  2、并回答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自己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事例.

  五本堂小结:

    节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适宜,植物会生长得茁壮。当环境改变后,植

  物会努力适应环境变化而生长.如松树;仙人掌的根很发达,它的叶是针状,可使水分不很快流失,所以它能够

  够生长在干旱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

  1你知道哪些植物能够在环境改变后,适应环境而生存的例子?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