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范文中有哪些疑问词?

作者:竺宇诚时间:2023-07-23 14:12:46

导读:" 古代文学论文范文中的疑问词有哪些?1.古代文学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文献研究: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文本分析: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字、结构、语言等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中的意义和艺术特点。-比较研究:将古代文学作品与"

古代文学论文范文中的疑问词有哪些?

1.古代文学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文献研究: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文本分析: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字、结构、语言等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中的意义和艺术特点。

  -比较研究:将古代文学作品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探讨其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传承研究:研究古代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传承关系。

2.古代文学论文如何选择研究对象?

  -选择代表性作品:选取在古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作品,如《红楼梦》、《诗经》等。

  -选择热点问题:选取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古代文学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古代文学的性别意识等。

  -选择争议性作品:选取在学术界存在争议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探索不同的解读角度。

3.古代文学论文如何展开论证?

  -提出问题:在文章开始部分明确提出研究的问题和目的,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文献回顾: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评价,指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和争议。

  -材料展示:通过详细的文本分析和实例引证,展示研究对象的特点和价值。

  -论证分析: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论证,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

  -结论总结:对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观察。

4.古代文学论文如何进行结构安排?

  -引言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论文的问题和目的。

  -文献综述部分:回顾和评价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和争议。

  -分析部分: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和实例引证,展示研究对象的特点和价值。

  -论证部分: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论证,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

  -结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观察。

5.古代文学论文的写作技巧有哪些?

  -简明扼要:语言简练,论述清晰,避免冗长和啰嗦。

  -逻辑严密:论证过程合乎逻辑,推理有力,结论合理。

  -材料准确:引用的文本材料准确无误,引证格式规范。

  -观点独特: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见解,有自己的独特思考。

  -严谨求证:对材料和论证进行充分的考证和核实,避免错误和不准确的信息。

  通过以上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读者可以了解古代文学论文范文中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论证方式、结构安排和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有助于提高对古代文学论文的理解和写作水平。

文言文疑问词有哪些,请给出它们的释义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胡”、“曷”、“奚”、“安”、“恶”、“焉”等。这些疑庆型尺问代词有的称代人,有的称代誉高事物,有的称代处年,有的具有两种或三种称代作用。

  “谁”和“孰”主要用于指人,“谁”的用法和现代汉语完全一样,只是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左传?闵公二年》)

②吾谁欺?欺天乎?(《论事?子罕》)

  “孰”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主要用于选择问句中。例如:

①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②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子厚墓志名》)

  “孰”用来指人时,也有不表选择的,这就和“谁”的用法相同了。例如:

  ①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②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

③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何”、“胡”、“曷”、“奚”主要用于指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

  “何”使用最广泛,可以充当宾语、定语、谓语;有时也充当主语、状语。

  义当状语时相当于“怎么”、“为什么”。

  例如:。

①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城濮之战》)

②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许行》)

③是何言也?(《夫子加齐之卿相》)

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许行》)

⑤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⑥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左传?昭公三年》)—租唯—公:齐景公;子:指晏婴。

  例①“何”充当动词谓语的宾语;例②“何”充当介词的宾语;例③“何”充当定语。

  这三例中的“何”都可以译成“什么”。

  例④“何”充当谓语,可译成“什么原因”。

  例⑤“何”充当状语,可译为“什么”。

  例⑥“何”充当主语,可译成“什么东西”。

  “何”充当主语的情况比较少见。

  “胡”、“曷”、“奚”的使用范围比“何”小,主要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例如:

①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诗?魏风?伐檀》)

②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潜《归去来辞》)

③吾子其曷归?(《左传?昭公元年》)

④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⑤既自以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潜《归去来辞》)

  这几个例子中的“胡”、“曷”、“奚”都充当状语。

  例②中的“曷”是“何时”之义,并不是“归”的宾语。

  “曷”在《诗经》中经常用来询问时间,也是“何时”之义,可以作定语,也可以作状语。

  例如:。

①怀哉怀或!曷月予还归哉?(《诗?王风?扬之水》)

②我日构祸,曷云能榖?(《诗?小雅?四月》)——我每日都遭受祸患,怎能说命运会好呢?

  例①“曷”充当定语;例②“曷”充当状语。

  “胡”、“曷”、“奚”作宾语,常和介词“以”、“为”组成“奚以”、“胡为”、“曷为”这样的介宾词组,在句中充当状语,询问原因,也是“为什么”的意思。例如:

①奚以为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②已矣乎?寓表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潜《归去来辞》)

③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

  ④孟子三见宣王,不言事。门人曰:“曷为三遇齐王而不言事?”(《荀子?大略》)

  “何”、“奚”有时也可以称代所,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例如:

  ①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

  ”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

  (《吕氏春秋?贵因》)。

  ②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庄子?人间世》)

  “安”、“恶”、“焉”主要用来称代处所,在句中充当宾语或状语。

例如:

①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②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无形,则天地安从生?”(《列子?天瑞》)

  ③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孟子?尽心上》)。

  ④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

  ⑤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战国策?魏策一》)。

⑥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例①“安”充当动词宾语;例②“安”充当介词宾语。

  例③“恶”充当动词宾语;例④“恶”充当介词宾语。

  例⑤“焉”充当动词宾语。

  ⑥“焉”充当状语。

  以上诸例说明“安”、“恶”、“焉”充当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四、无定代词“或”或“莫”是古代汉语特有的无定代词。

  “或”是肯定性无定代词,“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都只作主语。

  “或”有时泛提某种人而这人往往是假设的对象,可译为“有人”。

  例如:。

①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下政?”(《论语?为政》)

  ②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侍坐》)

  ③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汉书?食货志》)

  有时“或”指代它前面已经出现过(或隐含)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例如:

  ①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许行》)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可乎?(《寡人之于国也》)。

  ③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

  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史记?陈丞相世家》)。

  ④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许行》)

  例①②中的“或”代人,例③④中的“或”代事物。代人的“或”仍可译成“有人”;代物的“或”可译成“有的”。

  否定性无定代词“莫”在句中作主语,指称人时意思是“没有谁”,称代事物时,意思是“没有什么”等。例如:

  ①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许行》)

  ②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史记?魏公子列传》)

  ③奏刀然,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④故祸莫憯於俗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於辱先,诟莫大於宫刑。(《报任少卿书》)

  例①②中的“莫”称代人;例③④中的“莫”称代事物。

古代疑问词有哪些?有哪些用法?

一、现代汉语疑问代词主要有16个:

  1、问事物、时间、处所和数量的主要有8个:谁、何、什么,哪儿、哪里,几时、几、多少。

  2、问方式、性状和原因的主要有8个:怎、怎么、怎的、怎样、怎么样、怎么着、如何、为什么。

  3、疑问语气词主要有4个:吗、呢、吧、啊。

  4、疑问副词主要有10个:难道、岂、居然、竟然察雀、究竟激没好、简直、难怪、反倒、何尝、何必。

  二、古代疑问词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疑问代词,第二类是疑问语气词。

(一)疑问代词

(1)谁,孰,何

(2)安,恶,焉,胡,奚,曷

(二)疑问语气词

(1)乎,诸

(2)与(欤),邪(耶)

(3)哉

疑问句的分类方式:

是非问句

  是非问句是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是”或“否”的疑问句。

  是非问句与一般陈述句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但语调要变为疑问调,或者句末加上疑问语气词。

  是非问句中经常使用的疑问语气词有“吗、吧、啊”等,但不能使用“呢”。

特指问句

  特指问句是用疑问代词代替未知的部分进行提问,要求对方针明铅对未知的部分做出回答的疑问句。

  特指问句既可以使用疑问调,也可以使用感叹调。

  特指问句只能使用“呢、啊”等语气词,不能使用“吗、吧”。

选择问句

  选择问句是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让对方从中进行选择的疑问句。

  选择问句经常使用“A还是B”、“是A还是B”等固有格式,选择疑问句全句用or连接。

  朗读时or前的部分升调or后的部分用降调。

  使用疑问词时,选择问句常用“呢”,一般不用“吗、啊、吧”。

正反问句

  正反问句使用肯定和否定叠和的方式进行提问,希望对方从肯定和否定的内容中做出选择的疑问句。

  正反问句一般不使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

  需要时可用“呢、啊”,一般不用“吗、吧”。

古汉语中的疑问词有哪些?

古汉语中,疑问词包括①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②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③疑问副词(岂、独、其等)

具体运用如下:

在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方能发出疑问.有时候用疑问代词,有时候用疑问语气词,有时候是二者都用.例如:

  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

  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在上古汉语里,疑问句里的疑问代词宾语也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乡人长於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孟子·告子上)

  (比较“谁欺”和“欺天”、“谁敬”和“敬兄”这些动宾结构的宾语的位置.)

  於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又谁敢德?(同上)第一第二两个例子最富有启发性,疑问代词作宾语就在动词前面,不是疑问代词就在后面.有时候,动词前面有助动词,疑问代词宾语就放在助动词前面,上面所举的最后两个例子就是这样.

  疑问代词用作介词的宾语时,也受这个规律的制约,它们也必须放在介词的前面.例如: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大车无腔握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战国策·齐策)

  上古汉语这种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词序,一直为后代古文家所遵守.例如:

  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韩愈:祭十二郎文)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将何适而非快?(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比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更为严格,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例外.只有“何如”又说成“如何”,好像是例外,其实这两种词序都出现在上古汉语里.在先秦时代,它们已经是一个凝固形式,意思是“怎么样”、“怎样”或“怎么办”.例如:

  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乡人皆好之,何如?(论语·子宽逗路)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楚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古书上还有“若何”、“何若”、“奈何”的说法(含义与“何如”、“如何”相同),但没有说成“何奈”的.例如: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美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二十章)

  事将奈何矣?(战国策·赵策)

  秦称帝之害将奈何?(同上)

  先生助之奈何?(同上)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战国策·齐策)

  古代又有“如.何”“若.何”“奈.何”的说法,当中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论语·颜渊)

  如受吾币而不假吾道,则如之何?(谷梁传僖公二年)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力拔山兮气葢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奈若何”就是“奈汝何”.)

  陈文子见崔武子曰:“将如君何?”(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慎圆卖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在古代汉语里,“如之何”“若之何”又是一个凝固形式,有时候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反问,译成“怎么”;有时候用在询问句的末尾,译成“怎么样”.例如:

  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左传成公二年)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诗经·齐风·南山)

  疑问词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疑问代词,第二类是疑问语气词.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一)疑问代词

  (1)谁,孰,何

  “谁”字跟现代汉语的“谁”一样,是指人的疑问代词.例如: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僖公四年)“孰”字经常表示选择.它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例如: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

  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以上指人.)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梁惠王下)

  (独自作乐快乐呢,还是与众人共听音乐快乐呢?第一第三“乐”字读yuè,其余“乐”字读lè.)

  礼与食孰重?(孟子·告子下)

  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尽心下)

  (以上指事物.)

    “孰”字用来指人时,也有不表示选择的;这时,它就和“谁”字没有分别了.相反地,“何”字也偶然可以表示选择.例如:

  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

  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

  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於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前面三个例子都可以换用“谁”字,最后一个例子似乎应该用“孰”字,但是“孰”字一般不用作直接宾语,所以用“何”字了.

  古书上常常见到“孰与”二字连用,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例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同上)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种“孰与”和《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里的“孰与”不同.第一个例子是说“我与城北徐公孰美”,第二个例子含有“救赵与勿救孰得孰失”的意思.第三个例子是说“您看廉将军与秦王比较,谁强谁弱?”

  “何”字和现代汉语的“什么”相当,是指物的疑问代词.例如:

  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齐策)

  门人问曰:“何谓也?”(论语·里仁)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谁”“何”都可以用作定语(“孰”字不能),但是“谁”字后面一般用“之”字,“何”字后面不能用“之”字.例如: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何”字又可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例如:

  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

  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先生坐,何至於此?(战国策·魏策)当它用作状语的时候,被修饰的不一定是及物动词,有时候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例如:

  吾何快於是?(孟子·梁惠王上)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齐策)

  (2)安,恶,焉,胡,奚,曷

  这六个疑问代词只能用作宾语(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和状语,用作状语要比用作宾语常见.先看用作宾语的例子:

  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於一.”(同上)

  (“恶乎”等於说“於何”.)

  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

  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

  奚以知其然也?(庄子·逍遥游)

  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战国策·赵策)

    “途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荀子·性恶)“安”“恶”是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可以译成“哪里”;“胡”“奚”“曷”和“何”字相当,可以译成“什么”.作为宾语,“恶”字只用於“恶在”“恶乎”,而很少用在其他动词和介词前面.

  再看用作状语的例子:

  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战国策·赵策)

  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同上)

  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同上)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天曷不降威?(尚书·商书·西伯戡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作为状语,“安”“恶”“焉”一般表示反问,可以译成“哪里”“怎么”;“胡”“奚”“曷”一般询问原因,可以译成“为什么”;但是最后一个例子里的“曷”字是询问未来的时间的,这种用法是《诗经》语法的特点之一,别的古书上很少见到.此外,“曷”字用作状语时,和“盍”字相通,表示“何不”的意思,这里不详细叙述了.

  (二)疑问语气词

  (1)乎,诸

  疑问语气词“乎”字,表示纯粹的疑问.“乎”字译成现代汉语,有时要译成“吗”,有时要译成“呢”,这要看它用在什么样的疑问句里.在是非问句里,发问的人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用语气词“乎”字,这种“乎”字要译成“吗”.例如: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战国策·齐策)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

  许子冠乎?(孟子·滕文公上)

  在选择问句里,“乎”字要译成“呢”.例如:

  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祅祥乎?”(战国策·楚策)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孟子·告子上)

  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在先秦时代,句中已经用了疑问代词的所谓特指问句,极少用“乎”字,这可以从本节通论所举的若干特指问句里看到.这是因为既然句中用了疑问代词把疑问之点提出来了,不用“乎”字,仍然可以了解为疑问句.秦汉以后,特指问句用“乎”字才渐渐多起来.例如:

  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

  孰为汝多知乎?(列子·汤问)特指问句里的“乎”字要译成“呢”.

  “乎”字跟疑问代词、否定词以及常见的“岂”字、“宁”字相呼应时,往往表示反问.例如:

  其何伤於日月乎?(论语·子张)

  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战国策·赵策)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先生独未见夫仆乎?(战国策·赵策)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庄子·秋水)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战国策·齐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反问句是无疑而问,只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肯定或否定,并不一定要求回答.跟疑问代词相呼应的“乎”字译成现代的“呢”,其余的“乎”字译成现代的“吗”.

  “乎”字跟“其”(表示委婉语气)、“无乃”(表示恐怕是的意思)、“得无”(表示该不会的意思)等词相呼应的时候,表示一种委婉语气,略等於现代的“吧”字.例如:

  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子其怨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其恕乎!(论语·卫灵公)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有时候,“乎”字并不表示疑问,而是表示感叹.例如:

  长铗归来乎!(战国策·齐策)

  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

  善哉!技盖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诸”字是“之乎”的合音.“诸”字用於句尾的时候,可以用“之乎”去解释,但是只表示疑问和反问.例如: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论语·先进)

  (注意比较“行诸”和“行之”.)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2)与(欤),邪(耶)

  “与”(欤)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吗”字或“呢”字.“与”和“乎”的分别是:除了有疑问代词或在选择问句而外,“与”字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用“与”的时候,在多数情况下,是说话人猜想大约是这样一件事情,但是还不能深信不疑,要求对话人加以证实.因此,纯粹表示疑问的“乎”字不能换成“与”字,例如“伤人乎?”不能换成“伤人与?”“冯公有亲乎?”不能换成“冯公有亲与?”下面是一些用“与”字的例子: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

  是鲁孔丘之徒与?(同上)

  然则师愈与?(论语·先进)

  然则废衅钟与?(孟子·梁惠王上)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孟子·公孙丑上)

  上面这种是非问句中,“与”的疑问语气不是很强的.但是在有疑问代词的句子里,或者在选择问句里,“与”字的疑问语气强得多.例如: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丘何为是栖栖者与?(论语·宪问)

  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邪”(耶)字和“与”(欤)字的语法作用相同.在先秦,有的古书只用“与”不用“邪”,如《论语》《孟子》;《春秋》三传也只有《左传》用了一个“邪”字.《老子》《庄子》用“邪”很多,《荀子》也是用“邪”多於“与”.“邪”和“与”古音相近,它们的不同大概是方言不同的缘故.下面是一些用“邪”字的例子: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老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齐策)

  治乱,天邪?(荀子·天论)“与”和“邪”也都能用於反问.例如: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战国策·赵策)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此非以贱为本邪?(老子)

  夫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庄子·秋水)

  (3)哉

    “哉”字的主要用途有二:一是表示反问,一是表示感叹.“哉”字表示反问略等於现代的“呢”字(只有和“岂”字相呼应时才等於现代的“吗”字).它永远不表示纯粹的疑问;而且,一般地说,要有疑问代词或“岂”字跟它呼应,才能表示反问.例如: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何有於我哉?(论语·述而)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

  “乎哉”连用时可以表示纯粹的疑问,那是“乎”字所带有的语法意义,而“哉”字只是加强“乎”字的语气.例如: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梁惠王上)

  不识此语诚然乎哉?(孟子·万章上)但是,有时候是“乎哉”连用表示反问.例如:

  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

  (“慊”qiàn,恨.)

  “哉”字表示感叹时,略等於现代的“啊”字.例如:

  管仲之器小哉!(论语·八佾)

  硜硜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

  “哉”字和它前面的形容词也可以提到句首,构成倒装句,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例如: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野哉由也!(论语·子路)

  上面我们叙述了两类疑问词--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下面我们再来简单讨论一下与疑问句或疑问语气词有关的几种语法现象.

  (1)几种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

  第一,“不亦.乎”.例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不亦.乎”是古代的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说法.

  第二,“何以.为”.例如: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

  这种句子,实际上是动词“为”的疑问代词宾语“何”放在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前面了,意思是“用.做什么”.第一个例句是说“君子朴质就行了,用文采做什么?”这是无疑而问,是古代表示反问的一种说法.

    在“何以.为”这个格式里,“何”字可以用别的疑问词如“奚”、“恶”、“安”等来替换;“以”字也可以“用”字来替换.例如: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恶用是鶃鶃者为哉?(孟子·滕文公下)

  古代汉语里介词“以”字是可以省去的,因而“何以.为”句中也可以省去“以”,说成“何.为”.例如: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何厚葬为?(汉书·张汤传)“我何渡为”意即“我渡河做什么”,“何厚葬为”意即“厚葬做什么”.

  第三,“何.之有”.

  “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是“有什么.”的意思.“何厌之有”就是“有什么满足呢”(“之”字复指“厌”字).例如: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夫晋何厌之有?(左传僖公三十年)

  (2)语气词的连用

  疑问语气词不仅可和疑问语气词连用(像上面所讲的“乎哉”),而且也可以和直陈语气词连用.例如: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赵策)

  斯谓之君子已乎?(论语·颜渊)

    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连用的语气词,都分别担负了表达语气的任务;这些例子中,“也”、“矣”、“已”等表直陈语气,“与”、“乎”、“哉”等表疑问或反问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所以上面这些句子都是疑问句或反问句.

疑问词在古文中有哪些

  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谁”主要用于1般问句。

  “孰”经常使用在选择问句里,1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个”。

  “孰”除指人之外,也能够指物或地方。

  “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这里就不举例了。

  “孰”表示“哪个”的用例如:“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个更美?“礼与食弊好御孰重?”——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礼制和食品相比哪个更重要?“孰”还常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表示比较。

  “孰与”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个更……”。

  如以下例句:“吾孰与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个更美?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君料臣孰与舜?”——这句里比较的内容不出现租岩,大致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个更好?有时“孰与”比较的结果已明确,常常用在反问句里,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袜链”。

语文疑问词有哪些

  语文疑问词有谁、何、什么,哪儿、哪里、怎么、怎么样燃袭、怎么着、如何、为什么、吗、呢、难道、岂、居然、竟然、究竟等。疑问词是用来构建疑问句的词语,疑问句是用来提出问册段尘题的语句,现代汉语疑问词,由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和疑问副词组成,主要有30个,与英语的分类不尽相同。

  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口头语言较随意,因而通俗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而语文中的文章不仅有文艺州禅文,而且还有很多实用文。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疑问词有哪些?

宜[yí]

  1、适合,适当:宜人。

  宜于。

  合宜。

  权宜。

  适宜。

  相宜。

  笑祥。

  2、应该,应当:事不宜迟。

  3、当然,无怪:宜其无往而不利也。

  4、姓。

咦[yí]

叹腔稿词,表示惊讶:咦!这是怎么回事?

姨[yí]

  1、称母亲的姊妹:姨母。

  姨妈。

  姨父。

  2、妻的姊妹:大姨子。小姨子。

  3、妾:姨太太。

移[yí]

  1、挪动:移交。

  移植。

  移刻(过一段时间)。

  移晷(日影移动,犹言经过了一段时间)。

  移民。

  迁移。

  转移。

  移樽就教(端着酒去别人跟前以便求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

  2、改变,变动:移居。

  移易。

  移情(变易人的情志)。

  移动。

  潜移默化。

  3、旧时公文的一种,行文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移文。檄移。

仪[yí]

  1、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

  仪表。

  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

  仪仗。

  司仪。

  2、礼物:贺仪。谢仪。

  3、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

  4、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5、姓。

疑[yí]

  1、不信,猜度:疑惑。

  疑问。

  疑心。

  疑团。

  疑虑。

  疑窦。

  疑点。

  疑端。

  猜疑。

  怀疑。

  半信半疑。

  2、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

  疑难。

  疑义。

  存疑。

遗[yí]

  1、丢失:遗失。遗落。

  2、漏掉:遗忘。遗漏。

  3、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4、碰圆搏余,留:遗留。

  遗俗。

  遗闻。

  遗址。

  遗风。

  遗憾。

  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5、死人留下的:遗骨。

  遗言。

  遗嘱。

  6、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7、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8、抛弃:遗弃。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