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赏析,有什么值得一读的五篇?

作者:解振泽时间:2023-07-18 00:47:39

导读:"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赏析,有什么值得一读的五篇?1.《静夜思》-李白-《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著名的古诗之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对于幼儿来说,这首诗简洁明了,用词生动,能够帮助他们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思念的情感。2.《"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赏析,有什么值得一读的五篇?

1.《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著名的古诗之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对于幼儿来说,这首诗简洁明了,用词生动,能够帮助他们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思念的情感。

2.《登鹳雀楼》-王之涣

  -《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壮丽景色的诗歌,通过描绘鹳雀楼的高大和周围的山川河流,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这首诗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欣赏之情,同时也提醒他们要保护环境。

3.《将进酒》-李白

  -《将进酒》是李白的又一经典之作,以豪情激昂的语言描述了作者豪饮的场面。这首诗节奏感强,用词犀利,能够帮助幼儿培养对诗歌的音韵感受,同时也可以引发他们对快乐和自由的向往。

4.《江雪》-柳宗元

  -《江雪》是一首以冬雪为主题的诗歌,通过描绘江边的雪景和作者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简洁明了,用词生动,可以帮助幼儿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和雪的美丽,同时也能引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5.《春晓》-孟浩然

  -《春晓》是一首描绘春天早晨景象的诗歌,通过描绘鸟鸣花开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用词简练,意境清新,可以帮助幼儿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也能引发他们对季节变化的观察和思考。

  这五篇唐诗都是经典之作,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主题内容都很适合幼儿早教。

  通过赏析这些诗歌,幼儿可以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能通过诗歌中传递的情感和思想,帮助他们感受和理解世界的多样性。

  因此,这五篇唐诗都是值得幼儿一读的经典之作。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赏析【五篇】

  【#婴幼儿#导语】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

  唐诗的辉煌成就,引起后人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潮。

  下面是分享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赏析【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

1.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黄河”。

  当然也是写实。

  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

  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

  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

  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

  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

  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

  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2.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赏析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代〕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鉴赏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

  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

  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

  “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去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相见当时松下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在这里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词,把问句隐括在内。

  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在这首诗中,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取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

  诗贵善于抒情。

  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

  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

  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

  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

  “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

  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

  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

  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

  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

  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

  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

  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

  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赏析

  嫦娥

  李商隐〔唐代〕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赏析

    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

  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两句描绘的是主人公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独处孤室的不寐者看着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寂静的长夜中,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

  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

  “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

  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

  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的交代。

  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

  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

  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

  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

  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

  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4.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赏析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

    《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

  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

  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

  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

  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

  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反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

  “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

  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或写给友人)。

  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

  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

  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

  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归期是何日,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

  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

  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

  如杜甫的《月夜》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

  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

  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

  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

  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

  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

  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

  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

  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

  “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

  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

  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

  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

  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传情莫过于语言,“言为心声”,诗人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

  “却话”是回溯追想,诗人此时设想彼时,而彼时正谈论此时,谈论的是巴山夜雨之时的思念之情。

  在这首短小的四句诗中两处出现“巴山夜雨”的字样,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古诗中是绝少见的,。

    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5.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

  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

  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开篇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

  诗人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

  在当时封建社会里,交通闭塞,人们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间的往来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们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诗人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到异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单。

  诗人平淡地叙述自己身在异乡,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诗人质朴的思想感情。

    如果说平日里思乡之情可能不是感到那么强烈,那么,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畅谈欢笑,而现在呢,诗人只身客居异地,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不禁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诗人在家乡时的美好回忆,种种回忆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并且越想越思念,以致于一发不可收拾。

  这句写得自然质朴,如娓娓道来,也写出了许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

  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

  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

  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

  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遥知兄弟登高处”,诗人从直抒胸臆,转笔写到自己对亲人团聚的联想,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该是多么的快乐。

  如果诗人单单是想到亲人们的欢乐,倒可以缓解诗人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最后写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来诗人想到的不是欢乐,而是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一个人,这样亲人们肯定会思念我的。

  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

  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

  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简单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5首

  【#婴幼儿#导语】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诗更是文化中的一绝,各类诗词不仅是诗人的生活经历,简短文字所赋予的内涵更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下面是分享的简单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5首。

  欢迎阅读参考!。

1.简单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

  江雪

  柳宗元〔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猜陆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源颂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

  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

  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雪”字笼罩全诗。

  “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

  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

  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

  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

  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穗裂顷写照。

  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2.简单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

  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3.简单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

  乌衣巷

  刘禹锡〔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赏析

    《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诗人此前尚未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也有瓜葛。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

  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

  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

  “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

  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

  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

  “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

  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

  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

    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而今这些飞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燕子,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谢安两家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

  “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老百姓是多么不同于往昔。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

  其将逝,剪爪识之。

  其后果至焉。

  ”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

  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

  《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

  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

  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

  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

  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

  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

  此诗为刘禹锡知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4.简单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赏析

    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

  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

  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

  脉忌露,味忌短。

  ”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

  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缺少含蓄。

  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

  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5.简单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

  山行

  杜牧〔唐代〕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一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

  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2-6岁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5首】

  【#婴幼儿#导语】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

  唐诗的辉煌成就,引起后人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潮。

  下面是无分享的2-6岁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5首】。

  欢迎阅读参考!。

1.2-6岁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一

  古朗月行(节选)

  李白〔唐代〕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宽扮答飞在青云端。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2.2-6岁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二

  静夜思

  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缺薯证过。

  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

  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

  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

  《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

  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

  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

  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

  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

  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

  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

  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慎慧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

  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

  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疑:好像。

    举头:抬头。

3.2-6岁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三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代〕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注释

    寻:寻访。

  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4.2-6岁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四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5.2-6岁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五

  竹里馆

  王维〔唐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注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婴幼儿#导语】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

  唐诗的辉煌成就,引起后人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潮。

  下面是考网分享的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1.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鹿柴

  王维〔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

  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

  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

  “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

  “但闻”二字颇可玩味。

  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

  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

  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

  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

  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

  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

  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

  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

  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

  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

  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

  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

  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

  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

  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

  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

  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2.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江雪

  柳宗元〔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

  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

  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雪”字笼罩全诗。

  “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

  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

  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

  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

  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赤壁

  杜牧〔唐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的赤壁之战。

  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

  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

  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4.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乌衣巷

  刘禹锡〔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赏析

    《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诗人此前尚未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也有瓜葛。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

  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

  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

  “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

  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

  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

  “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

  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

  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

    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而今这些飞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燕子,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谢安两家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

  “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老百姓是多么不同于往昔。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

  其将逝,剪爪识之。

  其后果至焉。

  ”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

  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

  《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

  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

  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

  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

  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

  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

  此诗为刘禹锡知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5.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词赏析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赏析

    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

  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

  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

  脉忌露,味忌短。

  ”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

  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缺少含蓄。

  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

  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精编12首 智慧宝宝的选择

    因为唐诗之中很多的诗篇都具有短小精悍、押韵优美、容易上口等等的特点,所以很多的家长都将其当做了宝宝启蒙的读物。

  事实上,不仅是因为这些特点,用唐诗三百首作为幼儿的早教教育,还能够让孩子学习到美、锻炼到记忆力以及增进亲子间的感情等等好处。

  所以在这里我们为智慧宝宝们精编了一部分非常适合用于早教的唐诗三百首,欢迎家长们鉴赏。

  1、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遗爱寺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早枝处是泉声。

  3、朝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池上白居易

   弯睁蠢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5、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6、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新嫁娘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9、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绝句漫兴九首·其五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11、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埋陪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2、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玩女,莲动下渔舟。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