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之五言绝句,有哪些值得赏析的特点?

作者:熊浩海时间:2023-07-18 00:47:44

导读:"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的五言绝句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这些五言绝句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值得我们赏析和欣赏。以下是这些五言绝句的一些值得赏析的特点:1.简洁明快:五言绝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感情。诗人们运用简洁的文字,却"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的五言绝句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这些五言绝句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值得我们赏析和欣赏。

以下是这些五言绝句的一些值得赏析的特点:

  1.简洁明快:五言绝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感情。诗人们运用简洁的文字,却能表达出丰富的内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抒发真情:五言绝句多以抒发真情为主题,表达诗人的真切感受和情感。诗人通过简短的文字,将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3.以景写情:五言绝句以写景为主要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诗人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4.音韵和谐:五言绝句注重音韵的和谐,诗句的韵律流畅优美。诗人们运用平仄押韵的技巧,使诗歌的音韵更加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5.寓意深远:五言绝句往往寓意深远,具有哲理性和思想性。诗人们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出对人生、社会和人性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1.学习五言绝句的基本知识,了解其结构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诗歌。

  2.阅读大量的五言绝句,尤其是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之作,通过欣赏和研究,提高自己对五言绝句的鉴赏能力。

  3.学习五言绝句的写作技巧,尝试自己创作五言绝句,提高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深入挖掘五言绝句中的寓意和思想,思考诗人们的情感和思考,加深对这些诗歌的理解和赏析。

  5.参加相关的文学交流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综上所述,五言绝句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诗歌,我们能够提高自己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唐诗三百首之五言绝句赏析

1.唐诗三百首之五言绝句赏析

  鹿柴

  王维〔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鉴赏

    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

  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

  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

  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我们走进深山密林都有这样的经验:山中分明杳无人迹,却突然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前后左右环视寻觅,又见不到一丝人影。

  诗的前两句,写的就是这种情境。

  能听到话语,人应在不远之处,然而竟不得见,可见山林之茂密幽深。

  山越深,林越密,就越寂静。

  按常理,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死寂。

  瑟瑟风声,潺潺水响,啾啾鸟语,唧唧虫鸣,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然而,诗人让这些声音都消隐了,只是紧紧抓住偶尔传来的一阵人语声。

  在一切都杳早陆贺无声息之中,这突然而至的“人语响”,显得格外清锐,似乎一下就打破了山中的寂静。

  可是,正如南朝王籍的诗所描绘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空谷传音,只会愈见空谷之空。

  这短暂的“响”,反衬出的是长久乃至永恒的空和寂。

  待人语响过,山林复归于静,而由于刚才的那一阵“响”,此陆派时的空寂便会更加触人心目。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景”,日光,“返景”,夕阳返照的余晖。

  深林本就幽暗,林间树下有青苔,更强调了其幽暗。

  夕阳斜斜地投进深林,又透过枝叶间的缝隙,照映到青苔上。

  初初读来,会觉得这一抹余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了一线光亮,给冷冷的青苔带来了一丝暖意。

  但稍加体会就会感到,实际恰与此相反。

  斜晖带来的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这就譬如作画,在大幅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一点暖色,在四周冷色严严的包裹下,暖色只会显得微弱和孤立无援,绝不会改变整幅画的基调,而被衬托后的冷色,反而会带给人更深刻的感受。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

  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

  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2.唐诗三百首之五言绝句赏析

  八阵图

  杜甫〔唐代〕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赏析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治今重庆奉节)时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

    这两句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

  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的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

  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说,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使他声名卓著。

  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练的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这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做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悉衡吞吴。

  ”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

  “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

  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

  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

  “石不转”,化用了《诗经·国风·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

  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

  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

  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3.唐诗三百首之五言绝句赏析

  江雪

  柳宗元〔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

  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

  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雪”字笼罩全诗。

  “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

  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

  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

  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

  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4.唐诗三百首之五言绝句赏析

  送别/山中送别

  王维〔唐代〕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一作:年年)

  赏析

    全诗含蓄深厚,曲折别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

  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定。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

  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

  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

  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

  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

  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

  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

  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

  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

  ”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

  “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

  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

  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5.唐诗三百首之五言绝句赏析

  乐游原/登乐游原

  李商隐〔唐代〕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赏析

    在此笔者认为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

  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

  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

  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夕阳”一句,向来被认为是诗人对繁盛的唐帝国即将衰落之感叹。

  大唐王朝繁盛一时,可如今就如同这夕阳般西下,好景不长。

  故而这句诗长久以来是这样翻译的:“夕阳无限的美好啊!只不过已经快要落下了。

  ”李商隐身处的晚唐,总有一种极致奢华过后的颓废感,故而此诗理解为李商隐对唐帝国的感叹。

  这种美好事物即将消逝沉落的失落感深深地烙在晚唐的每一个诗人身上,故而晚唐诗人的诗作比起盛唐总少了那种英姿勃发的自信感,大多消沉颓丧、含蓄委曲。

  如同本诗,在带入李商隐所处时代之后,本是平凡朴实的语言,却带着一种隐隐的失落感,毕竟那是中国甚至人类历最繁盛的一个帝国,其衰败之境怎么可能不让人伤心?。

    不过此诗亦有另外一种解读的角度,在近年来已经得到很多学术界的认可:这种观点认为“只是”二字在这里并不是转折的意思,而是一种理性的解释。

  故而后两句应该翻译为:夕阳无限的美好啊!因为已经接近了黄昏才能看到啊!笔者考证了许多关于此诗的资料,发现自明清开始,一直以来对后两句的解释都有不同的观点。

  而且关于“只是”二字的用法,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在晚唐时期都有“因为”的意思,比如李商隐本人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况且此诗为诗人游玩时一时兴起所做,未必能刻意将“夕阳”这一意象比作晚唐,只不过是当时情于境合、自然而然罢了。

  而这种解释自然让全诗没有了上种解释的伤感,却有了一种赞叹大自然之美景的壮怀之感。

  虽近黄昏,但是却依然能感受到美,这种情感积极向上,与之前的解释截然相反。

    此诗不用典,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是李诗中少有的,因此也是难能可贵的。

五言绝句及赏析

五言绝句古诗词及赏析汇总如下

01《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核空也是这样。

  全诗旨在写静蚂塌,却以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处理,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02《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人曾满怀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

  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改物瞎涌上心头。

03《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

  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

04《秋日湖上》

唐·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千百年不断发生的事都有随着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随着湖水向东流去。

  名利争夺、打打杀杀都随着历史的车轮销为匿迹。唯一不变的,只是那一道江水。

05《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此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一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

  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

经典的五言绝句诗词赏析

【篇一】经典的五言绝句诗词赏析:蝉

  唐代诗人: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

  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

  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

  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

  “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

  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

  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正昌埋,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

  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强调人格的力量。

  两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作者以蝉自许,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

  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

  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篇二】经典的五言绝句诗词赏析:鸟鸣涧

  唐代诗人: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

  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

  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举蚂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

  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

  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

  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

  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

  “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

  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

  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

  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

  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

  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

  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

  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迅烂也带有新的刺激。

  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

  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读者联想的。

  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

  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

  “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

  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

  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

  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

  “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篇三】经典的五言绝句诗词赏析:秋夜喜遇王处士

  隋末唐初诗人: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赏析

    这首描写田园生活情趣的小诗,质朴平淡中蕴含着丰富的隽永诗情。

    前两句叙述了农事活动归来,“喜遇”的背景,即诗人在田地里耕作了一天。

  这里“北场”“东皋”都是泛指诗人家附近的田地。

  “芸藿”和“刈黍”都是秋天的农事活动。

  “东皋”暗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诗句点明归隐躬耕身份。

  诗人耕作于不同地点,耕耘不同作物,这些场景和作物的变化,在视野上给人描绘了一幅和谐而有节奏的动感画面,体现了诗人耕作时的愉快心情。

  这两句平平叙述,没有任何刻画渲染,平淡到几乎不见有诗。

  虽然诗人写的这两句平淡不加雕饰,但朴素而有节奏的诗句中,自然描绘出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这样轻松自由的环境也使诗人的心境变得和谐平衡。

  王绩归隐生活条件优裕,参加“芸藿”、“刈黍”一类田间劳动不过是田园生活的一种轻松愉快的点缀。

  这种生活所造成的和谐心境是下两句所描绘“秋夜喜遇”的背景与条件。

    后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和朋友王处士相遇时的自然风景。

  星星点点的萤光、明亮的秋月,把乡村夜景衬托得宁静而不单调,透着恬淡之美,别有一番情趣。

  带着日间田野劳动后的轻微疲乏和快意安恬,怀着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欣然自适,两位乡居老朋友在这宁静美好的秋夜不期而遇。

  这个满月之夜,整个村庄和田野笼罩在一片明月之中,显得格外静谧、安闲、和谐。

  这里那里又穿梭地飞舞着星星点点秋萤,织成一幅幅变幻不定光图案。

  它们的出现,给这宁静安闲的山村秋夜增添了流动意致和欣然生意,使它不致显得单调与冷寂。

  同时这局部流动变幻又反过来更衬出了整个秋夜山村的宁静安恬。

  这里对两人相遇场面没有作任何画面描写,也没有一笔写“喜”字,但透过这幅由溶溶明月、点点流萤所组成的山村秋夜画图,借助于“相逢”、“更值”这些感情色彩浓郁的词语,那种沉醉于眼前美好景色中快意微醺的那种心境、环境的契合无间舒适安恬、共对如此良夜幽景两位朋友别有会心的微笑和得意忘言的情景都已经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这首小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流畅。

  在当时六朝靡丽诗风尚存的时代,可谓独树一帜。

  该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北场”、“东皋”、“毛月”、“夜萤”,每处景物都饱含了诗人的喜悦心情,开头两句的美景是愉快的,后两句好友相逢更是喜上加喜,这种心情透露在字里行间。

  这首小诗虽写田园隐居生活,却表现了乡居秋夜特有的美以及对这种美的心领神会。

  色调明朗,富于生活气息。

  这首诗则既保持朴素自然的优点,又融情入景,不经意地点染出富于含蕴的意境。

  从田园诗发展上看,陶渊明重写意,王维则着意创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王绩这首诗不妨看作王维田园诗先声。

  从诗中还可以看到陶诗的影响,但它从整体上说已经属于未来诗歌发展时代作品了。

【篇四】经典的五言绝句诗词赏析:送郭司仓

  唐代诗人: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友谊的作品,是一首送别诗。全篇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感情表达得十分细致。

    诗的开头用了画意般的描写,点明时间和地点。

  这是临水的地方,淮河碧绿的颜色被映在门上,应该是晚上吧,白天太阳下水的影子应该是闪烁不定的,不能看清楚颜色。

  只有静夜下平静的水面才会将绿色抹在人家的门户上吧。

  当然做这个推测,也因为诗人后面还写有留客的句子,应该天色已晚主客都有了不便之处,诗人才会生出挽留的心意吧。

  后面的两个短句都有祝福的意思。

  尤其用渐渐高升的明月来比喻朋友将要得到的发展,表明诗人不但希望他能高官厚禄,而且希望他能成为清正廉明的好官,诗人真是在用善良的心对待朋友。

  春季的淮河潮水会夜夜高涨,诗人用潮水来形容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心,这里即使有夸张地一面,但是也很形象化了那看不见的心绪,诗人的思念一下子变生动了。

  比喻的作用有说明,也有加深理解的一面。

    作者以淮水之绿表明主人留客之心殷殷切切,以明月、春潮来表达分别之愁,从环境入手,让周围景物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和思想,这种手法在王昌龄送别诗中占大多数。

    这首作品里对朋友的心意写得具体又深厚,选材有特点,而且素材的针对性也强。

【篇五】经典的五言绝句诗词赏析:山中送别

  唐代大诗人: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

  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

  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

  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第二句“日暮掩柴扉”,不写与友人话别的情景,也不渲染分手之际的环境气氛,而偏写送走友人之后日暮掩上柴扉的举动。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

  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

  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

  使诗人感到一种寂寞与孤独,自然会追忆友人的音容笑貌,眼前浮现友人在山中时朝夕相处的欢乐,同时,也一定会想象友人出山后的行踪,而且更盼望友人早日归来重聚。

  一句话,诗人身虽在柴扉之内,心却在柴扉之外。

  但所有这些,诗人都没有直接说出来,让读者自己从“掩柴扉”这一动作细节中体会。

  诗有“空白”,就耐人咀嚼。

    诗的前两句是陪衬,后两句才是表现的主体。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

    这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句意,但一点也不使人感到是用典,而觉得是从诗人内心深处自然流出的深情话语。

  这里用典不仅贴切,而且灵活,巧妙。

  《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是淹留山中,辞赋作者是要招其离开山中归家,而王维诗却反用其意,盼友人回到山中来;《楚辞·招隐士》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而王维诗是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楚辞·招隐士》用的是直接感叹句,王维改用疑问语气,所传达的感情便微妙、丰富多了。

    “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

  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

  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归不归”三字,有担心、疑惑友人去而不归,又有盼望友人明春归来之意绪。

  在王维之前,南齐谢朓《酬王晋安》诗也用了《楚辞·招隐士》的句意,写出了“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的句子。

    第三句“春草明年绿”,有的本子作:“春草年年绿。

  ”比较之下,“春草明年绿”更为美妙。

  它是全篇诗的警句。

  有了这一句,描绘出了诗人在柴扉中想象的这一片春草的绿色,使整首诗有了色彩,有了画意,有了象趣,而诗人盼望友人归来同赏明春山色的深情,便有了借以寓托的鲜明美丽物象。

  “绿”字是诗眼,“明”字也妙。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

  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各有什么特点

  五言绝句的特点: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有仄起、平起二格,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祥培,是其最大特色。代表作品有柳宗元的《江雪》、王维的《鸟鸣涧》、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等。

  七言绝句的特点:第一二四句平声同韵;第段袭三句仄声不同韵。

  第二四句倒数第三字通常为仄音;整首诗的意握宴兄境高,文辞雅,寓意深。

  代表作品有王昌龄《闺怨》、王昌龄《送柴侍御》、王之涣《凉州词》、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岑参《逢入京使》、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等。

五言绝句古诗赏析

    盛唐以前,五言绝句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自盛唐起,五言绝句通常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五言绝句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言绝句是古诗中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

  有仄起、平起二格。

  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

  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

    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

  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

  代表作品有王维的《鸟鸣涧》、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等。

  五言绝句古诗赏析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鹿柴:有篱落的村野。

    【简析】这首诗写空山非常幽静,“但闻人语响”更是静中而有动,似随手拈来,不着痕迹,敏锐的感觉独具匠心。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在深竹林中一个人弹琴和吹口哨,不是为了让人欣赏,只有明月才是唯一能见到这种忘情陶醉的知音,诗人道出人之所不能道。

  《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简析】刚刚送别,就盼望着明年能否再来,情意之深可想。“绿”字意象飞动。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简析】红豆,又名相思子,人们都将它当做是爱情的象征。诗人咏此以寄相思,已不是在追述那位树下思念丈夫的妻子滴泪血成珠的故事,亦可包括友情,其境界更高了。

  《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简析】对故乡来人的询问,当然可以很多很多,但诗中独只问到那株寒梅有没有开花,扩展了读者的想象。

  《送崔九》[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晨。

    【简析】奉劝朋友隐居就要真下决心,才有可能尽情地领略丘壑林泉之美,不要当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立意独特新颖,但去难人所难。

  《终南望余雪》[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简析】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简析】春眠夜短,气候各暖,如果不是因为鸟声的吵闹,还不知道醒来。

  联想到草木更加生机蓬勃,因而又感慨昨夜的风雨声,被打下的落花不知多少。

  意境深远,语言浅近,是千百年来幼儿都能背诵的一首好诗。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简析】短短二十个字,创造了一种何等优美迷人、令人产生无限遐思的意境!作者曾有句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的许多小诗,的确达到了这样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

  《怨情》[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简析】含蓄飘远,但美人的形象如在眼前。她是在怨谁呢?读者凭想象便可进入诗的佳境。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简析】对诸葛亮的下面评价和感慨,诗人已经写过很多,但这首对刘备颇有微词,因为刘备当年不同意联吴抗魏,反而想要吞吴,以致蜀亡,这就不是诸葛亮的.过错了。

  《登鹳鹊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该诗作者一作朱斌,题为《登楼》。

    【简析】鹳雀楼是唐代河中(今山西永济县)的名胜,楼高三层,可俯瞰黄河和中条山,令人眼界开阔,气象万千。

  诗人通过登楼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宏远的抱负和博大的胸襟,也表现了宇宙的无限。

  后两句出语自然,千古传诵,被人们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

  全诗气势奔放,意境开阔,语言通俗自然而且富有哲理意味。

  《送灵澈》[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简析】灵澈是当时著名的诗僧,俗姓汤。

  《全唐诗》存诗一卷。

  诗题为送,摹写灵澈出外云游的飘逸之致。

  《弹琴》[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简析】从弹古调而引起对时俗的感慨。既叹知音稀少,又感平生失意是因为不合时宜,和前面秦韬玉的“谁爱风流离格调”有相似感。

  《送上人》[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注】沃洲山: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

    【简析】所送的上人就是灵澈,诗里劝他既然要超尘出世,就不必让人知道行踪。

  《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简析】这首诗朴实自然,既可见丘丹所居的环境和心境,也可想象他同样在思念自己。

  《听筝》[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注】玉房:弹筝女子的住处。

    【简析】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相传三国时代的周瑜,二十四岁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他精通音乐,别人奏曲有误,他就回头一看,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此诗当然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

  《新嫁娘》[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简析】生活中能感觉到的细节,经诗人再现于艺术中,便觉隽永有味。

  《玉台体》[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注】蟢子:即长脚蜘蛛。藁砧:古称丈夫的隐语。

    【简析】玉台体,因南朝陈徐陵曾选古代的艳诗和言情诗编为《玉台新咏》而得名,本诗是仿作。这类诗,往往矫揉造作,但这首诗写得颇精致。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简析】本诗妙在自然,创造也一种不寻常的艺术境界,突现了诗人的抑郁心情和傲睨一切的性格。

  《行宫》[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简析】这首诗平实,但很有概括力,也很含蓄,并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

  《何满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注】何满子:曲名。

    【简析】这首五绝又题作《宫词》。

  短短二十字,写宫人的悲苦,令人一唱三叹,感慨系之。

  诗中每一句都嵌着一个数字,句与句基本对偶,也是一个特色。

  《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乐游原: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简析】这首诗千百年来撼人心弦的原因是第三、四句所升华的境界,给人一种哲学的启迪。这种境界,又正是人人都能领略到的。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简析】这首诗极为空灵,且平白如话。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简析】因为吵醒了和远戍的丈夫相会的好梦,而迁怒黄莺,思妇的深情表现得如此曲折、细腻和奇妙!

  《哥舒歌》[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简析】西鄙人即西部边民。这首民歌通过对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的歌颂,表达了各族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平朴自然,雄浑粗犷。

  【五言绝句的诗体介绍】

    盛唐以前,五言绝句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盛唐之后五言绝句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虽然其中也有极少数按古诗的做法写的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但盛唐五言绝句此时已经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体诗。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句数固定。只有四句,每句五字,总共二十字。

    ⑵押韵严格。

  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他的押韵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

  也就是说其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⑶讲究平仄。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四种基本句式。

    ⑷关于对仗问题。

  由于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也就不太严格。

  因律诗是一般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那么当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要看作是律诗的首、尾两联则都不用对仗,如王维《相思》;如果看作是律诗前半截,则三四句要对仗,一二句不用;若看作是颔联和颈联的截取,则都要对仗。

  而后两种情况不多见。

  【五言绝句的起源】

    从北周诗人庾信的一首题为“绝句”的五言诗来看,五言绝句不是唐代诗人创造的,其文体形式至少是南北朝末期就已形成了。

  “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

  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

  ”这是庾信的《和侃法师三绝》之一。

  此诗平仄粘缀,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二、四句尾是平声韵,第一、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

  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五言绝句古诗赏析【五首】

  【#能力训练#导语】五言绝句是中国诗歌体裁之一,属于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洞链诗范畴。

  下面是无分享的五言绝句古诗赏析【五首】。

  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五言绝句古诗赏析

  春夜喜雨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鉴赏

    《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

  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

  作品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

  ”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

  “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

  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

  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

  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

  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

  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

  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

  因此,写花实乃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品格。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

  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

  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

  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

  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

  它液颤肢的确很“好”。

    颔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

  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

  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

  然而也有例外。

  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

  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

  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

  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

  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

  “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

  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

  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

  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

  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

  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

  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

  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

  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

  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

  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闹世的海洋。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

  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

  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

    这首诗,前两句写雨适时而降,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三、四两句写雨的“发生”,其中“潜”、“润”、“细”等词语道出了雨的特点;五、六两句写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最后两句仍扣“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红湿”、“花重”,体物可谓细腻至极。

  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

  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

  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

  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

  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

  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

  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篇二】五言绝句古诗赏析

  春晓

  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

  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

  《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

  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

  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

  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

  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

  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

  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

  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

  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

  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

  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

  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

  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

  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

  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

  ”(《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

  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

  “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

  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

  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

  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

  “处处”是指四面八方。

  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

  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

  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

  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

  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

  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篇三】五言绝句古诗赏析

  静夜思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

  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

  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

  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

  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

  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

  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

  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

  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

  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

  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

  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

  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篇四】五言绝句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

  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

  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

  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篇五】五言绝句古诗赏析

  画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赏析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

  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

  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

  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

  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

  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

  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

  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

  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

  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

  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

  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

  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

  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

  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

  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

  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

  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