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应用指南有哪些内容?

作者:赵博才时间:2023-07-23 13:56:35

导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是我国财务会计领域的重要法规,为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处理所得税事项提供了明确的规定。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贯彻落实该准则,相关部门还编制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应用指南,以指导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正确应用该准则。该应用指南主"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是我国财务会计领域的重要法规,为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处理所得税事项提供了明确的规定。

  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贯彻落实该准则,相关部门还编制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应用指南,以指导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正确应用该准则。

  该应用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

-确定会计利润和所得税基础

-确定所得税费用和所得税负债

2.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确定会计利润的调整项目和计算方法

-确定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方法和核算原则

-确定所得税负债的计算方法和会计处理

3.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特殊情况和处理方式

-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所得税处理

-企业重组和合并中的所得税处理

-跨境投资和跨国经营中的所得税处理

-企业税收优惠和减免的所得税处理

4.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补充说明和案例分析

-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解读和说明

-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应用指导

  通过《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应用指南的指导,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得税会计处理准则,准确计算和核算所得税费用和所得税负债,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指南中的具体方法、技巧和案例分析也有助于企业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错误和偏差,提高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应用指南

  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誉顷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本准则第五条规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产生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

  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按照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即其计税基础保持不变,则产生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假定某企业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如计税基础仍维持1000万元不变,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500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本准则第六条规定,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通常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

  但在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损益,并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

  比如,上述企业因某事项在当期确认了100万元负债,计入当期损益。

  假定按照税法规定,与确认该负债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准予税前扣除,该负债的计税基础为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分析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企业合并等特殊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于购买日比较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按照本准则规定计算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按照暂时性差异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本准则第十一条至第十三条规定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宽早税资产的情况除外。沿用上述举例,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5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16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于负债产生的1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33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

  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企业在确定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包括未来期间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而增加的应纳税所得额,并应提供相关庆巧陆的证据。

三、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企业在计算确定当期所得税(即当期应交所得税)以及递延所得

  税费用(或收益)的基础上,应将两者之和确认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但不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即:

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四、递延所得税的特殊处理

(一)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

  项,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二)企业合并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对企业合并的处理不同,可能

  会造成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比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通常应调整企业合并中所确认的商誉。

  (三)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的可抵扣亏损以及可结转以后年度的税款抵减,比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原则处理。

2017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计算

2017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计算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那么2017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计算呢?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欢迎大家参考!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解释指出,所得税费用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二是暂时性差异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应用指南规定,企业在计算确定当期所得税(即当期应交所得税)以及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的基础上,应将两者之和确认为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但不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即有:

  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1、当期应交所得税

    当期应交所得税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存在税会差异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考虑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按照税法的规定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照适用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

  2、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企业在未来期间可以递减的.所得税,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由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和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

    递延所得税负债,悉唤汪核算企业在未来期间应缴纳的所得税,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由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和负债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不构成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的两种情况:①直接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引起的递延所得税;②企业合并引起的递延所得税,影响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是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3、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

  拓展阅读: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本科目应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链简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等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于购买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商誉”等科目。

    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睁仔公积”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合并的时候,什么情况下要考虑递延所得税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第十一条除下列交易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商誉的初始确认。

(二)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

  1、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

  2、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

  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丛碧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按照本准则第十二条的规定确认。

扩展资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第二十三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第二十四条所得税费用应当在利润渗裤举表中单独列示。

第二十五条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所得税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所得税费用(收益)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所得税费用(收益)与会计利润关系的说明。

  (三)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的金额(如果存在到期日,还应披露到期日)。

  (四)对每一类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在列报期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依据。

  (五纯薯)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与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暂时性差异金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广告费支出的税务及会计处理

  1、根据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广告费”作为期间费用归入“销售费用”科目核算(旧制度在“营业费用游链裤”科目中核算),在税前全部列支,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方,作为会计利润的抵减额。

    2、新准则指南中取消了“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两个科目,对于广告费用不得预提和唤坦待摊。

    3、广告创造的品牌,相当于企业自创的商舆,类似于企业的无形资产。

  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第二章第十二条明文规定:“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二)自创商誉……”。

  但为了体现收入配比原则,税法上允许在以后年度摊销。

  则对于超过比例的部分可结转到以后年度扣除神简的广告费,就是本文重点分析的财税差异。

    4、以上财税差异,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的暂时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采用了一些的新的会计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交税费”代替“应交税金”、“所得税费用”代替“所得税”。

新会计准则下广告费的会计处理

  一、从税法的角度分析:

    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举宽时扣除”。

  由此亦肯定了凡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支出均禅答大可以据实予以扣除。

  对原企业所得税制度下内外资企业不同的扣除办法,新企业所得税法亦予以统一的规范;另外《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二、从企业会计准则的角度分析:

    1、根据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广告费”作为期间费用归入“销售费用”科目核算(旧制度在“营业费用”科目中核算),在税前全部列支,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方,作为会计利润的抵减额。

    2、新准则指南中取消了“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两个科目,对于广告费用不得预提和待摊。

    3、广告创造的品牌,相当于企业自创的商舆,类似于企业的无形资产。

  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第二章第十二条明文规定:“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二)自创商誉……”。

  但为了体现收入配比原则,税法上允许在以后年度摊销。

    4、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规定财差异,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的暂时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采用了一些的新的贺竖会计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交税费”(代替“应交税金”)、“所得税费用”(代替“所得税”)。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组成内容包括哪些?

  基本准则提纲包括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务会计报表要素;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等十一章内容。

  具体准差戚则是在基本准则的指导下,处理会计具体业务标准的规范。其具体内容可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财务报告准则三大类,一般业务准则是规范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要求,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所得税等。

  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是对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的会计问题做出的处理规范;如生物资产、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合并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报告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通用的报告类准则;如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等。

  应用指南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具体准则进行强化,解决实务操作,包括具体准则解释部分、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部分。

扩展资料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虚友陵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告核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企业会计准则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