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导论有哪些试题?

作者:朱浩铭时间:2023-07-24 15:15:46

导读:" 法理学导论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法律的基本原理、法律体系和法律逻辑等内容。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学生需要通过考试来检验对法理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法理学导论考试中的试题:。1.对于法律的定义和特征,你是如何理解的?-答:法律是由国"

  法理学导论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法律的基本原理、法律体系和法律逻辑等内容。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学生需要通过考试来检验对法理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法理学导论考试中的试题:。

1.对于法律的定义和特征,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法律是由国家或其他法定机构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则和原则,旨在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它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的特征。

  2.请列举并解释法律的基本原则。

  -答: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公正原则、合法性原则、公共秩序原则、契约自由原则等。

  平等原则指的是法律对待所有人应该平等无偏。

  公正原则强调法律的裁决应该公正无私。

  合法性原则要求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应符合法定程序。

  公共秩序原则指的是法律应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安全。

  契约自由原则强调个人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享有自由缔约的权利。

  3.请解释法律体系的概念和分类。

  -答:法律体系是指一系列相互关联且相互作用的法律规则和制度的整体。

  根据国家的不同法律体系可以分为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穆斯林法系和社会主义法系等。

  大陆法系主要以罗马法为基础,包括法典法和判例法两种形式。

  英美法系主要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判例法为主要依据。

  穆斯林法系以伊斯兰教法为基础。

  社会主义法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调社会公平和公正。

  4.请阐述法律逻辑的概念和应用。

  -答:法律逻辑指的是运用逻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和应用法律规则的过程。

  它包括推理、分类、比较和分析等逻辑方法。

  在法律逻辑中,推理是最基本的方法,通过推理可以从一般的法律原则中得出具体的法律规则。

  分类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法律规则的关系和差异。

  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法律规则的本质和目的。

5.在法理学导论中,你认为哪些理论和观点对于理解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答:在法理学导论中,有许多理论和观点对于理解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自然法理论认为法律应该符合自然法则和道德原则。

  法律实证主义认为法律应该以事实和正式法律为基础。

  法律实用主义认为法律应该以实际应用和效果为导向。

  这些理论和观点都对我们理解法律的本质、目的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总之,法理学导论的试题涵盖了法律的基本原理、法律体系和法律逻辑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试题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为将来的法律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法理学导论]试题] 法理学导论

《法理学》综合测评卷A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现象B.法律现象C.自然现象D.综合现象

2、在我国,国务院有权制定()

A.法律B.部门法规C.地方性法规D.行政法规

3、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A.宪法B.治安管理处罚条例C.《证券法》D.法院调解书

4、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是()

A.个别性调整B.规范性调整C.特殊性调整D.社会性调整

5、当代我国法学对法律制度进行本质分类的概念是()

A.法律体系B.法律部门C.法的历史类型D.法系

6、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条件是()

A.生产力发展B.阶级斗争激化C.社会革命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7、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法学上被称为()

A.法学体系B.法律体系C.法律制度D.法系

8、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维护等级特权B.依法治国原则C.保留原始习惯痕迹

D.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9、有权对法律做出司法解释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B.高级人民法院C.中级人民法院D.基层人民法院

10、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A.无产阶级夺取政权B.阶级斗争激化C.摧毁旧法体系D.人民参加立法

11、社会主义法区别于剥削阶级法的最基本特征是()

A.科学性和公正性统一B.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C.强制性和自愿性的统一D.规范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12、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区别是()

A.反映意志不同B.思想基础不同

C.目的作用不同D.制定和实施的方式不同

13、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本质是指()

A.工人阶级意志B.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意志C.全体社会成员意志

D.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14、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B.基本法律C.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D.地方性法规

15、一般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中指明权利义务的部分是()

A.行为模式B.法律后果C.适用条件D.法律制裁

16、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数量B.法律的调整对象C.法律的调整方法D.法律的调整内容

17、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中属于立法活动有()

A.法律解释B.法律清理C.法律汇编D.法律编纂

18、在法律规范的人身效力上,我国采取()

A.属人主义原则B.属地主义原则C.保护主义原则

D.属地主义为基础,属人主义、保护主义为补充的折衷主义原则

19、在法律规范的溯及既往效力上,我国主要采取了()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

20、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其制定的法规所进行的解释是()

A.学理解释B.司法解释?C.立法解释D.行政解释

21、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A.立法上平等B.立法、执法、司法上平等C.在法的适用上平等D.在执法上平等

22、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不包括()

A.物质财富B.智力成果C.行为结果D.整体的人

23、法律制裁的种类中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有()

A.刑事制裁B.民事制裁C.行政制裁D.违宪制裁

24、凡是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情况和现象,法学上称为()

A.法律权利B.法律主体C.法律事实D.法律客体

25、法律关系主体以自己行为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和资格是()

A.权利能力B.权力C.权利D.行为能力

26、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法律解释冲突,有权做出最终解释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全国人大D.全国人大常委会

二、不定项选择题

27、从法律意识主体角度,法律意识可以划分()

A.个人法律意识B.职业法律意识C.群体法律意识

D.社会法律意识E.群众法律意识

28、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基本形式有()

A.法的制定B.法的颁布C.法的认可D.法的实施??E.法的解释

29、法和原始社会的习惯主要区别()

A.反映的意志不同B.生效的范围不同C.形成的方式不同

D.实施的力量不同E.目的使命不同

30、法的创制活动虽然不尽相同,但一般可以分为几个独立的阶段,即()

A.准备阶段B.认可阶段C.确立阶段D.完备阶段E.修改阶段

31、法律规范中的调整性规范,根据其调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A.授权性规范B.确定性规范C.禁止性规范

D.积极义务性规范E、消极义务性规范

32、科学技术对法的发展影响表现在()

A.科技发展改变了法的本质B.科技发展扩大了法律范围

C.科技发展促进了法的形式的发展D.科技发展促进了立法的发展

E.科技发展促进了法学观念和法律思想的发展

33、我国社会主义法产生的特点是()

A.革命根据地的法是社会主义法的雏形B.在彻底摧毁国民党旧法统的基础上

C.是新民主主义法的继续和发展D.是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后形成的

E.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法向社会主义法的过渡

3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渊源是()

A.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B.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文件

C.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D.有权创制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E.国家司法机关制定颁布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35、法律体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分,这就是()

A.法律调整系统B.法律部门C.法系

D.各个法律部门的子部门E.规范性法律文件

36、法律上的权利具有以下特点()

A.它以法律规定为前提B.它和义务密切联系

C.它以权利人的需要为目的D.它要求权利人必须从事一定行为

E.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有权得到国家机关的保护

三、判断改错题

  37、社会主义法在本质上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也就是说它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和谐的。

  38、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非职务行为所产生的责任也属于司法责任,应由司法机关承担责任。

  39、法的强制作用的对象只能是违法者的行为。

  40、在我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是专门的司法机关,享有法定司法权。

  41、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只是适用法律的结果而不是法律的本身,因此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五、论述题

4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43、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有哪些?

44、中国历史上传统法律意识对当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哪些影响?

六、分析题

  45、波士顿拉丁学校是美国著名的公立中学,每年有许多毕业生被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录取。

  1997年该校招新生90名。

  其中少数种族占有一定比例。

  莎娜(美国白人女孩)的考试分数排列91名,因为前面有两位高分考生选择了其他学校,莎娜应榜上有名。

  但是,录取结果是,莎娜未被录取,名次在95到150名之间的非洲裔学生被录取。

  莎娜的父亲向法院控告学校录取政策违反美国宪法平等保护条款,要求校方录取新生时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反对实行对不同种族的学生差别录取政策。??

  地区法院判决学校差别录取政策有利于学生构成的多元化,有利于纠正过去存在的种族歧视的后果。学校做法目标恰当,手段不违宪,莎娜败诉。

  莎娜不服地区法院判决,上诉到美国第一巡回上诉法院,经上诉法院审理,推翻了地区法院的判决。

  上诉法院认为:学校的差别录取政策不是追求种族的多元化,而是追求种族平衡,这不符合法治原则和宪法平等保护条款。

  为此上诉法院裁定:学校应立即录取莎娜。

  请问:哪一种判决更符合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试用法学理论阐明法院判决的依据。

《法理学》综合测评卷B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法学上被称为()A.法学体系B.法律体系C.法律制度D.法系

2、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规范性文件的是()

A.判决书B.行政处罚决定C.《证券法》D.调解书

3、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征是()

A.契约自由B.法治原则C.反封建特权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B.阶级斗争激化C.社会革命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5、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对下列法律做出司法解释的是()

A.宪法B.行政法规C.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刑法

6、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A.无产阶级夺取政权B.阶级斗争激化C.摧毁旧法体系D.人民参加立法

7、法律最深层次的本质是()

A.国家意志性B.阶级性C.物质制约性D.人民性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生产力B.保护人民民主权利C.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D.保障经济建设

9、实行刑事制裁只能是国家的()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监督机关

10、技术规范转变成技术法规,通常做法是()

A.用法律条文规定技术规范B.国家机关发布公告

C.遵守技术规范是法律义务D.有关行业统一颁布技术规范

11、从法律意识主体角度,法律意识可以划分()

A.个人法律意识B.职业法律意识C.群众法律意识D.社会法律意识

1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渊源是()

A.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B.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文件

C.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D.有权创制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13、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基本形式有()

A.法的制定B.法的颁布C.法的适用D.法的实施

14、法律关系主体参加法律关系必须具备()

A.权利能力B.行为能力C.权利和义务D.责任能力

15、法律上的权利具有以下特点()

A.它以法律规定为前提B.它和义务密切联系

C.它以权利人的需要为目的D.它要求权利人必须从事一定行为

16、一般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主要有()

A.行为模式B.法律后果C.适用条件D.法律制裁

17、法的体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分,这就是()

A.法律调整系统B.法的部门C.法系D.各个部门的子部门

二、名词解释

18、司法

19、法的历史类型

20、法律事实

21、法定解释

22、法律责任

23、法制

24、立法

25、法的溯及力

26、法律关系

27、法律制裁

三、问答题

28、简述立法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30、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31、简述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2、简述司法的基本特征

33、正式解释的种类有哪些?

34、简述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35、违法构成要件有哪些?

四、论述题

36、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当代法制建设有哪些积极或消极影响?

五、分析题

  37、某市商业银行开办的消费信贷规定:凡是本市的国家机关公务员、公检法人员、医务人员、在职教师等8种职业的消费者只需凭身份证及相关证件就可获得3万元的个人消费信贷。

  其他人员申请消费信贷须有担保才能发放。

  甲认为银行的规定是实行“职业歧视”,对职业不同的人实行差别待遇,有悖于法治社会的平等原则。

  乙认为银行的做法是防范贷款的风险,保护自身权益,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请分析、评价银行规定法律意义。

  38、某市信用社突遇歹徒持械抢劫,甲(信用社员工)在歹徒威逼下,交出人民币贰万元,歹徒得款后逃走。

  信用社领导以甲玩忽职守造成财产损失,对其开除公职并赔偿信用社损失贰万元。

  请用法学理论评析甲的行为和信用社的做法。

网课法理学冯玉军课后习题答案

法理学导论(一)

1

腹诽罪出现在我国什么时代?

A、秦始皇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乾隆时期

D、民国时期

正确答案:B

2

以下哪个不是法理学中主要涉及的内容?

A、法律的基本概念

B、法律的价值和追求

C、修身养性,培养法律思维

D、为部门法提供亮肆桥原则

正确答案:D

3

法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A、法

B、法的现象

C、逻辑推理

D、与法相关的问题

正确答案:C

4

在我国,国务院有权制定

A、法律

B、部雹皮门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法规

正确答案:D

5

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A、宪法

B、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C、证券法

D、法院调解书

正确答案:D

6

法学又称法律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现象

B、自然现象

C、法律现象

D、综合现象

正确答案:C

7

  法理学在法学中处于基础课程地位。

正确答案:√

8

  《唐律疏议》规定了管辖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9

  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称为规范性调整。

正确答案:√

10

  法律体系是对法律制度进行本质分类的概念。

正确答案:×

法理学导论(二)

1

“獬豸”指的是?

A、法典名称

B、古代城市敬猛名称

C、神兽名称

D、古代官职名称

正确答案:C

2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里“禹刑”指的是什么刑罚?

A、车裂

B、凌迟

C、斩刑

D、分尸

正确答案:C

3

“神判”在我国古代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A、决定谁是罪犯

B、决定谁来担任某个官职

C、用来占卜

D、用来确定立法

正确答案:A

4

皋陶是什么时代的人物?

A、夏朝

B、尧舜时期

C、隋朝

D、北魏

正确答案:B

5

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法学上被称为

A、法学体系

B、法律体系

C、法律制度

D、法系

正确答案:D

6

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条件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阶级斗争激化

C、社会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正确答案:D

7

  我们通常讲的“法学”中的“学”,指的的东方意义上的“学”。

正确答案:×

8

  皋陶在我国古代的任务是判决诉讼。

正确答案:√

9

  独角兽是中国法律的一个化身。

正确答案:√

10

  神判是一种公平的审判方式。

正确答案:×

法理学导论(三)

1

首次将法律铸在鼎上的人是

A、夏桀

B、商纣

C、子产

D、商鞅

正确答案:C

2

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在于

A、反映意志不同

B、思想基础不同

C、目的作用不同

D、制订和实施的方式不同

正确答案:B

3

首个将法律铸在刑鼎之上的国家是?

A、秦国

B、陈国

C、梁国

D、郑国

正确答案:D

4

“城门立木”讲的是谁的故事?

A、韩非子

B、商鞅

C、孔子

D、墨子

正确答案:B

5

“密如凝脂,繁似秋荼”是形容那个朝代的法律的?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唐朝

正确答案:A

6

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A、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B、阶级斗争激化

C、摧毁旧法体系

D、人民参加立法

正确答案:A

7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互相补充的。

正确答案:√

8

  “城门立木”是立法史上的重要事件。

正确答案:√

9

  商鞅变法不鼓励战争,主张休养生息。

正确答案:×

10

  子产是郑国的宰相,将法律铸刑鼎之上。

正确答案:√

剩下的你可以追问我

司法考试法理学历年试题解析4

2003年)

81.下列何种表述不属于法的规则?

A.公民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B.民事活动应当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

C.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

D.***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答案及解析:ABD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A、B、D项不属于法律规则,而属于法律原则。

82.下列何种表述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

A.郭某感觉到中国法官的腐败行为越来越少了

B.贾某因卡式炉爆炸而毁容,向法院起诉要求酒店支付5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

C.梅某认为偷几本书不构成盗窃罪

D.进城务工的农民周某拿不到用人单位报酬,自认倒霉

  答案及解析:ACD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贾某因卡式炉爆炸而毁容,向法院起诉要求酒店支付5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已经不是法律意识层面的问题,而是法律实践层次的问题,故B选项不应选。

83.下列何种表述符合权利与义务的一般关系?

A.法律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

B.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的界限区别

C.在任何历史时期,权利总是第一性的,义务总是第二性的

D.权利是义务,义务侍雹也是权利

  答案及解析:AB权利和义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含义也不同,故B正确。

  从结构上看,权利和义务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它们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故A正确。

  从数量上看,两者的总量是相等的,但具体到某个人时,他所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不一定相等。

  故D错误。

  从价值上看,权利和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它们在历受到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因而两者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有主、次之分的。

  而在民主法治社会,法律制度较为重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

  此时,权利是第一性的,义务是第二性的,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故C错误。

  84.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与法律职业、法律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学院同学甲与乙对此有过讨论。

  甲认为:①法律职业的独特性与其所特有的法律思维是分不开的;②法律思维是一种仅仅依靠法官自由裁量的思维;③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抽象的,它具体体现在法律思维中。

  乙则认为:①法律思维是一种仅仅进行形式逻辑推理的思维;②通过进行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能够培养和深化法律思维,有助于保持法律职业的自律和自治。

  下列何种选项的观点是正确的?。

A.甲的观点①和②

B.甲的观点①和乙的观点②

C.甲的观点③和乙的观点①

D.甲的观点②和乙的观点②

  答案及解析:B法律职业的独特性与其所特有的法律思维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应该在具有良好的法律知识基础上运用法律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所谓“像律师一样思考”。

  故甲①对。

  法律思维是抽象的,它具体体现在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中,故甲②③错,乙①错。

  特别是法律推理困灶,由于其演绎、归纳和辩证等推理方法的运用以及受到的现行法律的约束,更能体现法律思维的特点。

  通过进行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能够培养和深化法律思维。

  故乙②对。

85.下列有关美国法的历史地位的何种表述是不正确的?

A.美国制定了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资产阶级宪法的基本格局

B.美国刑法率先创造了赎刑制度

C.美国创造了立法和司法的双轨制

D.美国最早建立了反垄断法制

  答案及解析:B美国法是在批判吸收英国法的基础上建立的适合美国国情的具有美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在英美法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具体体现在:①美国创造了对宪法产生深刻影响的近代宪政思想和制度,制定了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资产阶级宪法的基本格局,并对整个近代时期的宪法实践发生了深刻影响。

  故A正确。

  ②创造了立法和司法的双轨制,这种体制及其运作为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协调提供了经验。

  故C正确。

  ③美国刑法率先创造了缓刑制度,而非赎刑制度。

  赎刑制老尺帆度,在中国古代就早已存在,并不是美国首创的制度。

  故B错误。

  ④最早建立了反垄断法制。

  故D正确。

(2004年)

  81.在讨论“法的起源、法的历史发展”这部分内容时,法学院同学甲、乙、丙各抒己见。

  甲认为:1.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形成;2.在古罗马学者西塞罗看来,人定法源于自然法。

  乙认为:1.法的移植对象只能是本国或本民族以外的法律,法的继承对象则主要是本国或本民族的法律;2.德国学者马克斯。

  韦伯将历存在的法分为形式不合理的法、实质不合理的法、实质合理的法、形式合理的法。

  丙认为:1.与原始社会规范的适用相比较,法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根据居民的血缘关系来确定的;2.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

  下列选项何者为正确?。

A.甲的观点1、乙的观点1和丙的观点2

B.甲的观点2、乙的观点2和丙的观点1

C.甲的观点1、乙的观点1和丙的观点1

D.甲的观点2、乙的观点2和丙的观点2

  答案及解析:AD司法考试已连续两年以这种出题形式来考查考生的法理和法制史知识。

  做这种类型的题目,考生使用排除法。

  比如本题中,丙的观点1是明显错误的,因为主要是根据居民的血缘关系来确定其适用范围的是原始社会规范,而不是法。

  有了这一正确的判断,即可轻易排除BC项。

  至于AD,甲、乙的观点均是正确的,故均入选。

  值得警惕的是,有部分考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在用“排除法”确定了A项正确以后,便不再考虑D项,考试中一定要细心,不可草率行事。

82.下列有关法与社会关系的表述何者为正确?

  A.中国固有的法律文化深受伦理的影响;而宗教对于西方社会法律信仰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确立“法律至上”观念奠定了基础

B.“法的社会化”是西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现象,表明法律是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

  C.凡属道德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必为法律调整;凡属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则不一定为道德所调整

D.生命科学的发展、器官移植技术的成熟对法律具有积极影响

  答案及解析:ABD本题考查考生的法理功底。

  BCD三项很容易处理,本题难点在于A项。

  乍一看,由于受我国文化传统的影响,考生很容易把A项后半句中的“宗教”与“法律至上”规定对立开来,从而排除A项、而司法考试最忌“想当然”。

  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对法律发生过重要的影响。

  宗教对法律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既有观念层面,也有制度层面。

  较明显地体现在立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上。

  首先,宗教可以推动立法‘许多宗教教义实际上都表达了人类的一般价值追求。

  部分教义被法律吸收,成为立法的基本精神。

  《圣经》、《古兰经》、《摩奴法典》等宗教经典,分别对西方两大法系、伊斯兰法、古印度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其次,宗教影响司法程序。

  在宗教作为国教与政教合一的地方,宗教法庭直接掌握部分司法权。

  在西欧中世纪,教会独立行使司法权,世俗政权则负责执行教会的命令,如给教徒开除教籍处分者,在法律上就成为放逐法外之人。

  中世纪教会司法权不但及于教徒而且及于俗人,对教会执事提起的民事诉讼、执事向俗人提起之民事诉讼未获公正解决者,等等,均由宗教法庭管辖。

  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教会行使司法权,法官均为教会权威人士。

  从诉讼审判方式来看,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

  同时,宗教宣扬的公正观念、诚实观念、容忍、爱心等对司法也有影响;宗教容忍观有利于减少诉讼。

  又知,国家首脑即位、法官公正执法以及证人出庭作证,都必须首先进行宣誓。

  再次,宗教信仰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

  宗教提倡与人为善、容忍精神等,公民习惯于循规蹈矩,不为损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宗教超自然的崇拜、各种精神祭祀等等,均使法律蒙上神秘的、超自然的色彩,增加了法律的威慑力。

  有了以上知识,考生会毫不扰豫地确定A项的正确性。

  83.甲京剧团与乙剧院签订合同演出某传统剧目一场,合同约定京剧团主要演员曾某、廖某、潘某出演剧中主要角色,剧院支付人民币1万元。

  演出当日,曾某在异地演出未能及时赶回,潘某生病在家,没有参加当天的演出,致使大部分观众退票,剧院实际损失1.5万元。

  后剧院向法院起诉京剧团,要求赔偿损失。

针对此案,下列意见中何者为正确?

A.在这一事例中,法律关系主体仅为甲京剧团与乙剧院

B.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关系为保护性法律关系

C.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不是绝对的

D.在这一事例中,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针对的主体是不特定的

  答案及解析:C先来分析A项,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因此本题事例中,法律关系的主体不限于甲剧团和乙剧院,演员曾某、潘某、廖某因与本案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也是法律关系主体。

  故A错误;至于B项,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的执行法的调整职能的法律关系。

  它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规则)的行为规则(指示)的内容。

  调整性法律关系不需要适用法律制裁,法律主体之间即能够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如各种依法建立的民事法律关系、行政合同关系等等。

  保护性法律关系是由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

  它执行着法的保护职能,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规则)的保护规则(否定性法律后果)的内容,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

  它的典型特征是一方主体(国家)适用法律制裁,另一方主体(通常是违法者)必须接受这种制裁,如刑事法律关系。

  因此B项错误;C项是关于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正确表述;D项,在本事例中,法律权利主体与法律义务主体都是确定的、具体的,因而D项错误。

四、案例分析题:

(2003年)

  案情:某市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日益混乱的交通秩序,决定出台一项新举措,由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通告,凡自行摄录下机动车辆违章行驶、停放的照片、录像资料,送经交通管理部门确认后,被采用并在当地电视台播出的,一律奖励人民币200元—300元。

  此举使许多市民踊跃参与,积极举报违章车辆,当地的交通秩序一时间明显好转,市民满意。

  新闻报道后,省内甚至外省不少城市都来取经、学习。

  但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有违章驾车者去往不愿被别人知道的地方,电视台将车辆及背景播出后,引起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紧张,甚至影响了当事人此后的正常生活的;有乘车人以肖像权、名誉权受到侵害,把电视台、交管部门告上法庭的;有违章司机被单位开除,认为是交管部门超范围行使权力引起的;有抢拍者被违章车辆故意撞伤后,向交管部门索赔的;甚至有利用偷拍照片向驾车人索要高额“保密费”的,等等。

  报刊将上述新闻披露后,某市治理交通秩序的举措引起了社会不同看法和较大争议。

  问题:请谈谈你对某市治理交通秩序新举措合法性、合理性的认识。(注意:不能仅就此举引发的一些问题、个案谈具体适用法律的意见)

  答题要求:1.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阐释你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理由;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述准确;3.答题文体不限,字数要求800—1000字。

  解题思路:这一题按照要求从合法性、合理性两方面进行认识。

  合法性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1)立法和执法的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2)法律渊源、法律效力方面,下位法不能违反上位法;(3)委托社会组织、个人执法的合法性。

  从这些方面衡量,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的这一通告应当说有合法性依据。

  合理性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1)法律价值。

  如秩序与自由,维持秩序与限制自由关系的处理,是否考虑了价值排序原则、比例原则;如正义与效率,提高行政效率与实现社会正义关系的处理,是否实现多数人的利益。

  (2)法律与道德。

  法律的道德基础,法律规定与社会常理的一致,善法与恶法的判断。

  (3)法治社会的权利保障。

  法治的目的、意义。

  从这些方面考虑,交通管理部门的这一做法缺乏合理性根据。

司法考试法理学第一章模拟试题测试

一、填空题:

  1.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2.原始社会的行为规则主要是。

  3.、商品交换和的出现和发展是法产生的经济根源。

  4.氏族是以为纽带而结成的人的联盟,而不像国家一样是地域性的联盟。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属于法的质变的是:()

A.奴隶制法发展为封建制法

B.对法进行重大修订

C.法由不完备发展到相当完备

D.社会主义法对资凳睁本主义的借鉴和吸收

2.实现法的质变的根本途径和条件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新的社会关系的出现

C.执政阶级思想觉悟的提高

D.社会革命

3.关于原始社会的行为规则,不正确的是()

A.主要依靠氏族成员自觉遵守和氏族首领的威望来维持

B.没有国家强制性

C.违反这种规则会受到严厉的制裁

  D.没有强制性,因为那时没有暴力国家机器的出现。

4.下列关于法与原始社会习惯的区别的各项说法中,不对的是()

A.法具有国家强制力,原始社会习惯所具有的强制力与其性质和形式不同

B.法适用于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所有居民,原始习惯的适用范逗耐围则以血缘为基础进行划分

C.原始社会的习惯代表氏族首领的利益,而法是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

D.法的内容,一般是原始社会习惯中不可能有的

三、名词解释:

  答案:是指一定社会的组织,为了建立、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以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对集体的或个人的社会行为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指导、管理、监督和制约的活动。

1.社会调整

  答案:又叫原始习惯,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在漫长的共同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自然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习惯。2.氏族习惯

四、简答题:

  答案要点:(1)法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社会分工、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是法产生的经济根源。

  (3)法产生的阶级根源在于阶级的出现。

  1.简述法产生的一般过程。

  答案要点:(1)两者的概念(2)两者产生的方式不同。

  (3)两者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

  (4)两者体现的意志不同。

  (5)两者适用的范围枣指岁不同。

  (6)两者实施的方式不同。

  2.简述法与原始社会行为规则的区别。

司法考试法理学第四章模拟试题测试

一、填空题:

  1.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法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二是法所体现的。

  2.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3.资本主义法与奴隶制法、封建制法一样,属于剥削者类型的法,它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4.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就是的共同意志的体现。

二、单项选择题:

1.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是()

A.法的历史渊源

B.法的外部特征

C.社会形态

D.社会生产力水平

2.在法的发展曾先后产生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是()

A.奴隶制的法

B.封建制的法

C.资本主义的法

D.社会主义的法

3.实现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途径的()

A.要有先进思想作指导

B.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正在旧社会内产生

C.人民群众的觉悟的提高

D.社会革命

4.民法法系与普通法法系的一致性体现在()

A.法的分类相同

B.适用法律的技术一致

C.基本原则一致

D.法的渊源一致

5.民法法系通常把法律分为:()

A.制定法和判例法

B.公法和私法

C.普通法和衡平法

D.成文法和法官立法

三、名词解释:

  答案:依照法的历史渊源和形式上的某些特点对法所进行的一种分类,凡是具有相同的历史渊源和形式上相同或相似的法便被视为属于同一法系。

1.法系

  答案:又称英美法系,是指承袭英国中世纪的法律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2.普通法系

  答案:是按照法所赖以存拿氏在的经济基础及所体现的国家意志的性质的不同而对法所做的分类。3.法的历史类型

  答案:是指承袭罗马法的传统,仿照《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样式而建立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4.大陆法系

四、简答题:

  答案要点:(1)两者的概念;(2)两者的划分标准不同;(消厅散3)两者的分类不同。1.简述法系与法的历史类型的区别。

  答案要点:(1)资本主义法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与奴隶制法、封建制法一样,也属于剥削者类型的法。

  (2)由于资本主义法是在资本主伏渣义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其奉行的许多原则具有进步的意义。

  2.简述资本主义法的本质。

  答案要点:(1)两者的概念:(2)法的渊源的区别。

  (3)法的结构的区别。

  (4)法的分类的区别。

  (5)诉讼程序的区别。

  (6)法官权限的区别。

  3.试比较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的区别。

大一法理学试题 单项选择题

  1题选蔽消族D,不选A。

  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分别对应的是私法和公法。

  虽说私法大多是意思自治,但桥丛也有少数情况下是有法律强行性宏弊规定的,那么这种情况下也是强行性规则了。

  2选B,只有罚金才是法定刑罚。

3选C

  4选C。注意分清权利和权力的区别,现在很多新闻媒体记者都不懂这两个词的区别,所以我们看报刊文章经常是漏洞百出。

5选D

  6选A,A明显是错误的,打比方,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有法制,但无真正意义上的法治。

  7选择B,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区别有二,其一是主体的差别,其二是国际法是软法律,因为国际社会没有公共权力机构,国际法的实行实际上是靠强权即公理的方式来实施的。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