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学论文有哪些浅谈的话题?

作者:谢明升时间:2023-07-23 14:12:41

导读:" 古代汉语教学论文有哪些浅谈的话题?1.古代汉语教学中的语法研究:语法是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代汉语的语法与现代汉语有着明显的差异。一些论文可以就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词序、语态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古代汉语语法在教学中的特点和难点。2.古代汉语教学中的词汇"

古代汉语教学论文有哪些浅谈的话题?

  1.古代汉语教学中的语法研究:语法是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代汉语的语法与现代汉语有着明显的差异。一些论文可以就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词序、语态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古代汉语语法在教学中的特点和难点。

  2.古代汉语教学中的词汇研究:古代汉语的词汇丰富多样,与现代汉语的词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古代汉语中的词汇用法、词义演变等问题,对于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词汇辨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古代汉语文献作为重要的教学材料,如何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文献的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论文可以从不同文献类型、文献解读技巧、文献选取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古代汉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4.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写作教学:古代汉语写作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如何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写作能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一些论文可以从写作技巧、写作素材、写作风格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古代汉语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5.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古代汉语的口语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如何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论文可以从口语教学方法、口语交际技巧、口语素材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古代汉语口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6.古代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古代汉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古代汉语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一些论文可以从古代汉语中的文化内涵、文化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方法和途径。

  综上所述,古代汉语教学论文的浅谈话题涵盖了语法、词汇、阅读、写作、口语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话题的研究,可以提高古代汉语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和理解。

  同时,这些研究也对汉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汉语的论文的选题

  提供一些简单好写的古代汉语论文的选题,供参考。

1.论汉字的性质

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许慎六书说论评

4.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9.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11.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12.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13.汉字拍森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

14.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15.汉字考释方法述评

16.汉字析形方法研讨

17.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18.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

19.词义演变的深岁碧层意义基础

20.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21.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22.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23.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24.形声字起源试论

25.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26.《说文》省声研究

27.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28.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袭雀亩分合

29.汉字前途讨论述评

30.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31.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32.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33.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34.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35.主谓间“之”字探源

3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3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汉语的你们,都写过什么题目的论文?

  提供一些简单好写的古代汉语论文的选题,供参考。

1.论汉字的性质

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许慎六书说论评

4.古汉语宽雀的后羡迟置定语问题

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9.论现代兄巧李汉字中的变体字

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古代汉语论文5】关于古代汉语的论文

音转的“四有”模式

  内容提要:音转的的定义、形成,音转的“四有”模式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音转的理论价值。

  重点是我所理解的音转的“四有”模式,我称其为“三因一果”规律和“时”“空”的经纬学理论。

关键词:音转“四有”模式时空字音

  文史类的同学都会认为古代汉语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或者说是一门没有为什么的学科。

  往往是老师讲的是什么就是什么,或者书上讲的是什么就是什么。

  虽然,有很多的学者在研究这一方面的问题,特别是音韵上的问题。

  可是,真正的成就往往屈指可数。

  这其实也是有原因的,一:渗轿音韵在古代没有具体可考的资料,更没有像现在这样有很好的语音存储机器。

  仿芦一般是都是口述相传的,这也是音韵学难考证的重要原因。

  二: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很多的语音都存在了偏差,或者说根本是完全不同的两中语言,那么就使得音韵学变得更为广泛和复杂,并且相当的繁琐和具体。

  没有一定的同意规律。

  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如人为的感情色彩等,都会在音上有所变化,使得音韵学变得困难重重没有规律。

  我就与音韵学相关的内容——音转的“四有”模式做一个简要的描述。不过先得了解一下音转的定义,就是要知道音转是什么之后,才能做其他的了解吧。

  通俗的讲就是字词失去其“正音”,即正确的读音。

  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在使用同一语词表达同一意义时,其语音有可能呈现出某种变异性。

  这种意义不变而语音有所变异的现象,便是音转。

  音转是以同一个语词并表达同一个意义为基准来说的。

  所谓同一个语词,这就意味着其声或韵尽管发生了流转性变异,但终究还是一个“音”,变异中并没有失去其主要的共同音素。

  所以黄承吉曾多次强调:“凡字原只一声,故只一音,虽周流参差于各方之口舌,而原即此音也。

  承吉尝谓古无定音者,参差之口舌也;谓音实有定音,以虽参差而原即是此音也。

  ”【1】所谓表达同一个意义,这就意味着音转尚未导致语词的分化,仍然是属于同一个语词的问题。

  如果代表的虽是相同的意义,但声韵了不相涉;或声韵虽然相关,但代表的意义各不相同,便都不能看作是音转,而是同义词或同源词的问题。

  最早使用音转这个词语的,是三国时期的魏人张揖。他在《上广雅表》中说:“窃以所识择撢群艺,文同义同,音转失读,八方殊语??”所谓“音转失读,八

  【2】方殊语”,即就时代和地域的变化而言。

  音转是造成失读的原因。

  失读指失去字词的正确读音,古人又称“正音”或本音。

  音转是语言本身的问题,是地区语言和历史语言中普遍而又必然存在的一种语音变异现象。

  方言的形成,音转是其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音转是异地异时的现象,不应同时同地而有转音共存。

  比如,“yǎng。

  【3】”为“我”之转,“云”为“曰”之转。

  如果甲地的人施身自谓称“我”,乙地的人施身自谓称“yǎng”,那么,甲地之人便不会同时又自称为“yǎng”,乙地的人同时又自称为“我”。

  同样,如果彼时的人表述说话用“曰”,此时的人表述说话用“云”,那么,彼时的人便不会又用“云”,此时的人同时用“曰”。

  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许多本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音转之词,难免发生交融互收现象。

  尤其在文献语言中,因为许多音转之词往往“音别为字”,异域性、历时性的音转现象便很可能以共时态而反映出来。

  所以,同一篇文章同一部著述便有了既用“曰”又用“云”的情况,甚至于出现了“yǎng须我友”“今者吾丧我”之类的语句。

  基本的我们知道了音转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就音转的“四有”模式做一个描述吧。

  音转的“四有”模式在吴泽顺老师著的《汉语音转研究》这本书里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吴老师将其列在了“音转原理”这一章节里的第一节。我觉着,音转的“四有”模式不能孤立,所丛大肆以,他应该是和后面的“同源分化导致音转”以及“音转规律”,还有前面的“音转的时代层次”都是融合的。

  所谓的音转“四有”模式里的“四有”指“时”、“地”、“字”、“音”。

  “时”指的是时间,当然就存在古今了,“地”是指地域,南北。

  “字”就表面理解就是文字了,不过应该是理解为文字的变革。

  “音”的理解就应该是读音了,不过也应该是读音的转变,可是,前三者是因,后者才是果。

  音转的“四有”模式如果在严格的意义上应该只有“三有”。

  或者说“三因一果规律”来的更为贴切。

  音转是一种客观现象,究其原因,从宏观上讲,不外“时”“空”二字,也就是索绪尔讲的共时变化与历时变化。我国明代的陈第,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说:

  【4】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因为汉字属表意文字体系,字音和字义关系密切,所以陈第将文字与时地相并列。在讲到音转的前三有模式是第四者的因时,问题就转到了音转的形成的问题上了,对于这个因果关系,陈第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然一郡之内,音有不同,系夫地者也;百年之中,语有地转,系夫时者也。况有文字后有读音,由大小篆而有八分,由八分而隶,凡几变矣,音能不变乎?【5】

  除了将文字书体的演变作为音转的原因有些生硬之外,很明显,陈第将时间变迁、地域差异和文字变化看作音转产生的原因,这一点是十分明确的。

  这也是我说的,将音转的“四有”模式理解为音转的“三因一果”规律的原因了。这在以前的格里木音变的三大规律中同样有类似的讲解咯。

  回到“四有”模式上,如果非有“四有”之说,那么必定要存在关系,很明显的就有一个因果的关系。吴泽顺老师将其理解为不是平列的关系。

  而在“时”“地”关系上吴老师同样为之定位为交叉关系,而我在看过之后,我想我的理解除了吴老师的交叉关系之外,还应该有平行关系,即我定义为经纬关系。

  在时间或者空间的单独作用下同样可以产生音变,或者说音变就是一个运动的自由音韵体。

  这样可能有些难以理解,我们可以将音变理解为或假设为地球的表面的很多的自由体,但当经线或者纬线或者共同作用下就会产生变异,那么整个的球表面就是一个客观的音转体,它在不停的变化,却不为人知。

  在“字”对音转的作用,吴老师说其具有超时空性质。

  我借伟人的肩膀再次采用。

  我们认为应限于文字书体的演变,还应包括通假字、方言错字、方言造字以及同源通用字等。

  超时空性也就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1)文字的变化时空交错。文字的变化可能是共时平面的,也可能是历时纵向的,它往往随语言的变化而变化,并不受时空的限制。

2)文字的使用超越方言

  方言变异造成方言与共同语之间语音上的差异。为了记录方言词,人们往往采用方言造字和方言借字两种方法。

  如此,音转的“四有”模式在某种意义上都存在关系和得到解释。

由此音转的“四有”模式的存在有着其理论的价值,我做一个简要的带过:

1)“四有”模式所彰显的语言历史观,推动古音的研究

  2)“四有”模式所揭晓的音转原理,推动了古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汉语音转研究》岳麓书社吴泽顺53页至59页

(2)《毛诗古音序?自序》【1】

(3)《读诗拙言》【5】

(4)《字诂义府合按》【3】参考文献不符合规范

浙江师范大学本科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音转的“四有”模式学院:行知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074班姓名:潘友景学号:07016434论文成绩:

古汉语论文

    古代汉语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古代汉语词汇教学是古代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古汉语论文,供大家参考。

  古代汉语戏剧文学教学【1】

    摘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将知识信息更多地汇集到有限的课堂中来。

    多媒体技术因其灵活性、直观性、高容量性,成为课堂教学创新的有效手段。

  虚谨猜关键词:古代汉语;戏剧文学

  一、与专业结合,明确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和意义

    明确古代汉语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性质和功能,才能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首先是它的工具性,“主要集中体现在运用所学的古汉语知识进行古书的阅读方面,‘阅读’是其工具性最充分的直接体现。

    这一点也正是古汉语课的工具性与现代汉语课的工具性在‘工具’使用范围上的不同表现。

    现代汉语课的学习也是为了运用,但它不仅仅体现在对现代文的阅读上,它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指导人们更好地说话和写作上。

    学习古代汉语则没有说和写的要求。”[1]明确古代汉语的工具性这一特点,教师才可以在教学时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置与安排教学内容,加大重点难点的教学力度,保证教学效果;学生才可以明确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作用,并依此确定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基础性和语言性也是古代汉语课程的基本性质。

    所谓基础性,是指古代汉语是学习古代文学、古代历史等课程的基础,如果不具备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就无法看懂这些课程所涉及的文献内容。

    许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古代汉语课也是我们的基础课呢?我们不需要看很多古书,这门课程似乎与本专业没多大联系,学习起来没什么实际意义。

    如果教师对课程性质和意义的讲述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很正常。

    笔者在讲授时,往往把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与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列举一两部学生熟悉的电视剧、电影中的台词或场景,让他们找出里面出现的常识性错误。

    如《走西口》里田青与田耀祖喝酒时,田青说:“我父亲叫田耀祖。”田耀祖说:“认识,原来他就是你的家父啊!”学生一听,马上指出:古代称呼自己的父亲是“家父”,称呼别人的父亲是“令尊”,应该说“原来他就是令尊啊”才对。

    《三国演义》中有曹操吃玉米的镜头,学生纷纷指出:玉米是明朝时候从美洲引进中国的,三国时期哪里会有呢?之后,教师再明确:如果平时注意积累古代文化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就会不犯或少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认识到学习古代汉语的现实意义,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古代汉语的语言性,教师在课程一开始就要对学生明确,因为许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分不清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的差别,听课时不知如何分别对待。

    甚至认为古代汉语课讲过的文选,古代文学课不必再讲,古代文学课讲过的篇目,古代汉语也可略去。

    笔者第一节课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讲“绪论”时,就通过实例告诉学生,同一部作品,古代文差型学偏重文学,侧重分析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而古代汉语强调的是语言性,侧重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和把握。

    只有对古汉语语言性有明确的认识,对古汉语课的学习内容才能了解得更加具体,从而采取适宜的方法来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授课时间只有一个学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积累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呢?笔者认为,在授课时,古代汉语理论知识可以有选择地去讲授,不必像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那样讲得全面系统;应该重点介绍那些较为实用的、能够提高阅读古书能力的内容。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不必拘泥于能够准确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现象晌中、掌握语言规律的来龙去脉,集中体现在能够认识繁体字,运用所学知识、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浅近的文言文,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很多古代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仍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授课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摇头晃脑地讲授知识、满堂灌,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只有少数学生听讲并记笔记,课堂失去了活力和创造性。

    为了激发非中文专业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积极性,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根据近些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采用的方法有:

  (一)古今结合,突出古代汉语的实用性

    古今汉语是“源”与“流”的关系,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继承发展来的,学好古代汉语,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现代汉语。

    笔者在给戏剧影视文学的学生讲课时,特别注意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古代汉语的现实意义,并鼓励学生运用古代汉语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遇到的语言问题。

    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古代汉语很实用,离他们也并不遥远,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现代汉语中很多词语的意义是从古代汉语沿袭或发展来的,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增强对这些词语意义的理解,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加深印象。

    比如“奔”字,现代汉语中是“奔跑”的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个意义呢?从简化字的字形上我们已经看不出来了,但是一看金文中的字形,上面是人甩着胳膊走,下面三只脚表示走得很急很快,不就是奔跑吗?再如,每年的1月1日是新年的开始,我们称为“元旦”。

    “元”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代表的是人最上面的部分即人头,由此引申出“开始”的意义。

    “旦”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代表太阳刚从地面升起,本义“早晨”,引申出“天”的意义。

    “元旦”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现代汉语的成语中还往往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通过成语和来剖析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等现象,不但使古代汉语易懂易学,还可以使学生对这些成语有比较透彻的理解,从而运用得更加准确。

    例如,“唯利是图”是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一种常见格式,“唯”是语气词,表示单一性、排他性;“是”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利是图”就是“唯图利”,意即“只追求利益”。

    成语中词类活用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不胫而走、星罗棋布、风餐露宿、衣锦还乡、丰衣足食、不耻下问等等。

    这些成语典故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通过它们来讲古汉语语法知识,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二)与古代文化相结合,增强古代汉语的知识性

    中国古代文化与古代汉语的关系相当密切。

    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中曾谈到,“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语词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

    如果不明了它们过去的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

    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2]“古汉语的教学虽然离不开字词解释及语言分析,但绝不应仅从语言到语言,而应将语言教学置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下来进行,因为语言并不是孤立的。

    语言中变化最显著、最迅速的是词汇,词汇中很大一部分词语有着很丰富的文化含义。”[3]笔者讲授文选时,在帮助学生扫除字词理解上的障碍之后,还适当地把某些词语与古代礼制、风俗等方面的历史文化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文中的古代文化内蕴,不断拓展知识视野,增加学习的兴趣。

    例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一旦山陵崩。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这句话中,“山陵崩”是用山陵倒塌指“太后死”,因为古人尤其是君主都忌讳“死”字,所以用“山陵崩”作为“死”的委婉说法。

    这种说法,除了避讳之外,还有尊君的意思。

    讲到这里,可以再继续延伸,语言虽然没有阶级性,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在语言的词汇中会有所反映。

    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是不能逾越的.,统治阶级在某些词汇的使用上也体现出尊卑之分。

    《公羊传?隐公3年》中说:“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崩、薨、卒、不禄”是一组表示“死”的同义词,但使用对象不同。

    皇帝死称“崩、驾崩、山陵崩”等,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普通老百姓“死”才称“死”。

    “山陵崩”这种说法更能体现出封建时代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

    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字面上看是青色的衣衫,其实可以进一步与唐代的官服颜色联系起来讲解。

    官服分颜色从唐朝开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

    因为八九品的官员地位低,后来又借“青衫”指失意的官员。

    如此分析,就将古代汉语与古代文化结合到一起。

    这种综合、系统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

  (三)采用诵读、启发、归纳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讲授古代汉语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古代书面语言中生疏的字词、抽象的语法规律很容易让学生们望而却步、失去兴趣。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诵读、启发、设疑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多思考,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吟诵是形成并强化古汉语语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通过诵读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常用词的意义和各种句式的特点,提高古代汉语的语言感知能力。

    笔者在讲授文选时,大多选择故事情节生动、韵律突出、各类语言现象相对集中的经典作品来讲解。

    且每讲一篇文章,都要请学生诵读部分段落,并拿朱熹对读书的要求来勉励他们:“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个字,不可少读一个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诵读时,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在诵读中领会文意,之后再串讲,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所谓“不悱不愤,不启不发”,教师如果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巧妙地设计疑问,启发学生思考,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讲解《鞌之战》“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中的“及”字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在古汉语中“及”有哪些用法?明确是作动词“到”和连词“和”后,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在文中如何解释才合情合理呢?若作动词“到”讲,解张中了几箭?若作连词“和”讲,中了几箭?这样提问并启发,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归纳法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讲语法部分的“名词用如动词”时,如何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名词在句中用如动词是教学的难点。

    笔者给学生列举出二三十个句子,分成六组,引导学生在观察语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名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自己归纳总结出名词用如动词的六个条件。

    讲虚词“而”时,先列举学生熟悉的文献材料,让他们自己体会“而”连接的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教师再进行评讲和补充。

有关古代汉语的论文

起源

  汉字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两类符号:汉字演变一类是以甘肃大地湾遗址的彩陶上的刻符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号;另一类是以河南雹伏贾湖遗址的甲骨上的刻符为代表的肖生象形的符号。

  前者有序地演变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上的刻划符号系列;后者则发展成为大汶口陶器上的图象。

  到龙山文化后期,父系社会基本确立,该时期出现了良渚文化玉器上的成组的刻符。

  这些刻符,有与大汶口陶器图象相同或相象者,也有与西安等地的刻符相类者。

  这些刻符可能是当时的雏形前汉字系统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处于中国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诞生的前夕,夏朝应该是正式的汉字系统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

  那么,问题是:汉字为什么出现得这么晚?根据考古学、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语言诞生的时间,距今约几十万年,而真正的汉字系统却是直到距今约5000年的时候才形成的。

趋势

  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

  根据史实,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

  汉字改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地治理汉字的过程,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指汉字自然的变化过程。

  汉字的改革一般是非连续的、剧烈的、短期内完成的;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连续的、缓慢的、长期的。

  汉字的自然流变有时间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使得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多样化,造成异体字越来越多,字音读法不同,字义发生变化,导致了汉字不统一、不规范。

  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演变后,人们必须对汉字进行改革,使得汉字规范化、统一化。

  此外,汉字不可能一产生就很完美,就能满足各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会主动地改革汉字,使得汉字满足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需要。

  而当改革的措施推广之后,汉字又开始新一轮的自然流变。

  汉字演变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

  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路走出来之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修缮之后,路又渐渐发生一些变化,如变宽、变直、损毁,或者出现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缮。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路渐渐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建设新的道路,如铁路、高速公路等等。

  修路相当于汉字的改革,而路渐渐自然变宽、变直、损毁、分支等变化,相当于汉字的自然流变。

  这两种变化过程有着不同的性质、趋势、规律和作用,因此过去我们笼统地把这两种变化放在一起讨论汉字的历史演变,得出的一些结论,如“汉字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难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汉字演变-古字到小篆

  在这本书里,古字是指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含有金文、甲骨文和大篆等字体。

  汉字演变金文: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

  金文始见于商代二里岗的青铜器,不过商代二里岗发现的青铜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数几件。

  殷哪念墟出土的青铜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

  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

  这些字像一幅幅图画,生动逼真,浑厚自然,有的呈团块状。

  甲骨文: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

  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

  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

  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

  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大篆: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

  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

  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大篆源缓携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

  小篆: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

  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

  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

  相传小篆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李斯负责整理出来。

  如果小篆的确是在短时期内整理出来的,则在秦国国内必然有一个主动推广小篆和主动摒斥包括大篆在内的古字的改革过程。

  秦国以外的国家所用的文字统称为“六国文字”。

  六国文字属于古字范畴,图画性强,形状不定,难以识别。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攻破齐国首都临淄,齐亡。

  至此,秦统一六国。

  秦王嬴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

  秦始皇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实行一系列的巨大改革,以加强和方便他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对全国的统治力量。

  文字改革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规定以小篆为统一书体在全国推行,并“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的各种文字。

  为推行小篆,秦始皇命令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书文,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

  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视以及皇权巨大的影响,小篆迅速在全国推行开来,而纷繁复杂的“六国文字”也随即退出历史的舞台。

汉字演变-小篆到隶楷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间又创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

  这就是“隶书”。

  隶书开始时是写得比较草率的和不够规范的小篆。

  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时,隶书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规范的字体。

  隶书改篆书一味圆转的线条为方折的笔画,顺应了社会对书写方便和规范的需要。

  汉字演变相传,有一位名叫程邈的犯人,在狱中把民间流行的隶书整理出三千个字,传给秦始皇。

  秦始皇大为赏识,并破格提拔程邈为御史,并准许其字用于皂隶小民之间。

  此后,隶书不仅仅在秦朝民间广泛流行,政府文件一般也都用隶书书写,但重要的诏书仍用小篆书写,所以隶书在秦代又称“佐书”。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隶书以前的汉字是用绘画式的线条书写的,而隶书以后的汉字是用横竖撇点折等笔画构成的。

  自隶书出现后,汉字的结构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随着秦王朝的覆灭,小篆也就迅速退出历史舞台,隶书成为社会首要书写方式和书法的典范。

  其后不久,出现了更为规范的楷书字体。

  汉朝以后楷书占据正统地位。

汉字演变-繁体字到简化字

汉字演变-自然流变

  (1)汉字结构的自然流变汉字演变汉字结构上的自然流变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异体字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同一个字不同的书写形式越来越多;②笔画的模式越来越多;③书写方式越来越多。

  汉字在起源之时,实际上是一幅幅逼真的图画,各个部落甚至各个人在写这些字,或者说画这些画时,都可能不一样,所以每个字的写法有很多种。

  这种现象在商代甲骨文中仍然非常明显。

  例如,甲骨文中“尊”字的写法至少有20种,“羊”字写法至少有45种。

  一个字多种写法相互之间称为异体字。

  在汉字结构变革过程中,新的字体取代了旧的字体,旧的字体中各种写法往往同时也被废止了,即消除了许多异体字。

  但是对于新的字体而言,通过自然演变,在民间又有简化、草化、快写、随便写的现象、要求和趋势,由于各地、各时、各人在简化、草化、快写、随便写时没有统一的规矩,国家又一直没有制定汉字书写的标准,所以一个汉字又产生多种写法,出现了新的异体字。

  此外,由于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不断增长,现有的字往往不够。

  因此,就会另造一些字来,由于各个时期各个人造的字往往没有经过专门的机构进行审查就流传开来了,有些字实际上是表示同一个意思,这就又增加了异体字出现的机会。

  在字体方面,汉字也发生过较大的流变。

  例如,隶书走上历史舞台不久,其笔画经过自然流变,形成了楷书。

  宋朝发明了印刷术,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笔画发生进一步的自然流变,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

  随看文化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西方文字字体的影响下,汉字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仿宋、扁宋等。

  这些字体一般用电脑而不是手来“书写”,所以现在又可统称为“电脑字体”。

  此外,为手写之便捷以及书法艺术的开拓,人们还创造出行书和草书等多种书写方式。

  行书的结构和楷书基本相似。

  草书的结构虽然和楷书差别较远,但是草书一般只作为一种书法,或者作为一种速记方式,在信息交流中应用较少并常遭排斥。

  (2)汉字数量的自然流变在自然流变过程中,汉字的数量是逐渐增多的,这是因为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制造出一些新字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此外,异体字的自然增多也是汉字数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3)汉字读音的自然流变从远古时期到现在,汉字的读音发生过一定的自然流变,如上古时期,有一些复辅音,现在都从汉语中消失了。

  此外,在音调方面,也有一些显著的变化。

  长期以来,汉字一直没有一个规范的注音工具,是其读音自然流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4)汉字字义的自然流变从远古时期到现在,有些汉字的字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例如,汉朝以前,“低”只表示“头向下垂”;汉朝以后,“低”才表示和“高”相反,包括“矮”、“地势低洼”、“声音细小”、“程度差”等意义。

  (5)汉字的规范化问题上述汉字的自然流变如果不加以约束、规范和清理的话,将带来严重的混乱。

  汉字演变传说中创造汉字的“仓颉”可能是远古时期一个伟大的汉字整理者。

  周朝史官史籀可能也是一位杰出的汉字整理者。

  他撰写的童蒙识字课本《史籀篇》客观上起到了规范汉字的作用。

  上述秦朝以小篆统一中国汉字,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汉字整理规范运动。

  其后不久,隶书的出现,进一步规范和简化了汉字。

  此后,汉代的许慎、唐代的颜元孙、宋代的郭忠恕和张有等都对字形混乱的局面做了一些拨乱反正的工作。

  此外,始于汉末的反切汉字注音方法和魏晋的韵书,为汉字读音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对汉字而言,也是一场大规模的整理和规范过程。

  在字义方面,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白话文运动的推进,即提倡用口语书写文章,反对用文言文书写文章,废弃了许多汉字在文言文中特有的意义,也使得常用汉字的数量至少减少了很多。

  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简化字运动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汉字的规范化运动,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清理和废除异体字;②统一和规范汉字的字形、笔画、笔顺;③统一和规范汉字的读音。

  关于这个方面的历史,读者可以参考高更生先生所著的《现行汉字规范问题》一书。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人口的流动急剧增长,文化教育和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全国人民的普通话水平提高很快,很多偏远乡村的老人虽然不会说普通话,但是能听懂普通话。

  这说明现在中国人民在汉字的发音问题上统一和规范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从上述汉字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启示:(1)汉字的结构可以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体现在大篆向小篆的变革之中、小篆向隶书变革之中、繁体字向简化字的变革之中。

  (2)汉字的改革是和生产力的大发展相互对应着。

  这体现在汉字两大改革活跃时期(秦朝和20世纪)都是发生在生产力大发展的时期。

  这种现象可以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解释:汉字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工具,生产力的大发展为生产工具的革新提供了技术和人文基础,而生产工具的革新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又满足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此外,生产力大发展和汉字改革都需要中国处于一个相对统一和稳定的政治局面。

  这也是其原因之一。

演变过程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