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为什么这些古诗对幼儿教育如此重要?

作者:费荣濡时间:2023-07-18 00:47:40

导读:"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为什么这些古诗对幼儿教育如此重要?1.引言-介绍唐诗三百首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广为人知并深受赞赏。-引出本文主题:唐诗三百首在幼儿早教中的应用和重要性。2.古诗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提供研究显示,早期接触古诗可以促进幼儿语"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为什么这些古诗对幼儿教育如此重要?

1.引言

  -介绍唐诗三百首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广为人知并深受赞赏。

  -引出本文主题:唐诗三百首在幼儿早教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古诗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

  -提供研究显示,早期接触古诗可以促进幼儿语言、思维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举例说明古诗可以培养幼儿的词汇量、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古诗对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

  -详细介绍古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对幼儿提升观察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古诗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抽象概念。

4.古诗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促进

  -分析古诗中的情感表达,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可以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阐述古诗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如孝道、友爱等,对幼儿道德发展的积极影响。

5.古诗对幼儿审美意识的培养

  -引用专家的观点,指出古诗中的韵律、节奏和押韵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觉和审美意识。

  -举例说明古诗如《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可以带给幼儿美的享受。

6.幼儿早教中如何应用唐诗三百首

  -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如通过朗诵、演唱等方式传播古诗。

  -强调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古诗学习氛围。

7.结论

  -总结唐诗三百首在幼儿早教中的重要性,并强调其对幼儿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呼吁家长和教育者积极运用古诗资源,为幼儿教育贡献力量。

  *注意:以上只是一个新闻的框架,实际完成新闻稿需要进一步丰富内容和使用合适的引用和数据支持。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诗赏析

  【#婴幼儿#导语】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

  唐诗的辉煌成就,引起后人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潮。

  下面是考网分享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诗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1.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诗赏析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桐喊薯。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黄河”。

  当然也是写实。

  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渗局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局者第二层楼(非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

  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

  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

  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

  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

  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

  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2.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诗赏析

  早发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赏析

    唐代安史之乱初期,唐玄宗奔蜀,太子李亨留讨安禄山,不久,李亨既位,史唐肃宗。

  玄宗又曾命令儿子永王李磷督兵平叛,永王李磷在江陵,召兵万人,自树一帜,肃宗怀疑他争夺帝位,已重兵相压,李磷兵败被杀。

  李白曾经参加过永王李磷的幕府,被加上“附逆”罪流放夜郎(今贵州遵义),当他行至巫山(今重庆境内)的时候,肃宗宣布大赦,李白也被赦免,他像出笼的鸟一样,立刻从白帝城东下,返回江陵(今湖北荆州)。

  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

    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朝辞白帝彩云间”“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

  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

  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

  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

  “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

  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

  “还”,归来的意思。

  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

  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

  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境界更为神妙。

  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

  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

  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

  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

  ”(《札朴》)。

    “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

  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

  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

  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

  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

  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这首诗写的是从白帝城到江陵一天之内的行程情况,主要突出轻快,这也反映了李白心情的轻快。

  李白以58岁的年龄,被流放夜郎,抛妻别子,走向长途,忽然遇赦,得以归家,心里自然十分高兴。

  在诗中李白没有直接抒情,但是读了他对行程的描写,自然感受到他的心情和兴奋的情绪。

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诗赏析

  送别

  王维〔唐代〕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赏析

    这首诗写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饮:这里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

  一、二句是说,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人。

  下马之地也就是饯饮之地,大概在进入终南山的山口。

  第二句设问,问友人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

  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话,表露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爱护的深情厚意。

  送别者的感情一开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三、四句是说,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

  指出了友人归隐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郁积不平。

  至于友人不得意的内容,当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业上的怀才不遇,诗人没有明确写出,也不必写出,留以想象空间。

  这三个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一把钥匙。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结尾两句是说,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

  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自己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联系前面“不得意”三个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

    王维这首《送别》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

  禅宗师弟子问斗机锋,常常不说话,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以求“心心相印”。

  即使要传达禅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将深邃意蕴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让弟子自己去参悟。

  王维在这首诗歌创作中吸取了这种通过直觉、暗示、比喻、象征来寄寓深层意蕴的方法。

  他在这首诗中,就将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感受凝缩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从而达到“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寻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4.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诗赏析

  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全诗以一愁字统起。

  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

  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

  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

  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

  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

  《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

  ”《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

  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

  ”《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

  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

  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其名句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5.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诗赏析

  金谷园

  杜牧〔唐代〕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鉴赏

    杜牧过金谷园,即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咏春吊古之作。

  面对荒园,首先浮现在诗人脑海的是金谷园繁华的往事,随着芳香的尘屑消散无踪。

  “繁华事散逐香尘”这一句蕴藏了多少感慨。

  王嘉《拾遗记》谓:“石季伦(崇)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真珠。

  ”此即石崇当年奢靡生活之一斑。

  “香尘”细微飘忽,去之迅速而无影无踪。

  金谷园的繁华,石崇的豪富,绿珠的香消玉殒,亦如香尘飘去,云烟过眼,不过一时而已。

  正如苏东坡诗云:“事如春梦了无痕”。

  可叹,亦可悲,还是观赏废园中的景色吧:“流水无情草自春”。

  水,指东南流经金谷园的金水。

  不管人世间的沧桑,流水照样潺湲,春草依然碧绿,它们对人事的种种变迁,似乎毫无感触。

  这是写景,更是写情,尤其是“草自春”的“自”字,与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自”字用法相似。

    傍晚,正当诗人对着流水和春草遐想的时候,忽然东风送来鸟儿的叫声。

  春日鸟鸣,本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赏心乐事。

  但是此时红日西斜,夜色将临;此地是荒芜的名园,再加上傍晚时分略带凉意的春风,在沉溺于吊古之情的诗人耳中,鸟鸣就显得凄哀悲切,如怨如慕,仿佛在表露今昔之感。

  日暮、东风、啼鸟,本是春天的一般景象,着一“怨”字,就蒙上了一层凄凉感伤的色彩。

  此时此刻,一片片惹人感伤的落花又映入诗人的眼帘。

  诗人把特定地点(金谷园)落花飘然下坠的形象,与曾在此处发生过的绿珠坠楼而死联想到一起,寄寓了无限情思。

  一个“犹”字渗透着诗人很多追念、怜惜之情。

  绿珠,作为权贵们的玩物,她为石崇而死是毫无价值的,但她的不能自主的命运正是同落花一样令人可怜。

  诗人的这一联想,不仅是“坠楼”与“落花”外观上有可比之处,而且揭示了绿珠这个人和“花”在命运上有相通之处。

  比喻贴切自然,意味隽永。

    一般怀古抒情的绝句,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这首诗则是句句写景,景中寓情,四句蝉联而下,浑然一体。

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赏析

  【#婴幼儿#导语】古诗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古诗词平仄押韵,韵律感十分强,教孩子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加强他们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文化气韵,腹有诗书气自华。

  下面是无分享的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1.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赏析

  所见

  袁枚〔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

  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

  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

  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

  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

  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

  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

  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

  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

  “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

  “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

  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

  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

  “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

  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

  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

  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

  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

  诗人曾经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2.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赏析

  江南

  汉乐府〔两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

  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3.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赏析

  敕勒歌

  乐府诗集〔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赏析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

  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

  “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

  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

  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

  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

  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4.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宋代〕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简析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

  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

  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

  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

  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从全诗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能触发得出;但无“闻说鸡鸣见日升”作铺垫,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

    只有登上“飞来山上千寻塔”,才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思绪条贯,勾连紧密;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前后关照,浑然一体。

5.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赏析

  元日

  王安石〔宋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6.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赏析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

  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

    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瓜洲渡口,也望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非黑白颠倒的官场,离开那丑恶,腐朽的地方体现作者希望重返那没有利益纷争的家乡,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

    情寓于景,情景交融,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在修辞上的锤炼。

    其中“绿”字可以体会到诗人用词的修饰,把吹改为绿,为的是生动,在这之前王安石也有多次斟酌推敲这个字,曾试过满,过等字,但最后还是把这个字改成了“绿”。

7.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赏析

  梅花

  王安石〔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

  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

  “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

  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

  “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

  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

  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

  “不是雪”,不说梅花,而说梅花的洁白可见。

  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

  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8.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赏析

  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苏轼的诗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种政治体验。

  苏轼自进入仕途后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倾向上更贴近保守派,反对王安石主导的新法。

  但他不偏激,主张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张讲究执行策略,反而又为旧党所不容。

  因此,苏轼笔下的庐山,也可以看成是扑朔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

  事实上,人们都置身局中,置身历史长河中,都不免陷入*者迷的困境,应该更客观地思考问题,得出恰当结论。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

  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

  《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9.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赏析

  舟过安仁

  杨万里〔宋代〕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赏析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这首诗语言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是想利用风让船前进啊!。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这是诗人看到的情景。

  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了诗人的注意,是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用的竹竿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是奇怪的事。

  由此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诗人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

  疑窦的解开,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是恍然大悟:两个小孩没下雨也张开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

  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

  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诗人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孩童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

    诗人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

  诗人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

  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

  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表达了诗人对孩童的喜爱和赞赏。

10.古诗三百首幼儿早教赏析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清代〕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

  见(读xiàn),显现。

  孤光,孤单的亮光。

  萤,萤火虫,光亮微弱。

  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

  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

  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

  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

  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

  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

  “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画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

  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

  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

  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诗人细腻的观察是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的,写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联想奇特,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古诗对于幼儿园幼儿的意义

1古诗词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艺术需要感知,大家熟知的唐诗宋词朗朗上口,不但韵律美,而且节奏美。

  明代诗人谢榛就曾经说过:“唐人歌诗,如唱曲子;可以协诗簧,谐音节”,可见,任何一首成功的古诗词实际上都是风格鲜明的诗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化的诗词意境的完美结合。

  一首诗就是一首美妙的歌,幼儿反复诵读,就能发现其中的种种美,感知其中的美,直至由衷的爱上它们。

  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明明白白的文字。

  读来顺口。

  易记,既有节奏美,又有韵律美。

  这样优美的文字,动听的节奏和韵律,谁又说它们不是一首首动听的歌?孩子们常被这样优美的语言浸润,对艺术的领悟力、感知力不知不觉间就悄然提高和形成。

  2古诗词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

  古诗词的文字非常精炼,用词贴切生动,句式又各具特色。

  当幼儿反复诵读之后,就能从这些文字的运用和搭配中。

  句式的创建中形成自己对语言的感知,为日后写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那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

  可以说,社会上的文化人无不把古诗词的学习和诵读作为提高自己写作能力、文化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如:诗人汪国真,80后女作家安意如。

  他们都深受古诗词的浸润,都表明过学习古诗词对提升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大有帮助。

3古诗词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操

  古诗词之所以千古流传,究其原因,是因为古诗词不但有文采,有韵律,而且有高度的思想境界。

  比如:《游子吟》中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深刻刻画了母爱的伟大,教师只要稍加讲解。

  幼儿便能理解这份无私高尚的母爱之情。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阅读

  【#婴幼儿#导语】学习唐诗宋词可以增强宝宝记忆力。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高峰。

  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

  从小背诵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下面是分享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阅读。

  欢迎阅读参考!。

1.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阅读

  山行

  杜牧〔唐代〕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一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

  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2.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阅读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

  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阅读

  夜宿山寺

  李白〔唐代〕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诗的内容记录了李白夜游寺庙的有趣经历。

  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从头到尾用“夸张”的手法,形象而又逼真地写出了山寺之奇高,星夜之奇妙。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这两句是写山寺之高。

  第一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

  发端一个“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

  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

  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

  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

  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4.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阅读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赏析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片始盛的桃花。

  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遗憾,而恼怒,而失望。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遗憾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

  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

  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诗人写这首小诗时,是在江州司马的任上。

  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

  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

  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

  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许自然地融入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5.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阅读

  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

  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

  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

  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

  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全诗抓住一个“愁”字展开。

  如果说“月落乌啼霜满天”多少透示着凄清悲凉,那么“江枫渔火”难道不给诗人一点光明与温暖吗?然而,“对愁眠”却凸现在人们面前。

  旅途的孤独、寂寞,牵起诗人的满怀愁绪,更遇上残月衔山、乌鸦悲啼,满目寒霜洒遍江天,一个迷茫、凄清、寂寥的背景已经形成,奠定了全诗以“愁”为中心的基调。

  人在逆境中(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品味出来),最忌的是景物伤怀,诗人泊船于枫桥之下,本来心情就已凄恻,却偏逢残月。

  外出旅游者(也许作者不是旅游家)往往会对家人无限牵挂,可谓归心似箭,盼望与家人团圆,然而,他却客舟孤苦、愁怀难遣。

  残月也许已给诗人一丝莫名的预示,更兼乌鸦悲鸣的不祥之兆!(听到乌鸦啼叫,人们都会将其与不详联系)满天的飞霜又怎能不令诗人一阵阵心寒?。

    “江枫渔火对愁眠”。

  经霜后鲜红似火的枫叶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霜天夜晚呈现出一种朦胧美,给这幅秋江月夜图平添几分悦目赏心的风姿,绘景已达到美得无瑕的境界!然而,作者着力渲染秋江月夜的美景时,笔束一顿便绘出一个“愁”字来。

  作者为什么愁?有几多愁?景愈美则情(愁)愈烈。

  诗人面对美景,却没有半点的欢乐,愁得辗转反侧,这是为什么?我们回顾前文“月落”、“乌啼”、“霜满天”,俗话说天黑怕鬼,诗人心中的“鬼”是什么?是他的仕途得失、宦海沉浮?还是家事索怀、亲朋离散?诗中没说,不得而知。

  但诗人无心欣赏夜景、孤独难眠,我们不难想象他心中之愁。

  郁结难抒,确实不是言语说得清的。

  从他害怕乌啼,我们可以觉察他心中一定有什么事(或人)令他担心,以至乌鸦的啼叫声也令他心烦意乱。

  霜,是诗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的组成部分。

  玉屑般的飞霜给人一种素雅高洁的美感,然而和“乌啼”“愁眠”联系起来理解,这霜就有点“不妙”了。

  既然诗人听到乌啼已感意乱,那么飞霜岂不是令他心寒吗?意乱心烦自是他“愁眠”之因了。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静得可怕,静得令人难以入睡。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

  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

  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

  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

  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枫桥夜泊》是一首情与景交织在一起的古诗,全诗除了“对愁眠”外,其余都是刻意绘景。

  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描绘秋江月夜的美景,间接而自然地把诗人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寄托于景物而抒发出来。

  欲抒情,先绘景,情随景发,是这首古诗显著的艺术特点。

  由此可见,在借景抒情的古诗中,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所描绘的景物来抒发的。

  在教学这类古诗时,我们既要欣赏作者描绘的景物,更重要的是理解他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了古诗。

为啥让幼儿学古诗词

  对孩子的诗词教育便是不容错过的播种的时节。

  多读些古诗词,是一生都受益的储备与修养。

  谙熟许多诗词的人,特有内涵与格调。

  诗词修养,等于在内心里建了个智慧库,一生受燃返用不尽。

  1、增强记忆力。

  2、提高语言文字能力。

  3、扩大知识面。

  4、培养学习兴趣。

  5、提高审美能力。

  6、增强自信心。

  7、培养耐性。

  8、加强家长与孩子的交流。

  9、提高孩子的人格修养。

  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

  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高段游的道理都蕴含其中。

  背诵这些经典古诗文,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戚销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

  10、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操。

  古诗文是塑造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良好载体,让孩子们自小就扎根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这是爱国主义最具体的表现。

  不管他们将来学文学理,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对提高国民素质大有好处。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诗词?一千个人或许有一千个理由,但我更愿意相信,是诗词本身的美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想念一种纯正的语感,让我们惋惜未开启或已蒙尘的才性,更让我们记起——这才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古诗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的存在是古人活过的证明,是生命燃烧后留下的痕迹。

  也许孩子们开始不太理解诗歌的意思,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总有一处风景,总有一种心情会让他觉得,只有用那一句古诗才能形容。

他们总会知道什么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你他们终将明白什么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你他们必定会懂得什么又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婴幼儿#导语】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

  唐诗的辉煌成就,引起后人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潮。

  下面是考网分享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1.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鹿柴

  王维〔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

  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

  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

  “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

  “但闻”二字颇可玩味。

  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毁如坦静默死寂。

  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纤桐)。

  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

  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

  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

  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

  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

  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橡燃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

  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

  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

  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

  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

  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

  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

  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

  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

  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2.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江雪

  柳宗元〔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

  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

  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雪”字笼罩全诗。

  “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

  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

  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

  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

  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赤壁

  杜牧〔唐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的赤壁之战。

  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

  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

  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4.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乌衣巷

  刘禹锡〔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赏析

    《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诗人此前尚未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也有瓜葛。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

  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

  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

  “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

  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

  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

  “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

  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

  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

    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而今这些飞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燕子,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谢安两家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

  “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老百姓是多么不同于往昔。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

  其将逝,剪爪识之。

  其后果至焉。

  ”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

  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

  《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

  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

  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

  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

  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

  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

  此诗为刘禹锡知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5.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赏析

    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

  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

  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

  脉忌露,味忌短。

  ”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

  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缺少含蓄。

  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

  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