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中的《整数、小数四年混合运算》有哪些内容?

作者:王博晨时间:2023-07-23 13:53:59

导读:"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中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法:课件可能会介绍整数的定义,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并通过图示或实例展示整数的表示方法,如数轴、温度计等。2.小数的引入和运算:课件可能会引入小数的概念,包括有限小数和循环小"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中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法:课件可能会介绍整数的定义,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并通过图示或实例展示整数的表示方法,如数轴、温度计等。

  2.小数的引入和运算:课件可能会引入小数的概念,包括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并通过实例演示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运算规则。

  3.整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课件可能会讲解整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如整数与小数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等。通过实际问题和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整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4.运算法则和注意事项:课件可能会总结整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一些基本法则,如加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分配律等。同时,还会强调学生在进行运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小数点的对齐、借位和进位等。

  5.应用题和解题技巧:课件可能会提供一些实际应用题和解题技巧,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些应用题可能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购物、计算金额、温度转换等问题,通过解题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中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整数和小数的概念、掌握运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课件内容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又提供了直观的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课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整数、小数四年混合运算》

  【辩基渗#课件#导语】课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巧设课件,激发兴趣,可以给语文学习动力。

  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课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一:《整数、小数四年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一)掌握整携脊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2 0.12=、7.2-0.2=、3.5÷0.35=

  2.95 0.05=、5-0.6=、2.8÷0.14=

  8÷12.5=、1.2 2.8-3.99=、4×1.72=

  3.74 6.26=、4.5×6=、0.25×4÷0.2=

  2÷4=、20×0.2=、20.75-9.5=

  3.5×8×0.125=

  2.提问

  (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

    (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3.7-2.5 4.6=、3.6×6÷0.9=

  (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2)学生试算后订正。

  3.7-2.5 4.6

  =1.2 4.6

  =5.8

  3.6×6 0.9

  =21.6÷0.9

  =24

  (3)小结运算顺序

    ①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①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②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③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以上两题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学习例2:35.6-5×1.73=、6.75 2.52÷1.2=

  (1)观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算?

    (2)学生计算后订正。

    (3)小结。

  以上两题都是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应先做哪级运算,后做哪级运算?

    讨论得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4)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①P37“做一做”;②3.6÷1.2 0.5×5。

    思考:①上题如果要先算1.2 0.5应怎么办?(加小括号。锋租)

    ②如果要先算(1.2 0.5)×5应怎么办?(加中括号。)

    教师介绍:小括号“()”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中括号“[]”是公元17世纪首次出现在英国的互里士的著作中。

    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呢?(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3.试做例3:3.6÷(1.2 0.5)×5=、3.69÷[(1.2 0.5)×5]=

    (1)两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学生试做

  3.6÷(1.2 0.5)×5

  =3.6÷1.7×5

  3.6÷[(1.2 0.5)×5]

  =3.6÷[1.7×5]

  =3.6÷8.5

  计算中出现3.6÷1.7和3.6÷8.5除不尽时,教师讲解

    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要想保留两位小数,只需除到第几位?(一般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继续计算后,订正

  3.6÷(1.2 0.5)×5

  =3.6÷1.7×5

  ≈2.12×5

  =10.6

  3.6÷[(1.2 0.5)×5]

  =3.6÷[1.7×5]

  =3.6÷8.5

  ≈0.42

    提问:为什么①题中第二步要用约等于号“≈”,而第三步却要用等号“=”。

  (因为在第二步计算时,3.6÷1.7除不尽,在第二步计算时,要取它的商的近似值2.12,所以在第二步要用“≈”连接;而第三步用2.12乘以5,得到的积10.6是准确的结果,应该用等号连接。

  )。

  4.小结

    (1)什么情况用等于号?什么时候用约等于号?(当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于号;当取准确值时,用等号。)

    (2)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怎么办?(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

    (3)有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样?(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反馈

    1.P38:做一做。

    2.P40:1①②,2①②。

  (1)说出运算顺序;

  (2)计算并且验算;

    (3)订正并小结验算方法。

    验算方法:①原式验算;②互逆验算;③交换验算。

    3.判断下面各题,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说明原因。

  (1)0.8-0.8×0.7=0();

  (2)1.6 1.4×2=6();

  (3)50-3.9 6.1=40();

  (4)20÷2.5×4=32();

  (5)9.6 0.4-9.6 0.4=0();

    (6)4.8×2÷4.8×2=1()。

    4.P40:4。先计算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

    5.课后作业:P40:1③④,2③④,3。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二:《整数、小数四年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在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

    4、培养学生认真严格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设问:我们学过哪些计算?(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2)填空回答。

    ①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或者只有(),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又有(),要先做()后做()。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二、新授

    1、出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介绍四则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教学例1.

  (1)板书例1:3.7-2.5 4.6、3.6×6÷0.9

  然后设问

  ①这些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

    ③如果用“第一级运算”代替“加、减法”,用“第二级运算”代替“乘、除法”,运算顺序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

  ④再概括一点讲,这句话可以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完成例1的计算。

  4、教学例2.

  (1)板书例2:35.6-5×1.73,6.75 2.52÷1.2,然后设问

  ①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

  ②运算顺序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②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把没有做完的继续做完。

  (一学生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

    (3)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习题。

    5、小结:混合运算步骤比较多,容易发生错误,我们要养良好的习惯,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划、四算、五查”。在没有括号算式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1)填空。(出示,学生口答)

    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统称为()。

    ②加法和减法叫做第()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级运算。

    ③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级运算,后做第()级运算;如果有两种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里面的。

    2、课本第39页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十第1、4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整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课件#导语】数学教学课件的应用和其他学科教学课件的应用一样,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时间化。

  优秀的数学教学课件还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深化数学教学的内涵。

  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整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一:《整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局空算》

  教学目标:

    (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2 0.12=、7.2-0.2=、3.5÷0.35=

  2.95 0.05=、5-0.6=、2.8÷0.14=

  8÷12.5=、1.2 2.8-3.99=、4×1.72=

  3.74 6.26=、4.5×6=、0.25×4÷0.2=

  2÷4=、20×0.2=、20.75-9.5=

  3.5×8×0.125=

  2.提问

  (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

    (2)我们把加法、减扰手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3.7-2.5 4.6=、3.6×6÷0.9=

  (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2)学生试算后订正。

  3.7-2.5 4.6

  =1.2 4.6

  =5.8

  3.6×6 0.9

  =21.6÷0.9

  =24

  (3)小结运算顺序

    ①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①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②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③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以上两题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学习例2:35.6-5×1.73=、6.75 2.52÷1.2=

  (1)观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算?

    (2)学生计算后订正。

    (3)小结。

  以上两题都是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应先做哪级运算,后做哪级运算?

    讨论得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4)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①P37“做一做”;②3.6÷1.2 0.5×5。

    思考:①上题如果要先算1.2 0.5应怎么办?(加小括号。)

    ②如果要先算(1.2 0.5)×5应怎么办?(加中括号。)

    教师介绍:小括缓腊嫌号“()”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中括号“[]”是公元17世纪首次出现在英国的互里士的著作中。

    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呢?(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3.试做例3:3.6÷(1.2 0.5)×5=、3.69÷[(1.2 0.5)×5]=

    (1)两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学生试做

  3.6÷(1.2 0.5)×5

  =3.6÷1.7×5

  3.6÷[(1.2 0.5)×5]

  =3.6÷[1.7×5]

  =3.6÷8.5

  计算中出现3.6÷1.7和3.6÷8.5除不尽时,教师讲解

    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要想保留两位小数,只需除到第几位?(一般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继续计算后,订正

  3.6÷(1.2 0.5)×5

  =3.6÷1.7×5

  ≈2.12×5

  =10.6

  3.6÷[(1.2 0.5)×5]

  =3.6÷[1.7×5]

  =3.6÷8.5

  ≈0.42

    提问:为什么①题中第二步要用约等于号“≈”,而第三步却要用等号“=”。

  (因为在第二步计算时,3.6÷1.7除不尽,在第二步计算时,要取它的商的近似值2.12,所以在第二步要用“≈”连接;而第三步用2.12乘以5,得到的积10.6是准确的结果,应该用等号连接。

  )。

  4.小结

    (1)什么情况用等于号?什么时候用约等于号?(当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于号;当取准确值时,用等号。)

    (2)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怎么办?(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

    (3)有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样?(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反馈

    1.P38:做一做。

    2.P40:1①②,2①②。

  (1)说出运算顺序;

  (2)计算并且验算;

    (3)订正并小结验算方法。

    验算方法:①原式验算;②互逆验算;③交换验算。

    3.判断下面各题,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说明原因。

  (1)0.8-0.8×0.7=0();

  (2)1.6 1.4×2=6();

  (3)50-3.9 6.1=40();

  (4)20÷2.5×4=32();

  (5)9.6 0.4-9.6 0.4=0();

    (6)4.8×2÷4.8×2=1()。

    4.P40:4。先计算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

    5.课后作业:P40:1③④,2③④,3。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二:《整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在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

    4、培养学生认真严格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设问:我们学过哪些计算?(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2)填空回答。

    ①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或者只有(),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又有(),要先做()后做()。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二、新授

    1、出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介绍四则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教学例1.

  (1)板书例1:3.7-2.5 4.6、3.6×6÷0.9

  然后设问

  ①这些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

    ③如果用“第一级运算”代替“加、减法”,用“第二级运算”代替“乘、除法”,运算顺序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

  ④再概括一点讲,这句话可以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完成例1的计算。

  4、教学例2.

  (1)板书例2:35.6-5×1.73,6.75 2.52÷1.2,然后设问

  ①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

  ②运算顺序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②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把没有做完的继续做完。

  (一学生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

    (3)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习题。

    5、小结:混合运算步骤比较多,容易发生错误,我们要养良好的习惯,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划、四算、五查”。在没有括号算式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1)填空。(出示,学生口答)

    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统称为()。

    ②加法和减法叫做第()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级运算。

    ③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级运算,后做第()级运算;如果有两种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里面的。

    2、课本第39页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十第1、4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教案#导语】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2+0.12=        7.2-0.2=         3.5÷0.35=

  2.95+0.05=       5-0.6=          2.8÷0.14=

  8÷12.5=        1.2+2.8-3.99=      4×1.72=

  3.74+6.26=       4.5×6=          0.25×4÷0.2=

  2÷4=          20×0.2=          20.75-9.5=

  3.5×8×0.125=

  2.提问

  (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

    (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3.7-2.5+4.6=  3.6×6÷0.9=

  (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2)学生试算后订正。

  3.7-2.5+4.6

  =1.2+4.6

  =5.8

  3.6×6+0.9

  =21.6÷0.9

  =24

  (3)小结运算顺序

    ①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①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②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③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以上两题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学习例2:35.6-5×1.73= 6.75+2.52÷1.2=

  (1)观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算?

    (2)学生计算后订正。

    (3)小结搭颤兄。

  以上两题都是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应先做哪级运算,后做哪级运算?

    讨论得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4)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①P37“做一做”;②3.6÷1.2+0.5×5。

    思考:①上题如果要先算1.2+0.5应怎么办?(加小括号。)

    ②如果要先算(1.2+0.5)×5应怎么办?(加中括号。)

    教师介绍:小括号“(   )”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洞正首先使用。中括号“[   ]”是公元17世纪首次出现在英国的互里士的著作中。

    小知袭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呢?(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3.试做例3:3.6÷(1.2+0.5)×5= 3.69÷[(1.2+0.5)×5]=

    (1)两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学生试做

  3.6÷(1.2+0.5)×5

  =3.6÷1.7×5

  3.6÷[(1.2+0.5)×5]

  =3.6÷[1.7×5]

  =3.6÷8.5

  计算中出现3.6÷1.7和3.6÷8.5除不尽时,教师讲解

    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要想保留两位小数,只需除到第几位?(一般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继续计算后,订正

  3.6÷(1.2+0.5)×5

  =3.6÷1.7×5

  ≈2.12×5

  =10.6

  3.6÷[(1.2+0.5)×5]

  =3.6÷[1.7×5]

  =3.6÷8.5

  ≈0.42

    提问:为什么①题中第二步要用约等于号“≈”,而第三步却要用等号“=”。

  (因为在第二步计算时,3.6÷1.7除不尽,在第二步计算时,要取它的商的近似值2.12,所以在第二步要用“≈”连接;而第三步用2.12乘以5,得到的积10.6是准确的结果,应该用等号连接。

  )。

  4.小结

    (1)什么情况用等于号?什么时候用约等于号?(当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于号;当取准确值时,用等号。)

    (2)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怎么办?(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

    (3)有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样?(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反馈

    1.P38:做一做。

    2.P40:1①②,2①②。

    (1)说出运算顺序;

    (2)计算并且验算;

    (3)订正并小结验算方法。

    验算方法:①原式验算;②互逆验算;③交换验算。

    3.判断下面各题,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说明原因。

    (1)0.8-0.8×0.7=0(   );

    (2)1.6+1.4×2=6(   );

    (3)50-3.9+6.1=40(   );

    (4)20÷2.5×4=32(   );

    (5)9.6+0.4-9.6+0.4=0(   );

    (6)4.8×2÷4.8×2=1(   )。

    4.P40:4。先计算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

    5.课后作业:P40:1③④,2③④,3。

篇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在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

    4、培养学生认真严格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设问:我们学过哪些计算?(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2)填空回答。

    ①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或者只有(),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又有(),要先做()后做()。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二、新授

    1、出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介绍四则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教学例1.

  (1)板书例1:3.7-2.5 4.6  3.6×6÷0.9

  然后设问

  ①这些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

    ③如果用“第一级运算”代替“加、减法”,用“第二级运算”代替“乘、除法”,运算顺序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

  ④再概括一点讲,这句话可以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完成例1的计算。

  4、教学例2.

  (1)板书例2:35.6-5×1.73,6.75 2.52÷1.2,然后设问

  ①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

  ②运算顺序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②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把没有做完的继续做完。

  (一学生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

    (3)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习题。

    5、小结:混合运算步骤比较多,容易发生错误,我们要养良好的习惯,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划、四算、五查”。在没有括号算式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1)填空。(出示,学生口答)

    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统称为()。

    ②加法和减法叫做第()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级运算。

    ③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级运算,后做第()级运算;如果有两种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里面的。

    2、课本第39页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十第1、4题。

篇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价值,能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本课件、练习题卡。

  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准备题,诱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迁移、类推,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融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解决新课。

  教学中,突出“五让”的特色: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研讨;评价让学生参与。

  以上的“五让”,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大约10分钟)

    1、谈话引入。

    2、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明确题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20元买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说出解题的思路。

    3、回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活中,文具的单价不仅仅是整数,还有很多小数的情况。小明今天运气就非常的好,赶上了文具店庆周年降价促销的活动,价格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大约16分钟)

  1、自主探索,尝试练习

    使学生明白:虽然,文具的单价发生了变化,但是解题思路没有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如果用分步计算的要鼓励学生根据解题思路再列出它的综合算式。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题思路的一致性,括号在综合算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一次性用综合算式解答的同学要加以及时的表扬。

  2、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四个算式,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设计意图:在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解决整数作条件的问题,再解决小数作条件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所列出的整数算式和小数算式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大约10分钟)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我设计了四道闯关练习题。

    第一关、我会算。

  368 32×5-88     15×(107-35 18)

  30×[480÷(24-8)]  530 12×25÷60

    通过练习,巩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第二关、我会解决。

    让学生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交流评价。(大约4分钟)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和教案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学生在已经掌握整数四则混悄袜合运算和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

  教材首先出示例1、例2,简要地把同级运算、两级运算顺序作简要概括,接着说明带括号的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例3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除不尽的情况,通过例3教学,说明在计算过程中,当除得的商超过两位小数时,一般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步数多,情况变化复杂,学生容易发生差错,因此教材中出现的练习,注意避免过于繁难,一般以三四步计算为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计算,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自觉地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做到计算正确、迅速。

  此外,教材中还注意安排一些文字题和用小数计算的一般应用题,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无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39页例1、例2。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在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

  4、培养学生认真严格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设问:我们学过哪些计算?(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2)填空回答。

  ①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或者只有(),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又有(),要先做()后做()。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二、新授:

  1、出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介绍四则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教学例1。

(1)板书例1:3.7-2.5 4.63.6×6÷0.9

然后设问:

①这些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

  ③如果用“第一级运算”代替“加、减法”,用“第二级运算”代替“乘、除法”,运算顺序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

④再概括一点讲,这句话可以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完成例1的计算。

  4、教学例2。

(1)板书例2:35.6-5×1.73,6.75 2.52÷1.2,然后设问:

①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

②运算顺序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②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把没有做完的继续做完。

  (一学生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

  (3)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习题。

  5、小结:混合运算步骤比较多,容易发生错误,我们要养良好的习惯,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划、四算、五查”。在没有括号算式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1)填空。(出示,学生口答)

  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统称为()。

  ②加法和减法叫做第()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级运算。

  ③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级运算,后镇运镇做第()级运算;如果有两种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里面的。

  2、课本第39页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十第1、4题。

第二课时: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40页例3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掌握在计算过程中近似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7.05′3.85?27.14(2)0.63′0.57?0.36

(3)4.32?1.7?2.54(4)4.67?0.23?20.30

  指出取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及约等号“?”的使用。

  二、新授。

  1.揭示课题:“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2.出示例3:计算:3.6?1.2 0.5′5

问:运算顺序是什么?

如果要先算1.2 0.5该怎么办?(添上括号),这时运算顺序怎样?

3.6?(1.2 0.5)′5

  学生尝试练习,指名板演,当学生发现3.6?1.7除不尽时提出问题老师该怎么办?教师回答在计算过程中除得的商超过两位小数的,一般只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学生练习完后,教师讲评,重御粗点解决:

=3.6?1.7′5

2.12′5(这里为什么用约等号?)

=10.6(这里为什么又用等号?)

  小结:教师指出黑板上的题,“3.6?(1.2 0.5)′5我们用了什么符号?”(用了小括号)“在这里小括号有什么作用?”(改变运算顺序)“算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除不尽或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我们可以怎样做?”(一般可以只除到第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有时需要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但有时只有小括号还不够用,就要用到中括号‘[]’

  教师板书:中括号[],并说明中括号的写法。

  例如在例3中要先算(1.2 0.5)′5,就要加中括号。

  这样就可得到下面的算式:。

3.6?[(1.2 0.5)′5]

  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讲解:3.6?[(1.2 0.5)′5]

=3.6?(1.7′5)

=3.6?8.5(这里为什么用等号?)

?0.42(这里为什么用约等号?)

  指导学生看书。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若有错改正过来。

4.06?(13.54 14.46)-0.14(15.38-1.74)?3?7

=4.06?28-0.41=13.46?3?7

?0.145-0.41?4.55?7

=0.005?0.65

  2、课本第40页做一做。(先划出运算顺序,后计算)

  3、作业。

练习十第2、3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的重要性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以供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土地面积计算和简易方程。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小数乘除法计算和简易方程,难点是小数除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数乘法是整数乘法的扩展和延伸。当第二个因数是整数时,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当第二个因数是纯小数时,小数乘法的意义有了扩展,就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类昌州告似,只要掌握了积的小数点的定位方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应刃而解,为此教材应用积的变化规律,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对于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则较为复杂。

  教材安排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一是当除数是整数时,计算方法与整数计算方法相同,只要弄清商里小数点的定位问题即可。

  二是当除数是小数时,则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它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通过教学和训练,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规律,简便合理的进行计算的能力。

  本册教材的应用题主要是整、小数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学会列综合式解答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土地面积计算,教材主要安排了直线的测定、测量和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土地面积的计算等内容。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测量和的方法。

  简易方程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代数知识,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等,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接需两、三不计算的方程,并能列方程解应用题。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体会到用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渗透数学思想。

二、学生情况的分析

  本年级有300名学生。

  从能力上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的接受课本上的新知识,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也有少数同学在解法上表现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存在的问题也有不少,如个别同学接受能力差或主动性不强,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此外,在创造性方面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和商的近似数。

  2、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会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式解答整数、小数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4、会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或步测、目测测定直线,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土地面积计算。

  5、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6、会使用计算器。

四、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迹脊扎实的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把数学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有机的结合起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对学困生要付出更耐明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内容重点是哪些

1、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

  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

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

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

  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小数除法的意义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

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

  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

  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被除数

的末尾添0

  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

  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

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

  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

  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6、循环小数的意义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

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

  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

  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

  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7、循环节的意义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依次不断地重复

  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

  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裂裤,

  叫做混循环小数。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

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

  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

  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

  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

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

  面的。

2、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

  数;

  (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四、简易方程

1、方程的意义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燃纳

  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肆段简意,找出未知数,并用

  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

  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5)数量关系式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 减数

因数=积x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x商

被除数=商x除数

五、统计与可能性

1、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件是不确定的,

如何求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是本节知识

  的重点。

2、感受等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分

  数进行表示;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获胜的可

  能性。

3、投掷硬币,每次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

性是1/2

4、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区别

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

  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

  除以数据的个数。即平均数=总数/总分数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