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文言文知识点有哪些?

作者:邴鸿泽时间:2023-07-23 14:10:38

导读:" 《苏武传》文言文知识点有哪些?1.苏武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誉为古代文言文的代表之一。它以苏武的忠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主线,讲述了苏武在匈奴的囚禁中始终保持忠诚的故事。2.文言文的特点:《苏武传》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作品,具有古朴、简练、正式等特点。"

《苏武传》文言文知识点有哪些?

  1.苏武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誉为古代文言文的代表之一。它以苏武的忠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主线,讲述了苏武在匈奴的囚禁中始终保持忠诚的故事。

  2.文言文的特点:《苏武传》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作品,具有古朴、简练、正式等特点。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需要一定的阅读理解和语法知识。

  3.古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阅读《苏武传》需要了解古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如“吾”、“尔”、“乃”等古代代词的使用,以及“乃”、“而已”、“其”等古代语气词的用法。

  4.古代文化与历史:《苏武传》所描写的是古代中国的历史事件,涉及到匈奴与汉朝的关系、战争、文化交流等内容。阅读《苏武传》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知识。

  5.文言文的修辞手法:《苏武传》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可以通过学习《苏武传》来了解古代文言文的修辞技巧和文学特点。

  6.阅读技巧:阅读《苏武传》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如理解上下文的关系、推测作者的意图、分析句子结构等。通过分析《苏武传》的语言特点和结构,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总结:《苏武传》是一部重要的文言文作品,阅读它可以学习古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学习文言文和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来说,阅读《苏武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文言文《苏武传》课内知识点梳理

    《苏武传》通过许多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热情讴歌了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忠心耿耿的高尚品德。以下是我整理的课文重要知识点,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诗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掌握好这些内容才能在文言文考试中运筹帷幄。

  《苏武传》知识点梳理

  一、《苏武传》通假字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女:通“汝”,你。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通“祀”,祭祀。

    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此郑拦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始以疆壮出疆:通“强”,强壮。

  二、《苏武传》古今异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丛缓提拔。今义:业绩。

    位列将古义:位;官位。今义:森胡位置、地位。

    列:一般的,普通的。今义:排列。

    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动词,靠近。

    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三、《苏武传》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若: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名词做动词,祭祀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四、《苏武传》特殊句式

  1.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2.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五、《苏武传》难句补注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汉制,官至二千石以上者,其子弟可任为郎(皇帝侍从)。苏武父苏建为代郡太守,故其子苏嘉、苏武、苏贤皆得循例为郎。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且鞮侯)单于自谓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汉书?匈奴传》)

    持节:节,使者所持信物,持节,指持代表皇帝的旄节出使。旄节,“以竹为之,柄长8尺,以旄牛尾为其眊,三重”(《后汉书?光武纪》李贤注)。

    见犯乃死,重负国:“言被匈奴侵犯然后乃死,是为更负汉国,故欲先自杀也。”(《汉书》颜师古注)

    蹈其背以出血:颜师古《汉书》注:“煴,谓聚火无焰者也。

  ”煴火,指初燃未旺有烟无焰之火。

  覆武其上,指苏武面朝下,覆其身于坑之横木上。

  杨树达《汉书窥管》:“背不可蹈,况在刺伤时耶!蹈当读为掏……掏背者,轻叩其背使出血,不令血淤滞体中为害也。

  ”蹈其背,指掏其背,即轻轻敲打其背。

  杨说是。

    何以汝为见:王念孙《读书杂志》称原句本作“何以见汝为”。王说是。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颜师古《汉书》注:“苏林曰取鼠所去草实而食之。

  张晏曰取鼠及草实并而食之。

  师古曰:苏说是也……去,谓藏之也。

  ”《汉书补注》引刘攽说:“今北方野鼠之类甚多,皆可食也。

  武掘野鼠,即得食之。

  乃颇弆藏耳。

  ”两说皆通。

高中语文《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高考复习时要将所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苏武传》知识点总结的资料,供您阅读。

  高中语文《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1.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缺御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⑾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2.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丈人:古义:老人,长辈没搜。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因此: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

  女弟: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枯扮历7.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

  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古义: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会:古义:正当、适逢。

  今义:聚会、集合。

    11.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2.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13.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4.卧起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3.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

  (8)屈节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4.一词多义

  ①使

    (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②语

    (1)以状语武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语:说的话。

  ③引

    (1)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

  ④食

    1)绝不饮食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吃。

    3)廪食不至食:粮食。

    4)给其衣食食:食物。

  ⑤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发动。

    3)恐前语发发:被揭发。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为见女”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苏武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古诗和前肢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考语文《苏武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填空

    班固,字孟坚,东汉时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

  “二十四史”之一。

  二、注音

  煴(yūn)火 啮(niè)雪旃(zhān)毛牧羝(dī)

  廪(lǐn)食弆(jǔ)草实节旄(máo) 弋(yì)射

  纺缴(zhuó)  檠(qíng)弓弩扶辇(niǎn)劾(hé)大不敬

  今日之驩(huān)阏氏(yānzhī)

  三、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粗或:通“毡”,毛织的毡毯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通“弆”,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通“现”,显现

  6、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通“沾”,浸湿;通“襟”,衣襟;通“诀”,诀别

  7、请毕今日之驩:通“欢”,欢宴

  8、前以降及物故:通“已”,已经

  四、古今异义词

    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相抵偿;今:副词,表程度。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提拔;今:业绩。

    3、兄弟亲近:古:亲近的侍臣;今:动词,靠近。

    4、我丈人行也:古:老人,长辈;今:岳父。

    5、欲因此时降武:古:趁这时;今:相当于所以。

    6、且陛下春秋高:古:年纪;今: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古:确实存在;今:诚实、老实。

    8、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9、卧起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五、重点词语

  1、稍迁至栘中厩监:渐渐;升迁2、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3、武帝嘉其义:赞许4、数通使相窥观:屡次

  5、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适逢6、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暗地里

  7、单于使使晓武:通知8、武曰:自分已死久矣:料想,断定

  9、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10、凡随武还者九人:总共

  11、张胜闻之,恐前语发:揭露,暴露

  六、一词多义

  1、幸: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希望

  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有幸,幸而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不幸指去世

  2、使:数通使相窥观:使者

  单于使使晓武:派,使者

  3、语:以状语武:告诉

  如惠语以让匈奴:说的话

  4、引:虞常果引张胜:招供

  引慧凳世佩刀自刺:拔

  5、食:绝不饮食:给他吃的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吃

  廪食不至:粮食

  给其衣食:食物

  6、发:方欲发使送武等:打发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

  恐前语发:被揭发

  七、词类活用

  1、单于壮其节:意动,以……为壮2、欲因此时降武:使动,使投降

  3、空以身膏草野:使动,使肥沃4、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动,使回去

  5、反欲斗两主:使动,使相斗6、羝乳乃得归:名作动,生子

  7、天雨雪:名作动,下

  8、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意动,以…为甘乐

  9、杖汉节牧羊:名作动,执,拄

  八、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句子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2、为降虏于蛮夷:介后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

  5、何以复加:宾语前置6、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

  7、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判断句8、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句

  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定语后置

高二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苏武传

【通假字】

  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女:通“汝”,你。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3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5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6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7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8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9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10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

  11因泣下沾衿沾:同“沾”衿:同“襟”,衣襟。

  12与武决去决:通“诀”,诀别。

13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

【古今异义】

1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

  2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度。

  3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假吏常液唤搭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古义:临时充任

  5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7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动词,靠近。

  8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10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1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闹拿今义:诚实、老实。

12会论虞常古义:判罪今义:分析说明事理

13太夫人已不幸古义:去世今义:使人失望、伤心、痛苦

14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链拍年

【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动词使动用法,使……归

  (2)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4)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5)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6)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动词使动用法,使……堕

(7)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以状语武名词作动词,告诉

(5)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6)得夜见汉使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7)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8)及卫律所将降者名词作动词,带领

【特殊句式】1.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

2.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被动句

(1)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2)见犯乃死,重负国

(3)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4)皆为陛下所成就

(5)劾大不敬

苏武传重点字词整理

苏武传重点字词整理如下:

  1、父:指苏武的父亲苏建,有功封平陵侯,做过代郡太守。

  2、兄弟:指苏武和他的兄苏嘉,弟苏贤。

  郎:官名,汉代专指职位较低皇帝侍从。

  汉制年俸二千石以上,可保举其子弟为郎。

  3、稍迁:逐渐提升。

  栘(yí)中厩(jiù):汉宫中有栘园,园唤枣中有马厩(马棚),故称。

  监:此指管马厩的官,掌鞍马、鹰犬等。

  4、通使:派遣使者往来。

  5、相当:相抵。

  6、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天汉,汉武帝年号。

  7、且(jū)鞮(dī)侯:单于嗣位前的封号。单(chán)于:匈奴首领的称号。

  8、中郎将:皇帝的侍卫长。节:使臣所持信物,以竹为杆,柄长八尺,栓上旄牛尾,共三层,故又称“旄节”。

  9、假吏: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斥候:军中担任警卫的侦察人员。

  10、缑王:匈奴的一个亲王。

  长水: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北。

  虞常:长水人,后投降匈奴。

  11、昆(hún)邪(yé)兆姿王:匈奴一个部落的王,其地在河西(今甘肃省西北部)。昆邪王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降汉。

  12、浞(zhuō)野侯:汉将赵破奴的封号。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率二万骑击匈奴,兵败而降,全军沦没。

  13、卫律:本为长水胡人,但长于汉,被协律都尉李延年荐为汉使出使匈奴。回汉后,正值延年因罪全家被族链绝捕,卫律怕受牵连,又逃奔匈奴,被封为丁零王。

  14、阏(yān)氏(zhī):匈奴王后封号。

  15、左伊秩訾(zī):匈奴的王号,有“左”“右”之分。

  16、受辞:受审讯。

  17、舆:轿子。此用作动词,犹“抬”。

  18、相坐:连带治罪。古代法律规定,凡犯谋反等大罪者,其亲属也要跟着治罪,叫做连坐,或相坐。

  19、弥山:满山。

  20、膏:肥美滋润,此用作动词。

文章简介: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

苏武传文学常识

1.概括苏武传的大概内容

  按苏武一生经历的主要关节,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

  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8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

  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

  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赞语主要表彰苏武的崇高品质。

  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入骨三分刻画人物,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苏武的出使,正当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

  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态,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臣全部放回。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方面的好意,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派苏武护送以往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回国。

  按常情而言,苏武是一个和平使者。他的出使应该是愉快而顺利的,但事情的发展却出辩春乎意料。

  当时,匈奴恰巧发生了一次情节严重的谋反事件。谋反者的首领缑王计划绑架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

  谋反者的另一首领虞常原是汉臣,他企图刺杀叛汉降敌、当了匈奴大臣的卫律。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副使张胜。

  张胜没有向苏武报告,私下支持他们的行动。从国家关系上说,张胜的做法损害了汉朝的信义,有悖于两国通好的宗旨,使汉使处于理亏的地位。

  虞常曾对张胜说:“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

  左大都尉是匈奴贵人,他企图刺杀单于降汉。单于及时粉碎了这一阴谋,并发兵俘获了赵破奴的军队。

  这些不愉快的往事,本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缑王的思想没有携贺耐跟上形势的发展,仍然重复上一次的冒险行动,结果兵败被杀,虞常被生擒。事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了汉朝的使臣。

  苏武遇到了一道事先没有想到的难题,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苏武在解决这道难题的过程中的表现,刻画了他的光辉形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武传。

2.谁知道《苏武传》的资料

  1.作者简介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

  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

  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3.整体介绍《苏武传》是《汉书》中最拍咐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

  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

  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参考译文—————————————————————————————————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

  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

  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

  公元前100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

  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里,摆列财物赠给单于。

  单于越发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

  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赵破奴重新陷胡地,在卫律统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

  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

  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受到汉廷的照顾。

  ”。

  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

  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们的计划报告了阏氏及其子弟。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

  单于派卫律审处这一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

  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

  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

  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

  左伊秩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

  ”。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

  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

  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拉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

  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应当处死。

  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

  ”。

  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

3.苏武传简单的说一下里面内容

  简言之,在这篇人物传记中,班固倾注心力,刻画了苏武这一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通过许多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突出地再现了苏武作为汉使无理被扣匈奴后,十九年之间始终不为威服,不被利诱,艰苦卓绝,视死如归的感人事迹,热情讴歌了其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忠心耿耿的高尚品德。

  全文写得清晰明畅,有声有色。文章不是机械地铺叙历史事件,而是经过高度取舍剪裁,集中笔墨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及在异国十九年的种种遭遇和表现,主题鲜明,形象突出。

  李陵劝降和送别两节,用对比和衬托手法刻画、烘托苏武,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性格和节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人物的形象、性格活脱脱跃然纸上。

  正因如此,苏武这位大义凛然的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二千年来家喻户晓,直至今天仍活跃在各种文学艺术的舞台上。译文: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从官。

  苏武逐渐被提升为汉宫栘园中管马厩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

  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人。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了人来抵押。

  天汉元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

  已经到了匈奴那里,备办了一些财物送给单于。单于渐渐倨傲,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汉武帝正要派送苏武等人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陷没在匈奴,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中,暗***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

  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

  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

  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告发了这件事。

  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一案件。

  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

  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

  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

  左伊秩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

  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踩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

  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气息。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

  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

  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

  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

  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

  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

  卫律说:“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

  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唯独匈奴未受惩罚。

  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的灾祸,将从(杀死)我苏武开始了!”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匈奴认为这是神在帮他,。

4.苏武传的梗概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

  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

  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5.苏武传文言现象

  通假字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⑾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2.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

  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女弟: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6.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8.稍迁至栘中厩监。

  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

  11.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12.会论虞常。

  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13.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14.卧起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词类活用①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②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8)屈节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③名词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7)绝不饮食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一词多义①使(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②语(1)以状语武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语:说的话。③引(1)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④食(1)绝不饮食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吃。(3)廪食不至食:粮食。

  (4)给其衣食食:食物。⑤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发动。(3)恐前语发发:被揭发。

  特殊句式①倒置句(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为见女”(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②判断句(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③被动句(1)见犯乃死,重负国(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3)皆为陛下所成就(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6.《苏武传》中苏武气节的特点

  《苏武传》是《汉书》中一篇比较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苏武一生经历曲折丰富,作者在传记中,比较集中地选取了他一生里最重要的活动——出使匈奴,来刻画苏武的性格、品质,以简练的文笔,清楚的脉络,塑造了一个坚贞顽强,忠于国家、民族的英雄形象。作者循着时间的顺序,逐层记述了苏武出使的过程。

  首先,是苏武出使遇变,他临危不乱,在面临“屈节辱国”的时候,为了使命和国家的尊严,“引刀自刺”,决心以身殉国,突出了苏武把国家尊严放在自己生命之上的爱国精神。第二层,苏武伤愈,卫律一面以“举剑拟之”相威胁,一面以自己“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的权力、财富相诱惑,苏武不为威胁所屈,不为利诱所动,表现了他坚贞不屈的品质。

  第三层,放逐北海,突出描写了北海环境的艰苦,但就是在这衣食无继,与羊为伴,以野鼠、草子为食的情况下,他还是“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苏武性格的顽强刚毅,通过这段记述,给人留下了琛刻印象。最后是李陵劝降,经过一段北海的艰苦生活,单子派他的故人李陵来北海为他“置酒设乐”,劝其投降。

  从李陵口中,道出苏武兄弟屈死,亲人散亡,武帝年高失政,大臣安危不测这些家、国无可怀恋的情况,但苏武仍然不移其志,以死相拒,绝不投降。苏武的高风亮节在这一层中更深刻地揭示了出来。

  四层中记述了苏武出使中的四个主要事件,简要地描述了他全部的出使过程,同时也各有侧重地表现了他的性格、品质,层层深入地塑造了一个丰满、生动的形象。在表现手法上,作者比较充分地使用了对比和陪衬。

  文中作者以较多的笔墨记述了卫律和李陵两个投敌者。卫津劝降,向苏武眩耀权力和财富,苏武则报之以“不应”和斥责;李陵兵败投降,因母亲被处死而绝了归汉之望,苏武则亲属散亡殆尽而不改其誓死归汉的决心。

  文章最后叙述苏武归汉时,说他“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来时募百余人,“随武还者九人”。这些的对比,突出了苏武的形象,也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

  作者在叙述中穿插了许多对细节的描写,象苏武得知自己有被牵连的危险时说:“见犯乃死,重负国”,短短几个字,就充分表现出了苏武把国家利益置于自己生死之上的精神。卫律劝降时,苏武“不应”,以刀剑威胁,苏武“不动”,寥寥四字,平淡中显示出态度的坚决。

  北海牧羊,“卧起操持”,“杖汉节牧羊”的细节,也突出体现了他的坚贞顽强。这些细微之处的描写,使形象具体、充实,人物的性格、精神鲜明感人。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