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的重点是什么?

作者:何歌珧时间:2023-07-23 12:39:26

导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的重点是什么?一、引言在物理学中,杠杆是一种常见的工具,它可以用来放大力量、改变力的方向以及平衡物体的重力。在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中,学生将学习杠杆的原理、分类以及应用,掌握杠杆的力学性质和计算方法。通过学习杠杆,学生可以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的重点是什么?

一、引言

  在物理学中,杠杆是一种常见的工具,它可以用来放大力量、改变力的方向以及平衡物体的重力。

  在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中,学生将学习杠杆的原理、分类以及应用,掌握杠杆的力学性质和计算方法。

  通过学习杠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和平衡条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

1.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明确杠杆的概念以及不同分类的杠杆,如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杠杆的特点和应用。

2.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

  在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杠杆平衡条件的原理,即力矩平衡条件。引导学生理解力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和例题分析,让学生掌握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3.杠杆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杠杆的计算方法,包括力矩的计算和杠杆的力学性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让学生运用力矩公式和杠杆原理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需要以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了解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杠杆在物体的平衡、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剪刀的使用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杠杆的力学性质的实验验证

  在教学中,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杠杆进行观察和测量。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让学生验证杠杆的力学性质,并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解决方案

  1.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2.利用图示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杠杆平衡条件的原理,进行力矩计算。

  3.设计一些简单的例题和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杠杆的计算。

  4.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杠杆的力学性质。

  通过以上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杠杆的概念、分类、力学性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杠杆的分类;

  2.能说出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画杠杆的力臂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杠杆的分类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79面,完成下面填空:

  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的杠杆叫 省力 杠杆;

  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的杠杆叫 费力 杠杆;

  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的杠杆叫 等臂 杠杆;

  钓鱼杆、铡刀、筷子、啤酒瓶起子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铡刀、啤洞喊者酒瓶起子;

  辨别省力、费力、等臂杠杆,你的方法是看动力臂与阻力臂大小关系.

  ●小组讨论

    1.跷跷板属于上面的哪类杠杆?托盘天平呢?说说你的看法。

  解:等臂杠杆.

  2.说一说你身边还有哪些杠杆属于省力杠杆,哪些属于费力杠杆?哪些属于等臂杠杆?分析使用各种杠杆的好处.

  3.分析各种杠杆,完成下表:

  ●教师点拨

  ●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下列工具的使渗肆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A        B       C        D

  2.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B)

  A.独轮车B.镊子C.钢丝钳子D.扳子

  3.衣服夹是一种常用物品,如图所示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当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费力杠杆

  B.当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杠杆

  C.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杠杆

  D.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杠杆

  学习指导二、杠杆的应用

  ●小组讨论

  如何画出使杠杆平衡时的最小动力?结合下图给同学们介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技巧.

  ●教师点拨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杠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识别出杠杠,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画杠杆的力臂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杠杆、铁架台、钩码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阿基米德能够说出这句“诳语”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杠杆”

  学生阅读本节教学目标

  【自学指导一】:杠杆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76页,带着下面的问题把重点知识用横线画出来(2min)。

  (1)什么是杠纳薯杆?

  (2)认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教师讲解:

  1.利用图片,引出杠杆的定义,并指出注意事项

  2.杠杆五要素

  首先强调杠杆的三大要素,支点,动力、阻力

  再利用图片引出力臂

  动画演示力臂的画法(本节重点)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练习力臂画法:画出下面杠杆(一根铁棒)的力和力臂。

  总结杠杆的五大要素:

  练习:

  读出下图两个力旳力臂L1=cm,L2=cm,

  利用上面的练习题,提出问题,杠杠在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自学指导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77页,并填写学案(3min)

  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

  (1)F1 L1=F2 L2

  (2)F1·L1=F2·L2

  3.设计并进行试验

  教师讲解:

  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步骤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动手进行试验,并填写表格中的数据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练习

    1.F1=15N,F2=75N,L1=15cm,L2=___。

  2.如图是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箱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800N,推车时,人手竖直向上的力F应为多少N.

  省力了还是费力了?

  利用上题中的问题引出生活中的杠杆

  【自学指导三】:生活中的杠杆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79页,并观察下图的杠杆,带着下面的问题把重点知识用横线画出来(2min)

  (1)省力杠杆的特点?

  (2)费力杠杆的特点?

  (3)等臂杠杆的特点?

  教师讲解:

  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的杠杆,分析受力大小,以及力臂长短总结杠杆的种类及特点

    【本节小结】共享收获。

初二物理知识杠杆原理的重点归纳

  初二物理知识杠杆原理的重点归纳1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

  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

  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

  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其中公式这样写: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这样就是一个杠杆。

    杠杆也有省力杠杆跟费力的杠杆,两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现不同。

  例如有一种用脚踩的打气机,或是用手压的榨汁机,就是省力杠杆(力臂力距);但是我们要压下较大的距离,受力端只有较小的动作。

  另外有一种费力的杠杆。

  例如路边的吊车,钓东西的钩基裤子在整个杆的尖端,尾端是支点、中间是油压机(力矩力臂),这就是费力的杠杆,但费力换来的就是中间的施力点只要动小距离,尖端的挂勾就会移动相当大的距离。

    两种杠杆都有用处,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评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动作范围。另外有种东西叫做轮轴,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杠杆的应用,不过表现尚可能有时要加上转动的计算。

  省力杠杆

  L1L2,F1

  费力杠杆

  L1

  等臂杠杆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没有任何一种杠杆既省距离又省力

  以上就是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杠杆原理公式的理解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知识杠杆原理的重点归纳2

    杠杆是中学学习的一种简单机械,在学习中要了解杠杆的定义,理解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能够在图中表示出他们,可以画出实际的杠杆简图。

  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分析天平、杆秤等工具来理解。

  知道杠杆的几种类别,并能列举实例说明。

    省力杠杆:撬杠;费力杠杆:门把手;等臂杠杆:托盘天平。

  常见考法

    本知识点的考查形式多变,常见的有选择题、填空题、画图题等,考查的知识点多在:杠杆的要素、杠杆平衡的条件以及杠杆的分类。

  误区提醒

    1、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2、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2。动力臂越长越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L12,F1>F2。动力臂越短越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也不费力。

  【典型例题】

  例析:

    杠杆OA在重物G和F1力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且保持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F1,使杠杆仍然在图中所示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各力关系正确的是(B为OA的中点)

  A.F1>F2=G/2B.F1=F2>GC.F12=2GD.F1>F2>G

    解析:当杠杆OA受两个作用力F1(或F2)和右端绳子拉力F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只要比较F1、F2二力关于对支点的力臂的长短,即可找到二力的大小关系。

    答案:正确选项为D。

  初二物理知识杠杆原理的重点归纳3

  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

    ①一个物体可以成为杠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受到力的作用;②能绕固定点转动。

    ②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③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圆穗,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杠杆示意图画法:①确定支点;②确定动力和阻力,橘锋卜画力的作用线;③画力臂;④标出各个物理量。

  画图技巧

    力的作用线是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力的作用线用虚线表示。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力臂用实线表示,在画力臂时,如果力的作用线太短,可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力臂部分要用大括号标出来。

    检验所画力的方向是否正确的最简单方法是,看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效果是否相反。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一定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当动力、阻力在支点两侧时,它们的方向大致相同;当动力、阻力在支点一侧时,它们的方向大致相反。

    确定杠杆支点的方法是根据平时的体验,判断杠杆绕着哪点转动,则这一点就是支点。如:鱼竿、铁锹的支点都在后手的位置上。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

  【实验设计】

    如图,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和天平的调节方法相同),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保持水平并静止。

  记下动力、阻力,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

  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可以对它们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表格】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l杠杆平衡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l杠杆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希腊阿基米德

  【注意事项】

    ①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出力臂的大小。

    ②多次实验的`原因:只做一次实验,获得的结论具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所以要多次实验。

    ③不同物理量之间不能进行加、减运算。

  应用: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

    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杠杆平衡的方法:

  ①计算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计算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

    ②比较两个乘积的大小,若相等则杠杆平衡;若不相等,则杠杆不平衡,杠杆将向乘积较大一方偏转。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大小变化的方法是:

  ①找出杠杆的支点和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及力臂;

  ②依据题意,确定力和力臂中哪些量的大小不变,哪些量大小变化;

    ③应用F1l1=F2l2判断出力或力臂的变化。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要使动力臂需要做到:

    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物理学习方法

  图象法

    应用图象描述规律、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因图象中包含丰富的语言、解决问题时简明快捷等特点,在高考中得到充分体现,且比重不断加大。

    涉及内容贯穿整个物理学.描述物理规律的最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和图象法,所以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善于将公式与图象合一相长。

  对称法

    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出奇制胜,快速简便地求解问题。像课本中伽利略认为圆周运动最美(对称)为牛顿得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基础。

  估算法

    有些物理问题本身的结果,并不一定需要有一个很准确的答案,但是,往往需要我们对事物有一个预测的估计值.像卢瑟福利用经典的粒子的散射实验根据功能原理估算出原子核的半径。

    采用“估算”的方法能忽略次要因素,抓住问题的主要本质,充分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快速数量级的计算。

  物理学习技巧

  不要“题海”,要有题量

    谈到解题必然会联系到题量。

  因为,同一个问题可从不同方面给予辨析理解,或者同一个问题设置不同的陷阱,这样就得有较多的题目。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体现教与学的测试要求,因而有一定的题目必是习以为常,我们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题,才得以消化和巩固基础知识。

  那做多了题就一定会陷入“题海”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对于缺乏基本要求,思维跳跃性大,质量低劣,几乎类同题目重复出现,造成学生机械模仿,思维僵化,用定势思维解题,这才是误入“题海”。

  至于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的题,百解不厌,真是一种学习享受。

  这样的题解得越多,收获越大。

  解题多了,并不就一定加重学生负担,只有那些脱离学习对象实际,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的,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

  虽然题目不多,但积重难返,犹如陷入题海。

  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质量,离不开解题,而且要有一定的题量给予保证,并以真正理解熟练掌握为题量的下限。

物理下册八年级知识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物理下册八年级知识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1、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与方向;

  2、杠杆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3、机械功;

4、功率

  5、机械效率的概念;

6、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杠杆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2、机械功;

  3、功率;

  4、机械效率的概念;

5、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难点:

  1、力臂的作图;

  2、杠杆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3、机械功;

  4、功率;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三.知识要点

(一)杠杆

  1、杠杆的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曲的,还可以是其它的一些变形,如圆轮球等。

2、杠杆的五要素:

  A.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常用字母“O”来表示。

  B.动力册饥:使杠杆转动的力,常用字母“F1”来表示;

  C.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常用字母“F2”来表示;

  D.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常用字母“L1”来表示。

  E.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常用字母“L2”来表示。

3、杠杆平衡的条件A、语言表示: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用公式表示成:

F1×L1=F2×L2

4、杠杆支点的分类:

A.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

B.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大于阻力

C.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当杠杆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

(二)滑轮

1、定滑轮

  A.定义:使用时,轴心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B.实质是一种变形的等臂杠杆。

  C.特点: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是能改变受力的方向。

2、动滑轮

  A.定义:使用时轴心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B.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一种省力杠杆。

  C.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

  A.由动滑轮和定滑轮一起组成的机械,使用滑轮组既能够改变力的方向也能够省力。

  B.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拉着,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几分之一。

(三)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是W=Fs,功的单位是1J=1Nm。

(四)功率

  1、物理学中单位时间完成的功叫功率,公式是。功率的单位是w.

  2、有利用价值的功叫有用功,没有利用价值却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外力对机械所做的功叫总功,关系式为W总=W有用+W额外。

(五)机械效率

1、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字母η表示,公式η=

  2、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公式η=,所用的测量工具有测力计,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是物重和拉力,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做到竖直向上匀速的拉动。

《热和能》复习提纲(一)

一、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岩铅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粗姿好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三、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E)

  ④解释事例:图15.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

  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

  图15.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

  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

  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

  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是什么?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汇总:

  1、杠杆: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3、力臂: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动力臂(L1),阻力臂(L2)

  画法:从支点O向力F的作用线画垂线;

(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这个力臂最长)

(力臂和力的作用线互相垂直)

  4、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止杠杆转动的力;(说明:动力和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作用点在杠杆上。)

5、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杠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转动;

  (2)、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保持水平静止),目的是使力臂等于杆的长度(便于测量力臂);

  (3)、实验中用钩码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为动力和阻力,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

  (4)、实验要多次测量:找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5)、实验结论:F1?L1=F2?L2

  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杠杆的动力F1就是阻力F2的几分之一。

6、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1)三种杠杆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长度大于中物枣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特点:省力但是费距离;

  例:剪铁皮剪刀、撬棒、开酒瓶的起子、扳手、铡刀、抽水机、刹车闸等。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长度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特点:费力但是可以省距离;

  例:理发剪刀、缝纫机脚踏板、钓鱼竿、手臂、镊子、筷子、船桨、火钳、扫把等。

  ③、等臂杠杆:动力蚂搏臂长度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特点:不省力也不费力

例:天平

  (2)、计算:公式-F1?L1=F2?L2。

  (3)、比较大小:当力臂最长时,所对应的力最小。

扩展资料:

杠杆知识点误区提醒:

  1、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2。动力臂越长越省卖拆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L12,F1>F2。动力臂越短越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也不费力。

初三物理上面的杠杆的重点在哪里?

为什么你们初二学的?

我们初三才学的

简单机械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滑扮歼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l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缺帆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信冲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或f=gh/l。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也是斜面的一种)。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n=(w有用/w总)*100%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

  单位:p→瓦特;w→焦;t→秒。

  (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第十二章

    物理知识点归纳并非坏事,让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抓握课本知识点。下面由我为你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第十二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知识点:杠杆

  1、杠杆

    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杠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硬物体棒)、受力(动力和阻力)和转动(绕固定点)。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甚至是任意形状的,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且是硬物体,都可称为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4、应用:三种杠杆:

  名称

  结构特征

  特点

  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L1>L2,F1

  省力、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

  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L1,F1>F2)

  费力、省距离

 敬早枯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

  理发剪刀、钓鱼杆、镊子、船桨

  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L1=L2,F1=F2)

  不省力、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1、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2、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②实质:等臂杠杆。

    ③特点:睁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物。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亮洞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3、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G/2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 G动)/2。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2h

  4、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n。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 G动)/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 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

  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

  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第十二章知识点: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斜面:W有用=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 W额=FS

    4、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5、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6、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7、机械效率的测量:

  (1)原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3)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4)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5)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③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8、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