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不懂《楞严经》?是悟性太低还是其他原因?

作者:邵皛陈时间:2023-07-23 14:11:49

导读:" 为什么看不懂《楞严经》?是悟性太低还是其他原因?1.历史背景:《楞严经》是佛教重要经典之一,被誉为“佛教圣典”,成书于公元7世纪初唐时期。它以其深奥的思想和繁复的文辞而闻名,因此,很多读者在阅读时会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2.文字表达:《楞严经》的语言风格受到了当时的文化背"

为什么看不懂《楞严经》?是悟性太低还是其他原因?

  1.历史背景:《楞严经》是佛教重要经典之一,被誉为“佛教圣典”,成书于公元7世纪初唐时期。它以其深奥的思想和繁复的文辞而闻名,因此,很多读者在阅读时会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

  2.文字表达:《楞严经》的语言风格受到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和修行者的理解能力的影响。

  它使用了大量的佛教术语和修行者的专用词汇,这对于没有接受过佛学教育的读者来说是一种挑战。

  因此,理解《楞严经》需要对佛教哲学和修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3.修行境界:佛教教义中讲究修行境界的提升,而《楞严经》涉及了很多高深的佛理和修行境界的境界。对于修行水平较低的人来说,很多内容可能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导致他们无法完全理解《楞严经》中的意义。

  4.缺乏背景知识:理解《楞严经》还需要对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佛教史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没有接受过佛教教育的读者来说,他们可能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这可能导致他们无法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和修行方法。

  5.理解方式:《楞严经》是一部重要的禅宗经典,它强调直接体验和内观的修行方式。

  这种修行方式对于习惯于逻辑思维和概念化的读者来说可能会带来困难。

  换句话说,读者可能需要放下传统的思维方式,以更加直接和直观的方式来理解经文。

  综上所述,造成人们难以理解《楞严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它涉及到语言表达、修行境界、背景知识和理解方式等因素。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理解《楞严经》需要一定的佛学知识和修行经验。

  然而,通过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逐渐提高对《楞严经》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好地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智慧。

有人认真读过《楞严经》吗?

  我认为:如《道德经》《庄子》等的思想,是把道指给大家看,你自己去悟,有多大悟性,就有多大收获。

  (其小无内,其大无边),所以难于理解。

  而如《金刚经》等则是释佛苦口婆心将道掰碎了揉烂了,做熟了,然后弄到不烫不凉,送到众生嘴边,可见释佛的良苦用心,真的是希望众瞎模生得度。

  所以容易理解。

  同时。

  鄙人认为及普通来说《楞严经》从生活粗神链小事讲到世界的构成等等,以现代的科学观来看比较容易理解。

  谢谢大家,更谢谢琉璃光。这里只岩孙是鄙人的一点个人意见,希望给位前辈指教,这厢有礼了。

悟性差求指点

你楞严经只看了一部分还没看完吧

佛佛相应法法道同本体真心就是我们平时所不注意又时时都在的东西简单的说就是见性(那个能看能觉能感受能思考的那种能力)实在是无分无别恒常万有的却又非空非有非即非离本体离于一切即又包含一切此妙明真心是寂而常照照而常销袭寂无有万法能生万法

修法不是不起心不动念强压念头不起则会成为土木金石而应该无所住而生其心妄念升起不要理会不随着妄念而走只要我们不着相,不执着,所有相都是真心的妙用

佛陀也是以此本有之妙用而度化众生的

以下节选元音老人讲解的首楞严经其中一段希望帮得到你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谓色就是外面一切形形色色的东西,即色相。

  阴就是说这个色相遮蔽了我们真如佛性的光辉,也就是对色所生起的妄心、妄想。

  众生之所以会被这些色相影子,遮蔽了自己的真如佛性,就是因为有妄想执着。

  色阴虽然是无明所生起的虚幻之相,但是它的本体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没有真如佛性这个本体,我们哪能见到形形色色的东西?我们以前曾经用空中的云做比喻,云本来是没有固定形相的,由于在风的吹拂之下产生流动,因而能显现出猫、狗、狮子等种种相。

  云的相虽然可以千变万化,可它的本体还是云,这个本体并没有随着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我们的真如佛性也是如此,它并不是死在那里不动,而是万能的灵性,能够随缘起各种用。

  这个万能体不但能够随缘显现人身、猫身、牛身、马身,乃至于能显佛、菩萨身、天人身及种种身。

  尽管显而无所显,尽管生而无所生,因为它的本体是不生不灭,不变不移的。

  假如我们的真如佛性不是灵性,那就变成了呆子,变成了砖石瓦块,就不能随缘起作用了。

  所以说色阴本来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我们要学会由相而见性,如果看见相就著在相上,那么就变成虚妄了。

  因此,我们一再说不要跟着相跑,就是叫大家不要著相。

  比如,当我们看见用金子打成的盘子、杯子时,不要只认盘子和杯子的相,而要认得金体,若只认得相就错误了。

  金子的形状可以改变,但它的亏春兄性体不会改变。

  比如我可以把杯子再打成盘子,也可以把盘子再打成杯子,这些器皿的相能够变来变去,而金子总是一块。

  我们真如佛性也是这个道理,虽然可以随缘现出各种相,但本体是一样的,没有两样。

  为什么说是“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因缘二字中的因是自生,缘是助生(他生),因与缘合起来就是共生。

  而色阴是虚妄之相,本来没有,本来没有还说什么生呢?所以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

  自然性就是无因而生之意,既然色阴根本就是虚妄的,所以也不是无因生。

  真如佛性本来如此,既没有生,也没有灭,若有所生,那就是因缘性或自然性了。

  由于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所以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从真如的本体来看,它是生无所生、无生而生的。

  比如云不管怎样变化,它的本体没有变,它还是一片云,这就是无所生。

  虽然本来不生,但它不无变化,它能够变成猫、狗、狮子等等形象,这就是无生而生。

  我们的真如佛性能够随缘起一切妙用,所以叫无生而生。

  这个无生而生就是虚妄之相,它是由众生的执著而生出来的。

  假若众生不去执著,那么虚妄之相就变为真如妙性,就是真如随缘起的妙用,我们所现的一切形相,都是真如的妙用。

  众生之所以在六道里沉沦,坏就坏在执著,如果能够打破这个执著心,那么一切业缘当下就了啦。

  比如某人家里有一个宝贝儿子,家里人都对他喜欢得不得了,后来这个孩子染了疾病,翘辫子啦(死了)。

  宝贝儿子死了,大人自然哭得非常伤心。

  此时你如果对他讲:你的儿子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死啊!因为这个生就是无生。

  过去缘生的时候他来了,现在缘灭了,他就走啦。

  其实不但他的生命根本没有,就连你自己本身也根本没有,你为什么还要执著这个儿子的相呢?他听了以后会说:你的道理讲得很对,可是过去孩子在的时候,森薯给了我们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多的亲情。

  现在宝贝儿子没有了,看不见啦,我们怎么能不伤心,怎么能不难过呢?你看孩子的尸首停在这里,他从前活蹦乱跳的时候多好啊,可现在躺在这里不会说,也不会动了,看起来怎能不叫人伤心呢?他就是在这里透不过去。

  众生惨就惨在妄想执著,如果把妄想打掉,就可以见到自性,就不会再跟着假象跑了。

  比如我们刚才说的金杯、金盘,它的相可以有种种的变化,但体并没有改变。

  假如把杯子、盘子熔化了,原来的相虽然没有了,可金子的本质没有改变,还可以将它打成别的东西。

  众生也是这样,当他在这里的因缘结束了,又会随缘到别的地方去受胎,生灭的相虽然一个接着一个,但是自性的本体并没有动过,这叫根本不变。

  因为这个根本不曾变易之故,所以说他没有生没有灭。

  众生错就错在执著,由执著而生出妄想,把虚妄的假相当作实有,于是生灭心就生出来了。

  假如我们现在回过头来,明白假相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都是自性随缘显现的妙用,假相虽然有生有灭,而真心之体是寂然不动的,从此永远不再执著假相,就可以透过假相得见真如性体了。

  性与相是体与用的关系,如果只知“即性是相,”把性变成相,就是众生境界。

  众生皆因为执著相,念念只见相生相灭,所以不能见性。

  能够懂得“即相是性,”明白相就是性,就是佛菩萨境界。

  菩萨因为已经破掉了无明妄相,见一切相无不是妙明真心的显现,于是时时见相就变成处处见性。

  众生的生死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从著相来的。

  因为著相之故,所以才会认为我的儿子死了,他离开我了。

  你的儿子其实没有离开,他的真如心和你的真如心本是一体。

  自性也叫法身,法身是千佛万佛共一体的,就是说不但佛与佛共一法身,而且佛与众生,众生与众生,也都是共一法身。

  我们可以用大海的水来比喻法身,大海里的水都是一体,不分彼此,就象法身不分你我一样。

  海水虽然是一体,但是海面上可以翻起一个个的水泡,每一个水泡就好比是众生的一个身体。

  虽然海面的水泡看上去彼此互相分离,互相独立,但都是从大海上生起来的,都没有离开大海。

  众生的身体也是彼此分离,相互独立,但也都是从同一个真如佛性上生出的,没有离开真如佛性。

  当水泡啪地破了的时候,就重新还灭在大海里头,它的起灭始终没有离开大海。

  当众生缘尽舍报的时候,他又重新融入真如体中,因为他的真如佛性是如如不动的,他的生死始终不离佛性。

  生的时候佛性未增,死的时候佛性也不减,这就叫做尽管生灭未曾生灭,尽管去来未曾去来。

  我们所说的醒悟,就是要明白这点道理。

  懂得了这个道理,永远不再执着了,就是开悟,就是见性。

  所以说明心见性并不难,不是非要找个地方关起门来修,也不是非得躲到山里去做功夫。

  更不是一定要参多少年的禅,或一定要念多少遍的佛,才能开悟。

  用功不在时间的长短,不管是当下打开,还是参禅、念佛多少年才打开,开悟的情景都是一样的。

  有句话叫做用功数十年,悟在刹那间。

  所以说一言之下悟道,与几十年参禅悟道没有两样。

  所谓悟道,就是要悟得个无心可心!比如参禅讲究起疑情,那我就参念佛是谁,疑情起了。

  待时节因缘一到,砰地一下疑情打破,于是豁然明了:哦!原来佛性不曾离开我分毫,就在我六根门头放光啊!真是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参禅悟道本来并不复杂,打个比方,我们的真如佛性就象一座放满宝物的仓库,现在门被上了一把锁,想进去必须先把门锁打开。

  于是我们找来钥匙开这个锁,钥匙如果不对(表示我们用错了心)自然打不可,找对钥匙的话,那么锁砰地一声就打开来了,悟道其实就象开锁这么简单。

  上次我们说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因为早知道这灯就是火嘛,就不用到外面去求啥火种了,饭老早就烧熟了。

  同样的,悟道就在当下!能够彻底放下,一尘不粘,纤毫不染,这就是了。

  所以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就是这么个道理。

  为什么说生而无生,无生而生呢?因为自性不是死的,不是死在那里不动,如果自性是死的,就成为断灭了。

  假如没有这个世界,假如自性一点妙用都不起,那么佛教还有什么意义?还有什么积极性呢?我们说佛教是积极的,是入世的,因为佛法就在世间,离开世间去寻找个人的解脱,既不可能,也没有意义。

  做一个合格的佛教徒、佛弟子,首先要学会做人,这样活在世界上才有意义,有价值。

  我们懂得了真如佛性的道理,就不能死在那里不动,要学会起妙用,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发明创造使众生都生活得幸福美满。

  所以释迦佛教导我们,在认识自性之后,还要学习五明,因为见性只得素法身,如果想利益众生,就必须再学习其它的知识。

  五明中的工巧明,就是指自然科学与发明创造,科学越发达,发明创造越多,大家生活的环境与质量就会越好。

  医方明指的是医术与医药,医术越高明,医药的效果越好,人类的疾病就越少,活得就越健康。

楼主的这些疑问我想还是因为没有读完全经所致建议读完自会理解若是初读最好先看近代大德们的讲义这样更好理解

楞严经有必要读吗?我需要一个读完十卷的人来解答。复制粘贴不要。

  楞严经是佛教非常非常重要的经典,是佛教的骨髓,正法的代表,开悟的宝典。

  以你的体验来说,楞严经对你可能艰深了些,不要急液物,慢慢来。

  还有,假如你读某槐埋帆部佛经,非但没有读懂,还认为是谬论的话,不可自以为是,要惭愧自己智慧不够,不可出口不敬之语,免得造下罪业,要是强烈抵触,可以换一部浅显一点的来学。

  若是觉得还可以,不要着急,我初学楞严经也曾铅雹屡次抓狂,好在都过来了,楞严经真好、太重要!。

...大家一起进来聊聊,我非常疑惑,可以说我没有悟性

  1.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

  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枯兆念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丹贝旺旭仁波切为师

或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

  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

  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

  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

  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

  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

  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

  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

  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

  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

  不论佛数多少。

  此以一句佛为一念。

  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

  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

  念十句没困佛,心知十句。

  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

  不但去妄,最能养神。

  随快随慢,了无滞碍。

  从朝至暮,无不相宜。

  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

  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

  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

  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

  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利根则不须论。

  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

  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

  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

  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

  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

  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

  ——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猜稿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

  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

  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名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愣严经讲的是什么内容?

  《楞严经》有见道位、修道位和证道位。

  所谓见道,就是认识人人本有之佛性。

  所谓修道带高,修是修复、恢复的意思,就是把我们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修正过来,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

  所谓证道,是通过自身实践,成就佛果,证明佛所说是正确的。

  全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

  第一卷为序分。

  讲述此经说法因缘:佛遣文殊师利以神咒保护阿难免受摩登伽女诱惑破戒,并为其说明众生流转生死,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用诸妄想。

  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第二卷至第九卷为正宗分。主要阐述“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众生不明自心“性净妙体”,所以产生了生死轮回的现象,修行人应避开行淫、贪求、我慢、瞋恚、奸伪、欺诳、怨恨、恶见、诬谤、覆藏,以免感召恶报,修习禅定前应当先断淫杀盗妄语;

  以免落入魔道,略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等由低至高的种种修行阶次,达到方尽妙觉,“成无上道”,并禅那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魔境界,与后末世滚蠢出现于人间的恶魔,详细描述其各种特征与型态。

  第十卷为流通分。讲述此经应永流后世、利益众生等。

现代理论研究

  太虚大师认为,在佛教主流的唯身论与蠢备尺唯识论之外,《楞严经》提出第三主张,唯根论。

  根据《楞严经》禁止食肉的记载,印顺法师认为此经的思想源自于如来藏学派,与《大乘起信论》思想相近,但与《楞伽经》的思想源流不同。

  在判教上,与《圆觉经》同属于晚期真常唯心论者,在秘密大乘佛教兴起后才出现。

佛教:《楞严经》上,为何因缘、自然,二俱排摈?

  自然,是当时的外道宣说的,佛祖用因缘来驳斥数胡裂自然。

  实际上,因缘也不究竟,只是方便说,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不能接受太深的道理,针对权乘说的。

  佛祖讲《楞严经》,是开示究竟的道薯闭理、诸法实相,要大家回小向大。

  所以读懂《楞严经》就OK了。

  我刚好也在学习《楞严经》,多读吧,读多了就知道了。我开始读不懂,就请了圆瑛法师的《楞严经讲义》和宣化上人的《楞严经浅释》,也有人跟我推荐慧律法师讲《楞严经》的视频,都做山是非常好的!

提交信息测一测您提升学历详细信息