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缺失的个案都有哪些?

作者:乜荣浩时间:2023-07-24 15:14:32

导读:" 教师师德是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系到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质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师德缺失的个案。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教师师德缺失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1.过分严厉或体罚学生:-强调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鼓励教师采"

  教师师德是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系到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质量。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师德缺失的个案。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教师师德缺失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1.过分严厉或体罚学生:

  -强调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鼓励教师采用温和的批评方式,关心学生的成长。

2.不负责任或敷衍了事:

  -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责任感;

  -学校应建立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师的问题行为。

3.不公正对待学生:

  -建立公正的评价体系,避免主观评价的偏见;

  -加强学校和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公正合理的决策。

4.过于关注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成长:

  -强调教育的终身发展理念,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5.接受贿赂或以权谋私: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6.不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鼓励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家庭关系;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管理,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态度。

7.缺乏专业素养和知识更新:

  -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之,解决教师师德缺失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教师应持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监管和指导,家长和学生也应积极参与教育管理,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部曝光8起违反师德典型问题,分别有哪些问题?

  教师是高尚的职业,教师肩负着养育道德,教书育人的使命,肩负着为党和国家育人的责任,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远高于其他行业,如果没有师德,无论班级多好,水平多高,也都是“败笔”,因为每次发生的教师道德失误都可能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严重损害教学团队的形象。

  这8个典型的问题是:陈某是江苏省幼儿园的老师,对儿童的体罚,海南省私立幼儿园的锋衫哪老师徐某和潘某对儿童进行了体罚,胡某是广东省其中一家小学的老师,有学术不端行为,河南省老师蒋某虐待学生,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小学老师肖某体罚学生的问题,浙江省徐某对学生进行了侵犯,山东一家职业技术学院的刘某与一个学生有不正当关系,福州大学实验人员张某进行骚扰并收受贿赂。

  教育部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标准的八个典型问题,这也也提醒了所有在职教师和即将开始工作的教师。请远离“红线”,一旦被碰到红银码线,无论你多么“出色”,你都会受到相关部门塌首的严厉惩罚,教育部还宣布了对以上八项典型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标准的处罚,一些批评问责制和有根据的批评,一些被从职务中删除并从其职务中转移,还有一些被解雇被包括在教师资格限制中。

  最严重的判处无期徒刑,我相信那些受到惩罚的人也有责任要去养家糊口。一旦将他们从教学团队中逐出并重新开始,要养家糊口就不容易了,尤其是一个已经挣扎了数十年的职业可能即将退休,如果不能保证在正常退休,将给晚年的幸福生活蒙上阴影,在教给学生知识之前,教师必须反思教师的道德操守是否通过了测试,以防止导致学生误入歧途并造成了严重伤害。

师德失范行为有哪些

师德失范行为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具体如下:

  1、学术道德失范,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2、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教师薪酬相对其他职业,收入偏低,迫于生计,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教师的兼职兼薪行为成为被动选择;

  3、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受社会上“钱权交易、权色交易”不良风气影响,个别教师利用自己的学术型伍权力做出有违师德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

  (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三)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六)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七)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八)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国家保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三十五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四十三条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卜李或设施、设备、图扰伏书资料;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压榨学生、剽窃论文,学术界的部分老师们还做过哪些有违师德之事?

部分高校的老型饥师在从事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确实存在有违师德的事情,尤其是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除了压榨学生、剽窃论文外,从目前很多高校出现的问题看,还存在不尊重学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限制过多、对指导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

1、不尊重学生

  很多学术界的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都出现不尊重学生的问题。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和学校,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这就造成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人家庭和经济状况对学生分类对待,很多家境不好的学生或非名校出身的学生在老师那里很难得到尊重,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老师在师德上的缺失,需要尽快对老师的行为加以改正,否则必将影响高校的正常发展。

2、对学生的日程生活限制过多

  很多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中,都把学生当成了廉价的劳力,他们将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都分配给了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很多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把自己的课余时间,甚至休息时间都占用了,尽管如此辛苦,却并没有获得与之相应的劳动报酬,只获得了很少的生活补贴,但是由于老师掌握着他们毕业、升学的生杀大权,学生不得不对老师言听计从。

3、对指导学生学习重视层度不够

  很多教师,由于身兼数职,因此没有精力指导学生,甚至部分老师对自己所带的学生学习情况漠不关心,将主要的精力用于自己的社会或商业活动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对搞笑的人才培养造成了影响。

  在当前的高校,部分老师饥租消的烂知行为已经使社会各界对老师的职业道德产生了怀疑,所以高校必须要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严抓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学校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

【当前教师师德的个案缺失与新定位】教师师德缺失的例子

    2008年,“范跑跑”一波未平,“杨不管”一波又起!一些媒体“群情激愤”,千“媒”所指:“如今的中小学教师怎么啦?教师群体如此职业道德水准堪忧!”“教师,你真的值得尊敬吗?”但事实上,我们教师大部分都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笔者不得不为大部分敬业守法的教师喊“冤”!但是,教师师德的个案缺失也应辩伏引起重视。

  最近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是对当前教师师德的个案缺失的修正。

  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师德的个案缺失

  

    教师不仅是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定的社会资源掌握者,这就使得他们在学生面前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绝对的权力主体。

  这样就导致在学生眼里,老师就是他们的“统治者”,他们必须配合老师的种种要求,即使是不合理的要求。

  有时教师的这种绝对权力难免遭到一些品行低下者的滥用,使得教师伤害学生、教师的过失新闻屡见不鲜,这让我们教育工作者难以置信,但又确确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

  我们不排除当前应试教育、学校唯分评价等体制造成的上述的教师教育方法的扭曲,但是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教师似乎缺点儿什么?。

  1.缺失师爱之心

    我们知道,学校是个教书育人的神圣的地方,教师更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不同就在于:教师职业是一种自我监督的良心职业、充满爱心的职业!这是因为教师在本职工作中是否真正尽职尽责,很难准确测量,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爱心去工作。

    教师,面对着一个个“聪明的”或者所谓“愚笨的”学生,谁能准确地说出他们当中谁是未来的栋梁之才呢?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事业,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人更重要的。只要我们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就必须要有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教育的良心,即对学生最基本的师爱之心,这是一个人民教师不可或缺的师德精神根基!

  2.缺失保护学生的义务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道,并非是简单的学业之道,解题之技巧,还应该包括为人处事之道,所以教师才有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育人又是身教胜于言传,喊破嗓子,不如做出实效,像“范跑跑”等的逃跑行为极大地亵渎了师德,是对学生心灵的巨大打击和摧残。

  3.缺失正确的学生观

    对学习成绩不好、不听老师话、“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大多很头疼,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学生正处于接受基础教育和人生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如果对这样的学生不负责任或伤害,就可能对学生产生永远无法消除的阴影,甚至影响改变学生的一生。

  4.缺失“教之尊严”

    什么是教师的“师道尊严”?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以及维护自己的尊严,在学生面前唯我毁行独尊?面对学生的正确理解,教师却坚持固执己见,文过饰非?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不惜牺牲学生的尊严?恰恰相反,这种以非理性、违法的方式获得的所谓“师道尊严”,其做法本身严重损害了师道尊严。

  5.缺失正确的教学观

    当前应试教学的泛滥对教师专业成长极为不利,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放弃专业发展的机会,把高(中)考评价作为工作的唯一追求。这样就把教学当成“竞技体育”,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只为少数学生服务;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它所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

    其实,学校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培养学生“四种能力”的过程:一是学会读书;二是学会做事;三是学会与人相处;四是学会做人。

  6.缺失教育惩罚艺术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是不懂惩罚艺术的教育是也是一种虚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联想到近几年新闻媒体报道教师惩罚学生的事件,教师惩罚学生、打骂学生、侮辱学生的事时有发生。

  这些教师惩罚教育“过度”或“犯罪”事件的出携余携现,不排除当中有少部分人是道德败坏、品质恶劣的“恶师”,但是绝大部分教师是“惩罚”教育方法的问题。

  他们的动机希望都是好的,但“惩罚”教育方式方法不对或不恰当。

  面对学生的差错,他们为了寻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动辄对学生严加斥责打骂,以惩代教,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不当惩罚对学生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7.缺失健全为师心理

    一些教师歧视学生、伤害学生的行为,也折射出目前的部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和道德水准不高。这表明他们的健康“五态”(思想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身体健康、生活健康”)是残缺的。

  

  二、当前师德的新定位

  

    当前师德的个案缺失现象也说明最近教育部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非常必要的。当前,我们教师如何有效地贯彻新规范,给自己新的定位呢?

    笔者认为,关键是学校要正确引教师找准自己的职业坐标,让教师自己将从事的职业变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让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寻觅快乐的真谛、幸福的源泉,成就灵动教师的幸福人生。

  1.师德养成是一种信仰――充满爱心地工作

    学校是个教书育人的神圣的地方,教师更是一种神圣的职业,人们常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理应学识与品德兼优。

  教师除了传授文化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换言之,学生虽然在个性、天赋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在生命的意义上却是完全平等的,教育者所能做的就是“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要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应把握以下角色:一是人师――有博爱之心;二是朋友――有宽容之心;三是保护者――有牺牲之心;四是赏识者――有信任之心;五是自律者――有虚怀之心;六是开拓者――有创新之心;七是实践者――有征服之心。

  2.乐于奉献是一种境界――充满快乐地工作

    教师因承受一个普通人所应当承受的源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压力,在专业成长中不得不常常掩盖和压抑自己的一些真性情,表现出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苟全自己等症状,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被现实所挫伤。

  但是教师是否从自己工作寻找到职业快乐呢?因为教师只有凭借自己的力量打开心里的枷锁,才能让自己在繁重的工作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也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这种执著,才可能不断地寻求发展的机会,不断地完善自己。

    因此,教师要做到“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一是要快乐地教学。

  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欢乐的职业,教师要善于从本职工作获得乐趣,这也是是人的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能力,它关系着个体一生的生活。

  二是要需要一种快乐心态。

  只要教师保持快乐的心态,工作和生活就会变得多姿多彩,轻松惬意。

  3.教书育人是一种义务――多样性工作

    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同时还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教师教育活动具有多样性,再加上教师这一职业行为的艰巨性、复杂性、专业性,决定了当前教师应成为一个集许多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一是教学的设计者;二是指导者和信息源;三是学习的促进者;四是组织者和管理者;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六是反思者和研究者;七是学生成长的发现者。

    因此,教师要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着力于角色的根本转换:一是要改变教学实施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权威与服从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二是在教学活动的重心上,教师应该改变仅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特别是要着重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三是要进行创新教育,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4.团结协作是一种合力――合作性工作

    有时,教师精神压力太大,思想负担过重;心理上和生理上过度疲惫;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热情不足;甚至还自高自大、自命不凡,闭门造车,孤芳自赏,不虚心求教。

  其实,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公民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因此,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现代教师素养的一种表现,善于合作是教师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包括与同学科教师的合作、与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积极展开各种合作学习交流的实践活动:一是研讨型的学习;二是沙龙型的学习;三是实习型的学习;四是展示型的学习。

  5.专业化是一种必然――专业性工作

    当前应试教学的泛滥在客观上造成部分教师以钻研高(中)考为能事而忽视业务修养的局面。其实,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成为研究者,教师不能仅仅喜好“研考”,“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更应注重自己专业自主和发展的强化、重视“研修”,突破成长的“高原期”。

    教师要加强专业化业务能力培养:一要明确专业成长“着力点”,加强教学技能技巧的训练,走出教学艺术缺乏的“高原期”;二要找到专业成长“生长点”,重视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走出教学技术缺乏的“高原期”;三要探求专业成长“发展点”,继续教育要终身化,走出专业知识缺乏的“高原期”;四要寻求专业成长“契合点”,培养合作意识,走出单打独斗的团体精神缺乏的“高原期”;五要确立专业成长“支撑点”,参加教育科研活动,走出教学自我诊断缺乏的“高原期”。

  6.终身学习是一种需求――学习性工作

    教师的个体发展首先取决于自身的内在需求,知识的更新需要去学习。

  学习是教师润泽人一生的最积极、最有意义的活动。

  教师没有学习,一切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要说创新超越了,可能连最起码的教书育人的底气都没有。

  因此,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向书籍学、向同事学、向自己学、向学生学,让学习融于工作生活之中,以学习的精彩赢得生命的精彩,以学习的成功赢得生命的成功,从而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县教育中心

有违师德的现象有哪些

法律分析:违背师德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故意不完成虚敬迹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差并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稿饥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