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有哪些内容?

作者:咸爵鸿时间:2023-07-24 15:15:51

导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内容如下:1.数的认识与数的应用-整数的认识与应用-分数的认识与应用-小数的认识与应用2.代数-代数式的认识与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与应用-平方根的认识与应用3.几何-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与应用-平面图形的认"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内容如下:

1.数的认识与数的应用

-整数的认识与应用

-分数的认识与应用

-小数的认识与应用

2.代数

-代数式的认识与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与应用

-平方根的认识与应用

3.几何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与应用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应用

-三角形的认识与应用

4.数据与图表

-统计与统计图的认识与应用

-概率的认识与应用

解决方案:

  1.在教学课件中,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图表等多媒体元素来展示数的认识与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的概念,并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些数。

  2.代数部分可以通过演示代数式的求值过程、方程的解法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几何部分可以通过演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画法、平面图形的性质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4.在数据与图表部分,可以通过展示统计图的制作过程、数据的分析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统计与概率的概念和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

  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

  分享了=七年级上册的数学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的引入,认识到负数的产生是来源于生产和生活,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按要求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养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数、负数有意义,有理数的意义,能正确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对负数的理解以及正确地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教学工具

  PPT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隐槐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二、新课学习

    1、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

  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

  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存折上,银行是怎么区分存款和取款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同学们成了发明家.甲同学说,用不同颜色来区慎者分,比如,红色5℃表示零下5℃,黑色5℃表示零上5℃;乙同学说,在数字前面加不同符号来区分,比如,△5℃表示零上5℃,×5℃表示零下5℃…….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所谓“赤字”,就是这样来的。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 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 ”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简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 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教师讲解:一对意义相反的量,一个用正数表示,另一个用负数表示。

    强调,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 ”“-”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把正数和零称为非负数

  故事:虚伪的零下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大量存在着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完全是实际的需要。

    历史上,负数曾经到非议,直到16世纪,欧洲大多数的数学家都还不承认负数,他们觉得“0就是什么也没有”,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比“什么也没有”还小呢?德国数学家史蒂芬说:“负数是虚伪的零下”,仅是些记号而已。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则认为,从0减去4是胡说八道。

    最早发现负数的是我们中国人,我国的“孟子”一书中就有“邻国灶孝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其中“加少”就是减少,即加上了负数的意思。

  秦汉时的古代算经“九章算术”的方程里明确提出:以卖为正,则买为负;余钱为正,亏钱为负。

  三国时魏国人刘徽在“九章算术”的注解中,则更进一步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他明确提出,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

  负数概念的产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的发现,也是我国人民对数学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贡献,我们应该引以自豪!另外,印度数学家在公元625年(比我国迟几百年),婆罗摩捷多已经提出了负数的概念。

  他用“财产”表示正数,用“欠债表示负数,并用它们解释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0只表示没有吗?

  1.空罐中的金币数量;

  2.温度中的0℃;

  3.海平面的高度;

  4.标准水位;

  5.身高比较的基准;

  6.正数和负数的界点;

  ……0只是一个基准,它具有丰富的意义,不是简简单单的只表示没有.

  2、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

    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把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3、给出有理数概念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有理数的分类

    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分类的方法也常常不同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可将有理数分成两类:整数和分数。有理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课后小结

    教师小结:按有理数的符号分为三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在有理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

  向学生强调:分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必须对讨论对象不重不漏地分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欢迎阅读参考!

    题: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

  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身高1。

  73米,体重58。

  5千克,今年40岁。

  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汪洞悉分类吗?

  学生活动:

  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困乎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颤态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

  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

  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举一反三思维拓展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课堂练习教科书第5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

    1,0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人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

    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

    本课作业教科书第7页习题1。1第1,2,4,5(第3题作为下节课的思考题。

    作业可设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要求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节课时,引人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

  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引人币的举例就是这个目的。

    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

  使学生接受生活生产实际中确实存在着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并且所举的例子又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

  当学生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引入负数(为了区分这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这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书本中的图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事实,学生容易接受,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就可以了。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人教版:正数和负数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人教版:正数和负数,欢迎阅读。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方法.

  2.难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

  3.关键: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我们知道,数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和生活需要中产生,并不断扩充的.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数1,2,3,…;为了表示“没有物体”、“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例如课本第2页至第3页中提到的四个问题,这里出现的新数:-3,-2,-2.7%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净输2球,减少2.7%.

  二、讲授新课

  (1)、像-3,-2,-2.7%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而3,2, 2.7%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2.7%,它们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 3, 2, 0.5, ,…就是3,2,0.5,,…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2)、中国古代用算筹(表示数的工具)进行计算,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数.

    (4)、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今天气温是0℃,是指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李山颂.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5)、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哪郑高度为8844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m.记录账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6)、请学生解释课本中图1.1-2,图1.1-3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7)、你能再举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吗?

    (8)、例如,通常用正数表示汽车向东行驶的路程,用负数表示汽车向西行驶的路程;用正数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负数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买进东西的数量,用负数表示卖出东西的数量.

  三、巩唯颤固练习

  课本第3页,练习1、2、3、4题.

  四、课堂小结

  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数(除0外),在正数前放上“-”号,就是负数,但不能说:“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在一个数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原数意义相反的数.如果原数是一个负数,那么前面放上“-”号后所表示的数反而是正数了,另外应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5页习题1.1复习巩固第1、2、3题.

  六、板书设计

  1.1正数和负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课件

  教学慧前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前孙清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凯基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最好?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 2、-2、 1、-3、 2、-1、 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

  问题见教材。

  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0.5、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3、-2、-0.5、-等是负数。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展示图片(又见教材P5图1.1-2-3)让学生观察地形图上的标注和记录支出、存入信息的本地某银行的存折,说出你知道的信息。

  巩固提高:练习:课本P5练习

  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课后作业:课本P7习题1.1的第1、2、4、5题。

    活动与探究: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某班的平均分为85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高出部分记为正数。

  (1)美美得95分,应记为多少?

  (2)多多被记作一12分,他实际得分是多少?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课本内容

  现在很多小学升初中的学生都会提前学习初一的课程,这也是为了学生在正式上课的时候不被落下。很多学生的关注点都在数学这门课上,那么我就为各位初一学生总结一下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的课本内容,希望对各位准初一生有帮助。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正负数、有理数、数轴

  1、初一数学正负数—正数:大于0的数。

  负数:小于0的数。

  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2、初一数学有理数—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

  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

  如:π)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3、初一数学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大激神。

  (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法则滚亏

  1、初一数学有理数加减法—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铅段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加法交换律:a b=b 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 b) c=a (b 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a (?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2、初一数学有理数乘除法—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 c)=ab a。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初一数学上册的内容,可能内容并不完整,但是也希望各位准初一的学生可以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同时为以后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