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译文和注释及赏析的关键信息是什么?

作者:饶鸿浩时间:2023-07-18 00:47:45

导读:" 唐诗三百首译文和注释及赏析的关键信息是什么?1.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这些诗作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爱情、自然、历史、哲理等等,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才华与情感。2.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唐诗三百首的译文。由于唐诗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

唐诗三百首译文和注释及赏析的关键信息是什么?

  1.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这些诗作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爱情、自然、历史、哲理等等,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才华与情感。

  2.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唐诗三百首的译文。

  由于唐诗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与现代有所不同,因此进行准确而流畅的翻译非常重要。

  译文需要忠实地传递原诗的意境和情感,并且保留原作的韵律和格律。

  3.注释在阅读唐诗三百首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注释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古代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和字词含义。

  在进行注释时,需要结合作者的生平背景、时代背景和作品内涵,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4.对唐诗三百首的赏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赏析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

  形式上,我们可以探讨诗歌的韵律、押韵和格律结构。

  内容上,我们可以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

  5.唐诗三百首的关键信息在于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这些诗作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人民的心声。

  通过研究译文、注释和赏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文化、社会和人文精神,进一步丰富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总结起来,唐诗三百首译文和注释及赏析的关键信息是:诗歌的翻译需要忠实传递原作的意境与情感,注释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化背景与字词含义,赏析可以深入挖掘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思想内涵。通过研究唐诗三百首,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唐诗三百首注释,译文和赏析

卷一、五言古诗《感遇·其一》

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韵译】: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评析】: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

  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

  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

  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

  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感遇·其二》

作者:张九龄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解】:

  1、岂伊:岂唯。

  2、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3、荐:进献。

【韵译】: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

【评析】:

  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

  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

  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

  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

  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

  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

  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

  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作者: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

唐诗三百首译文和注释及赏析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旅兄闭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来自唐诗宋词古诗词

00:0006:09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1

译文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2

注释

  ⑴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尘贺隐寺前。

  ⑵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⑶闻说:听说。

  ⑷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⑸缘:因为。

3

赏析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

  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

  ”浮云遮望眼”,用典。

  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王句即用此意。

  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拆裂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

  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

  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

  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

  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

  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唐诗三百首:《南陵别儿童入京》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陵别儿童入京》原文

  唐代: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译文】

    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

    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

  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注释】

    ⑴南陵:一说在东鲁,曲阜县南有陵城村,人称南陵;一说在今安徽省南陵县。

    ⑵白酒:古代酒分清酒、白酒两种。

  见《礼记·内则》。

  《太平御览》卷八四四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时禁酒,而人窃饮之。

  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

    ⑶嬉笑:欢笑;戏乐。

  《魏书·崔光传》:“远存瞩眺,周见山河液芦,因其所眄,增发嬉笑。

  ”。

    ⑷起舞落日争光辉:指人逢喜事光彩焕发,与日光相辉映。

    ⑸游说(shuì):战国时,有才之人以口辩舌战打动诸侯,获取官位,称为游说。

  万乘(shèng):君主。

  周朝制度,天子地方千里,车万乘。

  后来称皇帝为万乘。

  苦不早:意思是恨不能早些年头见到皇帝。

  【赏析】

    此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这不仅点明了从山中归家的时间是秋熟季节,而且,白酒新熟,黄鸡啄黍,显示出一种欢快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为下面的描写作了铺垫。

    接着,诗人摄取了几个似乎是特写的“镜头”,进一步渲染欢愉之情。

  李白素爱饮酒,这时更是酒兴勃然,一进家门就“呼童烹鸡酌白酒”,神情飞扬,颇有欢庆奉诏之意。

  诗人的情绪感染了家人,“儿女嬉笑牵人衣”,此情此态真切动人。

  饮酒似还不足以表现兴奋之情,继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一边痛饮,一边高歌,表达快慰之情。

  酒酣兴浓,起身舞剑,剑光闪闪与落日争辉。

  这样,通过儿女嬉笑,开怀痛饮,高歌起舞几个典型场景,把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

  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这里诗人用了跌宕的表现手法,用“苦不早”反衬诗人的欢乐心情,同时,在喜悦之时,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诗人曲折复杂的心情的真实反映。

  正因为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

  “苦不早”和“著鞭跨马”表现出诗人的满怀希望和急切之情。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诗从“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晚年得志的朱买臣。

  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

  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

  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

  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

  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会稽愚妇”,而自比朱买臣,以为像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就可青云直上了。

  其得意之态溢于言表。

  诗题只说“别儿童”,这里用“会稽愚妇”之典故,是有所指责。

  詹锳认为此诗是“把刘氏比作‘会稽愚妇’”。

    诗情经过一层层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可以想见其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显示了无比猛悉自负的心理。

  这两句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因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具有闹知带特殊的意义,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特色。

  诗善于在叙事中抒情。

  诗人描写从归家到离家,有头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而又兼采比兴,既有正面的描写,而又间之以烘托。

  诗人匠心独运,不是一条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里,有曲折,有起伏,一层层把感情推向顶点。

  犹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酝蓄得更为强烈,最后喷发而出。

  全诗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现得真挚而又鲜明。

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能力训练#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

  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下面是分享的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欢迎阅读参考!。

1.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嫦娥

  李商隐〔唐代〕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嫦娥:原作“姮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穗闹御、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2.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马嵬坡

  郑畋〔唐代〕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译文

    杨妃死后玄宗銮驾又回帝京,夫妻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处死杨妃也是玄宗英明决策,不然就会步陈后主亡国后尘。

  注释

    马嵬(wéi)坡:即马嵬驿,因晋代名将马嵬曾在此筑城而得名,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为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云雨:出自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引申为男女欢爱。此句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却,而国家却已一新。

    景阳宫井: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边。南朝的昏昧陈后主陈叔宝听说隋兵已经攻进城来,就和宠妃张丽华、孙贵嫔躲在景阳宫井中,结果还是被隋兵俘虏。

3.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桃花溪

  张旭〔唐代〕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

    山谷云烟缭绕,溪上飞架的高桥若隐若现;站在岩石西侧询问那捕鱼归来渔人。

  这里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吗?你可知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注释

    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猜岩县桃源山下。

    飞桥:高桥。

    石矶: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渔船:弯唤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语句。

    尽日:整天,整日。

    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4.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5.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乌衣巷

  刘禹锡〔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6.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注释

    芙蓉楼: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玉做的壶。比喻人品性高洁。

7.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凉州词

  王翰〔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注释

    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

8.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代〕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我经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注释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知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9.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唐代〕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

    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谢。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注释

    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

    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

    迢迢:指江水悠长遥远。一作“遥遥”。

    草未凋(diāo):一作“草木凋”。

    凋:凋谢。

    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

  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

    玉人:貌美之人。

  这里是杜牧对韩绰的戏称。

  一说指扬州歌女。

    教:使,令。

10.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含译文注释

  月夜

  刘方平〔唐代〕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

    夜静更深,朦胧的斜月撒下点点清辉,映照着家家户户。夜空中,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

    今夜出乎意料地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窗纱。

  注释

    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新:初。新透:第一次透过。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原文_翻译及赏析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唐代·王维《渭川田家》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斜阳一作:斜光)。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唐诗三百首,田园归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著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鉴赏

  诗人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象,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村落(墟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

  老人惦念著去放牧的孙儿,拄著拐杖在柴门外望他归来。

  在野鸡声声鸣叫中,小麦已经秀穗,吃足桑叶的蚕儿开始休眠。

  丰年在望,荷锄归来的农民彼此见面,娓娓动情地聊起家常。

  这美好的情景使诗人联想到官场明争暗斗的可厌,觉得隐居在这样的农村该是多么安静舒团谨心;惆怅之余不禁吟起《诗经》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意即: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呀?)的诗句,表明他归隐田园的志趣。

  王维精通音乐、绘画、书法,艺术修养深厚;苏东坡评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上面这首诗就可以说是一幅田园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后期,描绘的是渭水两岸的农村生活。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颤猜;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塌洞基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疏篱曲径田家小。

  云树开清晓。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唐诗三百首:陆龟蒙《和袭美春夕酒醒》原文译文赏析

  《和袭美春夕酒醒》原文

  唐代:陆龟蒙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译文】

    几年来无所事事漂泊于江湖,这一次又醉倒在黄公的酒垆。

    酒醒后才发现月亮挂在天上,花影映满全身需要有人来扶。

  【注释】

    袭(xí)美: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晚唐诗人,今湖北天门人。

    傍江湖:江湖漂泊,此处指隐居。

    黄公酒垆(lú):原指竹林七贤饮酒之处,此诗指自己的饮酒场所。

  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乘轺车经黄公酒垆,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稽叔夜、阮嗣宗共酣饮此坊。

  ’”。

    觉(jiào):酒醒。

    倩(qìng):请。

  【赏析】

    这是一首闲适诗。

  “闲适诗”的特点,向例是以自然闲散的笔调写出人们无牵无的悠然心情,写意清淡,但也反映了生活的一个方面。

  同时,有些佳作,在艺术上不乏可资借鉴之处。

  此诗是写诗人酒醉月下花丛的闲适之情。

    起句“几年无事傍江湖”,无所事事,浪迹江湖,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反映了“泛若不系之舟”(《庄子·列御寇》)的无限自在。第二句中的“黄公旧酒垆”,典出《世说新语》,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放达纵饮的生活态度,从而标榜襟怀的高远。

    “觉后不知明月上”,是承前启后的转接,即前承“醉倒”,后启归去倩人搀扶的醉态。

  此处所云“不知”,情态十分洒脱;下句“满身花影倩人扶”是全篇中传神妙笔,写出了月光皎洁、花影错落的迷人景色。

  一个“满”字,自有无限情趣在其中。

  融“花”、融“月”、融“影”、融“醉人”于浑然一体,化合成了春意、美景、诗情、高士的翩翩韵致。

    这首诗着意写醉酒之乐,写得潇洒自如,情趣盎然。

  诗人极力以自然闲散的笔调抒写自己无牵无挂、悠然自得的心情。

  然而,以诗人冠绝一时的才华,而终身沉沦,只得“无事傍江湖”,像阮籍、嵇康那样“醉倒黄公旧酒垆”,字里行间似仍不免透露出一点内心深处的忧愤之情。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