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最早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中国人和外国人有哪些?他们都研究了什么?

作者:竺宇诚时间:2023-07-24 15:14:03

导读:" 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最早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中国人和外国人有哪些?他们都研究了什么?1.中国人对古建筑的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可追溯到古代的建筑学著作,如《营造法式》、《营建制度》等。-孔子时代的学者已经开始研究古代建筑,他们主要关注建筑的功能性和形式美。-在宋"

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最早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中国人和外国人有哪些?他们都研究了什么?

1.中国人对古建筑的研究

  -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可追溯到古代的建筑学著作,如《营造法式》、《营建制度》等。

  -孔子时代的学者已经开始研究古代建筑,他们主要关注建筑的功能性和形式美。

  -在宋代,古建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营造法式》的出现,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得到了发展,并开始关注建筑的结构和比例。

2.外国人对古建筑的研究

  -最早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外国人可以追溯到明代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可·波罗。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描述了他对元代中国建筑的观察和研究。

  -19世纪,随着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兴趣增加,一些外国人开始深入研究中国古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学者杜慕尔,他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研究。

3.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古建筑研究中的贡献

  -中国人在古建筑研究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古代建筑技术、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他们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实地考察,对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外国人在古建筑研究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古建筑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的研究上。他们通过对建筑的艺术特点、装饰图案和建筑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丰富了中国古建筑的研究领域。

4.研究成果和影响

  -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古建筑研究成果为古建筑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中国人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对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外国人的研究成果则促进了中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中国古建筑的国际传播和认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结起来,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早在古代就有中国人进行,他们主要关注建筑的功能性和形式美。

  而外国人最早的古建筑研究者可以追溯到明代的马可·波罗,随后的19世纪也有一些外国学者对中国的古建筑进行了研究。

  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古建筑研究中的贡献不同,中国人注重技术和材料,而外国人则注重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这些研究成果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促进了中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中国建筑历史的研究人除了梁思成,最早的还有谁?著作以及贡献。急急_百...

  刘敦桢(1897~1986),著名建筑学家、教育家,建筑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集中了建筑史学界和部分考古学界的老、中、青学术精英,虚誉主持、编写了《中国建筑简史》和《中国古代建筑史》,历时7载,改稿8次,终蔽搏于在1966年成书。该书至今仍是重要参考书,1988年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

  刘敦桢著有《佛教对于中国建筑之影响》、《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大壮室笔记》、《明长陵》、《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易县清西陵》、《河北西部古建筑调查记略》、《河南北部古建筑调查记》、《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等论文,为中国古建筑研究树立楷模,1933年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兼文献主任;1943-1949年在中央大学创立中国最早的建筑系,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工学院院长;1949-1968年任南京大学和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主任。

  另外,当代的有东南大学的潘谷西教授。

  王其钧教授,王其钧的艺术领域涉及建筑理论和绘画两个方面。

  他近年来出版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绘画类书籍,介绍国内和国外的优秀建筑及艺术作品。

  代表性的作品有:〈中国民居?白描画典藏〉,〈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建筑与环境〉,〈中国建筑图解词典〉,〈园林建筑图解词典〉,〈中国古建筑语言〉,〈园林建筑语言〉,〈古典建筑语言〉,〈近现代建筑语言〉,等差并段等。

中国古建筑问题

  一些中国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以一种“中国人研究中国建筑”、“中国建筑教学不能只用外国教材”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尊感,奋起从事中国建筑研究,振兴民族学术。

  他们以深厚的国学根基,吸收西方科学方法,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从史料的收集、艺匠的寻访到制度的探索、“天书”的“破译”等都顺藤摸瓜,追根溯源,做了了不起的工作,基本上将中国建筑历史理出了头绪,建立了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体系,成就非常伟大。

  前辈朱启钤、梁思成、刘胡判桐敦桢等及其同事都是中国建筑研究的拓荒者、播种者、奠基者和大厦的构筑者,其功不可没,永垂青史,当然,这早有定论,无需多说一些中国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以一种“中国人研究中国建筑”、“中国建筑教学不能只用外国教材”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尊感,奋起从事中国建筑研究,振兴民族学术。

  他们以深厚的国学根基,吸收西方科学方法,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从史料的收集、艺匠的寻访到制度的探索、“天书”的“破译”等都顺藤摸瓜,追根溯源,做了了不起的工作,基本上将中国建筑历史理出了头绪,建立了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体系,成就非常伟大。

  前辈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等及其同事都是中国建筑研究的拓冲尺荒者、播种者、奠基者和大厦的构筑者,其功不可没,永垂青史,当然,这早有定论,无需多说一些中国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以一种“中国人研究中国建筑”、“中国建筑教学不能只用外国教材”的历史使命感和民裤坦族自尊感,奋起从事中国建筑研究,振兴民族学术。

  他们以深厚的国学根基,吸收西方科学方法,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从史料的收集、艺匠的寻访到制度的探索、“天书”的“破译”等都顺藤摸瓜,追根溯源,做了了不起的工作,基本上将中国建筑历史理出了头绪,建立了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体系,成就非常伟大。

  前辈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等及其同事都是中国建筑研究的拓荒者、播种者、奠基者和大厦的构筑者,其功不可没,永垂青史,当然,这早有定论,无需多说。

中国古建筑大师有哪些29050

  1、鲁班,姓公输,名般。

  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

  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是我国运孙则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

  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2、宇文恺(555年~612年)中国隋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

  字安乐,朔方夏州(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境内)人,后徙居长安。

  出身于武将功臣世家,自幼博览群书,精熟历代典章制度和多种工艺技能。

  官至工部尚书。

  3、李春,隋代造桥匠师。

  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

  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

  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蛟河石桥,隋旁棚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但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4、李诫(1035年—1110年),字明仲,郑州管城县(今河南新郑)人。

  中国古代土木建筑家、《营造法式》一书的编纂者。

  字明仲,北宋郑州管城人。

  自元七年(1092年)起从事宫廷营造工作,历任将作监主簿、丞、少监等,官至将作监。

  监掌宫室、城郭、桥梁、舟车营缮事宜。

  在任期间曾先后主持五王邸、辟雍、尚书省、龙德宫、棣华宅、朱雀门、景龙门、九城殿、开封府廨、太庙、钦慈太后佛寺等十余项重大工程。

  5、蒯祥是中国明代建筑匠师。

  生于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卒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

  今江苏吴县人。

  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

  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富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后任工部侍郎。

  曾参加或主持多项重大的皇室工程,景泰七年(1456)任工部左侍郎。

  负责建造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1417)、皇宫前三殿、长陵(1413)、献陵(1425)、裕陵(1464),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隆福寺(1452)等。

  6、朱启钤,字桂辛、桂莘,号蠖公、蠖园,祖籍贵州开州(贵州开阳),1872年11月12日生于河南信阳。

  1964年2月26日卒于北京。

  中国北洋政府官员,爱国人士。

  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

  7、梁思成,男,广东省新会人,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

  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

  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8、刘敦桢,著名建筑学家、教育家,建筑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字士能,号大壮室主人。

  曾创办我国第一所由中国人经营的建筑师事务所。

  长期从事建筑教育和建筑历史研凯伍究工作,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又是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开拓者。

  在对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古建筑调查,以及对我国传统民居和园林的系统研究方面,都为这一学科奠定了主要基础。

  又曾多次组织并主持了全国性的建筑史编纂工作,出版了“苏州古典园林”等颇有影响的专著。

……

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是:

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梁思成

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梁思成

(1901—1972)

  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

  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

  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

  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

2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梁思成

决心写出中国自己的建筑史

  1928年,梁思成在回国之棚猛前,曾到欧洲参观了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著名古建筑.他亲眼看到国外的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许多学者在对它们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对比自己的国家,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古建筑遗产,如今却是满目苍凉。

  珍贵的龙门石窟、敦煌壁画任意被盗卖,被抢劫,千年文物流落异邦,大批古建筑危立在风雨飘摇之中。

  只有少数外国学者对它们进行过一些考察,而国内学者反而无力从事研究,甚至中国人学习自己祖先的文化遗产都要依靠国外编著的书刊,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状况。

  梁思成深深感到这是一种民族的耻辱,他怀着激昂的爱国热诚,奋然下定决心:中国人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建筑,中国人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建筑史。

  从1931年起,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

  一开始梁思成就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应用到研究中国古建筑上,他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

  ”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

  选择北京故宫作目标,因为这是目前留存最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的代表。

  他手执清代朝廷公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为课本,对着实物,从整体到局部,一一逐个辨识、测量、记录。

  他老老实实地求教老工匠,在他们帮助下逐渐弄清了清代建筑的结构与形制,这如同跨入了门槛,为扩大调研范围创造了条件。

  从1932年4月开始,梁思成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进行了调查,写出了详细的报告,在不长的时间里,又连续写出了《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赵县大石桥》、《晋汾占建筑预查纪略》、《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茸计划》等10余篇论文和报告,将一座座从汉唐、宋辽到明清各代的古建筑珍宝展现在人们面前。

  对古建筑的调查研究,梁思成坚持测量力求细致,分析要有根据,绘图要严密,所出成果要与世界水平比高低。

  30年代的华北,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梁思成每次外出调查都要经受不少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对测绘工作始终一丝不苟,并且身体力行。

  他和助手们一起,对建筑物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详细地绘图测量;对各种构件与装饰,从里到外,从正面到侧面都细致地加以摄影记录;对所有碑文、史料都一一抄录无误。

  正是凭着这一种民族自尊心和志气,使当时营造学社的许多研究成果,测绘的许多图纸都达到了国际水平。

  经过对古建筑的系统调查研究,梁思成终于得到了丰硕的成果。

  1934年,他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将繁杂的中国古建筑构造和形制作了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对清代建筑的各部分作法和制度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第一次用近代的建筑投影图绘制出清式建筑构架、门窗、装饰和彩画的详图,使人们在多彩的占建筑遗迹面前不再停留在般的感叹上,而获得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

  几十年来.这部《清式营造则例》成了初学中国古建筑的入门必读教材,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不可少的资料,,也是如今古建修整工作人员常用的工具书。

  193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莫宗江等人去山西五台山调查佛光寺.正当他们为第一次发现一座唐代建筑而欢喜若狂时,北京芦沟桥畔已燃起了抗的烽火梁思成和刘敦桢带领着仅有的几位研究人员,在云南、四川等地仍坚持着古建筑的研究,他们调查了40余个县,为当时的中央博物馆绘制了大量古建筑模型图,在印刷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出版营造学社的汇刊。

  1944年,梁思成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

  这时,多病的身体折磨着他,脊椎软骨硬化病使他不得不经常戴着铁马甲工作;学社经费来源的断绝又使他不得不多次去重庆政府募化微薄的津贴;十分短缺的物质条件使得只能靠大量的线描图来弥补照片的不足。

  在林微因、莫宗江、、卢绳等人的协助下,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终于在抗日时期西南的一个小山庄里完成了。

  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析和比较。

  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

  1946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聘请梁思成去讲学,他带着《中国建筑史》和同时完成的《中国雕塑史》的书稿、图片,以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心情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他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博得了国外学术界的极大钦佩和赞扬。

  这些成就离不开集体的劳动,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们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走访了15个省,近200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了2000余项建筑与文物,积累了大量资料。

  梁思成正是根据这些丰富资料,去粗存精,分析比较,和同事们一起使中国古建筑这一瑰宝,终得拂去尘埃,重放异彩于世界文化之林。

3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梁思成

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

  在梁思成的一生中,除了研究中国古建筑以外,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1928年,他刚一回国就到东北大学担任建筑系主任,一心要为中国培养新型的建设者。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梁思成又想着战后和平建设需要人才,于是回清华大学筹办了建筑系,从此,他把自己的后半生投入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上。

  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梁思成总是站在教学第一线,即使在他担负着十分繁重的行政工作的情况下,他坚持亲自教课。

  他十分重视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所以他除了讲授中、外建筑史外,还经常给刚进大学的学生讲“建筑概论”,担任低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

  他不但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善于深入浅出地、用生动的语言和比喻向学生讲明什么是建筑,建筑师的任务和建筑师应该怎样工作等。

  他善于从课内到课外,经常教育和引导学生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观察所见到的建筑,研究与建筑师有关系的一切事物,启发学生对建筑事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和感情。

  梁思成在古建筑研究中坚持的严谨学风也贯穿在他的教育工作中。

  他审阅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论文都是逐句修改,从内容到错别字,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他不仅自己做到,而且也要求教师和学生熟悉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能随手勾画出这些建筑的形象和记住它们的建造时期。

  他不但培养学生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作风,反对少数艺术家的所谓不修边幅的那种散漫习气。

  他强调一个建筑师要对一个工程负责,必须要有严格和科学的工作作风。

  他要求每一张设计图纸都要制图清楚,尺寸准确、连写字大小都要按不同等级的规定,文字与图分布均匀,干净利索,一目了然。

  梁思成在学风上要求严谨,在学术上平等待人。

  当他听到教师和助手们在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包括反对他的看法的意见,总是很高兴地与大家一起讨论,从不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

  梁思成为培养人才,在学术上是大公无私的,他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年轻一代。

  无论他过去积累或新近获得的资料,他从不保密,尽其所有地为大家所有。

  在梁思成去世后,遵照他生前的嘱咐,将他收藏的丰富的图书资料捐赠给了清华大学建筑系,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中国的建筑事业而奋斗

  在梁思成的一生中,虽然以主要精力投入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但始终不忘他从事这些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在中国创造出新的建筑。

  梁思成早在青年时期就到过欧美许多国家,参观过各国古代和近代的城市和建筑。

  他清楚地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它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也多具有自己的传统风格。

  人类进入20世纪,物质文明大大提高,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在这样的时代,中国新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这个问题长久地在他脑海中思考着。

  早在30年代,他总结了近代国外建筑的发展和近百年中国建筑的状况,他提出既反对全盘西化,将洋式建筑照搬进来,也反对那种完全仿古的做法,认为这决不是中国新建筑的方向。

  他向往着一种既能用新技术、新材料,又具有民族传统的新建筑形式的出现。

  4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各国都在准备着战后的和平建设,讨论着新城市的理想规划,探索着新住宅的多种形式。

  梁思成也向往着自己祖国在胜利后的建设,他在四川乡下贪婪地读着国外新出版的书刊,研究城市规划,住宅建筑新的理论;他著书写文,探讨中国新时期的建筑设想;但是,在旧中国,他的这种向往和主张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向往已久的新建设终于在中国大地上开始了。

  人民政府给予梁思成以极大的信任,委任他担任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的副主任,他开始为新中国首都的建设日夜操劳。

  他四处写信,邀集国内建筑专家来北京筹建国家建筑设计机构,以担负起新中国的建设任务;他参加制定国家基本建设的计划,提出不要只着眼于个别工程的兴建而必须着手制定一个省,尤其是每一座城市的整体规划。

  1950年初,他与都市计划委员会的陈占祥先生一起向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规划方案。

  他们根据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性质,预见到北京的长远发展,提出将新的政府行政中心区放在旧北京城的西郊。

  他们从新行政区占地面积、交通联系、长远发展等几方面加以分析比较,论证如将这个新区放在旧城之内则将带来一系列不可克服的困难。

  他们认为北京旧城是一座规划严整,保留有众多文化古迹而且至今仍保存得十分完整的古城,他们主张把这座世界上少有的历史名城保留下来,在改建中保持它的传统风格。

  1950年,梁思成带领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师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1951年,他又组织教师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担任纪念碑设计委员会的领导,在他主持下确定了碑形的式样。

  梁思成就是这样,怀着满腔热情,以一个技术专家的极大责任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之中,他自己说:“差不多每天都在兴奋激动的心情中度过高兴愉快的一天。

  ”。

4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梁思成

  在繁忙的工作中,梁思成始终没有忘掉为新中国创造新建筑的理想,始终没有停止对建筑创作理论的探索。

  他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尤其是其中关于新中国文化的论述,受到很大的教益,他认为新中国建筑也和新中国的文化一样,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他写文章,作报告,连续发表了《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等,热情地介绍中国建筑传统,论述建筑创作的主张。

  他十分注意新建筑的实践,对于北京民族宫、美术馆这样较多的应用了大屋顶和古代建筑装饰的建筑,梁思成并不认为他们就是最好的和唯一的民族形式;他发现有些地区、有些农村的住宅采用了中国建筑的横向开间比例,用普通砖砌出少许具有中国风格的装饰,他十分高兴地认为这可能是创造民族形式的广阔途径。

  可以说,在建筑创作这样复杂的学术问题上,几十年来,梁思成始终在进行着思考和探索。

  1963年,他为促进中日两国的友好,特地设计了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

  在这项设计中,梁思成根据1200年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在日本兴造了奈良招提寺的史实,特地采用了我国唐代建筑的式样和风格,以象征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

  在扬州市建设局的具体领导和组织下,这一组精美的纪念性建筑于1973年建成,1984年,荣获全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1962年,梁思成带着助手又开始了对宋《营造法式》的研究工作。

  《营造法式》是我国宋朝朝廷颁行的一部关于建筑制度的法规的书,是我国历史上留存至今最完整的建筑经验总结。

  但是由于留存到今天的宋代建筑很少,名称与后代又多不相同,所以今人很难读懂。

  梁思成在青年时代就有志于研究此书,从30年代开始就决心将难于理解的论述和名称加以注释,用现代科学制图方法画出宋代建筑的图样,这样做对深入研究中国建筑的传统技艺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是,此项研究由于难度大始终没有完成,1965年,梁思成终于完成了上卷的工作。

  这时,他虽然已经60多岁了,身体又多病,们他仍满怀信心地表示:“要为社会主义干他一二十年”。

  然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这位学者被迫终止了一切工作。

  梁思成先后著书5种,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共150多万字,现已整理成《梁思成文集》(1—4)全部出版。

  他和他领导的科学研究集体因为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和文物建筑保护”这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1987年,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梁思成的学术成就也受到国外学术界的重视,美国有专门研究梁思成生平的学者并出版了他的英文专著《图像中国建筑史》。

  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作者:楼庆西)

简历

  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为广东省新会县。

  1915—1923年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1924—192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

  1927—1928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肄业。

  1928—1931年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

  1931—1946年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及兼任研究员。

  1944—1945年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

  1946—1947年美国耶鲁大学聘问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赠授文学博士。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6—1972年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

  1972年1月9日逝世于北京。

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是:

  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

  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

  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

  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

古建筑艺术的研究与保护?

一、将“实证”方法引入古建研究

  虽然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建筑发自心扉地怀有幽怜爱护之情,但他明白研究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对建筑物表面上的赞扬和发思古之幽情上,除了探讨古人的研究方法及思想,古建筑研究还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去认真剖析这份遗产,需要实地考察、勘测、研究,去积极探索其中的奥秘。

  因此,梁思成先生一开始就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应用到中国古建筑研究上。

  他说“:中国古代建筑在文献上记载很多,但不经过实地调查,即使读破万卷书,仍只能得隐约之印象及美丽之辞藻而终不得建筑物的真正印象。

  他生动地比喻,犹如古人熟诵《史记》对刘邦的记载,‘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但如果在路上遇到刘邦仍不认识”[1]。

  所以他坚持古建筑研究,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

  为此培卜他明确地指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

  ”[2]他将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北京故宫作为考察研究对象,以清代官方公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为指导,对故宫从整体到局部、从正面到侧面、从内部到外部,进行了详细的测量、辨识、绘图和记录,并将所有的碑文和史料一字不漏、准确无误地抄录了下来。

  在此基础上,他借助老工匠们的帮助,逐渐弄清了清代建筑的结构与形制。

  由此开始,他创立了中国古建研究的新方法:测量细致、分析有据、绘图严密的实证方法。

  凭着这种严谨的科学方法和世界一流的水平,他旅运开创了中国古建筑研究实证分析时代,把中国古建研究水平提升到了历史的新高度。

二、躬身力行,勇担使命,积极参与文物建筑保护

  在《中国建筑史》一书中,梁思成先生智慧性地把“古建筑”用英文表述成“历史的界标”。

  历史有阶段,时代有特征,能够形象、直观地显示出不同时期历史特征的,在地面上只有古建筑了。

  他是多么明白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啊!就像一位慈母抚养自己的孩子,付出的是辛劳,收获的是幸福。

  而且时间越久,感情越深。

  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建配镇穗筑的研究正是这样。

  早出晚归、风餐露宿的实地考察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乐在心头。

  这种思想境界,只能用中国古代儒家的理想境界“孔颜之乐”来形容了。

  至高的精神境界催生伟大的思想。

  梁思成先生认为,古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体现和结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视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表达上,必须通过实际行动,这些物质形式的人类宝贵文化遗产才能得到较好的保护。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