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6~12岁儿童的心理发展?

作者:席云鸿时间:2023-07-23 13:38:08

导读:" 如何促进6~12岁儿童的心理发展?1.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儿童的心理发展在6~12岁这个阶段尤为关键。良好的心理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社交和情感健康奠定基础。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并促进他们的心理成长。2.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为儿童提供安全、有趣且富有挑战的学"

如何促进6~12岁儿童的心理发展?

  1.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儿童的心理发展在6~12岁这个阶段尤为关键。

  良好的心理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社交和情感健康奠定基础。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并促进他们的心理成长。

  2.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为儿童提供安全、有趣且富有挑战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适当的学习资源、积极的学习氛围和支持他们发展兴趣的活动。

  这样的环境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3.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教育儿童如何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包括教导他们识别自己的情绪,学会有效地表达和处理情绪,以及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各种情境,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4.培养积极的社交技能:鼓励儿童参与集体活动,与同龄人进行互动和合作。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建立友谊关系,并学会有效地沟通和解决冲突。

  积极的社交技能可以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5.保持家庭支持与沟通:家庭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支持系统。

  家长和亲人需要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同时,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儿童的想法和感受,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种家庭支持和沟通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6.关注儿童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儿童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和领域。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个人发展和自信心,并提供积极的心理刺激。

  通过支持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可以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7.培养积极的心理态度:教育儿童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态度。

  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目标和对未来抱有乐观的态度。

  这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总之,要促进6~12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我们需要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和社交技能,保持家庭支持与沟通,并关注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基础,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等,现代心理学主要关注这些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

拓展资料:

  遗传素质明皮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幼儿正是在这种生物的物质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心理。

  遗传作为基本的物质前提对儿童的心理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譬如,孩子没有学会坐、爬、站时,他就不会走路。

  儿童不是生下来就会说话的,需要在一定的生理发育成熟时,即1岁左右才开始说话。

  可以说,生理没有成熟就不会产生语言能力。

儿童培养方面

  第一:科学知识方面,这个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但是要注意培养的方式和方法,不宜使用一种直接的传教方式,而应该更多的是一种诱导和启发的方式,让儿童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去思考,去总结。这样能够更好地锻炼儿童的思维,丰富儿童的想象力。

  第二:想象力方面。

  儿童处于一个各方面急需开发的时期,没有受到社会各种知识和思想的束缚,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所以能够更好地通过一种诱导尽可能的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样对儿童智力和身心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可以通过一种家长自己讲故事或者选择一些音箱给孩子讲故事,或者也可以通过一些益智的游戏让孩子参与进来,进行互动,也能提升儿童的智力。

  第三:儿童自身兴趣的培养。儿童这个时期的孩子都处于不定型时期,所以家长不应该按照自己的意识和兴趣该孩子设定方向,甚至是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而是应该尊重孩子自身的选择,发现孩子自身的激冲差兴趣和特长,并加以诱导和支持,起到一种引导的作用。

  第四:儿童财商养育:财商:本意是“金融智商”,英文缩写为FQ(FinancialQuotient)。开展儿童财商养育,使儿童通过有关金钱(财富)基本知识的体验式感悟、学习与养成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和价值观,学会更好地创造财富与管理财富,增判余强社会生存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

6-12岁孩子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小学阶段)

1、6-12岁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1)能力品质发展关键期;

  (2)注意力转移到在学校学习和掌握今后档告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3)学龄初期的孩子智力不断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的问题很广泛并且有一定深度;

  (4)能力日益发展,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工具技术很感兴趣;

  (5)年龄特点:男女儿童大都各自据守自己的疆界(自恋阶段);

  (6)需要有同伴互动以及同伴的友谊和接纳(人际关系,主动融入集体,交好的朋友,价值观、习惯、人格、积极进取、道德、心态等,同伴关系,友谊接纳);

  (7)学习成为主要活动,一方面勤奋学习,以期取得成就,一方面又怕失败(树立适当的目标,有一定挑战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取得的成就,有成功经验和喜悦体验,进行自我激励);

  (8)游戏已带有社会性质,兴趣逐渐离开游戏和幻想,转移到对现实实践方面,希望做一些有用的事和有效的生产工作;

  (9)学习心理: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会学习是本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行耐明

2、6-12岁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导包含:

  (1)鼓励儿童与同伴互动及寻求他们的接纳,参加集体活动,有归属感,培养儿童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

  (2)因材施教,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与勤奋感,成功经验多于失败,将会形成勤奋进取的个性;反之则会自卑,不敢面对现实困难;

  (3)老师和家长积极回应儿童努力,用认同和赞美的方式培养良好的自我概念/意识,积极自我即自尊、自强、自立、自信、自爱、自我激励;

  (4)对儿童有较大影响的是老师和亩厅同学(老师为人师表的修养、师德,“近墨者黑”,谨慎社会上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

  (5)培养孩子具有普遍性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都有学习动机(知识性、技能性、课外活动);

  (6)使孩子对求知读书的动机、兴趣、习惯、态度、意志与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形成一致性系统,培养认真学习的人格特征(6年品学兼优);

  (7)家长不要功利性,培养孩子在学习行为上具备学会读书(读书应考)、用功读书(学习动机)、爱读书(求知兴趣)的能力;

  (8)父母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采用协商、民主的亲子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信任感被内化为学习潜力和动力,提高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孩子成绩优秀。家庭充满正能量,父母情绪越正向,经常读书看报,孩子成绩越优秀。

  3、有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规范学习八个环节:听课、复习、预习、考试、作业、好题本、难题本、错题本、总结,做好时间管理以及计划管理。

  4、学习的基本能力:专注力、理解力、记忆力(机械记忆、意义记忆、联想记忆、对比记忆)、想象力、思维力、阅读力。

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作为父母父母最大的快乐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让自己的孩子更加具有独立性也是再好不过的,同时孩子也很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鼓励,所以父母可以为孩子一些灶空鼓励,让孩子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孩子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去调整自己,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充足的条件让孩子更好成长。

  同时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喜好去培养孩子的拦歼兴趣和爱好,这样能够让孩子吸取更多的营养,同时作为家长应该多听孩子的想法,关爱孩子的成长状态。

  同时父母也不能太过于宠爱孩子。

  父母应该更好的去观察孩子的行为,指正孩子的问题,找出孩子的乐趣和兴趣,这样才能让孩子活得更加有意义。

  孩子的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身都受益,所以小孩子在年龄小的阶段,他们身心都还是不够成熟的,所以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以及孩子的塑造。

  同时可以慢慢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等等。

  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希望的。

  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好的习惯才能够让孩子走向成功,同时一个好的习惯也会影响孩子一简辩冲生。

  平常也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比较健康的故事,也可以帮孩子做一些功课,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慢慢的也可以养成孩子阅读的好习惯,这样会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只有有力的教育方式才能够让孩子的成长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取决于自己父母的教育一定要是有规划的,不应该盲目地教育孩子。同时父母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应该多多的鼓励孩子,及时的帮助孩子。

简述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的心理需求,采用相应的心理健康...

  在面对孩子成长的时候,我常说成长是一条无法走回头路的旅程。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高峰和低谷。

  人生的波浪中间,婴幼儿期到学前期这个阶段是非常美好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发展就构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是成长中的羔羊。

  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恰恰构成在婴儿期到学前期、儿童期、青少年期,甚至到成人期每一个阶段的心理需求。

  正是这些发展促成了心理需求的存在。

1.孩子有积极的求知欲望

了解孩子的需求

  学前孩子正好处在个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提到的:从主动对内疚的阶段逐渐向勤奋对自卑阶段的过渡。

  在这样的过渡期我们会发现学前的孩子会表现出很强的主动精神。

  他很希望通过自己的参与和行动能够决定他做一些行为进而掌控环境。

  很多家长会说,我的孩子为什么很任性?我的孩子为什么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我们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兄哪握他希望掌握更多的技能确立自己的角色,从而能对环境进行掌控。

  所以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不再是父母的小跟差,他有更大的独立尝试的愿望。

  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总是很严厉的批评孩子不让他们动手不鼓励他们提问不信任他们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往往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是一个错误,从而会容易产生内疚感。

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

  在这个阶段,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会对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很大的影响。

  不要说自己的孩子很懒,孩子的懒是因为他经常遭到否定。

  他在积极主动的过程经常是动则得咎,久而久之他就不想再勤奋。

  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的,我们的缓戚大脑更乐于接受鼓励,更容易形成勤奋的倾向。

  我们会看到孩子做完事情他反而怯生生的不会对事情进行更进一步积极的探索和反思,而是等待家长给他的评价。在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的阶段,会发现孩子学习他认为很羡庆重要的内容(画画、写字、手工、洗衣、做饭)当他做这些活动受到老师的赞扬时,他会越来越勤奋。

  所以家长朋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间要注意到孩子需要的正面积极的心理需求,可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担心所以导致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间没有更好的关注到孩子的自我意识和成长,给他提供更加积极的帮助。

2.孩子的自尊、自信正在发展

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

  我们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我的观点是:成功是成功之母。

  当孩子做成功一件事他就获得了一种自我奖赏,会对自己的评价有更进一步的平衡。

  所以对孩子来讲,成功是成功之母。

  12岁以前是孩子非常重要的心理成长期同时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

  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从小逐渐累积起来的。

  年纪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到周围亲密人的影响。

  之后随着孩子进入到小学,孩子会对老师这类他认为的权威人士的映像更深刻。

  如何保护好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同时促进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从而形成健康的自尊自信意识,这是需要我们去重视的。具体该怎样去做,我给家长们提几个建议。

孩子认识自我的方法

  ▲年纪小的孩子:我们可以从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比如孩子在四个月的时候自我意识就已经逐渐的萌芽,拍着镜子里面的宝宝做出回应,然后一岁多的孩子就会区分自己的东西。

  ▲稍大点的孩子:我们可以让孩子进一步用身体去学习更多自我形象的知识。比如把孩子的照片放在墙上,让孩子去看到自己的形象,在观察之后让孩子进一步评价自己。

  ▲再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让他做我的心情手册。

  可以用图形或者其他东西贴在小册子上表达心情。

  这个手册是可以很好的让孩子感受自己的心情的渠道。

  随着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年纪的增大使他对身体的认识到达了更深的层次。

  他还可以进一步解释世界,体验情绪态度的时候,间接地去认识自己和他人。

  随着孩子的成长和成熟,他的情绪也在进一步发生着变化。

  情绪的发展从没有区分的情绪反应到情绪的成熟,会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

  ▲两岁左右,孩子就能表达基本的情绪。比如:害怕,厌恶,愤怒,嫉妒,悲痛和爱。

  ▲六岁及六岁以上的孩子,他们已经能准确的描述自己情绪。

  ▲十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能够像成人一样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如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等。

  1、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遗传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智力、外貌、健康等方面,是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2、环境: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机遇裤模含和挑战,也会在发展道路上制造挫折与矛盾,人们通过适应和改造环境来促进身心的发展。

  3、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胡笑,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给人们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码键发展。

  要正确处理遗传、环境、教育这三者的关系,共同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

  (1)划分依据: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

  (2)个体心理发展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婴儿(相当于学前期)、幼儿期(相当于学龄前期)、童年期(相当于学龄初期)、少年期(相当于学龄中期)、青年期(相当于学龄晚期)成年期、老年期。

如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幼儿园应当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其(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应当切实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可见,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成为具有健康心理的、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新一代,是摆在广大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全新的课题。

    根据课题组对我园116名幼儿的抽样调查,其分析结果表明:当今幼儿较为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独立性差,依赖性强;情绪极不稳定;意志不够坚强;心理承受力、社会适应能力弱等不良心理倾向。

    造成幼儿不良心理倾向的原因主要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教育内容缺乏心理保健知识;

    二是没有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是保教人员一些不良的教育态度和行为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家庭教育中主要是不良家庭结构、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等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因此,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显得非常必要。

  幼儿时期是个性、情绪调控能力、意志自制力与坚持性等心理品质迅速发展时期,心理发展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抓住这个时期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进行引导和促进,培养其良好的情绪、意志具有积极的意义。

  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樱孙需要。

  研究的内容

    1、研究制定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体系。

    2、探索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3、增强教师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研究成果

  1、认识成果

  课题组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现有了一定的认识:

    (1)情绪情感健康发展方面表现为情绪稳定,活泼快乐,富于同情心,有道德感和理智感;

    (2)个性和谐发展方面表现为活泼开朗,独立自信,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

    (3)意志行动发展方面表现为能按成人要求控制自已,有一定的坚持性和毅力;

    (4)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方面表现为喜欢自己生活的环境,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善于与人交往,能正确处理与同伴的矛盾纠纷。

  2、技术成果

    (1)构建了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体系。

    (2)探索了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

    ①优化育人环境:一是适宜的物质环;二是和谐的心理环境。

    ②重视渗透教育:一是学科渗透;二是游戏渗透;三是日常渗透;四是随机教育。

    ③进行针对性教育。

    ④开展心理辅导:一是活动体验,二是角色体验。

    ⑤坚持家园同步教育。

    (3)总结出了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四种方法。

    ①游戏法。根据活动要求,创设游戏情境,运用游戏口吻,设计特定的教学游戏来提高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实现活动目标的一种方法。

    ②情景教育法。在教师和幼儿两个主体共同创建的教育情景中,教师引导幼儿全身心参与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生动、具体、形象、多样的情景中,通过直接感知,体验获得正确的心理健康常识,养成积极的心理健康态度和行为习惯。

    ③讨论评议法。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主动参与心理健康评议,就身边所见所闻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和评价能力。

    ④尝试成功法。是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任务,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体验的一种方法。

  研究效果

  1、幼儿心理得到了健康发展

    (1)幼儿情绪情感健康发展。

  绝大多数幼儿能保持愉快的情绪,遇到不高兴的事不生气,不哭闹,能承受委屈,接受批评,不无理取闹。

  乐意参加各项活动,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同伴,肢颂穗敬爱师长,集体荣誉感强,如:小班有一个名叫唐奕奕的小女孩,平时情绪极不稳定,遇到不愉快的事就发脾气,甚至哭闹,而且又不愿意上幼儿园,家长也常常为此而苦恼。

  在经过“开心娃娃”、“快乐的幼儿园”、“哭、笑、生气”等系列针对历卜性教育活动后,这个小朋友有了明显的变化:变得快乐开朗,再也不会遇到什么事情都哭了。

  家长感激地说:我的奕奕乖了,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在家里也是开开心心的,很可爱,老师,谢谢你们的教育。

    (2)幼儿个性和谐发展。

  他们活泼开朗、独立自信,能正确地评价自我,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我,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初步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

  据课题组对116名幼儿抽样进行个性发展前后测查分析,自我意识强的由23.5%上升为85.9%。

  兴趣广泛的由28.3%上升为90.9%,性格活泼开朗的由32.3%上升为94.5%。

    (3)幼儿意志发展良好。

  绝大多数幼儿具有行为的目的性,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有较强的坚持性和毅力。

  心理与行为协调,形成了健康的意志品质。

  如大六班的陈乐小朋友,上课坐不住,玩小东西,找同伴说话,做作业、玩游戏最多坚持几分钟,不会做的事就再也不想做了。

  针对陈乐这种情况,该班教师采取了:一是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要求陈乐做事有始有终,遇到困难、挫折,鼓励他想办法克服。

  二是提供有适当难度的、较为枯燥的操作材料,让陈乐参与编织、刺绣等操作活动,从而训练他的坚持性。

  三是引导陈乐参加一些促进坚持性发展的游戏活动,如“哨兵站岗”、“交通警察”等。

  通过这一系列教育,陈乐小朋友进步很大,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做事一心一意,为达到目的而坚持到底。

  在一次课题组检测时,他在30分钟内,全神贯注地画了一幅画,用牙膏盒做了一辆漂亮的汽车,还剪了两张不同的窗花。

    (4)幼儿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绝大多数幼儿热爱集体生活,喜欢自己生活的环境。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乐于交往,交往中能做到谦让与合作、分享与同乐,愿意学习同伴的优点,能为同伴的成功感到高兴。

  同伴中建立起相互信任、理解、关心的人际关系。

  如:中一班小朋友杨芳,在前测中环境适应能力为中等,人际交往发展水平为差等。

  表现为怯生,不爱说话,更不愿意与同伴、老师交往,经常独自玩玩具或牵着衣襟坐在座位上。

  于是,老师首先给予杨芳小朋友更多的关心,想办法接近她,日常生活中经常与她说悄悄话,拉拉她的手,摸摸她的头,拍拍她的肩……让她喜欢老师,信任老师。

  其次,设计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娃娃超市”、“儿童乐园”、“旅游团”等,引导她在这些活动中与同伴交往,让她感受、体验与大家一起玩的乐趣。

  再次,老师和她一起参与活动,并有意识地教给她一些交往技能。

  渐渐地,杨芳小朋友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了。

  据该班老师反映:杨芳能主动交往,喜欢和同伴玩耍、游戏,常常亲近老师,并与老师交谈,对人热情大方,如一次在活动区中,她扮演商店服务员,她热情接待顾客,耐心细致向客人介绍商品,还被顾客评为最佳服务员。

    2、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①增强了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通过研究,教师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意识大大增强。

  工作中随时注意了调控自身的心态,努力改善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以自身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良好的态度,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自觉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同时,班上教师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老师们相互沟通,配合默契,为幼儿起好了良好的榜样作用。

  ②提高了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通过研究,教师认识到幼儿心理差异的重要性,能从因材施教的角度看问题。

  以前教师常常是抓两头,忽视中间,而经过这次研究,教师注意了全面了解、全面观察,对每个幼儿都心中有数,了解幼儿各自心理发展的特点,真正做到面向每一位幼儿,并根据幼儿心理发展需要来实施教育。

  同时,教师设计和组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老师们能根据幼儿的不同心理发展水平,设计不同的教育活动,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达到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目的。

  问题与思考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较丰富,但还不够完整,显得较零散,我们今后将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

    (二)本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可贵的,但如何将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意识转化为每个教师的教育行为还有一定难度;如何正确评价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幼儿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应有相应的心理发展目标,这个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和影响的最佳时期,为了向幼儿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幼儿心理得到正常健康发展,我们首先必须研究哪些因素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从而控制和利用这些因素,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为此,我们要懂得孩子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的特点,并且给予正确指导,通过许多专家研究、实践,证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幼儿园、家庭来共同完成,两者缺一不可。

  一、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不仅能帮助幼儿具备适应社会的良好心理品质,更重要的还在于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让幼儿的个性得以良好发展。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至高无上的威望,他们热爱自己的老师,为自己的老师而自豪。

  刚刚离开家庭的幼儿,渴望在幼儿园得到一份类似母爱的教育。

  因此如果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过于严厉或偏爱、不一视同仁、不善于根据个别儿童不同特点采取个别对待的方法,往往会使部分幼儿得不到温暖变得拘束、孤独、胆怯、压制了某些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刻的洞察力,注视每个角落,发掘任何一个发光点,用最有效的教学措施,使每个幼儿的心理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因此,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1、人格培养

    培养幼儿对爱的感受能力,接受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和同伴、师长交往、交流时,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则,对尊重、合作、正直、宽容、帮助等良好交往品质,有初步的体验;喜爱自己,乐于自我体验和自我探索,逐渐发展对真善美的感受能力和判断能力,并能学习以此来衡量别人和自己的行为;有助于自主选择,作出决定并努力去实现的.倾向和能力。

  2、生存培养

    引导幼儿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乐于探索,体验多方面的生活,并从中发现生活的美好;能平和的接受生活的复杂性,并有相对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有初步的安全自护意识,培养初步的责任感。

  3、学习培养

    在激发幼儿对于周围世界强烈的好奇心的同时,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欣赏自己探索的成果,努力发掘幼儿的学习潜能,如听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等,利用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优势,引导幼儿掌握多种感官并用的学习方法,培养初步的学习能力,使幼儿感受到学习是轻松愉快的,从而乐此不疲。幼儿的学习动机就其心理成分来说,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幼儿的志向,既幼儿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并由此而产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幼儿的学习兴趣、表现为学习上的求知欲。

    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不仅受到家庭、教师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每一个幼儿有自己的发展模式,我们在培养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时候也并不是要把幼儿纳入某种发展模式,而是要引导幼儿去发现世间万物,为了不给幼儿留下一生的遗憾,我们必须在幼儿期做好这一点,因此幼儿园、教师与家长都要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及看法,只有这样,幼儿的心理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家庭影响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家长必须尽早承担起这个神圣职责,我国已故作家老舍曾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数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

  但是我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教育”。

  由此可见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必须懂得和了解孩子,才能正确地、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教育,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是一门学问,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能凭“想当然”。

  1、认识环境

    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所以,家长首先要对孩子的生长环境有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尽可能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如:我们孩子身边的传统文化环境那些是优良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如何扬弃,这里有观念上的认识,有生活方式上的继承和批判;又如孩子所处的时代特点、发展趋势、人的生存环境的变化、科技迅猛发展,都要求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要因地制宜,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教育孩子。

  2、认识孩子

    家长要承认孩子是发展的主题,而不是一个任人“塑造”的客体,所以,认识孩子首先是认识孩子成长的身心规律,按规律引导,而不是凭主观意愿行事;其次要认识孩子的个性特点,根据孩子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使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都要有利于保护、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位教育家说过:“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于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

  3、认识自己

    在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过程中,家长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非常重要,家长一方面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自己的教育意识,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有一位幼儿园的教师讲过这样一段经历:在她的班里来了一个三岁的孩子,很孤僻,成天闷闷不乐,胆子特别小,身体也很弱。

  经了解原来她的父母在家常为小事争吵,有时还拿孩子出气。

  后来,老师对家长做了细致的工作,建议他们为了孩子双方都要努力克制自己。

  孩子的家长重视了这个问题,从此,注意了彼此的言行,孩子也因此有了改变,逐渐变得健康愉快了;另一方面家长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并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扬长避短,选择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付诸行动,以提高对孩子心理发展的辅导时效。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