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有哪些疑问词?

作者:席浩卓时间:2023-07-23 14:10:48

导读:" 1.什么是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介绍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的背景和目的。-概述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和学习价值。2.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的具体条目。-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简要的解释和说明。"

1.什么是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介绍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的背景和目的。

  -概述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和学习价值。

2.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列举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的具体条目。

  -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简要的解释和说明。

3.为什么要学习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分析学习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的重要意义。

  -探讨文言文对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的影响。

4.学习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有什么挑战?

  -分析学生学习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的难点和挑战。

  -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学习建议。

5.如何有效地掌握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文言文。

  -强调培养阅读、解读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6.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的应用和实践

  -分析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文言文知识点在其他学科或领域的应用。

7.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的评价和展望

  -对学生掌握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的评价。

  -展望未来,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有序列表的形式来编写新闻,可以使得新闻内容更加有条理,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和背景,同时也可以获得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解决方案。

文言文疑问词有哪些,请给出它们的释义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胡”、“曷”、“奚”、“安”、“恶”、“焉”等。这些疑庆型尺问代词有的称代人,有的称代誉高事物,有的称代处年,有的具有两种或三种称代作用。

  “谁”和“孰”主要用于指人,“谁”的用法和现代汉语完全一样,只是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左传?闵公二年》)

②吾谁欺?欺天乎?(《论事?子罕》)

  “孰”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主要用于选择问句中。例如:

①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②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子厚墓志名》)

  “孰”用来指人时,也有不表选择的,这就和“谁”的用法相同了。例如:

  ①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②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

③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何”、“胡”、“曷”、“奚”主要用于指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

  “何”使用最广泛,可以充当宾语、定语、谓语;有时也充当主语、状语。

  义当状语时相当于“怎么”、“为什么”。

  例如:。

①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城濮之战》)

②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许行》)

③是何言也?(《夫子加齐之卿相》)

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许行》)

⑤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⑥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左传?昭公三年》)—租唯—公:齐景公;子:指晏婴。

  例①“何”充当动词谓语的宾语;例②“何”充当介词的宾语;例③“何”充当定语。

  这三例中的“何”都可以译成“什么”。

  例④“何”充当谓语,可译成“什么原因”。

  例⑤“何”充当状语,可译为“什么”。

  例⑥“何”充当主语,可译成“什么东西”。

  “何”充当主语的情况比较少见。

  “胡”、“曷”、“奚”的使用范围比“何”小,主要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例如:

①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诗?魏风?伐檀》)

②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潜《归去来辞》)

③吾子其曷归?(《左传?昭公元年》)

④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⑤既自以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潜《归去来辞》)

  这几个例子中的“胡”、“曷”、“奚”都充当状语。

  例②中的“曷”是“何时”之义,并不是“归”的宾语。

  “曷”在《诗经》中经常用来询问时间,也是“何时”之义,可以作定语,也可以作状语。

  例如:。

①怀哉怀或!曷月予还归哉?(《诗?王风?扬之水》)

②我日构祸,曷云能榖?(《诗?小雅?四月》)——我每日都遭受祸患,怎能说命运会好呢?

  例①“曷”充当定语;例②“曷”充当状语。

  “胡”、“曷”、“奚”作宾语,常和介词“以”、“为”组成“奚以”、“胡为”、“曷为”这样的介宾词组,在句中充当状语,询问原因,也是“为什么”的意思。例如:

①奚以为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②已矣乎?寓表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潜《归去来辞》)

③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

  ④孟子三见宣王,不言事。门人曰:“曷为三遇齐王而不言事?”(《荀子?大略》)

  “何”、“奚”有时也可以称代所,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例如:

  ①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

  ”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

  (《吕氏春秋?贵因》)。

  ②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庄子?人间世》)

  “安”、“恶”、“焉”主要用来称代处所,在句中充当宾语或状语。

例如:

①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②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无形,则天地安从生?”(《列子?天瑞》)

  ③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孟子?尽心上》)。

  ④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

  ⑤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战国策?魏策一》)。

⑥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例①“安”充当动词宾语;例②“安”充当介词宾语。

  例③“恶”充当动词宾语;例④“恶”充当介词宾语。

  例⑤“焉”充当动词宾语。

  ⑥“焉”充当状语。

  以上诸例说明“安”、“恶”、“焉”充当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四、无定代词“或”或“莫”是古代汉语特有的无定代词。

  “或”是肯定性无定代词,“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都只作主语。

  “或”有时泛提某种人而这人往往是假设的对象,可译为“有人”。

  例如:。

①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下政?”(《论语?为政》)

  ②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侍坐》)

  ③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汉书?食货志》)

  有时“或”指代它前面已经出现过(或隐含)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例如:

  ①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许行》)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可乎?(《寡人之于国也》)。

  ③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

  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史记?陈丞相世家》)。

  ④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许行》)

  例①②中的“或”代人,例③④中的“或”代事物。代人的“或”仍可译成“有人”;代物的“或”可译成“有的”。

  否定性无定代词“莫”在句中作主语,指称人时意思是“没有谁”,称代事物时,意思是“没有什么”等。例如:

  ①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许行》)

  ②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史记?魏公子列传》)

  ③奏刀然,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④故祸莫憯於俗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於辱先,诟莫大於宫刑。(《报任少卿书》)

  例①②中的“莫”称代人;例③④中的“莫”称代事物。

疑问词在古文中有哪些

疑问词

  疑问词是用来构建疑问句的词语,疑问句是用来提出问题的语句。

  现代汉语疑问词,由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和疑问副词组成,主要有30个,与英语的分类不尽相同。

疑问代词主要有16个:

1、问事物、时间、处所和数量的主要有8个:谁、何、什么,哪儿、哪里,几时、几、多少

2、问方式、性状和原因的主要有8个:怎、怎么、怎的、怎样、怎么样、怎么着、如何、为什么

语气词主要有4个:吗、呢、吧、啊

疑问副词主要有10个:难道、岂、居然、竟然、究竟、简直、难怪、反倒、何尝、何必

感叹词

  表示说话时喜悦、惊讶等感情的词就枣谈是感叹词。

  感叹词有oh,喔,耶,啊,哇等。

  感叹词一般放在句首,后用逗号隔开,感情强烈时,可用感叹号表示。

  感叹词是用于表达各种感情的词。它与后面句子的其余成分凳祥碰无语法联系。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的感叹词有“啊”、“哎呀”、“天呀”等。例:

哎呀,我把钥匙放在哪啦?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感叹词有“呜呼”、“嗟夫”、“噫”等。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范仲淹宴唯《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古汉语中的疑问词有哪些?

古汉语中,疑问词包括①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②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③疑问副词(岂、独、其等)

具体运用如下:

在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方能发出疑问.有时候用疑问代词,有时候用疑问语气词,有时候是二者都用.例如:

  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

  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在上古汉语里,疑问句里的疑问代词宾语也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乡人长於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孟子·告子上)

  (比较“谁欺”和“欺天”、“谁敬”和“敬兄”这些动宾结构的宾语的位置.)

  於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又谁敢德?(同上)第一第二两个例子最富有启发性,疑问代词作宾语就在动词前面,不是疑问代词就在后面.有时候,动词前面有助动词,疑问代词宾语就放在助动词前面,上面所举的最后两个例子就是这样.

  疑问代词用作介词的宾语时,也受这个规律的制约,它们也必须放在介词的前面.例如: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大车无腔握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战国策·齐策)

  上古汉语这种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词序,一直为后代古文家所遵守.例如:

  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韩愈:祭十二郎文)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将何适而非快?(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比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更为严格,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例外.只有“何如”又说成“如何”,好像是例外,其实这两种词序都出现在上古汉语里.在先秦时代,它们已经是一个凝固形式,意思是“怎么样”、“怎样”或“怎么办”.例如:

  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乡人皆好之,何如?(论语·子宽逗路)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楚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古书上还有“若何”、“何若”、“奈何”的说法(含义与“何如”、“如何”相同),但没有说成“何奈”的.例如: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美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二十章)

  事将奈何矣?(战国策·赵策)

  秦称帝之害将奈何?(同上)

  先生助之奈何?(同上)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战国策·齐策)

  古代又有“如.何”“若.何”“奈.何”的说法,当中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论语·颜渊)

  如受吾币而不假吾道,则如之何?(谷梁传僖公二年)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力拔山兮气葢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奈若何”就是“奈汝何”.)

  陈文子见崔武子曰:“将如君何?”(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慎圆卖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在古代汉语里,“如之何”“若之何”又是一个凝固形式,有时候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反问,译成“怎么”;有时候用在询问句的末尾,译成“怎么样”.例如:

  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左传成公二年)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诗经·齐风·南山)

  疑问词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疑问代词,第二类是疑问语气词.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一)疑问代词

  (1)谁,孰,何

  “谁”字跟现代汉语的“谁”一样,是指人的疑问代词.例如: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僖公四年)“孰”字经常表示选择.它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例如: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

  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以上指人.)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梁惠王下)

  (独自作乐快乐呢,还是与众人共听音乐快乐呢?第一第三“乐”字读yuè,其余“乐”字读lè.)

  礼与食孰重?(孟子·告子下)

  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尽心下)

  (以上指事物.)

    “孰”字用来指人时,也有不表示选择的;这时,它就和“谁”字没有分别了.相反地,“何”字也偶然可以表示选择.例如:

  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

  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

  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於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前面三个例子都可以换用“谁”字,最后一个例子似乎应该用“孰”字,但是“孰”字一般不用作直接宾语,所以用“何”字了.

  古书上常常见到“孰与”二字连用,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例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同上)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种“孰与”和《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里的“孰与”不同.第一个例子是说“我与城北徐公孰美”,第二个例子含有“救赵与勿救孰得孰失”的意思.第三个例子是说“您看廉将军与秦王比较,谁强谁弱?”

  “何”字和现代汉语的“什么”相当,是指物的疑问代词.例如:

  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齐策)

  门人问曰:“何谓也?”(论语·里仁)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谁”“何”都可以用作定语(“孰”字不能),但是“谁”字后面一般用“之”字,“何”字后面不能用“之”字.例如: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何”字又可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例如:

  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

  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先生坐,何至於此?(战国策·魏策)当它用作状语的时候,被修饰的不一定是及物动词,有时候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例如:

  吾何快於是?(孟子·梁惠王上)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齐策)

  (2)安,恶,焉,胡,奚,曷

  这六个疑问代词只能用作宾语(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和状语,用作状语要比用作宾语常见.先看用作宾语的例子:

  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於一.”(同上)

  (“恶乎”等於说“於何”.)

  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

  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

  奚以知其然也?(庄子·逍遥游)

  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战国策·赵策)

    “途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荀子·性恶)“安”“恶”是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可以译成“哪里”;“胡”“奚”“曷”和“何”字相当,可以译成“什么”.作为宾语,“恶”字只用於“恶在”“恶乎”,而很少用在其他动词和介词前面.

  再看用作状语的例子:

  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战国策·赵策)

  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同上)

  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同上)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天曷不降威?(尚书·商书·西伯戡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作为状语,“安”“恶”“焉”一般表示反问,可以译成“哪里”“怎么”;“胡”“奚”“曷”一般询问原因,可以译成“为什么”;但是最后一个例子里的“曷”字是询问未来的时间的,这种用法是《诗经》语法的特点之一,别的古书上很少见到.此外,“曷”字用作状语时,和“盍”字相通,表示“何不”的意思,这里不详细叙述了.

  (二)疑问语气词

  (1)乎,诸

  疑问语气词“乎”字,表示纯粹的疑问.“乎”字译成现代汉语,有时要译成“吗”,有时要译成“呢”,这要看它用在什么样的疑问句里.在是非问句里,发问的人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用语气词“乎”字,这种“乎”字要译成“吗”.例如: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战国策·齐策)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

  许子冠乎?(孟子·滕文公上)

  在选择问句里,“乎”字要译成“呢”.例如:

  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祅祥乎?”(战国策·楚策)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孟子·告子上)

  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在先秦时代,句中已经用了疑问代词的所谓特指问句,极少用“乎”字,这可以从本节通论所举的若干特指问句里看到.这是因为既然句中用了疑问代词把疑问之点提出来了,不用“乎”字,仍然可以了解为疑问句.秦汉以后,特指问句用“乎”字才渐渐多起来.例如:

  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

  孰为汝多知乎?(列子·汤问)特指问句里的“乎”字要译成“呢”.

  “乎”字跟疑问代词、否定词以及常见的“岂”字、“宁”字相呼应时,往往表示反问.例如:

  其何伤於日月乎?(论语·子张)

  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战国策·赵策)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先生独未见夫仆乎?(战国策·赵策)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庄子·秋水)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战国策·齐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反问句是无疑而问,只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肯定或否定,并不一定要求回答.跟疑问代词相呼应的“乎”字译成现代的“呢”,其余的“乎”字译成现代的“吗”.

  “乎”字跟“其”(表示委婉语气)、“无乃”(表示恐怕是的意思)、“得无”(表示该不会的意思)等词相呼应的时候,表示一种委婉语气,略等於现代的“吧”字.例如:

  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子其怨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其恕乎!(论语·卫灵公)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有时候,“乎”字并不表示疑问,而是表示感叹.例如:

  长铗归来乎!(战国策·齐策)

  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

  善哉!技盖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诸”字是“之乎”的合音.“诸”字用於句尾的时候,可以用“之乎”去解释,但是只表示疑问和反问.例如: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论语·先进)

  (注意比较“行诸”和“行之”.)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2)与(欤),邪(耶)

  “与”(欤)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吗”字或“呢”字.“与”和“乎”的分别是:除了有疑问代词或在选择问句而外,“与”字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用“与”的时候,在多数情况下,是说话人猜想大约是这样一件事情,但是还不能深信不疑,要求对话人加以证实.因此,纯粹表示疑问的“乎”字不能换成“与”字,例如“伤人乎?”不能换成“伤人与?”“冯公有亲乎?”不能换成“冯公有亲与?”下面是一些用“与”字的例子: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

  是鲁孔丘之徒与?(同上)

  然则师愈与?(论语·先进)

  然则废衅钟与?(孟子·梁惠王上)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孟子·公孙丑上)

  上面这种是非问句中,“与”的疑问语气不是很强的.但是在有疑问代词的句子里,或者在选择问句里,“与”字的疑问语气强得多.例如: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丘何为是栖栖者与?(论语·宪问)

  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邪”(耶)字和“与”(欤)字的语法作用相同.在先秦,有的古书只用“与”不用“邪”,如《论语》《孟子》;《春秋》三传也只有《左传》用了一个“邪”字.《老子》《庄子》用“邪”很多,《荀子》也是用“邪”多於“与”.“邪”和“与”古音相近,它们的不同大概是方言不同的缘故.下面是一些用“邪”字的例子: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老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齐策)

  治乱,天邪?(荀子·天论)“与”和“邪”也都能用於反问.例如: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战国策·赵策)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此非以贱为本邪?(老子)

  夫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庄子·秋水)

  (3)哉

    “哉”字的主要用途有二:一是表示反问,一是表示感叹.“哉”字表示反问略等於现代的“呢”字(只有和“岂”字相呼应时才等於现代的“吗”字).它永远不表示纯粹的疑问;而且,一般地说,要有疑问代词或“岂”字跟它呼应,才能表示反问.例如: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何有於我哉?(论语·述而)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

  “乎哉”连用时可以表示纯粹的疑问,那是“乎”字所带有的语法意义,而“哉”字只是加强“乎”字的语气.例如: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梁惠王上)

  不识此语诚然乎哉?(孟子·万章上)但是,有时候是“乎哉”连用表示反问.例如:

  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

  (“慊”qiàn,恨.)

  “哉”字表示感叹时,略等於现代的“啊”字.例如:

  管仲之器小哉!(论语·八佾)

  硜硜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

  “哉”字和它前面的形容词也可以提到句首,构成倒装句,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例如: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野哉由也!(论语·子路)

  上面我们叙述了两类疑问词--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下面我们再来简单讨论一下与疑问句或疑问语气词有关的几种语法现象.

  (1)几种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

  第一,“不亦.乎”.例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不亦.乎”是古代的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说法.

  第二,“何以.为”.例如: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

  这种句子,实际上是动词“为”的疑问代词宾语“何”放在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前面了,意思是“用.做什么”.第一个例句是说“君子朴质就行了,用文采做什么?”这是无疑而问,是古代表示反问的一种说法.

    在“何以.为”这个格式里,“何”字可以用别的疑问词如“奚”、“恶”、“安”等来替换;“以”字也可以“用”字来替换.例如: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恶用是鶃鶃者为哉?(孟子·滕文公下)

  古代汉语里介词“以”字是可以省去的,因而“何以.为”句中也可以省去“以”,说成“何.为”.例如: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何厚葬为?(汉书·张汤传)“我何渡为”意即“我渡河做什么”,“何厚葬为”意即“厚葬做什么”.

  第三,“何.之有”.

  “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是“有什么.”的意思.“何厌之有”就是“有什么满足呢”(“之”字复指“厌”字).例如: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夫晋何厌之有?(左传僖公三十年)

  (2)语气词的连用

  疑问语气词不仅可和疑问语气词连用(像上面所讲的“乎哉”),而且也可以和直陈语气词连用.例如: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赵策)

  斯谓之君子已乎?(论语·颜渊)

    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连用的语气词,都分别担负了表达语气的任务;这些例子中,“也”、“矣”、“已”等表直陈语气,“与”、“乎”、“哉”等表疑问或反问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所以上面这些句子都是疑问句或反问句.

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链尺毁”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困桥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缶。

  “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一词多义。

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侥幸)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传”与“示”)欢

①逆强秦之欢(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交情)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是)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

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

②王必无人(如果)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

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

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

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

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从)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竟然)

②乃前曰(于是,就)

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

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谁,哪一个)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

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听说)

二、古今异义

  ①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今义指下跪叩头;祝贺)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古义指虑,担心。今义指害病;灾祸)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古义指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

  今义指年岁,生命;生日)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古义指离开。

  今义指除掉,减掉,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

  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⑤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看。

  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⑧布衣之交(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指麻布衣服)

  ⑨左右欲刃(左右:古义指左右的侍从。今义指左和右两方面)

  ⑩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鄙贱:古义指粗野而又地位低微,谦词。今义指鄙视,轻视)

  ①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约束:古义为名词,约定、契约。

  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

①②传以示棚备美人及左右(美人:姬妾今义:美女)

①③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将来的)明年)

①④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今义指以前)

①⑤窃计欲亡走燕(窃:古义私下里今义指偷东西走:古义指逃走今义指走路)①⑥不如因而厚遇之(厚遇:古义好好招待今义优厚的待遇)

①⑦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得罪:古义:得到惩处今义:冒犯)

三、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④怀其璧(怀,怀揣着)

⑤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

⑥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⑦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⑧臣语曰(语,告诉)

⑨于是相如前进缻(前:走上前)

⑩赵王鼓瑟(鼓:弹奏)

①①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嘻:苦笑声)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在朝堂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

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④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⑤怒发上冲冠(上:向上)⑥卒廷见相如(廷:在朝堂上)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毕,使……完毕;归,使……回去)

  ⑤以绝秦望(以:用……来;绝,断绝)

⑥归璧与赵(归:使……归)

⑦以勇气闻于诸侯(闻:使……听闻)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③吾羞,不忍为之下(羞:以……为羞耻)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宏大量)

③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使……急)

f.形容词作名词:

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

②宁许以负秦曲(曲,理亏之责)

g.动词作名词: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盟约)

②为刎颈之交(交:动作名,朋友)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常见句型:……者……也,……也)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翻译:廉颇,是赵国的良将。)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蔺相如者,赵人也

④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⑤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⑥何者?严大国之以修敬也

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幕君之高义也

⑧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于”字表被动(翻译:而您被赵王宠幸)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字表被动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被动

④使不辱于诸侯“于”字表被动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1、何以知之(以何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君以何知燕王)

②定语后置: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者人)

③状语后置:

1、拜送书于庭(于庭拜送书)

2、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

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

4、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臣头今与壁与柱俱碎矣)

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6、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于境上会)

7、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

  8、君幸于赵王。(君于赵王幸)

9、得罪于大王(于大王得罪)

d.省略句

  1、传(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4、(缪贤)对曰:“臣尝有罪……”

5、不如因厚遇之,使(之)归赵

6、相如既归,赵王以(之)为贤大夫

  7、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六、出自本文的成语

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白璧微瑕

《苏武传》知识点

一、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沾: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1.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12.毕今日之驩驩:通“欢”。

13.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女:通“汝”你

14.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县:通“悬”悬挂

二、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差不多。

  2.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丈人: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幸蒙其赏赐。

  赏赐:古义:照顾。

  今义:奖赏物品。

  5.欲因此时降武。

  因此:古义:趁这时。

  今义:因为这个。

  6.独有女弟二人。

  女弟: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7.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8.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9.稍迁至栘中厩监。

  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10.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古义: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

  1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会:古义:正当、适逢。

  今义:聚会、集合。

  12.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3.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14.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5.卧起操持。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16.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假: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

  17.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不幸:古义:对去世的委婉说法。

  今义:指灾祸。

  18.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明年:古义:第二年。

  今义:后一年。

三、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

(8)屈节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9)别其官署常惠等别:使……分开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雨。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四、一词多义

①使

  (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第6/10页

②语

  (1)以状语武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单于语:说的话。

③引

  (1)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

④食

  (1)绝不饮食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吃。

  (3)廪食不至食:粮食。

  (4)给其衣食食:食物。

⑤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发动。

  (3)恐前语发发:被揭发。

⑥乃

(1)见犯乃死,重负国乃:副词,才

(2)恐汉袭之,乃曰乃:副词,于是、就

五、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5)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④省略句

(1)后随浞野侯没湖中

(2)单于子弟发兵于战

(3)使牧羝

  (4)会缑(gōu)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5)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

第7/10页

《张衡传》知识点一、古今异义词: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交接:古:结交今:①连接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今: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

  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

  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行:古:不去(应荐)。

  今: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5.寻其方面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封爵。

  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7.衡下车,治威严。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8.常从容淡静从容: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9.连辟公府不就辟:古义:征召。今义:复辟。

  10.其牙机巧制牙: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今义:牙齿。

  11.覆盖周密无际周密: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12.振声激扬激扬古义:激越、传扬。

  此指清脆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13.中有都柱都:古义:大,音dū。

  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音dōu)。

二、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傍行八道:“傍”通“旁”

  3.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4.形似酒尊:“尊”通“樽”,杯,酒杯。

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衡少善属文(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妙尽璇机之正(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皆共目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

  )。

三、一词多义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第8/10页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⑥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①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②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属zhǔ

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②衡少善属文(连缀)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shǔ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辈)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行)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

第9/10页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⑤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⑥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2)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

(4)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

②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

(5)省略句

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

②讽议左右(省略介词“于”)

③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省略主语“张衡”)

(6)状语后置

①游于三辅(于三辅游)

②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

疑问词在古文中有哪些

  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谁”主要用于1般问句。

  “孰”经常使用在选择问句里,1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个”。

  “孰”除指人之外,也能够指物或地方。

  “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这里就不举例了。

  “孰”表示“哪个”的用例如:“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个更美?“礼与食弊好御孰重?”——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礼制和食品相比哪个更重要?“孰”还常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表示比较。

  “孰与”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个更……”。

  如以下例句:“吾孰与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个更美?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君料臣孰与舜?”——这句里比较的内容不出现租岩,大致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个更好?有时“孰与”比较的结果已明确,常常用在反问句里,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袜链”。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尘搏物废。

  学习语文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一、通假字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与不:不(fǒu),通“否”。

    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事,通“侍”,侍奉。

  《苏武传》

    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表现。

    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聚。

    因泣下沾衿:沾,通“沾”,打湿;衿,通“襟”,衣襟。

    与武决去:决,通“诀”,诀别。

  《张衡传》

    精思傅会:傅,同“附”。

    员径八尺:员。同“圆”。

   银手 尊则振龙:振,通“震”,震动。

    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

  二、实词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作状语:

  《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奉璧西入秦:向西。

    怒发上冲冠:上,向上。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

    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苏武传》

    其一人夜亡:夜,在夜里。

    剑斩虞常已:剑,用剑。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向上。

    朝夕遣人侯问武:朝夕,早晚。

  《张衡传》

    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当时。

  (2)名词活用作动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上前。

    秦御史前书曰:上前。

    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

    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shè),安置住宿.

    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衣(yì),穿着。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献礼。

    相如每朝时:朝,上朝。

  《苏武传》

    天雨雪:雨,下。

    羝乳乃得归:乳,生育,生子。

    武能网纺缴:网,结网。

   派液 檠弓弩:檠,矫正。

    杖汉节牧羊:杖,柱着。

    惠等哭,舆归营:舆,抬着。

    爵通侯:爵,封爵位。

  《张衡传》

    皆共目之:目,使眼色。

  2、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苏武传》

    兄弟亲近:亲近,亲近之臣。

  (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待。

  3、使动用法: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廉颇蔺相如列传》

    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苏武传》

    空以身膏草野:膏,使……肥沃。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廉颇蔺相如列传》

    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归璧于赵:归,使...回去。

    毕礼而归之:使...回去。

    以绝秦望:绝,使...断绝。

    蔺相如固止之:止,使...停止。

  《苏武传》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回国。

    欲因此时降武:降,使……投降。

    反欲斗两主:斗,使……争斗。

    请毕今日之驩:毕,使……完毕。

    胜、惠共止之:止,使……止,阻止。

  4、意动用法: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羞,以...为羞耻。

    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苏武传》

    单于壮其节:壮,认为……壮烈。

  《张衡传》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以……为奇,认为……出奇。

  三、古今异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人遗(wèi)赵王书:书,信。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祝酒。

    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宣言曰:宣言,扬言。

  《苏武传》

    置币遗单于:币,财物,礼品。

    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第二年。

  《张衡传》

    举孝廉不行:不行,没有去。

    再迁为太史令:再,两次。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我为赵将。

  《苏武传》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肯定判断句)

    缑王者,昆邪王自也。

    非汉所望也。(否定判断句)

  2、被动句

  《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而君幸于赵王。

    使不辱于诸侯。

  《苏武传》

    见犯乃死,重负国。

    皆为陛下所成就。

    少以父任:任,被任职。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夷灭,被消灭。

    胜闻之,恐前语发:发,被揭发。

  《张衡传》

    连辟公府不就:辟,被征召。

  3、变式句(倒装句):

  (1)宾语前置: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何以知燕王?

  《苏武传》

  何以汝为见?以何见汝为?

  信义安所见乎?信义所见安乎?

  子卿尚复谁为乎?子卿尚复为谁乎?

  何以复加?以何复加?

  何以过陵?以何过陵?

  《张衡传》

    未之有也。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勇气闻于诸侯。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拜送书于廷。

    会于西河外渑池。

  《张衡传》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验之以事。

  (3)定语后置:

  《廉颇蔺相如列传》

    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人。

  《苏武传》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五、成语

  《廉颇蔺相如列传》

  完璧归赵

  怒发冲冠

  负荆请罪

  布衣之交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