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笔记有哪些?

作者:解振泽时间:2023-07-18 19:57:55

导读:"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笔记有哪些?1.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应用2.进化与适应-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自然选择与适应-进化的机制3.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物种概念与分类原则-分类的方法和"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笔记有哪些?

1.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的应用

2.进化与适应

-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

-自然选择与适应

-进化的机制

3.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物种概念与分类原则

-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系统

4.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植物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植物的主要类群和特点

-植物的适应策略和生活方式

5.动物的起源与进化

-动物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动物的主要类群和特点

-动物的适应策略和生活方式

6.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层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破坏

7.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生物资源的种类和重要性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则

-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和策略

8.生物科技的应用与伦理

-生物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生物科技的伦理问题和挑战

-生物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9.环境与健康

-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

-疾病的传播和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10.进化与人类起源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历程

-人类的生物特性和进化趋势

-人类的文化与进化

  在高二生物必修三课程中,以上这些知识点都是非常重要的,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起源、演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于遗传、进化、环境与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以及对环境和健康的保护与管理。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导语】学习任何一门科目都离不开对知识点的总结,尤其是同学们在学习生物时,更要总结各个知识点,这样也方便同学们日后的复习。下面是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1.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

  一、生长素的发现:

  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

  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

  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

    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二、生长素的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

  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作用:

  a、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

  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

  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3、特点具有两重性:

    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根〈芽〈茎)。

2.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二

    1、群落中物种越多,丰富度越高。

    2、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冻原的丰富度很低。

    3、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4、寄生只对寄生者一方有利,对寄主有害。

    5、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旦分开,至少有一方不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6、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是因为与光的利用有关。

    7、动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与食物有关。

    8、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以及动物和人的影响有关。

    9、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0、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1、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誉此同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12、互利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即使分开,都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3.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三

  1、什么是生物群落?

    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什么是丰富度?

    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什么是种间关系?

    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互利共生、互利共栖、寄生、竞争、捕谨游食。

  4、什么是捕食?

    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5、什么是竞争?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互相争夺资源和空间的现象。

  6、什么是寄生?

    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维持生活。

  7、什么是互利共生?

    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存,彼此有利。

  8、什么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是指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9、什么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是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带现象。

4.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四

  一、糖类化学通式:(CH2O)n(水解后的组成单位:葡萄糖(C6H12O6)

  1、作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

  2、分类

  A、单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5碳糖)

  B、双糖:(两份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C、多糖:淀粉(植物内糖的储存庆晌迅形式,人类糖的主要来源)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糖原(与血糖保持动态平衡)

  3、多糖 脂质=糖脂

  多糖 蛋白质=糖蛋白

  二、脂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1、脂肪:(贮能物质;减少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组成单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

  甘油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注:组成元素C、H、O

  2、磷脂:细胞膜、核膜等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

  空气-水界面为单层,两端为液体的呈双层

  注:组成元素C、H、O、N、P

  3、胆固醇:调解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

  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注:组成元素C、H、O

5.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五

  一、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例如: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冬天法国梧桐树落叶而松树不落叶,蛇和青蛙等动物会冬眠,燕子冬天南飞而春天北归等。

    水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比较明显,一切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水分的多少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例如: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还能调节气候;柳杉等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从而净化空气;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泄物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鼠对农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坏作用;藻类植物迅速大量繁殖会形成赤潮等。

  由此可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二、生物群落的构成

  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

  生产者固定(同化)太阳能的总量

  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

  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

  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高中必修三生物笔记摘抄

    学习生物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高中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必修三生物知识点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必修三生物笔记总结一: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O2养料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 、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好旅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咐谨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衡袜基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高中必修三生物笔记总结二: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轴突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分析综合作用)(运动神经末梢 肌肉或腺体)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外正内负);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外负内正),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突触前膜由轴突末梢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

  ①突触的结构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细胞体的膜树突的膜

  ②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突触前膜→突触后膜,轴突→树突或胞体)

  ③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所以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①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

  ②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③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

  (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

  ④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

  四、激素调节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

  3、血糖平衡的调节

  ①血糖正常值0.8-1.2g/L(80-120mg/dl)

  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

  ②肝糖元的分解

  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去向:①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

  ②血糖的合成肝糖元、肌糖元(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

  ③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②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布在胰岛外围)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浓度

  由胰岛B细胞(分布在胰岛内)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氧化分解或转变为脂肪(增加血糖去路);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减少来源)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③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4、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寒冷、过度紧张等

  刺激

  (促进)(促进)

  (抑制)(抑制)

  反馈调节(浓度高时)

  下丘脑有枢纽作用,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5、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注:激素是有机分子,信息分子,由腺体产生后,运输到各器官和细胞,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作用是间接的.

  6、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水盐平衡调节的重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a、特点比较: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b、联系:二者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五、免疫调节

  1、基础:免疫系统

  2、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

  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淋巴细胞T细胞

  作用细胞)B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

  3、免疫系统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4、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非特疫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若病原体两道防线被突破由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5、抗原与抗体: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自身组织、细胞、器官)

  抗体: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蛋白质.(具有特异性)

  6、体液免疫的过程: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抗体

  记忆细胞

  (二次免疫)

  a、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

  b、B细胞的感应有直接感应和间接感应,没有T细胞时也能进行部分体液免疫;

  c、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

  d、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

  7、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作用:

  (二次免疫)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

  (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

  8、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过强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免疫过弱、艾滋病(AIDS)a、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RNA;

  b、主要是破坏人体的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c、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9、免疫学的应用:

  a、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b、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c、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笔记

  【#高二#导语】一些高二学生认为生物这一科目难学,其实是他们没学好生物知识点,只要弄懂了相关知识点就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笔记篇一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2.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笔记篇二

    1.解旋酶:作用于氢键,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

  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

  大部分的移动方衫坦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

  在DNA复制中起作用。

    2.DNA聚合酶:在DNA复制中起作用,是以一条单链DNA为模板,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形成链与母链构成一个DNA分子。

    3.DNA连接酶:其功能是在两个DNAXX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如果将经过同一种内切酶剪切而成的两段DNA比喻为断成两截的梯子,那么,DNA连接酶可以把梯子的“扶手”的断口处(注意:不是连接碱基对,碱基对可以依正塌顷靠氢键连接),即两条DNA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

  据此,可在基因工程中用以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与DNA聚合酶的不同在于:不在单个脱氧核苷酸与DNAXX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4.RNA聚合酶:又称RNA复制酶、RNA合成酶,作用是以完整的双链DNA为模板,边解放边转录形成mRNA,转录后DNA仍然保持双链结构。

  对真核生物而言,RNA聚合酶包括三种:RNA聚合酶I转录rRNA,RNA聚合酶Ⅱ转录mRNA,RNA聚合酶Ⅲ转录tRNA和其她小分子RNA。

  在RNA复制和转录中起作用。

    5.反转录酶:为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以RNA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的过程。

  具有三种酶活性,即RNA指导的DNA聚合酶,RNA酶,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作为重要的工具酶被广泛用于建立基因文库、获得目的基因等工作。

  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细菌、霉菌等)中。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是特异性地切断D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分子手术刀”)。

  发现于原核生物体内,现已分离出100多种,几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含有这种酶。

  是重组DNA技术和基因诊断中重要的一类工具酶。

  例如,从大肠杆菌中发现的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目前已经发现了200多种限制酶,它们的切点各不相同。

  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就能被某种限制酶切割下来。

  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7.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植物细胞工程中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需事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从而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举陆,然后诱导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

    8.胰蛋白酶:在动物细胞工程的动物细胞培养中,需要用胰蛋白酶将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和组织分散成单个的细胞,然后配制成细胞悬浮液进行培养。或用于细胞传代培养时将细胞从瓶壁上消化下来。

    9.淀粉酶:主要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和肠腺分泌的肠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10.麦芽糖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麦芽糖酶和肠腺分泌的肠麦芽糖酶,可催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

    11.脂肪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脂肪酶和肠腺分泌的肠脂肪酶,可催化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脂肪形成脂肪微粒后,有利于脂肪分解。

    12.蛋白酶:主要有胃腺分泌的胃蛋白酶和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链。作用结果是破坏肽键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13.肽酶:由肠腺分泌,可催化多肽链水解成氨基酸。

    14.转氨酶:催化蛋白质代谢过程中氨基转换过程。

  如人体的谷丙转氨酶(GPT),能够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丙XX酸,从而形成丙氨酸和a—XX戊二酸。

  由于谷丙转氨酶在肝脏中的含量最多,当肝脏病变时谷丙转氨酶就大量释放到血液,因此临床上常把化验人体血液中这种酶的含量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15.光合作用酶:是指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

    16.呼吸氧化酶:与细胞呼吸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17.ATP合成酶:指催化ADP和磷酸,利用能量形成ATP的酶。

    18.ATP水解酶:指催化ATP水解形成ADP和磷酸,释放能量的酶。

    19.组成酶:指微生物细胞中一直存在的酶。它们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如大肠杆菌细胞中分解葡萄糖的酶。

    20.诱导酶:指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合成的酶,如大肠杆菌细胞中分解乳糖的酶。

3.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笔记篇三

  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在生产中往往应用的并非动物激素本身,而是激素类似物

    1、XX提高鱼类受孕率:运用XX诱发鱼类的发情和产卵,提高鱼类的受孕率。

    2、人工合成昆虫激素防治害虫:可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引诱剂(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雌雄性昆虫间的正常交配。

    3、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对某些肉用动物注射生长激素,加速其生长。对猪阉割,减少性激素含量,从而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4、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提高产量:可人工喷洒保幼激素,延长其幼虫期,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

4.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笔记篇四

  水平衡的调节

  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

    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

  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

  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

  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5.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笔记篇五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作用:

  a、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

  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

  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3、特点具有两重性:

  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根〈芽〈茎).

6.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笔记篇六

  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正常值0.8-1.2g/L(80-120mg/dl)

  来源:

  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

  肝糖元的分解

  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去向:

  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

  血糖的合成肝糖元、肌糖元(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

  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布在胰岛外围)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浓度

  由胰岛B细胞(分布在胰岛内)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氧化分解或转变为脂肪(增加血糖去路);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减少来源)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高二#导语】高二本身的知识体系而言,它主要是对高一知识的深入和新知识模块的补充。

  以数学为例,除去不同学校教学进度的不同,我们会在高二接触到更为深入的函数,也将开始学习从未接触过的复数、圆锥曲线等题型。

  考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哪些?

    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⑴、环境因素:食物、生存空间、气候、缺铅敌害等。

    ⑵、内部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

  3、种群增长曲线:

  ⑴、“J”型增长曲线:

    ①、条件: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②、若种群初始数量为:N0,年增长率为λ,则t年之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

  ⑵、“S”型增长曲线:

    ①、“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②、K值:为满载量。即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二、应会知识点

    1、“J”型曲线:在自然界中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

    2、K/2点:种群增长速率时刻。

    是渔业捕捞、森林采伐的理想时期。

    害虫防治应在此点到来之前开始。

  3、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原因:

    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食物链和食物网。

    2.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其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4.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越是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体内的有害成分却越多。

    5.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6.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7.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歼扮迟反复利用的特点。

    8.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氏李循环往返。

3.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抽样检测法、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3.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4."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其中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5.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6.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7.种间关系包括:单键、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8.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9.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4.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概念是由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E.Suess)在13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

  它包括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1000米处,其中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土壤圈和水圈。

  但绝大多数生物通常生存于地球陆地之上和海洋表面之下各约100m厚的范围内。

    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质、生物生成性物质和生物惰性物质三部分组成。生命物质又称活质,是生物有机体的总和;生物生成性物质是由生命物质所组成的有机矿物质相互作用的生成物,如煤、石油、泥炭和土壤腐殖质等;生物惰性物质是指大气低层的气体、沉积岩、粘土矿物和水。

    由此可见,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它的形成是生物界与水圈、大气圈及岩石圈(土圈)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圈存在的基本条件是:

    第一,可以获得来自太阳的充足光能。因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而其基本来源是太阳能,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合成有机物而进入生物循环。

    第二,要存在可被生物利用的大量液态水。几乎所有的生物全都含有大量水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第三,生物圈内要有适宜生命活动的温度条件,在此温度变化范围内的物质存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变化。

    第四,提供生命物质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包括O2、CO2、N、C、K、Ca、Fe、S等,它们是生命物质的组成或中介。

5.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亚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

    3、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核膜、无核仁;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4、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有核膜、有核仁,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5、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6、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衣藻、变形虫、草里履虫、疟原虫等。

    7、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如:氨基酸、葡萄糖)也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如:信使RNA、蛋白质、核酸、蔗糖)则不能通过。

    8、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

    9、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都有特异性。

    10、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1、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主要场所。

    12、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13、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作用是支持和保护。其性质是全透的。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一些高二学生认为生物这一科目难学,其实是他们没学好生物知识点,只要弄懂了相关知识点就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下面我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一、细胞与稳态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1)毛细淋巴管具有盲端,毛细血管没有盲端,这是区别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方法。

    (2)淋巴来源于组织液,返回血浆。图示中组织液单向转化为淋巴,淋巴单向转化为血浆,这是判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突破口。

  3、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

    (1)存在的物质主要有:①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②代谢废物:CO2、尿素等。③调节物质:激素、抗体、递质、淋巴因子、唤游埋组织胺等。

    ④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

    (2)不存在的物质主要有:①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②存在于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4、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

    (1)发生的生理过程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④激素调节过程,激和蚂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2)不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①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

  ②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技法提炼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

    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 、Cl-有关。

    溶液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大。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易错警示与内环境有关的2个易错点:(1)内环境概念的适用范围: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2)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6、内环境的稳态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磨段相对稳定状态。

    (2)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内环境稳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

  :

  二、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

    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⑥神经节(细胞体聚集在一起构成)。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3)局部电流: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了局部电流。

    (4)传导方向:双向传导。

    下图所示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易错警示与兴奋产生与传导有关的3点提示:(1)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Na 内流的结果,Na 的内流需要膜载体(离子通道),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故属于协助扩散;同理,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过程中K 的外流也属于协助扩散。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3)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差别: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

  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结构

    (2)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填内环境成分)。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惑]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是特化的细胞膜,其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与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分别相同。

  易错警示有关神经传递中的知识总结

  (1)突触和突触小体的区别

    ①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②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有关神经递质归纳小结

    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息物质,对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①供体: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②受体:与轴突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上的蛋白质,能识别相应的神经递质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发生膜电位变化。

    ③传递: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组织液)→突触后膜。

    ④释放:其方式为胞吐,该过程的结构基础是依靠生物膜的流动性,递质在该过程中穿过了0层生物膜。

  在突触小体中与该过程密切相关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含量较多。

  ⑤作用: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另一个神经元发生膜电位变化(兴奋或抑制)。

    ⑥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转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为下次兴奋做好准备。

    ⑦种类:常见的神经递质有:a.乙酰胆碱;b.儿茶酚胺类: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c.5-羟色胺;d.氨基酸类:谷氨酸、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这些都不是蛋白质。

  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5、大脑的高级功能:言语区:S区(不能讲话)、W(不能写字)、H(不能听懂话)、V(不能看懂文字)

  三、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

    [解惑](1)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

    (2)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又有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

    (3)体液调节并非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 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

  易错警示动物激素化学本质的归纳

  下丘脑: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1)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垂体:促激素、生长激素

  ??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2)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7、激素调节的实例

  (1)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3)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重要意义!

  8、体温调节

    (1)人体热量的主要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2)主要的产热器官:骨骼肌和肝脏。

    (3)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效应器:汗腺、毛细血管等。

  9、水盐调节

    (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途径

    ①渴感的产生与饮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

    ②水分的重吸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

  10、激素调节的特点

  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故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注:(1)靶器官、靶细胞: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即为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2)激素一经靶器官、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激素、二氧化碳等调节因子,通过体液运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其主要内容)

  四、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吞噬细胞等

  ?(2)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细胞??B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在骨髓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2)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

  3、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②免疫过程

    ③结果: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②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暴露的抗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4、免疫失调疾病

  (1)免疫过强自身免疫病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

  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

    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免疫过弱:艾滋病(AIDS)a.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RNA;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其致病机理是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所以,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或恶性肿瘤,根本原因是HIV破坏免疫系统。

  易错警示与免疫细胞有关的4点提示

    (1)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3)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酶菌。

    (4)有关免疫细胞的“3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5、下图是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曲线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记忆细胞的特点:快速增殖分化、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2)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3)由图示可看出,在二次免疫过程中抗体的产生特点是既快又多。

  易错警示与免疫过程有关的4点提示

    (1)只考虑到胸腺产生T细胞,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忽视了T细胞也可参与部分体液免疫,是解答相关试题容易出错的主要原因。

  (2)对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来说,初次免疫只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二次免疫不仅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而且记忆细胞可以更快地分化出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

  (3)由淋巴细胞到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在再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仍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五、植物的激素调节

  1.达尔文的实验

    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2.鲍森·詹森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的实验

    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产生:植物体内??运输途径: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5.植物激素?作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实质:微量有机物

    [解惑](1)温特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中不能出现“生长素”,只能说“影响”。

    (2)证明“影响”是“化学物质”而非其他信号,并对该物质命名的科学家是温特;提取该物质的是郭葛,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

    (3)上述实验中都设置了对照组,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

  6、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分布部位: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3)运输

    ?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

    ?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7、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

    (1)实质: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浓度

  :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2)表现?器官:敏感程度:根>芽>茎

  ??发育程度:幼嫩>衰老

  (3)尝试对生长素的两重性作用曲线进行分析

    ?曲线中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

    ?曲线中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

    ④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促进植物生长,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成为“高浓度”,所以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

    ⑤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侧的浓度范围为大于m小于2m。

    ⑥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0小于m。

  8、顶端优势

    (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

    9、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α-萘乙酸、2,4-D等。

    生长素的作用机理:通过促进细胞纵向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

  10、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见图)

  (1)协同作用的激素

    ①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2)拮抗作用的激素

  ①器官脱落

    ②种子萌发易错警示与各种植物激素相联系的5点提示:(1)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合成的微量有机物,激素种类不同,化学本质不同。

  (2)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其他植物激素没有。

  (3)植物激素具有远距离运输的特点,激素种类不同,运输的方式和方向不一定相同。

    (4)植物激素具有调节功能,不参与植物体结构的形成,也不是植物的营养物质。(5)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的生长素更有效,其原因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生长素的作用,但植物体内没有分解它的酶,因而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六、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1、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

  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同种生物所用种群与无机环境

  (1)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2)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3)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2、种群密度

    [解惑](1)一个种群不是个体简单的累加,而是具有发展、自我调节、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特征的有机整体。

  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

  (4)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

    易错警示(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能够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4)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3、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植物:样方法取平均值(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动物: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

  易错警示样方法的适用范围及计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1)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

  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某种昆虫卵也可用样方法调查。

  (2)样方法计数时应遵循的原则。

  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4、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①产生原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1)“J”型曲线?②数学公式:N=Nλ??③特点:增长率保持不变tt0

  ??②特点: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

  (2)“S”型曲线?③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

  破坏的条件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①产生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J”型曲线“S”型曲线

  (1)K值的应用

    ①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②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2)K/2值的应用

    ①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种群数量达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值处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②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K/2值处(若达K/2值处,会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易错警示种群数量增长中的2个关注

  (1)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区别

    ①种群增长率是指种群中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②增长速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

  在坐标图上可用某时间内对应曲线的斜率表示,斜率大则增长速率快。

    ③在“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基本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逐渐减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2)对“λ”的理解

    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λ>1时,种群密度增大;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λ<1时,种群密度减小。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想要了解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1、细胞外液:指存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2、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所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4、常见内环境成分:水、无机盐、激素、脂类、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气体分子、尿素、尿酸、氨、血浆蛋白、抗体等。而载体、血红蛋白、胞内酶则为常见不是属于内环境成分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7、酸碱缓冲对:指血液中含有的成对的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可调节PH值维持稳定。

    8、稳态的实质: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9、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0、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一免疫调节,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出现细胞代谢紊乱。

    1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1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

  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性。

    1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15、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16、突触传递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17、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18、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

    19、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0、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23、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2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25、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胰岛B细胞分泌)——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

  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糖原分解、脂肪转化为葡萄糖

    2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尺瞎神区别:神经调节快、时间短、作用范围小。

    23、体温调节寒冷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24、水盐平衡调节: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从而减少尿量。

    25、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如:扁神孝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T细胞与B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三部分组成。

  26、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陵亏除功能.

    27、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28、抗原: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毒、细菌表面的蛋白质等。

    29、抗体:指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30、移植器官:器官被认为是抗原,起排斥作用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手术成败关键取决于供者与受体的HLA(糖蛋白,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相同.一半以上相同就可,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

    31、在胚芽鞘中,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3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②: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③: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在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34、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35、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36、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4-DNAA,乙烯利).

    37、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38、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9、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有:

    ⑴、标志重捕法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志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有标志数。

    ⑵、样方法: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常用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比较强的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样方法适用于活动能力较弱的生物种群密度调查。

    40、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大小和密度变化的主要决定作用,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大小和密度变化的次要决定作用。

    41、模型种类: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种群增长的曲线模型是数学模型。

  拓展阅读:高二生物怎么备考复习

  1、压缩主干,提取要点

    基础知识是丰富磅杂的,只有通过压缩主干、提取要点,才能居高临下地对知识形成宏观的清晰把握,并进而为自由准确地提取和筛选知识提供帮助。

  这样也有利于轻松地记忆和理解知识。

  比如:微观层面上可以把第三产业的意义压缩为推进“两化”、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宏观层面上可以把整个国家制度提取出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国家机构、国家职能、公民与国家关系等六个板块。

  2、联系比较,混错了然

    把相近的、相反的知识归纳到一起加以联系比较,并进而形成易混易错知识群。

  这样既能举一反三提高复习效率,又能增强辨别选择题错项异项的能力。

  比如:将政治常识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汇集到一起进行比较理解。

  3、对接事例,理材成块

    将重点理论与典型的时政素材配对,做到抽象理论具体化。

  把主干知识与本年度大政方针对接起来,既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又提高解读时政材料的能力。

  最好借此用本年度高考热门时政材料按角度辐射教材知识,形成材料块。

  比如:将利率变化与今年国家先后两次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接起来,全面理解三种货币政策的来龙去脉。

  4、多看多练,多习多见

    学习学习,边学边习。

  教材和资料的规范格式反而会钳制我们的思维。

  试题设置的信息和障碍是随机的、多样的,它有助于我们多角度多侧面地深入知识,并因此激发不期而遇的思想浪花。

  练习不在多,在精、在透、在归纳、在消化。

  5、归纳错误,提炼领悟

    对于重点概念、重点原理、重点题型中经常犯的典型错误,要加以总结归纳。

  理清犯错原因、错误表现、纠正办法。

  比如: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

  理科生学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软件工程专业

    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为了企业的发展,管理者也越来越愿意高薪招揽贤才。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是非常不错的,而读这个专业的学生也多是朝着程序员这个方向发展,工作强度比较大,但是薪资方面是不用愁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这个专业的学生同样不愁就业,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需要懂电的人才,学这个专业毕业后可以去国家电网等电力部门,或者企业的研发技术岗,都是不错的岗位。

  网络工程专业

    说到网络工程可能很多人想到的一个词就是黑客。

  但是你知道吗能被称为黑客的都是网络工程方面大神中的大神。

  而网络工程本身就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和通信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都开设此专业。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