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真实传奇故事有哪些?

作者:诸浩鸿时间:2023-07-18 00:23:30

导读:" 古代民间真实传奇故事有哪些?1.鲁班儿与木牛流马:据史书记载,鲁班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木匠,他制造了一种名为木牛流马的机械木牛和木马。这些木牛流马能够自动运输重物,为古代的建筑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传奇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映了古代"

古代民间真实传奇故事有哪些?

  1.鲁班儿与木牛流马:据史书记载,鲁班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木匠,他制造了一种名为木牛流马的机械木牛和木马。

  这些木牛流马能够自动运输重物,为古代的建筑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一传奇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映了古代科技的发展水平。

  2.西施的美丽: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貌传为后世佳话。

  据传,西施的美丽动人,使得她成为了各国政治的牺牲品。

  她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美貌的追求和女性地位的复杂情况,也展示了西施聪明智慧的一面。

  3.贾谊献策:贾谊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一位智者,他以独特的策略和睿智的见解,为国家和君主出谋划策。

  据史书记载,贾谊曾经提出了“鸿门宴”的计策,成功地挽救了秦国的危机。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贾谊的智慧和胆识,也体现了古代人才选拔和智囊制度的重要性。

  4.孙膑智取:孙膑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一位军事家,他以独特的战略和智慧,帮助齐国取得了多次战胜。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智取彭城的故事,他通过巧妙的计策和布阵,成功地迷惑了敌方将领,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展示了孙膑的智慧和勇敢,也体现了古代战争中智谋的重要性。

  5.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贾宝玉被认为是一个传世的人物。

  他是一个富有情感和多才多艺的人物,承载着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揭示。

  贾宝玉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家族荣辱的写照,也是中国古代社会风气和人性的缩影。

  这些古代民间真实传奇故事丰富多彩,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创造力和勇气。

  这些故事不仅是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窗口。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

八则古代民间故事传说

  【#能力训练#导语】从古至今发生过很多传奇故事,那些或勇敢或悲壮或凄惨的事迹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人们会将它们的伟大的英雄事迹流传下来,风靡人间!下面是无分享的八则古代民间故事传说。欢迎阅读!

  故事一《乌镇的民间故事》

    乌镇市河西岸,有棵古老银杏树,树又高又大,要三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古朴苍劲,十里外就可望见树顶,古银杏从唐代传到现在,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这棵银杏,与唐代一位英雄有关。

  唐宪宗元和年间,有个英勇的将军,姓乌名赞,人称乌将军。

  乌将军爱国爱民,武艺高强,英勇善战。

  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实力渐弱,地方官吏飞扬跋扈,纷纷割据称王。

    当时,浙江刺史李琦也要称霸,就举兵叛乱,致使这一带兵荒马乱迹斗,百姓无法生活。

  皇帝就命乌赞将军同副将军吴起,率兵讨伐,他们穷追猛打,直打得叛军望风而逃。

  当官兵追赶到乌镇的车溪河畔时,李琦突然挂出免死战牌,要求休战。

    乌将军就地扎营,待机再战。

  谁知就在当天深夜,叛军却偷袭营地,乌将军奋起迎战。

  李琦向后退到车溪河边,从一座石桥上飞快逃过。

  乌将军越马上桥,被一阵乱箭把乌将军射死。

  原来李琦在桥堍下设下陷阱,暗害了乌将军。

  而乌将军胯下的青龙驹,中了毒箭,跑回了车溪的东侧,死在了那里!。

    吴起赶来,杀退了叛军,把乌将军埋葬在车溪河西,为他堆坟立碑。

  说也怪,就在当天夜里,人们看到乌将军在新坟上,射出点点闪光的红光,还传出阵阵的战马嘶鸣。

  第二天,坟上冒出一株绿叶银杏,很快就长成参天大树,奇怪的是这棵银杏从来不结果实。

  大家说,这银杏是乌将军化身。

    由于平定了李琦的叛乱,百姓免遭战乱之苦。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热爱国家的将军,在乌镇建造了一座乌将军庙,并在庙中悬挂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大树属将军”五个字。

  乌将军也从此成为保佑当地百姓的地方神。

  这个传说,广为流传!也是乌镇由来的民间说法,即河西以乌将军而得名为乌镇!河东以乌将军的青龙驹得名为青镇!

  故事二《将军风水墓》

    相传,在元代的时候,有一个大将军,名叫张柔,威猛无比,是个常胜将军,受到百姓的爱戴。死后,皇帝顺应民意,在他战斗过的地方为他选一处墓地,就派了风水术士到处寻找风水宝地。

    话说到了中山(今河北满城)城一带,站在城北至高点眺望,西侧乃陵山,东侧平原一望无际,北侧连绵群山到此收尾,细看尽头处云雾缭绕尘雀,紫气弥漫,有九龙戏水之妙处。

  往北10里靠西,此处乃一小村,此村北依九山,南临漕水,群山环抱,却又地势开阔,但见整体山峦成龟卧形态,中央则是九龙下山之气势,术士道:“此处乃之秒地也”。

  于是回朝向皇帝禀报,到了朝堂之上,皇帝问可曾寻得合适陵址。

  术士缓缓道来,此地依山傍水,西侧山峦此起彼伏,有金山玉山,东侧则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有大楼小楼,承山之威,继楼之仪,而已。

  皇帝听罢大悦,即命人在选址处划定范围,征招附近百姓开山挖土,凿石修路。

    消息传到了附近的百姓耳朵里,他们很着急,为什么呢,因为将军的陵址将来要保密的,少不得现在为他们出力的人,将来可能要被陪葬。

  正在人们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在村西的月明寺山坳处传来阵阵佛声,细看,才知道是明月老和尚,和尚掐指一算,沉思片刻对村民说,躲过此劫不是没有办法,但是你们要齐心协力方可。

  说吧对人们耳语片刻,人们就照办去了。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日,陵寝终于修好,最后一道程序就是要附近山里的汉白玉做石人石马像,还有赑屃驼碑,上面镌刻大将军的功德,还有朝廷的评判等。这也是最苦最累的活,弄不好重大几十吨的石料就会砸死人的,在即将树碑的时候,按古法很多百姓要陪葬的,可是当把人们绑进即将填埋的大坑的姿兄磨时候,石碑就会无故倒下,而人们出了坑则石碑巍耸不倒,此事传到皇帝耳朵里,就命人前来查看,说是张柔显灵,不想让百姓付出劳动还要搭上性命,于是皇帝就赦免了百姓,不日陵寝修建完毕,落了个两全其美的结局。

  故事三《鬼谷子算命》

    鬼谷子卜卦算命最准了,他算定自己要断子绝孙。

  可他的老婆偏偏身怀六甲,生下一个男孩。

  鬼谷子点来算去,对老婆说:“这孩子不中用,莫白费心机了,一铲灰封了口算了。

  ”。

    老婆一向当老公是半神仙,言听计从,果然叫稳婆一铲灰封了他的口。

  第二年老婆又生了个男孩。

  鬼谷子翻烂命簿、相书,还是断定:“这孩子不中用,撂马桶里溺死算了。

  ”老婆又听从了。

  第三年,老婆手脚更快,生下个男孩比母鸡生个蛋还来得利索。

  鬼谷子也没奈何,对老婆说:“这个孩子我就凭你自己主张了,埋了或养着你看着办吧。

  这个孩子命带劫,长到十六岁,如果不被洪水卷走也要葬身虎口,纵使逃过虎口,也势必自己打火照别人杀自已。

  ”老婆却说:“我就不听你乱嚼舌头了,老娘生的孩子活蹦乱跳的,我就不信要遭横死。

  听你的话,断送了两个孩子,这个不管日后是神是鬼,是牛是马,我也要他了。

  ”说着叫稳婆洗了孩子,扯出奶子。

    鬼谷子喜欢分享喂起奶来。

    鬼谷子断定自己断子绝孙,对家业也不十分在意,背起包袱雨伞,打起招子云游天下去了。

  他一路卜卦算命来到京城。

  他的卜卦、算命越发奇验,几乎是百发百中,算人荣、辱、祸、福、升、沉、死、生分毫不差。

  他的名声早盖了偌大个京城,找他卜卦、算命的男女熙熙攘攘,鬼谷子忙得像陀螺样打转转,那钱就像水一样流进来,名声越来越大,鬼谷子乐不思蜀了,早把家乡忘到九霄云外,这样不知不觉过去了十六年。

    鬼谷子的儿子叫鬼豆,已长成十六岁的后生哥。

  鬼豆这一日到溪边垂钓,忽然来了七个头面光鲜的姑娘,笑眯眯地说:“这小哥,你背我们过溪吧了”鬼豆一听这话,羞得睁不开眼。

  他用脚刨着黄沙,不晓得该怎么答应。

  姑娘们更乐了,推推操操的,又一齐说:“这小哥怕难为情,那就一个个牵我们过溪吧?”鬼豆好像被七颗太阳照着似的,热得鼻尖、脑门直流汗。

  他突然撂下钓竿,扎起裤筒,跳到水里,搬来一块块大青石,利索地垒起丁步。

  他两臂有打疙瘩的键子肉,气力大得放得翻大牛枯。

  溪面不宽,没一个时辰,他已经垒起一道稳当的石丁步。

  他站在溪当中,憨憨地点点头,笑一笑。

  姑娘们叽叽笑着,扭着腰肢从石丁步上跑过,有个顶小的身一歪,差点跌到溪里,鬼豆“哗哗”膛水过去,让她扶着自己的肩膀过了溪。

  故事四《湘妃竹的由来》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

  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

  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

  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

  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

  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

  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

    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嶷山。

  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

  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

  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

    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

    原来,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

  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

  三块巨石,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

  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难过极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

  她们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睛流干了。

  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睛,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故事五《息氏墓和韩丘村》

    留光乡有一个叫做青堆的村子,青堆村的东面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林子,小林子中有一座古墓,墓前立有一通石碑,石碑是什么时候立的无人知道,但是石碑上所镌刻的大字还依稀可辨,上面的字是:战国息氏贞烈之墓。

    就是这一座战国息氏贞烈之墓,不仅埋藏着战国时期的一位贞烈女子,而且还埋藏着我国古代一个广为流传的凄美的千古爱情故事。

    话说战国时期的一段时间,青堆这一带属宋国,宋国当时的国君是宋康王戴偃。宋康王戴偃是一个十分昏庸暴虐的国王,他在位期间,到处游山逛水,广纳美女,穷奢极欲,横征暴敛,把个宋国的国家的事情闹的一团糟,黎民百姓不得安生。

    这年夏天,宋康王游玩到青堆这个地方,见一条溪流从这里潺潺流过,溪流两边树木茂盛,风清气爽,景色宜人,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就下令强征民夫,在这里修了一座供他游玩时休息的行宫。这样,每到烈日炎炎的夏天,宋康王都要带着他的大臣和美姬爱妾们到这里游玩和避暑,在这里过上一段天上人间的生活。

    有一年夏天,宋康王戴偃又带着他的大臣和爱妾们来青堆行宫避暑,得空儿驾车在附近游玩时,在西南方向的一个地方,发现有一位女子?着篮子在桑园中采桑。

  这个女子淡妆素裹,唇红齿白,眉清目秀。

  她在一片葱绿中采桑,如同一朵出水的荷花般的美丽,把个宋康王惊得呆了。

  宋康王觉得,他的所有美姬爱妾,比起这个采桑的女子来,都黯然失色。

  宋康王在这里愣愣地看了好大一个时辰,直被弄得魂不守舍,如痴如醉,然后才带着人等回到了青堆行宫。

    在青堆行宫,宋康王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他仍然在思念着那位女子。第二天早上,他一面派人前去打听那女子的家庭住址,谁家女子和家庭情况,一面叫人派了民夫,在行宫前边大兴土木,筑了一个几丈高的叫做青陵台的大土台子,他每天站在青陵台上,向西南方向眺望那个美丽的采桑女子的身影,良久连眼珠儿也不转一下,真是神魂颠倒。

    前往打探的人回报说,这个采桑女子不是别人,就是宋国舍人(当时地方的一级小官职名)韩凭的妻子,她姓何,名字叫做息氏,是附近有几里远的一个叫做吴村的小村子里的人。

  宋康王一听说情况,马上派手下传韩凭见驾。

  他对韩凭说:“你家里有这么好的老婆,也不叫本王知道,现在我知道了,也不怪罪你,只要你把老婆献给本王,本王将给你加官晋爵,还要给你很多的银两,不愁再续娶一个,希望你不要拒绝。

  ”。

    宋康王想,像韩凭这样的一个无名小辈,根本就不配娶息氏这样的一个漂亮的女子,叫他献出自己的老婆,还不是我一句话的事情。其实,宋康王想错了,韩凭虽然官职低下,生活贫寒,但夫妻两个恩恩爱爱,日子过得相当幸福,他严词拒绝了宋康王的无耻要求。

  故事六《华佗求学》

    华佗开初行医的时候,本领也不怎么高明。

  因为他能虚心向别人学习,一点一滴,取长补短,终于成了名医。

  成了名医以后,他也不忘向高明的老先生请教。

  这里讲一个华佗虚心求学的故事。

    有一天,来了个年轻人,请华佗给治病。

  华佗把脉一按,就对病人说:“你是得的头风病。

  药倒有,只是没药引子。

  ”“要什么药引子啊?”“生人脑子。

  ”病人一听要生人脑子做药引子,吃了一惊,心想这没法找,只得回家去了。

    过些日子,这年轻病人又找到位老医生。

  老先生问他:“你这头风病找人看过吗?”年轻人说:“找华佗治过,他说要生人脑子做药引子,我没法,只好不治了。

  ”老先生哈哈大笑,说:“用不着去找生人脑子啦,找十个古旧草帽,煎汤喝就行了。

  只是记住要找人们戴过年数多的草帽才顶事。

  ”。

    病人照样做了。

  果然是药到病除。

  有一天华佗又碰到这个年轻人,见他生龙活虎似的,不像有病的样子了,就问道:“你的头风病好啦!”年轻人笑着回答:“是呀,多亏一位老先生给治的。

  ”华佗又问吃的什么药,什么做药引子。

  年轻人说:“用草帽煎汤。

  ”华佗一听,连忙问那老先生住在哪里。

  年轻人告诉了华佗。

    华佗回家一想,别人积了多少年的经验,才得到的秘方,哪里会轻易传授,我只有去到他门下求学才行。于是华佗就装扮成一般人模样,跟那老医生当学徒,一学就是三年。

    这天,老先生出外治病去了。

  华佗同师弟在屋里炼药。

  这时门外来了一个大肚病人,只见他肚大如箩,腿粗像斗。

  病人说是特意来找老先生治病的。

  老师傅不在家,华佗的师弟不敢随便接待,就叫病人改天再来。

  病人苦苦哀求道:“求求先生,帮我治一下吧!我家离这儿很远,来一趟真不容易啊!”这时华佗出来了,见病人确实病重,不可迟延,就说:“我来给你治。

  你拿二两砒霜,匀两次吃。

  可不能一次就吃了啊!”病人接过药,连声感谢,走了。

    病人走了之后,师弟埋怨华佗了:“你可知道那药有毒,吃死人怎办?”华佗说:“这人得的是膨胀病,必须毒攻,这叫做以毒攻毒。

  ”师弟说:“治死了谁担待得起?”华佗笑着说:“不会,出了事由我担着。

  ”。

    再说那大肚病人拿了药走到村外,正巧碰上老医生回来了,病人走上前向老医生求医。

  老医生一看病人,说道:“你这病容易治,买二两砒霜,匀两次吃,一次吃有危险。

  快回去吧。

  ”病人听了,把手一伸,说:“二两砒霜,你徒弟拿给我了,他也叫我分两次吃。

  ”。

    老医生接到药一看,果然上面写得清楚。

  老先生想:“我这个验方除了护国寺老道人和华佗,还有谁知道呢?我还没有传给徒弟啊!”他回到家里,就责问两个徒弟:“刚才大肚病人的药是谁发的?”师弟指着华佗说:“是师兄,我说这药有毒,他不听,充能哩。

  ”华佗一旁不慌不忙地答道:“师傅!这病人得的臌胀病,腹中有毒,砒霜也有毒,以毒攻毒,病人吃下肚有益无害。

  ”。

    “这是谁告诉你的?”“护国寺老道人。

  我在那里学了几年。

  ”。

    老医生这才明白,他就是华佗。

  叫道:“华佗啊!你怎么到我这儿来学医呀?”“师傅,你认错人了吧!”“不会,我的秘方没别人知道。

  ”华佗这时只好把来求学的来由说出。

  老医生听华佗说完一把抓住他的手说:“呀,你已经名声远扬了,还到我这穷乡僻壤来吃苦头,真对不起你啊!”

    华佗说:“老先生,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但是都各有所长,我没有的东西,就该向你学。行医人和行医人都是一样的啊!”

    老医生感动得直掉眼泪,当即把自家的独门偏方告诉给华佗。

  故事七《乌鸦山上造反记》

    从前,有个农民叫曾大牛,他年轻力壮,吃苦耐劳,可一年到头都吃不饱饭。

  田地里收获的粮食,九成都被地主老爷收走了,只留得一成勉强度日。

  饶是曾大牛这样软弱的性格,也想把地主抓起来打一顿。

    一天,曾大牛正在田里干活,一群乌鸦在他头上大叫:“曾大牛,造反了!曾大牛,造反了!”曾大牛心想:我可没本事造反!便大声回答:“无头鱼能游,曾大牛就反!”说着,在水田抓起—条小鱼仔,捏断头往小溪抛去。

  没想到,这无头鱼竟能摇摆着尾巴游走了。

  曾大牛看得目瞪口呆。

  曾大牛回家,把这事对家里人说了,家里人对曾大牛说:“不能造反啊!不能造反啊!”

    第二天,曾大牛牵牛耙田,那群乌鸦又在他头顶大叫:“曾大牛,造反了!曾大牛,造反了!”叫得比昨日情更切。

  曾大牛回答说:“石头不沉,曾大牛就反!”说完抱起一块大石头,往小溪丢去。

  奇怪,近百斤的大石头浮在水面,不下沉。

  曾大牛回家,把这件事说了,家里人还是说:“不能造反啊!不能造反啊!”

    第三天,曾大牛下田干活,走到半路,那群乌鸦又在曾大牛头顶大叫:“曾大牛,造反了!曾大牛,造反了!”叫得比上两次情更切。曾大牛有点生气,从路边扯下一片竹叶,说:“竹叶能当剑,曾大牛就反!”说着手捏竹叶向路边一块大石扔去,竹叶在半空化成三尺长,“当”的一声,将大石劈为两半。

  曾大牛回村,把这件事对全村人说了,众人都说:“这是天意,反得!反得!”

    众人拥立曾大牛为头领,招兵买马,筹备造反,并择定黄道吉日,揭竿起义。

  众人约定:“乌鸦仙”传达天意,叫众人谋反,造反那日,不得穿白衫裤。

  否则,就是对抗苍天,违逆天意,杀头祭旗。

    曾大牛的姐夫,是个刁滑之人。他想:“大牛舅仔,坐第一只交椅,我是姐夫,该坐第二只交椅;什么穿白穿黑,谁敢管我?”造反那口,姐夫故意穿了个全身白。

  姐夫刚出门,大黑公鸡跑到他面前,拦住去路,大声呼叫:“穿白衣服要杀头!”

    姐夫火了,大声应道:“丧门星!”说罢,手起剑落,把个黑公鸡杀了。

    姐夫走到水塘边,黑公鸭摇摇摆摆走上前,拦住姐夫,大声叫“穿白衣服要杀头!”姐夫生气地应道:“丧门星!”说着手起剑落,把个黑公鸭也杀了。

    姐夫走到大路,黑公鹅正在吃草,见他来了,拦住去路,也大声叫:“穿白衣服要杀头!”姐夫气极了,话也不说,手起剑落,把个黑公鹅也杀了。

    乌鸦山上,众人都穿着黑衣服,唯独姐夫穿白衣服,众人好不气愤!为不悖天意,曾大牛一声令下,把个姐夫杀了祭旗。

    曾大牛的姐姐,闻知弟弟不讲手足之情,把丈夫杀了,一怒之下,便上京城,密告皇帝,皇帝闻报大惊,即派兵马,杀气腾腾奔乌鸦山而来。

    曾大牛等众人,虽然勇猛拼杀,但因人少势弱,终敌不过朝廷兵马,尽被杀害。曾大牛的姐姐,来不及领到皇上恩赐,也在混乱中被朝廷兵马杀掉了。

    皇帝知道,曾大牛造反,是乌鸦作祟,便传旨风水先生,寻找乌鸦巢穴,斩草除根。

  寻来找去,见一山貌似乌鸦,山头有一座墓穴,料定必是乌鸦藏身之地,便唤人马挖掘。

  谁知,坟墓掘开,不见棺材,只见墓后有一条沟,直通山下。

  他们便跟踪挖掘,终于在山下溪边大石脚,掘到了棺材,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果然有三只乌鸦仔,尚未会飞,他们便把乌鸦仔杀了。

    曾大牛被杀后,每日晚上,便有一只乌鸦在山上大声哀叫:“曾大牛,曾大牛……”其叫声之凄惨,足使铁石心肠人下泪。听说那乌鸦是在为曾大牛招魂。

    从此后,人们便称那山叫乌鸦山,把那座古墓叫乌鸦地。

  故事八《小孤山的传说》

    引子:在安徽省宿松县郊外有一座高达百米、风景秀美独树一帜的奇山,山形似古代妇女头上的发髻,山体俊美,坐落在波浪涛涛的长江里,三面环水,只有一面挨着陆地,方便世人的出入,因此也叫“长江第一关”,在古时地形险要,是兵家必争的风水宝地。此山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如撞钟,北观啸天龙,非常壮观奇特,香火旺盛,不知多少善男信女来此一游,抽得灵签一支,以求得妈祖娘娘的保佑。

    此山叫小孤山,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传说,而我最喜欢的是故乡老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段传奇故事。

    话说从前有一位富有的员外,员外夫人早逝,只留下一爱女小姑。

  小姑天性活泼美丽,又聪明灵巧,深得父亲的宠爱。

  小姑十三岁那年,员外又娶了一位娇妻柳氏,柳氏本是一风尘女,对员外百般娇嗲,妩媚风情,直哄得员外对她眉开眼笑,疼爱的程度,不亚于对小姑。

    柳氏久不生育,表面上对小姑也还不错,但是小姑对她却敬而远之。每天除了吃饭,一家人在桌上相遇,小姑对她以礼相待,剩下时间,小姑总是躲在自己的闺中做女工,有时和丫环梅儿一起出去走走逛逛街市。

    小姑闲时无事,好坐在窗户前观看外面的景色,特别是对面一条街市,街市上繁华昌盛,日夜都很热闹,让她常常忘记对母亲的痛苦思念,有时一呆,就是几个时辰,也不觉得疲累。

    日子一久,她已养成了这个习惯,却不知楼下时常有一个后生在看她。

  一个楼上,一个楼下,天天如此,小姑却浑然不知。

  后生叫达古,住在小姑家的大宅子后面,只是家境一般,与老母相依为命。

  达古喜欢读书,一边种几亩薄地,虽说不是富贵,但日子也过得算是平静,自从发现小姑喜欢站在窗户前,他也习惯了天天看上几回,一日不瞧上一眼,心里就难受,夜晚也难以入眠。

  他很想接近小姑,但是人家是员外小姐,自己怎么可能有机会呢?。

    小姑喜欢在街市上东转转西转转,看到喜爱的什物会买一些回家。

  小姑特别喜欢吃瓜子,所以常常光顾一些卖瓜子的小摊,差不多都尝遍了,味道也差不多。

  这天,小姑正走着,看见有一家瓜子摊前挤得人满为患,一时好奇,叫梅儿前去看看。

  梅儿赶紧上前一瞧,脸色高兴起来,对小姑招了招手,那意思小姑自然懂得是瓜子好吃的意思,这是她们一贯的行为。

    小姑等在旁边,好不容易才等得人散尽,方看见瓜子摊前货已经不多了,原来小摊主很会做生意,第一天开张,买一送一,怪不得人都来抢呢。小姑有些失望,正准备走,摊主抬起头,对她一笑,说:“小姐,别走,这里还有上等的货色,不知小姐愿尝否?”

    小姑回身一望,吃了一惊,卖瓜子的摊主年轻俊美,一脸英气,全不像别的摊贩风尘仆仆不修边幅的样子。特别是他一双明亮的深眸正牢牢的的盯着自己,那一抹温柔让她心动,两人四眸交错,都红了脸。

  小姑轻轻的问:“有什么上等的货色还要藏起来?”

    摊主微微一笑,浑厚的声音很磁性:“小姐有所不知,这两包是我挑上等的瓜子单独制成,并且放在玫瑰花里特别浸泡过,加上几种调料味道香浓,清香怡人,吃起来也奇味无穷,这种瓜子我每日只炒两包,留给有缘人,看来小姐就是我今日的有缘人了,对有缘人价格我也不会贵到哪里去,卖的是一分快乐心情。

  ”说着,他在筐下面掏出两包瓜子,和别的包装没什么区别,只不过不同的是用红绳捆扎,红绳绾成蝴蝶结的模样,甚是好看。

  梅儿不等他递过来,迫不及待的抢过来递给小姑,小姑接过来看了看,也不打开,酡红着脸,转身就走。

  梅儿赶紧付过钱,撵上心慌意乱的小姐。

古代民间真实传奇故事

  【#能力训练#导语】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

  下面是分享的古代民间真实传奇故事。

  欢迎阅读!。

  【中国民间传奇故事羡余一、宋江劫粮】

    一天,梁山寨打探消息的小卒禀报:济州府的十三条粮船,早是从济州出发,已过汶上县地界,天黑时将靠安山镇码头过夜。

  宋江听了心想:这许多粮食,都是百姓血汗,如今正是春荒,山寨里屯粮也不十分多了,不如夺了回来。

  吴用也有意夺粮,对宋江说:“大哥,这安山镇离梁山泊近在咫尺,又有河汊相通,若要夺粮,请早做定夺。

  ”。

    宋江连连点头,传令水军备下十条快船,一队由李俊带领,另一队由张顺带领,每队二十人,从安山镇东西两方划近码头,夜交二更动手。

    入夜,安山镇码头的济州府粮船,桅杆上吊着一只只大灯笼,把河面照得通明。

  守船的官兵受了一天的颠簸,身子骨乏了,坐在船头上,拄着杆长枪打盹。

  夜交二更,只见码头上游漂来几条小船,箭一般靠近了粮船。

  守船的官兵听见水响,打了个愣怔,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这时只见小船已经贴上了船帮。

    “谁?”守船官兵大声喝问。

  小船上的人,也不答话,扳着粮船的船帮一纵身子,嗖嗖地蹿上了粮船。

  后头粮船上守夜的官兵,见前边出了事,一齐赶来,把小船上上来的人堵住,在前边的船上厮杀起来。

    约摸半个时辰,忽听人有高喊:“不好了,尾船上有人偷粮!”正在前边助战的官兵一听,慌了手脚,舍下前边,又一齐向后退来。

  也真奇怪,前头小船上上来的人,也不追赶,各自跳上了小船,一声呼哨,飞一般地走了。

  等官兵退到后边的船上,三条尾船上的粮食全不见了。

  官梁颤兵知道中计,想要去追,河面上却连个人影也没有。

    原来,宋江令李俊把船从河上游划近粮船,缠住守夜的官兵;叫张顺逆流上去,爬上尾船,带人搬运粮食。等小船装载满了,叫人故意喊叫,把前边的官兵向后引,好叫李俊脱身。

    宋江设计劫了这几万斤粮食,一半留在了安山镇附近,散给了四乡百姓;一半运回了梁山寨上,补做军粮。

  事后,吴用又让戴宗到安山镇贴了一张告示,告示上写:“凡过往官府粮船,须留下三条尾帮船只的粮食,方可通行。

  如有违令,除将粮船全部夺走外,并将押运官吏处死。

  ”末尾,写着梁山泊寨主宋江的名字。

    告示贴出后,有几起官府粮船不听,强行过境,宋江便派人截住全部粮船,杀了押运官吏。从此,再没有人敢用脑袋去试梁山好汉的钢刀了。

  【中国民间传奇故事二、宣赞装罗汉】

    “丑郡马”宣赞,脸如锅底,鼻孔朝天,卷发赤须,彪形八尺,使口钢刀,武艺出众。先前因对连珠箭赢了番将,郡王爱他武艺,招做女婿,谁想郡主嫌他丑陋,怀恨而亡。

    宣赞同大刀关胜、井木犴郝思文,一道征剿梁山,被俘后归顺义军,东征西讨兄渣滚,为梁山泊立下了汉马功劳。这里,不说他与郡主婚姻上的一段不幸,也不说他横刀立马,战场上勇猛冲杀的英雄壮举,但说他小时候庙殿装罗汉的一段故事。

    生在东京,长在东京,父亲是一员朝中武将。

    这年,皇上拨了一笔巨款,让重修普陀寺。宣赞的家就在普陀寺的旁边,平时常时和伙伴们来寺里玩耍。

    竣工这天,皇上传旨要来寺里视察。一大早,寺里和尚就将殿堂打扫干净,严守门户,但等着皇上御驾亲临。

    宣赞和伙伴们可不管这一套,瞅个空子,又钻进了寺庙里玩耍。

    寺庙的偏殿,塑有八百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宣赞和伙伴们便在里面捉起迷藏来。

  玩着玩着,一个伙伴突然将一尊罗汉撞倒,泥塑的罗汉被摔成几段。

    小伙伴吓坏了,宣赞也吓坏了。

  因为这尊罗汉手举阴阳棍,就在前面比较显眼的地方。

  小伙伴见自己闯了祸,撒腿就想跑。

  这时,老方丈来了。

  一见这情景,当时就气坏了。

  因为皇上就要来了,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给桶了漏子,这还了得!再塑,已经来不及了,这位置又是那样的显眼,冷丁少了一个,与整体又不协调,这可如何是好!。

    老方丈抓住小伙伴,就要揍他。

  然而就是揍死人,也于事无补。

  情急之下,宣赞想出一个好办法。

  对老方丈说:“老师父,我有一个主意,不知可行不?”。

  老方丈正在火头上,怒冲冲地说道:“你能有什么办法?除非你会变!”

  “对,我就想变个罗汉,你看我这模样,不用打扮就像………”

    一句话,提醒了老方丈,仔细一打量宣赞的模样,不由得转怒为喜。暗道:这不家伙长得倒蛮像!个头像,不用化妆,真是一个天生的罗汉!事到如今,只有如此了。

    老方丈让小伙伴们立刻把碎泥胎搬出去,打扫干净,又让宣赞手拿阴阳棍,拿个姿势,立在那里。嘿,与整个罗汉群混为一体,实在是太像了!

    老方丈松了口气。

  这时,皇上率文武百官视察来了。

  老方丈嘱咐了宣赞几句,慌忙迎驾去了。

    皇上对新落成的普陀寺很感兴趣,转了正殿转偏殿,最后来到了八百罗汉群像前。

    宣赞拿阴阳棍,做着姿势。

  毕竟是第一次经此阵式,不由得心儿呯呯直跳。

  一个姿势站久了,腿也疼,胳膊也酸了。

  他紧咬牙关,硬挺着,心里只盼着这帮人快些离去。

    文武百官中,宣赞的父亲也在其中。

    众百官陪皇上在八百罗汉群像前驻足观赏,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宣赞的父亲一眼扫上了手拿阴阳棍的黑罗汉。

  暗道:嗯?咋这么像我家宣赞?再仔细一看,不由得大惊失色!啊?这孩子咋来殿里装起罗汉来了!这要让圣上看出破绽,惊了驾,岂不要招致灭门之祸!这可如何是好?。

  再说跟随的老方丈,此时更是如热够锅上的蚂蚁,生怕宣赞被人认出,那还了得!老方丈在苦苦想着对策………

    皇上来到了宣赞面前。

  情急之下,老方丈“哎哟”一声,装作崴了脚的样子,把皇上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宣赞的父亲借机发作起来,大声喝道:“混帐!如此大呼小叫的,惊了圣驾咋办?”说着拔剑就要杀老方丈。

    宣赞的父亲也是为了吸引皇上和百官的注意力的。这一招儿还真灵,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他和老方丈。

  皇上还算仁慈,忙用手止了宣赞父亲:“不得乱来,快去看看他怎么了?”

    众官围拢过来,皇上也往前走了好几步,离开了宣赞。老方丈松了口气,宣赞的父亲也松了口气。

    老方丈被人扶了起来,说明原因,连连责怪自己“罪过”。

  经过这场小小的“变故”后,皇上的游兴大减,又往前走了几步,扫了几眼满殿的罗汉,便走出了偏殿………

  宣赞见皇上和文武百官都退了出去,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中国民间传奇故事三、柴进恩施三家店】

    南皮县王庄村北有片废墟,名叫三家店。

  这儿原来是个十字路口,南北、东西交叉着两条古官道。

  张青与孙二娘结亲后,传说就在这儿开店谋生。

    他们交结梁山好汉的事发后,县衙都头崔灿率二百多名兵丁前来缉捕。激战一天,终因寡不敌众,夫妻二人双双被擒,装上木笼囚车,往县城押送。

    崔都头一身血污,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押着囚车正往前走,只见野猪林里尘土飞扬,飞出一彪人马,鹰鹞马上架,猎犬马后追中,中间红马上坐着一个年轻公子,英姿勃勃,精神抖擞。

  他就是大周柴世宗的后裔——小旋风柴进。

  此时他是从西庄轩出来的在野猪林里围猎一天,来东庄园歇息的。

  柴进见了崔都头,勒马跑拳问候道:“都头辛苦!车上缉拿之人可是匪首李豹?”崔都头还一礼,垂头丧气地道说:“唉!别提了!野猪林的李豹谁奈何的了他?就为捉这对鸟男女,折了我多少兄弟!”。

    柴进近前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差点失声喊出来。碍于官军,柴进忙退回来,强作镇静地对崔都头抱抱拳头;拨转马头,无精打采地回到了东庄园。

    晚上,家人端来射猎的野味,柴进哪有心思尝一口?操练人马的时候到了,柴进摆手免了,参星西斜,更鼓声声,柴进还独自在书房里转磨磨。孙二娘夫妻落入虎口,性命难保,他怎能不心焦呢!

    柴进的庄园离孙二娘的三家庄只隔十几里。

  闲暇时,柴进常到这里坐客,论江湖,谈拳脚,惺惺相惜,关第处得很好。

  柴进是深知他们的底细的:二娘家住山东,三岁丧母,跟着爹爹长大,从小不习针凿,专好舞枪弄棒,爹爹爱她若掌上明珠,把平生的武艺传授给她,又请了些指点。

  二娘长到十七岁,出落得亭亭玉立,貌如芙蓉出水。

  这时她已十八般武艺在身,样样精通娴熟。

  当地三十里五十村,很有名气。

  不料知县看中了她,定要娶为妾,几次差人提亲。

  二娘哪里肯依?定要找一个武艺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如意郎君。

  知县恼羞成怒,亲自率人来抢亲。

  二娘火起,打死了一个衙役,又把知县打成了残废。

  为避祸与爹爹逃在江湖上,以后来到沧州李员外家当武术教师糊口。

  后来与张青结亲,二人靠开店为生。

  二娘痛恨当官的,更恨那些流氓无赖。

  她害的都是这号人,决没伤过一个贫若百姓。

  如今,他们大难临头,怎样救得他们性命呢?。

    第二天一大早,柴进便差人去城里送饭打探。

  一连两天,还不见探子回报。

  柴进更是坐立不安。

  这两天,他哪有心出去打——更无心操练人马。

  家丁家将们知道主人的心事,都默不作声,只等着主人的吩咐。

  他们深知柴进的为人:自幼喜好武功,长大后专好结识天下豪杰。

  他的庄园里聚有四方奇人,吞金吐火,行云走风,百十号人当中,会哪项的没有?。

    再说柴进,见探子还没回来,又要差人去打探。

  正在这时庄园里黑压压涌进来一群人。

  说李豹带人抢劫了大赵庄,还放火烧了村子。

  柴进闻听,二话没说,立刻披挂,点起百十号人马,飞奔大赵庄而来。

  等他们赶到,土匪们早逃没了影儿。

  柴进命人救灭了火,狠狠地打了几下马,好不沮丧地往回走。

  刚走到沧州官道上,正碰上去城里打探的探子,探子惶惶地报告说:“大官人不好了!沧州府批下回文,明日要把孙二娘夫妻押赴沧州开刀问斩。

  ”柴进闻听,叫苦不迭,急得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

  走着走着,猛然心生一计,心一横,忙唤过心腹家将黑虎,如此这般地作了吩咐……。

    第二天,天色阴暗,野猪林里松涛阵阵。

  通往沧州的大道上,吱呀呀行着一队车马。

  崔都头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挥动那口九耳八环刀,不住地吆喝着,催促快行。

  三十多个兵丁个个哭丧着脸,跟着囚车缓缓而行,真如同出大殡一般。

  二娘夫妻俩五花大绑,坐在带钉子的囚车里,动不能动,挪不能挪,如同猛虎落阱,纵有通天的本事也是枉然。

    囚车行到野猪林的深处,突然一声锣响,树丛中跳出一百多个蒙面强人拦住去路。

  一个黑脸大汉跳出人群,端刀喝道:“此树是俺栽,此路是俺开,要从此地走,拿出过路财,李爷爷饶儿性命!”兵丁们一听碰上了李豹子,吓得撒腿就跑。

  崔都头大声吆喝,哪里止得住?只好挺刀来迎。

  二人摆开阵式,一个马上一个步下,叮叮当当大战起来。

  崔都头哪是黑大汉的对手?三十多个回合后,渐渐不支,被黑大汉一刀砍下马来。

  几个没敢跑的兵丁一看都头脑袋没了,谁还愿再砸了吃饭的家伙儿?哭爹喊娘,撒丫子就跑。

    这时,树丛中跑出一个青年,撕下面纱,急奔困车,举刀“喀喀”两下砸开了铁锁,急忙把二娘夫妻扶下车来。

  孙二娘夫妻见是柴进,又惊又喜,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这是柴进为救孙二娘夫妇,设得一计。

  柴进见二人已获救,急忙催促道:“此地不是说话处,快走!”拉起二人钻进了野猪林。

    后来孙二娘夫妻在柴进家藏了些日子,以后柴进便把他们秘密地送到了二龙山。

民间传奇故事精选(五篇)

  【#能力训练#导语】传奇故事,虽奇而不荒诞,虽趣而不俗,虽神而不虚假,这就是传奇故事的精髓。

  下面是分享的民间传奇故事精选(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

1.民间传奇故事精选

    黄帝的时候,有个名叫宁封的人,家住在一条河沿岸的一个部落里。

  他母亲是个捏陶泥坯的,宁封三岁时就跟着母亲来到窑场。

  他最爱学着妈妈的样儿捏各种各样的盆盆罐罐。

  母亲看他聪明好学,就教会了他捏制各种陶坯的手艺。

  年复一年,斗转星移。

  宁封长大成人了,部落里就派他专门从事烧陶。

    宁封受母亲的感染,对工作很负责,他专心专意地捏呀烧呀,可是烧出的陶器总觉得不满意,不是粗糙笨拙,就是形体不正。宁封子说他对不起部落的人们,每天除了上窑场工作,就躲进自己的泥屋里,不跟外人接触,连妻子和他说话,他也不理。

    他就这么闷闷不乐地呆在屋里,每天都是妻子把部落分配的饭食,用陶钵给他端回来吃。

  宁封吃着,想着,食不甘味。

  妻子看他一心扑在制陶上,累得人都又瘦又黑,吃过饭就叫他躺在草席上歇一会。

  说来也怪,往日里宁封根本睡不着,今天身子一倒,就呼噜呼噜地进入了梦乡。

    他梦见自己脚踩着五色的彩云,去了一万个国家,各处的人们送给他很多很多的陶器,那些陶器可好看了,样式别致,有尖底的,有圆的,有方的,还有带盖的,并且画了彩色的花纹和各种各样的图案,简直使人眼花缭乱,只当到了天宫。

    宁封高兴地笑了,笑出了声,也笑醒了。

  他连忙把自己的梦告诉了妻子。

  妻子也兴奋地说:“好呀,你还不如到外面转转,多看一看别的部落的陶器,或许就能制好了。

  ”。

    字封正有此意,听了妻子的话,就赶紧收拾行囊。

  部落首领知道了宁封的打算,送给他一匹马,宁封骑着竖首马就出发了。

  宁封一去两年。

  妻子盼呀盼的,总算把他盼回来了。

    他拉回来一车陶器,整天钻在这些陶器堆里,看呀比较呀,描呀画呀,又取来砂泥盘一盘、捏一捏,没头没尾的。

    这一天,天还没亮,他就叫醒妻子,两个人摸黑来到窑场和砂泥。

  泥一和好,宁封就坐在草席上盘陶坯。

  他一会盘一会捏,妻子端来饭也没吃。

  太阳都直射头顶了,他还在干着。

  妻子嗔怪地给他戴了一顶竹篱,又端详着他捏的一大堆陶坯,高兴地说:“好呀!真好呀!”。

  宁封逗趣地说:“比我梦见的还好看哩!”

    一个一个的坯子制成了,放在草棚下阴干。

  快干了,妻子就蹬动转轮,宁封拿着陶坯在转轮上磨。

  磨光后,宁封又和妻子用赭石在坯子上画图案。

  他们不再重复画过去简单的图形和直线条。

    宁封的妻子特别心灵手巧,天上飞过一只小鸟,唧喳地一叫唤,她就几笔画出一个飞动的小鸟;地头跑过一只梅花鹿,也没跑出她的手,她让它静站在陶盆的壁上。她想起了男人们捕鱼的鱼网和捕回的鲤鱼,也画在陶盆上。

    快到收获季节了,想象收获后全部落的人们铅纤陪在广场的欢庆场面,她就在陶钵上画了一圈手拉手舞蹈的人,有男有女,活泼热烈,连宁封都称赞她画得好。

    后来,他们又画出一套变形的图案,好像不太像,却很传神,也有生活情趣。

    他们还在陶罐上用指甲捏出棱形排列的指甲纹,拿绳子印出一排排的斜纹,有时也给陶罐做了几圈的堆纹、蛇纹。最有意思的是罐盖的把手,他们把盖把捏成各种动物的形象,鸟头上刺着锥纹,小兽顽皮地站立着,还有张大嘴呼叫的人头。

    一日日的辛苦,几年的心血,宁封终于制出了非常美观的陶器。这些既好看又实用的陶器,不光本部落的人喜爱,交换到外部落,也很受欢迎。

    部落首领把宁封制的陶罐献给了黄帝。黄帝看到这样浑圆而又精致的陶罐,仔细地欣赏着上面的彩色的图案,连声说:“好,好!天下竟有这样的人才!”

    黄帝立即派人把宁封请到了宫中,详细地询问了陶罐的制作情况,就委派宁封为陶正,专门管理全国的制陶工作。

    从此,陶器就一直为人间作着贡献。

2.民间传奇故事精选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

  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槐蠢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

  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尽力尽心,很少出差错。

  可随着牲口、食物的储藏数目的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

  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想了很多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数目。

  但增加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方便,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

  于是仓颉又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表他所管的东西。

  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就把每年祭祀的次数、每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等,都交给仓颉管。

  如此一来,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经不抵事了。

  仓颉又犯愁了。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发现人们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就可以认定前面有什么动物。

  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

  果然,他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

  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推广开了。

  就这样,文字开始形成了。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就有点骄傲自大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字也马虎起来。

    黄帝知道后很生气,便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

  这老人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

  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老人对仓颉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原来他把“牛”字和“鱼”字教反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

  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

  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他连忙道歉,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3.民间传奇故事精选

    桂林山水甲天下,到过桂林的人,都晓得洞大要数七星岩,山高要算老人山。这座山,坐北向南,面对桂林的大小群山,活像一位威严的老人。

    相传秦始皇曾征调大批民夫修筑万里长城,被征去的民夫可受罪啦。

  监工的像催命鬼一样拿着鞭子,紧跟在民夫的后面,日夜不歇地催着挑石头呀,抬石料呀,把民夫累得腰弯背拱,汗水哗哗直流。

  好多人累得死去活来,呼天保佑呀,天不答应;喊地搭救呀,地不显灵。

    有一天,东海龙王的三公主要到南海去拜见仙女,想走旱路,趁机看看凡世人间。

  她清早起来拜辞了龙王,跳出龙宫,驾起一朵祥云,腾上高空,飘飘游动。

  她站立云头往下界望去,只见黑压压成千成万的民夫,枯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光着膀子,拼死拼活地在长城下抬石头。

  于是,她便起了同情和怜悯之心,暗暗下了决心,要想法子帮助民夫解除苦楚。

    三公主挥舞彩带,催紧飞云飘游到南海,按下云头,走进普陀岩,拜见了仙女,开口禀道:“仙女呀,你行行善心,救救修筑长城的可怜的民夫罢!”仙女听了,扬起柳眉答道:“善良的三公主啊,秦始皇修长城是想抵挡外来敌人;你要帮助劳苦民夫减轻痛楚,我可以给你一支柳枝,把南海中的石山赶去筑墙罢!”三公主听了非常高兴,接过柳枝,转身就往外走。

  忽然听到仙女说道:“三公主,我助你赶山筑墙,你要依我两件事:第一件,一路之上不可贪图玩耍;第二件,一路之上不要同凡人说话。

  ”。

    三公主连忙答应,到了南海,把柳枝往海水里轻轻甩动。

  只见海水翻滚,一座座石头山接连跳出水面,有的变成虎、豹,有的变成骆驼,有的变成大象,有的变成锦鸡……三公主看这些石头变成了飞禽走兽,喜得眉开眼笑。

  她挥动柳枝东边拦来西边挡,赶着它们徐徐朝北前进。

    三公主记着仙女的话,赶着这群飞禽走兽,走过茫茫大海,又走过千山万谷,一连三天三夜没有敢停留一下。

  这时她已经累得一身汗水,走着走着,忽然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这里一条江水碧绿得像玉石,岸边开遍各色鲜花。

  三公主想道,人间还有这样好的地方,我何不到江边洗洗脸,擦擦汗再赶路也不迟。

  哪里想到,这些虎、豹、骆驼、大象、仙鹤、锦鸡,越跑越快。

  三公主正在着急,忽见一个头戴风帽、身披大袍的老公公从家里走了出来。

  三公主高兴的说道:“老人家,我已经赶了三天三夜路了,想在这条江里洗洗脸,请你替我看管一下这群虎、豹、骆驼、大象、仙鹤、锦鸡好吗?”老公公用手擦擦眼睛,又仔细看了一下,答道:“这哪里是什么虎、豹、骆驼、大象、仙鹤、锦鸡,明明是些大青石呀!”老人家一语道破,这些飞禽走兽一下子全成了石山,再也不走了。

    这时三公主慌了手脚,急忙扯起柳枝又抽又打,直累得汗水滴滴,石山还是不摇不动。

  三公主长叹了一声说:“只怪我忘记了仙女的话,耽误了搭救众生的大事。

  ”说罢向老公公深深一揖,说道:“拜托老公公替我照看这些石山,我到南海请罪去了。

  ”三公主哪里想到,老公公一下子也变成了一座石山。

    这座石山,就是老人山。

  在老人山的四面,围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山,有的像虎,有的象豹,有的像骆驼、大象,有的像仙鹤、锦鸡。

  老人至今还受三公主的嘱托,精心地看管着它们哩。

4.民间传奇故事精选

    从前,柳河湾里住着一个叫周成的小伙子,自小失去双亲,十分孤苦。

  周成十八岁时,好心的邻居就给他说了个媳妇——蒲氏。

  婚后,两人十分恩爱。

  周成下地干活,蒲氏在家纺纱、织布、料理家务,小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这一年刚刚忙罢麦收。

  周成突然得起病来,咽喉肿痛,鼻子和口里冒火来,吃饭也免不了把脖子歪几歪,和村里很多人得的病一样,人们到处求医,结果是吃药无效,求神不灵。

  蒲氏心里难过,整天张嘴泪不干,一天夜里,她梦见自己来到了一座高山,名叫花儿山。

  山上万花艳艳,浓香扑鼻。

  她走到山顶,见一株花草生得别致逗人喜爱。

  它铺开一簇绿叶两边像锯齿一样,青紫色的花茎上开着金黄的小花。

  有人告诉她这种草名叫公英。

  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消散痛肿的作用。

  蒲氏听了不禁高兴地笑了起来。

  蒲氏笑着醒来,原来是自己做了一个梦。

    第二天清早,她就把梦告诉了丈夫,并打算去花儿山采药。

  周成听了,说:“花儿山,东南天,脚生泡,鞋磨穿,淌过九十九条河,绕过九十九道湾。

  路途遥远,你可去不得呀。

  ”蒲氏说:“只要能找到这种药草,别说过河绕弯,就是走上千山万水,我也心甘情愿。

  ”她收拾好行装,毅然辞别了丈夫和乡亲。

    蒲氏走了一天又一天,饿了口里啃干馍,渴了河边饮清泉,倦了草地盖甘露。

  终于淌过九十九条河,绕过九十九道湾。

  一天,她走到一座山下,见有一个茅棚,里面坐着个老太太正在纺纱。

    她连忙走进茅棚向老太太问路。

  老太太说:“你再往东走上百步,左数九十九棵树,右数九十九棵树,对着中间的那棵树往前走,就有上山的路了。

  ”蒲氏按照老人的指点,来到百步尽头,真的左数九十九,右数九十九,顺着中间那棵树信步朝山上走去。

  不大工夫,眼前现出了一条直通山顶的大道。

  她来到了山头上,只见绿树荫下,座落着一间房子,有一个老头正坐在门口聚精会神地看书,那老人鹤发童颜,精神健旺。

  蒲氏上前施礼,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求老人给以指点。

    老人仔细打量着蒲氏,说:“这种药草名叫公英,它要长三千年方能入药。

  你历尽千辛万苦可不容易呀,回去吧。

  ”。

  蒲氏呆呆地看着老人,说:“难道人得了急病,也非等三千年再治不行吗?”

    老人听了蒲氏的话,点点头说:“是呀,如果不等三千年的话,病人服了这种药草,采药人就会马上死去的。”

    蒲氏恳切地说:“只要把大伙的病治好,我甘愿一死。”

    老人听罢,沉吟一会,点点头说:“既然你有这颗诚心,好吧。

  ”说着,他从屋里拿出一朵金花递给蒲氏,说:“只要戴上这朵金花,就能免去一死。

  去吧,按照你梦里见的那样寻找去吧。

  ”。

    蒲氏谢罢老人,头戴着那朵金花,径直往山顶走去。

  她到了山顶,嗬,满山顶到处是鲜花,绿叶映衬,五光十色。

  她凭着自己的记忆,终于找到了那棵仙草——公英。

  她双手捧着公英草,朝着自己的家乡张望,激动得两行热泪如断线的珍珠,再也无心在山上停留,急忙朝山下跑,头上那朵金花,也在奔跑中失落了。

    蒲氏回到了家里,熬了一锅药汤,大碗大碗地分给众乡亲。

  只用了三天时间,乡亲们和周成的病全都好清了。

  蒲氏看着大伙的病情转好,微笑着合上了眼睛。

  人们听到蒲氏死去的噩耗,都难过得掉下了眼泪。

  蒲氏被安葬不久,在她的坟上长出了许多公英,后人便将其称为“蒲公英”。

5.民间传奇故事精选

    话说乾隆年间,乾隆喜欢吃萝卜,当间大臣和坤就献计向全国征集的萝卜进贡,各官员为了讨好乾隆纷纷去征集好萝卜。

  可偏巧这时四川一带闹了一场大旱灾,田里庄稼颗粒无收,而朝庭的税物照常繁重,四川一带民不聊生,这时当朝一个叫刘墉的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一心要为百姓们减轻负担。

  刘墉一听皇上要全国征集萝卜,于是一计上心头。

    刘墉来到四川,召集当地官员下达皇上征集萝卜的旨意,当地官员万大人为难的讲:“刘大人,我们四川一带闹了旱灾,您是知道的,现在庄稼颗粒无收,哪有好萝卜上贡。

  ”刘墉看到他那为难的脸色,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刘墉对他耳语了几句。

  只见这时那万大人一听吓得跪在地上急忙道:“刘大人,这样不好吧,万一万岁爷怪罪下来,下官可担当不起啊,到时我怕受苦的还是百姓啊。

  ”刘墉笑了笑:“没事,有事也由我承担,而且还可能造福四川的百姓哦。

  ”万大人好像略有领会。

    第二天,万大人拿了一包东西找到刘墉,对墉讲:“这是我昨夜连夜挑选的,您看怎样。

  ”说完打开包袱,刘墉看了看,那萝卜还真是小的可怜,全只有手指大小。

  刘墉从中选了一个比小指还小的萝卜,笑了笑,“这个好,就这个了。

  ”那万大人还是心有顾忌,“刘大人,这样行吗?如果皇上真的怪罪下来,下官可真的担当不起啊。

  ”。

    “万大人,没事。

  你就放心在这等消息吧。

  ”说完刘墉拂袖而去。

    话说到了进贡这天,满朝文武都拿出自己在各地征集的萝卜,那可真的是又大又好。

  在这其中要数和坤的进贡的萝卜。

  乾隆看见这些萝卜笑了笑,说道:“和爱卿,看到你们进贡的萝卜,我想天一一定太平无事,又是一个丰收年。

  ”。

    “对,对。

  有万岁爷这样的明君,治理有方,天下当然一定太平”和坤拍着马*,笑了笑。

  众大臣也连声称是。

    这时该到刘墉进贡了,只见刘墉手捧一个红色盒子,外观极其漂亮,进贡给了乾隆,乾隆一见好生喜欢,猜想其中一定是个大萝卜,于是亲自拿过来,打开盒子,哪知打开盒子里面竟还有一个一样的红盒子。

  乾隆不知刘墉葫芦里卖着什么药。

  只有继续往下看。

  一连打开了五个盒子后,只见那盒子只有了掌心大小,乾隆打开一看,只见一个比小指还小的萝卜。

  顿时怒了。

  “刘墉,这就是你进贡的萝卜。

  ”和坤在一旁也落井下石的讲,“好你一个刘墉,竟敢戏弄皇上。

  ”。

    刘塘一脸苦相,对皇上无奈的讲:“这次我去了四川征集萝卜,当地正在闹旱灾,这是我在当地官员上贡的萝卜中选的一个的萝卜,当地百姓不仅庄稼颗粒无收,而且还要面对繁重的税务,百姓们现在都在吃草根,吃完草根就吃观音土,这个萝卜是我千辛万苦才征集回来的。

  ”乾隆一听,“真有此事,和爱卿,刚你不是说天下太平了吗?怎么又有此等事情,在座的各位官员,你们讲怎样才能解决四川一带的旱情。

  ”。

    此话一出,和坤‘吱呀,吱呀’几声,就没了话。

    刘墉上前一步回管道:“万岁爷,当务之急,还是得减税,朝庭再拨救灾金下去,这样一定能帮他们度过旱情。”

    文武百官也连声称是。

  乾隆一听,点了点头:“好,好。

  传我旨意,四川一带免税三年。

  拨纹银100万两。

  帮四川度过灾情。

  ”。

    第二天,四川到处呼喊:“免税三年了!”刘塘一个萝卜换来百姓之福也成为佳话。

民间有哪些传奇故事?

鲁班造木鸢.刘罗锅智告贪官.徐文长智慧故孝滚芹事三则.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西施与檇李

.龙女拜观音.岑港白老龙.巧妹绣龙.锦线女龙

.管家老龙.青石龙.耍龙——元宵节的来历.百叶龙

.双龙峡.过年的来历.元霄节的传说.清明节的传说

.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中元节.阿诗玛的故事.翡翠菩提.水仙花的传说

.菊花仙子.半鸭知县—于成龙.智留《佛行图》.恩师的菜单

.查赈大员之死.借脉教妻.兽医医人.横祸的来历

.老子的预言.如意购下凡.樊哙卖狗肉.火把节的传说

.灯草姑娘.兄妹传人种.吴三桂.陈圆圆和逼死坡.通济桥头公主泪

.奶子河奇缘.金沙姑娘(香格里拉版).丹凤桃花铺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石匣的传说.老子过函谷关.红石山的传说.鹿邑酒的传说

.七仙女离婚.跟皇帝讨债.夜半醉酒歌一曲.东坡抄书

.能言善辩的小孔融.施耐庵惩恶.盗亦有道.狗夫宝龙

.西施沉江.红狐曲.昭君出塞传佳话.王昭君千载琵琶作胡语

.王昭君为何出塞?.美人系列.唐玄宗为何迷恋杨玉环.一滴走在不归路上的眼泪

.一骑红尘妃子笑.覆水之舟.天职演员.貂蝉,一身娇艳备侍一生谜

."闭月"的美人貂蝉.貂蝉拜月.中秋溯源.戴耳坠的传说

.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白蛇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济公活佛.西湖明珠——玉龙与金凤

.杨玉环.貂蝉.杨玉环与长恨歌.中国古代美女诱人十态

.唐明皇与杨玉环.杨贵妃与“贵妃鸡”.用芳香做武装.脱靴

.一文钱与乌纱帽.疯人误闯金銮殿.蒲松龄赴宴.状元孝子

.滚龙沟.德宝斋的历史故事.丑女救父.天津的由来

.状元碰壁.汤和与“人口团子”.鲁班造石桥.秦桧的「恶臭」和「美食」

.张孝通冤报.王生冤报.张童入冥.黑将军的宝藏

.奇婚记.韩愈投书苍龙岭.李白求师.李太白跳月

.太白酒家.公正执法必有后福.驯鸡能手贾昌.刘河间恶治药王爷

.钟馗之死.李密牛角挂书.江郎才尽.猢狲红屁股

.阿三与寡妇.海公大王王长山.梅妻鹤子.孟姜女生项羽

.孟姜女和土地婆婆.圣诞故事.铁观音的传说.仙湖岩“马”字之谜

.孟姜女的传说.冰冻遂城.赵州桥的传说.铁匠明珠托央

.马夫次旦.喇嘛唐白和白宗姑娘.国王岭色曲结和妃子梅朵玲孜.勒桑洛珠和次仁吉姆

.女神贡堂拉姆的传说.泽林·尼玛滚觉.泽林·尼玛滚觉.青年阿美曲穷

.青年宇白扎西和妻子夏嘎曲宗.俄曲河边的传说.黑面王子.公主的珍珠鞋

.钻石姑娘.措珠丹琼.央金拉姆.桔子姑娘

.敏笛林神鸟.王子尼达次仁.国王耳朵里的蜘蛛.厨师扎西旺堆种珍珠

.两个朋友分金子.一副骰子.石狮眼里流血的故事.鱼的命根子在哪里

.商人妻子的秘密.吐珍珠的大臣.西藏商人和印度商人.真假新娘

.热秀干波.糊涂喇嘛走好运.银子和歌声.客店老板偷金币

.两邻居遇鬼的故事.鹦鹉和热朗巴扎.江拉和结拉.黄牛、毛驴、鸡和两夫妻的故事

.毛驴对付狐狸、豺狗和狼.喝喜酒.兔子和大灰狼.小兔子洛珠

.“葛藤坑”的传说.石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藏族沐浴节.傣族泼水节的来历

.哈尼族新米先喂狗的由来.侗族林王节.鄂温克族的火神节.纳西族火把节

.彝族插花节.满族“影壁”墙和“索伦杆”.嘎仙洞的传说.沧海变桑田

.松花江的传说.天津城也叫算盘巧毕城.九华山的得名.鸡冠山下金鸡叫

.歇龙石与五台山.舍身崖.黄山的来历.五百罗汉的传说

.鹦鹉洲的由来.佛教圣地的传说.寒山寺.西湖醋鱼

.蝴蝶泉.阿庐古洞的明鱼.石林的形成.尼西情舞的由来

.奶子河奇缘.诸葛亮拜师.白牡丹.邦宁紫的来历

.藏珠.李白沉香亭咏牡丹.慈禧与牡丹.翠牡丹

.歹刘黄的传说.丹炉焰.豆绿.高员外晒元宝

.葛巾.灌园叟晚逢仙女.谷雨和牡丹.汉牡丹

.荷苞牡丹.花二乔的传说.金黄牡丹的传说.花王和王后

.画中牡丹.火炼金丹.焦骨牡丹与枯枝牡丹.军门花园

.昆山夜光.枯枝牡丹的传说.蓝田玉.刘师阁的传说

.楼台牡丹.吕洞宾戏牡丹.洛阳牡丹出邙山.绿牡丹

.牡丹泉.牡丹仙女.牡丹园里的故事.牡丹王

.青龙卧墨池.秦岭深处遇牡丹.舍命不舍花.舍命保“赵紫”

.万里崂山双花仙.万卷书的传说.魏紫牡丹.“五彩祥云”失传记

.香玉.一丈青.郁金裙.玉田轶事

.状元红.紫斑牡丹的传说.紫牡丹.聪明的媳妇

.懒汉嫁嫂.聪明的贤妹.白头翁.山神讲故事

.奈不何.会下“金子”的猪.铁公鸡找牛.娘美

.魔鬼与人.甩泪山.大雾梁上两棵枫.吸烟的来历

.回龙桥的传说.老虎怕“屋漏”.瞎子敬仰东方朔.椿树称"王"的传说

.高翰林考县官.滕小国的传说.脚踢乾隆.宫女图

.宰相肚里能撑船.皮匠附马.乞丐充军.金圣叹的传说

.洪洞县迁民.妹姊松.燕子斗蛤蟆.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戒指的故事.能巧巧.隐身草.奇妙的石礅

.财主和金锅.海公大王王长山.汪虎开新路.遗嘱之谜

.明珠.白娘子.臭秦桧.钱王射潮

.六和填江.康熙题匾.一线天.石香炉

.八卦田.望仙桥.蚕花娘子.尉迟恭造寺

.茶祖宗.乌龙.打龙王.吴山第一泉

.豆腐桥.小黄龙.凤凰山.杏婵

.和尚戏乾隆.初阳台.呼猿洞.飞来峰

.华家池.东坡肉.画扇判案.梅花碑

.猫儿桥.油炸桧.玉泉.月桂峰

.金牛湖.石人岭.龙的姑娘措美.黄梅民间“留一犁”的故事

.明察秋毫的法官.傻驸马.小王子寻找仙女的心花为父治眼.阿古顿巴系列故事:吹吹我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返老还童.阿古顿巴系列故事:公牛挤奶.阿古顿巴系列故事:领主求饶.阿古顿巴系列故事:领主学狗叫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磨刀石.阿古顿巴系列故事:牛钻地.阿古顿巴系列故事:神圣的判决.阿古顿巴系列故事:像落汤鸡一样的国王

.阿古顿巴系列故事:再——见——.阿古顿巴系列故事:宗本下马.阿古顿巴系列故事:新婚之夜.阿古顿巴系列故事:宗本见龙王

.木匠捉弄富人.蝙蝠称王.白牦牛的传说.鸽子杀妻

.掉在井里的金条.老猴嘲人没尾巴.大小偷和小小偷.天鹅大臣

.智娶文成公主.三姐弟.宗本请客.蓝狐狸称王

.活佛转世的传说.百鸟朝凤.“刘师阁”的传说.西湖烟水飘酒香

.西湖引水天目山.黄龙洞慧开凿巨像.湖光山色读书船.闲话西湖放生池

.舟宿西湖亦风雅.灵感观音笑传奇.何物《湖光》动诗情.阮公墩真“软”公墩

.风花雪月情人桥.西湖数序名胜多.三潭如何印明月.山房何必增华丽

.虎跑天下第三泉.大肚与长脚.歪才刘冲.山中宰相和陶公洞

.望兄亭与送弟阁.状元亭.郑梅儿骑龙.泥王造反

.枫林圣旨门.芙蓉千载吊忠魂.火焰树(乌干达).英德客家的鲁班经介绍

.赶考路上救妇人.孔子在新洲的故事.望娘滩

我国民间四大传奇故事有哪些?

具体如下: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大消茄天祥少年时生滚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桥慎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

  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

  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

  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

  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古代传奇故事精选【四篇】

 

 古代传奇故事精选【篇一】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

  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

  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

  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

  让杨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

  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

  其实,这正是帆和他为人的可贵之处。

  ”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历史还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典故,也是来源于对吕端气量的一种赞誉。

  据传吕端在相位的时候,曾遭*臣陷害,被削官还乡为民。

  吕端得旨后二话没说,便和书童背上行囊,挑上书籍,离开京城上路向家乡走去了。

    吕端在路上行走数日,回到自家门口时,见家中正在设宴摆席大办喜事,原来是为老弟结婚设宴,有不少当地官吏和豪绅参加赴宴。

  这些人见吕相爷回来了,又是大礼参拜拍友,又是重上厚礼,只弄得吕端哭笑不得。

  他见此情景只好当众言明真相:“我吕端现在已被革职还乡为民了!”谁曾想到,吕端的实言出口,竟使得那些势力眼的官吏和豪绅们个个百色突变,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斜眼相视,有的甚至拿起所送礼品离坐而走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

  正在这个时候,村外传来了马蹄声声,鞭声脆震长空。

  原来是皇上派御史来给吕端下旨的。

  那御史骑马直到吕端家门口,下马便大声喊道:“吕端接旨!”只见吕端急率全家老细,跪在地上静听“旨意”。

  大家的心蹦蹦地跳着,有各种各样的猜想。

  唯有吕端本人心中有数,猜出十之八九。

  只听那御史宣旨道:“吕端回朝复任宰相,钦此!”全家人听后三呼万岁。

    方才散去的那些和豪绅,闻听吕端又官复原职了,个个面红耳赤,张目结舌,心中着实难堪。

  只好重新相聚,拉下脸皮,回到吕府重新送礼贺喜,支吾其词,听不清说了何等言语。

  吕端对于这些势力眼们的行为表面上无动于衷,可心中暗笑。

  

古代传奇故事精选【篇二】

    春秋战国时候,郑国有个商人名叫弦高。有一天,他贩牛归来,途中遇到一位老朋友,得知秦国派来攻打郑国的军队已经在路上了。

    弦高听了,非常焦急,他立刻派人赶回郑国报信,要国家做好战争准备,然后又从牛群中选出一些肥美的牛,一路赶往秦军大营。

    终于,弦高在延津与秦兵相遇。

  他以郑国使臣的身份拜见秦将,到了军中,弦高说:“我们的国君听说秦军要来敝国做客,特地派我来犒赏三军。

  ”。

  秦将半信半疑,问道:“既然是前来犒军,为什么袭轿槐没有国书呢?”

  弦高说:

  “我们国君听说贵国军队已经出兵,怕写国书耽误时间,因此口头命我前来迎接!”

    听了这话,秦将以为郑国早已知道秦军的计划,有了应战准备,便借口有事下令撤军了。

    秦军回国后,人们纷纷询问秦将为什么连仗都没打就撤军,秦将说:我们千里迢迢地出兵,是要出奇制胜,既然郑国早有准备,我们取胜的希望就不大了,还不如早日班师回朝,以免造成更多伤亡。”

  大启发:

    弦高的智慧化解了一场几乎可能亡国的灾难,真是了不起!小朋友,当遇到难题和危险时,大家也应该像弦高那样沉着冷静地去应对,随机应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困难。

  

古代传奇故事精选【篇三】

    从前有个年轻人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油为生,人们叫他“卖油郎”,卖油郎因为家里穷尚未娶妻。

  一天在路上他看到有人在卖画,画上画的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年轻女子,卖油郎一下着了迷,立即将画买了下来,然后油也不卖了,小心翼翼地将画捧回家,端端正正贴在墙上,然后便对着画看,看着看着画中的女子好像活了起来,朝着他笑。

  一连几天,卖油郎都不出去卖油,只是对着画看,但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坐吃山空,几天后,他又挑起担子出去卖油了,只是每天临走前他都要朝那画看几眼。

    中午卖油郎卖油回来,闻到屋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揭开锅一看,里面是热腾腾的包子。

  卖油郎饿坏了,没有多想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一连几天都是这样,不是包子、水饺,就是馄饨,面条,色香味俱佳,而且热乎乎的。

  开始卖油郎还以为是邻居大娘看他没人照顾帮他做的,便去感谢人家,可邻居大娘说不是她做的,卖油郎就奇怪了,他下决心一定要找到这个人。

    第二天一早卖油郎照常挑着担子走了,只是没走出多远他又悄悄折回来,躲到屋门后边。

  天快晌午了,只见一个漂亮姑娘从屋里的画上走下来,到厨房开始做饭。

  她手脚麻利,一会儿工夫饭就做好了,然后姑娘走到屋里就要回到画上,卖油郎一下从门后跑出来抱住姑娘,央求她不要回到画上,姑娘答应了。

    画中姑娘做了卖油郎的妻子,以后卖油郎出去卖油,姑娘就在家里操持家务。

  姑娘很会持家,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只是姑娘常常朝着画看,卖油郎担心她回到画上走了,便把那幅画收了起来。

    几年后,他们生育了一对可爱的儿女。

  慢慢地儿女们长大了,那幅画也被遗忘了。

  一天,画中姑娘在收拾东西时发现了那幅压在箱底的画,她便把画展开,然后回到画上不见了。

  卖油郎卖油回来不见了妻子,便四处寻找,怎么也找不到,他突然想起那幅压在箱底的画,便打开箱子,一看画不见了,便知道妻子是回到画上走了。

    原来姑娘是画仙,因为前世因缘前来报恩,与卖油郎做了十几年夫妻,并为他生育了一对儿女,现在因缘已了,她便走了。

  

古代传奇故事精选【篇四】

    从前有个年轻人靠砍柴为生。

  一天他正在山上砍柴,突然间狂风大作,吹得人站立不稳,睁不开眼睛,他急忙躲到一块大石头后面躲避。

  这时他看到一只巨大的黑色蜘蛛慢慢爬到前面的桥上,然后蜘蛛从嘴里吐出一个圆溜溜的大珠子放在桥上滚动着。

  这时狂风突然停了,霎时风和日丽。

  年轻人的心一下子激动起来,难道这就是老人们曾经说过的定风珠?他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生怕惊动了蜘蛛。

  过了一会儿,蜘蛛晒够了太阳,慢慢从桥上爬下来走了,珠子仍然留在桥上。

  年轻人瞅准机会,趁蜘蛛走远了,赶紧跑到桥上,拿起珠子就跑,一口气儿跑回了家,并小心翼翼地将珠子藏了起来。

    他听老人说过,定风珠能够避风避水,有了它就可以到东海龙宫做客。

  于是他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告别老母亲,带着定风珠上路了,他一直朝东走,一直走到东海边。

  他拿出珠子继续朝前走,只见面前的海水自动向两边分开,让出一条道来,他就继续往里走一直走到龙宫。

  老龙王看到有凡人到他的龙宫里来,很惊奇,知道年轻人是因为定风珠的作用才能走进来,就热情地招待了他。

  年轻人住在龙宫里,老龙王好吃好喝地招待他,每天珍馐佳肴,让人带他逛遍了龙宫,欣赏遍了海底的奇异美景。

  十几天后年轻人吃够了,玩够了,挂念家里的老母亲,就向老龙王告辞要回去。

  龙王再三挽留不住就答应了,临行前,老龙王送给他一盘珠宝做盘缠,他不要,老龙王又让人端来一盘金元宝,他还是不要。

  老龙王便问他要什么?并说他要的东西只要是龙宫有的,一定答应他,年轻人说他只要窗台上那盆最美丽的花。

  那盆花是老龙王最疼爱的小女儿小龙女的化身,老龙王虽然万分舍不得,但话已经说出去了只得答应。

  于是年轻人兴高采烈地捧着那盆花回家了。

    回家后年轻人每天照常上山砍柴,只是多了一件事,就是仔细照料那盆花。

  这样过了几个月,小龙女被年轻人的诚意感动,从花上出来与他做了夫妻。

  此后年轻人每天上山砍柴,小龙女就在家里照顾婆婆,收拾家做饭,简陋的小屋被她收拾得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一天,小龙女对年轻人说,你看我们家太破了,应该盖幢新房子,让婆婆也享享福,正好村东有块地要卖,你就去把它买下来吧。

  年轻人说,我也想盖幢新房子给母亲住,让她老人家享享福,可是从哪里去弄钱呢?小龙女说,这你不要担心,我来的时候带了一些钱,够用的了,你只管去把那块地买下来。

  年轻人答应了,去找村东那块地的主人商量买地的事,那人见年轻人要买地,知道他家里条件不好,就便宜卖给他了。

    几天后的一天晚上,吃完晚饭后,小龙女对年轻人说,你带我去看看那块地吧。

  于是年轻人背着小龙女去了村东那块地,到了以后小龙女围着那块地转了一圈,然后从头上拔下一根簪子在地上画出房子的模样,画好后她吹了口气,跺了跺脚,一座青堂瓦舍的房子就出现在年轻人面前。

  他们赶紧回去将老母亲接过来,又连夜将家里的东西都搬到新房子里,安顿下来。

    几天后,一个到外地上任的官员路经此地,见到几天前还是一片空地的地方盖起了一座金碧辉煌的房子,觉得不寻常,不是凡人所为,便停下来让随从前去打听。

  随从回来报告说,是个年轻人买下了这块地,并盖了这座房子,还娶了一位天仙似的妻子。

  官员更加肯定这座房子不是凡人所盖,便停下来要在年轻人家吃饭,并指名要年轻人的妻子来伺候。

  年轻人开始时不肯,小龙女安慰他说不要担心,她自有办法。

  于是小龙女端来好酒好菜伺候官员和他的随从们,直到把他们灌得酩酊大醉。

  然后小龙女让年轻人把官员身上的官服脱下来穿上,把官员带的官印和财物收拾起来,然后两人带着财物和老人一起上任去了。

  临行前,小龙女吹了口气,跺了跺脚,一眨眼房子不见了,只剩下一片空地。

    过了大半天,官员和他的随从们醒过来了,只见他们躺在一片空地上,身上的官服和随身的财物都没有了,官员只能自认倒霉,让随从去村里找来衣服穿上,然后灰溜溜地回家去了。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