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案例分析,为什么急需大神分析?

作者:弓宝轩时间:2023-07-24 15:15:19

导读:" 商业银行案例分析:为什么急需大神分析?1.背景介绍:-商业银行是指以盈利为目的,通过接受存款、发放贷款、提供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促进资金流动、支持企业发展、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问题:-商业银"

商业银行案例分析:为什么急需大神分析?

1.背景介绍:

  -商业银行是指以盈利为目的,通过接受存款、发放贷款、提供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促进资金流动、支持企业发展、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问题:

  -商业银行面临着众多挑战和问题,需要大神分析来提供解决方案。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问题1: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以适应现代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

-解决方案:

  -大神可以提供关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来改进银行的业务模式和流程的建议。

4.问题2: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解决方案:

  -大神可以提供关于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控制措施的建议,以降低风险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5.问题3:创新产品和服务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新,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解决方案:

  -大神可以提供关于如何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并开发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建议。

6.问题4:客户体验

  -商业银行需要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以吸引和留住客户。

-解决方案:

  -大神可以提供关于如何改进银行的服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建议。

7.问题5:合规和监管要求

  -商业银行需要遵守各种合规和监管要求,以确保业务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解决方案:

  -大神可以提供关于如何建立合规和监管体系,制定符合法律法规的操作规范的建议。

8.总结:

  -商业银行面临着多个挑战和问题,需要大神分析来提供解决方案。

  -通过数字化转型、有效的风险管理、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体验以及遵守合规和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可以提高业务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银行案件经验分析

    通过银行的案件分析,做好银行安全工作,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防患意识,减少案件的发生。下面就由我为大家推荐银行案件经验分析的范文,欢迎阅读。

  银行案件经验分析篇1

    近年来,各种金融案件频频发生,发案率高居不下,案件防范形势严峻。纵观金融案件的发生,尽管形式各异,但追究原因归结为一点,这就是制度缺失,管理缺位。

    一是防患意识不强,忽视管理。

  近年来,大部分银行注重了业务开展,忽视了案件防范,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在基层银行,效益第一,任务至上的现象更是普遍现象。

  在这些单位,仅注重主要业务指标的考核,不重视内部管理,忽视安全教育,淡化责任意识,为数不多的警示教育也往往流于形式。

  二是法纪意识较差,疏于教育。

  银行点多、面广、线长,绝大多数员工身处最基层,长期以来,规范化、制度化的思想教育开展不够,员工重视实际,视思想教育为形式、为空谈,思想教育无意义。

  久而久之,员工思想道德水准下降、法律法规观念淡薄,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防腐拒变能力差,大多凭个人的良知做工作,谈不上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稽核力度较弱,监督不足。

  一方面稽核检查力量相对薄弱,对银行点多、面广、线长和客观上难以全面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稽核检查人员有的责任心差,原则性不强,稽核检查图形式,走过场,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发现的问题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罚,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有些事情虽然发现空裂唯了,也下达了整改通知,但对落实情况没做进一步的督促检查,使问题越积越大,最后导致发生重大经济案件。

    通过学习,特别是对案件的深入剖析,我认为,要在银行系统减少案件的发生,使防控机制行之有效,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当然,银行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林林总总,不可谓不全,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但是好多制度在许多职工看来只是墙上的制度,并没有很好的予以落实,规范自已的行为。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虽然制度不是万能的,但是制度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

  我们更要进一步源数提高制度执行力,堵塞管理漏洞,促使制度覆盖到业务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是十分重要的。

  一切要用制度落实责任,用制度说话斗培。

  第一,每位员工首先要强化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观念,不再是凭“经验”操作。

  要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不再是惟命是从。

  要树立内部控制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思想,不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有了良好的制度,更要有一批模范执行制度的人予以落实,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要加强各项内控制度落实情况的后续跟踪和监督工作,对于严重违反内控制度的要严厉予以处理,要让每一位违章违纪的员工付出沉重的代价,让其有切身之痛,严重的更应清理出银行队伍。

    其次要加强防范机制完。

  机制漏洞是各项案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每一件有内部员工参与的案件背后,无不有作案人长期处心积虑的身影,他们正是利用了工作机制上存在的一些漏洞,精心准备,伺机作案。

  我们要通过工作机制的转变,来防范案件的发生。

  比如,我们要把重视员工道德风险防范提上重要日程,把对员工思想排查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特别是将员工的的“六看”当做大事来对待。

  对员工“班前看神态、班中看情绪、吃饭看胃口、交流看心情、下班看快慢、班后看做啥?”通过这“六看”,及时发现员工心态是否失常,行为是否失真,举手投足是否失措。

  做到密切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将各种诱发案件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比如,在工作机制方面,可以以制度化的形式进行岗位轮换,以制度化的形式做好稽核监察工作,以制度化的形式作好员工的培训工作等等,避免员工在同一岗位长期工作带来的负面效应,避免因熟知了监管漏洞而产生的犯罪诱惑。

  要以制度化的形式作好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第三,要加强风险教育管理。

  要树立全员风险意识,突出防范重点。

  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职工都是防范风险的关键,稍有不慎就会形成损失,酿成风险。

  所以要把案件防控治理和完成业务经营目标结合起来,把风险案件专项案件治理同增强员工风险意识、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结合起来。

  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

    第四,要加强案防软环境营造。

  一要关心员工的疾苦,解决员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困难,解决一线员工诸如中午吃不上热饭,饭后得不到休息等柜员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一门心思干工作,满腔热情搞服务。

  二要提高员工收入。

  事实充分证明员工的收入高低与案件发生频率有很大的关系,员工的收入高、工作稳定、无后顾之忧的单位和行业,其案发率就低些或为零。

  增加员工收入水平,起码能够保持与物价指数涨幅持平,使低收入员工无后顾之忧,精心工作,自觉抵制任何形式的违规。

  三要倾听员工的心声,关注员工思想变化。

  各级领导要到基层充分与每个员工广泛接触,善于用领导的艺术和方法使他们把内心的、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以利于掌握思想动向,注意疏导和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生活、学习、工作困难和矛盾,及他们所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化消极为积极。

    第五,要加强防控意识教育。

  进一步提高防控意识。

  要加大学习教育力度,通过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来增强学习效果,让制度规定等合规文化在员工中熟记于脑,烂记于心,不断提高防控意识。

  要让员工在教育中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居安思危,善于从平静中发现暗潮潜流,将案件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起始阶段,做到自我警觉,自我防堵,自我保护,自我提高。

  进一步提高内控执行力。

  要从案例教育、制度学习、业务操作、检查和被检查及问题的发现、整改等过程中,全面加强内控执行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员内控执行能力,确保执行不变形走样,不折不扣,不漏损减值。

  要高度重视抓好内部管理薄弱环节。

  要把“四项业务”“八个环节”“十个严禁”作为重中之重抓实抓细。

  发现苗头性问题和隐患,对查出的违规问题强力整改、从重追究、从严惩处,时刻保持高压态势,要达到使每一个微小的违规都能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从根本上消灭违规现象。

  银行案件经验分析篇2

  近几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发生违法违规案件,尤其是一些大案、要案,金额巨大,情节恶劣,给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能力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问题突出,为了切实加强对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坚决遏制案件多发势头,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银监会决定开展以加强制度-

  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查防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现将本人的心得体会浅淡如下:

  一、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纵观金融案件的发生,尽管形式各异,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项内控制度未履行好、落实好造成的。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发现这些案件除暴露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松懈,有章不循,处罚不力等问题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员工道德风险的控制。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员工整体素质不高,教育乏力。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线长,绝大多数员工身处最基层,长期以来,规范化、制度化的思想教育开展不够,安全教育少。

  一些信用社对安全管理、案件防工作不重视,给员工造成错觉,从而放松警惕,认为只要自己不出事就行了,别人,谁出事谁负责。

  案件防范不到位导致安全工作挂在嘴上,疏于案件防范。

  同时由于社会风气、黄、赌、毒的影响,对自控力弱、政治素质差、道德败坏、作风卑劣、无视党纪国法、私欲膨胀的人来讲,诱惑力是引发了作案的主要因素。

    二是防患意识不强,管理乏力。近几年来,大部分信用社注重了业务开展,忽视了案件防范,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得不到彻底改观,尤其在基层信用社,任务至上,片面追求几项主要业务指标的考核,不重视内部管理、安全教育和责任意识,有的甚至欺上瞒下,学习教育走过场。

    俗话说“十案九违规”,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为案件产生埋下祸根。

  一方面,无视规章制度,有规章不执行,颁布的法令、制定的规章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一方面,讲义气,凭感情用事,以感情代替制度和原则,不按操作规程办理业务,导致案件发生。

  对案件防范工作部署少、落实少,致使工作存在空档和缺位,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三、稽核检查图形式、走过场,监督乏力。

  一方面稽核检查力量相对薄弱,对信用社点多、面广、线长和客观上难以全面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稽核检查人员有的责任心差,原则性不强,稽核检查图形式,走过场,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发现的问题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罚,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有些事情虽然发现了,也下达了整改通知,但对落实情况没做进一步的督促检查,使问题越积越大,最后导致发生重大经济案件。

  二、预防案件发生的对策建议

    通过这次活动,每个员工只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剖析,吸取教训,警钟长鸣,并对照有关金融法规和农村信用社规章制度,自我查找履行岗位职责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差距,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就必将使我们农村信用社违法违规案件得到遏制,案件数量不断下降。

    我个人认为,要做好案防工作,关键是人,农村信用社务必牢固树立人本观念。

    一是要经常性抓好员工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常到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做到警钟常敲,预防针常打。

    二是抓好员工监督管理,健全要害岗位、重要环节人员轮岗,异地交流制度和相互制衡机制,严防内部工作人员互相勾结,共同作案。

    三是抓苗头,抓落实,抓薄弱环节,确保案防措施到位。对于地处边缘的网点及员工作为案防工作的重点,强化稽核人员的岗位责任,采取现场稽核,重点审查和非现场监督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序时检查和岗位离职审计。

    四是建立健全好各种规章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员工道德风险防范,严格操作流程,把对员工思想排查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同时对员工“班前看神态、班中看情绪、吃饭看胃口、交流看心情、下班看快慢、班后看做啥。

  ”通过这“六看”,基本上能够及时发现员工心态是否失常,做到密切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将各种诱发案件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大家不断增强自身的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结合本岗位的实际情况,认真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吸取教训,警钟长鸣,提高防范意识,相信我们的信合明天会更美好!

  银行案件经验分析篇3

  近一时期,商业银行不断发生违法违规案件,尤其是一些大案、要案,金额巨大,情节恶劣,给银行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银行机构对操作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能力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问题突出,为了切实加强对商业银行管理,坚决遏制案件多发势头,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银监会决定开展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查防银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经过一段的学习现将本人的心得体会浅淡如下:

    近几年来,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加剧,每个银行都在不遗余力进行着金融创新推出自己有特色的金融产品,这些经营活动对提升他们自己在银行业中的地位以及中国银行业在世界银行业中的地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太刻意追求经济利益我国银行业在推出新产品的同时往往忘了对相对的制度保障进行建设,造成有的新产品还在沿用旧得制度进行管理有的甚至没有制度进行管理,这是近几来很行业不断发生重大案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近期以来发生的一些案件也有很大一部分在我们传统的业务中,犯罪份子利用的也仅仅是传统的手法就造成了我们银行业的重大损失。

  。

  我们在执行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出了麻痹大意,有章不循的现象,在平时工作中没有按照内控制度要求和业务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只凭自己经验和感情办事,从而被犯罪份子利用钻了空子。

    在我们平时工作中有些环节很容易引发案件如:(1)信贷方面:贷款授权授信管理、向关联企业多头放贷。

  (2)会计方面:银行与企业的对账制度;会计业务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业务处理“一手清”现象;英证、押管理;会计交接;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的使用和保管等等。

  这些环节的管理有赖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有赖于制度执行人的高度重视和严格执行,这次活动把防范操作风险强化案件专项治理同加强制度建设和深化银行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防范操作风险强化案件专项治理和完成业务经营目标结合起来,把防范操作风险强化案件专项治理同增强员工风险意识、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结合起来,必使这两个方面得到同时的增强。

商业银行贷款案例分析

  1:固定资产没有。

  负债过高,资不抵债,担保人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

  不会给他贷款。

2:王某卜袜液虽没型物有房子,但收入较为稳定,虽然负债颇高,但是担保人有好悄足够的能力偿还,可以贷款

关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案例及分析?求高手解答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最常见的是房产抵押贷款业务,这类贷款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也是初学者最好写的论文。

浅谈房产抵押贷款风险防范

  由于信用贷款、保证贷款风险相对较大,机器设备抵押贷款抵押物又难以处置变现,而房产抵押贷款具有抵押物易处置变现、升值潜力大、处置方式灵活等优势,因此房产抵押贷款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系数较高的抵押贷款模式,受到各家银行的追捧。然而,随着楼市的不景气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隐藏在其背后的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当前我们农村信用社房产抵押贷款比重大,加之房产抵押贷款涉及环节多、专业性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不注意风险点,就很有可能产生贷款风险,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分析防范,确保贷款安全。

一、当前信用社房产抵押贷款存在的风险点

(一)外部风险

  1、评估风险。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可充当抵押物的资产越来越多,并且行业跨度大,因此,对于抵押物的评估,各家银行纷纷借助于评估机构。

  但在利益的驱使下,有的评估机构不惜出具虚假评估报告。

  借款人申请贷款时,评估费用由借款人支付,评估机构可能故意抬高房产的评估价格,让借款能够申请更多的贷款;当银行拍卖用来抵押的房产时,评估机构又会轿友故意降低房产的评估价格。

  2、租赁权对抗风险。

  一是抵押物难以处置。

  按照“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如果“先租后抵”,借款人即使不能按期还贷,由于租赁仍然有效,信用社也很难处理抵押房产。

  二是租金收入难以获得。

  借款人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前,如果与抵押房产承租人签订时间较长的租赁协议,并且要求承租人一次性付清租赁费;或者借款人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租金将房屋出租给关系人,信用社即使获得了产权也将很难获得租金收入用于还贷。

  3、登记风险。

  一是虚假登记,抵押贷款至有权部门进行登记是保证贷款合同生效和优先受偿的必要条件,但当前却存在重复登记,以及登记部门的个别人员出具虚假登记证明的问题,造成贷款出现纠纷时,信用社无法对抗第三人,权益得不到保护。

  二是“一物多押”的风险。

  我国《担保法》规定:“财产抵押后,该财产的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余额部分。

  ”借租帆逗款人将房产抵押给多个银行后,一旦破产倒闭,抵押房产将很难处置变现。

  4、优先受偿风险。

  我国《担保法》规定抵押贷款按规定至有权部门进行抵押登记后,可以优先受偿。

  但这也存在例外情况,一是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2〕16号,明确指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认定建筑工程的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

  二是税收优先权。

  《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第45条第1款规定:“税务机关征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该规定表明,只要纳税人欠缴税款的行为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担保之前,即纳税人欠缴税款在先,以其财产设定担保在后,税收就优先于担保物权这种私权力。

  5、抵押物价值风险。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价格波动频繁,弊卖特别是近年来房产价格急剧上升,而目前楼市又不景气,因此房产价值较难以把握,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

  当前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6、变现风险。

  一是变现成本大。

  抵押物的处置大抵要经过起诉、评估、拍卖等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费用都要信用社先行垫付,加之本金、利息,往往存在资不抵债的问题。

  二是变现能力难度大,尤其是以乡镇房产为抵押物的,由于受乡情、亲情等观念的限制,当抵押物拍卖时,常出现想买却不敢买的局面。

  三是执行难。

  由于一些贷款人诚信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当其经营出现风险时,则开始偷偷低价变卖抵押房产,而一些人由于贪图便宜,便私下签订买卖协议后便实际占有,这种情况虽然不受法律保护,但信用社起诉申请执行时却效果不大,往往发生赢了官司输了钱的情况。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2004年底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在执行民事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中规定:对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只能查封,不能拍卖、变卖和抵债。

  在现实中贷款户的抵押房屋一般是生活用房,即使有多余的房屋也同生活用房难以分割。

  因此,很多信用社在贷款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最后往往造成抵押物无法处置。

  而当前社会上不法造假分子利用假房产证骗取贷款的案件也时有发生,某地信用社就发生借款人伪造房产证、他项权证骗取贷款100余万元的案件。

  (二)内部风险。

  1、风险意识差。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总认为抵押贷款风险小,所以从贷款调查、审查,以至贷后跟踪检查等各个环节都放松警惕,把关不严,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2、责任心不强。

  个别信贷员在办理抵押贷款时,只看下(连审查都谈不上)抵押物的所有权证,然后就由客户自行去相关部门办理登记事宜,等客户拿来他项权证时,就直接发放贷款。

  正因存在如此做法,才使虚假证件、虚假登记的情况层出不穷。

  3、贷后管理松懈。

  由于缺乏风险防范和责任意识,一些信贷员贷后根本就没有进行跟踪检查,致使当抵押物被偷卖、转移时,还毫不知晓。

  也正因贷后管理松懈,因此当抵押物发生变质、价值降低等情况时,也未能及时采取相措施,最后致使贷款形成风险。

  4、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当今的经济是法治的经济,如果对相关法律知识不了解,最后往往易造成抵押无效或无法实现优先受偿。

二、相关防范对策

  1、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改变认为抵押贷款无风险或风险小的错误认识,合理评估抵押贷款的风险程度,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从贷款“三查”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努力把抵押贷款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2、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加强对信贷人员、经办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信贷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水平。

  对一些典型案例要加强分析,引以为戒,同时,加强对信贷人员有关房地产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市场评估、判断等综合能力。

  3、重视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发放房产抵押贷款时,不仅要考虑借款人抵押物价值的充足性和变现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重视第一还款来源,要对借款人进行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和非财务分析,对借款人经常开展贷后检查,动态反映贷款形态,从根本上提高房产抵押贷款的质量,有效防范房产抵押贷款风险。

  4、贷前深入调查。

  对于已出租的房产,一般不办理抵押,若办理则要承租人承诺放弃优先购买权,并调查清楚租赁的支付方式,签订协议将房产归信用社所有时租金由信用社收取。

  对共有财产,信用社应详细掌握财产共有情况,要求所有财产共有人共同签字。

  对于在建工程抵押贷款,应要求借款人把基本存款账户设在本社,往来款项要通过本社办理,随时监督借款人资金使用情况。

  同时应详细调查清楚借款人的实际房产数量,查看有无弄虚作假、欺骗隐瞒的现象,仅有一套居住房屋的应叫其提供当信用社处置抵押物时和住房担保。

  5、加强相关部门间的沟通联系。

  积极加强同房管处、土地局等登记部门的联系,防范虚假证件和虚假登记。

  有条件的银行可以同以上登记部门直接联网,条件不足的可以指定专人办理登记,专人取件,交叉进行,防范制假骗取贷款或是内部作案。

  6、强化贷后管理。加强贷后管理,建立定期或不定期贷后跟踪检查制度,认真关注客户的经营情况、资金流向情况,以及抵押物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化解贷款风险或是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与实例分析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整理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与实例分析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融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及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一方面使商业银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个别银行甚至局部流动性不足可能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紧张;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外币资产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海外机构逐渐增多,对外资银行的依赖程度逐步提高,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一、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形成原因

  (一)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期限错配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以经营货币为主营业务。

  储户将存款货币存放在商业银行中,即银行的负债端,存款的稳定性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按时间存款可分为短期存款与中长期存款。

  若在发放贷款的经济活动中,中长期贷款未能及时收回,无法满足储户提款的要求时流动性风险就产生了,其发生条件是由经营模式决定的。

  (二)商业银行其他类风险向流动性风险的转化

    现实中,流动性风险的作用因素有很多,即流动性不足是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时表现出来的资金短缺。当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假如市场、信用和操作等风险管理问题长期以来存在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防范,会在流动性紧张时火上浇油,引发风险扩散,使其无法控制,各种风险集中爆发出来,最后可能造成整个金融系统出现流动性困难。

  (三)储户缺乏基本风险管理意识

    在经济不景气与金融危桐袜机爆发时,最容易引发客户集中挤兑现象。一方面,客户既担心存放在银行的财富会损失,也害怕存放在银行的资产收入低于通货膨胀,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另一方面,银行内部系统出现了支付危机,引起了传染效应,若无法在第一时间应对挤兑,这种恐慌情绪所带来的.传染效应将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将危及整个金融系统,最终引发银行系统的崩溃。

  (四)市场利率下行引起银行资产流动性吃紧

    央行下调存贷款利率以及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资产端与负债端带来很大影响。

  对于拥有大量现金的存款客户来说,存款利率的下行会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将资金投放到收益比较高的债券或股票市场中去。

  利率下行甚至是负利率时,储户会更青睐收益高的投资组合,因此银行会面临资金大量出逃的被动局面,即发生金融脱媒现象。

  而利率下降,贷款的需求会更加旺盛,低成本的资金余轮御使用权限会使得银行迎来更多的贷款需求。

  二、案例分析---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一)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关于被解释变量,本文借鉴刘晓星和王金定(2010)的处理方法选取存贷比(CDB)来表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解释变量主要包括负债结构(DBC)、资产结构(ZQTZ)、盈利能力(SYL)及资本充足率(ZBCZ),分别用定期存款额/存款额、证券投资额/总资产:净利润/年末净资产来表示。

  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数据收集以全面准确、有效为原则,相关数据均来源于工商银行各年年报和2003-2013年度的《中国金融年鉴》。

  (二)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1.模型构建

  结合各变量的内在联系,对工商银行2003-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CDBt=α β1DBCt β2ZQTZt β3SYLt β4ZBCZt ε

    其中CDBt、DBCt、ZQTZt、SYLt、ZBCZt分别表示第t年的流动性风险、负债结构,资产结构、盈利能力及资本充足率;α为常数项,β1、β2、β3、β4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

    2.实证分析本文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分析回归结果发现,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为89.66%,拟和性较好。

  整体来看,工商银行的竖岩流动性风险与负债结构和资产结构显着负相关,而与其自身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的关系不明显。

  具体表现为:。

    (1)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对其流动性风险的系数为-0.5413,呈现出显着的负向作用,即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定期存款占比)每提高1个单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会降低0.5413个单位;

    (2)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对其流动性风险的系数-0.3518,且在5%水平下显着,即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每增加1个单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会降低0.3518个单位。

    (3)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虽然呈现出负相关,但未通过显着性检验,即不显着,说明净资产收益率对工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强大的盈利能力并没有提高其资产的流动性。原因可能是强大的盈利能力有可能是通过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获得的,而此时牺牲了流动性;而资本充足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但相对于银行高负债经营的特性,对降低流动性风险的作用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商业银行负债结构与流动性风险之间呈现出显着的负相关性,即随着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定期存款占比)的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会显着降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对流动性风险具有显着的负向作用,即商业银行资产结构(证券投资额占比)提高,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有效的缓解流动性不足;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虽然呈现出负相关,但未通过显着性检验。

    立足于研究结论和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实际,本文提出如下相关建议:一是要优化配置资产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对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进行调节,使其不断趋于合理化,如控制贷款投放的期限;同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银行流动性风险。

  二是要积极发展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鼓励资产证券化。

  为扩大盈利来源,加快发展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同时可尝试发行转让证券,为银行带来足够的流动性头寸,减轻商业银行在资产端的流动性压力。

  三是要监测负债集中度水平,避免资金来源单一。

  在维护老客户的基础上,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挖掘潜在优质客户,扩大银行的负债规模,优化负债结构。

  四是要实施压力测试管理,降低系统性风险。

  加快建立一套符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测试系统。

  同时要关注流动性风险形成的渠道及来源,并对压力测试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从而更好的管理流动性,降低系统流动性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晓星,王金定.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4).

  [2]周凯,袁媛.商业银行动态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应用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3).

  [3]彭建刚,王佳,邹克.宏观审慎视角下存贷期限错配流动性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7).

  [4]尹继志.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研究[J].金融与经.2013,(1).

...学习相关专业的学子们注意一下!~这个案例怎么分析啊?

  这与国家的金融政策是密切相关的以及银行的运做特点是有关的,银行吸收存款是银行赢利的必要条件,但不是银行赢利的充分条件。

  银行盲目的吸收存款有时候会导致亏损这是必然的。

  因为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并不是来自于存款而是来自于向社会贷款所获取的利息减去它吸收贷款所支付给储户的利息所的的余额。

  吸收存款只是为了有款可贷。

  该行在制定吸收存款的过程当中没有考虑到市场在几年之后对货币的需求以及国家的金融政策。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

  在该行制定规划时,我国这时是放开贷款限制措施,鼓励固定资产投资,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这时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很高,而供给很少,银行此时通过向外贷款可以获利,该银行此时的决策是对的,但是该行却没有考虑乱虚国家政策的变化。

  我国在1994年中旬就缺陪袜采取了银根紧缩,限制伏激贷款,这时,银行吸取的大量存款无法贷出,还要支付高额利息给储户,导致了银行直接亏损。

  银行在制定规划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存款有没有可能闲置的问题以及一旦闲置将采取何种措施。

  政策的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一定得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特别是一些权变因素,一些一旦出现就无法改变的因素是要做为重点考虑对象的。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案例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