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法制教育论文的疑问:为什么、如何、什么时候、谁来负责?

作者:巴海达时间:2023-07-23 13:14:45

导读:" 安全法制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加强对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然而,要实现安全法制教育的目标,仍然面临一些疑问,包括为什么、如何、什么时候以及谁来负责。为什么需要安全法制教育?1.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通过安全法制教育,可以让公"

  安全法制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加强对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然而,要实现安全法制教育的目标,仍然面临一些疑问,包括为什么、如何、什么时候以及谁来负责。

为什么需要安全法制教育?

  1.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通过安全法制教育,可以让公民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2.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安全法制教育可以让公民了解安全法律法规,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安全法制教育有助于加强社会秩序和法制建设,提高社会的安全感和稳定性。

如何进行安全法制教育?

  1.教育体系改革: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安全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从小学到高中、大学甚至职业教育阶段都应该纳入安全法制教育。

  2.多渠道普及安全法制知识:通过宣传教育、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普及安全法制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

  3.加强实践教育: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实践教育方式,让公民亲身体验和理解安全法制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什么时候进行安全法制教育?

  1.从幼儿园开始: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向幼儿普及安全法制知识和基本原则,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2.青少年阶段: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法制教育,培养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3.成年人阶段:对成年人进行安全法制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提醒他们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违法犯罪行为。

谁来负责安全法制教育?

  1.学校和教育机构:学校和教育机构是安全法制教育的重要主体,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政府部门: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安全法制教育的开展,加强对公民的安全法制教育。

  3.社会组织和媒体:社会组织和媒体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开展培训等方式,普及安全法制知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

  通过对安全法制教育进行思考和探讨,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法制建设和安全发展。只有公民具备了安全法制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范文】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应当成为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我在此整理了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范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篇1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保护和危机处理能力。

    大学生在校园内外出现的一些事故,性质和结果可能各异,但不难发现:大多数当事大学生事前自我保护意识不足,事中危机处理能力缺乏。

  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不法分子羡兄缺乏分辨能力;一些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足。

  为此,需要通过主题班会、安全知识讲座、播放宣传纪录片等教育形式,向大学生普及安全常识和安全知识。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不法侵害的种类和手段,以及一些预防措施。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大学生识别危机的能力以及面对危机时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面对危险情况时能够采取灵活的方式及时寻求帮助。

    2.有助于创造稳定和谐的育人环境。

    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学生结构的多样化,学校承担的教育和管理职责增加。

  校园周边人员的流动性以及商业活动的密集性导致不安全因素增多。

  部分学生在校外租房,人身和财产方面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经常在校内外流动,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可开展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等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内部和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减少安全隐患。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人身和财产安全教育。

    人身安全主要是指个人的生命、健康等与人的身体直接相关方面不受到损伤和侵害。

  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面临各种威胁,如烧伤、烫伤、运动损伤、交通事故等升派吵意外伤害;打架斗殴、抢劫、诈骗等人身伤害。

  一方面,需要引导大学生珍惜、热爱生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凡事要冷静、包容;另一方面,要向大学生普及用电、用火等安全常识。

  大学生除了会面临人身安全外,还会遇到财产安全问题。

  要引导大学生提高警惕性,妥善保管好个人贵重物品,在宿舍内不擅自留宿外人,在教室内注意保管好手机、钱包等;同时拒绝非法传销,谨防上当受骗。

    2.公共安全教育。

    公共安全,主要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在从事和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和交往中所需要的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

  主要包括交通、消防、食品、网络等领域。

  针对交通安全教育,可以通过播放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片等方式,以真实的交通事故案例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通常识和法律法规,增强交通安全法治意识;针对消防安全教育,可以组织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消防法律法规,通过组织消防演习,掌握根据火情在各种场合疏散逃离、自救互救本领;针对食品安全教育,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不洁食品的制作材料和工序,以及举出这些不洁食品引起疾病和危害的事例。

  针对网络安全教育,要注重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一些反动和虚假言论,要绿色吵侍上网,不沉迷于网络,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

    1.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专家讲座、播放宣传纪录片等形式向大学生普及消防、食品、人身、财产、交通、心理健康等常识。

  同时,各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通过组织消防演习、突发事件医疗救助强化学生的危机意识,提高预防危机和化解危机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把大学生的安全和生命教育纳入教材,引入课堂,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让安全意识入耳、入心。

    2.建立各管理主体的联动机制。

    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密切,要注重经常性地深入课堂、深入寝室,全面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注重排查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教育疏导来化解危机。

  同时,学生干部作为一支骨干力量,应及时向老师汇报班级同学的思想动态,对班级内部成员之间的矛盾要有洞察力,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时常关注。

  此外,学生工作队伍要保持与其他部门的联动,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盗安全讲座、心理调节干预方面的辅导,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通过多方努力,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3.建立和完善安全预警和管理长效机制。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重在落实,贵在坚持。

  要想做好,一定要明确责任、常抓不懈。

  首先,要实行领导责任制。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划定责任区,严格执行奖惩。

  对责任心强,管理成效显著的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和政策支持;对玩忽职守、管理出现失误的人员给予警告和惩处。

  其次,以预防为主,加强应急机制建设。

  学校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要有解决预案。

  在重大活动前进行安全评估,杜绝或降低安全风险,注重在排除安全隐患上下功夫,在检查监督上下功夫,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篇2

  1.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需要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首先,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甚是复杂,主要表现为境外敌对势力和间谍情报机构为达到瓜分中国,灭亡中国的目的,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

  一方面通过各种路径,以明或暗的形式,传播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积蓄和平演变的力量。

  另一方面采取金钱刺激、物质诱惑等手段,或以学术研究、出国访问、洽谈生意等为由,窃取国家或者单位的重要机密。

  其次,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认识不清。

  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知识匮乏,大多数学生的认识还停留在国防、领土、情报等一些最表层的认识上。

  当前,国家安全主要包括国民安全、领土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信息安全。

  因此,系统理解国家安全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国家安全防卫意识。

  二是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认识有偏差。

  谈及国家安全,大学生第一反应就会想到国家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等安全机关及国家安全管理人员,如军队、警察,这种把国家安全等同于情报间谍的片面认识,使大学生只要自己不从事与此相关的职业,便与自己没有多少关系。

  三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不断攀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上升,和平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们对国家安全防卫意识放松了警惕,安全意识较差。

  个别人由于受西方文化腐蚀且认识浅显,有意无意地造成国家机密被泄露,更有甚者,经不起金钱或地位或权力的诱惑,丧失人格,买卖情报,造成国家安全和利益深受损失,教训深刻。

  总之,我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而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普遍较弱,加强大学安全教育,完善大学生的国家安全知识,树立全面的国家安全观尤为必要。

  2.高校治安形势需要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快速发展,高校正在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过渡,由教学、科研性机构演变为“产、学、研”一体化的的社会机构。

  由于高校管理模式的社会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社会的复杂化,校园与社会不断渗透,校园治安难度日益加大。

  主要表现为:一是校内环境日趋社会化、复杂化。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由原来单一的教学封闭型逐渐转变为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的小社会,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复杂,几乎所有高校设有教学、科研、、超市、书店、银行、邮局、医院等机构。

  这一些列机构组成一个学校,一所高校就是一个小社会。

  这种复杂的格局设置,潜藏着安危,为不法分子窜入高校实施盗窃、抢劫、诈骗等非法活动,制造了机会,直接干扰了高校的秩序。

  二复杂的社会人员涌入高校,为高校治安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的加快,很多外来人员涌入高校经商。

  由于这些人普遍文化素质低,流动快,难于管理。

  目前,外来人员违法犯罪也成为高校治安管理的难题。

  三是校区多而分散,无形中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

  由于校区分散,相邻校区间的人流、车流、物流互动幅度大,稍有疏忽,就会引发交通事故。

  四是校园周边环境复杂。

  有数据显示,高校校园内或附近发生的案件,大多与学生有关。

  这些事件的发生,伤及了学生本人及家庭,直接影响了高校教学、生活秩序,严重时,有时会危及社会秩序。

  因此,在社会治安形势严峻、高校周边环境复杂、校园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有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减少或避免各类安全事故,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安全和稳定。

  3.提高自我安全防卫能力需要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校园内外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频频发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数当事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戒备心理和自我保护能力,面对伤害无所适从。

  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社会砺炼过少。

  90后大学生从小在亲朋好友的呵护下成长,没有经受过多少挫折,思想简单,不能辨别社会不良风气。

  加之,社会经验匮乏,自我防范能力自然较弱,比如:缺乏保管财务经验,财物易于被盗;缺乏人际交往经验,易于当受骗。

  还有一些学生面临侵害,不知所措,很容易被一些非法分子欺骗。

  二是缺乏安全防卫能力。

  一些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和警惕,制造了安全隐患。

  如贵重物品随意丢放,导致财物损失;有些学生在宿舍内乱接电线、乱扔易燃易爆品、使用违规电器等,造成了各种安全事故。

  三是缺乏社会负面因素抵御能力。

  目前,我国正处在主义转型阶段,乘虚而入的境外腐朽思想和没落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金钱主义等影响着良莠不齐的青年大学生。

  有的学生经不住这样或者那样的诱惑,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接受了这些腐朽观念,甚至有些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等的腐蚀,经受不了自社会金钱和享乐的诱惑,从贪婪懒惰而发展到大肆行窃,害人害己、最后成为社会的罪人。

  针对上述大学生安全防卫能力方面存在的多种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教育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可以达到预防犯罪,保护自我的意义。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篇3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涵和范畴

    安全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外部环境的保障,另一方面与主体对环境危险的认知、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等息息相关,后者正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为维护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升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而开展的教育活动,这项教育应包含如下内容。

  第一,生命安全教育。

  影响生命安全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自然灾害类,如地震、火灾等;事故类,如交通事故等;刑事犯罪类,如杀害、抢劫、绑架等;生活隐患类,如宿舍用火用水用电不当引发的事故、饮食不注意导致的食物中毒等。

  要教育引导学生规避以上因素,学会防灾自救。

  第二,财产安全教育。

  主要是教育学生避免财产的不正常损失,如因盗窃或诈骗等导致的财产损失。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

  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持有正确、健康的生命观,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热爱生活。

  遇到学业就业压力,看到不公平的现象,面对社交障碍等能够积极进行心理调试,不致抑郁彷徨,不会做出伤害他人或自伤自残等举动。

  第四,网络安全教育。

  要教育引导新形势大学生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提高警惕,不能沉迷其中,不受不良信息的侵蚀和教唆而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等。

  二、影响大学生安全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不健康文化的侵蚀全球化带来了各国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和互相影响。各国在享受全球化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同文化的冲击,特别是一些不良文化,对涉世不深、分析判断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有一些意志力薄弱的新形势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错位,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2.社会公共安全教育的缺失当前全社会教育的注意力仍然过多地集中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方面,对学生的心理、法纪、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则关注不够甚至有所忽视,导致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必要的资源投入。

  (二)校园因素

    1.校园安全环境日趋复杂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已由象牙塔演变为开放的小社会,不同年龄、层次的外来人员与学生同在校园内生活,不法之徒乘虚而入,敲诈勒索,侵害学生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扩招而新建的校区不少位于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水平不高,刑事犯罪风险相对较高,食品安全状况堪忧。

    2.学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部分高校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关心与就业率直接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就业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仅停留在文件、报告层面,没有在整个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部分高校虽然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在人防、物防、技防方面投入较多,但却忽视了安全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导致工作陷入被动。

  部分高校安全教育缺少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体系。

  多数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普遍存在重说教、轻实践的问题,教育形式呆板,学生不感兴趣,安全教育远未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家庭因素

    1.少数父母成为安全教育的反面教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和思维习惯深刻影响着孩子,是孩子效仿的对象。父母过马路闯红灯,孩子也会模仿;父母习惯吃路边摊,孩子也少不了馋嘴要吃;父母不重视用电防火安全,孩子的防火防电意识也往往不强。

    2.过分溺爱对大学生安全产生“负能量”新形势大学生多为“9后”,父母溺爱现象比较普遍。

  这种溺爱会产生两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除了学习什么都舍不得孩子去做,也就使孩子失去了从日常生活中得到安全教育、获取安全知识的机会,对危险丧失了必要的警惕性,容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另一方面,溺爱也会导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学业、就业压力时容易感到彷徨无助,面对挫折和人际交往的障碍容易心情抑郁、自怨自艾,甚至反应过激、报复他人。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教育是大学生由懵懂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其目的不仅是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是要将其打造成为心智成熟、人格健全、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人。高校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采取有效举措来提升安全教育的成效。

  (一)拓展安全教育的内容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应当成为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要加大生命安全意识的教育力度,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意义,尊重自己和他人,理性、淡定地看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多种问题,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在社会发展中贡献力量。

  同时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远离侵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高校应当建立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确保各项安全教育有效衔接,互相补充,甚至将安全教育课程定位于必修课,用“学分”的刚性要求唤醒学生对自身安全的重视。

    2.强化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人身财产安全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案例显示,大学生遇到危险时往往手足无措,坐以待毙,以致酿成惨祸,这也凸显了实用技能的重要性,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技能培养:

    (1)基本逃生技能,如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不要贪恋财物等。

    (2)基本防盗防抢技能。如加强个人财物的保管,接快递保持警惕,不贪占小便宜等。

    (3)基本急救能力,学校安全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视频、专业人员现场演示等教会学生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急救措施的具体操作以及食物中毒的现场急救等。

    3.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主要包括教育学生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不要沉溺其中;提醒大学生注意财产安全,防止各类网络电信诈骗及黑客攻击;有效识别、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提高甄别能力,不轻信陌生人,不轻信网络上的各种言论,不造谣、不传谣,从心理上构筑网络“防火墙”。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显示,由于学业、就业和情感等缘故,1%—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伤人、自虐等事件。

  高校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广泛开展心理安全教育,通过广泛宣传、举办知识讲座等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

  同时要关注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对遭遇家庭变故和学业、情感挫折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持续跟进开展心理干预,防止出现问题。

  (二)创新安全教育的形式

    1.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当转换思维,从“学校要学生学习什么”向“学生希望提供什么”转变,做好安全教育需求调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不断改进安全教育的方式,提高工作针对性。

    2.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充分利用好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等传统教育载体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增加有关实战演练的内容,如邀请公安、消防等单位走进校园举办演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街道、派出所,帮助学生对社会整体安全形势以及危险程度较高的地域、场合、时段有直观的认识。

    3.充分用好新媒体教育平台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深刻地改变了生活。学校也应与时俱进,充分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例如建立官方微信平台,用更加专业的安全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语言风格、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推送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关心自身安全,有条件的甚至可以与网络、影视公司合作开发安全教育趣味游戏、微电影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三)健全完善校园安全教育工作体系

    1.建立安全教育责任制高校要将校园安全提升到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院系、部门以及各年级、班级设置专项负责人,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与学生安全相关的各项工作制度及工作预案,确保有备无患。

    2.健全相关部门协同机制各高校应当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学生安全、重视安全防范的良好氛围;在深入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强与公安、综合治理等部门的工作协调配合,有效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加强校园人员的排查和管理,面向学生加强安全服务的宣传,使更多有安全需求的学生可以便捷及时地获得安全服务。

    3.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涵盖安全教育课程教授者、年级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主体的安全教育队伍,邀请公安、消防、网络、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从源头上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4.加强同学生家长的沟通配合建立学校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渠道,帮助家长改变“学生安全问题只是学校责任”、将学生送入学校后“大撒把”、对学生安全不闻不问的错误观念。加强对学生思想、学习状况的摸排掌握,任何一方了解到影响学生安全的不利因素均需及时向另一方通报,共同研究解决对策,确保学生安全实现从学校到家庭的无缝衔接。

猜你感兴趣:

1.大学生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000字

2.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参考范文

3.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精选范文

4.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5.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范文

6.大学安全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断发展和完善校园安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在此整理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范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范文1

  一、加强女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重要性

  (一)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是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对大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女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平衡、能力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由于女大学生特定的性格特点、年龄结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她们必然面临诸多安全问题的困扰。

  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科学文化素质和伦理道德素质,每一位女大学生都应当具有最基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

  在全面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今天,不仅要求女大学生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而且要具备较完整的能力结构,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安全技能的女大学生已不符合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女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已成为其综合素质提升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

  (二)贯彻教育兴国方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的急速转型,曾被誉为“象牙之塔”的高校也在不断接触社会、融入社会。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极大增加了饥姿宽社会就业压力,一些新的潜在的危险因素也在威胁着女大学生的身心安全。

  而大学院校作为我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一些不法分子的主要瞄准目标之一,加之女生受到性别、性格弱点、身体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致使在校女大学生的人身、财产侵害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

  女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册枣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新时期做好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社会治安稳定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三)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创建平安和谐高校治安环境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效管理方式社会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学生结构复杂化,校园与社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校园治安形势日趋复杂严峻。

  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日趋复杂,社会上各种社会问题,校园内都有可能发生,例如,暴力事件、偷窃事件,甚至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等等问题。

  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以及各种威胁安全因素的存在警示我们,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危机管理已成为稳定高校治安形势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所以,必须加强女大学生安全教育,从而为高素质、高技能型社会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秉承“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高女大学生自我防范能力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高峰期、关键期,也是提高安全教育水平的最佳时期。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在校女大学生往往无法适应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的角色转换,仍然高度依赖父母、老师和学校的指导和保护,特别是家庭教育过分溺爱“90后”女大学生。

  这种非常溺爱和过度保护,造成了她们任性、敏感、自我为中心,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同时也不具备基本防范的知识和能力,这使得她们成为受侵害的主要群体。

  近年来关于女大学生受到各种侵害的案件不断发生,特别是一些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女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女大学生的安全问题越发的突出。

  加强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工作,不仅是贯彻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是提高女大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当前女大学生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烂亮的安全教育现状总体来说不容乐观,安全教育欠缺导致女大学生在面对安全事故时往往手足无措,当前女大学生安全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身易受侵害

    女大学生的人身侵害是指不法分子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危险的方法对女大学生的身体直接实施侵害或以侵害相威胁,主要以寻衅滋事、骚扰等人身侵害的方式实施,此类侵害在实施过程中又极易转化为伤害、强奸等极为恶劣的违法案件,对女大学生造成极大的身心伤害。

  女大学生生理上和“性别角色”方面形成的固有柔弱特质,使得在此类案件中女大学生与男生相比处于更易受到侵害的弱势地位。

  此类侵害不仅对女大学生受害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给她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使其产生挥之不去的恐惧阴影,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对以后的生活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

  (二)财产被骗严重

    财产安全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非法的侵害的状态。

  绝大多数女大学生社会阅历不深、防范意识不强,而且单纯善良、同情心强,在交友、择业等遇到问题时不能清晰明辨,易被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所蒙蔽,从而成为盗窃、诈骗等不法侵害的重点对象。

  不法分子对女大学生实施的诈骗财物主要是:假冒身份,流窜作案,如在大学校园里假冒老乡、同学、政府诈骗财物;投其所好,引诱上钩,利用大学生急于找到工作、考证或出国深造等心理,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言语蛊惑,伺机作案,想办法与受害者拉关系、套近乎,或表现出相见恨晚而故作热情,或表现出大方慷慨而以朋友相称,骗取信任,了解情况,寻机诈骗财物。

  (三)心理问题引发安全事件突出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女生所在比例逐年增加。

  通过教育部2010—2012年普通本科高校男女人数比来看,女生占比从2010年的49.68%增加到2012年的51.35%,女生在高校中的占比逐年增加。

  女大学生青春靓丽,不仅给校园带来活力和朝气,也是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然而,因为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相比男生而言,她们成长的经历和困惑使她们心理状况更为复杂,心理承受能力更为脆弱,由此引发的心理安全问题表现比较突出,例如“社会复杂对人际交往感到紧张”“、精神空虚”“、心理孤独”、“防范能力差,遇到事件不会处理”、“工作难找、就业压力大”等,所以,女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更应该得到高度关注和关爱的论断。

  三、当前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困境分析

    近几年,女大学生失联事件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引发媒体、学校、专家以及社会公众的热议和讨论,不仅成为公共安全领域关注的新问题,而且也暴露出高校安全教育的不到位。尽管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女大学生安全教育,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困境依然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女大学生安全教育意识薄弱,亟须构建长效机制

    各大高校对安全问题的教育意义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但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安全教育意识显得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其一,从学校层面看,安全教育还未正式走进课堂,高校教务部门还未将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排上课表,这势必影响到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其二,从教育教学队伍层面看,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未将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即使搞点安全教育,也只是侧重在一般口头宣讲层面,并未深入内心。

  其三,从学生层面看,对于大部分女大学生来说,对安全问题不以为然,对安全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普遍重视程度不够。

  其四,从职能部门层面看,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由某一职能部门承担,其他相关部门“各自为战”,使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在学校教育组织系统性与规范性不强,齐抓共管的格局尚未形成,女大学生安全教育机制由于缺乏全员参与而未形成长效机制。

  (二)女大学生安全教育方式单一,亟待提高教育实效性与针对性

    高校保卫干部和辅导员偏重于注重灌输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及转换讲的少之又少,安全教育就像纸上谈兵一样,导致新时期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知与行”背离的现象,极大地削弱了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相当一部分的女大学生对是非、善恶、安危的辨识能力仍然不强,且安全防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严重不足。

  此外高校在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上往往一概而论,并未根据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方法和策略。

  (三)女大学生安全教育手段滞后,急需提升教学实效

    安全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自然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

  但是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又不同于其他的课程教学。

  目前,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采取集中授课、展板、报纸宣传等平面媒体传统方式进行,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化媒介没有得到很好应用,大大影响安全教育的效果;并且安全教育流于形式,依然以座谈会、宣讲会等纯理论安全教育模式为主。

  以新生入学安全教育为例,不少高校仅仅通过邀请负责安全工作相关领导和经验丰富保卫处工作人员,以理论讲座的形式针对数百甚至上千新生泛泛而谈,其结果就是根本无法有效保证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四、加强女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思想认识,健全女大学生安全教育机制建设

    思想上的重视对能否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对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墙头的标语上,要落实在行动上,逐级对这一安全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院系、专业、年级、班主任,确保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目标的顺利实现。

  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设,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制定一系列安全教育政策。

  同时也要抓好骨干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过硬的安全教育队伍。

  高校保卫部门和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和特点,共同做好配合工作,并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严格执行制度管理和安全教育,扎实做好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二)把握教育重点,提升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效

    首先要抓好重点学生的安全教育。

  女大学生在安全教育和管理中是特殊人群,其中更有一部分是重点人群,主要包括存在恋爱纠纷的、经常晚归不归的、经常外出活动及兼职的、有心理危机的等类型女大学生,针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女大学生要加强教育、管理和监控。

  其次要抓好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

  重点时期是指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殊时期,如入学、放假前后、毕业前夕等。

  新生入学就要抓好安全教育,让女大学生尽早熟悉校纪、校规,及时适应环境,增强安全防范知识,避免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女大学生假期前后、外出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生离校之前的安全常识教育和防诈骗教育。

  最后要抓好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

  教育学生比如,在火车站等人群集中的户外场所应提高警惕,并注重观察场所周围环境和安全通道,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三)丰富教育渠道,提高女大学生的实际应对技能

    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微信、飞信、MSN等新兴传播手段以其方便快捷、经济实用等诸多优点,备受大学生青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些现代化的通讯手段集知识性与娱乐性便捷性于一体,若加以利用可以直观地、及时地给大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和通报安全信息,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安全教育的网络课程,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放在校园网上,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时间、自身的具体需求随时进行学习有选择性地学习,这种教育方式将突破传统教育方式上时空的局限,会明显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另一方面,学校应开设相关大学生安全的教育课程。

  例如,采用法制讲坛、法律讲座、模拟法庭等形式,针对女大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法制道德教育,还可以采用安全课程学习及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模拟、技能演练等方式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充分发挥女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她们意识到各种安全隐患,从主观上提高女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学习好基本安全防范技能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更新教育理念,营造特有的女大学生安全文化氛围

    女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断发展和完善校园安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在教育理念、发展规划、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管理工作等方面融入安全文化的内容,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

  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各种园地宣传;传播安全知识,如利用校园广播、网络、电视、黑板报及宣传栏等多种手段,进行女大学生安全文化的宣传,开展安全周活动、安全月活动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用安全文化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女大学生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养成重视安全的习惯,使女大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来。

  五、结语

    总之,大学校园作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实施安全教育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当代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面临着新特点、新挑战,高校安全管理人员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安全教育工作中,既要系统地为学生讲授安全知识和技能,及时更新案例库,及时关注社会上有关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相关动态,特别是一些女大学生遭受侵害的事件的发生;同时也要创新安全教育方式,丰富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积极组织安全教育活动以及安全防范能力演练等,增强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女大学生安全文化氛围,切实提高女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范文2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具有显著的意义和重要性。第一,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必要工作,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前必须接受的教育内容;第二,大学生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安全事故应对能力和预防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第三,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国家发展建设的现实需要,通过大学生安全教育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顺利进入社会,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价值和力量;第四,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虽然通常不计入学生的学分,但对于大学教育和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必不可少,也是高校保护学生的重要方式。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必须涉及到经常导致大学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包括法律法规教育、学校规章制度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治安防范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求职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每一种安全教育内容都关系到大学身的安全问题,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和校外求职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

  其中,法律法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国家法律的中和大学生相关的重要内容,帮助大学生明确哪些行为是触犯国家法律的、哪些行为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哪些行为是国家法律不作限制的,以使大学生在处理相关问题时通过国家法律中的规定进行合理决策。

  学校规章制度教育可以帮助大学新生明确学校有哪些明令禁止的行为,帮助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合理控制自己的行为,顺利完成学业任务。

  治安防范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离开父母后更加能够独立地适应社会,了解在社会和学校中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增强大学生抵御社会不法侵害、适应社会大环境的能力。

  消防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会在人员密集的宿舍中如何安全用电,预防火灾的发生,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在火灾发生时如何正确决策,如何保护自身安全,如何正确逃生,如何帮助他人逃离火灾现场等。

  交通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帮助学生建立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并帮助学生学会在交通事故发生时正确保护自身安全。

  心理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心理孤僻、学习压力大、生活压力大、求职压力大时学会正确调节自身心理状态,避免不良心理状态的出现,增强大学生的逆境适应力,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基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大学生网络活动的增加,网络安全教育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网络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网络安全教育是预防大学生参与网络犯罪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正确应用网络,并且,网络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认清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等网络不法行为的真面目,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避网络中的安全风险,更好地在网络中保护自己。

  对于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说,求职安全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高校应届毕业生急于找工作,而忽略了求职安全,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求职中落入求职陷阱,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求职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求职时找到正确的求职渠道,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求职,并能帮助大学生正确区分求职对象的资质,找到合适的求职单位。

  此外,求职安全教育也能帮助大学生在求职中正确掌握保障自身权利的方法,不卑不亢、不急不躁地进行求职。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现策略

    在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时,为了提升教育效果,应当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教育策略,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侧重点不同的安全教育方式。

  例如,对于大学新生,应当侧重于对其进行学校规章制度教育、治安防范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对于学习压力较大、对未来存在一定迷茫的大三年级,应当侧重于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四年级,应当侧重于对其进行求职安全教育,此外,对于网络相关专业的学生,应当侧重于对其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应当侧重于对其进行法律法规教育。

  另外,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开展应当形成长效机制,按照机制定时、科学、合理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从而使大学生在安全防范方面警钟长鸣,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完善安全教育工作的授课内容,采取科学的方式高效率、高标准地完成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范文3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大学生作为接受过较高等级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其总体心理状况是比较健康的,大多数大学生都积极向上、自信乐观、意志力强、求知欲强、敢于拼搏、善于交际,然而,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逐渐从边缘化走到了社会的中心,其所经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价值取向也越来越多元化,部分大学生渐渐开始在复杂的环境变化面前无法进行良好的心理应激,因而发生一些心理平衡失调现象,心理问题也随即出现。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20%-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80%以上的大学生则表示自己曾经出现过心理问题,并且此数字正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所谓心理问题,主要指的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因种种内外因素而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或者主观困惑状态,根据其严重程度,可以将心理问题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家庭原因、环境原因、学习原因、择业原因、恋爱原因、个性原因、人际交往原因以及自我意识原因等造成的,通常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孤独、自卑、紧张、焦虑、强迫、多疑、嫉妒以及自我中心等。

  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比较轻微,并且只是暂时性的,但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和排遣,在日积月累之下,就可能会演变为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衰弱、人格偏执等心理障碍,从而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而如果这时候还没有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得到专业的心理辅导,那么就将可能发展成为更加严重的心理异常现象,也即医学上所说的精神疾病。

  当大学生出现以上心理问题之后,将可能会引发自杀、伤人、犯罪等安全事件,其后果非常严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措施

  1.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之所以会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其根源就在于个人心理素质较弱和人格品质发展不健全,而变化的客观环境只是一个导火索。

  因此,为了从根源上预防、减少和避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具体来说,学校和教师应当要积极给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

  而实施正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手段就是将其纳入到大学必修课中,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系统和正规的心理课程教育。

  2.积极对大学生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辅导

    高校应当要积极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部门并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来对大学生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从而帮助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排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矫正心理状态,促进其尽快恢复正常。

  心理咨询和辅导实际上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它比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直接面对和解决问题。

  当然,鉴于大多数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和辅导不够了解,或者出于羞涩心理而不好意思主动去找心理教师帮忙,高校应当多多开展这方面的宣传,通过网络、短信、电话、邮件等方式扩大其覆盖面。

  3.为大学生建立全面的心理安全预警系统

    由于心理问题往往具有隐藏性,很难通过大学生自己发现,因此高校应当要为大学生建立全面的心理安全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或者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主动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在这方面,高校一是可以定期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二是可以由下到上建立信息畅通渠道,通过班级心理委员-班主任-辅导员-学院-学校这样的顺序层层传达学生的心理问题,三是可以由辅导员通过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而从中发现其心理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必须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对大学生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辅导以及为大学生建立全面的心理安全预警系统等措施来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浅议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关论文

    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起着主导作用,如何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议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关论文篇一

  《浅谈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显现,其中之一是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较快,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而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起着主导作用,如何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法制教育心理健康

  一、青少年犯罪现状

    青少年时代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是天真无邪的,尤其是在校生,本应该在象牙塔里学习文化知识,可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1、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概念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而是犯罪研究中及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实施的犯罪,亦指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阶段,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的通称,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已满14岁至25周岁的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法律、依法应受刑事惩罚的行为,叫做青少年犯罪。尺仔

  2、青少年犯罪的类型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大致有暴力型犯罪、经济类案件、情绪型的性犯罪等。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1、社会影响。社会上有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不可避免地腐蚀了青少年,使其世界观、价值观老罩扭曲,社会上精神垃圾的传播蔓延,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灵魂,对青少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2、家庭影响。

  由于未成年人的好胜心强,可塑性大,善于模仿,但识别是非,控制自己的能力和意志比较薄弱,因此,往往把一些不良宣传和染有不良行为的人物作为自己的偶像而予以模仿,由于父母和子女间的特殊关系,所以父母的多种不良行为都会给子女直观的影响,并刺激他们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去做事。

  父母感情不和或离异对子女危害极大,特别是抛弃家庭子女不管的父母,或离婚又重建家庭把子女当成累赘的家长,对孩子危害更严重,这些都为未成年人心灵中孕育下违法犯罪的基因。

    3、学校方面。

  学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又一重要原因。

  学校是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一个人一生从小学到高中有12年以上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学校的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情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近些年有些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放松品德教育,个别出现了“教书陵含汪不育人”的状况,对“双差生”(即学习差、表现差)的教育管理相当不力,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4、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由于青少年犯罪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全面教育是学校的基本责任。

  但是,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道德、法制教育明显薄弱。

  北京顺义区法院近三年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22起,179名案犯中有111人是17岁。

  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即“18岁以下的人犯罪不叛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还要在教育中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把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到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

  四、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必须多管齐下,建立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1、政法、教育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

    学校要与市、县、镇的综治办、法制局、司法局、公安局以及当地派出所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齐心协力抓好学生法制教育。

  通过召开协调会,各校在每学年开学举行学生与学校、学校所在地派出所、家长共同签定四方协议书仪式,明确学校、派出所、家长和学生的义务,促使家长主动参与教育子女,促进学生自觉遵守法纪法规。

  在落实过程中,学校不定期召集派出所、家长参加情况分析会,互通后进生在学校、社会、家庭的表现,共同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后进生转化教育并对已转化的后进生给予“进步奖”。

    2、公安、工商、文化、教育协作,抓好学校周边环境和文化市场的整治工作。

    公安部门不仅要针对社会不法分子在路上敲诈勒索学生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还要进一步就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安管理,保护学生安全等进行具体的研究布置;加强人口管理,搞清青少年犯罪情况,及时掌握辍学生、后进生、劣迹生和失足两劳释放青少年的情况,分类排队,确定重点,进行帮教,加强对青少年经常涉足的公共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控制,建立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生活空间,防止对青少年心灵的侵蚀和污染。

  司法部门应以普法为重点,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普法教育。

  文化部门应严格把关,整治文化市场环境,根治“垃圾文化”,坚决查禁和打击制造和传播负面文化的行为。

  政府应每年组织由公安、工商、文化、教育等部门参与的清理整顿学校周边环境的大行动,对周边200米以内营业性歌舞娱乐厅、电子影视厅等娱乐场所实行清理关闭,对分散的营业性电子游戏机室,该关闭的要关闭,无法关闭的可采取集中管理的办法。

    3、学校在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共同进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

    学校应加强同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职能,邀请有关专家或当地政府、派出所、妇联等有关部门的领导,通过与家长上课、座谈等形式,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他们采用正确的,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子女:提醒家长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素质,注意言传身教,在行为上作孩子的表率,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人格,做好家庭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这道最前沿、最敏感的防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1现行法律判例分析》刘家琛九州出版社2002年4月

  2、《青少年研究》杨晓梅1999年第七期

  3、《犯罪社会学》吴鹏森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

大学安全教育课论文1000字

大学生法律安全意识淡薄、观念不强

  导致大学生法律安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还在于应试教育观念导致的教育体制缺位问题。

  不可否认的现实是,中小学教育属于应试教育,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领导再到教师都以学生考上重点院校及升学率作为评价优劣的唯一标准。

  平时疏于思想道德和法律安全知识教育,导致校园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现象严重,学生整体素质下滑,进而导致大学生生源的整体素质水平低下。

  虽然大学生已经步入成年期,达到了我国民法和刑法所规定的完全民事、刑事责任年龄,型姿但是,其自然年龄和心理年龄不是同步的,从心里年龄来看,他们还不成熟。

  当前,我国的高校法制教育应该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弥补应试教育缺陷的最后机会,遗憾的是其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从近些年发生的多起博士、硕士研究生自杀、伤害案件可见一斑。

  而大学生活的多元化和自我管理的主导性,使大学生又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或者交往不良人员,发生心里扭曲或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违法犯罪抑或被伤害。

(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官二代”“富二代”是对新一代人中部分人的定位评价,实际反应的不仅是官员家庭、富裕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而且是大多数家庭对于下一代人价值认识出现了问题,进而影响着每一个家庭对于子女的教育。

  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不足,甚至对子女有不正当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或灌输,抑或者过度的溺爱,使下一代对事情缺乏理性的识别,对行为缺乏理性的控制。

  到了大学生阶段,本来是其人生价值观重塑的关键时期。

  但是,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各种社会矛盾、各种不公现象和个别困岩不良媒介的恶意传播,使这些“自我意识强、容易被诱惑、心理承受力、自控能力差、接受新事物快”的大学生更加无所适从。

(三)现行高校的法制安全教育不足

  1.高校的法制安全教育虚位,制度设计存缺陷。

  法制教育一门独立的学科,要卜尺绝实现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全民守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明法科、重视法制教育。

  但是,很可惜,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将法制教育依附于德育教育。

  原来非法律专业学生均开设《法律基础》课进行法制教育,实行教学改革后,现在连独立的法律课也被取消,而是与思想道德修养合并为一门课程,进一步压缩法制教育课程。

  在课时如此少的情况下,根本无法保障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的需求。

  2.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法制安全教育的要求。

  法律课是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课程,需要有专业教师进行授课。

  但是,我国高校的师资现状是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基础课由马列教学部的非法律专业的教师讲授。

  结果是教师专业理论功底差、实践经验少,加上授课课时少,往往罗列简单的知识点。

  而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不高,期末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根本达不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3.普法宣传的误区。

  虽然我国一直在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如2011年到2015年是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

  并且,把青少年作为普法的重点。

  但是,忽略了青少年的普法是教育,应当作为一门专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而不是蜻蜓点水式的宣传教育。

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日常积累,而且,要从观念上有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自我约束和控制。

  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养成也不例外,需要从小培养遵守秩序规则的习惯。

  但不可否认,我国现行教育观念,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过于功利化。

  作为高等学府,高校的法制教育应该起到补缺的作用。

  因为大学生过去虽然没有养成良好的法律思维和行为习惯,但是,法律的惩罚性和强制力具有警示作用,对于已近成年的他们来讲,高校的法制教育更容易被理解、认同。

  因此,需要提高认识,如建立专门的法制教育课程,至少应当安排大学一年级学生一年的学习任务,每学年还要参与法制教育实践课一次。

(二)条件允许的院校可以探索双专业教学

  如首都师范大学推行的主辅修制,鼓励大部分学生除了主修一个本科专业外,再根据自己的态度和爱好修一个辅修专业,以学得一技之长。

  其辅修制分为三个层次:一本一辅(四年本科 辅修专业);一本一专(四年本科 专科专业);双学位(四年本科 双学位专业)。

  这种教育模式对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由于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专门人才和重要力量,他的法律素养能够影响到身边的其他人,起到以一带十的效果,对整个依法治国的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长此以往,必将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三)创新法制教育内容和形式,尤其是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法制教育课有其自身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而理论教学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讲也是很枯燥的,何况非法律专业的学生。

  因此,必须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这就需要创新该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比如实践性教学。

  课堂讲授多少交通事故的危害性,不如一起交通事故案例带来的震撼力强,而说教的案例不如一段交通事故视频带来的视觉效果好,再加上送法进校园,对于罪犯经过国家审判机关现场开庭并依法宣判,其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因为,血的教训往往是终生难忘的。

  当一个人发自内心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才会真正体会到法律、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加强法制教育教师的培养

  “名师出高徒”,因此,提高高校法制教育教师的水平是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关键。

  高校的法律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懂得大学生阶段的成长规律;同时,要拥有比较系统的法律专业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再就是本身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负责任的教学精神。

  另外,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多方联系沟通与校外公检法司和社区建立共建单位,定期开展法制宣传交流活动。

  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政法干警作为校外辅导员或者客座教授,并定期来校讲座及组织送法进行校园等活动。

  同时,加强高校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鼓励其从事兼职司法实践业务。

  如兼职律师或者送到相关政法部门从事挂职锻炼。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而经过实践锻炼出来的教师才是更符合法制教育要求的教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完善该制度形势的紧迫性,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为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有所裨益。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社会治安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虽然目前的国内和国际形式总体是和平稳定的,我国正面对着健康向上的发展好时机。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国内外依然存在的各种敌对势力。

  他们对我国和平稳定的破坏、分裂、渗透和颠覆从来没有停止过。

  2.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不间断地完善自我,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需要。

  大学时期是人格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

  大学作为教育机构,负有责任和义务为大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引。

  3.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改善校园安全状况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全方位加强校园安全保护,更要切实强调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们的安全免疫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意识,维护校园安全人人有责,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感,为改善校园安全一起努力。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改革的途径

  1.设《大学生安全教育》为必修课。

  各学科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并且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这样,大一新生可以接受全面系统的安全教育,用最快的效率增强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次数,以致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入学后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选择合适的教材。

  市面上目前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参考书非常多,像由赵升文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

  这些参考书有的是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知识性读本,也有是普通高等教育公共课系列规划教材,由此可见,不是每一类教材都适合用在课堂教学中。

  由此,安全教育教师在挑选教材的时候需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的出版年月:通常来说要选择最新出版的读本。

  举例来说,在财产安全教育中如何预防诈骗和防止抢劫这一部分,新版教材往往会举出当代最新的诈骗和抢劫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新兴的诈骗和抢劫方法相应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2)教材的层次:不同的书本教材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

  举例来说,针对高职高专的教材可能倾向实践,而理论内容可能偏简单,从而不太适应本科生使用。

  此外,读本类的安全教育书籍不宜当成大学本科生的教材。

  (3)教材的内容:应该选择内容丰富,具有感染力、吸引力、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教材。

  教材中需要出现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案例,便于吸引学生注意。

  本文推荐由郭凤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学生的安全教育课教材。

  3.处理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会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有部分重叠。

  授课时,为了提高效率,在讲解到心理卫生心理健康部分与社会实践安全时,我们可以简要概括,而要着重强调交通安全、财产安全、自护自救与网络安全等内容。

  举例来说,比如某地的抢劫和盗窃现象很多,很多外来学生是不了解当地的治安现状的,那么财产安全则应该作为重点进行讲解。

  4.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

  (1)案例教学法: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关系,在讲课中要随时结合当地或者学校的现状,引用发生在学校内外的典型案例,结合学生专业特色来开展安全教育,在学习中让学生分析、评价、总结,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的目的。

  (2)互动式教学法:在安全教育课堂上,强调师生交流和互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安全案例的看法。

  而在这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只是起引导作用,学生要化被动为主动,作为参与者来参与教学活动。

  只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融合,课堂教学效果才能不断得到提升。

  (3)多媒体教学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由黑板板书组成的,虽然多媒体教学不断进入课堂,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板书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工具观看安全知识的视频,让学生可以得到更直观的体会。

  但此时应该主要播放内容不能偏离安全教育的主题。

  此外,我们还可以聘请专家讲解等方式,来开阔学生的眼界,也可以让学生迈出课堂,参观消防局、警察局、戒毒所等等。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