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峦老师解读课标的感想是什么?

作者:仇鸿辰时间:2023-07-23 13:38:28

导读:" 崔峦老师解读课标的感想是什么?介绍:崔峦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超的教师,他对教育的研究和理解深入透彻。他曾经参与了课标的制定工作,并且对课标有着独到的解读和理解。他的解读课标的经验和观点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解决方案:1.通"

崔峦老师解读课标的感想是什么?

介绍:

  崔峦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超的教师,他对教育的研究和理解深入透彻。

  他曾经参与了课标的制定工作,并且对课标有着独到的解读和理解。

  他的解读课标的经验和观点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解决方案:

  1.通过解读课标,崔峦老师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标的要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他通过分析课标中的关键词和重点内容,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

  2.崔峦老师通过解读课标,帮助教师理解课标的精神和目标,引导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改革。

  他强调课标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他鼓励教师根据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崔峦老师通过解读课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标的要求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他通过解读课标中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崔峦老师通过解读课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标的要求和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通过解读课标中的学习要求,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结:通过崔峦老师的解读,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标的要求和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崔峦老师的解读课标的经验和观点对于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广大教师和学生借鉴和学习。

听崔峦老师解读课标的感想一

  小学语文群CCtalk第一次活动,真是一波三折。

  前天试着播放了崔峦老师讲解2011版课标解读的视频。

  什么都调试得好好的,就等着今天晚上七点半播放于永正老师的课例。

  谁知道时间到了播不出来,因为那个视频格式不对!我赶忙找到了薛法根老师的《爱如茉莉》试着播放。

  可是放是能放,就是声音十分嘈杂,老师们反应听不段春清楚,我不禁出来一身的汗。

  终于,我又想起了崔峦老师的课标解读,觉得那个视频非常清楚,而且我前天听了一遍,确实学到不少东西。

  最后,终于决定,播放崔峦老师的2011版课标解读。

下面是我的听课笔记和感想:

  崔峦老师是课标的制定者之一,他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

  主持编写《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语文教学论》等小学语文老师奉为至宝的书籍。

  今天又听了他的这个讲座,心里依然震撼!他对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把握得非常到位,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了解的。

  一、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

  他说:“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这几个方面正是语文三维目标的体现。

  而语文的学习要通过语言实践来进行。

  那么什么是语言实践?我认为就小学课堂而言是听说读写的练习。

  也就是说,语文的学习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来完成。

  在这里,听和读是内化的过程,说和写弊滑就是外化的形式。

  而在内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教学生学会将听来和读来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旧知识有效构建的方法。

  更要教他们学会创造性地理解加工新旧知识,以达到为说和写服务的目的。

  这叫做语文能力,而语文素养除了包括语文能力以外,还包括思维、习惯和思想。

  二、小组学习注意事项。

  我们看过不少优质课,多数老师为了突出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上课直接抛出问题开始小组讨论,这是不合适的。

  我们只看到了“合作探究”,却忽略了它们前面的那个“自主”。

  所以语文课上,首先保证学生充分自学,然后再开展小组学习。

  因为没有自学就没有主动交租燃腊流的动力,没有自学就没有说话的依据,没有自学就无法保证自己的立场。

  但是很多时候,即便有了自学的基础,小组合作仍然停流于形式,没有效果。

  所以小组合作要有分工,有合作,有管理。

  要让每个学生明确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关于小组建设与合作形式,我以前曾经讲给,这里不再展开。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以前三围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分开写的,现在写教案,已经不再把三维目标分开写,这是我非常赞同的。因为方法的学习离不开知识,情感的体会也离不开知识点的学习与方法的掌握。

  然而,小学语文课堂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太好把握。

  以前我也偏重人文性,后来感觉不合适,就侧重工具性。

  随着后来11版课标要求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我的课堂也逐渐开始由单一到统一去转变。

  然而哪些课需要两者多少的配比,谁也说不出个定数来。

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心得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帆芦,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心得1

  语文是有声的艺术,不是静止的字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足可以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败轿含中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解读这个核心理念呢?我认为:一是我们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二是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得到充分的张扬。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使教师的“导”落在关键上和点子上,成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全身心地投身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大兵团作战”,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参与。

  俗话说;“兴趣是的教师。

  ”也是学好语文的先导。

  学生的兴趣离不开教察笑师精心诱导和激发。

  因此,教师要把准学生的心理脉搏,点燃火花,想方设法增强他们学习的“心理优势”。

  1、再现情境诱趣。

  心理学研究说明: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学生的兴奋和兴趣。因此,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创设情境,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变性,做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形成一个互动互助的势态,构建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

  2、感情朗读生趣。

  感情朗读时档次的朗读训练。那介入角色的朗读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但陶冶了学生思想情操,而且使学生生趣添乐,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程参与。

  崔峦同志说,在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目标中,我们看重的不仅是教学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学生参与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自始至终的参与中有所“体验”,有所“发表”。

  引导他们总结学习规律,在学会中悟法,在学会中用法,自己去猎取知识,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情感,发展思维,使他们逐步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社会综合实践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实践证明:学习方法的总结,知识的坡度和跨度比较大,学生的回答往往是片面的、零碎的,甚至是一点半星的。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不断增加其智慧含量,逐步形成规律性的东西。

  这样总结出来的方法才有迁移性和指导性。

  三、精心设计提问和课堂练习,启导学生全员参与。

  课堂提问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着眼于全体学生,多为中下生着想。一般要体现下面的特性:(1)目标性——提问要围绕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努力使提问真正成为达标的阶梯;(2)层次性——为了照顾中下生,提问要从教学目标所设计的大问题中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使小问题成为大问题的铺垫;(3)渐进性——提问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可思考可接受,围绕目标逐步推进,分步到位;(4)灵活性——教师的提问若中下生接受不了,这要以学生的学出发,及时地、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提问,顺学而导。

  心理学家认为:新的需要和原有水平或主观内部状态的对立统一,构成儿童思维发展的内部矛盾,形成思维发展的动力。课堂提问应当符合这种需求,不断满足每一层次学生新的需求。

  课堂练习的设计在体现知识变为能力的基础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好中差,启导学生全员参与,让每一个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中下生越多,差异性就越大。

  作为一个教师,要承认差异,多想办法,因材施教,分步到位,唤起中下生的良知,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就能使他们从厌学——好学——勤学——优学,逐步跟上队,获得大面积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心得2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到今天就结束了,回顾这一天天的教学工作你,我感触良多,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把学生的语文课教好是我的责任。

  这个学期的语文课,同学们都学习的不错,但是我还是有不足的地方。

  下面是__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

  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本学期,我听课共十几节课,每听一节课,我都会认真地做好记录并积极地思考,在别人的课堂中汲取到了精华,从而弥补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缺失,同时在思考中也让自己的教学观点得以更高的提升。

  关于认真备课,本册书中的每一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我都是精心地分析、准备,从而再到课堂上给学生来讲授,在我的意识里,我觉得只要是自己能努力去做好的,就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做,能够在课堂中让孩子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与成就。

  ,二年级仍然还是重点,每节课我都严格要求孩子们做好生词卡片,并在家里做好充分预习,在课堂上检查每个学生都必须要过关,同时在指导认读的过程中,我也会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堂教给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让孩子们牢记每一个生字。

  在写字教学中,我更是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经过我的细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学生在一天天地进步,很多孩子的铅笔字写得是工整清晰。

  上好一节课,最重要的还要及时地进行反思,在课后的反思中找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发现自己讲课的不足,从而冥思该如何去改进。

  在本册书中,我在每一课教学后,都会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每个单元后的综合学习,我也会紧紧抓住其中一两个教学环节认真做好反思。

  二、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拥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为了让孩子们更喜欢语文,除了让孩子喜欢我这个语文老师外,更多的是我要想办法如何丰富语文课,丰富语文课堂的学习。

  另外,我还将语文课堂融进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每当学到了适合角色表演的课文,我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来进行表演,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做了很多精美的头饰,孩子们喜欢表演,乐于表演,在本学期中《酸的和甜的》、《小柳树和小枣树》、《纸船和风筝》等童话故事,我均让孩子们进行了表演,而孩子们的表现也相当出色,真正地投入到了课文的角色中。

  三、注重平时的积累。

  本学期我继续让孩子们坚持“每日一积累”主要还是做到形式多样的积累,这学期孩子们在积累内容上,兴趣上较上学期均有了明显的提升,好词好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等等,内容多样,在积累的同时,孩子们还能将意思说出来,诸如:成语,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同时,还能进行恰当地造句,再如:名人名言,学生能知其大意,还能结合自己亲身实际谈出深刻的体会来,记得教研教研员来听课,在课前我让孩子进了“课前积累”,孩子的多样积累内容及出色表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将这项课外积累坚持下去。现在我班孩子之所以在写作及回答问题时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基础,这也与平时的积累有着紧密的关系。

四、耐心辅导用心测评

  (1)耐心辅导。

  对于学困生,我是给爱心,讲方法。

  使他们不断进步。

  如我班陈代意、谭熏雨、陈欢、莫时仁、韦森林、符男凯等同学的语文成绩差,又十分懒惰而贪玩,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还拖欠课堂作业。

  对此我经常与他们交心谈心,鼓励他们,常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只是点滴进步,我都给予一个“优”加以赞许,让他们找会自信,找到学习的乐趣。

  除此,我还采取家访和电话联系,通过家庭和学校共同辅导,使这些学生有较大的进步。

  (2)用心测评。每学完一组课文,我都指导学生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然后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检测,最后讲评,对知识查漏补缺,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经有数年了,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是一门复杂而丰富的教育,做一名语文教师很不简单,教学中,我常常慨叹自己的知识浅薄,我深知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不管是教育理念还是实际教学,都需要我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才能在新课程的改革大潮中不被淘汰。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让自己的语文教学迈上更新的台阶!

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心得3

这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的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全体语文教师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全面贯彻中心学校对教研工作的要求,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全面提高本组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作为教研组,我们深深地感到,教研组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因此,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以教研组为中心,注重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多渠道的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开学初,语文教研组要求语文教师继续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习,使新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师的自主学习中,每位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2、开展好教研活动,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学习、交流、实践的过程中,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了教学中,教学注重了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了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加强校本培训中的骨干教师引领作用。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加入到学校课题研究中,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能力,牢固地树立了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思想。

  4、重视了多层次、多级别的校本培训活动。

  鼓励教师积极外出或在校内听课或参加培训或自主学习。

  在多次的培训中,我校语文教师的各方面能力与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二、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1、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

  本学期,这个光荣的传统继续在我校语文教研组懂得到发扬。

  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

  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总结。

  其中许叶老师低年级教学课,教研组内同事相互听课、研讨中,大家集思广益,发言积极,共同探讨了一些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阶梯,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交流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开发,从多方面对一堂好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结合学校各阶段工作的进展来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这样的教研研氛围,不仅加深了教师间的相互了解,更促进了教师教学技术上的提高,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

  本学期我校出了“西横校报”三期,每月布置“语文大世界”。

三、教学常规检查常抓不懈,落实到位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每个月的常规检查,都很抓落实,不走过场形式,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通过督促、检查教师们形成了工作习惯,每到月底总能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一年级拼音检测,二年级写字检测,四年级阅读检测,五、六年级作文检测。

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我们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改实验。

  这学期,我校语文教师紧紧围绕学校的一个省级课题实施研究工作。

  全体老师根据教研组确定的主课题选定子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做到人人都有明确的目标,个个都有自己的实验操作。

  以此来加大教科研的力度,做好随机的监测、统计等资料的积累工作,集中力量突破主课题。

  在研究过程中老师向科研要质量,积极撰写教科论文。

五、教研组工作存在的不足:

  1、有些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扎实,走过场,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活动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出教研活动应有的作用。

  2、个别教师对教研组活动重视不够,认识不够端正,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积极性不高。

  因此,教学能力提高不快,影响了教学成绩的提高。

  一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

  3、学生活动开展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依然没有跳出应试的窠臼,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不够。

六、下一步工作的四点措施:

  1、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开展教研组之间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我们组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2、严格抓好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古语“教不严,师之惰”,以此相互勉励。

  3、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扩大阅读量和作文量,进行有序地专门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

  4、尽力做好后进生的工作,想各种办法,常抓不懈,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总之,在本学期里,我们语文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

  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心得4

  本学期,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始终做到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学工作上,始终贯彻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本人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教学相长”,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一、师德方面

  工作中,能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能够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不断加强修养,积极参加学校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并记下了三万多字的政治笔记。

  平日的工作里,能够尊重领导,服从分配,团结同志;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不辱人民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而伟大的称号。

二、工作纪律

  工作中,我从不迟到早退,并能坚持早到校上班。我能够按时参加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有课时能坚持“候堂”制度。

  作为班主任,我能够做到学生集会时坚持跟班;有晚自习时,常常督促学生洗漱、就寝并安定下来后,才签字离开。

  工作上坚持有病有事先请假。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在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踏实肯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

三、业务能力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为了上好课,每节课前,我都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课程标准、基本思想,哪怕是每句话、每个字我都要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等。

  还注意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储备,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课堂上,我注重搞好组织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还抄袭作业。

  针对这种问题,要特别注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等等。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时时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特别是和差生交谈时,应该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工作绩效

  本学期,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执教的低段识字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受到了校内同行的一致好评。我撰写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让学生动起来》,被选送到省级教研部门去参评。

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心得5

  暑假即将来临,期末考试也临近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将画上句号。为了能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在此,特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回顾总结: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对待学习,往往偏重于兴趣,兴趣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而兴趣又不是天赋的,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1)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

  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教学的实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汉语拼音:利用早读、课前预习、上课抽读等各种方式进行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②字词记忆:从开学起,坚持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进行读写、听写。

  ③课文朗读:抓好课前预习、逐渐养成认真预习的好习惯;课堂上运用范读、听录音读、自由读、有感情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

  ④阅读:从平时上课到考试,刻意让学生进行阅读的训练,多思考,多解决问题,提高阅读水平。为进一步攻破这一难点,也为了增加课外阅读量,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专门进行阅读训练。

  ⑤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采用一些个性化的方法:每位学生都有一本摘抄本,将所学课文,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词句,喜欢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进行摘抄记录。提高学生对古文化的感悟能力,并进行记忆积累,逐步养成日积月累的好习惯。

  (2)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

  在思考辩论中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

  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这样课堂气氛很活跃,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现自我价值。

二、重知识迁移,由课内向课外拓展

  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校内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在语文教学中包括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品质、发奋学习等的教育,因此就不能仅仅局限学习方面的教育。

  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可以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家乡变化进行一个图片展,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

  为了提高学生的品质,把学过课的文可以延伸到家庭,说说自己在家的体验,学会感恩,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品质良好发展。

三:备好课,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

  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

  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课前,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确实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同时,为了备好课,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查找相关课件或者自己加工、自己制作一些必需的课件,在课堂上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学生也没兴趣听课,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四、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可以说是非常难忘的,在深钻教材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

五、存在问题

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都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汉语拼音掌握不牢固,生字词、练习中的成语记得似是而非;

  2、阅读能力普遍不高,尤其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差,没有耐心去认真阅读理解。

  3、书写不规范的学生有一少部分,作业格式不规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好的教师就应该多下苦功夫去研究教学教材,多花心思去和孩子们接触,探讨方法。

  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掉不足之处,真正和孩子融为一体共同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知道学习的意义,树立远大的抱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心得相关文章: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研修心得体会5篇

★小学语文教师研修心得3篇

★小学语文研修心得6篇

★小学语文教师研修心得体会3篇

★小学语文教师心得随笔范文精选10篇

★小学语文教师研修心得

★小学语文研修教师总结(通用5篇)

★小学语文教师研修心得交流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心得五篇

★小学语文教师教研能力自我鉴定五篇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目标如何融入到教学设计中

想要准确把握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得正确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性质把准了,就明晰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方向对了,语文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现状,建立起有效的语文教学模式。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在“课程性质”部分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这一命题,主要表达了这样两层意思:

  1、说明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

  2、说明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

  相对实验稿,2011年版课标在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上更加明确,反复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涉及语文教育核心与本质的概念,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做出了方向性的指引。

  做为语文老师,我们大家都有义务深入透彻地理解掌握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明确我们所教的这门学科是做什么的,学生学这门课程有什么意义,这样,才能将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今后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这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

  接下来,我们来共同学习课标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

解读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找准教学依据

  崔峦老师说过“课堂上要落实三维目标,要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得法,得能。”下面,让我们尝试从“得意、得言、学习方法和技能”三方面来认识第三学段阅读目标。

(一)词语

  1、得意:要求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2、得言:要求会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这两点是第三学段词句学习的重要目标,这些目标设定,都是为了把词句的学习纳入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学习过程要兼顾字面意思、情感、口气、用意等方面,要防止脱离阅读过程去搞大量孤立的词句训练。

  3、词句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目标中“推想”哗兆这个提法。

  所谓推想,是一种猜测和推断,它一靠语境的上下文制约;二靠阅读者的语言直觉,也就是语感;三靠自身的经验和积累。

  推想能力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人们在阅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大都是运用这种实际能力进行解决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推想能力。

(二)篇章

  1、得意:要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的一般目标,也就是共性目标)。

  此外还规定了不同文体的阅读目标: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也就是主要内容),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的感受,其实就是文章的情感目标)。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也就是文章说明了事物的哪几个方面)。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要能从图文结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2、得言: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条是阅读的共性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3、篇章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1)综合运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诵读等多种阅读方法

  因为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教学时都不是单一地运用某一种方法,而是要根据读书的要求,综合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此教师要妥善安排,做到每次读书的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并能体现出对课文学习逐步深入的层次性。

(2)强调整体感知

  综观第一至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我发现这些目标表述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求阅读行为要从文章的整体出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枣芦御体感知”。

  读文如看人一样,比如我们初见一个陌生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怎么产生的?肯定是直观得来的整体印象、综合印象,而不会得之于对他面部五官等作个别的具体分析。

  这一整体感知的过程,学生得到的是对文章的总体印象。

  对文章有了总体印象后,再具体分析各个部分,最后再回归到整体,这就是我们常用的“整体——部分——整体”的课堂结构。

  (3)针对不同文体,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

  不同的文体,由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目的不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采取阅读策略也必然不同。

  课标得意、得言部分的内容,其实同时提示了文章的阅读策略。

  根据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教材的文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说明性文章,阅读这类文体的策略是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特点;二是叙事性文章,阅读这类文体的策略是要了解事件的梗概,抓住重点场景和细节描写进行感悟;三是诗歌,阅读这类文体的策略是要注意通过想像再现诗歌的情境,以加深对诗歌思想情感和艺术表现力的理凳岩解。

(三)标点符号

  1、得言:要求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2、标点符号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要在理解课文在过程中体会

  课标要求在理解课文过程中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这个提法不仅把标点符号当做知识来认知,更当做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感情表达的一种手段来掌握。

浅谈在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莫志娟)

  浅谈在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口岸第二中心小学莫志娟内容摘要:崔峦老师曾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

  我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我的理解是: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真实自然的对话,课堂上通过听、说、读、写等学习活动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扎扎实实地搞好语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习惯学法读书写作当下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动态生成、对话教学、资源开发等时髦名词纷至虚轿沓来,令老师们眼花缭乱,茫然不知所措。

  一些课堂教学扭曲了新课程“新”的意义,过于偏重学习内容的新奇,教学方式的翻新,使语文课异彩纷呈的同时也变得华而不实。

  于是,一些专家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的主张。

  说是“简单”其实并不容易,“简简单单”的语文课要以学生为本,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就给我们老师提出了很不简单的要求。

  那么,这“简简单单”的语文课上该教些什么呢?在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中我获得了一些启示。

  一、培养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首位的。

  那么,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

  俗话说:字如其人。

  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划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碧悉的识字方法,把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校内,在家里,在社区……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自觉地识记。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成为阅读障碍,或写作上的拦路虎。

  许多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么跳过去不理睬,结果是囫囵吞枣;要么向别人求助,养成一种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

  因此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倾听、交流的习惯与人交流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交流”的习惯要从刚入学的儿童抓起,学生们要想参与课堂讨论或交流,更得需要他们静心听取别人的发言,才可能达到充分理解,进而综合思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最终达到互动协作,互相提高的目的。

  4、质疑问难的习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创造的过程更是从发现疑点问题开始,没有疑点问题就谈不上创造。

  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强调了学习必须一边学,一边问,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做到孔子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

  5、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要扎实提高语文素养,非要养成朗读悔誉乎背诵的习惯不可。

  这样让学生从小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使儿童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6、读书看报的习惯在信息化时代,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

  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7、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8、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观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基本的途径。

  自然、社会、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要教给学生观察自然、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的方法,使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下来,这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9、勤于动笔的习惯平时阅读自己的课外书时,可以在书上写写画画,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画下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阅读别人的书籍时,遇到精彩的部分可以积累下来;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写下来。

  10、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教育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吸收知识信息外,还要能利用报刊、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脑网络等手段来搜集信息,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实教材在每一册都精心设计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利用好它。

  有了好习惯,学什么都简单了。

  那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首先“言传身教”便是最简单的方法。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试想一下:老师要求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要求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这样的话学生能养成好习惯吗?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作则,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如写字的姿势,读书的姿势,踊跃回答问题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这些细节,天天说,时时练,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例如中年级段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于是,预习时,我要求学生在生字上注音,标小节号,用不同符号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和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句子等;课堂上,要求学生或圈点重要词语或用不同符号勾画出关键语句,写出自己的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强化,经常检查,及时表扬,帮助学生形成读书时圈点勾画的习惯。

  又如,要培养朗读背诵习惯,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二、加强学法指导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学法的指导相当重要。

  以学习词语为例,老师绝不能满足于使学生懂得一字一词的意思,而是要让学生从中“悟”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我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时,学生读完课文后提出了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有“偏见、潜心、临摹、有眼不识泰山”等。

  我没有把答案直接告诉他们,让他们记熟,而是鼓励学生们:“认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就能找出答案。

  ”学生认真地默读课文,几分钟后,我问:“‘潜心’是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这时,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来。

  一生说:“潜心就是用心、专心的意思。

  我从第五自然段看出来的。

  ”另一生说:“潜心说明徐悲鸿画画很专心。

  我从‘他画啊,画啊,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这句话中看出来。

  ”又一生说:“徐悲鸿一画就是一整天,不吃饭也不休息,一门心思学画画,这就叫潜心学画。

  ”此时,我在黑板上写下“联系上下文理解”几个字,并对学生说:“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意最基本的方法。

  我们读书时只有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才能理解词语和文章的意思。

  那么剩下的词语你们会理解吗?”一阵交流后,学生们发现有些词语从课文中不能直接找到答案,比如“临摹”,虽然联系上下文也知道一点,但不够准确。

  那该怎么办呢?学生都知道查字典,于是学生们通过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自主地理解了本课词语的意思。

  这样的做法,不仅“授人以鱼”,更巧妙地“授人以渔”。

  就教学课文而言,要抓住这个文体的特点,在某个节点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学法指导,在阅读的不同环节,让学生领会不同的学习方法。

  如在记叙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人或事物的形象;写人的文章,教会学生对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外貌、心理的阅读,引导学生把握住主要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点;记事的文章,要通过事件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结果的分析,认识事件的思想意义;写景状物的文章,让学生透过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同时,让学生用各类方式的读来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体会;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还需要领会,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将这个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对于自己的作文能力是否有借鉴作用……并将这些方法固定下来,建立“渔技”。

  三.注重读书指导新课标指出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

  因此,课堂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扎扎实实地读书,要克服那种浮光掠影,为了读而读的做法,不能以烦琐的分析、交流、讨论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课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把课文读流利,尽量鼓励学生读得有感情。

  其实要读流利很不容易,我们一线的老师都知道,一般的孩子要读课文十遍以上才会读流利,个别语感极差的孩子读了十遍也很难读通课文。

  因此,课堂上要多读书,采用同桌对读、分男女读、齐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比赛读、老师领读、导读、引读、范读等多种读书形式,让学生读中自悟,读中释疑。

  读书,也要讲究方法。

  专家们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的读书方法,如尝试读、思考读、展示读、表演读、配乐读、想象读、探究读、无声读、欣赏读、创造读等,这些读书方法既张扬学生的人性,又凸显出学生的理性,更加释放了学生的灵性。

  我在执教《九寨沟》一课时,就紧扣一个“读”字展开教学:听范读,整体感知,概括画面;默读,圈点勾画,体会特点;展示读,读看结合,读出特点;配乐读,进入意境,升华情感;创造读,积累迁移,拓展延伸。

  读书,这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完全读懂了九寨沟的奇丽美妙,读出了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

  读是基础,熟读成诵才是升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诵读是母语教学的优良传统之一。

  所谓熟读成诵,即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是熟读而成诵。

  课堂上通过诵读优美的诗句,精彩的文段,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获得语感体验,在语言的积累中加深理解,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从而达到了“熟读百遍,其义自现”的目的。

  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如果每堂课都将学生的朗读训练到位,能做到边读边想,精彩处有记忆,那么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积累的语言更丰富。

  只有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积累,夯实了语文的基础,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重视写作训练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落脚点与最终归宿。

  从本质上讲,它既是对听、说的积累内化,又是对阅读的吸收外化,它既有助于学生语言的丰富,活跃思维的发展,又有助于良好语感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升。

  所以说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基本的技能训练,最终要落实到“写”的层面。

  课标中有这样一句话:“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这句话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多写多练。

  实践证明,“课堂小练笔”对提升学生阅读层次、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大有益处。

  1、可选在知能转换处一篇课文学完了,要使学生能将刚学到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转化为能力。

  实现知能转换,是我们练笔的目的之一。

  特别时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仿写。

  这样的仿写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学生在丰富的语感积淀下,像作者那样,从“依样画葫芦”始,操练语言。

  比如我在教学了《石榴》一课,让学生学习就地取材,按照时间顺序的写法,仿写《家乡的银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契机,进行读书与练笔相结合的有效尝试,让学生用好所学的语言文字。

  无论是模仿还是创造,都有助于训练学习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

  另外,篇章结构、过渡句、关联句的仿写等,都是属于实实在在的知能转换的训练,也可作为读写结合点。

  2、可选在情感交融处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因“情”而作,字字句句都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当学生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体验到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情感交融的好时机进行练笔。

  如教学《虎门销烟》一课,在学完课文后看图点拨: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再联系当前的现实,不少人又深陷毒品不能自拔,害已害国,你又有什么看法?又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体会荷花的千姿百态、万众风情,,然后利用课件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生欣赏摇曳多姿的荷花,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我就趁机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现在,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

  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请你写下来!”此时,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学生灵光闪现、思绪飞扬,诗歌一样的语言像朵朵闪亮的浪花不断跃起。

  3、可选在情节空白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有些课文,似尽非尽,作者有意留下了空白,让读者去想象,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这给我们提供了练笔的好机会。

  如《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练笔设计:巴金爷爷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我们活着就是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读了这些话,我想:如果我是一棵大树,就要撒下一片阴凉;如果我是,就要;如果我是,就要;如果我是;就要……文中巴金的话含义比较深,设计这样的句式练习,在开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同时,对提升学生的语言品质也很有帮助。

  通过扩展情节的小练笔,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的童真已在想象的世界里充分地张扬,字里行间自始至终洋溢着对巴金爷爷的敬佩。

  通过这些补白,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合理性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与体现。

  4、可选在文本延伸处浙教版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感情浓烈,读后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有的课文学生虽学完却意犹未尽,教师在对文本进行延伸拓展时就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实行由读到写的巧妙过渡和自然转换。

  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当小骆驼沙漠旅行结束后,如果再次遇到小红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由此,学生编写了很多有趣的童话故事《第二次相遇》、《沙漠中的较量》等这样的练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心愿,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活跃了思维,开拓了想象,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给课文的结尾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这样的训练给学生开辟出一块块容得下自由发散的思维阵地,使学生的创造有才能与其知识、智力、品德等方面相互联系,和谐发展。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安排写作训练,虽然只是一堂课中的几分钟时间而已,但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课堂练笔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加大了学生语言运用的频率,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吸收了其他的新鲜语汇,学生的语言得到了不断丰富。

  更重要的是,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上,保证了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了语言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

  简简单单教语文,并非降低要求,放松训练,而是营造氛围,研究策略,教师要怀着一颗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教的“简单之心”,让语文课堂上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愉快,更实用,更有效。

  只有这样,才不会耽误孩子们。

  参考文献:1、魏江南,阅读教学不要太“多情”,小学语文教学。

  2、崔峦,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

  3、强洪权,丰实的语文简约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师,上海出版社2007、24、吉春亚,“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语文教学通讯,山西省太原语文报社2007、2。

张贵栓‖研读课程标准 研修语文课程 研究阅读能力

一、研读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正式实施,关于课程标准,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增强了指导性;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研读《语文课程标准》,需要掌握课标修订原则的三个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了解课程方案的主要变化: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

  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需要了解学习任务群的要求。

  课标在“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课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

  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姿圆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迹悉塌,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根据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安排可有所侧重。

  运用学习任务群这种组织和呈现方式来表述课程内容,目的是改变知识点、能力点静态呈现对教师教学带来的约束,以促成教师在课程实施时致力于引导学生在动态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田慧生局长所指出:“在全面梳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有效清理、统整知识点。

  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学习规律和学习需要,系统组织课程内容。

  关键是落实好培养目标、核心素养,这是检验的重要标准。

  ”。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设第一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直接指向“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比如按学段要求分级进行的诵读积累梳理。第一学段:④诵读、记录课内外学到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儿歌、短小的古诗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

  第二学段:③诵读、积累成语典故、中华文化名言、短小的古诗词和新鲜词语、精彩句段等,丰富自己的语汇,分类整理、交流,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在语言积累和运用过程中,体会同义词、反义词等词语的作用,发现、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第三学段:③诵读优秀诗文,分主题梳理自己积累的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对联等语言材料,并尝试运用到日常读写活动中,增强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教学提示:③诵读、积累与梳理,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

  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

  诵读材料要选择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和名言名句陆掘,既要有文化内涵,又要短小精悍,朗朗上口。

  提倡日积月累,不要贪多求快;提倡熟读成诵,不要死记硬背。

  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等多种方式汇总、梳理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建立自己的创意语言资料库。

  再比如发展型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味;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已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以第二学段为例。

  3-4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包括:(1)阅读并讲述革命故事、爱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

  (2)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结合自已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已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3)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

  温儒敏教授指出:学习任务群是教学的一个相当大的推进。

  要有学习内容的呈现。

  结构化的教学内容。

  学习任务群就是学习内容,就是教学内容。

  语言运用群是一切基础。

  他要求,六个学习任务群不能简单的分开。

  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是有关联。

  有分有合。

  设定一个情景,一个任务,一个群文的教学。

  典型的任务、比较适合的情境。

  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围绕学习主题,以学习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设计基于大任务、大单元、真实情境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学习任务群可分为大任务和子任务。

  大任务群是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逻辑性与递进性。

  比如一个单元既有整体性,又有独立性。

  如果有其独立性,就可以把这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

  统编教材中的语文单元课程,设计有单元导语,包括单元主题,人文要素,语文要素,还有设置的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等学习内容。

  在具体的单元里,还会体现它的逻辑性。

  这样理解大任务与子任务的逻辑关系,可以把单元语文要素作为大任务,学习每一篇课文的具体要求就是子任务。

  我觉得,学习任务群的递进性也很关键,教材中无论安排几篇文章,都在体现它们之间的层次性。

  我们建构了阅读体系,这是学习的内容,如何实施策略阅读,还需要设计有层次性的学习任务群。

  以三年级上册《童话王国》单元为例谈个人的粗浅理解。

  《童话王国》单元安排有四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在六大学习任务群里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这些文学作品组成一个单元,需要安排一个大任务群,我认为,这个大任务群就是单元的语文要素:1、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2、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可以这样设计,大任务群是六个子任务组成的,而且有梯度地安排在不同的课型里,既有逻辑性,也有层次性,所以称之为实施策略的任务群。

  学习任务一、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想象。

  学习任务二、学习《那一定会很好》了解童话故事的连续性情节。

  学习任务三、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掌握童话故事的写作特点。

  学习任务四、学习《一块奶酪》认识童话故事的正能量。

  学习任务五、阅读童话故事整本书(《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稻草人》),分享阅读童话故事的收获。

  学习任务六、试着编童话,写童话。

  六个学习任务群是一个整体,组成了三年级学生学习童话的课程,然后,根据童话课程中不同的文学作品形式有所侧重,从而避免了面面观、平衡性。

  当然了,以上六个学习任务组成一个学习群,每个子任务,又可作为一些课型中的主任务,每一节课中的学习任务再具体设计、分层设计一些子任务群来完成。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作为“精读引领课”。

  主任务:童话是想象的,建立想象的空间。

学习任务一、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

学习任务二、每次擦然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

  学习任务三、阅读丛书文章《蚂蚁尼尼的狂欢节之夜》。第一粒种子变成了“绿绿的草地”;第二粒种子变成了“淡淡的月光”;第三粒种子变成了“小小魔术师”;第四粒种子变成了“蜜蜂跳舞”;第五粒种子变成了“蚱蜢马戏团”;第六粒种子变成了“蟋蟀乐团”。

  《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略读课文。主任务:童话是故事,故事有情节,情节按顺序。

  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并想象其在每段历程中的心理活动。

  学习任务二、阅读丛书文章《金黄的树叶》,说出这片金黄色的树叶经历了怎样的生命历程,并能想象树叶在小姑娘的历程中的心理变化。

  《在牛肚子里旅行》主任务:童话的写作特点。

  学习任务一、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学习任务二、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全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

  学习任务三、红头的旅行真是危险。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学习任务四、阅读丛书文章《慢先生蜗牛》,分角色朗读毛毛虫与蜗牛的精彩对话,了解拟人化手法在童话中的作用。

  《一块奶酪》是第四篇课文。主任务:童话的正能量。

  学习任务一、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

  学习任务二、说说你喜不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理由是什么。

  学习任务三、阅读丛书文章《小黄鱼明白了》,了解故事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小黄鱼的做法作出简单评价。

  综上所述,十二个学习任务,组成了学习任务群。再加两个学习任务,可以直面指向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学习任务十三、阅读《格林童话》,感受生活的真谛和做人的道理。

  学习任务十四、我来编童话。

  一个单元,多篇文章,课课有任务,层层有递进,篇篇上台阶,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阅读体系;想象空间、完整故事、写作手法、布局谋篇,实施了层次有效的策略阅读。

  崔峦老师解读课标中“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针对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群特别指出:学习任务群要体现欣赏、自得、迁移三个层面,实现学习任务群的相互转换。

二、研修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统编教材单元内容的课文课程,需要建构阅读体系,实施策略阅读。把握单元的整体性,把握课文之间的联系性,更重要的需要把握课文的层次性。

  “长文短教,难文浅教”是对“一课一得”的清晰解读。

  只有明白一课一得,才能做到课课有得。

  有了层次性,才能明白每一篇课文应该得到的东西。

  有了层次性,不至于把每一篇课文都按照一个套路去教。

  有了层次性,才能更好地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

  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谈谈阅读课文的层次性。

  (一)单元导语。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专题《成长故事》。

  人文要素:深深浅浅的脚印,写满成长的故事。

  语文要素1、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2、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本单元安排有三篇课文。

  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略读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和《芦花鞋》。

  (二)语文要素。

  本单元语文要素有两个,其中,第一个关于阅读方面的,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向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面,即如何概括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个关于表达方面的,是“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出自己成长的故事,《我学会了-----》。

  (三)精读课文的课后思考训练题。

  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节选)共有三个课后思考训练题。

  第一题: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带着这个问题,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第二题:照样子给其他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①游泳本领高②上夜校读书③————

④————⑤————⑥————

  第三题: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写这些景色有什么作用。

  其中,第一题是获取信息方面,形成解释方面或做出评价方面。

  第二题就是整体感知方面,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这样,直接指向了阅读能力方面。

  第三题是指向了形成解释和创意运用方面。

  (四)略读课文的文前提示语。

  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略读课文。

  分别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和《芦花鞋》。

  略读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文前提示语: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结合课文中的小标题,说说为什么称这个孩子为“男子汉”,作者对他有着怎样的情感。

  还可以给每个部分换个小标题。

  略读课文《芦花鞋》文前提示语:默读课文,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五)策略性阅读。

  策略指向了阅读的逻辑性或层次性。

  第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是精读课文,课后思考训练题二是根据文本内容设计的。

  课文内容一共有六个部分,而且每一部分都有序号标示,怎样列小标题呢?首先,根据序号标示。

  其次,思考训练题示例。

  如“一游泳本领高”等。

  因此,学生可以学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即学习方法。

  第二篇课文为略读课文。

  《我们家的男子汉》文前提示语这样要求: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结合课文中的小标题,说说为什么称这个孩子为“男子汉”,作者对他有着怎样的情感。

  还可以给每个部分换个小标题。

课文中的小标题如下:

第一、他对食物的兴趣

第二、他对独立的要求

第三、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从学习方法到使用方法,如果直接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能觉得有点儿太突然,那么,就让学生对原有的小标题,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进行一次更换吧。这应该是使用方法的第二层,循序渐进使用方法吧。

  第三篇课文为略读课文。《芦花鞋》文前提示语要求:默读课文,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课文中空行的地方摘录如下:

  青铜一家,老老少少,将所有空闲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

  他们编织了一百零一双鞋。

  第一百零一双是为青铜编的。

  青铜也应该有一双新的芦花鞋。

  接下来的日子里,青铜天天背着几十双芦花鞋到油麻地镇上去卖。

  那些芦花鞋实在太招人喜欢了,一双一双地卖了出去,仅仅过了三天,就只剩下十一双了。

  ……。

  青铜同意了,他挑了一双适合他的芦花鞋,将脚洗得干干净净,穿上了。然后拿起余下的十双芦花鞋,朝大人们摇摇手,便跑进了风雪里。

  到了镇上一看,街上几乎没有人,只有大雪不住地抛落在空寂的街面上。

  不一会儿,挂在绳子上的十几双芦花鞋就落满了雪。

  ……。

  青铜抓着一把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天晴了,四周一片明亮。

  青铜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着。

  ……。

  教材课文中留有“空行”的地方,就是可以直接在那里写上小标题。

  这样,从学习到使用,循环渐进,逐步提升,“串联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基本形成,这里应该是第三层吧。况且,还要链接、延伸、拓展《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进行的类阅读,这种素质也在逐步提升。

  (六)《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本单元“交流平台”以同学间交流为主,大致有四方面内容:第一、我发现本单元的课文都很长,而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写的。

  《小英雄雨来》用序号标示每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

  第二、这样,我们只要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今后,遇到类似的文章,我也要运用这样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

  第三、我在阅读过程中,有时还会停下来,思考一下前面的内容,想想讲了什么。

  第四、有时我忘记了前面的一些内容,就再返回去看一看。“交流平台”内容采用对话的形式,都是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需要学习的基本方法,我们可以将这些方法实施前置,即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分别学习方法,使用方法。

  统编教材一个单元组成了比较独立的课程内容,每个单元安排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这本身就体现了阅读的层次性,我们需要把握好单元的整体性,还需要把握好课文的层次性,落实“一课一得”。

三、研究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和文化观念的综合体现。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

  阅读教学需要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服务于学生。

  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需要把课堂学科化功能,转变成社会学科化价值,服务于社会。

(一)小学生阅读能力思考

  1、开展课内外大量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更好了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对学生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的影响,同时,为教学实践与实验开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

  3、将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能力目标达成一致,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4、取消纸质考试新思考。一、二年级阅读能力考核加大了口试的题量,学生回答问题,体现的是“获取信息能力”,“整体感知能力”,“形成解释能力”,“作出评价能力”和“创意运用能力”。

(二)小学生阅读能力特征

  1、五个阅读方面:①获取信息方面,②整体感知方面,③形成解释方面,④作出评价方面,⑤创意运用方面。

  2、五种阅读能力:①获取信息能力,②整体感知能力,③形成解释能力,④作出评价能力,⑤创意运用能力。

3、阅读能力分级

(1)小学低段阅读能力

  ①获取信息:能够初步从文本中多处获取直接陈述的事实或细节。

  ②整体感知:阅读文章,能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各段的意思,初步把握段落之间在内容上的联系;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③形成解释:能初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在文中的意思,能初步对文中的关键词句、情节、形象、思想感情等作出简单解释。

  ④作出评价:能初步基于文本,对内容、形象、情感、语言作出判断。

  ⑤创意应用:能初步借助文中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借助单一的明显的信息,初步解决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

(2)小学中段阅读能力

  ①获取信息:能初步提取与内容、情感直接相关的显性信息,根据需要初步筛选信息。

  ②整体感知:阅读叙事性文章,能初步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概括、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大体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说明性文章,能初步抓住说明要点。

  ③形成解释:能知道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和段落的意思;能对文中的情节、形象、思想感情等作出简单解释。

  ④作出评价:初步对内容、形象、情感以及表达方法产生的效果或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有自己的看法。

  ⑤创意应用:能初步借助文中的表达形式,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利用文本中的多个信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小学高段阅读能力

  ①获取信息:能从文本中完整找出多个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筛选。

  ②整体感知:阅读叙事性文章,能够完整把握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说明要点;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了解诗人的情感。

  ③形成解释:能初步利用文中内容和自己的积累,对关键词语、重点句段以及情节、形象、思想感情等作出符合文意的解释;能知道文中使用的语言表达形式。

  ④作出评价:初步能对内容、形象、情感以及表达方法产生的效果或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有自己的看法。

  ⑤创意应用:能借助文中的内容、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五种阅读能力是通过阅读的五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也是不同阅读能力的着力点,但不是孤立的,所有的阅读能力是可以围绕五个阅读维度进行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课堂需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语文课程需要体现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语文教研活动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数橘高工作效益,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薯颂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研活动总结4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研活动总结篇1

    本学期初中语文教研以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及《xx中XX学年第二学期校本研修计划》的精神为指导,根据学校的整体工作安排和本学科实际,围绕“有效教学”的核心,继续深入开展有效的集体备课,以有效的集体备课促进有效教学;继续聚焦“自分教学课堂”,推进校本教研,提高我组的整体教研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建构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范式。

  一、以“自分教学”为主题活动活动

    (一)以校本教研为载体,根据教研院语文学科精神及校教研室要求开展以“学做教学习共同体”为主题教研活动,把教研落点在课堂的转型:由课堂的如何教到学生的如何学,以学生的学习为线索。

  引导教师研究教材、研究设计、研究教学、反思交流。

  通过理论学习、主题讨论、教学研讨、反思互动、总结交流,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堂的教学方法,开发建设学校现代语文教学资源库。

    (二)打造学科研修特色。

  借助“备课交流”、“空中课堂”等活动领航主题研修,深入打造“自然分材”的课堂模式,实施特色化的校本研修。

  通过加强校本主题研修,不断提高教研组整体研修水平。

  本学期围绕“自分教学”这个主题,组织教师学习和实践研究活动。

    其中讲座:卢xx以《塞翁失马》为例探讨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林xx《小圣施威降大圣》评课、反思;牟xx老师《落日的幻觉》评课;金xx老师《落日幻觉》评课、周xx《小圣施威降大圣》集体备课、《听写大赛活动》等11次组内讲座。

    (三)开展读书节活动营造文化氛围。以我校读书图书馆全日对学生开放为契机,在初中段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名著阅读读后感活动、汉字听写比赛、通过举办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营造良好的学习的氛围。

  二、、具体实施:深入主题,打造学科特色

    1.做好有效集体备课。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备课组严格按照学校提出的集体磨课的备课要求,围绕“自然分材”研究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形成一些经教学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共同的优秀教案。

  在集体备课中,要求备课组长挖掘教师潜能,合理分配任务,落实本学期备课组集体备课工作安排,按要求上传集体备课的教案和课件,初一由陈艳宇负责,初二由倪小鸥负责,初三林俐由负责。

    2、备课组活动具体要求:(1)明确分工备课任务,各备课组新老教师搭配备课,一名教师主备课,另外一名教师审核。

  充分发挥老教师能比较好的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优势,新教师能较好地把握“自分”教学的各个要素的特点,取长补短,优化备课效果。

  (2)完成的课题在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中进行探讨和修改,最终形成定稿。

  (3)在课后及时反思,讨论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自分”教学各要素。

  利用自分课堂长处弥补传统课的短板。

    3、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现状分析:(1)以老带新,青年教师由于没有经过课堂教学的长期历练,对课堂的教学方法不够熟悉,通过以老带新是快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2)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各种类型的教学竞赛活动,做到在活动中培养,在活动中提高。

  (3)鼓励青年教师多开公开课,由于青年教师,既缺少经验,课堂调控能力也比较弱,基于此,让青年教师上一次公开课,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会精益求精,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翻阅大量有关的资料,把这节课涉及到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总结。

  这无形中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量。

  本学期语文组组的青年教师柯公卿和戴雅雅老师分别参樱察加全国“自分教学”高效课堂评比、市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并开出了3节公开课。

    4、做好集体研讨,推出高质量的公开课。(共25节)

    我们组在这一学期中始终坚持集体磨课,经过集体研讨,全组的老师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公开课。

  这些课既生动活泼又有实效,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我们通过课堂教学的评议,促进了老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主要公开课有:。

    活动重点落在教材和课标的解读和七八年级阅读课的推进全面展开。

    (1)由于本学期开展“自然分材”教学模式以来,本组的教师在课堂时间的把握和时间和各要素的理解还不是十分到位,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没有大幅度地提高,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教学的目标把握得还不够到位,在课堂中设计的问题的针对性还不够。基于以上原因,深度解读教材和课标的任务刻不容缓。

    (2)根据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对阅读的要求,七八年级的语文课要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阅读,把阅读引到课程中来各年级段确定阅读课并且交流自分教学模式下小组阅读的推进,利用校图书馆的有力条件进行课外阅读的引导拓展,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语文的外延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研活动总结篇2

  一、本次教研活动筹划的背景

    20xx年小店区实施了“一三三高效课堂的改革模式”,为了实现小店区教育事业的这一宏伟目标,切实改变片区内各校以往校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现状,为片区内教师创设一个交流合作、互动学习、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有效缩小片区内各校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小店区教育局举办了这次“联片大教研活动”。

  二、活动简介

    20xx年12月6日下午,在我校举行了第二片区的语文教研活动。

  参加的学校有北格镇一中、刘家堡乡二中、刘家堡乡一中的全体语文老师以及区教研员庞玉莲老师和各校的负责人。

  这次活动以两位老师的“同题异构课”展开,两位老师的课各有所长,但也暴露出了许多的不足,比如,设计的太肤浅,走入文本不深,挖掘的不透彻,目标不合理等等。

  随后,各校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意见中肯,见解独特。

  接着,我们又看了这两位老师的教案,学习笔记,还有观课议课本,两位老师的设计各有特色,比如,李巍老师的学案简单,易操作,而且方法性强;郭蓉老师的教学设计全是电子版,设计独特,环节丰富完整,值得借鉴。

  三、本次教研活动总结

  这次的教研活动我们有几点感想小结如下:

    1、执教老师准备充分,上课效果好。

    执教老师为上好这堂研讨课做了大量的准备,深入钻研教材,熟悉课标,依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广泛搜集资料,认真制做课件,通过努力将内容一样,把风格不一的课呈现给大家。李巍老师通过学案进行教学,学案做的简单,实用,方法性强,被大家赞为---“实用”;郭蓉老师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一组精美的图片组合成为整堂课的亮点,课件运用娴熟,被老师们誉为---“时尚”;

    两位老师的课都有了一定的完善和提高。这次教研也显示了片区教师在教学方面新的探索、创新。

    2、“有效教学”这一主题得到了明显展现。

  本次活动着重突出了“有效教学”这一主题,这也正是本学期开展教研活动所要突出的中心。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是教师“教”的有效和学生“学”的有效的完美结合。

  而教师“教”的有效应成为整个活动的基础,没有教师的充分引导,学生的学往往会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其中,教学的深度和宽度也不可能得到实现。

  更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们教的扎实了,摆脱了以往课堂教学的“花架子”,难点内容得到了突破,讲练有机结合,激励机制能够不断灵活应用,这些都保障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成为了真正的有效教学。

    3、课堂教学的理念贯穿教学始终。

    以往的课堂,教师们往往刻意地去展现新教法和远教资源而显得不够自然,而今,教师在无意中却使新理念教学得到了更加完美的展现。

    ①、所有教师都把课堂的探究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只是在其中起到了点拔和引导的作用,我想,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深刻的印象必将伴其一生。

    ②、有效学习方式得到充分的利用。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是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

  在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展现的基础上,学生的自主探究成为必然;在问题的探讨、经验的交流和成果的相互订正中合作学习成为现实;。

    ③、教材的“生活化”成为现实。这两节课,教师都为学生们创造了易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生活化的素材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了经验基础,如:拟写广告语,给市长写一封信等。

    4、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1)两位教师太年轻,经验不足,在备课中忽视了知识的本身,形式太多,课堂不够扎实,应将精力放在教材重难点的突破上,让教学更有实效。

    (2)教师备课时不仅仅只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更要备自己,不能盲目的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让别人的设计框死自己的教学思路。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首先吃透教材,把握好重难点,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教学特点设计教学,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

  名师是什么,就是他的教学有自己的特色。

  5、由此次活动引发的思考:1、老师在课堂上如何把握问题的梯度?2、如何做好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次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留给了所有听评课的老师很大的思考、回味空间,大家都期待着下一次更精彩的教研活动。

语文教研活动总结篇3

    5月23日上午,xxx第二中学、xxx中学、xxx中学、xxx中学组成的“四校联合体”区域教研活动在xxx第二中学召开。参加教研活动的有xxx教师培训中心主任xx,副主任xx、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王x、此次活动负责人xxx中学副校长宋xx以及相关学校的主管业务副校长和教师,共三十余人。

    整个教研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堂展示,二是课后研讨。

  四所学校分别选派一位教师做针对《伟大的悲剧》进行同课异构、长文短教的精彩展示。

  4位做课教师,精心备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面向全体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实效,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为大家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生动课堂。

    课后研讨会上,首先由做课教师说课,然后由听课的领导和教师对每堂课做出评价,大家畅所欲言,气氛十分热烈。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研讨,大家求同存异,中肯评价,总结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

  最后语文教研员王鑫对4位做课教师的优点给予表扬,不足予以诚恳的指出,同时也对长文如何短教进行指导。

  听课的教师受益匪浅,做课的教师得到了点拨和提高。

    本次区域联合体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促进了本区域校际间教师的交流,达到了互相学习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成果之目的。

语文教研活动总结篇4

    曾家小学谢炎丽课程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导航标,《新课程标准》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近期,曾家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开展了理论学习学习20xx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老师们先学习了崔峦老师对课标的解读,了解了20xx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

  有了高屋建瓴的专家引领,老师们又细细研读每一条课标,纷纷圈圈点点做批注,发现了微调之处:如提出识字减数量、写字提质量;将“初步学会默读”调整为第二学段的目标;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规范了量化指标等。

  更重要的是《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每位老师认真学习,并检验了自己学习新课标的成果,抒写了学习新课标的感受,并进一步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实践。

    短短一个下午的学习,老师们收获颇丰。

  《新课标》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灌入新的雨露,滋润语文教学这片沃土。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远离偏、难、繁,向着感悟、探究、综合、运用等方面发展。

  让我们永远对课堂充满激情和梦想,让激情和梦想成为我们学习永不枯竭的源泉和动力!。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